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
![青藏高原对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a54cef39eefdc8d376ee3270.png)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
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
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
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
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
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
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f4fe7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b.png)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青藏高原又高又胖。
气流经过时方向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空气爬过相当困难,要想绕过也很费事。
第二,青藏高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与平原大不相同。
它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是独一无二的。
青藏高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热大气,只有几次冷却大气。
第三,青藏高原上面并不平坦,常见高山耸立,沟壑密布。
这些复杂的小地形会产生一些小范围的环流圈,这些环流圈不仅影响当地的气候,还对大范围的气流形成干扰。
中国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热力条件将影响季风强度和西太平洋热力条件,是造成中国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大陆、冰雪、高原等等,都来影响我们的气候,都来干涉我们的长期天气过程,把个好端端的长期天气过程弄成一个大花脸。
这个大花脸就像猴子一样,几年一大变,一年几小变,旱涝频繁发生。
除了太阳辐射的外部来源外,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形成一个系统,称为气候系统。
如果你加上岩石圈,它就是一个地球系统。
正是地球系统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着长期的天气变化,导致各地干旱、洪水、寒冷和温暖。
生物圈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青山绿水和茫茫戈壁,气候显然有天壤之别。
人也是生物,也可以归入生物圈。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加剧,科学家已将人类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称为人类圈。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界正常的水分循环被严重干扰,旱涝灾害加剧,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一个例子。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已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可能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的升高就是它造成的,这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又一个例子。
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ee69cff90f76c661371a72.png)
2019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 附近汇合。
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b160d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5.png)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亚洲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它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并且气候特征鲜明。
本文将讨论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带您了解这片土地的奇特之处。
首先,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给这里带来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片高原雄伟壮丽,地形起伏不平。
东部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和深谷,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喜马拉雅山脉。
西部则是广阔的高原草原和湖泊,辽阔而富饶。
由于高原地势的高低差异,这里生活着众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如藏羚羊、雪豹、藏獒、青稞等。
青藏高原也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例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的河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也非常独特。
由于高原地势的缘故,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高原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各个季节的气温差异悬殊,一天之间的气温波动也十分剧烈。
此外,由于其地处靠近赤道的中纬度地带,阳光辐射较强,导致高原的日照强度很大,紫外线辐射也相对较强。
这种高原气候条件对于植被生长和人类生活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然而,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例如大气环流系统。
青藏高原位于季风区域,季风的形成和变化对其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季节的变化,普遍的风向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降水分布和气温分布。
尤其是夏季,高原上大量的蒸发水汽会形成雨云,导致高原地区的降雨集中在夏季。
这种季节性的降水分布对当地的农业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还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
这座雄伟的山脉阻挡了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形成了受阻型降水,即所谓的“喜马拉雅阻挡型降水”。
这种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脉南坡和近山地区,导致南坡地区较为湿润,而高原西侧则较为干旱。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高原地势和激烈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大气稀薄、气温波动大以及降水不均等因素限制了高原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e5f6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3.png)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它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
高原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地势起伏不平,山脉纵横交错,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等。
这些山脉不仅给高原增添了壮丽的景观,也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其次,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也十分独特。
由于其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高原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带特征。
高原上部分地区气温低,年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冬季极端低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以上。
而高原下部分地区气温较高,年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
此外,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含量较少,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活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青藏高原的气候还表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由于高原地势的阻挡,季风气流难以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使得高原上空的降水相对较少。
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形成了明显的季风雨季。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降水量较多,而冬季则相对干燥。
这种季风气候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原上的地势起伏和山脉纵横交错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高原上有大片的草原和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区之一。
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如藏羚羊、藏狐、藏鸡等。
同时,高原的特殊地理条件也为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条件,如高山草甸、高山湿地等。
然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湖泊水位下降,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威胁。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也对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因此,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
总之,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亚洲气候模式的影响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亚洲气候模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b7a4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7.png)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亚洲气候模式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屋脊,其环境变化对亚洲气候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水文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其对亚洲气候模式的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亚洲中部,邻近喜马拉雅山脉。
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这里气候的变化对于整个亚洲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造成了温度的逆温层形成。
逆温层指的是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
青藏高原的地形起伏不平,导致山地区的温度上升迅速而大片高原地带则相对较冷,青藏高原上空的逆温层垂直分布对于亚洲地区的天气系统形成和降雨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青藏高原的水文循环也对亚洲气候模式产生了影响。
青藏高原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
这些河流的源头湖泊和冰川融水润养了整个亚洲的水资源,维持了亚洲地区的农业和人民的生计。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速度加快,湖泊水位下降,这对于亚洲气候模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冰川的退缩导致水资源减少,影响了亚洲的灌溉系统和不同地区的季风季节,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湖泊水位下降则导致水汽释放减少,影响了云量和降水分布,进而对区域气候模式产生重大的改变。
此外,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也对亚洲气候模式产生了影响。
青藏高原是亚洲高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了生态平衡。
然而,气候变暖导致了大量物种的迁移和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变化进而影响了亚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对气候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了植被覆盖率,进而加剧了地表温度上升的速度。
另一方面,物种的迁移和灭绝也影响了食物链的平衡,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大了地区的气候灾害发生频率。
总的来说,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亚洲气候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形特征造成的逆温层和水文循环的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物种的迁移灭绝,都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气候格局。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78ec2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区之一,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位于中国西南部,其地理环境以高原地貌和独特的气候特征而闻名。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不仅对当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主要由高原地貌和丰富的水系组成。
高原地貌的特点之一是海拔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这种高原地形决定了青藏高原气候的特殊性。
此外,青藏高原还拥有丰富的湖泊和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古拉山脉的纳木错和怒江等。
这些湖泊和河流是青藏高原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命力。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候变化现象更为显著。
首先,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据研究,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
这种升温不仅影响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导致了冰川的融化和高山湖泊的水位下降。
同时,气候变暖还导致了植被的改变和草原退化。
其次,青藏高原的降水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虽然青藏高原是一个干旱地区,但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降水量的分布和强度都发生了变化。
在许多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但降水事件的频率却减少。
这种不规则的降水模式导致了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给农业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现象也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冰川是高原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储存库,为当地农业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源。
然而,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藏高原的冰川不断融化,导致冰川水资源的减少。
这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下游流域的水资源供应造成了威胁,进而对整个地球的水循环和气候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57f7f0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第三大冰川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亚洲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气候密切相关,对于了解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形特征青藏高原的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和峡谷等地貌类型。
高山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边缘,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高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是高原上大部分地区的特征。
盆地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中部和东北部,如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些盆地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地貌单元。
峡谷则是青藏高原地形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高原地区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挤压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
这种构造活动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壳抬升和山脉的形成,同时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二、气候特征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寒气候和干旱气候。
由于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气温较低。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
高原上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和纬向变化。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量也越大。
青藏高原的降水主要以雨水和雪水为主,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以干燥为主。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也与其地形特征密切相关。
高原地区的地势复杂,山脉和盆地的分布使得气候形成了明显的局部差异。
例如,高山区的气温更低,降水更多,而盆地地区则相对干燥。
同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还受到季风的影响。
夏季,南亚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湿润气流,为高原地区带来了降水;而冬季,西北季风则使得高原地区变得更加干燥。
三、地形特征与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对其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原地区的地势高,大气稀薄,导致气温较低。
同时,高山和盆地的分布使得气候呈现明显的局部差异,从而影响了农业、畜牧业和人类居住的分布。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7c161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6.png)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
这里的气候极端恶劣,气温普遍较低,是造成青藏高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原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没有海洋的调节作用,远离海洋影响,气候条件受限,且受到亚洲大陆东南部暖湿气流的阻挡,无法得到充足的暖湿气流的补给,导致气温较低。
2. 高原海拔: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部分地区海拔超过5000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的升高导致大气密度减小,空气压力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减少,不仅导致人体呼吸困难,也使得热量的传递减弱,气温降低。
3. 高原地形:青藏高原地势复杂,山峰层峦叠嶂,山脉交错,河流纵横,形成了许多高原盆地、山谷和峡谷,在这些地势低洼的区域,冷空气难以流动,形成气温逆温层,使温度下降更加明显。
4. 高原地表: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被冰川、冰雪覆盖,冰川和雪水反射太阳辐射,使得热量无法吸收到地表,不仅影响气温的升高,还使得青藏高原的气温较低。
5. 高原植被:青藏高原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土壤暴露,土壤无机质含量低,热量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弱,无法有效地调节气温。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是高原地理位置
与地形的影响,以及海拔高、地表和植被覆盖不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使得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温最低的地区之一,也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气候的关系
![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气候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71741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a.png)
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气候的关系青藏高原是亚洲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它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北部与中国北方平原相连,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相接。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使得它与亚洲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藏高原的存在对亚洲季风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因其高海拔地带的特点,使得其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强,并且高原上的夏季降水较多,这导致高原上温度较低,气温差异大,日夜温差大。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对亚洲季风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季风气流在其东、西两侧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气候系统。
东部因其靠近大洋和低纬度地区,夏季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气温相对较低,而冬季则受到寒冷的内陆干冷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西部由于受到高原和山脉的阻挡,夏季受到从印度洋吹来的季风气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而冬季则受到干冷的内陆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因此,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亚洲季风气候在东、西两侧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气温和降水方面,还涉及到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的变化。
高原上的地形和地势造成的地形引导,影响着季风气流的运动路径和速度。
高原的存在增加了地理尺度上的复杂性,从而对季风风暴和降水产生影响。
同时,高原上的地形和地势,使得大气环流形成了自然屏障,使得季风系统难以跨越高原,从而影响了亚洲季风的北部边界和南部边界的位置和强度。
高原上的大气环流和地貌要素还能对降水、气温和风向等气象要素起到调节作用,形成高原特有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青藏高原还通过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影响大气环流来影响亚洲季风气候。
高原上的堆积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原草甸等地形特征,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热力条件,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发展和变化。
总体来看,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原的高海拔地带特点、复杂的地形和地势、地表能量平衡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使得高原上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明显不同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论述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论述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efbd83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3.png)
论述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
它的隆起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大气环流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
高原上空的气压较低,周围地区的气压较高,形成了一个气压梯度。
这个气压梯度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使得季风气候更加明显。
同时,高原上的冷空气也会向周围地区流动,影响了气温和降水。
2.影响降水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降水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原上的气流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这些气流的上升会形成云层,从而促进了降水的形成。
同时,高原上的冷空气也会影响到周围地区的降水。
3.影响气温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气温也产生了影响。
高原上的气温较低,周围地区的气温较高,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
这个温度梯度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温。
二、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的意义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促进了农业生产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原上的气候条件适宜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适宜一些特殊的农作物的种植。
这些都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影响了水资源的分配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水资源分配产生了影响。
高原上的降水会形成一些河流和湖泊,这些水资源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高原上的冰川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3.影响了生态环境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高原上的生态环境独特,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高原上的冰川也是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和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亚洲及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亚洲及中国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90eb197375a417866f8fdf.png)
总结归纳 影响: 1、加强东亚季风,形成东部湿润气候。 2、造成西北干旱,形成沙漠。 3、形成高原季风,加强高原季风环流。 4、造成四川盆地易出现梅雨季节。
有另外一种声音:青藏高原即使不存在,我国西部中高纬度地
区的干旱仍会存在。因为大气环流的影响会使得印度洋的暖湿气 流在北纬三十度附近受阻。但是青藏高原在局部上改变了亚欧大 陆上的气压分布及季风走向,会使其产生一定的纬度偏移和风向 偏移,并对降水量的多少造成少量影响。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米的高度应当 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现在青藏高原的白天很暖和。在这个250万平 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大气,大量的热气上升又 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两 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 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个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 非常茂密,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下面是大片的灌 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 环境而生存的。
是影响中国和全球气候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气候区划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气候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d7bcab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f.png)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气候区划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全球生态系统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其生态系统与气候区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黄土高原,南濒喜马拉雅山脉,西邻帕米尔高原,北界昆仑山和祁连山。
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脊线上有许多超过6000米的雪峰。
因此,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原地形对该区域的气候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其气候特点。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因此,高原上气温极低,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使得高原上的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只有适应寒冷环境的特定物种才能在高原上生存繁衍。
其次,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形也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高原地势复杂,山脉交错,形成了多个气候分区。
喜马拉雅山脉对南部地区形成了屏障,使得南部地区拥有更为湿润的气候,年降水量较大;而青藏高原的北部则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少。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多样且独特。
高原上有广袤的草原、深邃的森林、湖泊和河流等各种生态环境。
这些生态系统在气候区划中也有所体现。
根据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其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高山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
高山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生态系统之一。
由于海拔高度的限制,这里生活着许多罕见的高山植物和动物。
高山植物具有抗寒抗旱的特点,如高山杜鹃、藏红花等。
这些植物不仅为高山地区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的气候环境。
草原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生态系统之一,尤其是高原东北部和西部。
这些草原景观辽阔,植被茂盛,是许多牲畜的重要食物来源。
草原生态系统不仅维持着高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也对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草原的植被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持能力,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地区的湿度。
青藏高原的湖泊和河流是其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论述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论述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ae6ff1f55270722192ef7e9.png)
论述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对气温的影响1.机械阻挡作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
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
从冬季北半球700hPa 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
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
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
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
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高原地-气系统逐月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
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
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1f357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0.png)
详细描述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和地形特征对气 流产生影响,改变东亚和南亚地区的 季风环流。季风的变化影响亚洲地区 的水汽输送、降水分布和气候模式。
05
青藏高原在未来气候变化中的 角色
高原在未来气温变化中的角色
总结词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对周边地区的气 候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冬季和夏季。
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极端天气的影响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高原在全球气温变化中的作用
总结词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的高原,对全球气温变化具有重要 影响。
详细描述
青藏高原的冰雪覆盖和地形特征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显著 ,能够影响地球表面能量的分布和平衡,进而影响全球气温 变化。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升温趋势对全球气候变暖有重 要贡献。
02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地区 之一,因此其气候特征与低海拔 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高原的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高原的地形地貌对气流有明显的影响 ,导致气流在高原上空产生强烈的辐 合和辐散,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天气 气候。
高原的地理环境还对大气环流产生影 响,使得高原成为全球气候的重要调 节器之一。
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
谢谢您的观看
高原在未来风场变化中的角色
总结词
青藏高原的风场变化对周边地区的风向 和风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季风气候 区域。
VS
详细描述
青藏高原的冷空气活动和季风气流相互作 用,影响周边地区的季风气候。随着全球 气候变暖,高原的风场可能会发生变化, 影响季风的强度和路径,进而影响周边地 区的降雨和气候。
THANKS
青藏线高原气候知识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与适应方法
![青藏线高原气候知识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与适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3a59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a.png)
青藏线高原气候知识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与适应方法高原地区是指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中中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具有独特气候特点的地区之一。
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适应方法,对于在这一地区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们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以及适应方法。
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1. 干燥寒冷的冬季: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受地形和风向的影响,冬季气温极低,常常降至零下20摄氏度甚至更低。
此外,由于高原地势的特殊性,所以冬季的降水相对较少,导致冬季干燥。
2. 春季多风:随着冬季的结束,青藏高原的春季常伴有强风。
这是因为高原地势造成了明显的地形风,加之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强劲的春季风。
3. 夏季短暂而凉爽:青藏高原的夏季相对较短,并且温度不高,最高气温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
夏季的降水较多,但大部分集中在午后或夜间,形成了明显的夏季雨季。
4. 秋季日夜温差大:秋季是青藏高原最宜旅行的季节之一,因为此时气温适宜,但是日夜温差极大,白天阳光照耀使得温度较高,夜晚则大幅度下降。
二、适应高原气候的方法1.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由于高原气候干燥,人们容易脱水,因此在高原地区饮水要充足,尽量避免过多的咖啡、茶和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2.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高原地区缺乏植物性食物,因此在饮食中应加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3. 注意保暖:高原地区气温低,尤其冬季更是寒冷,因此要注意保暖,穿着适合的衣物和鞋子,多层次的穿着能够更好地保持体温。
4. 适当休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人们的身体机能相对降低,因此要适当休息,不过度劳累,避免高原反应。
5. 呼吸有规律: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们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要保持深呼吸,以增加氧气摄入量,并调整呼吸频率。
6. 避免剧烈运动:高原地区气候恶劣,对于新来的人们来说,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3faf41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a.png)
2016年第11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农民致富之友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刘进红(新疆喀什麦盖提县气象局,新疆麦盖提844600)[摘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巨大高耸的高原不但其本身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而且对东亚季风环流及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形气候影响[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291-01科研◎农业气象1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1.1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北纬27~37°之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约占冬季对流层厚度的一半左右。
海拔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米,巨大高耸的高原不但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而且对东亚季风环流及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
1.2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特点青藏高原主体北部祁连山以及巴颜喀拉山东部1月平均地面气温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积平均气温<8℃,冬夏皆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平均气温低18~20℃。
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
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温强度大,特别是当积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秋季降温速度亦快,春温高于秋温。
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高原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2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2.1独特的高原性气候独特的高原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在整个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其所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进而对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巨大影响,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表现在:2.1.1气温低、日差温大、年差温小大部分地区常年无夏,霜雪不断,年平均气温大都低于5℃.沿35°N 线是温度最低的地带,年平均-40℃~-8℃,是我国平均温度最低的地区。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1d07ccbd64783e08122ba1.png)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耸,范围广阔,作为一个抬升的巨大热源(汇),给大气输送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强烈影响着东亚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在夏季风环流的形成、暴发和维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高原动力、热力效应亦是长江流域季风梅雨带水汽输送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初步计算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中、东部热源呈减弱趋势,此结论与东亚季风年代际减弱的特征比较吻合。
高原大气热源的年代际尺度变化亦在更大范围影响亚洲季风变化的特征。
高原雪盖和冰川对长期天气和气候有很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增多会导致随后夏季风减弱,并进而影响中国降水分布的变化。
与冰雪密切相关的高原地表大范围反射率变化能够引起东亚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气候变异。
统计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积雪多(少)对应着初夏6月份长江中下游以北的降水增加(减少),以及华南、青藏高原及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减少(增加)。
就夏季6—8月总降水量而言,青藏高原春季4月加热与夏季中国江淮流域的降水呈现出明显正相关,而与我国华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有显著负相关。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最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直接关系着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数亿人民的用水问题。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近50年,三江源地区明显变暖,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湿地面积日益减少,源头水量逐年减少,河流湿地呈现萎缩,沼泽湿地大面积缩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等。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为全球最大与最高的高原大地形,亦是长江与黄河发源地,其南侧有来自相邻的印度洋、南海等地区的异常显著的暖湿气流及水汽输送,并在高原南侧构成水汽异常辐合,同时高原中东部强对流活跃区亦构成了东亚季风活跃区内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殊的水汽输送及其水循环过程,因此它是东亚陆—气相互作用的最敏感区之一,1998年以及1991年长江流域异常洪涝大部分特大暴雨过程对流云系可追溯到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们国家亚热带地区大多是荒漠,不 会形成现在的气候。青藏高原平均的高度是海拔4500米, 如果在这个高度没有高原面,它的温度就会很低。 • 通常到海拔4000多米就应该是零下十几摄氏度了,但青藏 高原冬天的气候跟北京差不多,白天甚至不用穿棉衣都很 暖和。这个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 诱发了南侧季风,同时促进了东亚季风的形成。 • 这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整个亚热带拥有非常潮湿的气候, 使青藏高原边缘的水汽沿着这个信道不断输送到高原,造 成四川盆地边缘非常潮湿的地区,包括雅鲁藏布大峡谷, 它的水汽输送量相当于夏天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输送的总 量。 • 怒江、雅鲁藏布江是两个主要的水汽输送信道。
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 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 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 • 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 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 • 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 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 向南伸展得很远。 • 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 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当 • 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 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 地区。
青藏高原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 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 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 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 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
•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性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干 旱荒漠地区。 •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大陆的气压梯度更 大,夏天吸引大量的水汽登陆,使这里形成了温暖湿 润的气候,也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 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荒漠 不毛之地。 • 实际上,研究发现在2000-3000万年前,中国的湖 北江西一带曾是荒漠景观,而在青藏高原隆起后,这 里才变得湿润,同时也促进了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 形成和加强,使中国西北部更加干旱,冬季风变得十 分强大,风成的黄土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
青藏高原对中国及 亚洲气候的影响
简介
•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 米以上, 平均海拔高度在 米以上 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在全球的 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 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有人称 它为地球的“第三极” 它为地球的“第三极”。
•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 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 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 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 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 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 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 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 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 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 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 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 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 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 向北先后进入雨季。 •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 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 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 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 是另一番景象。
小结
• 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特殊的高寒气候,并使 我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而且还干扰 和强化了东亚和我国的季风环流形势,使 东亚东部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 地区,从而对我国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 响。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 米的高度应当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现在青藏高原的白 天很暖和。 • 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 成大气,大量的热气上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 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 • 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 布江、怒江和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 个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非常茂密,拥有中国目前最 大的原始森林。 • 森林下面是大片的灌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的动植 物生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它们 是人类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之 一。
• 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 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 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 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 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 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 风)。 •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 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 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