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课件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3c74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a.png)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2
目录
• 课程介绍 • 苯酚的化学性质 • 苯酚的物理性质 • 苯酚的应用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02
苯酚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苯酚常见于消毒剂、防腐剂、药物等,因此了解苯酚 的性质和用途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策略
采用实验探究法,通过实 验观察苯酚的性质,让学 生自己发现并总结苯酚的 性质,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疑惑。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利用PPT展示苯酚的结构 、性质和用途,使抽象知 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 身体验苯酚的性质,增强 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
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香料制造
苯酚可用于制造香料,如香草醛、肉桂酸酯等,这些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洗 涤用品中。
高分子材料
苯酚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高分子材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材 料在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回顾学生已知的醇和 酚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 预测苯酚可能的化学性质 ,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 生对苯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作业和测验
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以检测学生对苯 酚相关概念、原理和计算的掌握情况。
苯酚说课教案
![苯酚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163797fd5360cba1adb5c.png)
《苯酚》说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苯酚,从知识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
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苯酚》安排在乙醇和醇类之后,便于学生对比乙醇和苯酚的性质,理解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区别,了解衍生物的性质不仅由官能团决定的,而且也受烃基的影响,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也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的推断判定奠定好基础。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识特征,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知识与技能方面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2)过程与方法方面a、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b、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研究问题。
c、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a、使学生体验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感受b、训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d、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4、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是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以及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
二、说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渴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
《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e2788da417866fb94a8ec2.png)
《苯酚》说课稿一、教学背景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苯酚安排在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
首先,化学2中简单介绍了几种典型有机物,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而后,选修5中以分类的思想来研究有机物,让学生体验分类思想对有机物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时,借助更多有机物的学习,进一步凸显“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核心化学思想。
醇和酚同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羟基的物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
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为结构、性质的对比学习提供了极佳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必修阶段学生已经具备有机化学基本的类别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并能进行基本的实验设计与探究。
依据我校学生情况,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苯酚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在对比中完成从苯、乙醇到苯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借助实验设计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苯酚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辩证观。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4.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设疑、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归纳、迁移应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1.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4个环节,借助情景设置,问题引导,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学科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认知发展。
2.具体流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我以杭州发生过市民疯狂抢购矿泉水事件,引出苯酚泄露新闻,由此引入新课。
我以本段视频材料作为贯穿本堂课的情境线索,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环节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物理性质认识苯酚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直观观察、分组实验并结合阅读课本进行。
高中化学 苯酚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苯酚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01ce0cd998fcc22bcd10d60.png)
苯酚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苯酚安排在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酚,是继乙醇后的又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
教材从烃切入有机物,过渡到卤代烃,继而引出烃的含氧衍生物。
层层深入,步步拔高。
通过乙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特性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甲苯的学习初步形成了“分子内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想。
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有其独特的作用。
因为苯酚的结构中既含有苯环又含有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
苯酚性质与乙醇、苯的性质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基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
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教材的这一安排遵守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掌握苯酚的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进一步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掌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苯酚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化学学习兴趣(2)通过探究给学生创建一个科研的环境,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体会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苯酚的性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学习了重要的营养物质、乙醇、乙酸及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知识。
懂得了官能团的含义,初步形成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通过甲苯与苯的学习体会了“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思想。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dedec0b90d6c85ed3ac6c4.png)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1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6d6b1c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3.png)
上科版高中化学三年级《苯酚》说课稿本节课是高中化学(上科版)三年级理科班用书,第九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和酚》的第三课时。
为了渗透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渗透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说教材【内容和地位】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学的电离理论中酸性的大小比较、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加深对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的理解。
其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位于羟基邻、对位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的性质,为下一节苯酚和甲醛反应制得酚醛树脂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合成纤维(如锦纶)、医药、染料、农药、炸药等。
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苯酚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在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等的重要作用;(2)在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3)初步了解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4)使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分析有机物结构进而掌握它的性质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苯酚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学生在这一节最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点:将苯酚钠与少量CO2的反应的产物认为是Na2CO3,而不是NaHCO3;将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生成的白色三溴苯酚沉淀曲解为可在任意溶剂中存在的沉淀。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eda7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f.png)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苯酚》,下面我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苯酚》是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属于高中化学课本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掌握其常见的实验室合成方法和用途。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苯酚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苯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化学的兴趣,并加强安全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课程设计中,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苯酚的实验合成方法和应用。
难点是:培养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
学法上,我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化学实验室所需仪器和试剂,以及包括苯酚结构和性质的教学素材。
我还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直观地展示实验和化学反应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我将进行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我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出发,谈论消毒和防腐剂的使用,然后引出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通过对防腐剂和苯酚的关联讲解,引发学生对苯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二、讲解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我将使用幻灯片展示苯酚的结构,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苯酚的重要结构特点。
然后,我将简要介绍苯酚的化学性质和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对苯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实验做好准备。
环节三、进行苯酚的实验合成。
我将带领学生进行苯酚的实验合成。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d6847bceb19e8b9f6ba58.png)
NaOH
HCl
澄清
浑浊
说明苯酚的酸 性比盐酸弱
苯酚 浊液
NaOH
CO2
澄清
浑浊
说明苯酚的酸 性比碳酸弱
2020/12/4
汇报交流 评价反思 得出结论
2020/12/4
问题二 :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
ONa+ H2O + CO2 ONa+ H2O + CO2
OH+ Na2CO3 OH+ NaHCO3
300ºC,28MPa
催化剂
Cl + NaOH 高温高压
ONa H+
OH
OH + NaCl
OH + NaOH
ONa + H2O
2020/12/4
认知冲突
◆ Cu
ONa H+
OH
300ºC,28MPa
苯酚和NaOH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哪些酸可将苯酚钠 转化为苯酚?
高中化学
酚的性质
2020/12/4
说课内容
1. 2. 3. 4.
2020/12/4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和醇都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 生物,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 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 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 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 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 反映结构。
猜想
苯酚具有 酸性吗?
核心
2020/12/4
认知冲突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交流方案 实施方案 汇报交流 评价反思
2020/12/4
问题一 :具有酸性吗?
提供试剂: 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
苯酚说课稿
![苯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b673dd76eeaeaad1f3305c.png)
敬请指导
再 见
再见
B.
C.
D.
3.怎样分离苯酚和苯的混合物?
环节四:课堂小结、探究巩固
H O H H
酚羟基酸性
物性
H
与eCl3显色
苯酚苯环三元取代
基 团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
酸性比较:HCl>碳酸>苯酚>HCO3—ONa +HCl
—OH
+NaCl
ONa + CO2 + H2O
OH +NaHCO3
视频辅助 巩固拓展
练习巩固 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练习运用 小结巩固
导入新课
层层推进 强化能力 深化认识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医药
毒品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 麻类、鸦片类,大麻酚和鸦片主要成分吗 啡的结构简式如下图,虎门销烟采用了什 么手段?
环节二:探究新知、层层推进
—OH +Na2CO3
—ONa
+NaHCO3
四:板书设计
苯酚
1、苯酚的结构
2、苯酚的物理性质
3、苯酚的化学性质 4、酚和醇的对比 5、用途
C 6 H 6O
OH
或 C6H5OH
五:教学评价
1、化学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引导发现, 用事实形成观点,从化学走向社会。” 2、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探究1、物理性质
(苯酚有毒,请小心操作)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一中,大家观察色态后 加入2ml 蒸馏水 ,振荡 溶液浑浊 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二中加入2ml乙醇,振 荡 得到澄清溶液 取实验一完成后的试管一于酒精灯上加 热 溶液变的澄清,冷却变浑浊
苯酚说课教案
![苯酚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693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png)
苯酚说课教案教案标题:苯酚说课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苯酚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苯酚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 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2. 苯酚的制备方法。
3. 苯酚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1. 苯酚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2. 苯酚的制备方法的掌握。
3. 苯酚的主要用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所需器材和试剂:苯酚、浓硫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准备。
3.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苯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苯酚有什么了解?它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苯酚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化学式、结构、物理性质等。
2. 引导学生理解苯酚的溶解性、酸碱性和氧化性等特点。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苯酚的制备方法:通过浓硫酸脱水制备苯酚。
2.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和反应机理。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苯酚的主要用途,如作为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2. 提问:苯酚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你认为它的应用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苯酚的某个性质或应用。
2. 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苯酚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
2. 提醒学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和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导入、实验演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苯酚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苯酚》说课及教案.docx
![《苯酚》说课及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8742dd55727a5e9846a6127.png)
《苯酚》说课普宁第二中学陈传鸿515300一、说教材1、课材内容:《苯酚》本节课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论为主线,实验为基础,介绍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一一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炷,而苯酚是芳香炷的衍生物的代表性物质,可见,《苯酚》在高中化学里面处于重要的地位。
《苯酚》安排在醇类之后,便于苯酚与乙醇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了解炷衍生物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官能团,而且受炷基的影响。
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苯酚的结构、性质;难点是苯酚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二、说教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才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准确、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主体——学生如何学。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
也就是说,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因而本节课教学方法的确立遵循三大原贝IJ:层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1、实验探索法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一一讨论一一小结,优化课堂的教学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2、类比教学法把苯酚与结构、性质相似的其他物质进行比较,通过练习一一讨论一一小结,增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3、引导阅读法精心设计导学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苯酚》说课
![《苯酚》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23708adbba0d4a7302763ac9.png)
《苯酚》说课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苯酚》。
从教材整体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苯酚是芳香烃的衍生物的代表性物质。
从知识内涵看,《苯酚》安排在《乙醇》之后,便于通过苯酚与乙醇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安排在《乙酸》之前,便于应用官能团的比较及电离难易的比较学习乙酸的性质。
这就使三类含羟基化合物的学习成为有机整体。
2.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他们系统的学习了苯、醇、电离平衡理论,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能力层面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分析简单实验的能力。
作为重点班学生,他们乐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
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
二、重点难点与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酸性、苯环上的三元取代)(2)难点:酚羟基性质和醇羟基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目标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指导本节课,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学习法、类比学习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与学法相对应的类比教学法及实验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激发兴趣观察苯酚样品阅读产品说明书含苯酚的药品 历史故事实验对比溶解性(冷水、热水、乙醇)苯酚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苯酚用途2、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分解问题1:苯酚羟基与乙醇羟基存在什么性质差异?通过实验探究:与Na 反应速率对比得出结论: 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 衍生问题1:苯酚是否具有酸性呢?探究:苯酚溶液中加石蕊溶液,得出结论:苯酚具有酸性,但酸性可能不强。
自然延伸到分解问题2:苯酚与苯中的苯环存在什么性质差异?探究:苯、苯酚与溴取代反应对比。
高中化学选修5说课稿:3.1.1苯酚
![高中化学选修5说课稿:3.1.1苯酚](https://img.taocdn.com/s3/m/5690f31c51e79b896902266e.png)
高中化学选修《苯酚》说课稿“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词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农夫山泉的水源地曾险些遭受严重破坏。
是什么原因导致事故?我们该如何避免?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到底如何体现?带着以上思考,我们学习今天的课题:《苯酚》。
一、教学背景1、地位和作用苯酚安排在苏教版《选修》专题四第二单元,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
首先,化学2中简单介绍了几种典型有机物,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而后,选修中以分类的思想来研究有机物,让学生体验分类思想对有机物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时,借助更多有机物的学习,进一步凸显“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核心化学思想。
醇和酚同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羟基的物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
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为结构、性质的对比学习提供了极佳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2、学情及目标在必修阶段学生已经具备有机化学基本的类别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并能进行基本的实验设计与探究。
依据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苯酚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在对比中完成从苯、乙醇到苯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借助实验设计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苯酚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辩证观。
3、重点和难点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4、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设疑、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归纳、迁移应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为达成上述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通过4个环节,借助情景设置,问题引导,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学科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认知发展。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2024高中化学说课稿苯酚说课稿范文
![2024高中化学说课稿苯酚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0b67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0.png)
2024高中化学说课稿苯酚说课稿范文首先,我将说明本节课的教材和教学目标。
教材是高中化学课本中的《苯酚》一节,这是一节介绍苯酚的性质和应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苯酚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苯酚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对科学敬畏和兴趣的情感。
接下来,我将介绍教学重难点和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和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和示范,我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我将说一下教学准备。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实验器材。
通过多媒体呈现教学素材,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器材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更好地理解苯酚的性质和应用。
最后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将分为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探究和总结几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将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苯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复习相关的化学知识。
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将讲解苯酚的结构和性质,并通过多媒体呈现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实验探究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
最后,在总结环节,我将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对苯酚的理解和应用。
展示板书方面,我将以简洁明了为原则,重点突出苯酚的结构和性质,使学生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的说课稿,我希望能够全面而有效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9f1b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5.png)
《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苯酚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介绍本次说课稿以《苯酚》为主题,是一份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苯酚的性质、用途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苯酚的常见用途和产生的安全隐患;-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苯酚的性质- 引入苯酚的概念和简要历史背景;- 介绍苯酚的化学式、结构和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苯酚的一些特性。
- 第二部分:苯酚的用途- 分析苯酚在工业、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常见应用;- 强调苯酚的安全使用和正确处理方法。
- 第三部分:苯酚的危害和安全防护- 解释苯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研究兴趣;2. 授课环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苯酚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演示环节:展示苯酚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动手操作;4. 讲解安全防护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苯酚的安全使用方法和处理技巧;5. 总结与展望:概括课堂所学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
教学手段- 智能白板/电子屏幕:用于展示苯酚的图像和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用于演示苯酚的实验现象及安全操作过程;- 进行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教学评价- 学生互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研究反馈:开展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和体验反馈。
参考资料1. 《化学教学参考书》2. 《苯酚及其在工、医、农业中的应用》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苯酚的性质、用途和安全防护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
同时,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苯酚》说课 (1)
![《苯酚》说课 (1)](https://img.taocdn.com/s3/m/edb2e81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8.png)
《苯酚》说课材料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苯酚》是人教版新课标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酚的代表物质。
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中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是芳香烃衍生物的代表物,可见,《苯酚》在高中化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苯酚》安排在醇类之后,便于苯酚与乙醇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不但突出官能团对烃衍生物性质的决定作用,而且加深理解有机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增强结构与性质关系学科思想的理解和学习有机物科学方法的领悟。
2、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及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性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掌握苯酚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并了解其用途;通过苯酚与乙醇、苯的对比,了解有机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预测水平和比较学习的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水平和创新水平,逐步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苯酚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苯酚结构与性质的学习,对学生实行学科思想(结构与性质关系)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苯酚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注重化学与环境、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特点及学生的水平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测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的实验探究水平。
4、教材处理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和素质教育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增加了苯酚溶解性、苯酚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碳酸氢钠的探究实验,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亲历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二、说学情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来看,学生已经学过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苯环与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电离理论中酸性的大小比较,这些学生已经具有的“先备知识”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另外,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
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
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
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
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环相连)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
因此,我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2.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
3.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
4.学法指导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情景一】新课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引入新课,先展示一段新闻:塑料奶瓶含有双酚A奶瓶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出双酚A的结构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进一步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
由此引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接着借助对比醇的定义判断是醇还是酚,让学生学会区
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软膏以及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苯酚软膏说明书。
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初识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一,根据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地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物质的物理性质直接传递给学生,显然,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肤上如何处理?)学生实验:
(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
(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
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回顾情景二,提出问题1: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放置时间过长色泽变红”,色泽变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分析色泽变红可能是苯酚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了,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空气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设问:苯酚是与水反应而色泽变红吗?根据刚才的探究实验一,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苯酚变红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既然不是与水反应造成,那
就是与氧气反应造成的,说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提出问题2: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说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二】苯酚的酸性
(1)验证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试剂: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约为1mol/L)。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约在5-6,且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后变澄清,说明苯酚显酸性。
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并不显红色,学生产生了疑问,苯酚既然是酸,为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引导学生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
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师演示实验:向苯酚浊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现浑浊,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
接着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H2CO3。
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这样自然地过渡到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此时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确定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与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通过相同浓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结构简式对比分析,对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质,得出结论苯环对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实验三】苯酚的取代反应
联系前面已学的知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将浓溴水加入苯酚中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应,那么,是几元取代呢?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类比类推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三元取代。
接着,我请学生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现象,并与该反应对比,哪个取代反应更容易?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苯酚更易取代,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这个事实,我从苯和苯酚的结构上对比说明,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中苯环上-OH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因而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有了差异,加深对官能团对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影响的理解。
【探究实验四】探究苯酚的显色反应
请学生演示FeCl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此反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这也是区别于醇的另一种性质。
性质小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但其对人类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轮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情景五】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带着刚才的思考、讨论的结果再
次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最后通过酚类废水处理的流程来运用本节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