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发展概述 PPT课件
元曲
• 白朴: •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 号兰谷。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 作家、杂剧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 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 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
四大悲剧
•
四大爱情剧• 《天净沙· 秋》 • 白朴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 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 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卖花声· 怀古》 • 张可久 •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 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双调夜行船· 秋思》 • 马致远 •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jiē )。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 套数又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 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 • 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
• 元杂剧剧本体制。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 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 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 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脚色主唱。四套曲子大抵与 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此外, 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时加“过场戏”。这种“过场戏”,或 一或二,前后位置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在“过场戏”里除 宾白外,只唱〔仙吕· 赏花时〕或〔正宫· 端正好〕等一、二支 曲子,后来明刊本的元杂剧,标为“楔子”。“楔子”是取木工加 楔入榫,使之密合牢固的意思。元杂剧的这种剧本结构形式, 从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概见。后人常用“四折一 楔子”来概括元杂剧的剧本体制。
古代文学常识——元曲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元
《天净沙·秋思》 唱
《山坡羊·潼关怀古》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唱白+”)演
散曲:金元时代兴起,由
词演化而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 词相近,可以字数之外加衬字, 较多的使用口语。包括小令和套 曲。
散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 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 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 的【正宫】【端正好】,表示 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 均属【正宫】。
角色分为: 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 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 净(花脸)、卜儿(老妇人) 丑(小花脸)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 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 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 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 本”。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 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 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 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 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 昇《长生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宾白,是剧中人 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 宾,故曰宾白”。有散白、 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 白、带白等。
剧本规定了主要动作、 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范”,简称“科”,如“再 跪科”、“鼓三通、锣三下 科”。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唱
元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 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元曲介绍课件ppt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马致远
•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 年,约卒于公元1321 年,是元代著名的杂 剧家。大都(今北京) 人。马致远字千里, 名不详。晚号“东 篱”,以示效陶渊明 之志。
• 代表作:《汉宫秋》
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白朴
• 白朴,原名恒,字仁 甫,后改名朴,字太 素,号兰谷,今山西河 曲人,生于金哀宗正 大三年(1226年)。
• 代表作:《唐明皇秋 夜梧桐雨》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故事梗概:
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 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 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 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 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 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 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
王昭君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郑光祖
• 郑光祖,字德辉,平 阳襄陵(今山西襄汾 县)人,生卒年不详。
• 代表作: 《迷青琐倩 女离魂》,别名《倩 女离魂》
-
《迷青琐倩女离魂》故事梗概:秀才王文举与
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 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 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 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 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 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 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 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 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 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
元曲三首ppt课件四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 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 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 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 中消遣,酒内忘忧……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 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 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 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 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 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 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 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 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 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的杂剧题 材广阔,内容丰富, 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 的丑恶和腐败,颂扬 民众、特别是青年妇 女的抗争精神,在现 实的深刻描绘中渗透 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 思想光辉。其代表作 《窦娥冤》、《望江 亭》、《单刀会》等 数百年长演不衰。
《窦娥冤》, 全名为《感天动 地窦娥冤》。元 杂剧四大悲剧之 一。它通过窦娥 含冤而死的故事 真实而深刻地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 现实。
这一句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试描述之。
倚着栏杆凝望着情人远去,如雪的杨花纷纷 飘落在身上也全然不觉。情人走远了,还在凭 栏远眺,频频招手,在招手拂袖间杨花才被拂 开去。寄情于景,令人心痛欲碎。动作看似随 便,却饱含思妇的无限愁肠。
鉴 赏: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溪又斜,山又遮”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 情人沿溪而行,渐去渐远,想再看一看,但 小溪曲曲折折,高山重叠阻遮,挡住了女子 的视线,终于看不到那远去的身影。
汉高祖还乡,结尾结在向他要帐上,这实 在是意想不到的结局。而且最后三句意在指 责他至今还想赖帐不还,更使人料想不到。 但仔细想来,却又是合情合理的。
《元曲介绍》PPT课件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 在下是关汉卿, 号已斋,亦作一 斋,汉卿是我的 字,我是元代著 名的戏剧大师。
• 代表作:《窦娥 冤》《单刀会》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 在下是马致远生 于公元1250年, 我是元代著名的 杂剧。晚号“东 篱”,以示效陶 渊明之志。
怅。
鹏程万里
自
古
不
奇
屈
人 伟 士
折
元
子曲Biblioteka 忧患总结•
诗经、唐诗、宋词及元曲,是我国传统文
学里并立的四座巨峰,是我国文学
史上的宝贵财富。
•
从艺术风格上看,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有各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学史像
是春天的园林,姹紫嫣红,百花
齐放,呈 现出大自然一样绚烂多
姿的面貌。
• 代表作:《唐明皇 秋夜梧桐雨》
关汉卿著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 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 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 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 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 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 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
冤。
王昭君
马致远著
汉宫秋故事梗概: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 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 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 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 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 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 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元曲五首课x
元曲五首课件pptx xx年xx月xx日•元曲的起源和历史•元曲的创作背景•元曲的赏析•元曲的影响和传承目•元曲的阅读技巧录01元曲的起源和历史元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特别是到了宋代,由于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民间歌谣和曲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元代都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为元曲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元曲的起源元曲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代至宋代为萌芽期,元代为繁荣期,明代至清代为衰落期。
元代是元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量的民间歌谣和曲艺被创作和传播,同时,文人雅士也开始参与元曲的创作,使元曲逐渐成为当时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元曲的发展历史元曲的艺术特点01元曲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学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构思新颖、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02元曲中的语言简练而深刻,往往通过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03元曲中的情感真挚而强烈,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情感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读者受到深刻的触动和启发。
02元曲的创作背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时期共分为四个时期:蒙古时期、元朝时期、北元时期和后元时期。
元朝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融合,为汉、蒙、回、藏等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条件。
元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严重。
元代社会背景元曲的创作风格元曲的创作风格以自然、豪放、清新、明快为主,具有明显的平民化、通俗化倾向。
元曲的创作手法灵活多样,既有叙事、抒情、写景,也有象征、讽刺和寓言等,充分展现了元代文学的多样性。
元曲的主题和题材元曲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爱情、婚姻、社会伦理、道德教化等。
元曲的主题和题材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描写爱情和婚姻,以及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元曲介绍课件
翻 开
乌 审 旗 第 一 实 验 小 学
六 年 级 四 班
元 曲 研 究 小 组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 “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 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 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 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 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 广袤地区流传开来。一般来说, 元杂曲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元 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 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 固定格式要求。
元曲主要包括
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情》、《天净沙 秋思》等
• 元曲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即散曲 和杂剧。 散曲与杂剧有许多共同特点,又有 很大的差异。散曲是配乐的新体诗 ,它与杂剧的唱词同样是由音乐构 成的。但散曲只是一种歌词,而杂 剧是结合宾白(对白)、科泛(表 演动作)的歌剧体栽,因而又是有 区别的。
关汉卿著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 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 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 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 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 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 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 为窦娥申冤。
王昭君
马致远著
汉宫秋故事梗概: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 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 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 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 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 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元曲发展概述 ppt课件
元曲发展概述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 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 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 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 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 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 展的必然结果。
大类. (4)从音乐的角度看,元杂剧的曲调与词有
密切的联系.
元曲发展概述
❖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 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 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 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 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 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元曲发展概述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 《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 《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 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 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 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 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马致远、郑光祖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窦娥冤》 白朴的代表作是 《墙头马上》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汉宫秋》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 《倩女离魂》
《墙头马上》和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 《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剧 中的四大爱情剧。
元曲发展概述
窦娥是一个身兼孤女、童养媳,寡妇、死囚的 人物。她三岁丧母,七岁被卖作童养媳,十七岁结 婚,不到二年又夫死守寡。这个孤苦无依的女子, 不但遭受着地痞无赖的欺侮而且最终被官府无端杀 害。她的一生正是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 窦娥是一个本分善良的普通妇女。丈夫死后,她忍 受着精神的痛苦和折磨,用命运观念自我安慰,安 分守己地遵循着当时的道德教条,尽孝守节。但即 使如此,她在黑暗的社会中也无法容身。
元曲简介资料
元曲中的经典剧本
《汉宫秋》:马致远的作品,以历史 故事为背景,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
《西华山陈抟高卧》: 红字李时中的作品,以 道教神话为背景,具有
很高的文学价值
《黄粱梦》:红字李时 中的作品,以道家神话 为背景,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
元曲中的经典散曲
《山坡羊》: 张养浩的作品, 以咏史抒怀为 主题,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
03 元曲的衰落
• 元代晚期,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变化 • 元曲的创作热情减弱,作品质量下降 • 元曲的传承受到阻碍,逐渐衰落
元曲的流派与代表人物
元曲的流派
• 豪放派: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代表作家有白朴、红字李时中、马致远等 • 清丽派:以清新、优美的风格著称,代表作家有乔吉、张可久、徐再思等 • 婉约派:以婉约、柔美的风格著称,代表作家有贯云石、薛昂夫、吴仁甫等
元曲与后世文学
• 元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 元曲的艺术特点被后世文学所继承和发展 • 元曲对后世文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03
元曲的经典作品赏析
元曲中的经典歌曲
01 《叨叨令》:白朴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 02 《马儿跑》:红字李时中的作品,以清新、优美的风格著称 03 《沉醉东风》:乔吉的作品,以婉约、柔美的风格著称
元曲的演唱
• 元曲的演唱形式多样,既有独唱,也有合唱、对唱等 • 元曲的演唱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元曲的演唱对后世戏曲、曲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元曲的文学价值
元曲的题材
• 元曲的题材丰富多样,涉及政治、历史、民间传说等多方面 • 元曲的题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 • 元曲的题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元曲的语言
元代文学和元曲 PPT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 关汉卿《窦娥冤》 • 马致远《汉宫秋》 • 白朴《梧桐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序》中也说:“凡一 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 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孔子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 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 2、汉族知识分子受民族歧视,少有进身之 阶;蒙古人为把持政权,科举时兴时废, 制度不善。
• 元朝建立后近八十年中,几乎停止。 • 虽然元中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二年 (1315)又重新恢复了科举考试,但汉人、南人仍然不能 取得与蒙古人和色目人相同的待遇和平等的地位,仍然遭 受歧视。
二、元代文学发展概况:叙事文学杂剧引领 元代文学发展,抒情文学诗词文退居二线。
• 瓦肆,也称“瓦子”或“瓦市”, • “易聚易散”之义——即日出市集,日中瓦解。 • 瓦肆中的门头(或摊位),均以栅栏间隔——因称勾栏,或以布棚 遮盖——称为邀棚。
(三)创作主体:特殊的统治政策与多 元的统治思想,造成儒生的特殊际遇。
1、统治思想的多元化, 不再独尊儒学。
佛、道教、伊斯兰教等都得到发展。 儒、释、道继续融合,产生了新 道教——全真教。
2、富有市民阶层兴起,市民文化崛起,文化消费的要求 高,迫切需求高水平的杂剧艺术。
商品经济迅速繁荣,富裕的 市民阶层迅速壮大,商人的 地位也大大提高。
以功利 诱天下
(元)杨维祯《盐商行》: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 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 愿盐商千料泊。”
3、瓦肆、勾栏的出现,为元杂剧及其他各类 伎艺的演出提供了场所。
3、文化政策特别宽松,促进了戏剧等通俗 文艺的创作与欣赏活动。
元曲发展历程概述
元曲发展历程概述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元朝(13世纪至14世纪)。
元曲的发展历程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阶段:1. 建立阶段(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元曲起源于当时的宫廷乐舞,最早出现在元宗朝的《太和正音谱》中。
这一阶段的元曲大多是舞蹈歌谣,内容轻浮、多以儿女情长为题材。
2. 蜕变阶段(14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叶):元曲开始受到民间戏曲的影响,逐渐蜕变为舞台剧目。
这一阶段的元曲主要有《散曲》、《教坊曲》、《杂剧》和《大曲》等不同形式。
散曲是元曲的早期形式,以诗词和歌曲为主,代表作有《西华山》和《摊破天津桥》等;教坊曲则是宫廷乐队演奏的曲调,得到了元代宫廷贵族的喜爱;杂剧则是元曲中成熟的剧种,注重唱念做打,代表作有《窦娥冤》和《牡丹亭》等;大曲则是一种综合了舞蹈、音乐、念白、唱腔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剧目,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和《五关斩夏侯惇》。
3. 全盛阶段(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元曲在明朝时期逐渐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主要的戏曲形式。
这一阶段的元曲代表作有《长生殿》和《汉宫秋》等,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创新独特,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4. 衰落阶段(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随着明朝的衰落和社会动荡,戏曲市场逐渐萎缩,元曲也随之走向衰落。
这一阶段的元曲多为翻唱或改编,创新少。
元曲的艺术水平和数量都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元曲在元朝时期起初以舞蹈歌谣的形式出现,经过蜕变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戏曲形式。
元曲在明朝的全盛时期达到艺术巅峰,但在明朝后期衰落。
然而,元曲的传统对后世的戏剧艺术发展影响深远,为后来的京剧、昆曲等形式奠定了基础。
元曲发展概述
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 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 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 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 歌形式-------“曲”。 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 “元曲”。
元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 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 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 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 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 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 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 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对她那恪守封建礼教并有点儿昏庸的父 亲,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复审时出 堂作证,终于使冤案得以昭雪。冤案的平反, 与其说是清官的功劳,还不如说是窦娥斗争 的结果。窦娥由一个本分善良的妇女到成为 一个坚强的斗士,被写得合情合理,真实可 信。《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 冤》。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 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 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 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 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 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 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的组成
散曲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 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 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 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 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 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全文】元曲专题ppt-课件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问题探讨】
整套曲可分三层:
◎第一层:首曲【一枝花】,集中描写了朱帘秀技艺的高超和 风姿的秀美。
元曲鉴赏
关汉卿
马致远
【作者简介】
【艺术特色】
【元曲鉴赏】2
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三要楚州亢旱三年 ------《窦娥冤》
【元曲鉴赏】1
【元曲鉴赏】3
十三世纪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
豪放中显其飘逸、 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
【词语解析】
◎阁着:噙着,含着,阁,同“搁”。
◎将息:调养、休息的意思。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痛煞煞:表示痛苦的样子。
◎好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语,犹言“好走着”。马致远《要孩儿·借马》套:“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关汉卿代表作是--- 《窦娥冤》 白朴代表作是--- 《墙头马上》 马致远代表作是--- 《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是--- 《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四大家】
简介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元曲的简介
元曲的简介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元杂剧):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发展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
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
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
唐诗宋词元曲的简介 ppt课件
1.韩孟诗派:以韩愈为首,孟郊、贾岛、 卢仝、李贺等为羽翼。
他们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 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写险怪,写幽僻, 写苦涩,写冷艳,甚至写凶狠。
2.元白诗派:以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
王建、李绅等为羽翼。白居易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重写实、尚 通俗、强调讽谕,提倡为君为民而作。他们 的乐府叙事诗成就较大。
晚唐诗歌:
感情也趋向细腻。表现心灵深层世界,创 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小李杜”:指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唐王朝,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道辉 煌,终于黯然熄灭了。唐诗也以寒 蝉一样凄切的声音,唱出了最后的 失落。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 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 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 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曲鉴赏】 【比较鉴赏】
元曲四大家指 关汉卿、白朴、马 致远、郑光祖 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十三世纪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
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 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 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 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 三要楚州亢旱三年
------《窦娥冤》
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 剧家。著名《天净沙 秋思》
初唐 诗坛:
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 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创造了一种既有 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 ─ 律诗。
1、“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 宾王。
2、陈子昂
盛唐诗歌:
盛唐气象:诗人的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诗中的代表人物是隐士和侠少。
元曲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知识普及PPT
曲与词最显著的 区别是有无衬字 ,有衬字的是曲 ,没有衬字的是 词。所谓“衬字 ”指的是在曲律 规定必须的字数 之外所增加的字
。
元曲的声情特点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宫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
仙吕宫唱 〔清新绵邈〕
正宫唱 〔惆怅雄壮〕
中国传统文学知识普及教育PPT模板
中国元曲
始于宋代,鼎盛于元。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 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 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 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的体制形式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宫调
曲牌
曲韵
平仄
对仗
衬字
宫调是指中国古 代音乐的调式, 曲与宫调出于隋 唐燕乐,南北曲 常用的有五宫四 调,通称九宫或
肆 著名元曲作品及赏析 ZHU MING YUAN QU ZUO PIN JI SHANG XI
壹
元曲的基本含义及形式特点
UAN QU DE JI BEN HAN YI JI XING SHI TE DIAN
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
•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 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
《元曲发展概述》课件
元曲的现代传 承:现代学者 对元曲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和 整理,使得元 曲得以传承和
发展
元曲的影响: 元曲对后世的 戏曲、小说、 诗歌等文学形 式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5
元曲的影响与价值
章节副标题
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奠定了元曲的基础,为后世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如唱腔、表演、剧本等 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创作风格,如写实、抒情、讽刺等 推动了戏曲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如戏曲的传播、观众的接受等
04
元曲的发展历程
章节副标题
元曲的初期发展
元曲起源于金朝,盛行于元朝 元曲的初期形式主要是散曲和杂剧 元曲初期的代表人物有元好问、关汉卿等 元曲初期的题材广泛,包括历史、爱情、战争等
元曲的繁荣时期
元曲的起源: 元朝初期,蒙 古族入主中原, 带来了新的文
化元素
元曲的发展: 元朝中期,元 曲逐渐成为主 流文学形式, 受到文人墨客
其他经典作品介绍
《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被冤屈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和不公。
《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 典戏剧的瑰宝”。
《牡丹亭》: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 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
《长生殿》:洪升的代表作,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 典戏剧的绝唱”。
元曲的形成过程
元曲起源于金朝,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产物 元曲的早期形式是“散曲”,后来逐渐发展为“杂剧”
元曲的创作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等
元曲的繁荣时期是元朝,当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元曲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白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她那恪守封建礼教并有点儿昏庸的父 亲,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复审时出 堂作证,终于使冤案得以昭雪。冤案的平反, 与其说是清官的功劳,还不如说是窦娥斗争 的结果。窦娥由一个本分善良的妇女到成为 一个坚强的斗士,被写得合情合理,真实可 信。《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 冤》。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 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 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 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 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 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 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的组成
元曲发展概述
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
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 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 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 歌形式-------“曲”。
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 “元曲”。
元曲
❖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 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 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 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 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 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 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 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窦娥冤》 白朴的代表作是 《墙头马上》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汉宫秋》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 《倩女离魂》
《墙头马上》和关汉卿的《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亭》,王实甫的 《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剧 中的四大爱情剧。
《窦娥冤》
窦娥是一个身兼孤女、童养媳,寡妇、死囚的 人物。她三岁丧母,七岁被卖作童养媳,十七岁结 婚,不到二年又夫死守寡。这个孤苦无依的女子, 不但遭受着地痞无赖的欺侮而且最终被官府无端杀 害。她的一生正是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 窦娥是一个本分善良的普通妇女。丈夫死后,她忍 受着精神的痛苦和折磨,用命运观念自我安慰,安 分守己地遵循着当时的道德教条,尽孝守节。但即 使如此,她在黑暗的社会中也无法容身。
但她并不低头。在第三折著名的[端正 好]、 [滚绣球]二曲中,她叱天骂地,对黑暗的 社会进行了猛烈抨击和愤怒的控诉,并把怨恨指 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主宰,表现了对封建秩序的 怀疑.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而这三桩誓愿都得到 了实现。自然界顺应正义的呼唤,发生了反常的 现象,这表现了窦娥的冤枉,也是对黑暗现实的 强烈抗议。为了报仇伸冤,窦娥的鬼魂继续进行 斗争。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 《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 《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 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 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 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 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 包括两类文体: ❖ 一是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 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杂剧”相对存在的。杂剧是用于 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散曲则是广义的诗歌,分抒情和叙事两大类。
元杂剧的体制上的特点
(1)以唱为主,说白只是起很次要的作用 (2)元杂剧一本四出,因此一般篇幅短小. (3)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外,杂五
大类. (4)从音乐的角度看,元杂剧的曲调与词有
密切的联系.
散曲
❖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 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 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 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 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 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的生活,她不得不起
而反抗,坚决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面 对张驴儿的诬陷和见官的威胁,她毫无惧色, 并且天真地相信官府是“明如镜,清如水”的。 面对严刑拷打,她据理力争即使“捱千般打拷, 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昏死 三次,但仍不肯屈服。只是在桃杌要拷打她的 婆婆时,她才含恨屈招。无情的板子打碎了她 对桃杌的幻想,但她还幻想上级官吏会加以复 勘,直到最后押赴刑场时,她才对统治阶级完 全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