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八年级)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万唯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万唯地理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它既关乎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知识点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元素,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中国与世界(40分)
1、中国与世界地理及其相对位置。
2、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影响因素。
3、世界人口与经济分布及影响因素。
4、亚洲地理中心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5、世界各大洲的地理区位及主要地形、地貌、气候和自然资源特征。
6、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基本状况及机遇与挑战。
二、自然地理(35分)
1、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2、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
3、中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4、中国的环保历程与挑战。
5、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6、世界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人文地理(25分)
1、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2、中国地区发展及其瓶颈。
3、中国文化及其特征。
4、世界人类文化交融与比较。
5、世界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以上就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的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就能够在考场上游刃有余,顺利完成考试。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综合性和掌握力的提升。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八年级生地会考知识点地理
八年级生地会考知识点地理
八年级生地会考知识点——地理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相关的学科,八年级学生需要具备一
定的地理常识和能力,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生地理地会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球与地图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在地球上,有许多重要的地域管辖,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和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地理学习的必备基础。
八年级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基本形态、经纬度的概念以及地图
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二、气候与天气
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层现象,包括气候和天气等。
气象是地理
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级生需要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变化规律,学生需要掌握气温、气压、降水等基本参数的含义和变化规律,并能够分析地球表面不同地方的气候类型和原因。
三、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
自然生态和环境变化。
八年级生需要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
如大陆、海洋、河流、湖泊以及自然灾害等。
四、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另一门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人文环境的状况。
八年级生需要了解人类
对地表的改变和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五、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地理学习中的基本观念,八年级生需要了解点、线、面的概念,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
六、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根据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地图技术发展而成的一
门新兴的学科,八年级生要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以上就是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地会考知识点,希望对同
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八年级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涵盖广泛,内容丰富。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众多的知识点,以应对会考的挑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八年级初中地理会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速度以及公转轨道等知识,这些都是初中地理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在地球的表面上有许多地貌特征,如山脉、平原、海岸线等。
初中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以及地表特征,如地形图的制图要素、地貌类型、地球上的气候带等知识。
三、地球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初中生需要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等基本概念。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影响和水资源利用的方法,以便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四、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变化的统计结果,与气象相比,气候更加稳定。
初中地理学科中,学生需要学习气候带的分布、温带植物和动物适应气候的特征等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天气现象、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五、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是现代人生活的中心。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人口分布规律、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城市化的影响等知识。
六、资源与环境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环境则是资源的提供者。
初中生需要学习资源类型、分布规律和保护措施以及环境污染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七、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对某一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过程,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工业发展等方面。
初中生需要学习区域开发的基本概念、开发模式和为什么需要开发等相关知识。
总体来说,初中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广泛,学生需要努力掌握以上知识点,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会考必备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会考必备1.自然地理知识点:(1)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包括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基本概念。
(2)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岛屿、山脉、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
(3)气候与天气:包括气候带、气候要素、气温分布、降水分布、台风等。
(4)植被分布: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冰川等。
(5)土地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旅游等。
2.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文地理基本概念:包括人口、人类活动、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基本概念。
(2)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老龄化等。
(3)城市与乡村: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与结构、城市与乡村的差异等。
(4)区域发展差异:包括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5)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
(6)旅游与资源开发: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3.地图与图表解读:会考中可能会涉及地图与图表的解读,例如根据地图判断地理位置、分析气候、人口分布等,以及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趋势等。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理解以上知识点,还应掌握以下几个备考技巧:1.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每个概念,要理解其具体的定义和涵义,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将其应用到相关的实际情境中。
2.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如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能够准确地读取地图上的信息。
3.学会分析与解读:能够根据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与判断。
4.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解答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掌握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多进行模拟练习和真题演练:通过多做题,掌握答题技巧和考点,熟悉题型和命题规律。
总之,初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较为广泛,需要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理解知识点,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疆域。
-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 我国的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 我国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 行政区划。
-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自治县)、镇(乡)三级。
-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 人口。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
-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大。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 - 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和地势。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高原和盆地,海拔多在1000 - 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 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1. 自然地理要素:-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赤道和纬度、时间带- 大洲和洋:五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山脉和高原:世界著名山脉和高原的名称、对人类的影响 - 河流和湖泊:世界著名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对人类的影响 - 气候和天气:气候的形成原因、世界主要气候带的特点、天气要素和天气变化-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2. 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原因、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物质生产方式: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定义和特点、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交通运输:陆路、水路和空路的特点和作用、世界主要交通枢纽和通道-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的定义和特点、城市化过程和影响、世界主要大城市-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国际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全球化的特点和影响3.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位置、边界和面积、自然地理特点、长江、黄河等著名河流、四大平原、两大高原、自然灾害等- 亚洲地理:亚洲的位置、边界和面积、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经济活动等- 欧洲地理:欧洲的位置、边界和面积、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经济活动等- 非洲地理:非洲的位置、边界和面积、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经济活动等- 美洲地理:美洲的位置、边界和面积、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河流和湖泊、主要经济活动等以上是八年级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一些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理要素的分布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4. 社会地理要素:- 政治地理:国家和国界的形成和变化、政治制度、政治地理的影响等- 经济地理:经济活动的类型和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和利用、贸易与全球经济等- 文化地理: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文化的传播和融合、文化对地理的影响等- 环境地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等5. 地图阅读与地理技能:- 地图的类型和制图要素:平面图、等经纬度地球仪、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地图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地图上的测量:地图比例尺、方位角、经纬度等地图测量方法和使用技巧- 地图上的信息提取:根据地图上的符号和图例,提取地理信息和进行地理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和运用、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GIS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6.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水资源、能源、土地、大气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破坏的原因与后果- 污染与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同类型的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与策略-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地球村的概念、低碳生活的意义与实践7. 地理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决策、城市发展的挑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与农业: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与管理、灌溉农业的类型和发展- 工业发展与环境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工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与减轻措施- 旅游业与地理景观: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持续旅游的原则与实践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提供了对地球及其各种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手写地生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手写地生会考知识点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八年级的地理学习有基础知识的铺垫,更有更深一层次的学习。
下面介绍一些手写地生会考的重点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基础知识1.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包括陆地、水域、空气等自然要素。
其中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水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空气则是指大气圈中的空气和气象要素。
2. 自然地理分布规律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的。
比如,沙漠环绕着赤道,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而极地冰雪则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
3. 自然地理灾害自然地理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旱灾、风暴等。
这些灾害往往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掌握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地理基础知识1. 社会地理的概念社会地理是指社会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各地的人口分布不同地域的人口分布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人口密集,而一些地区则人口稀少。
了解这些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三、地球环境基础知识1. 地球体系地球体系是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包括地球大气圈、水圈、陆地圈和生物圈。
2. 地球气候地球气候是指气候因素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不同地域的气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掌握各地气候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气候环境。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着影响,包括空气和水质污染、土地的开垦和破坏等。
掌握这些影响,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地图基础知识1. 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方法根据地图的制作目的和内容,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人文地图和主题地图等。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归纳大全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归纳大全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重点):①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至;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一、地理部分。
(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3. 经度和纬度。
- 纬度: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纬(N),赤道以南是南纬(S)。
0° - 90°。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0°经线以东是东经(E),0°经线以西是西经(W)。
0° - 180°。
4. 地图三要素。
- 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洲界:- 亚、欧: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
- 亚、非:苏伊士运河。
-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八年级生地会考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生地会考重要知识点地理学科是八年级学生地会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其内容涉及到人类、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生地会考重要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环境与自然灾害地球环境和自然灾害是重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意义,对考试非常重要。
2.水的循环及供水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水的分布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以及供水系统的构成,对理解环境和水的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3.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了解土地的类型,土壤和植被特征,掌握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土地,以及保护土地环境的重要性。
4.气候及全球变化了解大气环境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掌握全球变化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天气和自然灾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发展掌握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了解人口分布与贫富问题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2.文化与传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了解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包容性。
3.经济与资源了解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掌握资源分配和分配的影响,了解全球化的特点和影响等。
4.政治与国际关系了解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形势的理解和对国际事务的关注。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只是八年级生地会考中的部分内容,考生们需要深入把握,丰富知识面,做好准备。
同时,考生们还需要积累考试经验,掌握考试技能,时刻保持平静、冷静。
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点叫南极。
3、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4、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 90°。
5、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6、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二、世界地理1、海陆分布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2、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5、气温和降水气温的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的年变化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
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
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
八年级生地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生地会考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目,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各种事物的
分布和变化规律。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将在他们即
将结束的初中阶段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理常识还将在日常
生活中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因此,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八年
级学生地理知识考试中需要掌握的重点。
1、自然地理
(1)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四季变换、昼夜交替等。
(2)大气圈和气候变化规律:了解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影
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分类。
(3)水循环与相关现象:认识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水的污染等。
(4)地球构造及板块运动: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对
地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化: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分
布等情况,了解城市化现象、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和城乡差异。
(2)经济地理: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布局、资源禀赋和产业
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交通运输与旅游:了解我国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方式、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熟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以上是八年级生地理知识的主要考点,同时也是学生们需要好
好掌握的内容。
不仅要熟悉概念和知识,还要学会相关技能,如
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和解题方法等。
除此之外,平时多阅读相关
资料,多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观察能力也十分重要。
希望学生们能
够用心去学习地理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广泛。
为了帮助八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我将在这篇文章中对八年级地理必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大约为30%,而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称为一天,周期为24小时。
2.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称为一年,公转周期为365.25天。
3. 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倾斜23.5度,导致地球形成四季变化。
三、地球的气候带与植被带1. 气候带:地球表面根据纬度的不同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 寒带:位于两极附近,气候寒冷,植被主要为苔藓和地衣。
- 温带:位于寒带与热带之间,气候较为温和,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树和草原。
- 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和草原。
2. 植被带: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地球表面划分为极地、寒温带、温带和热带四个植被带。
- 极地植被:生长在寒带和极地地区,主要为苔藓、地衣和灌木等低矮植物。
- 寒温带植被:生长在温带的高纬度地区,主要为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草原。
- 温带植被:生长在温带的中纬度地区,主要为落叶阔叶树和草原。
- 热带植被:生长在热带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和草原。
四、地球的水资源与分布1. 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等。
其中,地表水包括湖泊、河流和水库等;地下水主要存在于地下岩层中;冰雪水主要储存在冰川和雪山上。
2.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约71%的表面为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储量;而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其中大部分是以冰雪形式存在;同时,水资源的分布也受地理条件的影响,沿海地区相对较丰富,而内陆地区相对匮乏。
五、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地球上人口的分布不均,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黑龙江省)(53N附近)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海南)(4N附近)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黑龙江省)(约135E)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新疆)(约73E)3、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各地均采用北京时间。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4、民族风情:如:少数民族乐器:①长鼓(朝鲜族)②两面鼓(傣族)③马头琴(蒙古族)④合欢萧(壮族)⑤冬不拉(哈萨克族)⑥神鼓(藏族)⑦鹰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⑧芦笙(苗族、侗族)节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名称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青藏高原以东、2000—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阶梯以北的广大地区1000米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3、主要山脉: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高原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形山间盆地、河谷平原、溶洞、石林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有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最低处,有著名的火焰山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因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⑶、三大平原:平原海拔东北平原200米以下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50米以下第二大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长江中下游平原50米以下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北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显著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①、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季风区内降水多(东部地区)。
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季风区内降水少(西北地区)。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⑵、南、北方雨季情况①、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造成的。
)②、东部雨季推移的规律:4月开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如: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如:南旱北涝或北旱南涝现象的发生。
3、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1)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2)梅雨:夏初,江淮地区经常阴雨连绵。
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又有“霉雨”之名)(3)台风: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危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爆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
好处: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4)沙尘暴:原因: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①植被比较稀少,②沙质土壤较多,③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4、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1、外流区为主。
2、外流河及外流区: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长江、珠江)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黄河、海河)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我国有天然湖泊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东部平原是我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青藏高原是咸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主要湖泊(两大湖泊):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
巴颜喀拉山5、长江:⑴、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宜昌、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⑺、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九曲回肠”——荆江河段),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6、黄河:⑴、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①、上游: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
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旧孟津(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