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讨论主题:病毒感染对生物体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病毒感染的认识和看法。
3.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病毒感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繁殖过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病毒知识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强调病毒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增强健康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病毒感染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病毒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选取一个生活中病毒感染的实例,分析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要求不少于300字,以书面形式提交。
2.设计一份关于病毒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繁殖过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要求图文并茂,版面设计合理,字迹清晰。
4.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使学生认识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提高健康意识。
3.通过学习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生命周期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掌握病毒分类及各类病毒的主要特征,区分病毒与其他生物。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病毒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掌握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复制、装配、释放等过程。
3.掌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4.通过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总结能力。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书写规范、答案正确。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创新思维和情感态度,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病毒知识水平。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病毒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资料搜集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病毒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通过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病毒这一特殊生物的认识较为模糊,容易将病毒与细菌、真菌等生物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区分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加强学生对病毒特征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短文,探讨病毒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预防病毒性疾病。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400字。
3.调查家人或朋友对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分析其中的误区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病毒在自然界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
设计以下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吗?病毒能在无生命环境中生存吗?
2.选择题: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病毒的繁殖过程?A.粘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B.粘附、复制、侵入、组装、释放;C.粘附、侵入、复制、释放、组装;D.粘附、侵入、组装、复制、释放。
3.问答题:简述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3.培养学生面对病毒性疾病时,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克服恐慌,学会正确的预防方法。
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和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的价值观。
5.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生物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病毒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学生对病毒的认知多来源于生活经验,如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因此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深入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余琴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3、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学生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样引入课题很轻松。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爱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要充分给他们机会,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还不稳定和成熟,教师就必须要有效控制好课堂,引导好学生顺利完成该堂课。
三、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种类、生活和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病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是不是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不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病毒。
活动2【导入】学习目标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由学生齐读目标)1、病毒的发现;2、病毒的形态、大小;3、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4、病毒的种类;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3【活动】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通过阅读课本P89— 92内容,将以下七个问题讨论出结果。
)1、病毒的发现;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3、病毒的结构;4、病毒的生活方式;5、病毒的繁殖方式;6、病毒的种类;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4【活动】学生展示和完成练习(各小组在全部问题讨论完成后派出一个代表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板书出答案,其他同学讨论结束后各自完成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7-60的练习题。
)活动5【讲授】梳理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的的讲解梳理和总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或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7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7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写作时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篇1新课程中强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模块每项教学任务时,除了创造实验条件和参与学生讨论外,应适当补充相应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应资料,引导学生相对系统地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完成几个互不关联的实验的操作。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一、联系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认真安排实验,按要求及时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纪律、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五、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六、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周次、材料、教材年级、备注;第二周、发酵瓶,纱布,榨汁机,葡萄,酵母菌,醋酸菌,恒温箱,重铬酸钾,烧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三周、小桶2个,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必修2、高一年级、演示实验第四周、豆腐,电热干燥箱,粽叶,保鲜膜,平盘,盐,广口玻璃瓶,黄酒米酒和各种香辛料,高压锅,泡菜坛,各种蔬菜1、腐乳的制作2、泡菜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八周、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室,接种仪器,MS培养基原料,培养皿,酒精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酒精灯,高压锅,枪状镊,组培用具。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人”之后安排的课程,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
在学生研究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研究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史、种类、结构和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近期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会大量摄入关于XXX这种疾病的信息,也渐渐知道了这种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由此学生可能会认为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病毒仅仅对人类有害吗?病毒对人类有用吗?关于病毒的大小、结构、种类以及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都是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研究。
3、讲授目标1、常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进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2)分析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手艺进步对于科学研讨的促进作用;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1、病毒的首要特性;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病毒的首要特性。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请学生小组展示课前相关小组展示培养学生收集搜集的关于近期暴发的资料。
资料、分析资料的禽流感情况。
本领,施展学生的提问]引起禽流感的学生思考并回主动性,激发学生元凶是谁?答:禽流感病毒。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生物。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科学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病毒这一章节内容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病毒的结构、繁殖过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尚需加强。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介绍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2)讨论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作用;
(3)强调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病毒是如何繁殖的?有哪些关键步骤?
(2)病毒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有哪些?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新冠病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病毒的特点。
2.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病毒。病毒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病毒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病毒防治措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通过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如病毒引起的疾病如何预防?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有哪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病毒引起的疾病案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引起学生对病毒的兴趣和关注。
2.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对病毒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病毒的知识和看法。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如分析病毒引起的疾病案例,探讨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包括其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简单结构,以及缺乏自主代谢能力等基本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对病毒相关信息的辨识能力,避免误信谣言,是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病毒的相关图片、视频,以及病毒感染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病毒的秘密。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让学生认识到病毒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病毒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通过病毒相关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病毒对生物圈的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如疫苗研制、病毒防治等,同时认识到病毒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生态平衡、基因传递等。
3.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7.评价反馈,促进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病毒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病毒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病毒的生活周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病毒的繁殖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病毒的结构特点,掌握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的繁殖过程,掌握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繁殖、释放的过程。
3.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掌握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4.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病毒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出问题:新闻报道中提到了哪些病毒性疾病?病毒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这些问题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学过渡:从新闻报道过渡到病毒的基本知识,强调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病毒的结构特点
-介绍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
-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病毒的结构,使学生形象地理解Hale Waihona Puke 毒的特点。2.小组讨论过程:
-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小组成员互相提问、质疑,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判断题:关于病毒结构、繁殖过程、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陈述,正确与否。
1.请学生绘制病毒结构示意图,标注出病毒的主要结构,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病毒-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病毒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3.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健康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病毒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病毒的治疗方法2.病毒预防的科学方法四、教学方法1.直观法:通过展示PPT图片来介绍病毒的外观、特征、感染过程,以及人们受病毒感染后的表现。
2.归纳法: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梳理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防范措施、治疗方法等关键点。
3.实验法:在课堂上做手洗实验,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简单有效的无菌工作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问题老师展示一张病毒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后,想到什么?病毒是什么?第二步:介绍病毒的定义和特点通过PPT的展示,介绍病毒的基本定义和特点,以及感染过程,并让学生跟随PPT进行了解。
第三步:探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老师通过示例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等。
第四步: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以及病毒感染对人类的影响。
第五步:讨论病毒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老师带领学生讨论病毒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并通过介绍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六步:做手洗实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洗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简单有效的无菌工作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尤其针对新冠病毒的流行,通过直观、归纳和实验法进行多角度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病毒的特点、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疫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生活和健康保驾护航。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授课教学设计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与我们已知的细胞生物有什么不同?它又是如何引起疾病的呢?”
4.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系统地介绍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繁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病毒相关现象进行思考、质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病毒这一章节中取得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特别是病毒与细胞生物的区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病毒的繁殖过程,引导学生探讨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细胞、复制遗传物质和释放新病毒。
4.知识讲解:教师针对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方面进行讲解。
5.实践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病毒感染细胞的现象,加深对病毒繁殖过程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病毒相关知识时,可能会对病毒的繁殖过程、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产生疑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病毒的奥秘。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疫苗、抗病毒药物等方面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就病毒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与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病毒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学习能够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病毒。
(2)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二、教学重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本章节内容接在细菌和真菌之后,虽然细菌和病毒都是微小的,但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但也属于生物的一类特殊生物。
本章节展示了大量的图片,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观察,理解病毒结构的特点。
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促进了学生对病毒的作用形成辩证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教师咳嗽,陈述病理,让学生思考病因。
问学生老师的感冒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病毒教师:没错,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一种小生命:病毒。
由此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病毒(二)讲授新课:病毒的发现教师提问:对于病毒,人们一开始并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发现了病毒?学生:伊万诺夫斯基教师播放PPT,学生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
教师简单总结病毒的发现过程,结合伊万诺夫斯基实验,请学生思考病毒的个头大小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
初步形成病毒个头非常小的概念。
1、病毒的形态小:以纳米为单位,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形状:球形、杆形、蝌蚪形。
2、病毒的结构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细胞的结构,并强调细胞的结构是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请学生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学生:比细胞简单。
展示三种病毒结构图,请同学总结共同点。
病毒的结构:内部:遗传物质;外壳:蛋白质教师:病毒结构太简单,如何生存和繁殖?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在条件恶劣时形成结晶体度过;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新的病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c.面对病毒感染,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病毒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及繁殖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3.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病毒模型制作、观察病毒图像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多元教学,提高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过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病毒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病毒知识的学习,学生普遍对病毒的概念、分类及危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具体的形态结构、繁殖过程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薄弱。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认识不足,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和正确的健康观念。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及繁殖过程。
2.掌握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了解病毒感染的原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病毒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总结归纳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病毒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预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掌握病毒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理解病毒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查询病毒相关资料,提高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掌握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了解疫苗研制和应用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让学生亲手操作显微镜,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将病毒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让学生了解预防措施,提高健康素养。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补知识,共同提高。
-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详细的图解和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毒知识。
7.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理解病毒的概念,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例如:让学生分组探讨病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鼓励组内分享观点,形成共识。
5.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例如:播放病毒相关的科普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能力。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总路: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教学过程说明:(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2)本节课的导言可以直接导入。
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
或者由学生代表发言导入,只要能引出主题即可。
如某学生:“最近,我收集、记录了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使我对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我们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3)关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部分的教学,最好借助录像,展示病毒的多种形态和结构,还可制作教学软件比较形象地展示出。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疑和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讲解病毒的大小、结构、生活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
介绍病毒的种类,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多样性。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问]病毒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答: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感冒、艾滋病等。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汇报讨论结果。
展示资料]展示病毒在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病毒对人类的有利之处。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七、课堂练1、选择题:病毒不具备下列哪项特征?A.有细胞结构B.依赖于寄生细胞C.具有遗传物质D.无法自主繁殖答案:A2、判断题:病毒只会给人类带来害处,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答案:错误3、应用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一个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例子。
答案:例如流感病毒,它会引起人们感冒,但是通过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率。
八、课后作业1、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2、收集一些关于病毒的信息,如病毒的种类、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介绍病毒的发现过程,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素材,讨论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的不同之处。
教师展示教材中三种病毒的结构图,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了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并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教师展示各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照片,并简单介绍病毒的分类依据和不同种类的病毒。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了分析图片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师介绍由病毒引起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一些疾病,展示病毒的危害性。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对人类是否都是有害的,以及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病毒。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掌握病毒的种类、结构以及繁殖方式,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学习,总结出病毒特点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探究生物奥秘的信心与兴趣,体会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广泛适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病毒的种类、结构与繁殖方式。
难点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播放几则关于“手足口病"禽流感"艾滋病"新冠肺炎的视频”这些疾病传播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
你知道这些令人生畏的疾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现在医院的输液室里人满为患大家知道是哪些病毒在作怪呢?据有关专家统计,人类和动物所患的传染病60%都有由病毒引起的。
病毒的威力为何如此巨大?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那这节课就由四我带领大家揭开病毒神秘的面纱!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病毒》。
(二)新课教学1.认识病毒(播放短视频)为了探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曾经做过多次的实验和猜想,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89页,找一找这位科学家做了哪些大胆的尝试?对,为了找出病因,科学家首先推想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但是经过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更小的病原体称为“滤过性病毒”。
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动物的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由此,人们就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发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科学是严谨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科学家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得出的,同学们要学习科学家的这种不畏惧辛苦和失败的精神。
2.病毒的种类除了植物的烟草花叶病,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好,老师听到了,有同学说流感、鸡瘟,说的很正确,看来这位同学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的,对生活的观察也很仔细。
还有同学要补充吗?有同学说她经过预习,发现艾滋病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以后要向这位女生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人”之后安排的课程,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
在学生学习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史、种类、结构和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近期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会大量摄入关于埃博拉这种疾病的信息,也渐渐知道了这种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由此学生可能会认为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病毒仅仅对人类有害吗?病毒对人类有用吗?关于病毒的大小、结构、种类以及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都是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2)分析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结构特点:
1、非常小
2、没有细胞结构
3、由蛋白质的外壳、遗传物质组成
三、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在活细胞内寄生,靠自我复制繁殖
四、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进行分类
细菌病毒(噬菌体)
五、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除了知识目标外,本节内容中的素材还有利于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我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度较高,参与度也较高。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1、通过当前流感疫情在各地蔓延,顺利导入本课课题。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主题,我用课件让学生“真正看到了”诱发我们患病的病毒,又通过一组组病毒模式图,让学生认识到“结构简单”。
并激发学生思考病毒的生活方式,以及为何称之为生物。
在此我还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前面学习的细菌的生活,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楚的了解病毒和细菌一样,离开活细胞不会死亡的这一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