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默写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名句默写教师版第二单元《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20.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秋兴八首》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登高》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琵琶行》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默写及答案

《琵琶行》(唐·白居易)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人教必修三四名句名篇集锦及答案

人教必修三四名句名篇集锦及答案

人教必修三四名句名篇集锦及答案人教必修三四名句名篇集锦及答案必修三名句名篇集锦1.西当太白有鸟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

3.但见悲鸟号古木,。

,。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杀人如麻。

6.玉露凋伤枫树林,。

,塞上风云接地阴。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7. ,生长明妃尚有村。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清楚怨恨曲中论。

8.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

9. ,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10. ,此明无声胜有声。

,。

11. ,老大嫁作商人妇。

12. ,相逢何必曾相识。

13.大弦,小弦。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14. ,一弦一柱思华年。

,。

,蓝田日暖玉生烟。

,。

15. ,无复鸡人报晓筹。

,不及卢家有莫愁。

16.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7.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

1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非能水也,。

1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

20. ,吞二周而亡诸侯,,。

21.斩木为兵,,,。

22. ,身死人手,,何也?。

23.吾师道也,?是故,,,。

24. ,惑之不解,或师焉,,,。

25.孔子曰:,。

是故,,,,如是而已。

必修四名句名篇集锦1.地也,,天也,。

2. ,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

云树绕堤沙,,。

3. ,有三秋桂子,。

,菱歌泛夜,。

,,吟赏烟霞。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

,更那堪,!?杨柳岸,。

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5.大江东去,,。

,人道是,,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6. ,谈笑间,。

故国神游,,,人生如梦,。

7.莫听穿林打叶声,,,谁怕?。

,微冷,。

,归去,。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

9. ,,无人会,。

10. ,红巾翠袖,?11.千古江山,。

,。

12.想当年,,。

13.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最新

《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1,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 __,_ , _ ”;白居易《琵琶行》“, _ ”,皆为以景托情。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渲染分别时的凄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

3、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汝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写出重闻琵琶曲,司马青衫最伤心的情形;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5、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6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必修3.4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3.4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题兼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题兼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情形默写必修三考大纲求必背篇目一、《蜀道难》1.《蜀道难》中贯串全诗,频频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叹息蜀地局势多变的揭露主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拦,只有鸟才能腾空超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表示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加蜀道开拓之难的神奇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代办感人民智慧赞叹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5.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手法来写蜀山之高,蜀水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从侧面衬托蜀道的雄奇陡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李白《蜀道难》描绘青泥道曲波折折,缭绕山峦回旋而上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蜀道难》经过摹写行人困难的步履、惊恐的神态衬托蜀道难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李白《蜀道难》中,从视听联合的角度, 采纳拟人手法描绘畏途孤独悲凉情形的四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蜀道难》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登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2、本首诗歌的主旨句,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而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高三2013-02-04 13:57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必修三名句默写⑴《指南录后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呜呼!,。

死而死矣,,层现错出,,痛何如哉!臣心一片磁针石,2、不幸,贾余庆献谄于后,,国事遂不可收拾。

⑵《五人墓碑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嗟乎!大阉之乱,,,有几人欤?2、《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

3、《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

⑶《离骚》路漫漫,,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名句是:①,②,。

2、《离骚》中表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是:①,②,。

3、,何不改此度?,来吾导夫先路!4、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

⑷《烛之武退秦师》1、晋侯、秦伯围郑,,。

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敢以烦执事。

3、,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5、夫晋,?既东封郑,,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⑸《谏太宗十思疏》1、臣闻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2、人君当,居,不念,,斯亦,也。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虽,震之以威怒,终,。

4、总此十思,,简能而任之,,则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惠,。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6、怨不在大,,,,。

7、念高危,则思,,。

⑹《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不服蔺相如的原因:我为赵将,,而,而位居我上。

且,吾羞,不忍为之下。

2、蔺相如的门人想要离开他的理由:,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

且,?臣等不肖,请辞去。

3、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

,。

吾所以为此者,。

⑺《鸿门宴》项庄舞剑,。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

2、,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⑻《秋水(节选)》1、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

【理解性默写】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理解性默写】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蜀道难》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登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2、本首诗歌的主旨句,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而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句子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情境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情境式默写(附答案)

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

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5.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美的两句:,。

6.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手法来写蜀山之高,蜀水之险的句子7.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8.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

9.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10.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11.李白在诗歌中爱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如《蜀道难》中“ ,”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的高危;“ ,。

”用神话传说来传达蜀道开辟之艰;“ ,。

”用人的神态从侧面衬托蜀道的高俊。

《琵琶行》1.白居易《琵琶行》中,“,。

”采用借喻手法,写出琵琵暂停后突然响起,雄壮激越的特点。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曲终时琵琶女用拔对着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发出像撕布一样的声响特点。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已演奏完毕,但周围船上的人们鸦雀无声,借明月映照江中宁静优美的环境,从侧面描写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

4.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从侧面写出琵琶女当年才貌双全的形象特点。

5.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出琵琶女年青貌美时富家子弟对她的追捧。

6.白居易《琵琶行》中,“ ,”,描写战乱使琵琶女家破人亡,自己又一天天的变老的不幸遭遇。

7.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出琵琶女年老色衰,门庭冷落,无奈下嫁的不幸遭遇。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师说》1.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答案)

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答案)

语文必修三、四册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6.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11.,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16、《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17、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18诗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作侧面描写,表现自己触动最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
5.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中运用“庄子化蝶”和“望帝啼鹃”两个典故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十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1.蔺相如的门人想要离开他的理由: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说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声里,江南游子”几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衬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二、杜甫诗三首:《登高》、《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
1.《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九、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二、(一)《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二)《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默写附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罕有来往。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进一步表示秦、蜀之间为高峰峻岭所阻拦。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加了浪漫气味,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如同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问可知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只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绘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困难的步履、惊恐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表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衬着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凄凉的环境氛围,再一次有了地衬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加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而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愁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长叹中,我们仿佛也感觉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惋惜。

二、(一)《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衬着秋江光景特色的句子是:,。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3、情况交融、境界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单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己之苦和国运之恨,无穷悲凉难以排解的句子是:,。

(二)《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谢、秋气萧索寄寓凄凉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二、(一)《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二)《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三)《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 ,生长明妃尚有村。

4、画图省识春风面, .三、(一)《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中“,。

”两句表现了这种可望不可及的思想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二)《马嵬》《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四、《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

2、填然鼓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曰:“不可!,。

3、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曰:‘非我也,兵也’,。

五、《劝学》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2、说明反思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3、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5、.《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六、《过秦论》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5、贾谊用“,,,。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六国论》中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的话,请默写出课文《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

七、《师说》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雨霖铃》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⑴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⑵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

⑶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⑸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⑹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四.《定风波》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2、词中的“,,”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3、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有这样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3、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