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女娲补天

文本分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其他三个是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本文就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塌地裂后,民不聊生,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五彩石,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象女娲补天的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从而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娲、隆、塌”等6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感受女娲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3.发挥想象,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4.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女娲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想象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感受传统,揭示课题

1.展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

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是来自哪个故事或传说吗?

(学生依次说出图片中的故事的名称)

2.结合图片引出女娲补天的故事。

过渡:同学们,最后一张图片展示的是女娲造人的场景。女娲是神话传说中人类的母亲,她抟泥造人,才有了今天地球上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女娲的另外一个故事——女娲补天。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板书:女娲补天)

明确:“补”能修饰的对象有衣服、锅、雨伞、营养等,那么“天”怎么能“补”呢?又该如何“补”呢?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女娲的相关知识。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女娲氏、灵娲、女帝等。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3.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测。

(1)指名学生拼写生字。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女:娲(女娲)姓(姓名)娇(娇嫩)婚(结婚)

火:熄(熄灭)烁(闪烁)炫(炫耀)烽(烽火)

冫:冶(冶炼)凋(凋谢)凄(凄惨)决(决定)

◆修饰词归类:

动词:(露出)窟窿(救出)人们(冒着)危险(寻找)五彩石

形容词:(快乐幸福)的生活(巨大)的响声(熊熊)的大火(五彩)的云霞

◆近、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创造——创新寻找——寻求

反义词:创造——模仿危险——安全燃烧——熄灭

(3)引导学生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课文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女娲补天的原因:天塌地裂,洪水肆虐,人们无法生存。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女娲向雨神求雨灭火,又造船拯救被困在水中的人们。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女娲历经艰难,炼石补天。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人们怀念女娲,认为天边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有疑问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思考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进行重点解读。

(1)品读文中描写天塌地裂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即第1自然段的后四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黑黑的”“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到处是”“挣扎”等,体会大地上的悲惨景象以及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境况。这里面有很多叠词,还要引导学生从语感和内容两方面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2)第2自然段中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你能发挥想象,

将它说得更加生动、具体吗?

预设:女娲找雨神浇灭天火只用一句话做交代,未免太简略,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可从文章的详略安排方面进行。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详细写出女娲向雨神求雨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以及雨神的反应,丰富文章情节。

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女娲补天,因此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带过。

(3)读一读文中写女娲寻找五彩石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女娲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预设: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它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起到的作用。

明确:“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说明找五彩石十分不易;“忙了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终于”,可见女娲寻找五彩石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都表现出女娲的艰辛以及她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4)女娲是如何炼石补天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圈出其中的动词,你能根据这些词,用自己的话复述女娲补天的经过吗?

预设: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内容集中在第4自然段,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寻找句中的关键词(主要是动词),从炼石和补天两个方面感受女娲的不易(前两句写的是炼石的过程,后一句描绘的是补天的动作)。复述补天的经过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动词,按一定的顺序适当扩展。通过复述,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学会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5)整体阅读课文,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形象?请简单说说。

预设:理解女娲的形象,重在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其精神品质。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分析有关女娲的具体事例,体会其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为了人类不怕困难、甘愿奉献的精神。

方法拓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多种,(1)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把握人物的形象;(2)通过分析人物所做的事件来理解人物的个性、品质;(3)通过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来把握人物的形象;(4)通过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5)通过理解文中评价人物的句子来体会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