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上墙版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做好医院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我们制定了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报告和分析医院发生的传染病疫情,为科学、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一、报告范围1. 医院内各科室报告感染病例的发生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等。
2. 对于急性传染病病例、重点传染病病例和疫点疫区相关疾病病例,包括新发病例和已救治的病例,需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3. 各科室领导、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发现出现可疑的传染病症状或情况,应及时上报。
二、报告程序1. 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保证病情不扩散。
2. 医务人员将病例情况如实填写在传染病报告登记表中。
3. 正式报告:每日上午9点前,各科室应将前一天发生的传染病病例报告提交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4.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日上午10点前将全部传染病疫情报告总结汇总,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和上级卫生部门。
三、报告内容1. 报告类型: 感染病例报告、感染病例流行病学信息报告、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报告、重点传染病疫情报告等。
2. 报告内容: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治疗情况、传播路径、感染控制措施等。
3. 整理报告: 报告信息按照一定格式整理,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四、数据分析和应对措施1. 全面分析收集的疫情报告数据,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2. 针对已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追踪接触者,并加强密切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3. 根据疫情报告分析的结果,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
五、报告保密与利用1. 疫情报告属于敏感信息,医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保密性。
2. 疫情报告的数据将被用于制定防控策略和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3. 对于医院内部人员,需签订保密协议,严格控制报告数据的使用范围。
2024年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例(二篇)
2024年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例消毒隔离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成立消毒管理____,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
卫生技术人员要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进入人体____或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各种注射、穿剌、采血用具应当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三、治疗室消毒,配药前台面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空气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____分钟,并做好记录。
四、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并注明日期。
体温计用后,应用消毒液浸泡。
五、消毒物品和污染物品应分别存放于清洁区和污染区。
六、医务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进行治疗、换药、处置等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进行治疗时,要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过期失效及配伍禁忌。
七、诊桌、诊椅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人排泄物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消毒处理。
八、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病人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
传染病管理制度1.认真学习《____传染病防治法》。
2.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在学校中如发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____例及以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病例,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
上报内容包括:3.严格执行疫源地处理制度,对传染病人应隔离治疗,并对患者排泄物和物品进行消毒。
4.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6.严禁私自购买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
7.严禁违规诊治性病、肺结核病等传染病。
2024年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例(二)一、在规定的____日内,必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备案申请,并附上完整、准确的文件及资料。
十五、针对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阶段,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申请,同时提交必要的文件与资料。
传染病疫情院感上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与院内感染卡上报制度
1、各科室、诊室一经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39种传染病,应立即报告传染病管理科(XXX院)并及时在XXX系统填写疫情报告卡,传染病管理科会在每日下午下班前进行网络直报。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及其它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立即电话报传染病管理科,再由传染病管理科用电话报属地疾控中心(XXX 区疾控中心),同时报出疫情卡。
3、责任疫情报告人,填报疫情后要在住院病历首页或门诊病历上写“报疫情”字样以备查。
4、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填卡要求填写,信息完整无缺陷,并及时做好修正、死亡报告,住址要准确到村、组(居委会),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于诊断后不超过2小时报出卡片,影像学诊断为阳性的肺结核在校学生(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及老师必须在12小时内报出卡片,其他乙、丙类传染病诊断后不超过24小时报出卡片。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本院及在本院工作的医务人员等发生群体性突发的事件:如发热、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接种疫苗后反应等也应立即按甲类传染病上报,同时及时填写报告卡。
6、一旦发现科内有感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随时报告。
7、对不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出现传染病漏报、瞒报、缓报等现象要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罚,造成后果的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依法追查当事人相应法律责任。
传染病管理科修订
年月。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三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疫情报告制度模板一、目的本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报告和监测传染病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二、报告内容1. 报告单位信息:- 报告单位名称:- 报告单位地址:-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报告日期:2. 疫情报告信息:- 传染病名称:- 发现病例数量:- 发现病例的地点:- 发现病例的时间:-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预计疫情发展趋势:三、报告流程1. 发现疫情:- 当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立即通知报告单位的责任人。
- 确认病例后,责任人向上级机构提交疫情报告。
2. 疫情报告:- 报告单位的责任人在收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核实报告的准确性。
- 如报告准确,责任人向上级机构提交疫情报告。
- 如报告不准确,责任人与报告单位合作进行进一步核实,并重新提交准确的疫情报告。
3. 报告审核:- 上级机构收到疫情报告后,进行审核确认。
- 如有需要,上级机构可要求报告单位补充提供相关信息。
4. 报告通知:- 上级机构审核通过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等。
- 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通知后,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四、报告频率1. 高风险传染病:- 报告单位应每日向上级机构报告疫情情况,直至疫情解除。
2. 一般传染病:- 报告单位应每周向上级机构报告疫情情况,直至疫情解除。
3. 疫情解除:- 在疫情解除后,报告单位应向上级机构报告解除情况,并停止报告。
五、报告方式1. 报告单位可通过以下方式向上级机构报告疫情情况:- 电话通知- 邮件报告- 填写疫情报告表格并提交六、责任与违约1. 报告责任:- 报告单位负责对发现的疫情进行及时报告。
- 负责人需核实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并按时提交。
2. 违约处理:- 若报告单位未按时报告或报告不准确,上级机构有权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七、修改和沟通1. 本报告制度的修改需经过上级机构批准。
2. 报告单位需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本报告制度。
以上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模板,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满足当地防疫工作的需要。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2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制定并实施传染病上报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对传染病的及时上报,确保信息流通畅通,并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以供决策部门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验机构、学校、养老院、托幼机构等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的单位及个人。
三、上报内容及要求1. 传染病病例上报1.1. 在发现或确认有疑似传染病病例后24小时内上报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1.2. 上报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病情情况(症状、就诊医院等)、传染病确诊情况(确诊时间、确诊机构等)等相关信息。
1.3. 上报方式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确保及时可靠。
2. 传染病疫情上报2.1. 各级医疗机构应每日上报本单位内的传染病疫情情况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2.2. 上报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情况(病例数、死亡数、治愈数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2.3. 上报方式应及时、准确,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健康档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3.1. 医疗机构应及时准确地上报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3.2. 上报内容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病史以及传染病相关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和效果等信息。
3.3.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详细描述病例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等。
四、上报责任与义务1. 监管责任部门1.1. 区县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负责对所辖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验机构等的传染病上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1.2. 监管责任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查和核验。
2. 上报责任人2.1.医疗机构设置专人负责传染病病例及疫情的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上报和准确性。
2.2. 上报责任人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上报要求和流程。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模版(4篇)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模版尊敬的员工:为了确保公司内部的健康、安全,维护员工和客户的身体健康,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特制定以下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促进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制度内容(一)员工健康监测1. 所有员工每天上班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体温应不高于37.3℃。
2. 若发现员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请立即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并暂时停止上班。
3. 员工在公司内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戴口罩,并到医院进行诊治。
(二)个人防护措施1. 员工要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了物品或公共场所后,并在接触面部、餐前等重要时刻进行洗手。
2. 员工要培养良好的咳嗽、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3. 员工应避免前往疫情严重的地区,如需前往,应提前向上级领导报备。
4. 员工在公共场所务必佩戴口罩。
(三)环境卫生保障1. 公司将定期对办公区域、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 员工应保持个人工作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3. 如发现办公区域内有可能传播传染病的生物垃圾等,应立即向后勤部门报告,配合进行处理。
四、违纪处理(一)对于故意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对于因个人原因造成传染病蔓延的情况,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请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将其内容上墙,以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预防工作,共同维护公司的健康与安全。
公司人力资源部\t\t\t\t\t\t\t\t\t\t\t\t\t\t\t日期:XX年XX月XX日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模版(2)1.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上墙制度。
2. 上墙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和教育公民,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促使大家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 上墙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a.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介绍各类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提醒公民对症状的及时发现和急救措施的正确执行。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传染病疫情情况,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医院传染病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传染病管理办公室”)。
第四条所有医务人员、患者和来院人员均有责任遵守本制度。
第五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传染病疫情监测、传染病报告、传染病处置等方面。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监测第六条院内各科室和相关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传染病疫情情况。
第七条传染病管理办公室应定期调查和收集各科室和相关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汇总工作。
第八条传染病监测工作应加强对以下病种的重点监测:(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第九条传染病监测工作应结合人员、环境、设备等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相结合,确保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的科学和有效。
第十条传染病监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科室、医疗机构和医院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传染病报告第十一条医院内传染病的报告应及时、准确、全面。
第十二条任何医务人员发现或证实有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通知传染病管理办公室。
第十三条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应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初步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内容。
第十四条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应采用标准化的报告表格,并密切配合传染病管理办公室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应及时上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四章传染病的处置第十六条传染病的处置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
第十七条传染病的处置应根据传染病的种类、传播方式、感染人数、传播范围等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和处置措施,并及时传达到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模版一、总则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指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汇报和分析的工作。
为了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疾控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三、工作内容1.疾病报告(1)传染病报告在发生可能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时,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发热病例等突发传染病。
(2)其他疾病报告对重大疾病和疫苗不良反应等进行报告,并定期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汇报。
2.疫情数据收集(1)根据上级疾控部门的要求,及时收集各类传染病疫情数据,包括发病情况、病例分类、传播途径等信息。
(2)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更新数据,并按时提交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
3.疫情分析和研判(1)根据各类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评估传染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2)及时给出疫情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疫情通报和发布(1)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情况,包括发病人数、病例类型、传播途径等。
(2)及时发布疫情通报,向社会公众宣传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工作程序1.疾病报告(1)当发现可能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时,立即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发热病例等突发传染病。
(3)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发病人数、症状特点等。
2.疫情数据收集(1)及时收集各类传染病疫情数据,包括发病情况、病例分类、传播途径等信息。
(2)与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的疫情数据。
3.疫情分析和研判(1)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疫情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
(2)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疫情通报和发布(1)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情况,包括发病人数、病例类型、传播途径等。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本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单位特制定了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1. 上墙范围:所有单位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墙,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等。
2. 上墙时间:每天上班前必须进行上墙,上墙时间为8:30-9:00。
3. 上墙内容:上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病防治常识:员工需按要求掌握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需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3) 食品安全知识:员工需了解并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自己从事的食品加工、制作等工作符合卫生标准。
(4) 发热病人报告:员工要学会辨认发热病人的症状,并及时向单位报告,确保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5) 传染病防治工作安排:单位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传染病防治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能够迅速应对。
4. 上墙方式:上墙可采用多种方式,包括电子屏幕、公告栏、微信群等形式,保证员工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
5. 上墙记录:针对上墙内容,单位将建立记录,记录每位员工的上墙情况,并定期进行复查,确保员工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们单位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的具体内容,希望各位员工能够认真学习、遵守。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广大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
谢谢!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传染病上墙制度第一节传染病上报责任第一条任何单位、个人发现或者知悉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疫情,都有义务及时向所在机构或相关部门上报。
第二条单位或个人上报传染病疫情时应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描述、病例发现时间、病例传染途径等。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2篇)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发》,积极预防、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师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转诊工作,同时填写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及其它传染病监测报告资料、并立即将传染病报告卡报送公共卫生科。
3、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及时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最迟不超过____小时,发现乙类传染病时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时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
4、各病区设疫情报告监督员,负责本病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并督促病区医务人员登记、报告传染病。
5、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填写。
6、检验科、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按照谁检验谁负责的原则,立即将信息反馈至开单医生,并及时记录传染病登记本。
7、公共卫生科网报人员接到传染病报告卡,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保存____年。
8、公共卫生科定期对各科室传染病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门诊日志进行检查,并就检验科、放射科、ct室及磁共振室的传染病登记本与临床科室上报传染病进行核对,查看漏报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小组。
9、公共卫生科负责疫情报告的登记、统计和分析工作,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0、公共卫生科定期做好传染病的月报工作。
11、对于不认真执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疫情报告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或经济处罚。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2)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给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部门和社会大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
2024年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二篇)
2024年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六、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1、医疗人员在执行职责时遵循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措施,严格遵守隔离防护规定,同时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工作期间,医疗人员应穿着规定的制服,并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
3、医疗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流动水进行手部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或快速手部消毒剂。
4、在接触患者前后,尤其是在处理破损皮肤、粘膜或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等重点区域,以及脱手套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5、住院患者的安置应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患者应集中安置,特殊感染患者需单独安置。
6、病房需定时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7、病床应采用湿式清洁法,床头柜需一桌一清洁,使用后需消毒清洗并晾干。
8、地面清洁时采用湿式方法,如有污染,需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清洁。
9、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所有物品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0、特定诊疗区域如治疗室、监护室等,需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并定期进行消毒。
11、进行无菌操作前,需洗手、戴口罩和帽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需消毒,接触无菌器官的用品需灭菌。
13、根据物品性质选择适当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如耐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等。
14、医疗人员应了解各类消毒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灭菌剂。
15、配置化学消毒剂时需检测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16、更换消毒剂或灭菌剂时,用于浸泡的容器需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17、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需先彻底清洁再消毒或灭菌,其中传染病患者和特殊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器材需先消毒后清洁,再消毒或灭菌。
18、医疗器械在维修前应先进行消毒或灭菌。
19、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棉签、针头等医疗废物需分类收集,详细记录,并由指定部门进行处理。
20、对艾滋病患者采取血液/体液隔离,单人隔离,同种病原感染者可同室隔离。
21、接触患者时需戴手套,防止面部被污染时应戴眼罩,接触后立即洗手并使用消毒液。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2篇)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一、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限报告。
二、传染病报告病种(____种)甲类传染病(____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____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____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____小时;乙、丙类传染病____小时。
四、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防保科及医务科,防保科应于____小时内向医院领导及上级卫生部门报告,首诊医生于____小时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防保科进行网络直报。
五、出现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和方式报告疫情。
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七、发生食物中毒、大批不明原因病员、当地未有过或者国家已宣布消灭的传染病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同时向院长报告,医院应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八、严格登记制度。
门诊、急诊各接诊医师、放射科、检验科必须建立疫情登记本,做好接诊病例登记,对接诊及检出的传染病病员必须详细登记,及时报告。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本机构/公司制定了以下的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并要求所有员工和访客遵守。
1. 严禁患有传染病的人员进入机构/公司。
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明显的人员。
2. 员工必须自觉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保持室内通风等。
3. 机构/公司将定期进行室内环境的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公共场所和设备,如办公室、会议室、洗手间、电梯按钮等。
4. 员工上班前必须测量体温,如体温超过37.3℃应立即请假并立即就医。
同时,员工需向主管报告自己是否有症状明显的感冒或其他传染病症状。
5. 在机构/公司内,应尽量减少人员密集聚集,避免相关活动或会议。
6. 如发现员工或访客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通知主管或安全负责人。
同时,该员工或访客应立即离开工作区域或公共场所,并尽快就医。
7. 员工和访客应遵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防疫措施和宣传要求,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8. 员工如需出差或到疫情较重的地区,请提前报备并接受相关检疫和防护措施。
9. 机构/公司将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应对能力。
10. 本制度的执行由机构/公司的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请所有员工和访客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到预防传染病的责任与义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制定单位:(机构/公司名称)日期:(制定日期)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范文(2)尊敬的领导:近期,各地疫情形势严峻,为了更好地采取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提议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实行上墙制度。
通过制定和执行上墙制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疫情,减少人员流动,提高社区的防控效能。
上墙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需在入口处设置测温仪和消毒设备,并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要求进入的人员进行测温和消毒。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2篇)
医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单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提高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目的第二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单位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确保传染病的报告及时准确,并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第三章义务和责任第三条医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负有最终责任,要确保传染病的报告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第四条医院单位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负责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
第五条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均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不能任意隐瞒、拖延传染病的报告。
第六条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医学、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备良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第七章报告内容和流程第七条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应当每天及时准确记录新增的传染病病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二)病情情况,包括症状、严重程度等;(三)就诊医疗机构及日期;(四)传染病的诊断结果;(五)传染病的发病途径和传播情况;(六)传染病的治疗情况。
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通知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第九条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应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如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及时与报告人联系核实。
第十条传染病登记报告岗位应当每天就登记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制作报告,报送给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第十一章监督和检查第十一条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单位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第十二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二条对故意隐瞒、漏报或延误报告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且可能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对于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以及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医院内传染病疫情的发展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医院内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身体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第二条医院内所有科室、病区、门诊等单位发现疑似、确诊和疑似转确诊的传染病病例、疫情聚集性疾病或其他重大感染病例,应立即按照相关规定报告。
第三条病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等。
(二)病情情况:包括病症表现、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诊断结果等。
(三)感染情况:包括感染途径、传播途径等。
(四)病例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
(五)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
(六)其他相关信息:包括与病例有接触的人员、疫情发展趋势等。
第四条疫情报告的时限:(一)对于疑似病例,应在24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病科报告。
(二)对于确诊病例,应在12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病科报告。
(三)对于疑似转确诊的病例,应在6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病科报告。
第三章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第五条发现疑似、确诊和疑似转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单位应首先将患者隔离,并立即联系医院感染病科并报告。
第六条医院感染病科接到报告后,将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诊断和确认,并做好个案管理和信息登记工作。
第七条医院感染病科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并按照要求采取进一步防控措施。
第八条医院感染病科在接到报告后,应通知相关科室、病区、门诊等单位,加强对聚集性疾病病例的诊治管理。
第九条医院感染病科应定期向医院主要领导和卫生部门报告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第四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第十条医院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督导和指导。
第十一条各科室、病区、门诊等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十二条医院感染病科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各相关单位开展疫情报告工作。
上墙的传染病和计划免疫相关制度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全】院感科上墙制度
【全】院感科上墙制度院感科上墙制度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保障病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医院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感染病历报告工作。
二、政策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加强对医院感染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信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医院感染事件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感染事件。
三、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四、标准(一)、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主治医师及时向XXX 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报告卡。
2、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主治医1院感科上墙制度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确诊为传染病的病院感染,按《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二)、病院感染暴发的报告1、科室出现2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应立即电话上报院感科。
2、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委员会,并通报相关部门。
3、经调查证实出现病院感染流行时,病院于2小时内报告XXX、市感染质控中央,市CDC。
4、确诊为传染病的病院感染,依照《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报告。
2院感科上墙制度医疗废物临床管理制度1、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举措》中的各项规定。
2、在XXX和感染管理部的指点下,各科室应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和处理等工作。
4、医疗废物要严格分类放置,医疗废物使用黄色专用塑料袋,损伤性废物使用防刺伤的锐器盒(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不超过48小时);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性患者及疑似传染性的生活垃圾同属感染性废物。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2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一、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____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二、相关科室发现传染病阳性结果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办公室和临床首诊医师。
三、接到传染病报告卡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办公室。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办公室。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办公室。
五、网络直报办公室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____年。
六、特殊病例对于____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办公室,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七、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在____小时内,乙类传染病在____小时内,丙类传染病在____小时内。
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____小时内向中心办公室、卫生局报告。
九、住院部传染病人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转尘洁分院治疗(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除外)。
十、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日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立即电话报告办公室,办公室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心报告。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模版(2)一、背景和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和防控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
三、主要职责和义务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2.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登记和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疫情,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和传播途径;4.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提供所需信息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上墙版
一、管理原则
(一)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首诊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上级要求需采集标本的病例,由首诊医生负责安排采集标本。
二、疫情报告
(一)报告内容
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
①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②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③其他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除肺炭疽以外的其他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④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所定义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SARS预警病例、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2.规定监测病例
(1)发热病例。
按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发热呼吸道病例、发热肺炎病例和发热肺炎病例出院诊断情况的监测统计。
(2)AFP病例(14岁及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
(3)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病毒性脑炎)、15岁以下乙肝病例等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
(4)其他要求监测的传染病
(二)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