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学时、学分结构表

合集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一、学分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一)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每年达标标准为2 5分,当年内的I类跟II类学分可以相互补充,补充比例不得超过该类别学分的50%。

其中一类不低于2.5分,II类不低于7.5分,总分不低于25分。

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

(二)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每年达标标准为20分,取消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I,II类学分的划分。

(三)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8分。

(四)取消“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超过10分”的规定。

(五)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援外)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按I类学分5分,Ⅱ类20学分计算,学分所属年度归属进修时段最长的所在年度);不足6个月的,按每一个月授予II类学分3分计算。

(六)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累计培训6个月及以上考核合格者,可视为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合格。

二、学分分类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分为Ⅱ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Ⅱ类学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自治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及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远程医学教育机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2016—2020年)为完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建立符合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的、递进式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规范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科学引导中小学校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项目和课程,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等的要求,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我省不同发展层次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需求,特制订《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2016—2020年)》。

依据各类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3〕11号)精神,从专业理念与师德(A)、专业知识(B)、专业能力(C)三个维度整合培训内容为“职业道德与法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其他”等八大领域,相应的培训学分结构框架见表1,培训领域说明见表2。

表1 中小学校长培训学分结构框架表注:1.框架表中“/”之前为修读方式,“/”后数字为周期内修读的基础学分要求,没有数字则为由教师自主选择修读学分。

2.每个层次培训限定选修的90学分培训均为三选一或四选一。

3.校长培训周期从新校长任职培训结束后计,其中正职校长须参加不少于180学分本表规定的培训,副职校长须参加不少于120学分本表规定的培训,其余不足部分可参加学科教师培训。

表2 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域说明表根据分层培训的指导思想和校长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中小学校长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不同发展阶段。

校长培训层次主要根据校长能力来划分,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任职年限和职级作为参考。

一、初级培训1.培训对象。

本层次的培训主要面向要求系统掌握学校管理基本理论,建立和提升学校管理的领导能力,了解学校管理特点和有效方法的任职初期的校长,参考的校长任职年限一般在1—3年内。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03
180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6
64
32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
18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2
30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05
1801005
形势与政策
A
2
28
4
2
2
前8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
0501006
大学外语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07
0501007
大学外语I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30
480






模块1(应用型)
42
03032400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3
030324002
公文写作与应用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4
030324003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专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5
030324004
电子政务(含办公自动化)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6
13
2901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2
32
2
学生工作部
14
1001015
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C
2
32
2
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或化学化工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130.0 1920 1678 242 164
19.5 18.5
表二 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配表
课内学时 类 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 实 授课 验 时 24 16 4 16 32 16 128 236 48 48 48 48 48 48 16 16 16 16 160 396 108 32 32 32 40 48 40 12 12 12 12 124 232 8 4 4 4 4 36 36 0 36 0 1 20 0 1 26 0 0 0 0 0 2.5 6 9 19 0 16 16 16 8 3 3 3 2 2 2 2 5 5 13 0 0 0 36 1 1 0 0 2.5 3 3 3 3 0 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24 16 4 16 32 16 8 12 0.25 8 1 2 1 图书馆 材料学院 就业中心 人文社科部 课 外 学 时 8 1 人文社科部 创新教育 文献检索 冶金概论 就业与创业指导 1.0 1.5 2.0 1.5 8.0 17.0 3.0 3.0 3.0 3.0 3.0 3.0 1.0 1.0 1.0 1.0 10.0 27.0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一 16 二 16 三 15 四 16 五 16 1.5 六 15 七 15 八 0 工商学院 开课单位
x1130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x11300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x11300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x1130041 “三个代表”重 要 思 想 概 论 x1130068 形势与政策 公 x1110014 体育 共 基 x1440011 军事理论 础 课 x1100014 *大学外语Ⅰ x1100141 外语技能训练

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必修学分统计表

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必修学分统计表

艺术
艺术或音乐、 美术
艺术中任选六个模块获得六个学分或者 6 音乐课程 54 学时获得 3 学分、美术课程
54 学时获得 3 学分
体育与
六个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专六运动技能共计 10 学分、健康教育专
体育与健康
11
健康

题系列必修 1 学分。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 践活动
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15
必修 1(经济生活)、必修 2
人文与 社会
科学
技术
思想政治
(政治生活)、必修 3(文化 8 生活)、必修 4(生活与哲学)
历史
历史 1、历史 2、历史 3
6
地理
地理 1、地理 2、地理 3
6
物理
物理 1、物理 2 6
必修学分选修模块*
化学
化学 1、化学 2 6
必修学分选修模块*
生物
生物 1、生物 2、生物 3
英语 1、英语 2、英语 3、英 语 4、英语 5 或俄语 1、俄语 10 2、俄语 3、俄语 4、俄语 5
每个模块 36 学时,2 学分。
每个模块 36 学时,2 学分。学生修满必修 数学 1、数学 2、数学 3、数
10 课的 10 学分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 学 4、数学 5
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三年共计 15 学分。
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 2
的社区服务,获得 2 学分。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 1 周 的社会实践, 6
获得 2 学分。3 学年共计 6 学分。
注: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 116 个必修学 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学分,社区服务 2 学分,社会实践 6 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 6 学分, 总学分达到 144 方可毕业。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表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表

选修3-1 选修4-1 、4-5 、4-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2 2 必修5 选修6 选修7 选修8 选修9 选修10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2 2 必修3 必修4 36(2) 36(2) 2 2 必修3 36(2) 2 必修3 36(1) 2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4 选修3-5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3、选修5 36(3) 2+2+2 必修3 选修3 选修1 36(2) 36(2) 36(3) 2 2 2
复习
复习
技术与设计1 36(2) 2
技术与设计2 36(2) 2
美术鉴赏 36(2) 2 36(2) 2 54(3) 3
选修 18(1) 1 36(2) 2 54(3) 3 36(2) 2 54(3) 3 18(1) 1
学校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英语各10分,政治8分,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各6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各4分,音乐、美术各3分,体育11分,研究性学习15分、社区服务2分、社会实践6 分),选修I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II(校本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理)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中国古代 中国现代 外国小说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诗歌散文 必修4 必修5 诗歌散文 语 欣赏 欣赏 欣赏 文 学时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学分 2 2 2 2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4 必修5 必修2 数 学 学时 36(4) 36(4) 36(4) 36(4) 学分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英 学时 36(4) 36(4) 36(4) 36(4) 语 学分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政 学时 36(2) 36(2) 治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历 学时 36(2) 36(2) 史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地 学时 36(2) 36(2) 理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物 学时 36(2) 36(2) 理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化 学时 36(2) 36(2) 学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生 学时 36(2) 36(2) 物 学分 2 2 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 技信 学时 36(2) 36(2) 术息 学分 2 2 内容 技通 学时 术用 学分 内容 音乐鉴赏 选修 音 学时 36(2) 18(1) 乐 学分 2 1 内容 美 学时 术 学分 内容 体育与健康 选修 体 学时 36(2) 36(2) 育 学分 2 2 内容 研 学 54(3) 54(3) 究 学时 习 性 学分 3 3 内容 社会实践 实社 学时 每学年一周 践会 学分 6 内容 社区服务 服社 学时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务区 学分 2 必修3 选修2-3 选修2-1 选修2-2 高一 上学期 高二理 上学期 高三理 下学期 自主选修、复习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比例表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比例表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学科门类:教育学二级类: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4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兼通现代教育理论、艺术和信息技术,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毕业生能在学校、国家机关、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大中型企业等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影视媒体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三、基本要求1、掌握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3、能进行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4、能达到专业级的摄影、摄像与影视编导能力;5、能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web程序设计);6、可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修业年限4年。

五、毕业规定及授予学位全学程采用学年学分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须修满1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6学分,教育课程8学分,专业类99学分,实践类1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并达到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要求的,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七、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基础、传播学、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学与教的原理、多媒体基础与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数据结构、教学系统设计、电视节目制作、美术基础、教育软件制作、摄像技术基础、影视动画制作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技能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为21周。

2、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时间为10周,安排在第四学年。

3、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入学后进行,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社会调查每年暑假一次。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按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八学期。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摘要:1.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概述2.学分表的内容3.学分表的结构4.学分表的作用5.学分表的获取方式和注意事项正文:一、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概述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是国家开放大学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制定的一个学分统计表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该专业中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便于学生规划学习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学业。

二、学分表的内容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名称:列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需要修读的所有课程。

2.学分:每门课程所占学分数。

3.学时:每门课程的授课学时。

4.学分要求:该专业学生需要修满的学分总数。

三、学分表的结构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等。

2.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3.专业课: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

4.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四、学分表的作用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具有以下作用: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按时完成学业。

2.规划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根据学分表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期修读的课程学分符合要求。

3.督促学生学习:学分表可以帮助学生督促自己按时修读课程,避免拖延和学分积累不足的情况。

4.评估学生学业:学分表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业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五、学分表的获取方式和注意事项1.学分表获取方式:一般可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官方网站或向所在学校教务处咨询获取。

2.注意事项:(1)学生应在入学时认真阅读学分表,了解自己在该专业中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

(2)学生在修读课程过程中,应关注自己的学分积累情况,确保按时完成学业。

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

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

附表1: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123附表2: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表1 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表2 学科基础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表表3-1 专业领域课程计划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表3-2 专业领域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表表4-1 实验教学说明:1.“课程名称”栏只列单独设课的课程;2.“开课学期”栏用1-8表示。

3.“课程类别”栏表示该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中的某一类。

表5-1 各类实习、实训表6-1 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等表7-1 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说明:1.本表中各项目所获学分根据《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修订)》(西大教字〔2007〕39号)执行。

2.普通话测试学分为必修学分,但学校不收取该学分的学费。

表8-1 必修课程统计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表4-2:实验教学说明:1.“课程名称”栏只列单独设课的课程;2.“开课学期”栏用1-8表示。

说明:基本实验占%、提高型实验占%、研究创新型实验占%。

表5-2:各类实习、实训表6-2: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等表7-2: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说明:(1)本表中第1项为必选,经普通话培训和测试达到三级甲等以上的计1学分;经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未达到规定等级的,每培训和测试1次计0.5学分。

(2)本表中第2~6项中注意:1~5学期应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98.5 + 学科基础选修14+通识选修10+实践和实验8)=130.5学分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表8-3 必修课程统计表。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2
38000064
科研或工程实践
参加导师课题组的科研活动提交 报告
2/学年
参加科研转化的工业实验过程
1分/6工作日
参加厂房基建的工作过程
1分/6工作日彳
参加或独立完成某项工程部分设 计
由指导老师评定经学 院教学委员会评审
1—5分
参加科研、教学等研究课题,
独立完成部分工作,提 交报告经学院答辩
2/篇
参加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课件设计
双结业训练
10
选修,第7学期分散进行。推免 研究生必选
(四)课外研学
课外研学项目一览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要求
学分
38000014
社会调查与实践
参加社会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并通过答辩
2/篇
参加院级以上文体艺术实践活动三次以上
1/学年
社会服务或自愿者活动
1分/10工作日
院级以上大型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划书与答辩)
高级英语写作
2
18040052
高级英语口语
2
18040072
英汉翻译技巧
2
18040012
大学英语-4
4
选修
(建议未过四级的 学生修读)
05080012
科技英语
2
选修,专业方向1
和专业方向2必选
09090012
科学计算与MATLB语言
3
选修
(必选其中一门课
程)
09090022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
09090042
太阳电池设计与制造工艺学
2
选修
05080102
光电化学与材料
1.5
选修
05080112

学分统计表

学分统计表
学分统计汇总表(季度、年度)
单位:
填报人:
序号 姓名
车间(科室) 岗位及职务
技术(技能)资 格
学员层次
主管领导:
一类
类别 二类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上报日期:
三类 学时 学分
总计
学时
学分
应完成学分 是否合格
当期培训计划完成率: 情况说明 当期完成培训学分职工比率:
学员当期培训学分完成情况:
注:(1)学员层次按副处长(含助理)及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及享受科级待遇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作业长)、一般技管人员、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 业资格人员、一般岗位操作人员分别填写;(2)学时按实际培训总学时填写;(3)学分按实际学习成绩分类别进行核算登统。

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时学分分配表
3.0
56
32
24
2+4
考试
食品
园林建设工程管理*
4.0
72
48
24
3+3
考试
食品
园林规划设计(二)
3.0
56
32
24
2+4
考试
食品
生态学
2.5
44
32
12
4+3
考试
食品
园林植物栽培学
2.5
44
32
12
4+3
考试
食品
小计
50.5
926
566
360
19
22
15
17
13
7
应修读50.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15.0学分
1.0
1

食品学院
园林设计综合实习
实地考察优秀园林作品,锻炼园林设计、图纸表达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1.0
1

食品学院
专业技能训练
校企联合举办园林专业技能训练或竞赛,主要针对园林专业学生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
4.0
4


食品学院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含校内专业实践、实训、试讲,校外见习、实习和实习总结等
8.0


食品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或论文(含答辩)
8.0


食品学院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实践(10.0 学分)
社会责任教育
参加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挂职锻炼、专业服务、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5.0



学制、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软件开发与测试,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构建,系统运行与维护,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应用软件研发与测试、项目管理、技术支持、教学等工作岗位,具有“五得”(跟得上技术、讲得出流程、做得来项目、耐得住寂寞、融得进团队)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能力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将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岗位人才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能够达到能力标准的知识结构。

详见附件一。

三、学制、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学生修完规定的168学分即可毕业。

授予学位:符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授位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网页程序设计(HTML/CSS)、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ndroid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前端程序设计、JAVA WEB框架技术、JAVA WEB开发技术、.NET WEB开发技术、.NET程序设计。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2018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实施A、B学分课程体系。

A学分为158学分,总学时2617学时,B学分为10个学分。

其中,通识课与数学类基础课均按17周行课,其他课程按16周行课,17-20周为课程考核环节和专业实践环节。

(一)学时学分比例分布表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68学分方能毕业,其中教学学分(A学分)158学分,素质拓展学分(B学分)10学分。

(二)A学分课程设置表六、全程实践教学安排表七、说明(一)设计理念与特色设计理念把握需求、参照标准、对照岗位、围绕能力、构建人才培养延伸树、重组课程体系、构建三循环双曲线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分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燃料电池
2
选修
05010092
重金属冶金学II
2
选修
05020062
轻金属冶金学II
2
选修
05030022
稀有金属冶金学II
2
选修
05070022
钢铁冶金学Ⅱ
2
选修
05080142
计算机仿真与控制
2
选修
05018073
双结业训练
10
选修,第7学期分散进行。推免研究生必选
(四)课外研学
课外研学项目一览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要求
学分
38000014
社会调查与实践
参加社会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并通过答辩
2/篇
参加院级以上文体艺术实践活动三次以上
1/学年
社会服务或自愿者活动
1分/10工作日
院级以上大型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划书与答辩)
2/次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或个人获奖
获校级奖
2分
校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2分
38000024
电工电子实践Ⅰ
2
09080091
电工技术Ⅱ
3
模块Ⅲ
09080101
电子技术
5
09080033
电工电子实践Ⅱ
1
16010332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2
选修
99160032
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价
2
13070192
数学实验与建模
2
18040162
高级英语视听说
2
选修
(高级英语系列课程)
18040172
高级英语写作
2
1.5
15010011

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劳动及其他
总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
*

第七学期
调研
第八学期
合计
备注
加*的教案环节与理论课教案在时间上穿插进行
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教案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类型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开课单位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全校
通修
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科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学院
中国法制史
法学院
商法学
法学院
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院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
法学院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法学院
国际法
法学院
国际私法
法学院
经济法学
法学院
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
法学院
大学物理
物理系
化工基础
化工系
普通化学
化学系
学科方向课程
知识产权代理实务
法学院
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
法学院
著作权法
法学院
专利法
法学院
商标法
法学院
知识产权模拟法庭
法学院
知识产权专业实习
法学院
学术论文写作

法学院
学年论文

法学院
毕业实习、论文

法学院
通识
课程
见全校通识课总表,学生应在每个类别选修个学分,毕业前必须修满个学分。
毕业生应获得总学分:学分

2-课程体系结构表

2-课程体系结构表
1、时间 分 配 表
学期
周次
1
2
3
4
5
6
7
8
备注
1

2

3
4
5
6
7
B
8
B
9
B
10
K
K
K
K
K
B
11
K
K
B
12
:
B
13
O
B
14
O
B
15
O
B
16
O
17
O
18
O
19
:
O
20
:
:
:
:
:
O
理论教学
16
18
18
17
17
18
11
6
考试:
1
1
1
1
1
1
1
实习O
实践教学K
1
1
2
2
1
8
毕业论文B
9
军训★
2
入毕教育+
1
1
共计
19
20
20
20
20
20
20
16
2、课程体系结构表
课程体系结构
性质
学时
学时
比例
学分
学分
比例
备注
理论
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496
19.08%
31.5
19.32%
选修
160
6.15%
10
6.13%
至少修满10学分
大类专业课程
必修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精)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精)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一、部颁要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如下:(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具体设置如下: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共8个领域,合计116个学分,所有高中必须全部开设,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

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修I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美术和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学制学时学分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

为了使学生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各地区可以针对每个学期长短不一的情况调整学年教学时间。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2学分。

为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任务。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1学分。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39OOO2T1
体育课外测试(一)
必修
0.5
5
Physical-Fitness Test( I )
210301T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修
3
48
5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080301X1
机械设计基础A
必修
4
64
8
5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A
080202X2
工程图学(二)
必修
2
32
6
2
Engineering Drawing(II)
150207X1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物及有机 反应
必修
2
32
2
Academic
Chemistry—Fundament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50215X1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一有机物合 成A
必修
48
48
3
Physics Experiment B
130704X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必修
3.5
56
3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A
18O5O2T3
英语读写译(三)
选修
2
32
3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III)
18O5O1T3
080202X1
工程图学(一)
必修
3
48
4
1
Engineering Graphics( I )
150201X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