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肠外营养制剂范文
常用肠外营养制剂
常用肠外营养制剂(一)凡命1.成份:7%复方结晶氨基酸。
组分1000ml中含:L-丙氨酸4.3g L-精氨酸3.3g L-天门冬氨酸4.1g L—谷氨酸9.0g 甘氨酸2.1g L—组氨酸2.4g L-异亮氨酸3.9g L-亮氨酸5.3g L-赖氨酸3.9gL-蛋氨酸1.9g L-苯丙氨酸5.5g L-脯氨酸8.1g L-丝氨酸7.5g L-苏氨酸3.0gL-色氨酸1.0g L-酪氨酸0.4g L-缬氨酸4.3g 焦亚硫酸钠0.3gNa+ 50mmol K+ 20mmol Ca++ 2.5mmol Mg++ 1.5mmol Cl-约 50mmol能量:1.0MJ(250kcal/1000ml)渗透压:约 700moSm/L 氮含量:9.4g/L pH 5.22.适应症:静脉营养液,用于不能经口或经肠补给营养、不思饮食和经肠道补给营养不足的患者。
3.用量:成人250〜1000ml/d,婴儿的新生儿30ml/kg.d,静滴。
4.禁忌:严重肝功能损害的尿毒症。
5.注意事项:因肾功能损害所致的电解质潴留病人以及需限制电解质的服用洋地黄的心脏病人慎用。
(二)17种复合结晶氨基酸注射液1.成份:由17种结晶氨基酸组成,总浓度为7.25%及5% 山梨醇的灭菌水溶液。
每瓶含氨基酸18.125g,相当于蛋白质16.2g/250ml。
氨基酸浓度(g/L): L-异亮氨酸2.10 L-亮氨酸2.85 L-赖氨酸HCl 4.21L-蛋氨酸2.70 L-苯丙氨酸2.50 L-苏氨酸2.70 L-色氨酸1.05L-缬氨酸2.30 L-精氨酸HCl 8.47 L-组氨酸HClH2O 2.36甘氨酸7.80L-丙氨酸13.0 L-酪氨酸0.398 L-丝氨酸7.00? L-脯氨酸7.0L-半胱氨酸0.54 L-谷氨酸5.50 山梨醇50.0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2.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3.适应症:氨基酸类药。
肠外营养制剂 文档
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的定义:经静脉系统提供人体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
肠外营养不应使用统一的配方,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实际需要、代谢情况以及病情需要配置成个体化的全营养混合液制剂。
一、肠外营养制剂的分类肠外营养制剂是按药品生产要求将各种营养素配制成符合标准的静脉输注混合液脂肪乳剂(长链脂肪乳剂、中长链脂肪乳剂、单不饱和脂肪乳剂、ω-3脂肪乳剂、结构脂肪乳剂);氨基酸制剂(支链氨基酸制剂、高支链氨基酸制剂、复方肾用氨基酸制剂、平衡氨基酸制剂、肽类氨基酸制剂)碳水化合物制剂(葡萄糖制剂);电解质单体(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硫酸镁、磷制剂、乳酸钠溶液)维生素单体和混合制剂(维生素C制剂和脂溶性维生素制剂、水溶性维生素制剂);微量元素混合制剂。
二、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2.1 脂肪乳组成长链甘油三酯(C:14-26)、中链甘油三酯(C:8-12)、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结构型脂肪酸;按浓度可分为:10%、20%、30%;按剂型为:500ml、250ml、100ml;常用脂肪乳剂的组成成分2.2 氨基酸制剂组成8种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非必须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按浓度分类:5%、8.5%、10%、10.36%、11.4%;按剂型为:500ml、250ml、100ml;2.3 碳水化合物组成最常用是葡萄糖注射液(5%、10%、50%)、其他碳水化合物还有果糖、木糖醇2.4 维生素制剂组成水溶性维生素制剂(含叶酸、B1、B2、B6、B12、VC、生物素、泛酸、烟酰胺)脂溶性维生素制剂(VK、VD、VE、VK)2.5 电解质组成氯化钠(0.9%、和10%)、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硫酸镁(10%)、有机磷制剂(10%格列福斯甘油磷酸钠,每支10ml含磷10mmol)2.6 微量元素组成铬、铁、钼、锌等三、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意义(一)脂肪乳剂:主要提供能量和碳原子,还可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
肠外营养支持总结
肠外营养支持总结
肠外营养支持是指通过静脉通道输送营养物质来支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如胃肠道功能不全、手术后肠道吸收障碍等,口服或胃肠道管道营养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此时肠外营养支持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避免营养不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率,并促进伤口愈合。
经济上,肠外营养支持减少了长期住院的费用,缩短了康复时间。
有许多种不同的营养成分可以用于肠外营养支持,包括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胰岛素等。
营养成分的摄入量以及比例要依照患者的需要和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最佳的效果。
虽然肠外营养支持可以解决患者的营养问题,但是它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静脉穿刺部位炎症、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注意监测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在选择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定制个性化的方案。
同时也应该注意,肠外营养支持只是治疗手段之一,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辅以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总之,肠外营养支持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
系列的问题,并合理调整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摄入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及特点知识分享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及特点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及特点(中营销售人员基础知识之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各种生理功能必须依赖各种必要的营养成分。
这些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它们对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恒定的体温,补充人体的物质消耗,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延长寿命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三者统称产能营养素,我国成人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
营养制剂系指维持机体正常营养或纠正异常营养缺乏状态的制剂,分为肠内营养制剂与肠外营养制剂。
选择肠内营养抑或肠外营养依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疾病的种类而定,肠胃功能健全时首选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一、肠内营养概念与发展历史肠内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营养素的方法。
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并可利用的病人都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①吞咽和咀嚼困难;②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③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病和胰腺炎等;④高分解代谢,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灼伤病人;⑤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三、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成1、氮源形式:L-氨基酸,蛋白质及其完全水解物或部分水解物。
2、糖类形式: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双糖(蔗糖,乳糖等)、葡萄糖低聚糖。
3、脂肪类型:长链甘油三酯(LCT)、中链甘油三酯(MCT)和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全面、丰富,高于美国推荐的膳食需要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
5、纤维素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DF),正常饮食纤维摄取量为30g/天。
种类:可溶性纤维(solventable dietary fiber,SDF),如果胶、树胶和植物多糖等不溶性纤维(insolventable dietary fiber,IDF)如α-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生理作用:可溶性纤维:(1)缓解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2)降低血清胆固醇;(3)延缓胃排空。
肠外营养液的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
了解肠外营养液
临床进行营养支持选择的大致思路:
胃肠功能 ?
↙↘
无
有
↙
↘
PN
EN
↓
↓
胃肠功能? 热量合适 ?
↙↘
↙↘
有无 可否
↙
↘↙
↘
试 EN
继续
PN补充
↓
耐受?
↙↘
可否
↓↓
EN PN
今天讲的主要内容——肠外营养液!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肠外营养液的成份及注意事项
02
肠外营养液的能量、液体量及主要组成成分
何为非蛋白热量:是指肠外营养支持中葡萄 糖和脂肪乳制剂所产生的热卡。
在非蛋白热量供给中:
葡萄糖:脂肪乳建议在:1-3:1之间
葡萄糖影响营养液体系的稳定性: 葡 萄糖注射液的 pH 值也是影响体系稳定 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需增加糖量, 而不影响最终 pH,可采取高浓度葡萄糖 代替低浓度葡萄糖,以减少葡萄糖的溶 媒量
各种溶液渗透压数值:
50% GS为2500 mmol/L
0.9%NaCl 为308 mmol/L
10%NaCl 3400mmol/L
10%中型脂肪是150 mmol/L
20%中型脂肪是300 mmol/L 5% 氨基酸500 mmol/L
10%氯化钾为2666 mmol/L
25%硫酸镁约为4166 mmol/L
50%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1.根据Harris-Benedict Equation公式,计算病人BEE,再乘以修正系数(卧床为 1.2;肿瘤为1.45;): BEE*1.2*1.45=1093.5kca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第三章:外科营养支持-2
3、注意无菌,防止感染:营养液无菌配置,现 配现用,每日更换输注用品,保存环境:4度冰 箱,24小时。
护理诊断/问题: 2、潜在并发症 腹泻、水电解紊乱、食管粘膜损伤等
❖ 粘膜损伤的原因: 长期留置鼻胃管,鼻肠管,管道压迫皮肤粘膜:------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 ❖ 胃空肠造瘘者: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用无菌敷脸覆盖,至少每日更
馒头 (淀粉即
多糖) 肉类 : 蛋白质和
脂肪
大分子物质
消化 的过
程
单糖(即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小分子物 质
吸收 的过 程
适应症: 凡有营养支持指征、有胃肠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首选肠内营养
❖ 思考第二个问题:哪些患者有消化吸收功能,却无法将食物进入胃肠道?
不能经口进 食,但胃肠
功能正常
1不能经口进食:吞咽及咀嚼困难,昏迷,意识障碍; 2、高分解代谢状态:手术创伤,烧伤; 3、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 4、消化道疾病的稳定期,可以进食的情况下
PICC(比较常用,并发症较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TPN导管)
锁骨下静脉 胸膜腔
1、损伤性并发症(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气胸、血胸、液胸、空气栓塞(最严重)
2、感染性并发症: 一般为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性感染。感染主要源于导 管,营养液的污染及置管过程中护理不周;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
1、损伤性并发症(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第三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概述:营养支持
❖ 营养支持(nutritional support,NS):
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维持人 体所需要的营养的一种技术。
肠外营养制剂
多腔袋无锡华瑞卡文(1440ml/袋)供能1000kcal味之素合一鞍【商品名称】英脱利匹特【药品标准名】30%脂肪乳【理化特性】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
【储藏方式】25℃以下,不得冰冻。
【包装规格】250ML/30%/瓶。
【药品效期】二年。
【作用机理】作为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适应证】适用于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成年病人,更适合于输液量受限制和高热卡需要量的病人,还用于提供必需脂肪酸的基本需要量和治疗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用法用量】应按病人廓清脂肪能力来调整剂量。
每天供给英脱利匹特30%333毫升(脂肪100克)可满足体重70公斤成年病人的基础能量的需要,最大扒荐剂量为3克甘油三酯/公斤体重/天,可向高能量需求的病人提供占总能量70%的热卡。
本品333毫升的输注时间不得少于5小时。
在预防和纠正必需脂肪酸缺乏症时,本品至少应占非蛋白热卡的4~8%以提供足够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但在应激状况下,应根据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程度相应增加使用的剂量。
本品可以单独输注,也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本公司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通过Y 型接管同时输入静脉;特别推荐将本品配制成全静脉营养混合液使用。
【不良反应】本品与英脱利匹特20%有相似的副反应。
其发生率很低,可能会引起体温的升高,极少数会出现怕冷、寒颤、恶心和呕吐。
罕见超敏反应等。
长期静脉营养(不论是否输注英脱利匹特)后,会有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异常。
由于患者病情改变(肾功能损害或感染等)会使英脱利匹特清除率下降,此时尽管英脱利匹特仍以推荐速率进行输注,但仍有可能会出现脂肪超负荷症状,如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等,一旦停止输注英脱利匹特后,上述症状就会消失。
【注意事项】1.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性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败血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等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的患者应慎用,并且严密观察脂肪廓清能力。
2.患有以上疾病或使用本品一周以上的病人,应检查其廓清脂肪的能力。
在脂肪乳剂输注完毕4~6小时后采集血样,通过离心(1200~1500转/分)观察,若血浆混浊,则应推迟输注。
全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
全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全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引言:全肠外营养是指通过口腔、食道、胃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的患者,通过经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高浓度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要。
全肠外营养药物是指在全肠外营养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包括各种氨基酸、脂肪乳、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全肠外营养药物的详细使用指南,并附上相关的附件和法律名词的注释。
第一章:全肠外营养药物的分类与种类1.1 氨基酸类药物1.1.1 天冬氨酸钠1.1.2 谷氨酰胺1.1.3 天冬酰胺1.1.4 蛋氨酸1.1.5 赖氨酸1.2 脂肪乳类药物1.2.1 中链脂肪乳1.2.2 长链脂肪乳1.2.3 十八碳酸甘油脂肪酯1.2.4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5 植物油类脂肪乳1.3 碳水化合物类药物1.3.1 葡萄糖1.3.2 果糖1.3.3 乳糖1.3.4 葡萄糖酸钠1.4 维生素类药物1.4.1 维生素A1.4.2 维生素B1.4.3 维生素C1.4.4 维生素D1.4.5 维生素E1.4.6 维生素K1.5 矿物质类药物1.5.1 钙1.5.2 镁1.5.3 锌1.5.4 锰1.5.5 硒1.5.6 铁第二章:全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原则与禁忌2.1 使用原则2.1.1 个体化用药2.1.2 药物的合理搭配与配比2.1.3 使用时机与进程掌握2.2 使用禁忌2.2.1 过敏史2.2.2 肝功能损害2.2.3 肾功能损害2.2.4 药物相互作用第三章:全肠外营养药物的配制与给药途径3.1 药物配制方法3.1.1 药物的消毒与净化3.1.2 药物配料与配比3.1.3 药物的混合与搅拌3.2 给药途径3.2.1 静脉输注3.2.2 泵测法3.2.3 减药法3.2.4 持续输注法第四章:全肠外营养药物的副作用与安全管理4.1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4.1.1 过敏与过敏反应4.1.2 消化系统反应4.1.3 肝功能损害4.1.4 肾功能损害4.1.5 营养不良4.1.6 感染与发热4.2 安全管理4.2.1 药物的储存与保管4.2.2 输液管道的管理4.2.3 药物的标签与有效期4.2.4 患者情况的监测与评估附件:1. 药物配方表2. 药物配制操作视频3. 输液管道消毒记录表4. 全肠外营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法律名词及注释:- 《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法律,主要规定了卫生行业的管理与规范。
肠外营养——精选推荐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ition,PN)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持的⽅式。
肠外营养是肠功能衰竭病⼈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挽救了⼤量危重病⼈的⽣命,疗效确切。
凡是需要营养⽀持,但⼜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持的病⼈均为肠外营养⽀持的适应证。
具体为:①⼀周以上不能进⾷或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不能耐受肠内喂养者;②通过肠内营养⽆法达到机体需要的⽬标量时应该补充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由碳⽔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组成,以提供病⼈每⽇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1.碳⽔化合物制剂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其来源丰富,价廉,⽆配伍禁忌,符合⼈体⽣理要求,省氮效果肯定。
肠外营养时葡萄糖的供给量-般为3-3.5g/(kg.d),供能约占总热卡的50%。
严重应激状态下病⼈,葡萄糖供给量降⾄2 -3g/(kg. d),以避免摄⼊过量所致的代谢副作⽤。
2.氨基酸制剂氨基酸是肠外营养的氮源物质,是机体合成蛋⽩质所需的底物。
由于各种蛋⽩质由特定的氨基酸组成,因此输⼈的氨基酸液中各种氨基酸的配⽐应该合理,才能提⾼氨基酸的利⽤率,有利于蛋⽩质的合成。
肠外营养理想的氨基酸制剂是含氨基酸种类较齐全的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
肠外营养时推荐的氨基酸摄⼊量为1.2- 1. 5g/(kg.d) ,严重分解代谢状态下需要量可增⾄2.0 -2.5g/(kg .d)。
在输注氨基酸时应同时提供⾜量⾮蛋⽩热卡,以保证氨基酸能被机体有效地利⽤。
3.脂肪乳剂制剂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中较理想的能源物质,可提供能量、⽣物合成碳原⼦及必需脂肪酸。
脂肪乳剂具有能量密度⾼、等渗.不从尿排泄、富含必需脂肪酸、对静脉壁⽆刺激可经外周静脉输⼊等优点。
⼀般情况下肠外营养中脂肪乳剂应占30% ~40%总热卡,剂量为0.7-1.3g⽢油三酯/(kg.d)。
第三节 肠外营养制剂
第三节肠外营养制剂一、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s are complex formulas including 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 (glucose, amino acids, triglycerides, electrolytes, vitamins and trace elements).The st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of parenteral formulas which can cause serious harm and even death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chemistry of lipid emulsions, emulsion stabilization, electrostatic forces, and the effects of single components.It should be noted that not all essential nutrients (eg. iron) can be mixed in a parenteral solution. Serum values of these nutrients should be monitored frequently and supplied via other routes when necessary.肠外营养制剂没有统一的配方,但必须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需要等制备。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均系中小分子营养素。
提供足够的水分(1kcal/1m1),能量约为30~35kcal/(kg·d),以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
肠外营养制剂
肠外营养,也称为静脉营养或肠外喂养,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肠外营养一般适用于无法通过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如肠道功能衰竭、严重胃肠道疾病、吸收障碍等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肠外营养制剂:1. 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TPN是一种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液体制剂。
- 营养液通过静脉输注,直接输入血液循环,绕过肠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2. 脂肪乳剂(Intravenous Fat Emulsion, IFE):- IFE是一种含有脂肪的乳剂,用于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 脂肪乳剂通常与其他肠外营养制剂配合使用,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
3. 氨基酸溶液:- 氨基酸溶液是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液体制剂。
- 它可以提供蛋白质和氨基酸,以支持体内蛋白质合成和维持氮平衡。
4.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包含各种必需的矿物质和电解质,如钠、钾、钙、镁等。
- 它可以维持电解质平衡,确保正常的细胞功能。
在使用肠外营养制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调整。
肠外营养制剂的配方需要考虑患者的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营养素比例、输注速度等因素。
此外,与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肠外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请注意,肠外营养一般是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它涉及到静脉输注和复杂的营养调配。
不正确或滥用肠外营养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因此,任何关于肠外营养的决定都应与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和指导。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及特点
肠肠外营养制剂与特点(中营销售人员根底知识之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各种生理功能必须依赖各种必要的营养成分。
这些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它们对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恒定的体温,补充人体的物质消耗,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延长寿命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三者统称产能营养素,我国成人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
营养制剂系指维持机体正常营养或纠正异常营养缺乏状态的制剂,分为肠营养制剂与肠外营养制剂。
选择肠营养抑或肠外营养依患者的胃肠功能与疾病的种类而定,肠胃功能健全时首选肠营养。
肠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一、肠营养概念与开展历史肠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提供患者所需要营养素的方法。
二、肠营养的适应症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并可利用的病人都可承受肠营养支持。
①吞咽和咀嚼困难;②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③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病和胰腺炎等;④高分解代,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与大面积灼伤病人;⑤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三、肠营养制剂的组成1、氮源形式:L-氨基酸,蛋白质与其完全水解物或局部水解物。
2、糖类形式: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双糖〔蔗糖,乳糖等〕、葡萄糖低聚糖。
3、脂肪类型:长链甘油三酯〔LCT〕、中链甘油三酯〔MCT〕和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全面、丰富,高于美国推荐的膳食需要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
5、纤维素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DF〕,正常饮食纤维摄取量为30g/天。
种类:可溶性纤维〔solventable dietary fiber,SDF〕,如果胶、树胶和植物多糖等不溶性纤维〔insolventable dietary fiber,IDF〕如α-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生理作用:可溶性纤维:〔1〕缓解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2〕降低血清胆固醇;〔3〕延缓胃排空。
肠外营养液治疗及
五、营养途径
17
五、营养途径
18
六、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肠外营养液的质量要求: • 1、PH值应调整在体液缓冲能力范围内 • 2、适当的渗透压 • 3、必须无菌、无热原 • 4、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国家药典标准 • 5、无毒性,对于某些输液剂如水解蛋白,
要求其不能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
19
13
三、适应症状 :
• ③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 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COPD) 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 缺乏证据)。COPD病人理想的葡萄糖与脂肪比 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 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 l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 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 肺部并发症。④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肠 外营养支持4~6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 梗阻。
去。如:脂肪乳,氨基酸。
27
六、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 4.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 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 5.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 6.为最大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
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制完成以后, 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28
六、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 7.在加入脂肪乳之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 是否已产生沉淀或浑浊现象。
• (四)输注速度开始时低于40ml/h,以后 按20ml/h递增,直到所需速度,通常不超 过120ml/h。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 变化,有无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及胃 肠道反应。
• (五)给药后,洗手记录。 • (六)停止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时,需用生
肠外营养支持教学文稿
累积死亡率
50
PEM
40
non-PEM
% 死亡率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住院月数
Reprinted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Cederholm T, Jä gré n C, Hellströ m K. Outcome of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in Elderly Medical Patients, 1995;98:67-74) with permission from Excerpta Medica Inc. Copyright 1995.
➢ 加重循环系统的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 ➢ 在提供过高营养物质时,机体还需要额外的胰岛素与磷等
物质
营养不良的诊断
营养不良的分类
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 消瘦型营养不良 混合型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评分( NRS)
➢ NRS 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 2002年推 荐的,适用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规范化的肠外营养支持
On TPN since 1986
The ”Kabi family”
肠外营养支持的发展概况
• 1952年法国的外科医生Robert Aubaniac首先报 告了经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内置管进行静脉输液, 解决了应用高渗糖的胃肠外营养的途径问题。
肠外营养支持的发展概况
• 1961年瑞典的Karolinska(卡洛斯林卡)医学院附 属医院内科的Arvid wretlind首先制造及安全地 应用静脉脂肪乳剂于临床。
肠外营养制剂的配制及安全性研究3
肠外营养制剂的配制及安全性研究3肠外营养制剂的配制及安全性研究推荐本文--------------------------------------------------------------------------------□3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充分认识肠外营养的各种并发症,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及积极治疗,是实行肠外营养的重要环节。
并发症可分为技术性、代谢性及感染性三类。
3.1 技术性并发症这类并发症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或留置有关。
包括穿刺致气胸、血管损伤,神经或胸导管损伤等。
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防治原则为:置管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导管留置期间必须严密观察导管的位置是否保持在原始固定位置、输注通畅与否、严防导管滑脱等意外;从严掌握经深静脉输注的适应证,一旦患者情况允许,尽快改由周围静脉途径[14]。
3.2 代谢性并发症可能出现的代谢性并发症包括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低血糖症、血清氨基酸不平衡、高氨血症、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微量元素如锌、铜、铬、硒等缺乏,维生素a、d缺乏或过多症等以及肝胆功能异常、瘀胆。
从其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三方面:补充不足、糖代谢异常,以及脑外营养本身所致。
防治原则:选用合理的营养液配方。
为防止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应避免单独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液,或按8 g~12 g葡萄糖加1 u胰岛素。
输注速度必须保持恒定;严格按常规要求监测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尿糖、肝肾功能等;出现肝功能异常及黄疽时应考虑中止肠外营养治疗[14]。
3.3 感染性并发症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服毒症。
其发病与置管技术、导管使用及导管护理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寒战、高热,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
在找不到其他感染灶可解释其寒战、高热时,应考虑导管性服毒症已经存在。
发生上述症状后,先作输液袋内液体的细菌培养及血培养,丢弃输液袋及输液管,更换新的输液。
肠外营养支持总结
一、概述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的途径,输入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临床首次真正地应用肠外营养是1967 年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 和Wilmore ,应用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 于1 例短肠综合征的婴儿,虽然仅存活22 个月,但从此开创了临床营养的新时代。
二、分类:中心静脉营养:对于胃肠无功能或者在7-10天以上不能使用胃肠道或者通过外周静脉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者,应行中心静脉营养。
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锁骨上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
周围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不超过10天及少量营养支持可以考虑。
三、适应症常见应用肠外营养的病人有: (1) 7 天不能经胃肠进食的病人。
(2) 短肠综合征。
(3) 消化道瘘。
(4) 麻痹性肠梗阻。
(5) 急性胰腺炎。
(6) 多发性内脏损伤。
(7) 脓毒血症。
(8) 大面积烧伤。
(9) 炎性肠道疾病。
四、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①导管并发症如气胸、血气胸、神经血管损伤、导管体内断裂、空气栓塞、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后皮下积液等。
②感染并发症如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营养液污染等。
预防导管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长期的传统PN 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如果在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酞胺,可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源性败血症的发生。
③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
应注意输注速度和胰岛素的使用,严密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
④肝胆并发症成人中以脂肪变和脂肪性肝炎最常见,儿童以胆汁淤积为主。
多数患者这些变化是暂时的,停用PN 后可恢复正常。
⑤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常见的有低钾、低镁、低磷。
在PN 过程中,应定期测血电解质、应用安达美。
五、肠外营养制剂的分类及特点1 碳水化合物制剂碳水化合物制剂是最简单、有效的PN 制剂,可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的50% ~ 60% ,葡萄糖是PN 最常选用的能量制剂,临床上常配制成5%、10%、25%、50%等规格的注射液。
个性化肠外营养配方的制定
感染相关并发症
导管相关感染
由于导管插入时消毒不严格或护理不当,导致导管成为细菌入侵的途径。为预防 导管相关感染,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接口清 洁干燥。
02
肠外营养主要用于无法通过肠道 吸收营养的患者,如严重肠道疾 病、短肠综合征等。
肠外营养的适用人群
需要接受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如严重烧伤、创伤、手术等导致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或无法进食者。
无法通过肠道吸收营养的患者, 如肠道炎症、肿瘤等。
需要快速补充大量营养的患者, 如孕妇、儿童等。
肠外营养的配制原则
定期检查输注管道是否通 畅,有无渗漏、堵塞或脱 落现象,确保营养液顺利 输注。
实验室检查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电 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 以便及时调整肠外营养配 方和输注速度。
05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
导管相关并发症
导管堵塞
由于血液或营养液中的沉淀物、药物残渣等堵塞导管,导致导管不畅。为预防 导管堵塞,应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确保导管固定良好,避免过度弯曲 或受压。
输注速度的控制
恒速输注
通过调整输注泵的设定,保持恒 定的输注速度,使营养液缓慢、 均匀地进入体内。
变速输注
根据患者的代谢需求和病情变化 ,适时调整输注速度,以满足患 者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输注过程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 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以及有无过敏反应或感染 迹象。
管道护理
个性化肠外营养配方的制定
目 录
• 肠外营养概述 • 个性化肠外营养配方的制定 •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 个性化肠外营养的输注 •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肠外营养制剂一、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s are complex formulas including 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 (glucose, amino acids, triglycerides, electrolytes, vitamins and trace elements).The st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of parenteral formulas which can cause serious harm and even death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chemistry of lipid emulsions, emulsion stabilization, electrostatic forces, and the effects of single components.It should be noted that not all essential nutrients (eg. iron) can be mixed in a parenteral solution. Serum values of these nutrients should be monitored frequently and supplied via other routes when necessary.肠外营养制剂没有统一的配方,但必须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需要等制备。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均系中小分子营养素。
提供足够的水分(1kcal/1m1),能量约为30~35kcal/(kg·d),以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
肠外营养制剂的基本要求包括无菌、无毒、无热源;适宜的pH值和渗透压;良好的相容性、稳定性、无菌无热源包装等。
(一)营养液成分1. 葡萄糖溶液到目前为止,葡萄糖是肠外营养液中添加的惟一糖类。
为了提供足够的能量,在肠外营养液配方中常应用高浓度的葡萄糖作为肠外营养的能量来源,一般每日提供糖约200~250g,最多不超过300g,占总能量的60%~70%。
肠外营养配方中常需用高浓度(25%~50%)葡萄糖溶液。
这种溶液渗透压很高,只能经中心静脉途径输入,若经周围静脉输入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有限,输入太快可发生高血糖、糖尿及高渗性脱水。
2. 脂肪乳剂肠外营养中所应用的脂肪是以大豆油或红花油为原料,经卵磷脂乳化制成的脂肪乳剂(以LCT为主),与人体内的乳糜颗粒相似,只是缺少载脂蛋白外壳。
进入机体后,脂肪乳剂颗粒立即获得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与胆固醇酯,从而在组成结构与代谢上与人体乳糜微粒完全相同。
近年来认为含有脂肪的肠外营养是一种安全、平衡、重要的营养支持复合物。
优点在于:①与高渗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同时输入,可减少营养液浓度,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②脂肪释放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倍,可在输入液体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多能量。
500ml 10%脂肪乳剂可产生1.88MJ(450kcal)的能量,一般输入量不超过3g/(kg·d);③作为非蛋白质的能量来源,既可减少葡萄糖用量,降低与高糖输入有关的危险因素,又可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与亚麻酸),避免必需脂肪酸的缺乏;④脂肪乳剂的呼吸商为0.7,比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低,比等能量的糖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有利于呼吸道受损的病人。
临床上应用的有10%、20%和30%的脂肪乳剂,一般提供总能量的30%~50%,成人每天用量为1~2g/kg。
对于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硬化、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等病人应慎用。
输注脂肪乳时需注意调节输注速度,输入太快可能出现急性反应,如发热、畏寒、心悸、呕吐等。
通常10%溶液在最初15~30分钟内的输入速度不要超过1ml/min,半小时后可逐渐加快。
MCT/LCT是在LCT中添加了MCT的脂肪乳剂,与LCT相比具有氧化快速完全、很少引起脂肪浸润、对肝功/胰岛素刺激小等特点,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
用法与LCT基本相同,但由于生酮作用强,不适用于肝硬化、糖尿病等病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等量、等浓度的LCT和MCT/LCT中,MCT/LCT所提供的EFA只有LCT的一半左右。
3. 氨基酸溶液复方氨基酸溶液是肠外营养的基本供氮物质,由人工合成的结晶左旋氨基酸根据临床需要以不同模式配制而成,包括必需氨基酸与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除了可提供能量外,主要用于提供氮源,维持正氮平衡、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组织愈合及合成酶和激素。
它具有纯度高、含氨量低、副反应小、利用率高等特点。
补充氨基酸必须注意氨基酸的成份与总含氮量。
其需要量一般为6~8g/m2或0.15~0.2g/(kg·d)。
早期使用的水解蛋白是酪蛋白水解物,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
近年使用的结晶复方氨基酸溶液一般均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和数量不同的非必需氨基酸,如14氨基酸注射液-823中含8种必需氨基酸与6种非必需氨基酸,比水解蛋白更有利于防止氮的丢失,纠正负氮平衡,减少蛋白质消耗。
对于持续分解代谢状况,补充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都是必要的。
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成人氨基酸溶液中含有13~20种氨基酸,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但还未确定最佳的氨基酸组合。
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提倡必需氨基酸疗法(EAA疗法),应选用高比例的必需氨基酸溶液,使尿素氮水平下降。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病人血中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水平上升,进入大脑后可引起肝性脑病,因此应选择BCAA为主的氨基酸溶液。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注意条件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如谷氨酰胺。
4. 水与电解质人体只能短期耐受失水状态,缺水3~4d,即可出现脱水状态,成人失去相当于体重10%~25%的水分(体内总水量的40%)就不能生存,儿童更为敏感。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水30ml/kg,儿童30~120 ml/kg,婴儿100~150 ml/kg。
水的需要量与能量的摄取有关,成人每提供4.184kJ热量需1.0ml的水,婴儿为1.5 ml/kJ,成人每天大约需热量10460~12552kJ,需水2500~3000ml,有额外丢失时,需水量增加,有心、肺及肾疾患时需水量增加,有心、肺及肾疾患时需限制水量。
计算体液平衡时,还应考虑代谢营养成分所产生的水量,没代谢1g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别产生代谢水量为0.41、0.60和1.0ml的水。
肠外营养的液体需要量基本上是1ml/kcal,成人以每天3000ml左右为宜。
电解质主要是用于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水盐平衡,以保持机体有恒定的内环境。
电解质在无额外丢失的情况下,钠、镁、钙等按生理需要量补给即可。
值得强调的是电解质的补给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因病人的病情、病程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需根据血清及24h尿中的电解质检查结果予以调整用量。
常用的肠外营养的电解质溶液有10%氯化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及有机磷制剂等。
5.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参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及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
肠外营养一般只能提供生理需要量,有特殊营养需求的病人(如烧伤、肠瘘等)需要额外补充,否则可出现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和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D在肠外营养中是个例外。
研究发现,应用肠外营养的病人可出现骨质软化症伴高钙血症,停止补充维生素D后可使症状缓解,提示长期的含维生素D的肠外营养制剂可使代谢性骨病加重。
因此建议家庭肠外营养者不必补充维生素D,鼓励病人多晒太阳,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
微量元素参与酶、核酸、多种维生素和激素的作用。
微量元素虽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却是机体不可缺少的。
每一种微量元素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有些是酶的辅酶,有些与寄宿分泌有关等等。
肠外营养时,由于制剂制备精纯,长期使用可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必须引起重视,注意补充。
肠外营养中的微量元素需要量较难确定,因为其血中的浓度并不一定反应其组织中的含量、生物活性及代谢平衡状况。
目前,国内已有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静脉用制剂。
(二)营养液配方肠外营养的临床实施中,最主要的是掌握好营养液的用量。
用量不足则效果不明显,用量过大则致副反应发生。
根据病情,可按下列程序制定当天营养液用量:①确定当天拟补充的总能量、总氮量及总入水量;②根据总能量和入水量,确定葡萄糖液的浓度及量。
若加用脂肪乳剂,通常占能量的30%左右;③选用合适的氨基酸液,根据总氮需要量,确定其用量;④加入适量电解质溶液、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前者需按病情而定,后二者则常规给予每天正常需要量。
临床常用肠外营养液配方组成总结见表9-3-1。
一般而言,肠外营养液中不主张加入其它药物,如抗生素、止血剂、强心剂等,这些药物应由另外的静脉途径输入。
但有时病情需要限制入水量,或其余静脉途径很难维持,不得不将各种药物加入肠外营养制剂中一并输入。
近来有报道关于各种药物对肠外营养制剂的配伍禁忌,提出了初步结果,但尚不成熟,应尽量避免混合使用。
表9-3-1 肠外营养常规剂量氮g 糖g脂肪g能量kcal钠mmol钾mmol周围8~10 200~250 50~70 1300~1700 80 50标准10~14 250~300 50~100 1500~2200 100 60~80 中度应激12~16 250~300 50~100 1500~2200 100~120 75~100 重度应激12~18 250~300 50~100 1500~2200 100~120 80~100 肾衰1 6~12 250~300 50~70 1500~1900 个体化个体化肝衰2 4~10 200~250 25~60 1200~1700 80 40~60 感染3 10~16 150~250 50~70 1300~1900 100 60~100 重度营养不良4 8~16 150~250 50~80 1200~1800 50~70 80~100 心衰10~12 150~250 50~70 1200~1700 50~70 80~100 多脏器衰竭3 10~14 150~300 50~80 1200~2000 100~120 60~100 糖尿病10~14 200~250 50~70 1300~1700 100 80脂肪不耐受10~14 300~400 0~20 1500~1600 100 80短肠7~14 200~350 20~100 1000~2400 50~250 50钙mmol镁mmol磷mmol微量元素维生素容量ml周围 5 8 10~12 基础量基础量2500~3000 标准 5 8 12~16 基础量基础量2250~3000 中度应激 5 10 10~20 基础量基础量2500~3000 重度应激 6 10 10~20 基础量+锌,硒基础量+B1 2500~3500 肾衰a 6 个体化个体化个体化增加剂量个体化肝衰b 6 个体化10~16 个体化基础量2000~3000 感染d 5 6~8 10~20 个体化增加剂量+B1 2500~3000 重度营养不良c 6 10~16 20~40 基础量+锌,硒,铜增加剂量2000~2500心衰 6 10~12 15~25 基础量+锌,硒基础量+B1 2000~2250 多脏器衰竭c 6 6~8 10~20 个体化+锌,硒基础量+B1 2000~3500 糖尿病 6 8~10 15~40 基础量基础量2500~3000 脂肪不耐受 6 8~10 10~20 基础量基础量2500~3000 短肠9 10 10 基础量+锌,铜增加剂量1500~2500注:a 肾功能衰竭推荐配方;b 肝功能衰竭推荐配方;c 推荐用含谷氨酰胺的氨基酸溶液或添加谷氨酰胺;d 强烈推荐用含谷氨酰胺的氨基酸溶液或添加谷氨酰胺;能量、氮和电解质可根据病人需要和/或额外损失量补充;必要时添加胰岛素;维生素基本量: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各1支;微量元素基本量:安达美1支;锌、铜、硒: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根据实际情况补充10~200mg/d引自:临床营养基础(第3版),Lubos Sobotka 主编,蔡威译,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