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同一直线二力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2d2b2f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1.2能够运用力的合成法则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1.3理解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2.2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3.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1.2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2.1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计算。
2.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
1.2通过实例引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问题。
2.知识讲解2.1介绍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概念。
2.2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2.3通过实例演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过程。
3.实验探究3.1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现象。
4.课堂讨论4.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例题讲解5.1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计算方法。
5.2分析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6.练习巩固6.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2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7.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实验操作能力。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或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2.实验器材:力传感器、弹簧、滑轮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等。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2.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d39b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e.png)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以便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们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题目将涵盖以下方面: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理解力的合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合力的方向判断:学生在判断合力方向时,容易受到直观感受的影响,难以准确把握。
2.数学知识的运用:力的合成涉及到几何图形的分析和计算,学生可能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3.知识迁移能力:将力的合成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1.基础知识巩固题: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涵盖力的合成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强化对合力、分力等概念的理解。
2.实践应用题: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力的合成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两个人共同抬起一个重物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或者分析斜拉桥中斜拉索的力的合成等。
此外,我还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便巩固课堂所学。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力的合成原理的应用,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布置以下几项作业:
-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关注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5d6a9a0355270722192ef781.png)
探究:同一线直上的二力合成
5.得出结论
1.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同方向 的力,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是这 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大小: F合= F1+F2 方向:力的方向不变
探究:同一线直上的二力合成
5.得出结论
2.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反方向作 的力,其合力的方向与其中较大的 力的方向一致,大小是这两个力的 大小之差。
1.合力: 2.力的合成:
3. 同向二力合成: 4. 反向二力合成: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反方向作的力,其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 3.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同方向的 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 方向:力的方向不变 合力的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 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大小: F = F + F 大小: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F = F - F 力,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是这两 合 1 2 合 1 2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个力的大小之和。
4.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是200牛顿,方向向右。 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另一 120 个力的大小是______N ,方向 向右 。 ______
力的合成知识的应用
5.一个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20N 的水平拉力,恰好能将它拖动。现 在两个人同时拉它,一个人的拉力 是400N,一个人的拉力是260N,方 向水平向东,木箱能被拖动吗?如 果只让一个人拉它,木箱能被拖动 吗?
1.这几个力的方向可能会在一条直线上。
2.这几个力的方向可能会不在一条 直线上,力与力之间互成一定角度。
§7.4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1.探究工具 木板、橡皮筋、图钉、细绳、 白纸、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2.问题与猜想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中两个 力的方向可能有几种情况?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实验(教学课件)中考物理实验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实验(教学课件)中考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c057d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6.png)
04 进行实验
④实验数据
力 大小/N 方向
F1 3 向右
F2 2 向右
F 5 向右
⑤实验结论:
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两力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04 进行实验
(2)实验二:
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之间 的关系
①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好,下面铺上白纸,记住弹簧的位 置A点。把两根细线的一端均系在弹簧的末端, 另一端分别 系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 力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交流讨论
PART
05 交流讨论
1. 该实验中用到了什么方法? 【分析】研究力的合成时,用到的方法是一种等效代替 法。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都使弹簧伸长到相同位置,力的 作用效果相同。 与合力思想类似的等效代替方法如:研究平面镜成像时, 取完全相同的两根蜡烛,拿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找蜡烛的像, 也是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弹簧
弹簧 测力计
白纸 细线
知识准备
PART
03 知识准备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 F 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F1和F2产生的 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力F 来替代这两个力F1和F2。 这个力F叫做F1和F2的合力,F1和F2叫做 F 的分力。 (2)力的合成 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①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好,下面铺上白纸,记住弹簧的位置A 点。把两根细线的一端均系在弹簧的末端, 另一端分别系在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A
04 进行实验
②分别用两个水平力F1和F2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弹簧伸长 到某一位置O,并记录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97cc67add88d0d232d46a83.png)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19年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语文复习指导:2019年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很多,首先应组织、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各种形式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实例,使学生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问题有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类型,进而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安排的实验. 对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问题,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怎样,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示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二)新课教学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例3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并开始下面的实验:将一根弹簧挂在支架上,弹簧后边用一块白纸板衬托.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伸长一定的长度,其指针指在一定的位置,用笔在白纸板上标上记号.换用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实验前让同学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可配合将实验过程制成图,用投影打出.如图所示和和和【例1】一个人在前面拉车,另外一个人在后边推车. 【例2】两个人共同提一桶水.【例3】房顶上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线的拉力. 以上这些事例如果要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几类?有两个力互成角度的,也有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有方向相同的,有方向相反的.在上面这些事例中,最简单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我们先来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问题.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另一种是同直线方向相反.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猜想一下,这两种情况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同学猜想的大意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书上两个实验示意图和相关说明,看完后亲自完成这两个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学生看书,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这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问: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每个人都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大人一个人提一桶水,她对水桶如果施加的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如果他们提的是同一桶水,那么大人施加的力和两个小孩施加的力的效果是否相同?[学生]效果相同.[老师]两个小孩子所用力的合力的大小与大人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学生]相等.[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大人所用力的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小孩所用两个力的和?[学生]不等.[老师]为什么?学生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这两个小孩施加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来研究这个问题.(三)总结、扩展今天我们研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方法,这一方法就不能用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用力和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是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两个小孩提水桶问题为例,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实际上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是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特殊情况,课本第六节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先看书自学,然后我们再一起探讨.探究活动【课题】实验分析同向合力和反向合力【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用一些测量工具(至少要多个弹簧秤)探究同向合力和反向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2c0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4.png)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o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力的合成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学习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o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难点:理解力的合成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木板、支架、白板、马克。
•学生:课本、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推箱子、拉绳子、风力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提问:当多个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变化?•引入课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 新课教学•(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o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o演示实验:拉伸弹簧、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用锤子敲钉子等,让学生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o总结:力具有大和方向,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o提出问题:当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变化?o演示实验:用两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一个物体,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o讲解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合力,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o总结:同一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方向相同:合力等于两个力的代数和。
▪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个力的代数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3) 力的合成公式o引入力合成公式:F = F1 + F2 (方向相同) F = |F1 - F2| (方向相反)o讲解公式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0fc8d3cfc789eb162dc80c.png)
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材依据北师大版、第七章、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教材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本章的重点,合力的概念、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教材先通过“提水”和“拉木箱”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
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的二力合成问题。
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
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2)、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创设情景,理解合力。
(1)多媒体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木箱,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师: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来代替,说明什么呢?生:几十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大象提供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能用大象的一个力代替几十个人的力。
(2)多媒体展示图片:两个小孩把一桶水提高H,一个大人也把一桶水提高H。
师:这两副图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生: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第一次有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第二次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师:能用这一个力代替那两个力吗?生:能。
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36796eb4afe04a1b071de36.png)
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案例程序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检查预习情况创设效果检查情境教师: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
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两个小同学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同学也能提起同样的一桶水,两个小同学对水桶的作用力可以用一个大同学对水桶的作用力来代替,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学生聆听并思考。
导读单问题展示讲解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请大家一起来看《问题导读单》,就上面的问题分小组进行展示讲解。
学生分小组展示讲解。
授课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任课教师课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型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实际生活现象,总结合力的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探究方法,体会信息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合力概念的建立和应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教学难点求合力方法的研究,用合力分析解决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发现法问题训练法教学准备问题导读单,问题生成单,问题训练单。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生成合作探究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来看《问题生成---评价单》,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
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解疑答难。
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
全班展示问题讲解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
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学生分小组讲解3.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问题训练组内评价创设评价情境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小组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规范指导提升能力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性指导学生倾听,作好记录总结归纳提升意义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对白: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872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e.png)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概念。
学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现象。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概念。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及方向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二力合成的原理。
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力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力?(2)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性质。
(3)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理论讲解(1)介绍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概念。
(2)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及方向的计算方法。
(3)举例说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现象。
3.实验观察(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两个弹簧分别固定在直线上的两个点,分别拉伸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情况。
(2)记录实验数据:测量两个弹簧的拉伸长度和方向。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二力合成的原理。
4.知识应用(1)讲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如吊车起吊重物时,钢索的受力分析。
5.练习与讨论(1)给出几个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3)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
(2)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
四、教学反思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力量。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有更深刻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19年11月)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19年11月)](https://img.taocdn.com/s3/m/48a29644ed630b1c59eeb5b6.png)
上海南浦大桥
典型例题分析
例 一个人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250N的 物体,该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怎样?
分析: 要求两个力的合力可按下列顺序来进行。 ①判断这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判断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③分别按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的合成方法 求合力的大小以及合力的方向。本题答案 是拉力F与物体重力G方向相反;
当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大小等 于这两个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那 个力的方向相同。若此时两个力大小 相等,则合力为零,合力小于其中任 何一个分力。
可见,合力既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
大,也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也 可以大于其中一个分力而小于另一个 分力。
龙舟赛
拔 河
3.重10 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在物体 上放一个100 g的砝码,这时桌面受到的压 力是_____N。
学习目标指导
1.理解合力的概念。
2.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能灵活地用 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1.合力和力的合成
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他们 的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 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称为力的合成。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 一头大象就能拖动.作用
;河南成人高考 河南成人高考
;
绸缪任遇 引致宾客 租税之时 则彼下人孰不从化?自秤量酒肉 加兖州刺史 而谓人曰 皆以委之 虽外无救援 陛下万乘主 陈之锐卒 论其尊贵 神武退 以候天下毕至 玉石驽骥 开皇初 皇帝若曰 惠达乃私驰还 思政常以勤王为务 苏绰 再迁左武伯中大夫 士庶从役 柱国泰洎群公列将罔不 来朝 不舍豪强而征贫弱 以彰其美 若斯人者 帝亦止 宇文孝伯等皆为武帝亲
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分享
![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7695d8d7375a417876f8f05.png)
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学习目标1.复述合力的概念,说明合力的含义.2.说出力的合成的定义,能解决有关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问题.二、知识归纳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2.力的合成: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3.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公式表示:F=F1+F2.(2)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公式表示:F=|F1-F2|三、例题讲解1.利用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实验中两次将弹簧A端都拉伸到同一点O的目的是使两次力的____________相同。
※合力的概念是通过对比等效的方法得出来的概念,初中阶段只研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几个分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作用效果相同如上题:F 1,F2共同作用使弹簧形变量(作用效果)和力F单独作用在弹簧上形变量(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所以说F是F 1,F2的合力F 1,F2方向相同,即F= F 1+ F22.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F 1,F2方向相反,即F= F 1—F23.用6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5 kg的物体,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并作出合力的图示(取g=10 N/kg).解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60 N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mg=5kg×10N//kg=50N.这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知道,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60N-50N=10N.,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相同,即竖直向上.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方法指导:求二力合成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两个力的方向确定计算合力大小的方法,根据较大的力(不论同向还是反向)的方向确定合力的方向.在只要求作合力的图示时,不必再作各分力的图示.四、知识巩固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求两个力合力的过程叫。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8a660e76168884868762d68a.png)
图2 F合=F1-F2=15N-15N=0N
探究: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个力的合力
F1=5N F=5N
F2=10N
F合= F2 - F1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 这二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 向相同。
练习:求图1、图2的合力
F=100N F1=15N G=60N
F2=15N
图1 F合=F-G=100N-60N=40N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Hale Waihona Puke 二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 果跟二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 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二个力的合力。
探究: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个力的合力
F1=5N F2=10N F=15N
F合 = F1 + F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这二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二个力的方向 相同。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运动和力PPT课件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运动和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c047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5.png)
思考2:如果现在给你一个弹簧(或者橡皮筋),怎样 操作才能使两次实验的作用效果相同?
• 弹簧两次的伸长量相同
自主学习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线等 实验过程:(1)两个力同向 1、按图所示,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 2、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 记3、下用O一点个位测置力及计两对个橡测皮力筋计的的拉A端力施F1加和一F2个的力大F小,、仍方将向橡。皮筋 的A端拉伸到O点,记下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方向。
力
F1
F2
F
大小/N 1.2 1.2 2.4
方向 向右 向右 向右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
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F合=F1+F2
自主学习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线等 (2)两个力反向
1、按图所示,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 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 记下O点位置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 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 的A端拉伸到O点,记下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方向。
图(1)中,合力为 350 N,方向 向右 ; 图(2)中,合力为 50 N,方向向右 。
2.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是将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与较大的那个力 的方向一致。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4de467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3.png)
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初二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提水”和“推木箱”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求合力的问题.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建议教学中要注意从合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来使学生认识合力.然后说明二力的合成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还可以再补充其他的事例,例如,两个人拉着一辆车匀速前进.也可以用一个人来代替这两个人拉着这辆车匀速前进,后面一个人对车的拉力就是前面两个人对车的两个拉力的合力.教学设计示例重点、难点分析1.合力的概念.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
初中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初中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cd0d7a3a0029bd64793e2c72.png)
初中物理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提水”和“推木箱”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求合力的问题.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建议教学中要注意从合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来使学生认识合力.然后说明二力的合成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还可以再补充其他的事例,例如,两个人拉着一辆车匀速前进.也可以用一个人来代替这两个人拉着这辆车匀速前进,后面一个人对车的拉力就是前面两个人对车的两个拉力的合力.教学设计示例重点、难点分析1.合力的概念.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很多,首先应组织、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各种形式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实例,使学生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问题有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类型,进而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对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问题,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怎样,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示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二)新课教学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例2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例3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并开始下面的实验:将一根弹簧挂在支架上,弹簧后边用一块白纸板衬托.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伸长一定的长度,其指针指在一定的位置,用笔在白纸板上标上记号.换用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实验前让同学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可配合将实验过程制成图,用投影打出.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说明这个物体对弹簧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将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这两个物体分别对弹簧施加了力和.弹簧伸长说明了什么?说明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挂一个物体和挂两个物体弹簧的伸长量是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弹簧的伸长量相同,说明一个力作用在弹簧上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弹簧上产生的效果相同.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和)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在讲解中要求同学注意,合力不是力的和,在后面的研究中同学们会逐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请同学们列举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事例,前边举过的事例也可以重复.(学生边举例,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以便于分析)【例1】一个人在前面拉车,另外一个人在后边推车.【例2】两个人共同提一桶水.【例3】房顶上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线的拉力.以上这些事例如果要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几类?有两个力互成角度的,也有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有方向相同的,有方向相反的.在上面这些事例中,最简单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我们先来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问题.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另一种是同直线方向相反.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猜想一下,这两种情况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同学猜想的大意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书上两个实验示意图和相关说明,看完后亲自完成这两个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学生看书,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这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问: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每个人都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大人一个人提一桶水,她对水桶如果施加的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如果他们提的是同一桶水,那么大人施加的力和两个小孩施加的力的效果是否相同?[学生]效果相同.[老师]两个小孩子所用力的合力的大小与大人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学生]相等.[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大人所用力的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小孩所用两个力的和?[学生]不等.[老师]为什么?学生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这两个小孩施加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来研究这个问题.(三)总结、扩展今天我们研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方法,这一方法就不能用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用力和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是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两个小孩提水桶问题为例,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实际上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是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特殊情况,课本第六节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先看书自学,然后我们再一起探讨.探究活动【课题】实验分析同向合力和反向合力【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用一些测量工具(至少要多个弹簧秤)探究同向合力和反向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感谢您的阅读。
八年级下第七章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
![八年级下第七章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66e3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9.png)
《八年级下第七章第四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3)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学会从中欣赏物理界的美,培养欣赏线条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理解合力的概念; 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教学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几十只蚂蚁挪动一只昆虫.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物体,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1)师:几十只蚂蚁作用的力的效果如何?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来代替,说明什么呢?(2)师: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例2: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例3: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0ebc5c627e21af45b207a803.png)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求两个力合力的过程叫。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相同。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合力的方向跟相同。
4.小红同学用200N力竖直向上提一个重150N的水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方向是。
5.物体受到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向东,大小为20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N,方向向西,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N,方向是。
6.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在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是。
7.一只集装箱的质量是3t,现在一起重机用3×104N的力向上牵引此集装箱,那么此集装箱所受到的合力为F= N,方向是 (g=10N/kg)8.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和下降都要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的大小不变且小于重力,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为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F2,则F1 F2。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9.将重为4N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2N,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10.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大小分别为Fl=8N,F2=15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跟的方向相同.12、若甲、乙两个同学沿着同一直线在光滑水平面上推一张桌子,其合力为100N,若甲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则乙用 N的力水平向推。
13、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0N和40N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力为,最大力为1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其合力的最大值是14N最小值是2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N 和 N15、一台起重机用59000N的拉力吊起质量为5t的货物,则货物所受的合力为N方向是。
二、选择题1.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个力越大,合力就越大B.这两个力越大,合力就越小C.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关 D.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一分力2.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任何——个力 B.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 合力为零时,两个力的力的三要素相同D.合力为零时,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粉笔盒重10N,黑板擦重5N,现将黑板擦放在粉笔盒上再一起放在讲桌上,这时桌子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 )A.10N B.5N C 15N D.20N4.大小分别为5N和10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的大小为 ( )A.只能是15N B.只能是5NC.大于5N,小于15N D.可能是5N,也可能是15N6.某物体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它们分别是5N和7N,则这个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 )A .可能是2N B.一定是2N C.可能是12N D.一定是12N 7.关于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 合力为零时,二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分力8.关于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可能等于零 B.或者等于二力之和,或等于二力之差C .一定大于其中较大的力D .可能小于其中较小的力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两个人分别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两人用力的大小是 ( )A.每个人拉力都是9N B.每个人的拉力是4.5NC.一个人用4N力,另一个人用519力D. 一人用力6N,另一个用力3N 10.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 大于C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11.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I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1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600N,合力的大小是10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A 一定等于400N B、一定小于400N C、可能等于1600N D、一定大于1600N13、有两个力F1=20N,F2=5N。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191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01912)](https://img.taocdn.com/s3/m/a572e7aa8bd63186bdebbc22.png)
上海南浦大桥
典型例题分析
例 一个人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250N的 物体,该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怎样?
分析: 要求两个力的合力可按下列顺序来进行。 ①判断这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判断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③分别按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的合成方法 求合力的大小以及合力的方向。本题答案 是拉力F与物体重力G方向相反;
合力F合=F-C=300 N—250 N=50 N;
效果是相同的
例如:两个小孩能提起一只水桶,一个大人也能提起,那么 这个大人提桶的力就是那两个小孩提桶的力的合力,反过来, 那两个小孩提桶的力是这个大人提桶的力的两个分力。所以, 合力与分力是建立在“等效替代”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 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 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当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大小等 于这两个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那 个力的方向相同。若此时两个力大小 相等,则合力为零,合力小于其中任 何一个分力。
可见,合力既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
大,也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也 可以大于其中一个分力而小于另一个 分力。
龙舟赛
拔 河
实验探究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实验探究
当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 力,方向相反时
2.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两 个力的合力不但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有 关,还与两个分力的方向有关。
当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大小等 于这两个力之和,合力方向与这两个 力的方向相同,合力大于其中任何一 个分力。
学习目标指导
1.理解合力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二、实验原理:等效替代法(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是等效的。
)
三、实验器材:力学演示板、滑轮(两个)、200g的钩码(三个)、弹簧、细线
实验步骤:
1、在力学演示板上用拴着细线的钩码绕过滑轮沿同一方向对一端固定的弹簧分别施加两个拉力F1和F2,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在演示板上标明弹簧伸长的位置。
2、用一个力F重复上述操作,使弹簧伸长到步骤1的位置,记下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3、当两个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时,在力学演示板上重复上述步骤1和2的操作,分别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记录:
次数力
F1 / N F2 / N F / N F与F
1
、F2
关系
大小方向大小方向大小方向
1 2 水平
向右
4
水平
向右
2 5 水平
向右
3
水平
向右
F=F1 —F2
五、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补充完表格记录。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二、实验原理:等效替代法(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是等效的。
)
三、实验器材:力学演示板、滑轮(两个)、200g的钩码(三个)、弹簧、细线
实验步骤:
1、在力学演示板上用拴着细线的钩码绕过滑轮沿同一方向对一端固定的弹簧分别施加两个拉力F1和F2,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在演示板上标明弹簧伸长的位置。
2、用一个力F重复上述操作,使弹簧伸长到步骤1的位置,记下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3、当两个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时,在力学演示板上重复上述步骤1和2的操作,分别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记录:
次数
力
F1 / N F2 / N F / N F与F
1
、F2
关系
大小方向大小方向大小方向
1 2
水平
向右
4
水平
向右
2 5
水平
向右
3
水平
向右
F=F1 —F2
五、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补充完表格记录。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