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伤寒杂病论》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文就《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内容作个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保护脾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
故仲景非常注意保护脾胃,以免损伤。
祛邪依据脾胃盛衰。
患者脾胃素虚,仲景或先补后攻,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或禁汗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条),或禁攻下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条),或根据胃气盛衰而减少易伤胃气之药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祛邪不忘保护脾胃。
仲景在祛邪时或在方中配伍护脾胃之药如中白虎汤,方中之粳米、甘草能使阴寒之石膏不损脾胃;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之用粳米,皆旨在培补脾胃元气。
或用护脾胃之药送服峻药,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就是为了避免峻药伤及胃中之津液。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本经》云:“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液……”[1]。
其次,在《伤寒论》112方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甘草、生姜、大枣。
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补脾胃之品。
二、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脾胃居中央而运四维,心肺之降、肝肾之升,皆有赖脾胃升降斡旋之力。
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气机升降失常,则病由生。
黄元御在论“厥”时说:“平人阳降而交阴,阴升而交阳,两相顺接乃不厥冷。
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则生逆冷,不顺而逆,故曰厥逆。
足三阳以下行为顺,足三阴以上行为顺,顺行则接,逆行则阴阳离析,两不相接。
其所以逆行而不接者,中气不运也。
”故《伤寒论》中多有从中土治疗疾病治病。
如“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陈修园曰:“此一节言少阴水火之气,皆阳明之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
浅议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1 .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 初创脾胃病辩证体 系 张 仲 景 的伤 寒 学说 对 于 我 国 中 医基 础理 论 的完 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 综合《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等张
仲景 的主 要 著作 可 以把 张 仲景关 于脾 胃的 相关 学 术
—
卜“ +
“ — 卜一 +
一 +
新 发疾 病 , 例如 : 氯胺 酮相关 性膀 胱炎 。 而本 文 中氯胺
化 学去 神 经 支配 效应 , 从 而导致 肌 肉迟 缓性 麻 痹 ; ( 2 ) 周 围和 中枢 的抗 伤 害感受作 用 而发挥 止 痛效果 。
2 . 2膀 胱 水扩 张术 方法 : 硬膜 外麻 醉 , 插 人 导尿
一 + 一 + 一 + ” + 一 十 一 十 一 + 十 一 十 一 + + - + 一 + “ 十 一 + 一 + + 一 十 一 十 - ・ + “ + ・ ・ + ・
等 中医理论 的不 断完 善 . 针 对脾 胃机 能 的恢 复也 产 生 很 多有 名 学 说。 比较具 有代 表性 的是 张 仲景 、 叶天 士 、 张锡纯 等名 中医的学 说 。
[ 3 ] 孙增 勤 , 胡秀 龙 , 肉毒毒 素在 疼痛 治疗 及 临床
理念 归纳 为 以下三个 方 面 。
1 . 1 《 伤寒 论》 “ 顾 胃存津 ” 思想 《 伤寒 论 》 是 一 部 阐述外 感 病 辨证 论 治 的经典 著 作, 这本 著作 的相 关理念 也 直接构 成 我 国中 医 的基 础 理论 , 张 仲景 认 为 脾 胃是 人体 的后 天 之本 , 脾 胃之 所 以会产 生 各种 问题 , 是 因为脾 胃的正 气虚 弱 , 要 恢 复 脾 胃的 正 常机 能必 须 考 虑 到 胃气 虚 损 以及 津 液受 伤 的情况 。 胃强津 伤 , 病从 热化 ; 胃气 虚 弱 , 阳气 受 伤 , 病 从 寒化 , 胃气 的强弱与 津液 的保存 都 是疾 病 发展 和治 疗 的关 键 。 因此仲 景 的“ 顾 胃存 津 ” 思想 却贯 穿 于该 书
《伤寒论》中顾护脾胃学术思想的探析
《伤寒论》中顾护脾胃学术思想的探析【摘要】目的:探讨《伤寒论》中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方法:从《伤寒论》中有关顾护脾胃的论述及方药的用法进行分析。
结果:《伤寒论》始终体现着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结论:研究《伤寒论》中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张仲景;顾护脾胃;探析《伤寒论》是一部研究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张仲景在这部书中始终体现着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 [1]。
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输布精气,运送糟粕。
水谷入胃,经脾胃将精气布散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脾胃为后天之本,它脏有病也往往从脾胃入手而获效。
故仲景曰:“胃和则愈”、“令胃气和则愈”。
因此研究《伤寒论》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伤寒论》中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作一探析。
1 主治脾胃之方《伤寒论》中除有治外感病之方外,还有大量的治疗脾胃病的方药。
如:养胃生津之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治“心下痞”之诸泻心汤,还有理中、建中之属。
白虎汤辛寒清热,方中配甘草、粳米健脾益胃,顾护胃气,防大寒之剂伤脾败胃;竹叶石膏汤用粳米顾护脾胃;白虎加人参汤为阳明病患者大汗出、津气两伤而设,人参在于益气生津,顾护脾胃;可见张仲景在热性病的治疗中护阳与养阴是并举的。
在泻心汤中张仲景寒温并用、升降兼施、苦辛同方,可见升脾降胃、辛开苦降的顾护脾胃法张仲景早已经在临床上运用。
理中丸为太阴病之主方,主治中焦虚寒之呕吐下利腹满痛,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脾胃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平三焦之急。
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利。
理即治理,调理;中即中焦、中气。
本方温中阳,运中气,使脾阳升而利止,胃浊降而吐停,气运转而满除。
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之腹中急痛,小建中汤着重温建中焦,故以饴糖为君;桂枝合之则辛甘养阳,温运中焦;芍药合之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甘草、生姜均为养胃和中之品.故本方为温养中气的经典方剂。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素问·五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通过脾胃的腐熟运化,水谷精微才得以滋养周身。
《素问·经脉别论》也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也提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可见脾胃的吸收、输布功能对人体的升降出入机能影响重大,甚至直接影响了疾病的预后。
张仲景继承《内经》等前人医学理论,其顾护脾胃,祛邪而不伤脾胃正气的思想贯穿于《伤寒论》始终。
笔者结合《伤寒论》相关汤证,对仲景顾护脾胃思想分述如下:1 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中风表虚证虽为太阳表证,但在治疗上紧密围绕顾护脾胃以达调和营卫、疏风透表之功。
本证的病机为外感风寒导致营卫失调,使卫气浮盛于外,营阴不固而外泄造成营阴不足。
因此,本证治疗之根本在于调营卫,调和卫气使风寒之邪外透,补益营阴以救营阴不足之势。
要补营气之不足则应溯营气之源而调之。
在《素问·痹论》中提到:“荣者,水谷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可见脾胃为营阴生成之源。
故仲景在调和营卫时,除疏风透邪外,还注重调理中焦脾胃以补营阴。
从方药来看,桂枝汤中桂枝以辛散透表寒,芍药酸收补营阴,余下三味药生姜、甘草、大枣则通过调补脾胃以助调补营阴。
除此之外,在桂枝汤证的调护法中“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也是通过啜粥调护脾胃,以助胃气,益津液,补营阴,使汗出表和,去邪而不伤正。
由此可见,桂枝汤虽为治疗中风表虚证的代表方,但其用药和方后调护都以脾胃为中心。
所以后世医家也把桂枝汤做为调治脾胃之要方。
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就指出“盖桂枝一方,外证治太阳,内证治太阴”。
因此,桂枝汤治表和治里的作用机制都是从调治脾胃出发。
浅谈《伤寒论》与脾胃病的治疗
中 图 分类 号 :2 2 2 R 2 .
脾 胃 病 是 中 医 门诊 常 见 病 、 发 病 , 主 要 表 现 有 腹 多 其 痛 、 满 、 吐 、 泻 、 疸 、 欲 不 振 、 秘 等 ,伤 寒 论》 痞 呕 腹 黄 食 便 《 有 较精 辟 的论 述 , 临床 颇 有 指 导 意 义 , 就 蚤 对 现 伤寒 论》 分论 部 述做 一简 述 : 1 腹 痛
干 姜 汤 主 之 (4 1 7条 ) 而 2 9条 虽 有 阳 明 病 潮 热 , 大 便 ; 2 但
汤 (4 2 6条) 或桂枝加大黄汤 (7 2 9条)或 治疗上热下寒的黄 , 连汤 (7 条“ 寒胸 中有热 , 13 伤 胃中有邪气 , 中痛 , 呕吐 腹 欲
者 , 连 汤 主 之 ”, 阳 虚 脾 土 受 损 者 可 补 土 建 中 以治 之 , 黄 )属
用小建中汤及桂枝加芍药汤均可。
2 腹 满
溏, 小便 自可, 胸胁不去者可与小柴 胡汤 。 此类条数不多, 但
提 示 我 们 : 则补 之 , 则泻 之 是 治 疗 腹 满 的 基 本 原 则 , 虚 实 不 能一 概 从 实 证 考 虑 。
3 呕 吐
腹满是 临床常见症状。满可与痞 同时存在 ,从病名上 《 伤寒论》 提到“ 按之 自濡 , 但气痞耳 ” 即是痞满 ; 对腹满 按程 度轻者称“ 腹微满 ” 腹满而胀者称“ , 腹胀满 ”兼痛 者称“ , 腹 满痛 ” ‘ 或 腹满时痛 ”兼腹部板硬者 为“ , 腹硬满 ” 。痞满 的病 机 ,3 条“ 11 病发于 阴而反下之 , 因作痞也 ”言病者阳不盛, , 体不壮 , 内无 实邪 , 误下后, 无形之寒热之邪阻滞中焦, 气机
《伤寒论》六经辨证,有关脾胃的治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有关脾胃的治法《伤寒论》六经辨证,有关脾胃的治法,遍及全书。
尤其是通过临床验证,更可以洞悉论中的调理脾胃大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试以法名目,就临床运用脾胃治法,整理于后。
一、健胃和营营卫之气出中焦,之所以能熏肤充身泽毛,必赖脾胃之气以滋生,故脾胃实为营卫之根本。
论中有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下利腹胀满,身疼痛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以上所述,既有下利脾胃失和的内因,又有身体疼痛不休的营卫不和之外候。
所以,用桂枝汤内以调和脾胃,振奋中焦,外以调和营卫,使身体疼痛自止。
证之临床,外有表邪不解,挟表下利(相当于胃肠型感冒,以及长夏季节的胃肠炎),用桂枝汤加味常取显效。
如病者李某,男性,32岁。
于当年盛夏,恣食,生冷,临晨顿觉腹痛形寒怕冷,继之肠鸣泄泻,大便稀溏,全身困倦疼胀,四肢清冷,肌肤凉润,脉缓而软,舌淡苔白而润。
浙江宁波一卖淫团伙覆灭:名为SPA按摩,暗藏组织卖淫活动百汇资讯桂枝汤虽为调和营卫而设,实际是健运脾胃的良方。
其中桂枝、生姜、甘草相伍,辛甘温以健胃;芍药、甘草、大枣相合,酸甘滋养以和脾。
全方刚柔相济,使之阴阳表里,并行而不悖。
应当指出,一般胃肠炎腹痛泄泻,属阴寒里湿兼表,习惯于用藿香正气散。
若与桂枝汤比,前者长于祛脾胃之湿浊,如肌肤凉润,四肢清冷微汗者,尚嫌其辛而疏散太过。
后者优于健胃和脾,是攻中有补之方,且调和营卫见长,故兼表下利的身痛肤凉,腹痛泄泻,服之均可取效。
二、建中补虚一般地说,脾胃中州之虚,容易招致肝木横克。
论中有“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的先例。
这里的“腹中急痛”是主症,为阴寒在里土虚木旺之征。
临床上腹中急痛的部位,包含了胃脘和大腹疼痛,而尤以胃脘痛为多见,临证中所见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常见阵发性的刺痛,或胃脘及腹中有挛急痛感,这就是“肝木之急,脾土之虚”的病机,故用小建中汤,建中以补虚。
_伤寒论_脾胃学说探析_董冉冉
《伤寒论》脾胃学说探析董冉冉(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 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医家皆有所发展。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临床治疗思想始终不离顾护脾胃,将脾胃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 《伤寒论》;脾胃;胃气;甘草;生姜;大枣;补中益气汤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2)03-0220-02 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皆有发展,是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现对《伤寒论》中有关脾胃学说的内容分析如下。
1 重视保护脾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为后天之本,故仲景非常注意保护脾胃。
1.1 祛邪依据脾胃盛衰 患者脾胃素虚,仲景或先补后攻,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或禁汗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条);或禁攻下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条);或根据胃气盛衰而减少易伤胃气之药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1.2 祛邪不忘保护脾胃 仲景在祛邪时或在方中配伍护脾胃之药,如白虎汤中之粳米、甘草能使阴寒之石膏不损脾胃,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之用粳米,皆旨在培补脾胃元气;或用护脾胃之药送服峻药,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就是为了避免峻药伤及胃中之津液。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本经》云:“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液……。
”[1]另外,在《伤寒论》112方中,很大一部分方中都有甘草、生姜、大枣,除了调和诸药外,甘草、生姜、大枣亦是补脾胃之品。
2 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脾胃居中央而运四维,心肺之降,肝肾之升,皆有赖脾胃升降斡旋之力。
《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论述小结
在伤寒论论中多处提到宿食为病,256 条:“阳明少阳合病,必 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明确指出 其下利症是因宿食所致。论中专篇论述了“差后劳复病”。“差后 劳复”,既包括病后因劳作过度 ( 劳倦 ) 而致疾病复发,又包括病后 因饮食不节而致疾病复发,枳实栀子豉汤方后明确提出:“若有宿 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9]。
228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5
·中医中药·
《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论述小结
谭欣圆 1,周晓虹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摘要:目的 总结归纳仲景对脾胃病发病病因、病机、立法方药的经验。方法 熟读《伤寒论》及其注解专著,用科学归纳的方法分析,并多 数据库检索《伤寒论》及脾胃病相关文章,结合多家对于仲景论治脾胃病的认识。结果 / 结论 仲景治脾以顾护脾胃为轴,虚者补之,实者泄之, 寒者热之,逆者顺之。 关键词:伤寒论;脾胃病;顾护脾胃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5.124 本文引用格式:谭欣圆 , 周晓虹 .《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论述小结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5):228-229.
《伤寒论》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伤寒论》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浅析王喆高惠霞付彩云指导老师王宗柱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712000 摘要: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顾护脾胃学术思想作为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结合临床实践,对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发挥和完善。
本文试从治疗疾病的步骤,即辨证论治、用药、药后护理以及判断预后等几个方面对仲景学说中的脾胃理论进行浅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恒、叶天士等为世人皆知,但追溯脾胃学说的源头当推仲景之脾胃观。
如《古今医统》曰:“汉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
”张仲景承《内经》重脾胃思想,并有所发挥。
《伤寒论》文中虽然未专论脾胃,但顾护脾胃学术思想贯穿于整个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杂病辨证论治体系过程中。
而本文仅对《伤寒论》中有关顾护脾胃学术思想,作以浅析。
1、辨证论治重视脾胃《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并在各经中列举出诸多脾胃病辨治方法,其中阳明、太阴病篇本身为脾胃病辨治,而其它诸篇亦非常重视脾胃的辩治。
全书关于脾胃病的治法非常丰富,如张捷【1】总结了仲景温中散寒、温阳利水、清气平热、解毒清肠、甘温建中、温中补虚、淡渗利湿、清热泻下、化浊降逆、调和脾胃、泄热逐瘀等调理脾胃十一法。
胡一莉【2】结合临床,对《伤寒论》调理脾胃的主要治法和临床运用作了总结,提出了温中散寒法等八法。
刘明武【3】认为仲景的小柴胡汤除调整和解少阳枢机外,还包括疏肝解郁、和中实脾等,这既适用半表半里之外邪等症证的治疗,又能调整肝脾、肠胃、气血、营卫、气机。
在气机升降的功能活动中,脾胃的升降至为重要,喻康野【4】认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宜辛开苦降;腑气壅滞,胃失和降,宜通而降之;脾胃阳虚,中寒凝滞,宜温而调之;水阻中焦,脾虚气滞,宜温而和之。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脾 胃乃后 天之 本 , 化 之源 , 人 体 受 纳 水 谷 , 生 是 运
化精 微 , 灌诸 经 的主 要 器 官 , 濡 诸类 病 证 的发 生 演变 、 治疗转 机 , 不与之 相关 。《 无 伤寒 论》 在理 法方 药 、 证 辨 论 治诸方 面 , 实为 以脾 胃为本 作 为 治疗 指 导 思 想 之楷 模 , 中涉及脾 胃证 候 之 条 文 约二 百 条 之 多 。笔 者试 论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 7年 9月 第 2 2卷 第 9期
C G T M S p m e 2 0 . o 2 . J M C et br 07 V l 2 9 e
‘1 ‘
【 术探讨 】 学
试析《 伤寒论》 中的脾 胃证候
条 :少 阴病 , “ 饮食 入 口则 吐 , 中温 温欲 吐 , 心 复不 能吐 ,
始得 之 , 手足寒 , 弦 迟者 , 脉 此胸 中实 , 可 下 也 , 不 当吐
之” 。本条 论 述 了邪 阻 胸 阳 , 机 上 逆 的 证 治 。36 气 9
条 :大病 差后 , 唾 , “ 喜 久不 了 了 , 胸上 有寒 , 当以丸药温 之 , 理 中丸” 宜 。此条 “ 唾 , 不 了了 ” 出 由于脾 胃 喜 久 指 虚寒 、 寒饮 不化 而致 涎唾在 胸脘 , 日 :胸上 有寒 ” 故 “ 。
征 。9 条 :伤 寒 五 六 1 中风 , 来 寒 热 , 胁 苦 满 , 6 “ 3, 往 胸 嘿嘿不 欲饮食 , 烦喜 呕 , 心 或胸 中烦 而不 呕 , 渴 , 或 或腹 中痛 , 胁下痞 硬 , 心 下悸 , 或 或 小便 不 利 , 不 渴 、 或 身有
微 热 , 渴者 , 或 小柴 胡 汤 主之 ” 。本 条 阐 述少 阳病轻 症 小柴胡 汤 证 的主 证 、 然症 及治 法 方药 。19条 : 何 或 2 “ 谓脏 结 ?答 日 : 结 胸 状 , 如 饮食 如故 , 时 下 利 , 脉 时 寸 浮 , 脉小 细沉 紧 , 日脏 结 ” 关 名 。该 条指 明脏 结 主证 系 “ 饮食 如故 , 时下 利 ” 10条 阳 明病 提 纲 : 阳 明之 时 。 8 “ 为病 , 胃家 实 是 也 ” 7 。23条 太 阴 病 提 纲 : 太 阴 之 为 “
《伤寒论》“脾胃升降相因”理论探讨
《伤寒论》“脾胃升降相因”理论探讨《素问·六微旨大论》载“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说明升降出入主宰着机体的一切功能。
这其中以脾胃升降功能最为重要。
脾胃同居中州,脾属脏为阴,藏而不泻,其性主升,升则为阳,阳气升则水谷精微赖以转输。
胃属腑为阳,泻而不藏,其性主降,降则为阴,水谷之气得以下行。
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的一升一降,一运一纳,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只有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正常升降运动。
脾胃的升降功能起着枢纽作用。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心肺阳也,居上,肝肾阴也,居下,脾居中……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
”脾胃同居中焦,连通上下。
如肝之条达,肺之肃降;心火下潜,肾水上承等,都是在脾胃升降运动配合下完成的。
黄坤载曰:“脾升肾肝亦升,故乙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
火降则肾水不寒,水升则火不上矣,平人下温上清者,以中气善运故也。
”这些都明确阐述了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脾胃之病于升降二字尤为重要。
调理脾升胃降是治疗胃病的主要方法。
清代医学家唐大烈在《吴医汇讲》中明确指出“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强调了治脾胃应注重调升降。
脾胃升降失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一特点在《伤寒论》中已经有着详细的论述。
1 脾虚不升则胃气不降1.1 以下利为主症,伴见呕、食不下、心下痞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条论太阳病,屡次攻下伤及脾阳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清阳不升,寒湿下注而下利,脾不升则胃不降,故心下痞硬。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条论太阴脾阳亏虚,脾虚不能运化则寒湿内生,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阻滞气机则腹满、腹痛,脾虚不升则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则食不下,上逆而呕,甚则心下痞硬。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书中如阳明病篇、太阴病篇所包含的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阐述的中医临证思维,尤其是对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及其中所包含的外感兼夹脾胃病时的辨证论治方法,更为后世医家重视,调理脾胃已成为临床治疗外感病的一个重要法则。
现试就书中脾胃与外感病的一些问题浅述如下。
1 重视脾胃与外感发病的关系1.1 脾胃不足是导致外感病的基本原因外感疾病的发生,感受外邪固然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
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伤寒论》第100 条曰: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是外感疾病,而“阳脉涩,阴脉弦”反映出脾土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土虚木乘的“腹中急痛”,因中虚为本,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故治疗“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说明张仲景在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中,对于脾胃之气的重视是放在首位的,脾胃功能正常则不易受邪致病,邪正斗争的胜败关键决定于脾胃的盛衰,并依此判断预后。
又如《伤寒论》第 177 条曰: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是说因为气血阴阳不足,导致外感病兼夹心阴阳两亏,治疗亦当先补气血阴阳之不足。
体现出脾胃是维持生命、元气的根本的思想。
受其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曰: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营气不能滋之。
天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升,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
”其意谓谷气是产生人体诸气之根本,脾胃之气无所伤方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故诸病之所由生。
”此即脾胃为元气之根,元气为健康之本,如果脾胃内伤,就会百病由生。
1.2 重视脾胃气机升降运化《伤寒论》虽没有明言脾升胃降之说,但将脾胃之升降理论运用于临床,并创制了一系列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治法和方剂。
张仲景实际上通过条文和方证论述了六经病变皆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和。
《伤寒论》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医史文献●-……ⅢⅢ………………一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
以上列举的临床常见的杂病,皆可以用“提壶揭盖”法来治疗,属于异病同治,究其原因,是都有上焦气机郁滞、壅塞不通而致下焦气机不畅的证候表现。
在临床中如遇到类似证候的病人皆可采用此法来治疗。
切勿拘泥于病种病名,而要掌握其法,灵活运用。
《伤寒论》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浅析_≯砂牟詹l I爹院学骺2010年第l l卷第4期参考文献[1]陈海明.癃闭的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1996,10(1):18.[2]刘敏,刘志.医话两则[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7):441--442.[3]姬水英.提壶揭盖法妙用[J].陕西中医,2006,20(7):15—18.[4]谭宏祜,赵晓珍.提壶揭盖法在癃闭中的具体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3):131.[5]周晓虹.临证贵在知常达变[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253.王吉苦1,高慧霞1,付彩云2王宗柱3(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陕西咸阳712000;2.青岛经济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青岛266001;3.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伤寒论教研室。
陕西咸阳712000)摘要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而张仲景则在《伤寒论》中从临床辨证、立法用药、护理善后以及预后判断等几个方面对脾胃学说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显示了其顾护和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伤寒论;脾胃学说;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58(2010)04--0007-02张仲景继承《内经》脾胃理论,将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整个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之中,故《古今医统》日:“汉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
”本文试对《伤寒论》中有关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作一浅析,以期同道指正。
试析《伤寒论》重视脾胃辨证的“治未病”思想
文 章 编 号 17 — 9 X(0 8 1— 0 9 0 62 37 2 0 )1 0 1— 2
中 医 “ 未 病 ” 为 一 种 重 要 的预 防疾 病 思 想 后 , 人 脐 下悸 , 治 作 其 欲作 奔豚 , 苓 桂 枝 甘 草 大枣 汤 主 茯 之 。 此 为 发 汗后 , 阳不足 , 焦寒 饮 欲 逆 , 凌 阳 ” 心 下 上 起 源于 《 帝 内经》 如 《 问 ・ 气 调神 大 论篇 》 黄 , 素 四
日 : 是 故 圣 人 不 治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乱 治 未 乱 , 位之 证 。 中重 用茯苓 健 脾制 水 . “ 不 方 与桂 枝通 阳化气 利 此 之 谓 也 ” 灵 枢 ・ 《 逆顺 》 : 上 工 治 未病 , 治 已 水 , 草 、 枣 益培 中土 , 日 “ 不 甘 大 防止 水 邪 上犯 。 如 《 正 医宗 病 。 之谓 也 。 又 如 《 经 . 七 十 七 难 》 : 所 谓 金鉴 . 二》 :土强 自可制水 . 此 ” 难 第 云 “ 卷 谓 “ 阳健则 能御 阴 , 作 欲 自潜 消 而 默化 矣 ”i。 皆是在 疾 病 未 发 [2此 1 T 治 未 病 者 . 肝 之 病 , 知 肝 当传 之 于 脾 , 先 实 奔豚 之 病 . 见 则 故 其 脾 气 , 令 得 受 肝 之 邪 . 日治 未 病 焉 。 这 都 说 生 时 . 护脾 胃正 气 , 求 治 疗 于病 发 之 前 , 无 故 ” 顾 力 以达 预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1对脾胃生理的认识1.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命门真阳虽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长发育成人的原动力,但既生之后,人体的生长发育,一切生理活动,全靠脾胃水谷精气的维持,故《内经》有“人受气于谷”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定论。
先天禀赋再足,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就难以维持生命。
因此,在既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2.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在这个“小宇宙”中,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
而在人体内的升降浮沉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
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
认为前人所谓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胃气,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
如果脾气不能升发,反而下陷,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六腑失养,元气就会匮乏和消沉,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而发生种种病变。
这就是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依据,而升发脾胃阳气,也就成为李氏《脾胃论》的理论核心。
但是,万氏对李氏独重脾升之论,认为不够全面,因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脾升和胃降相辅相成,是必须并重而未可偏执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2对脾胃病理的认识1.气火关系失调:人体生命活动全靠气来维持,气足则健康,气虚则病作,故《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
而气虚病作的关键则在于脾胃中气受到损伤。
李东垣创立阴火说,其基本论点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首次把《内经》“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引申到脾胃气虚与阴火产生的关系中来。
但是,李氏却未能把脾胃气虚与阴火随生的机理阐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等等。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隋唐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形成的影响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隋唐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形成的影响《伤寒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对于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隋唐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从《伤寒论》对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方面展开论述。
《伤寒论》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杰出的医学专著,被誉为中医内科的经典之一。
该书主要论述了外感病引发的热病及其症状、治疗方法和方剂。
在对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伤寒论》强调了脾胃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脾胃是人体的生化之源,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同时,他提出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观点,即后天之气以脾胃为根本。
这一思想对隋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脾胃学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其次,《伤寒论》对脾胃的功能失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张仲景提出了“脾者,土也”、“胃为仓库”的观点,强调了脾胃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作用。
他还强调了脾胃的理气功能,指出脾胃失调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病变。
这些观点对隋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影响深远,促使他们进一步研究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此外,《伤寒论》对脾胃疾病的治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张仲景主张以温中散寒的方剂治疗寒邪所致的疾病,提出了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治疗方案。
这一治疗理念对于后世医家继续发展脾胃学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隋唐时期,脾胃学说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千金方》等医书对脾胃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唐代孙思邈著《本草》提出了“脾已则胃安”、“脾为胃母”等见解,进一步推动了脾胃学说的发展。
此时,医家开始注重饮食调理对脾胃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脾胃养护的方法和方剂。
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医学三字经》、《千金翼方》等著作进一步阐释了脾胃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
同时,也有一些医家开始强调情志对脾胃健康的影响。
他们认为情志不遂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疾病。
这些观点丰富了脾胃学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伤寒杂病论》《脾胃论》脾胃生理证治观的相关性及研究.psd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伤寒杂病论》与《脾胃论》脾胃生理证治观的相关性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指导教师:***2002.6.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历代医家都认为《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脾胃论》则是东垣脾胃观的集中体现,文中提出的“阴火论…脾胃元气论”最有特色,完善了中医内伤病的论治.本课题通过探讨《伤寒杂病论》与《脾胃论》(文中简称“两论”)中脾胃生理证治观的联系,意在阐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及后者对前者理论的发展和提高.本课题的第一部分概括论述了中医学对脾胃的认识。
l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魈以降,历代医家都重视对脾胃的研究,其中最突出者为李东垣,他独重脾胃的思想使脾胃学说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学术流派。
通过系统分析有关脾胃的论述,可以初步得出((内经》奠定了脾胃观的理论;却m,(<伤寒论》奠定了脾胃观的临床证治基础,((脾胃论》扩展了脾胃观的临床应用范围.Y第二部分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顾护脾胃的内容.f首先从《伤寒杂病论》有关脾胃的生理、病因病机、审因辨证的理论入手,进而对辨六经病柏发病及其治疗、护理、甄后传变中体现的脾胃观等进行了探讨.不难看出,《伤寒杂病论》很重视脾胃本身阴阳的协调平衡.仲景在治疗疾病时,讲究去邪适度,不伤正气,使其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在调理脾胃方面,又可分为清胃、温胃、和胃、益胃/降胃、泻胃、温脾、健脾、燥脾等法,内容之多,用法之耩炼,实开后世医家之先河.,第三部分探讨了《伤寒杂病论》<(脾胃论》对脾胃生理、病理认识的相关性,此乃本文核心之处.趺中通过对两论脾胃观的源流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归纳整理,重点论述了脾胃气机升降须l资少阳枢机;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损易形成虚劳;脾胃虚损易导致水涅为病;脾胃虚损易导致实邪阻滞等方面.表明仲景提出“脾旺不受邪”的发病学观点,在治法上注重调理脾胃,保证了脾胃功能的正常,是中医治疗学上的一大进步.东垣受此启发,独重脾胃,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并学仲景之:彰仿仲景之方,创制了大量新方,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可谓善于继承和发展的楷模。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龚旭琴黄娜蔡敏陈梦亚陈楚欣摘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名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者更好地理解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张仲景李杲叶天士张锡纯等)脾胃学说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主要探讨张仲景“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实脾”等顾护脾胃的思想。
1.1 《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然而,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
张仲景认为脾胃六经病的发生,必因正气虚弱而引起。
而正气虚弱原因当中,胃气虚损、津液受伤是主要因素。
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
胃气强弱对伤寒六经病的发展及传变起关键用。
胃气存亡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预后佳。
正因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 《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四季脾旺不受邪”的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明确提出“四季脾脏不受邪”的观点。
强调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只有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
这实际上是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作用。
倘若脾胃功能失职,则可产生多种疾病。
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在胁下为悬饮”,溢于肌肤为“溢饮”,上迫胸肺为“支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腹满”、“宿食”、“水气病”、“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
六经病发生的内因就是以胃气虚损,津液受损为主。
后世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与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3 “实脾”治未病如果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仅从病因上阐述脾胃的重要性,那么,“治未病”思想则明确指出“实脾”是有防病养生的作用。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治未病”含义有二,一是对于未病而言,要做到未病先防,实际就是养生防病;二是对已病而言,要有病早治,既病防变。
伤寒脾胃病浅析
伤寒论脾胃学说浅析脾胃是后天之本,研究脾胃的特性和脾胃在治疗中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学说作为中医学中一个独立的学说,具有重要的地位。
脾胃学说从提出到建立、完善,经历了几个阶段,其中中景的脾胃学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伤寒论》中,脾胃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学说已出露端倪。
因此研究《伤寒论》中脾胃学说对整理、深化脾胃学说,开拓视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伤寒论》主治或兼治脾胃病证的方剂有61首,遵循类方祖方及其衍生方之规律,可归纳为桂枝汤类、泻心汤类、大承气汤类、栀子豉汤类、小柴胡汤类、茯桂术甘汤类、四逆汤类、白虎汤类。
笔者根据方证构成的四要素证象、证质、证治、证方,尤其是证候与方药的相对性,对类方进行方证相关性研究。
对《伤寒论》主治或兼治脾胃病证的方剂有61首,按类方可归纳为8大类41方:①桂枝汤类方(6首):祖方桂枝汤,衍生方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②泻心汤类方(5首):祖方半夏泻心汤,衍生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旋覆代赭汤;③大承气汤类方(4首):祖方大承气汤,衍生方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麻子仁丸;④栀子豉汤类方(6首):祖方栀子豉汤,衍生方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干姜汤;⑤小柴胡汤类方(5首):祖方小柴胡汤,衍生方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⑥茯桂术甘汤类方(4首):祖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衍生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五苓散;⑦四逆汤类方(8首):祖方四逆汤,衍生方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理中汤,桂枝人参汤;⑧白虎汤类方(3首):祖方白虎汤,衍生方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任何一个学说, 都有其具体的和特定的组成部分, 脾胃学说亦不例外。
在《伤寒论》中, 脾胃学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阳明病热证,阳明病寒证和太阴病寒证。
孙思邈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
孙思邈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仲景临证重视脾胃,在《伤寒论》中有很好体现,其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深有影响,历代医家通过对其著作的研究,使其脾胃学术思想得以彰显,隋唐时期孙思邈为其中代表医家。
因治伤寒“至于仲景,特有神功”,而《伤寒论》“寻思旨趣,莫测其致”,孙思邈“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于《千金翼方》第九、十两卷中全面收载了仲景《伤寒论》的所有文献。
为了便于备急检索,他将仲景原文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式重新进行了编排; 同时,他又列各经病状六篇,详细记载了各经病状; 列伤寒宜忌诸篇,指导临床治疗。
我们通过对《千金翼方》九、十两卷文献的研究,可窥孙思邈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继承研究之大要。
1 以方类证,明治脾胃诸方适用范围在仲景“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的启示下,孙思邈遵循仲景方证相应原则,对《伤寒论》通过“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这种以方类证的方式,将与同一处方相关的条文汇集在一起。
此方式便于比较分析,对揭示仲景学术思想深有裨益。
脾胃病证诸方证的总结,能使学者明晰治疗脾胃病证诸方适用范围,更好地将治脾胃病证诸方用于临床。
如承气汤类方,是临证中通下胃腑结实的主要方剂,它的适用范围如何,孙思邈通过以方类证的方式,使学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中,孙氏总结太阳病篇中承气汤适用方证为九证、四方。
认为太阳病“不恶寒,但热者”、“阴微者”(阳盛阴微) 、“过经而谵语”“小便利,大便反坚”者、“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者”、“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者”、“腹满者”、“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等八种情况可以分别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而若“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则宜桃核承气汤。
如此将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四首相类而组成不同的方剂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我们对四方的临证适应范围清晰明了,便于临床选方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伤寒杂病论》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文就《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内容作个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保护脾胃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
故仲景非常注意保护脾胃,以免损伤。
祛邪依据脾胃盛衰。
患者脾胃素虚,仲景或先补后攻,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或禁汗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条),或禁攻下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条),或根据胃气盛衰而减少易伤胃气之药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祛邪不忘保护脾胃。
仲景在祛邪时或在方中配伍护脾胃之药如中白虎汤,方中之粳米、甘草能使阴寒之石膏不损脾胃;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之用粳米,皆旨在培补脾胃元气。
或用护脾胃之药送服峻药,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就是为了避免峻药伤及胃中之津液。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本经》云:“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
液……”[1]。
其次,在《伤寒论》112方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甘草、生姜、大枣。
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补脾胃之品。
二、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
脾胃居中央而运四维,心肺之降、肝肾之升,皆有赖脾胃升降斡旋之力。
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气机升降失常,则病由生。
黄元御在论“厥”时说:“平人阳降而交阴,阴升而交阳,两相顺接乃不厥冷。
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则生逆冷,不顺而逆,故曰厥逆。
足三阳以下行为顺,足三阴以上行为顺,顺行则接,逆行则阴阳离析,两不相接。
其所以逆行而不接者,中气不运也。
”故《伤寒论》中多有从中土治疗疾病治病。
如“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陈修园曰:“此一节言少阴水火之气,皆阳明之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
若上吐下利,则中土虚矣。
中土虚则气不行于四末,故手足逆冷;中土虚不能导手少阴之气而下交则为烦,不能引足少阴之气上交而为躁,甚则烦躁欲死。
方用吴茱萸之大辛大温,以救欲绝之阳;佐人参之冲和,以安中气;姜枣和胃,以行四末。
师于不治之证,不忍坐视,专求阳明,是得绝处缝生之妙……”[2]另外仲景治疗脾胃气虚,寒热错杂于中焦之痞证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也是着重于调理脾胃,用黄芩、黄连清热,人参、生姜、大枣、甘草、半夏补中和胃。
我校伤寒大家俞长荣教授,就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之胃病,可谓深得仲景之术。
三、善于从脾胃疗疾病
脾胃居中,主土。
脾胃一虚,则百病纷起。
故在很多情况下,在整体观的指导下重视对脾胃的治疗,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伤寒论》在这方面做出了示范。
如“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条)之“阳明三急下证”就是通过攻下而避免中焦热盛伤及下焦之阴;少阴三急下证也是通过攻下阳明而就真阴。
又如“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条)。
尤在泾云:“二三日悸而烦者,正虚不足,而邪欲入内也。
是不可攻其邪,但与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中气立则邪自解。
”[3]福建名医赵棻教授就非常重视健运脾胃,以自拟“健运麦谷芽汤”为基础治疗外感内伤众多疾病,可谓善学矣。
四、重视胃气盛衰在决预后中的作用
《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伤寒论》中在预后中也非常注重胃气的有无。
如“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条)”,陈修园曰:“此言少阴藉中土之气,交上下而达四旁,若胃气绝则阴阳离,故主死。
” [4]又“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288条)此言胃阳未绝者可治。
仲景在推测六经欲解的时间时,很注重土的因素。
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72)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自丑上。
(275)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1)厥阴病,欲解时,从
丑至卯上。
(328)辰、戌、丑、未在运气学说十二支配五行中,都属于土。
五、补土伏火
四逆汤是回阳救逆之方,由附子、干姜、甘草三味药组成,方简力宏。
附子、干姜都是大温大热可;甘草,一可以解附子之毒,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补土。
四逆汤证是阴寒内盛,肾阳不足,此时若只用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之品,易造成水中之火上越,而成死证。
用上甘草,补其土。
因土能藏火,可以使附子、干姜之热变成持续的温煦的作用,从而达到回阳救逆的目的。
[5]后世对补土伏火理论亦有发展,如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就是一大发展。
又北京何绍奇先生说:“火有虚实,虚火又有阴虚火炎与气(阳)虚火不安位之别,气(阳)虚火不安位之火,即是阴火,也就是补土伏火之‘火’。
”
[6]何氏认为脾胃气虚导致的发热、口疮、胃溃疡吐血等“其治当补脾胃,俾土厚火自敛” [6]96其在书中的三个医案再一次说明补土伏火理论的可反复的得到验证。
六、小结
《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思想,并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之瑰宝,值得大家继续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登本编.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57.
[2]林慧光主编.陈修园医学全书.长沙方歌括[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1999:519.
[3]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
[4]清.陈修园.伤寒论浅注[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42.
[5]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383-386.
[6]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5年第2版: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