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资料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
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
这种方格就叫探方。
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
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
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
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
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
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
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9、掘工作,对认识洛阳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商殷、两周、汉唐各时期的物质文化面貌及其发展的阶段性,是一项基础性的、有意义的工作。
考古学概论资料
二、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文艺复兴的促进;“进化论”奠定思想基础;十九世纪中 叶形成近代意义的考古学。
中国:在东汉时期已经有“古学”这个名词,来泛指研究古代的 学问。到了北宋中叶(11世纪)时,诞生了一门研究青铜彝器和 石刻的学问——金石学(原因),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到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近代意义的考古学。 “金石学”——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 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 字资料,希图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清代由于乾嘉学派的影响, 金石学发展到了顶峰。研究范围还包括甲骨、简牍、印章、封泥、 瓦当、文字等,这些都是考古学上所说的遗物,但大多是传世的。
地质年代
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包 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 相对地质年代,以地层学为基础;
踩在三叶虫上的脚印
三、考古学的性质
1.学科属性:考古学的学科属性至今也没有得到统一,绝大多数 认为属于人文科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广义的历史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其与狭义的历史学的主要区别 是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研究的时间起点和任务也不同。在欧洲 归于人类学和美术史,即史前考古学属于人类学,历史考古学归 属美术史。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A.与历史学的关系 一方面,考古学是对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另一方面,考古
研究离不开历史学。
B.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古钱学、古建筑学、物理学、化学、年历学等学科的关系。
四、考古学研究对象和时间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统称为文化遗存。具体可 分为三个大类: 1.人工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类,遗迹指人工建造的各种 工程和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如聚落、建筑、墓葬、道路,甚至 人类留下的脚印等等。遗物指人类制作和使用的各类物品,如工 具、武器、日用器具和装饰品等等。遗物不仅包括制成品,也包 括制作过程中的废品、废料和废弃物。 2.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包括动植物遗存、人体化石 骨骼以及制作石器的石料、冶炼金属的矿石等等。 3.采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 如陶器器壁残留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等。
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1.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2. 遗迹是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生居死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设施,多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3. 遗物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多属于可移动性的器物。
4. 遗迹和遗物统称为文化遗存。
5. 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6. 考古学研究的方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设备,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还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科学获取古代遗存的信息资料。
7. 关于考古学研究目的,传统认识就是重建历史,即拼合、复原远古时期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图景。
直到目前国内对考古学目标的定位仍然是“重构国史”,即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为历史学科服务。
欧美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复原文化历史只是考古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考古学仅止于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建相关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8.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
9. 考古学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中的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包括学术思想的相互渗透、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相互借鉴,也包括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方面,考古学本身的研究有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对象涉及面十分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拓宽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充实了各学科的研究内容。
其中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狭义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绘画、摄影等均与考古学研究关系密切。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2、探方开掘法:探方,考古开掘作业的基本开掘单位。
以此为单位的开掘方法称探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在开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开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假设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开掘。
这种方格就叫探方。
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
探方开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开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开掘法。
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
是考古学开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
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比照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
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
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
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
这种方格就叫探方。
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
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
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
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
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
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
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
考古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考古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1.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古代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文化遗存(人类行为的直接产物):生态遗存(人类行为的派生物、相关物);遗迹和遗物1).遗物: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应有各类打制石器、骨器和竹、木器等。
但竹、器易于腐坏,很难保存至今。
故旧石器就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最主要的遗物。
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种类大大增加,有磨制石器、玉器、陶器、骨器和少量的铜器等。
2). 遗迹: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不可移动性的遗存。
3).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
旧石器时代遗址可分为两类:居址类型和非居址类型.3.4-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4.4-2 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
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5.4-3 共存关系: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
6.何为考古遗存?手工制品(石器、陶器等)遗存(房址、墓葬、寺庙等)自然遗存 (植物、动物骨骼等)7.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按地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和“日本考古学”等;时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清考古;内容: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钱币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8.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与地质学: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从地质学中引进的。
《考古学概论》课件
考古学是研究并解释过去人类文明及其演变的学科。通过现场工作、文献研 究和数据分析,考古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重要信息,对文化保护和旅游业也 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考古学?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过去文明的学科。通过挖掘遗址、研究遗物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化 发展。
考古学的历史和发展
1
古代考古学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古代文物的研究和收藏。
2
现代考古学
18世纪以来,考古学逐渐从探宝和收藏发展为一门科学。
3
当代考古学
利用先进技术和跨学科合作,我们在考古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进展。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1 考古调查
通过勘探和调查发现潜在 的考古遗址。
2 挖掘和采样
对遗址进行系统性挖掘和 采样,收集遗物和遗迹。
3 文献研究
研究历史文献和记录,理 解文化背景。
考古学的现场工作
挖掘工作
考古学家在遗址上进行精细的挖 掘工作,寻找隐藏的文化遗产。
遗物发掘
发掘遗址中的古代器物,揭示过 去文明的面貌。
现场记录
记录挖掘过程和出土文物的详细 情况,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考古学的文献研究
史书和档案
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 还原过去的历史事件。
1
清洗和修复
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清洗和修复,保护其完整性。
2
分类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
将文物分门别类,并进行专业的鉴定工作。
3
展览和保存
将文物陈列在博物馆和展览中,同时进行长期保存和保护。
考古品的鉴定和分类
鉴定工作
通过专业技术和研究,确认文物 的真伪和时代。
分类标识
将文物按照形状、材料和功能等 特征进行分类。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考古学复习资料汇编第一章:考古学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2.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是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
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存。
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
(遗存包括: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4.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5.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连为一体、不可移动的各类固定设施或迹象。
6.自然遗存:是指非人工原因形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物遗存。
7.遗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
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8.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基因等。
9.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金石学的发展扩大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金石学不等于近代考古学。
原因是:一、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为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非发掘品。
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主要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
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
三、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表面现象,研究目的为补经证史。
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透过现象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0文献及其局限性:1、文献记载的时间范围有限,无法涉及史前历史。
2、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够详细、完备。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
17世纪时指对古迹、古物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含有美术价值的对象的研究。
19世纪才成为对所有古迹、古物的研究。
中国:东汉:古学,指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字学;北宋中叶:金石学,仅限于古代的吉金、石刻;清代末期:金石学:扩大到各种古物;古器物学,此名称延续至20世纪前期。
集古、博古、格古、考古:宋。
日本首先使用“考古学”这一名词。
二、考古学的定义:格林.丹尼尔(英国考古学史专家)认为含义有二:①、人类历史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②、人类史前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
夏鼐:①、考古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继续使用这种知识的途径;②、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和技术;③、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
共同点:过去的;物质的遗存。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自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
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
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
下限:英国: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
法国: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
美国: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4年)。
中国:明朝灭亡(1644年)。
空间范围:原则上:全球各地,一般限于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
四、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目的:人类历史。
察明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的规律。
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
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
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一、考古资料的遗留形式及原因: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被保留下来,即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情况:①、埋藏于地下,为多,大量;②、遗留在地面上。
造在地面上,高大,长时期内不会被彻底埋藏;年代不太久远。
地下遗留形成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的沉积。
考古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考古学概论导言: 原始社会的考古夏商周时期的考古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的考古秦汉时期的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一、考古学的意义及其研究对象 : 1]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一词是从希腊文中翻译过来的,英文为“Archeaology”,它出自于古希腊字“Dpycos”(古代)和“Aolyos”(科学),意为“古代的科学”。
在国外有“古迹学”、“古物学”等一些译法,我国将之译为“考古学”。
何谓考古学呢?简而言之,考古学就是根据实物的历史材料研究人类历史过去的科学。
2]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物质,而且主要是社会物质,只有少量的自然物质。
具体来讲,一类是人类本身的化石、遗骨,以及与当时人类共存的动、植物遗骸,二是经过人类制造或加工的物质,即物质史料,它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一部分,但有一些物质史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如太平天国的武器、印玺以及一些革命文物。
在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历史范围上迄原始社会,下至于元代,明清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这是因为明清留下的遗址、遗物相当多,记载周详,有史可查、有物可证,但是明清的瓷器又属于考古学的范围,明清的有些遗物也要视其价值的高低来确定其是否属于考古学的范围,如陵墓。
3]考古学的分类: 考古学的分类方法很多,至今无法统一。
按物质形态分,可分为石器时代的考古、青铜器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按社会形态分,可分为原始社会考古、奴隶社会考古、封建社会考古;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考古工作者往往将考古学分为普通考古学和专门考古学,前者包括考古学通论以及各方面材料和考古方法的一般知识等,后者为较深一步的考古学研究,它又分为众多的种别,如铭刻学、古钱学、印章学等等。
二、考古学与历史科学的关系及学习考古学的必要性: 1.考古学为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考古学可以订正历史文献资料之谬误三、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 1.考古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2.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3.考古学与应用技术及工艺的关系四、中国考古学发展概况: 1.中国考古之发生至以金石学为主要部门的考古时代 2.西方考古学者来华时期 3.科学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4.中国考古之发生至以金石学为主要部门的考古时代:1].中国考古行为的原始时代:自商周之际开始,经过两周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约千余年长久时间方始具规模,人们称之为考古学的发生时代。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11月4日,《每日新闻》记者请藤村新一观看了22日清晨的那段录像。 看过之后,藤村新一瞬间崩溃,只说了一句:“一言难尽。”接下来, 事态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据藤村新一交待,他主持过的42次考古 发掘均有伪造,那些曾被日本考古界、媒体津津乐道的“数万、数十 万年前的石器”都是经他打造后埋入土中,再“发掘”出来的。日本 列岛的人类史可追溯到70万前的说法纯属捏造,事实上,最多只能追 溯到4万年前。 此次事件引发了日本各界的“大地震”,藤村新一的“考古”生涯宣 告结束,而日本的旧石器考古也进入了最难挨的寒冬,其研究状况至 少倒退30年。 考古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但为什么会出现像藤村新一这样的造假 者呢?有学者指出,日本考古界的主流学术观点无形中对藤村新一的 造假活动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因符合所谓被希望的 方向而被处处放行。另外,长期以来日本考古界只重发掘、忽视研究 的倾向,以及学科体制自身的封闭性、缺乏积极的学术批评等,都起 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考虑应用的时候,要将考古学的 范畴放宽,所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考古学的范畴,都是我们应用的资料。
考古学的发展简史
历史背景 萌芽期 约从1760至1840年 形成期 从1840至1867年 成熟期 约从1867至1918年 发展期 从1918至1950年 继续发展期 约从1950年至今
四川省重庆市铜梁人,革 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 一级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 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 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 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 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 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 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 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 战斗的胜利,年仅26岁。
考古学概论 (自动保存的)
1、商周族墓地的演变2、列国城址的形制布局3、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制度和礼乐制度的演化4、青铜器的繁荣与铁器的出现以及各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5、秦始皇陵的考古收获6、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7、隋唐五代中小墓葬8、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元、明、清各代的都城与陵墓调查发掘的主要成果9、商品经济、货币与中外海陆贸易10、各朝都城演变11、各个时期考古学的主要方法1、p155 p1746、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P294 长安城的平面布局P297总体特征8、一、汉长安城(1)汉长安城为内城,城内主要为宫殿以及百官衙署,百姓大多居住在东门、北门外,渭河、禁苑、漕渠共同担任外城的功能。
(2)城内实行里坊制(3)街道长短不一,宽度一致,方轨十二(4)商业活动集中于“西市”“东市”(5)城市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与尊崇方向。
二、汉、魏洛阳城(1)东汉洛阳城仍为内城,城内主要由南宫、北宫两大宫殿群组成(2)北魏省南宫,改建北宫。
铜驼街具有城市中轴线特征。
外城形成。
三、隋唐长安城(1)先规划,后建城(2)有内城、郭城。
“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居民”(3)实行内、中、外三朝制度(4)仍实行里坊制四、北宋开封城(1)三重城,宫城、里城、郭城(2)取消里坊制,商业区出现在交通便利沿河、沿桥、近城门地带五、元明清北京城(1)从金中都到元大都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2)元大都具有“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特征(3)明代南城的发展与“凸”字型城市轮廓的形成内城由旗人居住,属满蒙汉八旗分区管辖宋明以后城市形态有了很多变化:(1)以唐代规整的旧州县城为依托,以运河桥市为中心,形成与市河平行的商业街,并沿运河岸而伸展,运河与平行市街构成城市新的成长轴线(2)新城城墙的轮廓不再趋于规整。
旧城受封闭的市坊制约的规整十字街区与自然发育未经规划的新市街对比强烈。
宋代以后城市外围的商业市镇发达,往往形成子城。
明清时期随着江南近代化进程与城镇的发展,大量唐宋以来的草市与农村聚落转为市镇,形成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镇经济结构。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仅供参考建议与ppt配合使用)Chapter 1 What's Archaeology考古学: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学科性质:人文科学。
特点: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手段①对象、手段不断发展。
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依托。
②内容、方法多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区别于文献。
③客观、确凿。
④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凡是能够说明和复原古代社会的材料对于考古学来说都是有用的,自然也就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予以适当分类:实物资料(遗存)遗存(名、3举):包括遗迹、遗物和自然遗存。
遗迹: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固定而不可移动的遗存——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宫殿、寺庙、作坊、窖藏、洞穴、城堡、矿坑、灰坑等。
遗物:形体较小而可以移动的遗存——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品、礼器、装饰艺术品、货币、铭刻、文书、人类化石、骨骸等。
自然遗存: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农作物、家畜、采集和渔猎的对象及矿石、玉石、动植物遗存等。
以研究时间分1、史前考古—历史考古:以文字的发明为界限。
共性: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
差异性:遗迹遗物的性质不同,研究方法有异。
史前考古要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历史考古则必须与历史文献相配合,同时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
从断代来看,史前考古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历史学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研究。
2、史前考古-原史考古-历史考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自然科学(地质学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
自己整理 考古学概论系统
史前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文化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直立人/猿人阶段):(一)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存:1.元谋人及其文化:早期直立人。
1965年在于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其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
元谋人化石是两颗上内侧门齿,为一个成年人材料。
1973年发掘,于地层中出土三件石器,均为刮削器;另外还在化石层中发现大量炭屑,是否为元谋人用火遗迹,还需继续研究。
2.西侯度文化: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1961和62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文化遗存有石器、烧骨和带切痕的鹿角;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器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等;带切痕的鹿角表明当时的人们可能已制作骨器。
【三棱大尖状器: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中的传统性工具,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形似西方同期的“手斧”,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由大石片单向加工而成。
三棱三面,庄严对称,使用功能和艺术兼备。
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山西芮城匼(kē)河、襄汾丁村等,都发现过这种石器,其时代以西侯度为最早。
由于在丁村遗址首次发现三棱大尖状器,故又将其称为“丁村尖状器”贾兰坡教授称其为匼河—丁村文化系统的代表石器,并认为此类器物是确定这种文化系统的重要依据。
】3.小长梁和东谷坨文化遗存:位于河北阳原县大洼乡官亭村;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00万年。
两个遗址出土的石器基本是小型的;东谷坨的刮削器和尖状器在类型和打制方法上与时代稍晚的北京猿人文化很接近;有人认为北京猿人的时期文化是由东谷坨发展而来的。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后阶段的文化遗存:1.蓝田人及其文化: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应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而另将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
公王岭地点的古地断代年代,一为距今约100万年,一为距今约80-70万年;陈家窝的断代,一为距今65万年,一为距今50万年。
考古学概论 文档版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所讲的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考古学的学科分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发展的历史,考古调查、发掘、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一、“考古学”一词的由来二、考古学的定义(一)国外的定义1.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定义2.英国学者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的定义3.英国学者迪克逊(D.B.Dickson)的定义4.英国学者戴维•克拉克(D.Clarke,1937——1976)的定义5.英国学者皮戈特的定义6.前苏联学者A.B.阿尔茨霍夫斯基的定义7.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的定义(二)中国考古学家夏鼐的定义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人工遗存二是与人类有关的自然遗物三是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四、考古学的研究目标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认为考古学研究有四个基本目标陈淳在《当代考古学》一书中介绍了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考古学三大目标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考古学担负着写续篇、修国史、建体系的重大任务第二节考古学的分支一、按时代标准划分二、按照研究的手段和特殊对象标准划分三、按地域标准划分第二章考古学学科的发展第一节欧美考古学史一、古物学二、近代考古学的产生与成熟1、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母森根据馆藏史前古物,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标志近代考古学的诞生2、法国考古学家布歇·德·彼尔特(1788——1868)在索母河河口的阿布维尔任税务官,从事业余考古调查3、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822——1890)发掘希沙立克的特洛伊古城、迈锡尼公元前16世纪的王室竖穴墓——标志考古地层学的形成4、瑞典人古斯塔夫•奥斯卡•蒙德留斯(Gustav Oscar Montelius1843——1921)对考古类型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标志考古类型学的形成三、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思想遂成为时代潮流,对考古学的影响很大。
《考古学概论》复习概要
《考古学概论》复习概要一.欧洲古代文化。
1.旧石器时代⑴阿舍利文化--最初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圣阿舍尔得名。
属于手斧文化。
手斧特征:用骨棒和木棒在火石结核上交互打制而成,器身较薄,平直的刃缘,较浅的石片疤,以左右对称为特色,器形有扁桃形和卵圆形等。
⑵莫斯特文化--①石制品大多数属石片工具制作系统,勒瓦娄瓦技术的影响明显。
但石核体较小,呈盘状,这与勒瓦娄瓦的不同。
该文化的特征性器物是: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器和三角形尖状器。
本时期,人们学会使用骨质工具,用研压剥落方法对石器进行二次加工。
②主要居住在洞穴、岩棚,和些许小窝棚。
⑶迈锡尼文明--①指希腊本土青铜时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希腊南部和爱琴海区域,年代约公元前1600-前1100年。
主要遗址:特洛伊遗址。
②分期:Ⅰ早期迈锡尼文明,墓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和圆顶墓;王族竖穴墓用石块建成长方形墓室,上盖石板、圆木或涂泥树皮。
随葬品以金器为主,如金指环、金印章、金面具。
装饰图案善用狩猎、战争题材。
Ⅱ中期迈锡尼文明,王族墓葬以圆顶墓为主。
墓有石凿或砖砌的墓道,墓室平面呈圆形,砌石为壁,顶部砌成圆锥状,墓上堆土成坟丘。
二.西亚古代文化⑴纳吐夫文化--约公元前1.5万年-前1万年。
西亚自旧石器向中石器时代过渡。
发现于巴勒斯坦犹大山西坡的苏克巴洞穴。
石器主要以细石器为主,以半月形细石器居多;葬俗:尸体一般葬在居住区内,葬地撒上红色赭石,周围加上红色护墙;葬式有个体葬、集体坑葬(通常为3个个体)、集体二次葬。
⑵古代城市国家兴起①欧倍德文化--首次发现于伊拉克南部乌尔地区。
⒈主要遗迹是神殿。
⒉居址建筑分为:建筑在土台上的土坯墙结构的房屋;结构简单的芦苇棚,以泥和芦苇合筑而成。
⒊墓葬:以土坯砌成长方形棺具,下葬后自覆盖土坯。
有二次葬。
②乌鲁克文化--最早发现于伊拉克的古城乌鲁克得名。
⒈这一时期出现大规模的神殿,并以神殿为中心形成聚落。
⒉流行轮制陶器,以红土为原料,装饰风格朴素,仅有浅地阴刻纹样;器形以高柄长嘴为特征;金属制品盛行,主要有铜制武器及金银制容器。
考古学概论(西北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讲义)
考古学概论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
17世纪时指对古迹、古物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含有美术价值的对象的研究。
19世纪才成为对所有古迹、古物的研究。
中国:东汉:古学,指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字学;北宋中叶:金石学,仅限于古代的吉金、石刻;清代末期:金石学:扩大到各种古物;古器物学,此名称延续至20世纪前期。
集古、博古、格古、考古:宋。
日本首先使用“考古学”这一名词。
二、考古学的定义:格林.丹尼尔(英国考古学史专家)认为含义有二:①、人类历史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②、人类史前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
夏鼐:①、考古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继续使用这种知识的途径;②、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和技术;③、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
共同点:过去的;物质的遗存。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自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
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
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
下限:英国: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
法国: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
美国: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4年)。
中国:明朝灭亡(1644年)。
空间范围:原则上:全球各地,一般限于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
四、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目的:人类历史。
察明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的规律。
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
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
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一、考古资料的遗留形式及原因: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被保留下来,即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情况:①、埋藏于地下,为多,大量;②、遗留在地面上。
造在地面上,高大,长时期内不会被彻底埋藏;年代不太久远。
地下遗留形成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的沉积。
考古学概论_文档版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所讲的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考古学的学科分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发展的历史,考古调查、发掘、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一、“考古学”一词的由来二、考古学的定义(一)国外的定义1.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定义2.英国学者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的定义3.英国学者迪克逊(D.B.Dickson)的定义4.英国学者戴维•克拉克(D.Clarke,1937——1976)的定义5.英国学者皮戈特的定义6.前苏联学者A.B.阿尔茨霍夫斯基的定义7.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的定义(二)中国考古学家夏鼐的定义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人工遗存二是与人类有关的自然遗物三是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四、考古学的研究目标美国学者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认为考古学研究有四个基本目标陈淳在《当代考古学》一书中介绍了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考古学三大目标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考古学担负着写续篇、修国史、建体系的重大任务第二节考古学的分支一、按时代标准划分二、按照研究的手段和特殊对象标准划分三、按地域标准划分第二章考古学学科的发展第一节欧美考古学史一、古物学二、近代考古学的产生与成熟1、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母森根据馆藏史前古物,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标志近代考古学的诞生2、法国考古学家布歇·德·彼尔特(1788——1868)在索母河河口的阿布维尔任税务官,从事业余考古调查3、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822——1890)发掘希沙立克的特洛伊古城、迈锡尼公元前16世纪的王室竖穴墓——标志考古地层学的形成4、瑞典人古斯塔夫•奥斯卡•蒙德留斯(Gustav Oscar Montelius1843——1921)对考古类型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标志考古类型学的形成三、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思想遂成为时代潮流,对考古学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