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历史.ppt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 其特点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 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 者,终端(指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 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 远程的主机。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量处理 信息为主要目的。 • 缺点:反应慢,可靠性低,计算机一旦发 生故障,整个网络系统都会瘫痪。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以资源共享 为主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 速公路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以数据通 信为主的阶段
•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 的通信。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 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 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 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 协议。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以体系 标准化为主
• 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互连。 TCP/IP协议诞生,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 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系统日渐成熟。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 段:以INTERNET为核心
•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千 兆以太网。实现网化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CERNET于1994年10月投入使用,是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科研 互联网。
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中国金桥网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Internet商业服务的二大互联 网络之一(另一个是ChinaNET)。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 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将分布在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 心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1.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 机——-终端)
当时计算机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设置在专用机房,相对而言,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较为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强大的资源,将 多台具有通信功能而无外理能力的设备与计算机相连。该台计算 机称为主机,在专用的机房放置;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终端,终 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放置在各个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中,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 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4.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 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 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பைடு நூலகம்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 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 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远程购物等应用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成 为网络发展的热点话题。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 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 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 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 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 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课件

学院内的 APARNET
2. 当代技术从产生到普及的一个常见模型
公司、政府 网络
大众的 Internet
技术
学院 公司、政府
大众
发端 采用、试用 普及
计算机网络 世界互联网状况
世界各国平均网速
根据全球最大的智能互联网内容发布公司Akamai发布的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
➢韩国(平均网速14.4 Mbps)、香港(平均网速9.2 Mbps)、 日本(平均网速8.1 Mbps)是世界上平均网速最快的三个国 家/地区
•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便可以进行互联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Internet的概念
概念:
Inter 拉丁语:在…之间
net 英语:网络
“网络之间”(联系网络的网络)
Internet除被翻译作“互联网”“因特网”外,还被翻译作:“网际网”
互联网连接多个单独的,独立的计算机网络,它使全 球数据交换和全球通信成为可能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用户
用户通过ISP上网
互联网 服务提供商
ISP1
ISP2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一些ISP
国内ISP
三大基础运营商: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电信重组之后,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CDMA并入中国电信
美国ISP
美国在线AOL AT&T MSN …
•由于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计算机所使用的数据格式 不同,所以计算机之间不能彼此理解对方的数据格 式,即便把计算机用数据线连起来,它们之间也不 能交互。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1954年 出现终端(terminal)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课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课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PPT课件
欢迎来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了解中国互联网络的 发展历程、现状、政府政策支持、未来趋势、风险与挑战以及未来展望。让 我们一起探索吧!
概述
互联网络的定义
互联网络是指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和知识的快速共享 和传递。
历史回顾
中国互联网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初步接触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全球最大的 网络市场之一。
发展现状
1
网络普及率
中国互联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

互联网产业规模
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涵盖了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在线娱乐等多个领 域。
3
移动互联网应用
风险与挑战
1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问题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2
信息泄露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隐私保护成为重要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和监管。
3
私密信息保护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的私密信息保护面临挑战,需要加强技术手段和个人防护意识。
未来展望
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将通过信息技术和 物联网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效 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将为人们提供沉浸式的观看、交互和体验方式,将在教育、娱乐和其他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2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将为数据存储和交易提供更安全、透明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将在金融和供应 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 重要工具。

网络发展课件ppt

网络发展课件ppt

0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SMTP是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通过SMTP协议,电子邮件客户端
可以将电子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由邮件服务器转发到目标收件人。
03
CATALOGUE
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总结词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网络,通常覆盖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公里之间 。
互联网协议(TCP/IP)
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 协议(IP)。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 输,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TCP/IP协议分层
TCP/IP协议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协议和功能,共 同协作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详细描述
无线个域网主要用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小型设备之间的通 信,如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常见的无线个域网标准包 括ZigBee、Z-Wave和NFC(近距离无线通信)。
无线城域网(WMAN)
总结词
无线城域网是一种中等距离的无线通 信网络,通常覆盖范围在几十公里到 几百公里之间。
详细描述
无线城域网旨在为城市或地区提供高 速无线通信服务,类似于有线宽带接 入。常见的无线城域网技术包括 WiMAX(IEEE 802.16标准)和 LMDS(本地多点分布服务)。
金融行业等。
大数据在商业智能、社交媒体分 析、智能交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
的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实 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为
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05
CATALOGUE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威胁与挑战
恶意软件攻击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司(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着手建立新的主干网络。
1992年: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立了新的高级网络服务网
(ANSNET),取代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国Internet的主干网。
1994:NSF骨干网解体,出现多个商用骨干网。
地球村?
5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1983年:ARPAnet宣布旧通信协议NCP向TCP/IP过渡 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 ,
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
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
恩如今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1983年,将国防用途和学术用途的网络分离
4
二、从NSFNet到Internet
9
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1994 年)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 使该单位的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
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 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
2

冷战 —— 避免只要一颗炸弹就可能毁掉整个国家的计 算能力 数台计算机,在地理位置上可能相隔很远, 但是经由 网络将它们联机在一起


计划——一旦某台计算机遭受攻击,其他计 算机仍然
可以透过其他不同的路径传递信息
通信协议为NCP(网络控制协议)
3
1971年: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
不能让社会主义国 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
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 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 专线仍是我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 第一根专线。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ppt课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ppt课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11050302017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无限)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88年,X.25协议实现了国际远程联网和欧洲 北美的 电子通信。
• 1989年11月,NCFC正式启动,联合北大清华 共同实施。
• 1992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建成使用。 • 1993年3月2 日,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预测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企业信息化:企业网站41万个,大型企业 92.5%建立企业内部网,CIO群体崛起。
•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推出 GPRS业务。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
• 2000年7月7日,“企业上网工程”启动。 • 2001年12月20日,“家庭上网工程”启动。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展
社交
信息
交易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流通,使 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马云: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 • 李彦宏:人和人之间需要更高效快速的信息沟
通方式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资源共享(同享) 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实时交互性(随时) 个性化(展示自己) 人性化(人性化标准) 公平性(机会平等)
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重申中国连入
internet 的要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1990年11月,NCFC 立项,1993年11月NCFC 主干网络运行。
• 1994年4月,NCFC 与美国intrenet 互联成功, 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应用将促进各行业之 间的融合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 级。
物联网的应用将改善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 务能力,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平。
人工智能的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继 续在医疗、金融、制造、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2
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中国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 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人工智能技术将加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力,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目 录
• 互联网的起步阶段(1994-1998)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8) • 移动互联网时代(2009-至今) •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01
互联网的起步阶段 (1994-1998)
互联网的引入
01
1994年,中国首次全功能接入国 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 庭中的第77个成员。
04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5G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5G技术将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 网络连接,为各类互联网应用提
供更好的支持。
5G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物联网的 发展,使得更多的设备能够接入 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5G技术将促进远程医疗、在线 教育、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发 展,提升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继续在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发挥重 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为经济发展提供 新的动力。

移动网发展和演进策略PPT课件

移动网发展和演进策略PPT课件
移动网络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消费者提 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案例分析
例如,通过移动网络技术实现VR游戏,让玩家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世界;利用 移动网络进行AR导航,提供实时的导航信息和指示。
物联网应用场景
物联网应用场景
移动网络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各种智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未来移动网络将更加深入到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实现家居设备的互
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02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
移动网络将进一步助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03
AR/VR技术与移动网络的结合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将与移动网络进一步融合,为
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网络融合演进策略
网络融合演进目标
实现多种网络(如4G、5G 、WiFi、蓝牙等)的互联 互通和融合,提供无缝的 移动通信体验。
网络融合演进路径
推进网络架构的演进,如 核心网融合、异构网络融 合和终端直连等。
网络融合演进挑战
需要解决网络互操作性问 题、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问题。
终端设备演进策略
终端设备演进目标
高速、低延迟,支持大规模设 备同时接入,催生了移动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移动网络发展趋势
5G时代的来临
01
5G技术将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设备
接入规模,支持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
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加速,实现各行
业的数字化转型。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随着用户对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移动网络安全将更 加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和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传输。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 使得各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04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 互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 人工智能可以在互联网领域应用,如智能搜索、智能推荐等
大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 互联网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能
01
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 互联网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线购物,减少了实体店的需求
• 使得传统零售业面临转型的压力
02
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 互联网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减少了传统媒
体的需求
• 使得传统媒体面临转型的压力
03
对传统服务业的影响
• 互联网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服务,方便了生活
• 使得传统服务业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升级和改造
互联网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 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 互联网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
• 使得传统产业需要进行调整和升级,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互联网使得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资源投入转向依赖知识和创新
互联网的早期发展
• 1970年代,ARPANET逐渐扩展到学术界,推动了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应用的发展
• 1980年代,互联网开始向商业领域拓展,出现了新闻组、BBS论坛等应用
互联网的早期应用
• 电子邮件:1971年,雷·汤姆林森发明了电子邮件,成为互联网上最早的通信方式
• 文件传输:1972年,ARPANET实现了文件传输功能,用户可以在线分享和下载文件

网络发展历史.ppt课件

网络发展历史.ppt课件
ARPANET的贡献
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网络结构概念 研究并实现了分组交换方法 完善了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与协议研究 开始了TCP/IP模型、协议与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因此1969年被称为Internet元年
1970年美Hawaii大学发明了无线通信网ALOHAnet,提出了共享传输介质的思想,是以太网的理论基础 Harvard大学的Bob Metcalf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Ethernet的基本原理,并在1973年5月实现了第一个以太网
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建立 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重量:30吨(=1500台P4计算机或 15000台笔记本电脑) 占地面积:1800 ft2 (=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 使用的元件:17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 功耗:200KW(=1000台普通计算机或4000台笔记本电脑的功耗)
1994年出现的第一个搜索引擎 Lycos
1994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杨致远共同创办了Yahoo网站,提供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服务 1998年Google成立,是目前最好的搜索引擎
Google创始人 Page和Brin
Page进入斯坦福大学后,师从Terry Winograd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96年3月Page建立了一个实验用的搜索引擎BackRub。 在建立之初,BackRub只是对1000万份网页进行分析,然而这1000万份网页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就超出了一般博士课题的范围 后来由于实验异常复杂,Page亟需他人的帮助,这时Brin加入了他的团队 Google=1后面100个0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课件

10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四阶段:Internet时代(20世纪90年代开 始)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 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 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 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 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 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 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
编辑版pppt
6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分组交换以网 络为中心,主 机都在网络的 外围
编辑版pppt
7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编辑版pppt
4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
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
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
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
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编辑版pppt
5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编辑版pppt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四阶段:Internet时代(20世纪90年代开 始)
各网络之间需要路由器来连接,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可能要经多 种网络
编辑版pppt
12
感 谢 阅 读
感 谢 阅 读
•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

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 (3)商务应用稳步发展,团购使用率快速上升 • 在经历了2009-2010年快速增长之后,商务类应用迎来了
一段较为平缓的发展期。 • 团购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用户已达到4220万人,增长
率达到125.0%。 • 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
• (4)娱乐应用热度继续回落,用户规模依然庞大 • 2011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较2010 年底分别下降2.3个和0.5个百分点。 • 网络视频使用率与去年底持平。
3、大家在上网做什么?
互联网应用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1)即时通信使用率增加,提升为第二大应用 • 目前即时通信用户应用使用率从2010年底的77.1% 提升到79.4%。
• (2)微博应用爆发,用户数量增长率超200% • 2011年上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达 208.9%, • 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 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
•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 威),老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其业务内容包括: • 网络接入服务(当时除邮电系统外最大的ISP) • 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ICP,信息部门采编七大类 信息。)
1996年瀛海威户外广告 瀛海威,启蒙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意识
败笔之处
• 选错了对手:中国电信 • 瀛海威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但是当接入成功 后,则必须通过中国电信的主干网。其中拨号网络 部分收取的费用就是电话费,全部交给了中国电信, 而瀛海威收取用户所交的费用还不抵瀛海威交给中 国电信主干网的使用费用多。
人的高级信息服务。
议题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互联网的产生
• 第一阶段:阿帕网(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 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 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
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 艾利斯之间建立
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 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
美国RCA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到1953 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 1954 年推出 RCA 彩色电视机。
20世纪50年代,美军方将远程雷达信号、机场 与防空部队的信息传递到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 系统(SAGE)的IBM机,这是网络的雏形
后来军方又有了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几台计 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计算机网络的需求
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 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 的信息
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 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 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 通信
摩尔斯电报机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 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 以光速传播的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 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 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 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 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 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
功耗:200KW(=1000台普通计算机或4000台 笔记本电脑的功耗)
电视的发明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 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
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 用电传输了图像。同一年,俄罗斯人斯福罗金 (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 (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 系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 了美国
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应对冷战形势
ARPA是一个管理机构,没有实验室和科学家
1960年美国防部授权RAND公司(一个专门从 事军事战略的研究机构)寻找一种有效的通信 网络解决方案,要求这种网络在遭到核战争或 自然灾害后,在部分网络设备遭到破坏的情况 下,网络系统仍然能够利用残余设备工作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 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 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 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75年贝尔最早发明的电话机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 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绪论
兰州交通大学
2012年2月
网络的发展历史
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 交换信息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 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 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 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 等 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 觉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重量:30吨(=1500台P4计算机或 15000台笔记 本电脑)
占地面积:1800 ft2 (=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
使用的元件:17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 10000个电容
1877年的电话机
1910年949年的电话机 1969年的可视电话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 (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 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 的电磁理论
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 电广播
吉尔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从系统的科学原理上来研究 电现象的人,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18世纪中叶,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 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1752年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 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 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在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 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 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 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这个实验表明:被 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 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 时的大事。一年后富兰克林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 雷针。
1799年意大利伏特(1745-1827)发明了电池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
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
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电线圈就 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 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 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 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 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 机的祖先。
电的发现和发明
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人‘泰勒斯’ 发现琥珀的 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他将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并第一个提出了‘电’这个词。泰勒斯对 电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电解释为阴阳两极现象。
公元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特(1544~1603)对电现 象做了多年的实验,他发明了验电器,这为后来人们 对电进行更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并以希腊语 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他发现了“电力”,“电 吸引”等许多科学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 “电吸引”等专用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