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3油矿地质学真题B卷
2003年石油地质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生油门限:有机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开始大量向石油转化的温度。
生油窗: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
油气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具有单一的储集层、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油气田:油气田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相渗透率:当岩石中有多项流体共存时,岩石对之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油气初次运移:烃源岩中生成的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后发生的一切运移。
地层不整合圈闭:指以地层不整合面作为遮挡条件的圈闭,它紧邻不整合面并位于不整合面以下。
地层超覆圈闭:在不整合面以上由于地层的超覆作用形成的圈闭,它紧邻不整合面并位于不整合面。
油型气:由Ⅰ型干酪根的热降解和热裂解形成的天然气。
煤型气:由Ⅲ型干酪根的热降解和热裂解形成的天然气。
地层压力梯度: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
地层压力系数:某一深度的地层压力与相同深度井水压力的比值。
二、填空题(1)增大(变重);(2)小(轻);(3)泥岩;(4)膏盐;(5)碳酸岩盐;(6)物性封闭;(7)超压封闭;(8)烃浓度封闭;(9)重力(浮力);(10)压力;(11)毛细管力(界面张力);(12)高势;(13)低势;(14)储集层;(15)盖层;(16)遮挡条件;(17)圈闭形成期法;(18)油藏饱和压力法;(19)生排烃期法;(20)流体历史分析法;(21)裂谷盆地;(22)前陆盆地;(23)克拉通盆地;(24)断陷型裂谷盆地;(25)下第三系。
三、简述题(要点)1、Ⅰ型干酪根:具有高的原始H/C原子比和低的原始O/C原子比;富含直链脂肪结构;主要来源于藻类和细菌;生油潜力大。
Ⅲ型干酪根:具有低的原始H/C原子比和高的原始O/C原子比;富含直链脂肪结构;主要来源于藻类和细菌;生油潜力大。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试总结及部分试题汇总

1、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有机质的成烃演化进程和烃类产物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可根据有机质性质的变化和油气的生成来划分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
目前主要按石油生成将有机质成烃演化划分为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分别与沉积物成岩演化的成岩作用、深成作用和准变质阶段相对应。
(1)未成熟阶段从沉积有机质开始埋藏至门限深度为止,Ro小于0.5%,地层温度小于50℃。
在成岩作用早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由于细菌作用下的水解和分解,转化为分子量较低的脂肪酸、氨基酸、糖、酚等生物化学单体,同时还产生CO2、CH4、NH3、H2S和H2O等简单分子。
随着埋深的增加,生物化学单体将发生缩聚作用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腐植酸类,进而演化为干酪根。
在成岩作用后期,干酪根可产生CO2、H2O和一些重杂原子组分。
该阶段尤其是早期生成的烃类产物,是生物甲烷和少量高分子烃。
高分子烃多是从生物体中继承下来的,一般为C15以上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具明显的奇数碳优势,缺乏低分子烃。
(2)成熟阶段此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
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始至生成石油和湿气结束为止,Ro为0.5-2.0%,地温50-200℃。
当达到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通常还伴有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干酪根开始大量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此阶段可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进一步划分为2个带。
油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并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数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由双峰变为单峰。
轻质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温度下,干酪根和已形成的石油将发生热裂解,液态烃逐渐减少,C1-C8的轻烃将迅速增加,胶质和沥青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石油密度降低,颜色变浅,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凝析气。
(3)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大于200℃,Ro大于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学考试真题AB

A卷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石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中氢__________、碳__________,我国大庆原油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用汽油的抗暴性可用__________表示。
在分子量相近时,各族烃类抗暴性大致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而言,直馏汽油的抗暴性比催化裂化汽油__________。
3、油品的特性因素K值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函数。
烷烃的K值是__________,环烷烃__________,芳香烃__________。
4、正构烷烃的相关指数__________,芳香烃的相关指数__________,环烷烃的相关指数__________。
相关指数越大,表示油品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系数越大,表示油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系数广泛表征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认为石油沥青质结构为结晶结构。
有三个层次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石油油胶溶体系数稳定性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种油料的蒸馏曲线(是沸点蒸馏曲线)7、二·判断是非题。
1.烃类及石油组分的氢碳原子比越高,其芳香度和缩合程度越低。
2.在石油中,含硫,含氮及含氧化合物的含量随沸点升高都呈增加趋势。
3.石油馏分的粘度指数大,表示其粘度高。
4.对比某一石油馏分的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和平衡汽化,要达到同一馏出或汽化百分数,平衡汽化所需温度最低。
5.催化裂化的气体产物主要是C1和C2烃类。
6.石油馏分BMCI值越低,其高温裂解制烯烃的烯烃收率越高。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
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15×3=45)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推荐阅读)第一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油矿地质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井名判别2、录井方法:填空题为主,原理作了解,以前五种为主,大题不考第二章地层测试:了解为主第三章这是以后学习工作中中必用知识,在其他课程中讲述。
考试不作重点,略作了解第四章(重点)第一节了解第二、三节重点:作图题(例如:地层对比)第五章第一节(重点):断层识别,断点组合(作图)第二、三节作了解第六章(重点)第一节:填空为主第二节(重点):填空、简答题第三节:掌握裂缝几种成因,及描述裂缝的常用参数第四节:常考查定义(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第五节:了解第七章第一节:作了解,掌握概念(流动单位、流体系统)第二节(重点)第三节(重点)P245第八章作了解第九章(重点)第一节:理解不同类型储量的含义,名词解释第二、三节(重点):掌握容积法和物质平衡法储量计算原理,掌握相关计算参数及地质含义储量计算部分,常有计算题,(参考试题)第四节:了解第十章作了解第二篇:自我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黎丹红,来自马来西亚的一名留学生。
我在北京石油大学读本科,学石油工程专业。
明年就快要毕业了,好舍不得离开中国!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爱好和兴趣:看书、上网、听音乐、旅游等。
我呢,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大家容易认识我、记住我!我今年21岁了,个子不高也不胖,爸爸和妈妈一直说我从来不会再长胖,再长高。
有时候还会被人家误以为是高中学生呢。
哎,好郁闷!我喜欢中国!我总觉得中国的天空很高,马来西亚的天空比较低,因为中国的云比马来西亚的少。
我在中国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
最初的时候觉得很难适应这儿的新环境,但是两年就很快地过去了,我逐渐爱上了这儿!我发现中国人很善良、很热情。
作为外国人,也是一名留学生,不管我到哪里去、不管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都会不犹豫地帮我。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2009--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初试真题

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综合试题适应专业:矿物普查与勘探一、名词解释。
(每个2 分,共30 分)1-5 为构造地质学内容。
今年考的构造都是的构造学最主要的知识。
1.横断层:断层走向线与褶皱轴向垂直的断层。
2.褶皱横截面:与褶皱轴垂直的剖面。
3.铅直断距:被断层断穿两盘地层在垂向的距离。
4.平行褶皱:各褶皱面做平行弯曲,具有相同的曲率中心,曲率半径向外逐渐变大。
5.共轭节理:成“X”的两组剪切节理。
6-10 为沉积岩石学内容。
今年考的沉积都偏难,比较偏,主要靠理解。
6.事件沉积作用事件沉积作用:由一定的触发机制形成的沉积作用。
7.粒度概率图:岩石碎屑出现概率随粒度的分布。
8.风暴交错层理:由风暴作用形成的交错层理。
9.生物格架: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沉积格架。
10.干旱型冲积扇:沉积范围小,厚度大,受气候影响大,其上河流呈季节性干涸。
11-15 为石油地质学内容。
今年考的石油地质还行,一般。
11.生储盖组合:烃源层、储层、盖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
12.氯仿沥青“A”: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的有容有机物。
13.深盆气:致密储层下倾方向气水倒置的气藏。
14.油气系统:一个自然系统。
包含一个有效烃源岩,由它生成的所有的油藏、气藏、油气藏,以及生成油(气)藏的所有地质因素和地质作用。
15.前陆盆地:分布在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在克拉通之上的沉积盆地。
二、填空题。
(每个空1 分,共30 分)1.同沉积断层的性质。
2 个空,第一个空是同沉积断层上盘的厚度(大于)下盘的厚度。
第二空是同沉积断层的深部断层断距(大于)浅部的断层断距。
2.褶皱的相关概念。
3 个空,同一褶皱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皱面枢纽组成的面叫(轴面,轴面与地面或任一平面的交线叫(轴迹)3.断层的相关皱褶类型。
3 个空。
不太会。
4.简单粘土矿物的4 种类型。
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
5.碳酸盐的组分中颗粒的类型(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与粪球粒、生物颗粒)。
石油地质学考试卷B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试卷B课程名称:石油地质概论PART I 闭卷考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 氯仿沥青“A ”2. 生油窗3. 相渗透率4.隐蔽圈闭5. 油气田6.含油气系统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2分)1、按照油气藏分类,古潜山油气藏属于 类型的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属于 类型的油气藏 。
2、烃源岩异常压力微裂缝排烃模式适合于烃源岩演化程度的 阶段,其异常压力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 、 、等。
3、烃源岩在岩性上可分为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煤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
陆相烃源岩有利的形成环境是和 环境。
4、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类型有 、 和 等;二次运移的主要阻力为 ;主要运移动力为 和 等。
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 区向流体势的 区运移。
从盆地结构和构造背景考虑, 和 等位置是油气运移有利的指向区。
5、伴随有机质四个演化阶段,有机质可形成四种类型的天然气,它们是、、 和 。
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 1比油型气的δ13C 1 。
6、根据右图给定的烃类混合物的相图,判断地层分别处于A、B、C、D点情况下形成的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A:;B:;C:;D:。
7、现有两种天然气A和B,经组分分析测得A和B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85%;两者的δ13C1分别为-65‰和-45‰,试判断两者天然气的成因类型:A为;B为。
8、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系。
大庆油田位于盆地;其主要产油层系是系。
9、根据下图,判断油气藏类型,a为类型、d为类型、e为类型;试判断圈闭b和c形成时间的相对早晚。
10、指出下列各图所示的油气田类型。
A为;B为;C为;D为。
A BC D三、简答题(共37分)1、如何进行圈闭有效性评价?(8分)2、简述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四个阶段的特点(包括演化阶段划分的指标,形成油气的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3油矿地质学真题B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B (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和1井2. 港117井3. 西18-4井4. 陕参1井5. BZ32-6-10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 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2. 水敏与酸敏3. 预测地质储量与探明地质储量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根据油气开发阶段和资料拥有程度的不同,储层地质模型可以分为、、。
2. 油藏边界包括、、。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大到小可划分为、、、。
4. 容积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所涉及的参数可以分为油层分布面积与厚度、、三大类。
5. 控制碎屑岩储层发育的三大因素为、、。
四、简述(问答)题(30分)1.简述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5分)2.简述断层组合的主要原则。
(8分)3.简述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的类型。
(8分)4.简述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以及相对稳定沉积条件下油层对比的步骤。
(9分)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A、B二个砂体内各包含5个相对均质段。
其中, A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40⨯10-3μm2、130⨯10-3μm2、110⨯10-3μm2、100⨯10-3μm2、90⨯10-3μm2、70⨯10-3μm2。
B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00⨯10-3μm2、300⨯10-3μm2、400⨯10-3μm2、500⨯10-3μm2、700⨯10-3μm2。
分别计算二个砂体的渗透率级差和突进系数,并比较它们的非均质性强度及注水开发后可能的水淹类型。
2.下图为一岩心样品的实际毛管压力曲线图。
根据该图,确定出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 d)、喉道半径中值(r d)(S min)。
某油层组在区域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出了六个地层对比标志层(A、B、C、D、E、F)。
下图给出了一井排三口井的标志层对比结果(各井各缺失部分地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1-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比较下列名词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02、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0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04、煤型气与煤层气05、水溶气与气体水合物06、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07、排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08、油气藏的边水与底水09、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10、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和闭合度二、思考题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与油型气的δ13C1的差别。
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________。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烃源岩有机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烃源岩的岩石类型等因素有关。
04、干酪根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且以生什么为主?04、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且以生________为主。
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油气田开发真题(00-06)石大

Bo(石油地层体积系 数)m3/m3 1.507 1.517 1.527 1.53 1.532 1.534 1.537 1.538 1.484 1.441 1.401 1.361 1.323 1.287 1.252
Rs(溶解气油比) m3/m3 167.5 167.5 167.5 167.5 167.5 167.5 167.5 167.5 145.8 130.3 115 100 85.6 71.2 57.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石油大学(北京)200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A)
考试科目:油层物理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一、1.画出石油烃类体系的 P-T 相图,标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 泡点线、露点线。 (1×5=5 分) 2.在 P-T 相图上画出欠饱和黑油油藏两种条件下的开采路径: 地层→井底→井筒→ 分离器,用下列 P、T 参数标识。 (2×5=10 分) (1)井底压力大于泡点压力。地层压力 Pi,地层温度 Ti,泡点压力 Pb,井底压力 Pf,井底温度 Tf,地面分离器压力 Psp,分离器温度 Tsp。 (2)井底压力小于泡点压力。地层压力 Pi,地层温度 Ti,泡点压力 Pb,井底压力 Pf,井底温度 Tf,地面分离器压力 Psp,分离器温度 Tsp。 二、1.多组份真实溶液体系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已知:体系组成为 Zi,体系质量为 n 摩尔,各组份的平衡比为 Ki。推导气相组成方程∑Yi=1.0,液相组成方程为∑Xi=1.0。 2.一理想溶液体系油 A、B、C 三种组份组成,其摩尔组成及各组分在 150℉时的蒸 汽压如下表,计算该体系 150℉时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 组份 A B C Sw 0.30 0.40 0.50 0.60 0.70 0.75 组成(摩尔分数) 0.610 0.280 0.110 Kro 0.94 0.80 0.44 0.16 0.05 0.00 150℉下蒸汽压(大气压) 25.0 7.50 2.60 Krw 0.00 0.04 0.11 0.20 0.30 0.36
石油地质学真题2003年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2、油气藏与油气田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6、油型气和煤型气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二、填空题(1×25=25)1、随着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_____ ___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__ _______。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少数为_____________。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__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油气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渤海湾盆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前陆盆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中国石油大(北京)石油地质学复习地的题目

1.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气:广义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7.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6.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7.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8.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19.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2003年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沉积岩石学

考试科目:沉积岩石学一、名词解释(2×15=30分)1、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和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2、弗罗德数–是表示惯性力与重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Fr = P173、杂基–是碎屑岩中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4、亮晶异化石灰岩–在水动力条件很强的沉积环境中形成,主要由异化颗粒组成,其粒间孔隙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充填,或者为孔隙,仅含很少量的微晶方解石泥。
5、递变层理–是具有粒度递变的一种特殊层理,又称粒序层理。
6、负载构造–也称负荷构造、重荷模等,是指覆盖泥质岩之上的砂层底面上的瘤状突起。
7、底砾岩–常常位于海侵层位的最底部,分布于侵蚀面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为海进开始阶段的产物。
8、粘土岩–是指以粘土矿物为主(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
9、蒸发岩–海盆或湖盆水体遭受蒸发,其盐分逐渐浓缩以至发生沉淀,这样形成的化学成因的岩石称为“蒸发岩”。
10、压实作用–也称物理成岩作用,系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11、毛细管浓缩作用–那些刚沉积不久的疏松表层沉积物,主要是文石,其粒间充满着水,这些粒间水开始时是正常的海水,由于气候干热,蒸发作用强烈,粒间水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同时,海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沉积物的颗粒之间,久而久之,粒间水的含盐度就变大了,正常的海水就变成了盐水,从盐水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是石膏,石膏的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大大提高。
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经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使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变为白云石,这种粒间白云化作用,或称为准同生交代作用称为毛细管浓缩作用。
12、沉积相标志–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组合)、古生物特征(生物种属、数量和生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要素是相应于各种沉积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称为沉积相标志。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考试卷B

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01、沉积岩石学02、交代作用02、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04、鸟眼构造05、球枕构造06、潮汐层理0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08、火山角砾岩09、鲕粒10、含煤岩系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01、碎屑岩的颜色按成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02、碎屑岩的胶结物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母岩风化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Folk(1962)的灰岩分类中,三端元组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分的三种石灰岩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风成沉积物的搬运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根据生物骨架及其粘结物的相对含量等,生物礁石灰岩可进一步分出原地沉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粘结岩及与之有成因联系的异地沉积的____________和砾屑岩。
07、细砾、中砂和粉砂的粒级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8、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09、火山碎屑物质按其组成及结晶状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0、砾岩其按成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B (闭卷
考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
1. 和1井
2. 港117井
3. 西18-4井
4. 陕参1井
5.
BZ32-6-10井
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
2. 水敏与酸敏
3. 预测地质储量与探明地质储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根据油气开发阶段和资料拥有程度的不同,储层地质模型可以分
为 、 、 。
2. 油藏边界包括 、 、 。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大到小可划分为
、 、 、。
4. 容积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所涉及的参数可以分为油层分布面积
与厚度、 、
三大类。
5. 控制碎屑岩储层发育的三大因素为 、 、 。
四、简述(问答)题(30分)
1.简述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5分)
2.简述断层组合的主要原则。
(8分)
3.简述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的类型。
(8分)
4.简述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以及相对稳定沉积条件下油层对比的步
骤。
(9分)
五、计算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A、B二个砂体内各包含5个相对均质段。
其中, A砂体渗透率自
上而下分别为14010-3m2、13010-3m2、11010-3m2、10010-3m2、9010-3m2、
7010-3m2。
B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0010-3m2、30010-3m2、40010-
3m2、50010-3m2、70010-3m2。
分别计算二个砂体的渗透率级差和突进系
数,并比较它们的非均质性强度及注水开发后可能的水淹类型。
2.下图为一岩心样品的实际毛管压力曲线图。
根据该图,确定出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 d)、喉道半径中值(r d)、排驱压力(p d)、饱和度中
值压力(p c50)、最小非连通孔喉体积百分数(S min)。
六、作图题 (10分)
某油层组在区域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出了六个地层对比标志层(A、
B、C、D、E、F)。
下图给出了一井排三口井的标志层对比结果(各井各缺失部分地层)。
试根据3口井的测井曲线与标志层进行地层对比,判断各井是否钻遇断层并给出断点深度,画出断层线并判断断层的性质(各井的海拔均为0)。
(本题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