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合集下载

《西厢记》的悲剧效果

《西厢记》的悲剧效果

论《西厢记》的悲剧效果王季思先生在《戏剧艺术》中说:“一个剧本之为悲剧、喜剧或者悲喜剧,同它的结局关系最大。

《西厢记》如果结束于长亭分手,就会是一部以生离结局的悲剧。

”但他后来又补充说:“而《西厢记》则是比较典型的喜剧。

”那么,《西厢记》是怎样展现它的喜剧艺术的呢?一、选取悲剧的题材《西厢记》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名篇元稹的《会真记》,但《西厢记》的情景与《会真记》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结局分析:“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论之。

崔氏宛无难辞;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

意思是说莺莺知道张生对她的爱情并不忠贞专一,张生去意已决,即将前去长安,莺莺没有挽留张生,因为她内心清楚的知道,即使阻止,也不可能起任何作用,但在她心里却是愁怨的。

《会真记》中老夫人并未逼迫张生前去进京赶考,而是张生自己求取功名心切,执意要去赶考,把与莺莺的感情置之不顾,持无所谓的态度。

张生再游于蒲时,虽然一再想和莺莺见面,但是莺莺的态度十分冷淡,在张生“又当西去”那天,莺莺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

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事,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表面上,莺莺姿态很高,其实“不敢恨”实则是“恨之甚矣”,心中充满了对张生的怨愤和埋怨。

在《会真记》的最后,张生和崔莺莺都各自婚嫁了。

《会真记》所写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从情节安排、人物性格到最终结局都是比较典型的悲剧。

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

由此可见王实甫的《西厢记》选取的是悲剧题材。

二、多角度的喜剧化效果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框架结构上的重大变化是老夫人在张生出场之前将莺莺许配给了郑恒,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之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以莺莺的婚事为条件寻求救援。

这里就埋下了戏剧冲突的种子,形成了戏剧人物之间的矛盾。

在张生得知营救她们母女二人就可以迎娶莺莺,于是立马请白马将军解围。

由于老夫人深受门第观念以及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于是她随即反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而让二人以兄妹相称。

——结尾之探讨

——结尾之探讨

——结尾之探讨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西厢记》综述

《西厢记》综述

王世贞(1526一1690),诗文家、史学家,与李攀龙同为 “后七子”首领,共为文坛领袖,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学 者。对《西厢记》地位的评价,他不赞成何良俊的观点, 径称《西厢记》为北曲“压卷”。这样,王世贞就恢复 了《西厢记》在元曲中曾有的地位。但是,王世贞更称 赏《琵琶记》,认为《琵琶记》乃“冠绝诸剧者”。
沈德符之论与何良俊可谓同出一辙,沈德符所论:“自北 有《西厢》,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 琶》虽演为四十余折,几十倍杂剧。然《西厢》到底不过 描写情感,余观北剧尽有高出其上者”,只是沈德符所 论更为全面,并将《拜月亭》与《西厢记》作直接的 比较:“若《西厢》,才华富赡,北词大本未有能继之 者,终是肉胜于骨,所以让《拜月》一头地。”
综述之我见
通过上述综述可见,对于《西厢记》的研究已取得较多的 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着争论,如作者问题、大团圆 结局问题以及主题思想问题等。此外,现有的研究缺少比 较系统、详尽地相关著作。所以《西厢记》还有许多值得 我们去认真解读、学习的地方。
1、对“大团圆”结局持反对看法
明清时代,即有不少批评者对此表示不满,比如金圣叹批改 《西厢记》时干脆把第五本一刀砍掉,以张生“惊梦”结束 全剧。 建国以后,指责剧本大团圆结局者也大有人在,徐朔方 在《论<西厢记>》中认为: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尊重个性 发展和追求爱情自由是《西厢记》所表现的主题,这种爱 情与礼教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崔 张爱情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而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往 往使读者忽视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而集中注意于才子 的能否中状元, 这对主题是一个破坏。”
王骥德反对吕天成《琵琶记》“勿亚于北剧之《西厢》” 之论,有意突出《西厢记》,强调只有《西厢记》才可视 为神品,三剧之高下,王骥德明确认为“《西厢》为古戏 之首’,在《曲律·杂论下》还为此特意作了一个比喻, 生动地说:

《莺莺传》与《西厢记》的结局之谜

《莺莺传》与《西厢记》的结局之谜

《莺莺传》与《西厢记》的结局之谜《莺莺传》是汉代著名的传奇小说,是元稹所作,《西厢记》则是根据《莺莺传》改编的元杂剧,是王实甫所作,两部作品的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是一样的,但是结局却完全不一样,我今天想要探讨的便是为什么结局会如此大不相同?首先,作品的创作时代不一样,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于唐代,那时的封建思想远比元代强得多,女性地位一直很低。

《莺莺传》中,张生认为,一个可以与偷情的女子,最后一定也不会安守妇道,所以最终他离开了。

仔细看《莺莺传》,会发现有美化张生的嫌疑,这正是当时时代对于女性恪守妇道的要求以及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

一个时代的产物总会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创作大多也是迎合时代的,或者不如说那时候的人们几乎没有拥有独立超前思想的。

《西厢记》的时代则相对开放很多,王实甫对其进行改变,也很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

其次,从作品本质来讲,《莺莺传》乃是小说,它作为一本书,在那个时代,它所面对的不是所有的人,而是当时的文人,因为受众的关系,元稹在创作时期或许是很犹豫是喜剧还是悲剧,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最终的作品呈现来讲,元稹最终还是选择了悲剧,或许悲剧才是能发人深省的结局;而《西厢记》是著名的元杂剧,它的受众可就比一本书来的广了,它是要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因此无论是文人还是百姓,都能看到这部作品,而历来爱情的喜剧是极受欢迎的,或许,王实甫是想符合大家的口味,这我们也不得而知。

最后,时代的前进也需要文化的前进,那便是创新,王实甫的《西厢记》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莺莺传》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

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爱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结局更突出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蕴,明晰地展示了元明两代进步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轨迹:而其局限性.既是作家主观思想的袒露,也是元明不同文化思潮对作家影响的反映。

笔者以元明社会历史为出发点.就两剧团圆结局之优劣得失进行比较性地论析。

(一)《西厢记》描写的是观实生活中的团圆.创作基调比较欢快,闪现看喜剧的元彩;《牡丹亭》表现的是女主人公死而复活后的团圆,创作基调偏于沉重,透露着悲凉的气氛,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途径的团圆结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并曲而同工地揭示了孕育两剧诞生的历史时期的某些本质特征。

《西厢记》诞生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大的元代。

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轻视和破坏旧有的正统道德观念,在客观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再加之战乱的创伤,致使许多有识之士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决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以真实的目光正视历史,直面人生、从而酿就了意识形态领域新因素的滋生。

在文坛上,这种新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与艺术自身意识的党际上,一批进步的元代作家勇敢地与儒家诗改规范的“非礼勿动”的信条相抗衡.创造出一代最有影响社富真实感的文学。

王实甫就是杰出的代表《在《董西厢》的基础上,王实甫将元稹美化张生对女性始乱终弃的行为进行再度创新谱成了一曲“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颂歌、强化了《西厢记》主题的反封建精神。

元稹的自怜与悲叹变成了幸福的团圆,这一美好结局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是作家受意识形态领域内某些因素的感染而勇敢开拓的结果。

客观环境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只有在受外来文化冲击、汉民族的封建礼法观念尤其是程朱理学遭到抨击之后,才能激发艺术家创新的勇气。

崔莺鹭、张生在爱情婚姻理想上的追求代表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中新生力量的某种思想意向,他们间封建势力代表老夫人的抗争则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旧思想冲撞的写照,而喜剧的表现风格则给人们以斗争的勇气和光明的期望。

大团圆之后怎样

大团圆之后怎样

大团圆之后怎样?——论“恋爱轻喜剧”《西厢记》的两大弊病何以“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①何以“《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②何以自明代出现《西厢记》批评高潮之后该剧能对中国传统的戏剧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撇开剧作语言、结构设置等艺术上的成就,其最关键点在于喊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真挚、热烈而堪称英勇的口号,表现了传统社会中被压抑已久的精神自由性和情感本真性。

然而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使这部作品在思想深度的挖掘、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现和对精神自由性的内在领悟上大有欠缺。

甚至可以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自发生至收束并不曾真正触碰到人格诉求与精神共通的边界,未曾体现由理解、宽容、忍耐和坚守等情感牺牲而产生的强大共鸣,未曾超越传统诗歌、传奇、杂剧等艺术作品中已有的爱情模式,因而,读者在阅读之后不能不由其完美结局而引发“大团圆之后怎样”的深入思考和疑问。

大团圆之后会怎样,才是每一段活生生的爱情最终要经受的叩问。

本文试通过论述《西厢记》的两大弊病完成对大团圆结局的思考和评价,这两大弊病的总结来自对该剧全方位的评判,包含主题、形式、内容、语言等多个方面。

《西厢记》的种种不足,主要集中在这两点:人物、主旨。

而这却也是该剧之所以为人称道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人之观点殊异足可使对作品的评价趋于两极。

以下进行具体论述:一、人物形象单薄——情人眼里出西施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西厢记》中最富两极化特征,对重要人物的认知与评价也不乏争议性。

何以将人物形象单薄列为该剧第一大弊病,而其人物形象又到底如何单薄?上述论断的主要矛头指向这出“恋爱轻喜剧”的男主人公张生。

泛泛来看,张生的形象是一个温文尔雅、德言工貌、出身贫寒的书生。

他对一见钟情的崔莺莺无比热忱,执着而痴情,因情感受挫而重病缠身,最终抱得美人归、荣升状元郎。

这是一个几乎集中了封建时代普通读书人一切美妙幻想的人物:从出身看,虽书剑飘零十年寒窗,却曾有官拜礼部尚书的父亲,也算书香门第,之后更是金榜题名,不辱崔莺莺相国女之尊;从个人条件看,张生面貌清俊气质儒雅、知礼重义学富五车,甚至还将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这绝对已符合女人对理想伴侣的全部期待;哪怕是从运气上看,张生也是值得读书人艳羡的榜样。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

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

文化长廊 CulturalCorridor1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文/张静怡摘要:元杂剧中大团圆结局大量出现,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特有的情节模式。

和谐美满的大团圆结局表达了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对自由恋爱的诉求,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于封建礼教、封建包办婚姻的斗争的胜利以及剧作家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形成是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元杂剧蕴育滋养的结果,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审美旨趣;民众接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愿景在元杂剧大团圆结局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大团圆;《西厢记》;封建礼教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代戏曲中常见的一种文学现象。

所谓“大团圆”结局是指在戏曲中的主人公历经各种坎坷磨难、艰难曲折、悲欢离合,而最终苦尽甘来、金榜题名、终成眷属,得到比较圆满的结局;某些悲剧作品中冤屈最终得以昭雪、善恶终有所报,也具有一定的大团圆性质。

我国元杂剧中大团圆结局尤为常见,对于杂剧中大团圆结局的探讨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王骥德《曲律》云:“古戏必以《西厢》、《琵琶》称首”,而《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更是引发了后世学者的诸多争论。

《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学界关于其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戏曲的结局第五本即“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徐复祚在《曲论》曾说:“《西厢》之妙,正在于‘草桥’一梦,似假疑真,乍离乍合,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李渔和金圣叹几乎同样认为《西厢记》到第四本“惊梦”收束即可,崔张二人大团圆的结局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前人对于《西厢记》第五本的质疑的确具有可取之处,然如若从元杂剧所由生成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时代背景以及彼时民众接受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愿景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崔张二人大团圆的结局或许存在某种合理性。

一在《西厢记》中,出于政治和家族利益,崔相国将女儿莺莺许配给郑尚书之子郑恒。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对西厢记结局的观点作文400字

对西厢记结局的观点作文400字

对西厢记结局的观点作文400字
纵观中国古代戏剧结局的总体趋势,曾有人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我国许多古典爱情作品:“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在我看来这样的概括再贴切不过了。

一部爱情剧,无非就是类似于这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结局,一般来讲,中国自古至今,从古代的戏剧,到现今的爱情偶像剧,都无法摆脱这种传统模式。

《西厢记》更是把这种传统模式的大团圆结局体现的淋淋尽致,也许对于后世来说,那样的大结局俗不可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西厢记》完整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已达到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西厢记》的大团圆风格,值得保留,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文学创作依然把这种事作为“榜样”,也就是说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换个角度看,这部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细节的安排还是独具魅力的,我觉得《西厢记》引领了中国大团圆戏剧的潮流,这对中国文学来说,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结局的观点评论性作文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结局的观点评论性作文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结局的观点评论性作文《四相记》是兀代者名作豕土头雨的作品,具中的女王用崔莺莺成为了^古代乂字作品人物形家画廊里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同时她也代表着古代女意识的最初觉醒。

这个形象的诞生有其社会根源,元代实行较为极端的民族政策,使得*极其重视“门第观念”,原来已有的婚姻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而元代的统治阶级由于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他们对*的文化不太重视,儒家的思想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就使得思想界和文化界也出现了松动。

元代更是长期废除了科举制度,即便恢复以后也很难考上,并且还有“十儒九丐”的说法,汉族文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不得不时常出没于教坊勾栏,创作出大量关于婚姻爱情的杂剧,这些都为崔莺莺形象地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元代统治者崇尚佛教,建有大量的寺庙,这就为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相遇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崔母想把崔莺莺培养成遵循封建礼教的典范,为此还专门请了一个老夫子进行教育。

可事与愿违,当春暖花开时,当崔莺莺读到《诗经·关雎》时,她对爱情产生了最初的萌动,开始有了人*的自然觉醒。

这让她从心底发现了青春被禁锢的痛苦,发出了“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感慨!这些为后来崔莺莺和张生的相爱打下了基础,为崔莺莺的反叛提供了内心根源。

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首先是对张生外表的倾慕,但更多的是对他才情的认可。

不过如果张生不首先表达爱慕之情,崔莺莺是不会主动提出的。

崔莺莺在对爱情地追求中内心热烈、外表冷静,夜间热情、白天“规矩”。

这些都是处在重重封建礼教中女子的正常反应。

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顾忌,但是崔莺莺对待爱情的态度却是坚定的,这是对传统的“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的反叛,是女子个人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

更为重要的是崔莺莺在对待名利的态度上,当张生赴京赶考时,崔莺莺嘱咐道:“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还抱怨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西厢记看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的不可能

西厢记看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的不可能

《西厢记》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的不可能悲剧是一种美,悲剧美就是把美好的事物一一毁坏,如把一幅很有价值的画一点一点的撕碎在你眼前。

世界上的名著大多是悲剧。

然而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喜欢大团园结局的故事,人们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等都喜欢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一生平安,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们希望从故事中获得乐趣,能从中体会到快乐,放松自己的身心,而不愿让自己沉浸在故事的悲伤之中。

还有就是这些大团圆思想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所以后人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发展成《西厢记》,从最初的始乱终弃到现在的终成眷属。

虽然这种喜剧的结尾满足了人们的心理,但是细细想来崔莺莺和张生真能走在在一起吗,似乎不太可能。

首先,他们的身份不同。

都说现在的婚姻已经不需要所谓的门当户对。

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不是没有,但是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在婚后过的幸福吗,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看到有很多的明星嫁进了所谓的豪门,可是过了最初的甜蜜期,争吵、离婚的有之,把对方告上法庭的也没少见。

更何况古时门第观念根深时期。

就以张生的原型元稹,莺莺的原型薛涛来说,在唐代,元稹早早的就诗名在外,和白居易齐名,并且有了官职在身。

而薛涛是有点诗名的官妓。

元稹为了自己的前程,是不可能娶薛涛的。

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官家小姐,在生活上可算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从小受到封建家庭的严格闺训,虽有强烈的爱情追求,但是隐藏在内心深处,所以她会做出和内在完全相反的姿态。

张生是个贫苦书生,没钱又没势力,就按《西厢记》所述,张生考上了状元,并且和莺莺喜结良缘,但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们也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完美契合,结婚后的离婚也是正常的。

其二,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

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间各省直有考生数和录取数记载的乡试资料,得出全国乡试平均中试率为3.95%的结论(1), 明代举人最终摘取进士桂冠的应该是24%(2)。

看到这个数字你可能会感到很抽象,那么可以想想我们的高考。

《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歪曲了历史真实吗

《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歪曲了历史真实吗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 190-191页
主题词: 大团圆结局;历史真实;西厢记;封建婚姻制度;自由婚姻;老夫人;矛盾斗争;评论者;王维;张珙
摘要: <正> 对《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多数评论者认为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

王维国在《〈西厢记〉的结尾是歪曲了历史的真实吗?》(《河北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一文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首先,文章认为,《西厢记》中老夫人在张珙中试之前对崔张的婚姻始终是坚决反对的,这正是自由婚姻同封建婚姻制度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矛盾斗争的结果,自主婚姻遭到扼杀,这是必然的规律。

但这个本质规律。

西厢记心得体会

西厢记心得体会

西厢记心得体会《西厢记》是明代文学家王实甫的杂剧,通过描写官僚子弟张生和宦官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悲哀。

看完这部作品,我深受震撼,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剧中人物的形象所震撼。

张生是一个有才华但没有官职的贫穷书生,他的爱情不被尊重、被道德所绑架,最终走上了不幸的道路。

而薛宝钗则是宦官世家的大小姐,她拥有财富和高贵的身份,但她的婚姻却被政治所左右。

这两个角色展现了封建时代的荒谬和虚伪,也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无奈和不公。

其次,作品中的爱情主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禁锢了人们的自由,爱情和婚姻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张生和薛宝钗以纯洁的爱情相互吸引,但他们的爱情无法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作品通过这一情节反思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并呼吁人们对于爱情要有更加宽容和包容的态度。

此外,作品中的道德沦丧和腐败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忧虑。

宁府中的点鸳鸯、螃蟹黄、和尚禅等等角色的出现,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的一面。

在这个堕落的环境中,人们的尊严和道德几乎被抛弃,权力和利益才是唯一的追求。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最后,作品中的悲剧结局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张生和薛宝钗的不幸命运并非个案,而是封建社会整体的写照。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命运注定了他们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让我对于封建制度产生了深深的不满和反思,我认为,一个社会只有给予每个个体追求幸福的权利,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人性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

总的来说,《西厢记》是一部悲情的作品,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虚伪,通过剧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深受启发,我认为我们应该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幸福,而不受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束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进步和个体的价值实现。

这是《西厢记》给我带来的深刻体会和思考。

最新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精品

最新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精品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肖旭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明代出现许多续作,如黄粹吾的《续西厢升仙记》,周鲁公的《锦西厢》,汤世莹的《后西厢》等,大都没什么价值,谈什么“果报昭彰”,不过是狗尾续貂,断鹤续凫。

其结尾归纳起来不外:张生荣、莺莺华、红娘嫁、郑恒死,大团圆而已。

“意在惩淫、劝善。

”(焦循《剧说》)可以说,这类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都远逊于《王西厢》。

据统计明至清末改编《西厢记》的共有27家之多,其中以李日华改编的《西厢记》(亦称《南西厢》)影响为最广,不仅保留了《王西厢》)一些进步思想,而且情节与《王西厢》基本相同,并将北曲翻为南曲,由于它很适宜于昆山腔的演出,所以解放前舞台上的演出本多是以《南西厢》为底本改编的,成功之作并不多。

越剧演员徐玉兰《写在重演(西厢记)的时候》一文中说:“解放前舞台上出现的《西厢记》很难找出一个真能体现王实甫原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相反的大都是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以及艺术风格,把它搞得乌烟瘴气,庸俗不堪。

”评说很有代表性、概括性。

解放后,全国各大剧种及大部分地方戏,如京戏、昆曲、越剧、豫剧、川剧、评剧、秦腔、赣剧、琼剧、曲剧等,都有《西厢记》的改编本,尤以五、六十年代为最多。

近几年又出现电视连续剧《西厢记》、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台湾与大陆首次联合演出大型歌剧《西厢记》、台湾姚一苇话剧《西厢记》等。

可以说这一题材是倍受青睐的。

对于这一古典名著竞相改编之“热”达到了顶峰。

而在这诸多的整理改编本中,我们认为尤以田汉改编的16场京剧《西厢记》(1956年本,以下简称《田西厢》),马少波整理改编的10场昆曲《西厢记》(1981年本,以下简称《马西厢》),以及越剧演出本《西厢记》,豫剧演出本《拷红》,荀慧生演出本《红娘》等影响最为广泛。

《西厢记》的改编,不但使这部名著得以从案头搬上舞台,而且在内容上做到了去伪存菁,既继承了优秀传统,又使之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西厢故事现代化是推陈出新,“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

《田西厢》、《马西厢》的故事情节,《长亭送别》以前大体上同于《王西厢》。

结尾部分,《田西厢》写张生没有考中,落榜而归,后被老夫人逐出西厢;张生走后,莺莺与红娘“并骑”追赶到草桥,一起投奔白马将军杜确。

其结尾通过“私奔”达到团圆。

《马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许成婚,莺莺小姐十里长亭相送,在“愿有情人都成眷属,早些也月儿圆,晚些也月儿圆”的祝愿歌声中,大幕徐徐降下。

其结尾是“惜别”。

从笔者搜集到的几十种剧本来看,发现《西厢记》的结尾尽管花样繁杂,名目众多,但不外大团圆(包括“私奔”)和“惜别”(包括“惊梦”、“拷红”)两种类型。

前者属于喜剧结尾,后者带有悲剧因素,仍属喜剧范畴。

(—)“团圆”结尾也好,“私奔”结尾也好,“惜别”结尾也好,以至其它类型的结尾,究竟孰优孰劣,鉴别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好的戏剧结尾,上乘的结尾有哪些类型?本文将结合具体作品作些比较分析。

关于戏剧结尾,古今中外一些名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元代杂剧、散曲家乔吉曾说:“作乐府(此指杂剧——笔者注)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他这是从美学结构上来看待戏曲不同发展过程和结局的。

在戏曲评论史上,最早从美学结构上讨论戏曲要素的李开先,在《词谑》中说:“世称诗头曲尾,又称豹尾,必须响亮,含有余不尽之意。

”他这是极力强调从结局上看全部美学结构的协调性。

后人对这六个字也有过很好的解释,元人陶宗仪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尾响亮。

”(同上)今人刘锡庆进一步说,开头要俊秀,中间要充实饱满,结尾要有力。

这些说法不外是从豹尾的峻峭挺拔,花纹清晰明亮生发出来的。

概括说,结尾就是要明快、利落、有力,能画龙点睛。

焦菊隐认为结局用“凤尾”似乎更好些,像凤凰尾巴一样绚丽多姿。

豹尾也好,凤尾也罢,都是把戏剧结尾作为美学结构的重要方面来看待的,并以此作为衡量全剧的座标。

臧晋叔就批评过结尾卑弱的作家“一时名士,虽马致远、乔梦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矣。

”(《元曲选》序),若从戏剧效果看,李渔说得更透彻,“收场一出”便为“勾魂摄魄之具”,使观众“看过数日,而独声音在耳,情形在目。

”(《闲情偶寄》)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之趣。

韦尔特从观众接受美学方面指出:“戏的开场是抓住兴趣,戏的发展是增加兴趣,转机或高潮是提高兴趣,戏的结束是满足兴趣。

”(《独幕剧编剧技巧》)他这是以“兴趣”来结构戏剧,基本是从观众角度出发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重视强调戏的结尾,古今中外是一致的;看到结尾困难,要有一个好的结局,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认为一个上乘的结尾,往往要结束在一出戏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尾编又促”(陈阳《乐书》),调子趋紧,节奏加快,也是观众最满足的地方。

1、再生波折结尾。

《田西厢》的戏剧冲突始终围绕张生与莺莺能否成为眷属而展开,“佳期”的实现,就意味着二人胜利,主要矛盾已得到解决。

不料作者又安排“拷红”露了底,老夫人立逼张生进京赶考,并提出“驳落呵,休来见我”的苛刻条件,观众所担心、所害怕的正是这“名落孙山”,而作者恰恰安排了一个让观众意料不到的、意外的剧情转折、变化,张生果真驳落了。

归来后老夫人硬是把张生逐出了西厢。

我们看,在高潮既过,结局已定的情况下,似乎再没有什么好戏看的啦,作者却宕开一笔,放开更深一层之意,把准备“起堂”的观众拽住,使人感到神韵悠然,余味无穷。

这样的结尾安排不能不说高人一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再生波折”是不是故弄玄虚,节外生枝呢?李渔讲戏之结尾要“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

”(《闲情偶寄》)这是说戏的结尾不能人为生硬的搞成大团圆,而要使结尾能成为剧情发展的自然结果、人物性格发展之必然、事物发展之客观规律。

我们说《田西厢》中莺莺潜出私奔,虽然和卓文君、李千金的情况类似,同《董西厢》中莺莺的私奔差不多,不属于田汉的独创,但它是推陈出新,是有自己高明之处的:①在《董西厢》中,张生已高中探花,做了官,莺莺私奔他,那毫无疑问是要做县君夫人的,是要戴凤冠,穿霞披的。

而在《田西厢》中,张生落榜而归,“依旧是飘零四海一书生”,尔后前程未卜,那莺莺跟他逃走,不用说是要受穷受累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足见其情操之高尚,爱情之专一。

莺莺还明确表示,这样做是为了“做夫妻”,不图“区区蜗名”,因为“恩爱是根本”。

还指责母亲说:“你说过‘崔家无再婚女’,却为何逼我嫁郑恒。

”这是多么大胆的挑战。

莺莺的这一举动颇似自择佳偶的卓文君之胆识,又像私奔的李千金之爽朗。

我们认为这一再生波折的结尾,不仅洗去了莺莺那娇情和隐晦,在追求爱情上确实比《王西厢》中的莺莺“表现的较主动、较强烈。

”(田汉:《西厢记》前记))看戏看人,从莺莺性格发展来看,开始她就敢于在佛殿上觑生,敢于隔墙联吟,敢于在宴请时掷杯,敢于和张生约会于花园,敢于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最后敢于同母亲决裂,离家出走,越到后来性格发展越强烈。

再看张生,他爱崔莺莺不仅爱她的外表,更爱她心灵美,爱她“敢于自己找婆家”。

同时张生已不再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做着状元梦的形象,而是“中与不中都要回来的志诚情种”,这里突出了他蔑视功名富贵的思想情操。

所以说再生波折结尾是完全符合莺莺、张生的性格发展的。

②婚事原本是老夫人许诺的,“东阁娘把名分定,同送张郎十里亭”,就凭这一条,张生和莺莺若上告的话,即使按照封建社会的律条来断案,老夫人也要败诉的,因她有背义忘恩、治家不严之罪,更何况他们私奔之处,是证婚人杜将军那里,这是“名正言顺”,理应受到保护。

这里鲜明地体现了改编者的爱憎态度。

③情节上的几番迭宕起伏,升降回旋,悲欢离合,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这给豹尾增添了不少五彩缤纷之花斑。

2、高潮悬念结尾。

《马西厢》采用的是“惜别”结尾,“愿有情人都成眷属,早些也月儿圆,晚些也月儿圆”的歌声回荡在观众耳旁,大有“曲终不见人”之神韵。

马少波认为,全剧在“拷红”一场已达到高潮,“长亭送别”已成为一个小小曲折之尾,并已完成了戏的主题,所以他将第四本第四折以后全部删去,将戏的高潮落在尾巴上,给观众造成一种对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期待心理——悬念。

我们说造成悬念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造成悬念的前提,也就是全场或每场戏的规定情境;戏剧情境带来的悬念是社会上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张生此番去应试,结局闪烁不定,有多种可能发生:张生若考不中会怎么样?是“金榜无名誓不归”,还是落地回来被逐出(像《田西厢》所碰到的问题)?若考中了,他又将如何?是“停妻再娶”(如《莺莺传》中所碰到的问题),还是矢志不移“直到海枯石烂时”(像《王西厢》结尾)?因为戏中的矛盾涉及到当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如何解决是无法确定的,只好留下一个带问号的尾巴让观众去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