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十章 新型汽车动力装置
(2)电池的能量,指在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 条件下,电池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为W· h(瓦时)
或kW· h(千瓦时)。它分为实际能量和标称能量,
实际能量等于电池的实际容量与平均工作电压的 乘积,标称能量等于电池的额定容量与其额定电 压的乘积。
(3)能量密度,它分为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 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 的电能,单位为W· h/kg(瓦时/ 千克)。体积能量
电动汽车用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比能量(E)、 能量密度(Ed )、比功率(P)、循环寿命(L)和成本(C) 等。电动汽车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出 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的高效电池。车
用动力电池的常用评价指标如下:
(1)电池的容量,指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放
出的电量。它分为实际容量和额定容量,用C表示, 单位为A· h(安时)。实际容量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 输出的电量,它等于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的乘积。额 定容量也称公称容量,指在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条 件下电池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
密度指电池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为
W· h/L (瓦时/ 升)。
(4)循环使用寿命,指在规定条件下,电池的有
效寿命。由于电池的内部短路或容量达不到额定要
求而造成电池使用实效,称为寿命终止。电池充电 和放电一次称为一个循环,按一定的测试标准,电 池容量降到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所能承受的充放 电循环次数,称为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量回收。控制转换单元包括控制器、DC/DC 变换器和
DC/ AC逆变器。
以上为传统驱动式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对于简化传
统式电动汽车,根据需要情况,去掉了变速机构,有的甚 至去掉了传动轴。因此,在动力和能量的传递路线上,也 去掉相应的变速机构和传动轴。对于电动轮驱动式电动汽 车,动力和能量的传递路线变化较大,它去掉了变速机构、 传动轴和驱动桥,电动轮安装在车轮上,省去了所有的传 动机构。
汽车电气教案电子版
汽车电气教案电子版第一章:汽车电气系统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部件和电路原理。
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部件和电路原理。
1.3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电路原理和电路图的解读。
1.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电气系统的图片和电路图。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汽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气系统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并解读一个简单的汽车电路图。
第二章:蓄电池和发电机2.1 课程介绍了解蓄电池和发电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2.2 教学目标了解蓄电池和发电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2.3 教学内容蓄电池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发电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2.4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展示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并解读一个蓄电池和发电机的电路图。
第三章:启动系统3.1 课程介绍了解启动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启动机的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方法。
3.2 教学目标了解启动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启动机的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方法。
3.3 教学内容启动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启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启动机的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方法。
3.4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展示启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启动机的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方法。
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启动系统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并解读一个启动系统的电路图。
第四章:点火系统4.1 课程介绍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轿车为什么要采用42V系统?答:由于汽车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按8KW计算,14V的汽油车电器系统〔蓄电池12V〕电流将到达570A。
所以,轿车要采用42V系统。
2.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开环控制系统是控制指令发出后,执行机构按照指令执行,控制对象的响应情况由运行人员自行监视。
闭环控制系统闭开环控制系统多了一个调节器,调节器接收控制对象的响应反响,同运行人员设定值共同进入调节器,由调节器控制和调整输出的控制指令,最终使控制对象稳定在运行人员设定的设定值。
开环控制系统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增加调节器来实现闭环控制的。
通过对调节器参数的设定和整定,能实现自动控制。
闭环控制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3.混合气浓度与CO、HC、NOx排放有何关系?答:混合气过浓时由于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缺乏,所以引起不完全燃烧,而引起CO的急剧增长,要想减小CO的排放,就必须采用稀混合气;空燃比在17以内时,随着空燃比的增大,HC便下降,继续增大时,由于混合气过于稀薄,易于发生火焰不完全传播,甚至断火,使HC排放浓度迅速增加;当混合气很浓时,由于燃烧高温和可利用的痒的浓度都很低,使NOx的生成量也较低。
用空燃比为15.5-16的稍稀混合气时,排出的NOx浓度最高,对于空燃比稀于16的混合气,虽然氧的浓度增加可以促进NOx的生成,但这种增加却被由于稀混合气中燃烧温度和形成速度较低所抵消,因此对于很浓或很稀的混合气,NOx的排放浓度均不高。
4.如下图〔题1-4图P338〕为垂直载荷与侧偏刚度的关系,试分析转弯时车辆侧倾对前轴转向特性的影响。
题1-4图答:1.汽车在弯道上加速,前轴垂直载荷向后轴转移,引起前轴侧偏刚度下降,后轴侧偏刚度增大,后轴侧偏角减小,因此汽车的缺乏转向量有增加趋势。
2.前轮由于前驱动力的影响,同一侧偏角下的侧偏力下降。
为了提供需要的侧偏力,前轮的侧偏角必须增大。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与服务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在基本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从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线定站服务车辆(渡轮)按固定线路运行(航行),沿线设有固定的站点。
行车班次(或航行时刻)按调度计划执行。
在线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站站停靠的慢车、跨站停靠的大站快车等。
(2)定线不定站服务点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营服务但不设固定站点或仅设临时性站点,乘客可以在沿线任意地点要求上下车,乘用比铰方便。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很快的小型公共汽车多数属于这一类。
(3)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出租汽车服务,其运行线路与乘客上下车地点均不固定,除电话叫车、营业站点要车外,还可在街道上扬手招车。
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1)公共汽车(2)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4)地下铁道(5)出租汽车(6)快速有轨电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由于小汽车泛滥成灾,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于是从技术上寻求对有轨电车的改造,并使之与火车嫁接,从而出现了具有地铁优点而又比地铁投资少、工程量小、施工期短、运行经济的快速有轨电车。
这种新型的快速有轨电车可以在地面专用轨道上行驶,因通行无阻使它的运行准点程度极高。
它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又称“轻轨交通”。
(7)城市轮渡与索道轮渡与索道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起着联结两岸过渡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被分割区域得以沟通,在没有现代化桥梁和水底隧道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10第十章 稳态工况法及加载减速的检测
第十章稳态工况法及加载减速的检测对于在用的汽油车和柴油车来说,按照以往的做法,对在用汽车排放检测时用的是怠速法、双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由于这几种方法与汽车行驶时的工况有较大差异,不能完全反映汽车的实际排放水平。
而且,汽油车排放物中的NO,只是在汽车有负荷,且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才生成,在怠速工况下,NO的生成都很少,但NO却是汽油车排放物中的一种主要的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后果较大,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
为了解决这几种方法与汽车运行情况差异太大的问题,汽油车的ASM工况法(稳态工况法)和柴油车的加载减速试验法,成为了在用车的汽车排放检测的实用方法。
依据标准: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HB/T291-2006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B/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B/T241-2005 《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
10.1 轻型底盘测功机结构及原理10.1.1 轻型测功机基本结构1功率吸收装置(电涡流测功机) 7同步带及同步轮 13气囊举升器2连轴器 8飞轮 14万向连轴器3手动挡轮9 速度传感器15反拖电机及传动带4滚筒 10扭力传感器 16框架5产品铭牌及中间盖板 11力臂 17起重吊环6滚筒轴承 12轮胎挡轮图10-1 测功机结构- 117 -- 118 -10.1.2 设备组成及测试原理图10-2 设备组成主控柜 计算机 打印机 彩色电视废气分析仪透射式 烟度计底盘测功地锚车辆散热风扇挡车器电机变 频器底盘测功机是一种可用于辅助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的试验设备。
用测功机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时的不同负载及各种运动阻力,来实现对不同尾气排放检测工况的模拟。
第10章汽车电路分析
3.顶杆式开关
顶杆式开关 凭借作用于顶杆 上的外力和内部 的弹簧力改变控 制触点的闭合和 断开,主要用作 门灯开关、机械 式制动灯开关、 倒车灯开关等。
图10-18 顶杆式开关
4.扳柄式开关
扳柄式开关常 用作转向灯开 关和顶灯开关。
5.翘板式开关
翘板式开关常用 作顶灯开关、雾 灯开关、危险信 号灯开关等,一 般带有指示板照 明灯,指示板上 有表示用途的图 形符号。
紫V
收音机、点烟器、电钟等辅助 系统
灰 Gr 各种辅助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及 操纵系统
黑 B 搭铁线
有些电路图中,低压导 线上标注有符号。符号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是数字,表示导线的 截面积(mm 2);第二 部分是英文字母,表示 导线的主色和辅助色 (即呈轴向条纹状或螺 旋状的颜色,图10-1)。 如1.5 RB表示截面积为 1.5 mm 2 、带有黑色条 纹的红色低压导线。
为便于检 查和更换熔断 器,常将汽车 上各电路的熔 断器集中安装 在一起,形成 熔断器盒。同 时,在熔断器 盒盖上注明各 熔断器的名称、 额定电流和位 置,并且用不 同的颜色来区 别熔断器的容 量。
图10-25 熔断器盒
图10-26一汽大众宝来轿车熔断器盒
图10-27 别克凯越轿车熔断器盒
2.易熔线
33
约300
易熔线比常见导线 柔软,长度一般为 50~200 mm,主 要用于保护电源电 路和大电流电路, 因此通常接在蓄电 池正极端或集中安 装在中央接线盒内。 易熔线不得捆扎在 线束内,也不得被 车内其他部件包裹。
图10-29 接在蓄电池正极端的易熔线
3.双金属电路断路器
双金属电路断路器(bimetallic circuit breaker)是利 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变形的特点工作的。双金属片用两片线 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当负载电流超过限定值时双 金属片受热变形,使触点分开,切断电路。双金属电路断路 器按其能否自动复位分为一次作用式和多次作用式两种。
第十章 汽车的外部性
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对使用公共交通给予补贴 ,使其等于开车出行的低估价格,可以使一 部分人转而使用公交;
但其不会影响人的出行时间或出行路线;而 且如果驾车者对价格不太敏感的话,就很难 有较大的效果;
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停车补贴也是加剧交通拥 堵的一个原因,取消了停车补贴会使一部分 人转而使用其它交通工具,或合驾;
拥挤到一定程度,在路口或特殊情况下就会出现 车流的停滞,即堵塞;
拥堵带来了驾车者时间成本的上升;也使得汽车 的油耗增加;
1、拥挤的代价
时间损失 燃料损失
一、城市交通需求
需求曲线也是边际收益曲线
美元 7.87
7.21
出 6.71
行 成
6.10
本 5.21
4.33 4.00
图10-3 拥挤的外部性与拥挤税
3、不同规模城市状况
大城市从早到晚都拥挤; 中等规模城市有一个午后平静期。
日本,工人被雇佣来在交通高峰期把乘客“塞”进地铁里。
即使是在高峰期,也不是所有道路都拥堵,一般 是市中心拥堵程度高;
所以征收拥堵税还要分地区,不是所有的城市道 路都征税;
对严重拥堵地区征税还可以把一部份车流分散到 不拥堵的路上去,从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所以有一条下行的需求曲线,也是驾车者的 边际收益曲线;
每个驾车者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当成本超 过了其边际收益时,他就不驾车了;
• 为了分析交通拥堵外部性的成因,假设下面一 种简单的情况;
假设某个城市满足下列条件:
Z 有一条从郊区通向中心城市的两车道的公路(10英 里);
Z 行驶的货币成本为20美分/英里 Z 时间成本:行驶时间的机会成本为10美分/分钟;
第10章实时操作系统RTX
11
• RTX51 Tiny是RTX51 Full的子集,可以容易地在没有 片外存储器的8051单片机系统上运行。RTX51 Tiny也 支持很多RTX51 Full的功能,允许轮转式任务切换, 支持信号传递。但它不支持抢先式的任务切换,不能进 行信息处理,也不支持存储池的分配和释放。
6
❖ 休眠态相当于任务驻留在内存中,但并不被多任务内核所调 度;
❖ 就绪态意味着任务已经准备好,可以运行,但由于该任务的 优先级比正在运行的任务的优先级低,还暂时不能运行;
❖ 运行态是指任务掌握了CPU的使用权,正在运行中; ❖ 挂起态也可以叫做等待事件态,指任务在等待,等待某一事
件的发生(例如等待某外设的I/O操作,等待某共享资源由暂 不能使用变成能使用状态,等待定时脉冲的到来,或等待超 时信号的到来,以结束目前的等待,等等);最后,发生中 断时,CPU提供相应的中断服务,原来正在运行的任务暂不 能运行,就进入了被中断状态。
10.2.1 RTX - 51实时操作系统特点
RT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单片机 C51程序。RTX-51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特点:
1. 中断:
RTX-51系统可以使用中断,其中断函数以并行方式工作。 中断函数可以与RTX-51内核通信,并可以将信号或者消 息发送到RTX-51的指定任务中。在RTX-51 FULL中, 中断一般配置为一个任务。
5
10.1.2 多任务系统中任务的定义
❖ 一个任务,也称做一个线程,是一个简单的程序, 该程序可以认为CPU完全只属于该程序自己。实 时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包括如何把问题分割成多 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是整个应用的一部分,都被 赋予一定的优先级,有自己的一套CPU寄存器和 栈空间。
车辆系统动力学
2. 系统具有整体性
系统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但系统的性能不 是各元素性能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的,所 以这种组合使系统的整体功能获得新的内容,具 有更高的价值。例如一辆汽车是由发动机、传动 系、车轮、车身、操纵系统组成。单有发动机只 能发出动力,不会自己行走,但当发动机装在具 有车轮的汽车底盘上,就成为可以行走的汽车, 成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功能就与一台发动机大不 相同。由此可见,研究系统特性应从整体的观点 来看。系统的性能是由其整体性能为代表,而不 是由某一个元素所能代替的。
4. 系统具有功能共性
系统中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 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流,既可以从外界环境向系统输入或从系统向 外界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任何系 统都具有的功能,称为系统的功能共性。如汽 车系统中把燃料的燃烧热能转换为汽车的行驶 动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动机吸收氧气,而排 除废气。这一过程有能量的交流,也有物质的 交流。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1.2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1.3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1 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在我们真实的大千世界中,存在着许多由一组物 件构成,以一定规律相互联系起来的实体,这就是系 统,自然界就有太阳系、银河系这样的大系统,这种 系统是脱离人的影响而自然存在,称为自然系统,还 有如生物、原子内部也构成了自然系统,还有一种系 统是通过人的设计而形成的系统,称为人工系统,如 生产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通信系统;人工组合和自 然合成的组合系统,如导航系统。 本文主要是研究人工的物理系统及其特性。 如果把汽车的构成看成是一大系统,那么这一系 统应表示为(如图1-1):
一个系统可能由若干个环节组成,画出各环节的 方框图,然后将这些方框图联系起来,就构成了系 统的方框图。因此,方框图是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的图解化 。
第十章 汽车转向系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汽车转向系一、填空题1.汽车通过和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驱动汽车行驶的牵引力。
2.汽车按所需要的方向行驶,必须有一整套用来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是。
3.转向系的作用是汽车的行驶方向和保持汽车稳定的行驶。
4.转向系是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5.要满足汽车在转向时,两侧车轮不发生滑动,各个车轮的轴线在转向应。
6.从瞬时转向中心0点到转向外轮中心面的距离R,叫做汽车的。
7.转向轮偏转角度的大小,可通过或转向节突缘盘上的止动螺钉调整。
8.转向系的传动比,对转向系的影响很大。
9.转向器包括转向盘、等部分组成。
10.通常按其传动副形式和作用力的传递情况来分类可分为球面蜗杆滚轮式、蜗杆曲柄指销式、蜗杆蜗轮式、齿轮齿条式等几种。
11.我国的交通规则规定,右侧通行,故转向盘都安置在驾驶室的。
12.东风EQ1091型汽车采用的是转向器。
13.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传动副。
14.转向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传递的力传给转向车轮,以实现。
15.转向传动机构一般包括转向垂臂、、直拉杆臂以及由转向节臂、横拉杆和组成。
16.转向传动机构可分为两大类,即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和与独立悬架配用的。
17.转向传动机构的杆件,一般布置在前轴之后,称为。
18.转向纵拉杆两端扩大的用制成。
19.转向横拉杆是连接左、右梯形节臂的杆件,它与左右梯形节臂及前轴构成。
20.转向盘自由行程是指未发生偏转而转向盘所转过的角度。
21.为了保证汽车转向操纵轻便和灵敏,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加装。
22.按转向助力装置的助力源可分为和两种。
23.转向助力装置按动力缸、分配阀、转向器的相互位置又可分为和。
24.动力缸、控制阀转向器合为一体的称为。
25.反作用柱塞的作用是能将路面反映到转向盘。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转向系的作用是保证汽车转向的。
()2.汽车在转弯时,内转向轮和外转向轮滚过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3.两转向轮偏转时,外轮转角比内轮转角大。
第十节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一、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 二、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一、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 1.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混合动力汽车(HV)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2-91所示。)
HV ECU启动电动机(MG2)进行反方向扭矩控制并执行再生制动功能。 制动防滑控制ECU控制制动执行器电磁阀产生轮缸压力,这个轮缸压 力是总制动力减去实际再生制动控制的数值。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图2-96 HV ECU控制原理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图2-97 HV ECU系统结构图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十节 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1)系统监视控制功能 蓄电池ECU始终监视HV蓄电池的SOC(充电状态),并将SOC发送到 HV ECU。SOC过低时,HV ECU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以驱动发电机 (MG1)为HV蓄电池充电。发动机停止时,发电机(MG1)工作来启动发 动机;然后,发动机驱动发电机(MG1)为HV蓄电池充电。 2)关闭控制功能 一般来说,车辆处于“N”挡时,发电机(MG1)和电动机(MG2)被关 闭。这是由于电动机(MG2)通过机械机构与前轮相连,所以必须电动 停止发电机(MG1)和电动机(MG2)来切断动力。 3)上坡辅助控制功能 4)电动机牵引力控制功能 5)雪地起步时驱动轮转速控制功能,如图2-98所示。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完整版)汽车电控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一章电子化与发动机电控技术1.汽车上第一个电子装置:电子管收音机(标志汽车进入了电子化时代)2.汽车电子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1974年,解决了电子装置在汽车上应用的技术难点,是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4-1982年,以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以完成特定控制内容或功能为基本目的第三阶段:1982-1995年,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核心能够同时完成多种控制功能的计算机集中管理系统为基本控制模式。
第四阶段:1995年以后随着CAN总线技术和高速车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汽车电子开始步入只能化控制的技术高点。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传感器、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元件。
2.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1)汽油喷射控制:喷油正时控制、喷油持续时间控制、停油控制和电动汽油泵控制停油控制包括减速停油控制、超速停油控制及停油后的恢复供油2)点火控制:点火正时控制、闭合角控制和爆震反馈控制3)怠速控制:包括无负荷怠速控制和有负荷怠速控制4)排气净化控制:空燃比反馈控制、废弃再循环控制、活性炭罐清洗控制和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等5)进气控制:进气谐振增压控制、配气定时控制、增压压力控制和进气涡流控制6)故障自诊断控制:包括故障自诊断和带故障运行控制3.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按汽油喷入的位置分:缸内直接喷射方式和进气管喷射方式(进气管喷射方式又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按汽油喷射的方式分:连续喷射方式和间歇喷射方式(间歇喷射方式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续喷射)按汽油喷射系统喷射方式分:机械控制方式和电控方式(电控方式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和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按进气量测量方式分:间接测量方式(节流-速度式和速度-密度式)和直接测量方式(体积流量式和质量流量)4缸内直喷实现了分层稀薄燃烧式未来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现代轿车电控汽油发动机主要采用多点喷射系统体积流量式采用翼片式和卡门涡旋式,质量流量式采用热线式和热模式5.电控汽油喷射的主要优点1)改善了各缸混合气浓度的均匀性2)使汽油机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3)式汽油发动机有害物排放量显著减少4)改善了汽油发动机过度工况的响应特性5)使汽油发动机在不同地理及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排放性能6)提高了汽油发动机高低温启动性能和暖机性能6.顺序喷射中喷油时刻一般为排气行程上止点前60~70度曲轴转角第三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推动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法规对汽油发动机排放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汽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3.空气供给系统1)空气供给系统组成:空气滤清器、空气量计量装置、节气门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总管和进气歧管等2)直接测量方式采用空气流量计,间接测量方式采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3)空气流量计:翼片式、卡门涡旋式、热线式和热模式4)翼片式空气流量计组成:测量翼片组件、电位计组件和空气旁通通道原理:发动机工作时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推开测量翼片,经主空气道进入发动机气缸,测量翼片被气流推开角度a的大小,与空气流速和扭簧的回复力矩有关,对于某一具体的流量计在空气道几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对于每一偏转角a,就有一个确定的主通道流通截面积因此就有一个确定的空气流量值。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第2版课件-汽车电气设备参考答案
习题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系统组成?答:1.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仪表和报警系统;空调系统;娱乐和信息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全车电路及配电装置等组成。
2.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特点?答:2.直流电;低压电源;单线制、并联;负极搭铁。
第2章蓄电池一、选择题1B 2A 3C 4B 5A 6A 7C 8B 9C 10C 11B 12A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三、问答题1.答:单格电池内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片,这样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由于正极板的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而造成极板拱曲,活性物质脱落。
2.答:故障原因:(1)蓄电池亏电长期放置不用;(2)液面过低,极板上部氧化;(3)电解液密度过高或不纯,气温变化剧烈等。
解决方法:蓄电池出现轻度硫化故障,可用2~3A的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即过充电;或用全放、全充的充放电循环方法使活性物质还原。
也可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
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应予报废。
3.答:影响铅蓄电池容量的因素影响铅蓄电池容量的因素,一个是单格电池内极板的片数和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另一个是使用方面的因素,我们主要讨论使用因素的影响。
(1)放电电流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输出的容量越小在使用起动机时,必须严格控制起动时间,每次接入起动机的时间不得超过5s,两次起动应间隔15s以上。
(2)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降低,蓄电池输出的容量减小,冬季起动时,蓄电池的端电压将会大幅度降低,往往导致起动、点火困难,因此冬季应注意对蓄电池的保温(3)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实践证明,采用较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可以提高蓄电池输出大电流的能力和大电流放电时的容量。
从提高蓄电池的起动能力来看,采用偏低的电解液密度为好。
冬季,在不致结冰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稍低密度的电解液。
第10章城市公共交通-第3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系统(2)
【知识点】车辆运行方式及调度形式的确定(一)车辆运行形式①定线定站的运行方式:最常规的一种运行方式,它的特点是行车的规律性强、线路固定,服务面广,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运行方式。
②不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不定路线、不定站点,完全按照乘客的意愿进行,如出租汽车就是这种运行方式。
③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只定行驶路线,不定站点的一种运行方式,如现在比较多的小公共汽车“招手停”等。
(二)车辆调度形式的确定车辆调度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车辆工作时间长短,分为正班车、加班车和夜班车。
(1)正班车:主要指车辆在日间营业时间内连续工作相当于两个工作班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双班车、大班车。
(2)加班车。
指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一段或某几段营业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内累计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工作班的辅助调度形式,又称单班车。
(3)夜班车:指车辆在夜间上线工作的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在一个工作日内,如车辆夜班时间不足一个工作班时,常与日间加班车相兼组织。
2、按车辆运行及停靠站点,分为全程车、区间车、快车、定班车和跨线车(1)全程车:指车辆从线路起点到终点,必须按规定时间在沿线各固定停车站依次停靠,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慢车。
大部分正班车具有全程车的这个特征。
(2)区间车:指车辆仅在线路客流高区段间行驶,是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3)快车:指为适用沿线长乘距乘车需要和加快车辆周转,采取的一种越站快速运行的调度形式。
包括大站车与直达车两种,直达车是大站车的一种特殊形式。
(4)定班车:指为通勤通学而组织的一种专线调度形式。
车辆可按定时间、定路线、定班次和定站点的原则进行运输服务。
(5)跨线车:指为平衡相邻线路之间的客流负荷,减少乘客转乘而组织的一种车辆跨线运行的调度形式。
跨线车不受原来行驶路线的限制,根据当时客流集散点的具体情况确定起讫点。
(三)车辆调度形式的选择基本原则:凡是营运线路上的车辆均应以全程车、正班车作为基本的调度形式,它们应该具备全程、全站、双向的特点,同时根据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之以其他的辅助形式。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详解(修订版)习题库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详解(修订版)习题库第一章车载网络系统基础知识 (1)第二章CAN总线传输系统 (2)第三章子总线系统 (5)第四章网关与诊断总线 (7)第五章光学总线系统 (7)第六章以太网与FlexRay总线 (10)第七章大众奥迪车系车载网络系统 (11)第八章丰田多路通信系统 (12)第九章通用车系车载网络系统 (12)第十章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13)第十一章车联网 (14)第一章车载网络系统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导线长度和插接器数量的增加不但占据、增加装配和维修的、提高,而且妨碍整车可靠性的提高。
2.车载电控系统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3.,就是指在一条数据线上传递的信号可以被多个系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4.通过接口连接不同设备时有和两种连接方式。
5.如果将传输路径的控制功能主要分配给其中一个设备,则该设备就变为,而其他设备仅具有副控功能,因而,具有副控功能的这些设备亦称。
6.协议三要素是指、和。
7.总线上的比特编码(比特表示)可以通过、和和实现。
8.车用网络大致可以分为4个系统:、、、。
二、选择题1.以下()不是车载网络系统组成。
A.传输媒体B.拓扑结构C.通信协议 D .数据总线2.通过一个转发器将每台入网计算机接入网络,每台转发器与相邻两台转发器用物理链路相连,此为()。
A.环形网拓扑结构B.星形网拓扑结构C.总线形网拓扑结构D.三角形网拓扑结构3.以一台称之为中心处理机为主组成的网络,各种类型的入网机均与该中心处理机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此为()。
A.环形网拓扑结构B.星形网拓扑结构C.总线形网拓扑结构D.三角形网拓扑结构4.将所有的入网计算机通过分接头接入一条载波传输线上,此为()。
A.环形网拓扑结构B.星形网拓扑结构C.总线形网拓扑结构D.三角形网拓扑结构5.以下()不是通信协议的三要素。
A.语义B.语法C.语序D.定时规则6.用来控制智能雨刮、自动空调等系统的是()类网络。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概述.
滑阀式转向控制阀
图10-3 转向控制阀基本结构
第10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0.3 液压动力转向控制阀
转向控制阀
转向控制阀可以看做一个特殊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用来切换油 路控制高压油流向转向动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一侧。
滑阀式转向控制阀 转阀式转向控制阀
图10-3 转向控制阀基本结构
第10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滑阀式转向控制阀 转阀式转向控制阀
向右转 向左转
图10-3 转向控制阀基本结构
第10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0.4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工作原理
转向助力的工作过程
转向时,转阀转动,扭杆变形,阀芯的转动角度大于阀体的转 动角度,两者产生相对角位移。
随动助力
1. 阀芯与阀体存在相对位移, 从而打开助力油路 2. 在助力作用下阀体转角跟随 目标值之后,阀体与阀芯间的 相对位移消除,助力消除
1875-1940
1951的第6代Imperial
第10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0.1 助力转向系统概述
助力转向的历史
1965年福特用水星车型对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试验性推广。
1990年本田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可变比齿轮的电动 转向助力系统车型。
1965第二代Mercury Park Lanes
10.2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油泵、转向器、转向助力缸、转 向控制阀组成。 转向控制阀 转向助力缸
第10章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0.3 液压动力转向控制阀
转向控制阀
转向控制阀可以看做一个特殊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用来切换油 路控制高压油流向转向动力缸的一侧。
(最新整理)第十章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生的反电动势形成阻碍电机继续旋转的阻尼转矩,改变占空比,即改变了阻尼转矩的
大小。
2021/7/26
19
三、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逻辑
图10 助力电动机控制逻辑
2021/7/26
20
四、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流程
2021/7/26
图11 控制软件流程图
21
10.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例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控制三极管基极电流
信号触发端
a1端得到输入信号时电动机 有电流通过而正转
a2端得到输入信号时电动机 有电流通过而反转
13
4、离合器:离合器采用干式电磁式离合器,其功能是保证EPS在预先设定的车速范围内闭合。
当车速超出设定车速范围时,离合器断开,电动机不再提供助力,转入手动转向状态。另外,当 电动机发生故障时,离合器将自动断开。
3、控制系统的功能
(1)控制助力转矩的功能
车速感应控制型助力转向系统是由车速控制
助力转矩的系统,在每一种车速下都可以获得最优化的转向助力转矩。
2021/7/26
图13 全电子控制的助力转向系统助力转矩特性曲线
23
系统还可根据转向转矩变化率、转向角速度和转向角进行控制,以 改善瞬态转向灵敏度.
图14 控制功能框图
的变化,把主副两个系统的脉冲信号传送给ECU,由于是两个系统,因此信号的可靠性提高 了。
3、电动机: EPS的动力源是电动机,通常采用无刷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其功能是根据ECU
的指令产生相应的输出转矩。转向助力用的电动机需要正反转控制。一种比较简单适用的转
向助力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
图420电21/动7/2机6 正反转控制电路
图10-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结构示意图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功能多样化:各种智能化控制功能(自动巡 航、自动启停、自动避撞)。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车际网络阶段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在完善汽车之外 的交通、通信等平台设施,将车际通信和网络 纳入整个国家信息系统,统一进行平台建设。 例如驾驶员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公路自 动收费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等。
⑴开环控制系统 ⑵闭环控制系统 ⒉按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分为
⑴恒值控制系统 ⑵随动控制系统 ⑶过程控制 系统 ⒊按系统传输信号对时间的关系分为 ⑴连续控制系统 ⑵汽车离电子散控制控技术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
ECU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对执行器进行控制,但不 去检测控制结果;
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执行器
发动机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⑵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接受指令或反馈信号, 进行比较、变换、运算、逻辑推理等处理;
⑶转换放大单元:将指令信号按不同方式进行相 互转换和线性放大,使功率足以控制执行器和 驱动受控对象;
⑷执行器:直接驱动汽受车电控子控对制技象术 ;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⒈按控制系统有无反馈分为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以下四种: ⑴发动机控制系统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汽油喷射控制、汽油机 点火控制、辅助控制) ⑵底盘综合控制和安全系统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防滑控制系统、车辆稳定 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防撞控制系统 ⑶智能车身电子系统
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utomobile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课程概况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安全气囊碰撞动画分析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2)电控安全带 为确保乘员的安全,除了车身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有
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确保车内具有有效的乘员生存空间 外,作为乘员约束装置之一的座椅安全带,要求当汽车 发生碰撞和翻车事故时使乘员免受大的减速度,同时约 束乘员防止二次冲撞,减轻乘员伤害程度。当安全带结 构性能的改进并与座椅结构和安全气囊相配合时,可达 到较理想的乘员保护效果,进一步降低乘员的伤害指数。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单击播放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3)辅助电气系统 汽车辅助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车窗、电动座椅、风窗玻璃刮水
系统等。 电动玻璃升降机构实质上是在手动玻璃升降系统的基础上,增设
玻璃升降驱动电动机和减速器而构成。驾驶席侧面的总开关可以控制 全部车门玻璃的升降,各车窗升降开关可以单独控制各自车门玻璃的 升降;汽车电动座椅系统又称为座椅位置(座位)调节系统,通过操纵 座位控制开关,可以调整座位的前后滑移、前垂直、后垂直位置,靠 背和头枕的倾斜位置以及腰垫的位置;汽车风窗玻璃刮水系统的功用 是:刮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积雪、尘土和污物,为驾驶人提供良好 的视野,确保行车安全。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空调系统的组成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3.车身电气系统 1)电子仪表
传统的仪表对车速、发动机转速、 燃油消耗等信息进行监测、传递和显 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 车行驶过程中各系统工作状态的信息 需求量显著增加,即对汽车仪表功能 的要求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汽车 仪表逐渐被电子仪表所取代。它采用 微处理器采集处理不同传感器信号, 控制显示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燃油 消耗和行车里程等多种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改善转向回正特性的一种控制模式。根据转向盘转矩和转动的方向可以 判断转向盘是否处于回正状态。一般用于低速行驶状态时的转向控制。
•3.阻尼控制
• 阻尼控制是汽车运行时为提高高速运行直线稳定性的一种控制模式。汽 车高速运行时,如果转向过于灵敏,会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为此, 设置在死区范围内进行阻尼控制。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三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 •一.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原理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助力控制
• 助力控制的过程是通过减速机构电动机转矩作用到机械转向系统(转轴、 齿轮、齿条)上的一种控制模式。图10-6电动机控制电路。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1.转矩传感器
•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1)接触式转矩传感器
•转矩传感器 在线圈W、V 两端施加脉冲电压Ui
•转矩的大小正比于转角θ, 输出电压也正比于θ,测 量•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齿轮助力式——电动机固定在转向柱一侧,经减速机构与转 向轴相连,直接驱动助力转向。 •转向柱助力式——电动机经减速机构与小齿轮相连,直 接驱动齿轮助力转向。 •齿条助力式——电动机经减速机构驱动齿条产生助力转向。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1)性能优 •(2)效率高 •(3)油耗小 •(4)路感好 •(5)回正好 •(6)对环境污染小 •(7)可以独立于发动机工作 •(8)应用范围广 •(9)装配性好,且易于布置
•电子控制器:检测轮速信号,判断车辆运行工况(停止、高速、 低速)对电磁阀的电流进行线性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阻力转向 的目的。 • 力感调节:低速和大转角时,电流大,电磁阀吸力增加,液 压调节用的油回流较多,作用在柱塞油压降低,操纵阀轴油压 降低,操纵杆力感较小。反之则产生相反的效果。
•助力过程:在转向盘的转向力作用下,扭杆就可以产生一 定的扭矩作用在与驱动小齿轮固定在一起的旋转阀转过一 定的角度,使得两阀的通道口相通,动力缸受到压力油的 作用,驱动缸内的活塞左右移动,产生转向助力。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减速机构 •作用:增加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形式: •(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
•用于:转向助力式转向系统。
•(2)双行星齿轮式减速机构
•用于:齿轮助力式及齿条助力式转向系统。
•6.电子控制单元
•8位CPU,256zb内存RAM,4k的只读存储器ROM(硬盘) 以及一个D/A转换器组成。 •要求:控制算法是关键,响应速度快。
•2.电子控制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下页图10-2)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三、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2.电子控制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组成:电子控制系统、
转向齿轮箱、油泵、分流阀组成。控制——电磁阀。
•低速电流大,回流大, 高速电流小,回流小。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三、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2.电子控制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三、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利用电动机的作用作为助力源。 • 根据车速、转向等参数,由电子控制单元完成助力控制。
•系统组成——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电源、电 动机、离合器、减速机构、转向轴、手动齿轮组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分类:转向柱助力式、齿轮助力式、 齿条助力式。
•系统的组成
•原理:不转向时,助力电机不工 作,转向盘转动时,与转轴相连
的转矩传感器,不断地测出作用
于转轴上的转矩,并由此产生一
个对应的电压信号;同时,车速
传感器测出车速信号(电压量),
这两路信号被传送到ECU控制单
元,经处理后,产生控制指令,
控制电机转速,离合器的离合力
矩。产生助力输出。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2)常压式:汽车行驶过程中,无论方向盘是否转动, 整个液压系统始终保持高压。 •缺点:若汽车高速运行调整方向盘力感,低速时显得力感过大。 反之,则在高速时,会感到方向盘处于飘拂感觉。电子阻力转向 系统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 电子阻力转向系统可以引入速度信号反馈,可以根据车速的状 况,改变调节阻力转向装置的反馈力感,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4).可以利用电动机惯性的质量阻尼效应,可以使 转向轴的抖(颤动)动降低到最小。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二、三菱“米尼卡"车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l一车速传感器,2一速度表引出 电缆的部位,3—传动轴,4一副 驾驶员脚下部位,5一车速信号 (主) ,6一车速信号(副) , 7一 EcPs电子控制器,8一点火电源信 号,9一蓄电池信号,10一发电机 信号,11一指示灯电流信号,12 一提高怠速电流信号,13一电动 机电流信号,14一离合器电流信 号,15—转矩信号(主),16一转矩 信号(副) ,17一电动机,18一扭 杆,19一齿条,20一小齿轮,2l— 传动齿轮,22一电动机齿轮,23 一离合器,24一转矩传感器,25 一转向器齿轮总成,26一电动机 与离合器,27一发动机电子控制 器, 28一怠速提高电磁阀,29一 指示灯,30一交流发电机(L端子), 31—熔丝,第1302章一汽车点控制火系开统 关。
•1.转矩传感器
•(1)非接触式 •转矩传感器
•转矩传感器 在线圈W、V 两端施加脉冲电压Ui
•转矩的大小正比于转角θ, 输出电压也正比于θ,测 量输出电压就可以反映转 矩的大小。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2、车速传感器
•采用电磁感应式车速传感器,安装在变速器上, 传感器根据车速的变化,把主、副两个系统的 脉冲信号传送给ECU,由于是两个系统,因此 信号的可靠性提高了。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3.电动机
•EPS电动助力转向, 的动力源是电动机。, 功能是根据ECU发出 的指令,调整助力的 大小,产生相应的输 出转矩。
•电动机具有正反转 控制功能。控制电路 如图所示。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4.离合器
•电动机理想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三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 •二.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策略
•3.阻尼控制 •电动机理想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因此,用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在电动机控制电路内部使电机短路电机旋 转产生的反电动势形成阻碍电动机继续旋转的阻尼转矩,改变占空比,既可 以改变阻尼转矩的大小。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二、三菱“米尼卡"车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二、三菱“米尼卡"车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图10·15 电子控制器电路示意图
•1一点火开关(IGI), 2一交流发电机(L端子) , 3一易熔 线,4一电动机与离合器,4.1一电动机,4.2一离合器,5 一转矩传感器,5.1一副传感器,5.2一主传感器,6一自 我修正控制,7一发电检测,8一电源电路,9一电流极 性控制,10一驱动电路,1l一中间、转向、操纵力的检 测,主、副转矩传感器之差,12—8bit单片机,13—传 感器、执行部件故障检测,14一电动机工作检测,15 一车速、加减速基准车速的对比,主副车速传感器之 差,16~自诊断测用端子,17一二极管,18一车速传 感器。
• 1—滑环外引线连接器, 2—线圈,3—压板,4— 花键,5—从动轴,6— 主动轮, 7—滚子轴承, 8—电动机。
•在车速的设定范围内, 线圈2通 以直流12V电压, 将压板吸合(离合),电 动机由ECU根据司机的操 作方向运转,带动主动轮 旋转,带动花键上的从动 轮旋转产生转向助力。车
速超出设定范围时,线圈2断 电,转为司机无助力转向操作。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控制系统的功能 •(2)自诊 断和安全功 能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4.全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1).可以十分灵活地修改转矩、转向角和车速信号 的软件控制逻辑。能够通过软件自由的设置转向特性。 •2).根据转向角进行回正控制,根据转向角速度进 行阻尼控制,能够利用软件设置转向助力特性。 •3).由于只有需要时,电动机才进行运行,故此助 力损耗和燃油损耗均能够降到最低。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系统的控制过程 •3.控制系统的功能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控制系统的功能 •(1)控制阻力转矩的功能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三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 •四、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流程 •图 10—10 控制软 件流程 图。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三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 •四、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流程
•图
10—10 控制软 件流程
图。
•采集 转矩信
号
第10章汽车控制系统
•第四节 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一、富士重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