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秦收“泰半 之赋”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gǔfēng)二首》(又名《悯农二 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 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古代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2)材料反映(fǎnyìng)古代的生产力状况如何? (3)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jīběn)结构与 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一页,共18页。
一、 “神农(shén nónɡ)”的传
说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 生双角(shuānɡ jiǎo),手捧 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 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bùzú),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 之,故谓神农也”。
第二页,共18页。
我国古代农业(nóngyè)的起源和 地位
• 起源(qǐyuán)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地位
¡ ¡
最基本经济形式(xíngshì) 重大文明经济基础 (四大发明)
第三页,共18页。
二、从“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1、g)耕”作到农“具以(nó牛ng田jù)”
第七页,共18页。
四、沉重(chénzhòng)的赋税和 力役
• 田亩(tiánmǔ)税(田赋)
1.赋税 • 人头税 (fùshuì) • 附加税…… :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早期农业(原始社会、夏商周)
1、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 1)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农业格局:南稻北粟(世界最早种植)
北方:黄河流域——旱地——粟麦 南方:长江流域——水田——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 格局?
气候不同,地理条件
半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3)灌溉工具:
现代筒车
3)唐朝:筒车
4)宋代:水力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
5)明清: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分析: 1.水利工具是农业进
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 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进步之处在于(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C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历史必修② ——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中国 世界
古代
近代
现代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1. 基本结构:
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
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千年不绝的山火”
文献记载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 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
饶财。” ——《盐铁论》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2 、生产工具:
石、木、骨制农具:耒(lěi)耜(sì) 、石锄、石犁、石镰。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很少)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器篇
(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篇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田制篇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
器篇
《白虎通》云: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用之天
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业,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农政全书校注·经史典故》
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在封建社会,由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
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
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No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Image
淳安中学 洪秋昱
读农书 学农史 走进农耕文明
徐光启著(明) ,《农 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
字,内容非常详尽。全书
共分为十二目。分别是农
本、农事、农器、水利、
田制、 树艺、蚕桑、蚕
桑广类、树植、牧羊、制
造、荒政。
——《农政全书导读》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政全书校注·田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井田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度,井田制出 现于商朝,到西周时 已发展很成熟。
思考:井田制产生于什么时期?在此之后又确立什么新 的土地制度?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
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 , 有最决定的作用。例如埃及、朗巴底、荷兰等处的治水工作。印度与 波斯的治水工作,也是如此。 这些国家借人工运河所行的灌溉,不仅供土 地以不可缺少的水,并在淤泥的形式上,由山上流下矿物性肥料。 阿拉伯 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与西西里的产业繁荣的秘密,就是在灌溉工事上面。 ” (2)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 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提示: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或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秦的统一 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 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牛耕、铁农具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用来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翻车 《齐民要术》 筒车、曲辕犁 踏犁,弥补耕牛的不足 宋元 《农桑辑要》,元朝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原因: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2)表现: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有的朝代曾经征收 “泰半之赋”;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徭役 (1)含义: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意义: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影响 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 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共16张PPT)

3.特征
16
(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
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
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4)政府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
3.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
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经济很容易破产。
均田制: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 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 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 行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5
史料一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 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①。——《盐铁论》
[解读] 史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②处信息反映了个 体农耕的情况。
史料三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③处信息说明 土地兼并严重,贫民生活非常困苦,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思考] 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
【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沉重的徭役赋税,土地兼并严重;具有 脆弱性。
[解读] ①处信息说明当时的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反映出当时的生产 力水平低下。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1.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是( ) A.“男耕女织” 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 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
A
古 代 的 畜 牧 业
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 陶猪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牛 西汉: 耦犁、犁壁 隋唐: 曲辕犁、犁评
垄作法、代田法、 耕耙耱、耕耙技术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利工程: 都江堰、漕渠等 灌溉工具: 翻车、筒车等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 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4、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 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5、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耒耜②青铜农具③铁锄 铁犁④耧车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6、古代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是 A.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B . 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 C.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
●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背景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农 特点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经 ●自给自足 济 ●有一定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
评价
为精耕细作作出贡献 ●过度的剥削压榨,易破产 规模小,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交 换,近代阻碍生产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2.特征
(1)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努力(积极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4)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 (5)农民赋役租税沉重,遇灾荒易贫困破产(脆弱性) (③6)生工产具目和的技为术生少活变和,交社税会,心自态给容自易足满足(落后性) (7)依赖土地,人口发展必然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性)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敲过清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龙骨翻水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二、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产生: (1)背景: 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 土地 归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处境如何?为什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徭役横作,政令不行,上下相诈, 公田不治。
牛耕)
——《汉书·食货志》
井田制的瓦解
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是直接原因;
战争频繁加速其形成。
(2)形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改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相地而衰征, 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把劳役地租改成了收取实物地租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
出现的时间:距今一万年;农作物:南稻北粟 材料一: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白虎通》
神农氏塑像
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古代中国两大农业区分类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2.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
隋唐五代 北方已经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出现高
时期
转筒车,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长江流域)
宋代
出现水转翻车
明清时期 出现风力水车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5、农业经验总结:
汉代《氾胜之书》→魏晋《齐民要术》→宋元 《农桑辑要》→明清《农政全书》
6、:农业气象知识的认知
(2020.7·浙江高考·2)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 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 著名的工程。观察右图(局 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 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
(2016·海南高考·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 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 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 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筒车
高转筒车
明 清 风 力 水 车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 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
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井田制
(商周)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春秋战 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 君主土地私有制
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农民土地私有制(附庸)
翻车→风力水车
改良培育作物
芍陂、都江堰、坎井儿 引进高产作物
工具 革新
水利 灌溉
耕作 技术
作物 改良
骨器木器→铁器 耦犁→曲辕犁
代田法、耕耙耱 稻麦轮作、施肥
古代农民的状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 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论贵粟疏》汉·晁错
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推动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 基础。
(2)局限性:
①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易破产。 ②规模小,难以扩大生产,不利于技术的进步。 ③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共3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共33张PPT)

春秋战国时期的桔槔 现代农村的辘轳
翻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原始阶段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
碍了农业生产。 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矛盾激化,民众暴动
汉代农具
汉代曲柄锄
耧车
汉代大镰
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
汉代直辕犁
唐代:曲辕犁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 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3、土地的经营方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4、影响: 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
命性的发展。
2、徭役
五、古代水利工程——农业命脉
传说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 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王景)
隋唐五代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南方)
宋元 明清
戽斗 风力水车
水转翻车
“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不断发生。 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
不断向前发展。
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耕作方式的演进、生 产工具的革新)
2、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事业的发展)
3、重农抑商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兼并)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 结构与特点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上课用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上课用PPT)

②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材料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③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 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主要线索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 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南稻北粟
半这坡是遗在址河姆渡遗址发现的 已经炭化了的稻谷。它说 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水稻河的姆国渡家遗。址
2、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约七八千年前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简单协作,集体劳动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么?
材料一: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 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 还在进程之中。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发展概况 特点影响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
社 会现象是
A、土地高度集中 B、赋税繁重
C、力役沉重
D、贫富分化严重
3、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人头税
B、农户交纳的赋税
C、土地税
D、茶税
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 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柄锄 ②大镰 ③耦犁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是
2)春秋战国:牛耕铁器的出现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
(汉代:曲柄锄和大镰)
4)东汉时期: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5)唐朝:曲辕犁
曲辕犁
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2、水利建设
传说英雄: 大禹治水
早期文献:《河渠书》《沟洫志》
战国工程
都江堰(李冰) 郑国渠(郑国)
汉代水利: 关中人民“井渠” 东汉治理黄河:东汉王景等
农业,成为传说中农业的始祖。
二.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 田”
(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2.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事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
(西汉,南方地区火耕水耨)
火耕是使用火去除掉森林来使得这样获得的空地 变成耕地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它是一种非常老的技 术,人类使用这个技术来从将森林改变为耕地已经有 数千年的历史了。古代的人使用轮耕的技术,当一块 耕地的营养被耗尽后,这块耕地就被荒芜不用了。农 人开辟一块未被使用的原始森林作为耕地。
探究: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1、分散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 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石锄
凹形铁锄
1.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
(西汉,南方地区火耕水耨)
2)春秋战国:牛耕铁器的出现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
(汉代:曲柄锄和大镰)
4)东汉时期: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耦犁
一牛挽犁
1.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
(西汉,南方地区火耕水耨)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 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 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 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阅读上述材料,说说神农氏在中国古代农 业中有怎样显赫的地位?
——神农氏又称炎帝,开拓了古代中国的
奴隶社会
国王、贵族 井田制
(商周)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 君主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来) 体的多种土地 地主土地私有制
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有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关注现实 — 今天的“三农”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农业的起源 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三、不利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 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 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 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一是科学技术水平(工具); 二是劳动者的智力因素; 三是管理水平; 四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三、不利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繁重的赋役
赋税:“泰半之赋” 徭役:水利、交通、国防、城市、
宫室、陵墓等工程建设
兵役:征战、戍边、守地
2、土地兼并 导致
政府:税收减少 农民:破产暴动
社会动荡 统治危机
2、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普遍 富者兼地数万里,贫者无容足之居。--唐 有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宋以后
词目 火耕水耨
发音 huǒ gēng shuǐ nòu 释义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出处 《史记·平淮书》:“江南火耕水耨, 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1.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
(西汉,南方地区火耕水耨)
2)春秋战国:牛耕铁器的出现
骨耜
磨制石斧
郑国渠 都江堰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 议开凿。连接泾水和洛水,灌溉关中平原。全长300 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 条灌溉渠道。
井渠法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 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 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 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 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 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