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PPT课件__最完整版本(含逐字逐句翻译解析)
《离骚》课件(实用完美版)
![《离骚》课件(实用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64d7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5.png)
《离骚》文学体裁独特,语言华丽流畅。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作品表现出深邃 的文学意境和人文思想内涵。
离骚的文学价值
1. 观点独特
《离骚》试图从人类受苦之根源,对人的内在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2. 情感饱满
《离骚》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众的关怀之情,站在一个独立个体的角度,呈现出人性 在历史中的积极面。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此话出自《尚书·禹贡》中的《大禹谟》,成为了一种大公无私的思想取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句话出现在《史记》中,意思是指通过回顾过去的历史,以便从前人的榜样中学习,取长 补短,千古常青。
课堂讨论
1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对《离骚》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发掘出作品内涵。
2
离骚与现代社会联系
引导学生将离骚的精神内涵,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思考它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 发意义。
结束语
总结
本节课通过对《离骚》的解析,让大家重新认识 这个千年古典文化瑰宝,理解其文化精神。
展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文明, 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众的关怀之情。
诸侯割据,战争不断。它在当时的政
治、文化和哲学思想上都有着重大的
影响。
3
主题精华
《离骚》主要描写了屈原颓废而奋发 向上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人与生命的 意义、天与道的思考以及爱国与民族 精神的传承。
内容解析
1 文本内容分析
《离骚》的文字流畅典雅,诗意深沉。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巧妙的运用修辞手 法,直截了当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句鉴赏
《离骚》ppt课件(59页)
![《离骚》ppt课件(59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738006c5da50e2524d7f3b.png)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 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新时代。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 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天文 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 伯雷、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子行吟图 [明]陈洪绶 绘
秦王来信,约怀 王到秦的武关商谈盟 约。
怀王被囚咸阳, 于顷襄王3年病死。 骨架运回楚国。
屈原进言顷襄王, 力主联络诸国,共同抗 秦。
顷襄王革去屈原 三闾大夫之职,派人 押送,流放江南,永 不北返。
屈原遭遇国家忧 患,苦痛愤怨,写下 《离骚》。
屈原抱了块楚国 的石块,纵身跳下汨 罗江。
百姓爱戴屈原, 每年5月初5,摇着龙 船,拜祭屈原。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文是“九死未悔”,这里是“悔相道之不察。 “悔”与“不悔”是否矛盾?
不矛盾。①这里的“悔”根据课文内容不是 真正的后悔,而只是一种自我反省:是否是当 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呢?作者这里并没 有否定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 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具 体体现;“延伫”“步”“止息”让我们看到 了一位忧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1.速读课文,找出第1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 的词,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2.因为“惠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 出怎样的现实? 3.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 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 样的态度?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速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 态的词语,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哀:民生多艰,朝谇而夕替
《离骚》图
离骚-注释、解义-原文译文对照版
![离骚-注释、解义-原文译文对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c63e1e482fb4daa58d4bdc.png)
离骚-注释、解义-原文译文对照版《离骚》屈原(全文,白话翻译,注释,讲解,完整版赏析)【作品简介】《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为什么叫“离骚”?“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
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曹忧作辞也。
”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
因司马迁毕竟距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离”皆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
《离骚》的创作年代?《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离骚鉴赏】皇览揆余初度兮,⑷肇锡余以嘉名。
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⑹又重之以脩能。
⑺扈江离与辟芷兮,⑻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⑼恐年岁之不吾与。
(10) 朝搴阰之木兰兮,(11) 夕揽洲之宿莽。
(12)日月忽其不淹兮,(13)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太祖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大名。
《离骚》ppt课件完整版
![《离骚》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387d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6.png)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骚》对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知识拓展:楚辞及其他 作品介绍
楚辞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美辞藻与深邃意境呈现
优美辞藻
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辞藻,如“蕙纕”、“揽茝”、“余独好修以为常”等, 这些辞藻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深邃意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如“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
个人遭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失势, 流放期间深感国家前途渺 茫,个人理想破灭。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离骚》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 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 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融入诗歌,
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 个性和情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独特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
对美的独特追求
01
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众不同,注重表现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而
非外在的形式美。
楚辞的特点
《离骚》PPT课件
![《离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77f9380066f5335a8121c3.png)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 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 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 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 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 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 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 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 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 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 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 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 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 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 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 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 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 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花溅 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离骚ppt优秀课件
![离骚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dbfc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f.png)
与《诗经》相比,《离骚》更注 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
。
与《古诗十九首》相比,《离骚 》更具有宏大的格局和深邃的思
想内涵。
与唐诗相比,虽然风格迥异,但 《离骚》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思想深度。
04
《离骚》的现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倡导公正与平等
离骚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和压 迫,对现代社会公正和平等有启
05
《离骚》的诵读与欣赏
诵读技巧
节奏感
把握好句子的停顿和语 调的抑扬顿挫,以增强
诵读的韵律美。
情感投入
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 声音传达出对诗歌的热
爱和敬意。
清晰度
字音要清晰准确,避免 模糊不清或吃字现象。
仪态大方
保持良好的仪态,动作 自然得体,与诵读内容
相得益彰。
欣赏角度
01
02
03
04
语言之美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楚国政治腐败,民生 凋敝,屈原深感国家危机四伏, 怀揣救国愿望,创作了《离骚》 。
个人背景
屈原在流放期间,深感孤独和苦 闷,通过《离骚》表达了自己对 楚王和国家的忠诚与忧虑。
作品影响
01
02
03
文学影响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唐 诗、宋词等。
创作经验。
塑造了独特的文学形象,如香草 美人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 价值。
在整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 之作。
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 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离骚》PPT课件
![《离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a262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呢?自主阅读,立足文 本,归纳屈原的形象。注意“形象” 即形和象,包括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精 神气质。
1、诗人的外部形象特征包括衣着服饰、神态表情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宽服,广袖,高冠,长带,缤纷,芳香,高洁,脱俗(衣着服饰);忧郁, 苦闷(表情) 屈原非常讲究自己的外表美,他的服饰讲究、精致、细 腻、繁冗,华美而高雅。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雅美,正 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 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 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 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 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www.X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离骚》PPT学习课件
![《离骚》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160deca6c30c2259019ef2.png)
3.?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 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 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 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 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 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 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 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 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 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 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 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 愁 〞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 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 “兮〞字连接的假设连假设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 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 六节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 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 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 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 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 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
《离骚》PPT(完整)
![《离骚》PPT(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4504f0dff00bed5b9f31da7.png)
3、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 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 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 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 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 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 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 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 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 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 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 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 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 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 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 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 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 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 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修长的样子 高耸的样子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 光泽 光明纯洁的本质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放眼四望 指辽阔大地 回头看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好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受创而改变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 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 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 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 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 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 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于伶人之手, 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 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 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 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离骚》PPT课件
![《离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66bd0ce2f0066f53322d9.png)
屈原
目录
导入新课 屈原与楚词 解题 课文串讲 课文赏析 思想内容 文章特色 《离骚》的浪漫主义 知识延伸
导入新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 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 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
屈原与楚词
繁多 芳香浓烈 美好
放眼四望
章,通“彰”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受创而改变
澳门离骚邮票
参考译文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 么艰苦。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 便已被人折毁。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 着用白芷花来替代。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 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 心。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世 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违背准 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我忧郁失 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 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 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 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 着谴责,排遣着羞耻。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 的圣人之所称许。
第二,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在 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自然 现象编织成幻想的世界。如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 诗人朝发苍梧,夕至悬圃(神话中的山),他以 望舒(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飞廉(风神之名) 鸾凰、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帝阍 (天帝的看门人),下求佚女(帝喾的妃,商人 祖先契的母亲),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 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 神。
《离骚》PPT课件
![《离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fa39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0.png)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 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 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我爱我的国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 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
九、我思我感
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参考观点:
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 动摇和悔改。
1、楚辞
二、相关文言常识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
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
谣。
楚辞的特征。首先,《楚辞》中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
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
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
(4)浪漫的精神。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在作品中独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展示了他 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并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香 草美人”意象蕴含着屈原的爱国深情和独立高洁的人格。屈原 洁身自好,一心想追求开明民主的政治,然而事与愿违,他只 好借助“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抒发自己的苦闷 之情。
六、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