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及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 (1)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公共危机是指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它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危机?一、建立危机预警制度危机预警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以便捕捉危机征兆。
重点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航空、金融、电力供应、供水、通讯、防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理决策机制强力。
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决策机构负责指挥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发布权威信息,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
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三、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要通过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尽力把危机治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之中,建立一个统一领导、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危机治理制。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正确的信息发布、有效地信息沟通是避免社会公众恐慌的最好方法,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上报和信息发布两方面的工作。
五、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的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
从我国的历次危机处理来看,我国主要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但这次“5.12”汶川大震充分显示出社会的巨大力量。
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与此同时,要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观念,推进我国的危机意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公共危机善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 目标就是缓和多方利益集团的冲
公众危机心理, 恢复政府形象, 集中体现政府公信力_ ; 3通 ] 过矫正公共关系方法和原则的运用来实现公关与政府危机 管理的良性互动 ; 充分运用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提升政府 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l 。另外还有就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_ 5 ] 的建设来强化公民的危机意识、 化解矛盾, 降低政府处理公
从危机后 的善后机制构建方 面进行研究 。
一
与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来避免危机的发生与限制危机的 不利影响, 把危机作为现代政府治道变革的契机 ; 并根据 危机信息的“ 三态” 来安排政府治理结构, 选用网络治理结构
来 加强 结构各成 员的知识 可交流程度[ 。 8 ]
( ) 型政 府责任的构建 三 新
介入 , 运用公共权力 、 政策 和公 共资 源紧 急应对 和处理 公共
首先要建立健全公民的德行 , 实现对公有域的保护与和 谐安全 ; 其次要通过营造合适的政治与法律环境来提升 和培育公民危机意识, 提升社会因子自身的危机规避能力来 化解危机 _ I; 第三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独特作用, 提升 其在公共危机中的风险规避能力l]第四需要清晰界定各 】;
面积 达 5 95万 亩 ; 屋 倒 塌 1078万 间 , 坏 房 屋 9 8 房 9. 损
2622 间; 灾 害 造 成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1 575亿 8.万 因 3 4. 元 ( j ”。面对频发巨灾, H 政府如何增强危机意识, 提高 危机应对能力; 如何建立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从而最大 限度地避免或限制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笔者将
援 助 计 划 ; 全公 民 参 与 体 系等 措 施 来 提 高政 府 执 政 能 力 , 用 社 会 组 织 与 公 民力 量 积 极 预 防危 机 、 解 危 机 。 健 运 化
公共危机管理简答题
1、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基本内涵:公共危机管理应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防、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特征:1.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2. 公共危机的可预防性——通过监测危机管理对象;采取预防措施;可防止危机爆发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3. 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4. 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具有应急性..5. 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6. 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具有不确定性..7. 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和预案具有不确定性..8. 公共危机管理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9.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10.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国际性..2、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内容是什么答: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咨询子系统3、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难点是什么答:1.决策 2.人员配置3.物资调配4.协调沟通4、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恢复机构的正常运作2.资料记录与保存3.事故调查4.清算损失5.补偿损失6稳定人心5、简述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目的..答:1;确认危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如何;以确认危机的实际损失程度2;基于已经取得的危机信息;判断危机进一步恶化或扩散的概率有多大3;确认危机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4;确定利益相关者未来可能对企业做出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6、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树立哪些正确的危机管理理念答:1;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理念2;科学决策理念3公开透明的决策理念4事前决策的理念 5效率至上的决策理念 6沟通交流的决策理念7 技术创新的决策理念7、简述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作用..答:1;能够增强危机决策的科学性2;能够增强应对危机决策的时效性3;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规范性4;能够增强危机指挥的权威性8、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策略有哪些答:1;危机中止策略2;危机隔离策略1危害隔离2人员隔离3;危机消除策略4;危机利用策略9、公共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公共危机后的安抚机制2;公共危机后的转变机制3;公共危机后的重建机制4;公共危机后的社会心态恢复机制5;公共危机后的社会调整机制10、公共危机调查的内容有哪些答:1危机的经过调查2危机的危害调查3危机的原因调查。
2024年山东大学公共管理公共危机应对的善后机制初试真题
2024年山东大学公共管理公共危机应对的善后机制考研初试真题业务课名称:公共管理学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公共危机应对的善后机制公共危机的善后机制是指在危机事态得到控制,人们从紧张和失衡状态中恢复后进入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阶段,为达成公共危机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1)公共危机善后机制的两个重要任务①以危机问题的解决为契机,进行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和危机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慰藉公众的惊恐心理和恢复其生活信心,巩固危机管理的成果,防止危机的复原和反弹。
②从危机中总结经验教训,堵塞危机管理中的制度、机构和政策漏洞,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真正从危机事件中受益。
(2)公共危机善后机制的内容①灾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重建和秩序的恢复。
②按照程序清算损失。
③赔偿损失,抢救受伤人员,救济群众,对住房、食品、用水、医疗、生产资料等进行妥善安排。
④对公众灾难心理创伤的安抚和慰藉。
⑤进行事故调查与危机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
危机事件的发生和灾害影响的扩散,往往是由于官员玩忽职守、官僚主义、行政腐败、制度漏洞等。
事故调查机构应客观地甄别事故发生的原因,界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出事故处理以及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的政策建议。
处理的结果要尽快公布于众,既给受害者一个明确的说法,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应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通过对直接责任者的追究、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援助、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慰藉,抚平受灾和受害公众的心理创伤,使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信心。
危机公关管理制度
危机公关管理制度
是组织为了应对和管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而建立的一系列规范、流程和机制。
该制度的目的是有效地处理危机,最大限度地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危机公关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预防和准备阶段:建立预防危机的机制和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应对方案的制定等。
组织需要识别潜在的危机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准备措施。
2. 危机发生时的应急响应:一旦危机发生,组织需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做出明确的决策,并及时采取行动。
这包括危机管理团队的组建、危机指挥中心的设立、信息收集和分析、媒体管理等。
3. 危机传播和沟通:组织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各方进行沟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解释事实,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虑。
危机公关管理制度应包括媒体管理、危机传播策略、危机公关材料准备等方面的规定。
4. 危机后的恢复和修复:事态平息后,组织需要采取措施来恢复受影响的声誉和信任,修复与相关利益方的关系。
这包括后续跟进工作、诚信重建、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努力。
危机公关管理制度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手段,旨在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危机,保护声誉和利益。
它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同时,与危机公关管理制度
相辅相成的还有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以建立全员参与的危机应对机制。
危机公关及解决方案
危机公关及解决方案
《危机公关及解决方案》
在当今社会,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可能面临多种危机,如产品质量问题、员工犯错误、领导失言或突发事件等。
这些危机一旦发生,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声誉带来严重损害。
因此,危机公关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公关预案,包括危机管理团队、危机公关方案、危机沟通渠道等。
这样一旦危机发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减少损失。
其次,企业需要及时公开信息,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和关注。
在危机公关中,透明和及时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传递积极信息,以弥补负面影响。
最后,企业需要及时采取行动,解决危机根源,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危机公关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因企业而异。
在危机公关中,企业需要首先冷静应对,避免情绪化的决策。
然后,企业需要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
此外,企业也可以借助危机公关专业机构或专家来提供协助和建议。
短暂的危机公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如果能够恰当地处理,也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危机公关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预案,及时公开信息,积极采取行动,这些都能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危机,保护和恢复企业形象和声誉。
只有积极应对危机,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共危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预防和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管理工作。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公共危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本地区公共危机安全管理工作。
(二)设立公共危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包括:1. 负责收集、分析、评估各类公共危机风险信息;2. 制定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公共危机应对工作;4. 负责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5. 组织开展公共危机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一)建立健全公共危机风险监测体系,对各类公共危机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分析。
(二)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三)加强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四)完善公共危机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做好防范准备。
五、应急处置(一)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救援队伍,调配救援物资,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三)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和应急处置情况。
(四)根据应急处置需要,采取临时管制措施,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善后处理(一)公共危机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二)查明事件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三)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和补偿工作。
(四)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公共危机安全管理制度。
七、宣传教育(一)加强公共危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二)组织开展各类公共危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公共危机安全知识。
八、附则(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处置公共危机方案
处置公共危机方案
概述
公共危机是指不可避免或突发的大规模公共事件,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
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需要做出有效的应对和处置。
一个好的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必须同时具备及时、科学、有效等特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
行动方案
第一步:掌握危机情况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首先需要掌握危机的实际情况和影响。
要及时搜集、分析
和发布有关信息,以帮助民众准确地了解危机的程度和影响。
第二步:制定应急计划
制定应急计划是处置公共危机的核心,它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生和变化,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三步:启动应急机制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必须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力量,协
调各方资源,迅速应对紧急情况。
第四步:实施处置方案
根据应急计划,实施相应的处置方案。
需要根据危机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措施,包括隔离、疏散、补给、救援等。
第五步:查看反馈和总结
处置公共危机之后,需要查看反馈和总结,对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和总结,为下一次危机处置做好准备和经验积累。
特别说明
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危机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最好充分考虑
各种情况,以提高处置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危机处置需要加强统一的领导和协调,保证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紧密配合。
结论
处置公共危机的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一个好的处置方案必须同时具备及时、科学、有效等特点,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为民众提供更好的保障。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虽然公共危机管理现在越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崭新课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已经建立起应急管理体系仍然缺乏系统性,有待完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机转化成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管理。
”[2]由此可见,政府危机管理属于公共危机的一部分。
政府作为既定的区域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对控制和应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负有直接的责任。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首先,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其次,由于危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公共危机具有可预防性且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另外,当危机突发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时有应急性,而且要求政府在处理危机时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最后,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逐渐增多的趋势的当今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是有不确定性,相应地,其预控和预案也具有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公共危机管理还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公共危机的管理还具有综合性和国际性。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与应对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政府必须时刻做好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预防、处置及善后措施及时加以处理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解决危机,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机制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应对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与责任。
总的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可分统一指挥、政府职权划分、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几个方面。
”[3]政府做应急管理工作时,要切实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并采取先进的监测预警机制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作者:————————————————————————————————日期: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摘要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危机管理已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
能否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所以,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也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各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来探索更优化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首先阐述了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其次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说明,之后是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则是对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完善目录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的必要性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研究的内容1.3.2研究的方法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概述2.1公共危机2.1.1公共危机的概念2.1.2公共危机的特征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2.2.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概念2.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内容2.2.2.1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2.2.2.2公共危机的相应决策与处置机制2.2.2.3公共危机的恢复重建机制3.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3.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4.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思路与对策措施4.1建立了解各类公共危机的制度4.2完善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4.3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机构4.4健全公共危机应对管理的法治基础4.5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5.结论1 引言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共危机频频发生,层出不穷。
在国内,有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等疫情危机事件,有“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机事件,有三鹿毒奶粉事件,有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昆明火车站砍杀事件等。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第一篇: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心情是很激动,因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功能是防范、化解危机,它不仅要管理已经发生的公共危机,实施化解的措施,减少由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还是日常工作中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把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把公共危机消灭在萌芽中况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许多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好坏就决定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能否减小到最低点。
因为这门学科对我们的社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国际上,公共危机管理通常指发生危机时,政府所采取的有助于公民和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政府危机的内涵偏重于紧急事件或灾难,兼有自然灾难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因素。
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能通常包括五大块内容。
一是提升国家危机管理的能力,确立危机管理的政策和战略,领导全民的预防学习活动,增强抗危机能力。
二是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提供完备信息,减少公共危机的实际的破坏性,减少损失,调动所有力量,确保所有可调用力量已到位,按计划处理灾难,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决策,制定并执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计划。
三是将痛苦和破坏降到最低点:快速、有效的回应,在管理灾难方面职责分明,提供及时有效的协助,支付相应的保险,灾后修复时尽量减少损失。
四是筹备恐怖活动后的危机处理,由中央支持地方政府建立管理机构,强化地方政府的回应恐怖活动的能力,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共享信息。
五是成立国家门户网站,提供信息服务。
建设单一、便利的危机管理信息门户网站,运用知识管理服务于危机管理的信息,建设全国的沟通和预警系统。
公共危机具有十大特性,有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无序性、隐蔽性、公开性、社会性、扩散性。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存在问题居安思危,治不忘乱。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而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
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使我们面临诸多的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因此,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冲击是巨大的。
危机引发的现实危险会中止和平进程,瓦解正常的社会关系,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
危机迫使相关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决策,采取有效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生存。
危机是一种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
危机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
对危机管理的界定,认为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正是由于危机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公共危机管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思考。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超越其原来的企业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
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公共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
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危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七:公共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
2.恢复的理论
(1)系统论 灾害是物理环境(如大气)的致灾因子对建筑环 境(如:建筑、道路、桥梁、设施等)产生影响 ,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 物理环境、建筑环境、人的环境是三个系统,彼 此相互依赖、相互促动。如果三个系统不协调就 会产生灾难。 恢复:矫正不协调关系,尊重自然,建立更加具 有抗灾能力的物理环境及人的环境,提升安全度 。
(3)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在《风险应急运行规划 指南》中定义:恢复就是指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和 社会、经济生活恢复到正常的活动,但他应当将 减缓作为一个目标。在短期内,恢复意味着将重 要的生命系统恢复到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满足人 的基本需要,确保人和社区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 。 (4)恢复中的两对关系 恢复与重建。“恢复”中包含着“重建” 复原与发展。恢复重建不仅意味着补救,而且意 味着发展,因为恢复重建要消除危机影响过程中 的除旧布新。
(2)脆弱性理论 风险不是均匀分配的。它重点关注的是脆弱群体。他们的 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面临着最高的风险挑战。因而风险 对不同的人群而言存在着差异。 恢复:人们要关注因收入、发展阶段、性别、种族等因素 所导致的差异性风险。
(3)社会政治生态理论 灾害扰动了社会互动,人类系统内部的互动影响着人们恢 复的方式;人们需要资源恢复,但资源是有限的,恢复阶 段会产生对恢复资源的竞争与冲突,强势团体可能会阻止 对弱势群体的必要救助。 恢复:改变权力安排,消除歧视、贫困和腐败;所有受灾 公众参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二、恢复的维度
① ②
③
1.社会影响与恢复 注意问题: 严防次生灾害 保障灾后需求膨胀的 物资供应 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 第四章 恢复重建规划 • 第二十七条 •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 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 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 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 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 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
公共管理学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
十二、 十二、信息管理机制
(一)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信息公开的原则 信息多渠道验证原则 信息畅通原则 (二)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 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报告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举报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分析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的信息发布制度 (三)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方法与措施 危机信息的区分管理 危机信息管理的体制建设 发展危机信息管理的专用技术
(三)策略
1、危机中止策略 2、危机隔离策略 危害隔离 人员隔离 3、危机消除策略 4、危机利用策略 (四)方法 尽快确认危机 注意危机事件中的“黑洞”效应 确保冷静决策 迅速作出反应
管理者要把握全局 管理者要善于隔离控制 要高度关注信息控制 要高度明确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与分工 有重点地采取行动 主动纠正错误,赔偿损失 积极利用外部专家 重视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七、组织领导机制
(一)构建 指挥决策中心 现场指挥中心 支持保障中心 媒体管理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 (二)领导 明确公共危机管理者的职责 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者的素质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避免错误的危机管理认识态度
八、决策机制
(一)特点 超前性 快速性 果断性 高风险性 有限理性 强制性 人格化
(三)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的运行机制 预警机制 决策机制 信息披露机制 问责与纠错机制 力量动员机制 国际合作机制 协调机制
十一、 十一、沟通机制
(一)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 正规渠道要畅通 成立危机新闻中心,找出事实真相 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二)不同公共危机管理阶段的沟通方式和策略 1、危机潜伏期 2、危机爆发期 3、危机恢复重建期 (三)信息披露机制 争取媒体的支持,如实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进行新闻发布 引导监督媒体
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公共危机的处理与善后
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公共危机的处理与善后摘要本文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为例,分析我国在公共危机处理和善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7·23”温州动车事故;公共危机;处理一、事件回顾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7月24日,铁道部对发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
7月24日22点45分,铁道部在温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为事故道歉。
然而在此之前,此次特大交通事故于24日凌晨便已经宣布救援行动结束,24日下午就开始处理出事车厢、清理现场;在铁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勇平“这是生命的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草率的言论,更被网友戏称为“高铁体”,不禁使公众对铁道部的认可程度大大下降。
2011年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7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并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并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然而直至2011年12月28日,国家安监总局才公布了对此次温州动车特大交通事故的调查报告。
二、事件反映的问题“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国政府在处理事故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重视、敢于担当,积极回应,特别是首次通过网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全文公布等一系列举措,无不表明我国政府提出的“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的基本理念绝非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但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危机处理和善后的过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一)、草率结束救援工作、清理现场,违背公共危机处理的目标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处理公共危机的最高目标是,在危机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稳定社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维持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开展积极有效的救援。
突发事件后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和心理疏导
突发事件后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和心理疏导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事件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还可能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善后处理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一、善后处理(一)人员安置突发事件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
首先要做的是尽快安置受灾人员,提供临时住所、食物、水和基本的生活用品。
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支持,稳定情绪。
(二)损失评估对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是善后处理的重要环节。
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坏等。
这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三)环境清理与修复如果事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破坏,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
例如,在地震或洪水过后,要清理废墟、疏通河道、消毒防疫,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经济补偿与救助对于受灾群众,应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给予经济补偿和救助。
这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减轻经济压力。
(五)公共设施重建恢复和重建受损的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保障社会正常运转。
二、心理疏导(一)个体心理疏导1、倾听与陪伴让当事人倾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给予充分的倾听和陪伴。
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尽情地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恐惧。
2、情绪安抚使用温和、安慰的语言,帮助当事人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可以告诉他们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反应,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
3、认知调整帮助当事人正确看待突发事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
例如,让他们明白事件的发生不是他们的过错,避免过度自责。
4、提供支持让当事人知道他们不是独自面对困难,有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
可以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和资源,增强他们应对困难的信心。
(二)群体心理疏导1、组织心理讲座和培训针对受灾群体,组织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章公共危机的善后对策与回复重建PPT课件
建比,我国的灾后恢复重建 工作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三个 “兼顾”:
❖ 一是“紧急”恢复性重建与长远发展性重建 兼顾;
❖ 二是快速度重建与高质量重建兼顾; ❖ 三是“复原性”重建与“升级性”重建兼顾。
11.2 公共危机的恢复重建
❖ 温家宝总理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宝贵经验: ❖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重建放
到优先位置。第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灾后恢复重建。 ❖ 第三,坚持统筹兼顾,将恢复重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
结合。 ❖ 第四,坚持举全国之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区重建。 ❖ 第五,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
14
阅读材料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应急处置
基本情况
灾害应急 处置过程
经验与启示 15
关键术语
公共危机善后对策 公共部门声誉与形象管理
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获益
公共危机恢复重建 危机损失评估 恢复重建计划 救助 补偿 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管理经验教训
16
复习思考题
❖ 1. 何谓公共危机的善后对策?其主要内容有 哪些?
❖ 公共危机可以提高政府对公共问题的敏感性,以利 于公共问题的及时发现,并推动公共问题进入政府 政策议程,从而成为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的外部动 力。
❖ 公共危机的出现会促使政府重新评估其制度、政策 和行为;危机过后,政府也会反思自己在危机中的 表现和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而改进治理方法、 提高治理能力、推进政府的治道变革。
具体包括三种方式:
❖(1)一省支援一县。 ❖(2)部门对口支援。 ❖(3)行业对口支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新兴—规范理论
✓ 灾害使正常的官僚组织不能正常运行,新型的灾害使得官 僚组织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恢复:在灾害恢复阶段,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新型的组 织与团体将会出现,并满足这些需求,新型组织是恢复的 重要力量。
• 第九条 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 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当地人民政府 民政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举办单位、活动时间、地 点、内容、方式及款物用途等。
第三章 接受捐赠
• 、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等。
• 认银行票据,当面清点现金,验收物资。捐赠人所捐款物 不能当场兑现的,救灾捐赠受赠人应当与捐赠人签订载明 捐赠款物种类、质量、数量和兑现时间等内容的捐赠协议 。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
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
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
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
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
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
• 四川:灾区居民收入比全省高3.4%
• 魏宏(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在会上( 2011-5-10日上午10时,国新办在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四川纳 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已完工94% ,去年底,39个重灾县财政收入增速比全省高 12.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 入分别比全省高3.4和4.4个百分点。
3.恢复重建遵循的原则
➢ (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 (2)全面恢复,突出重点 ➢ (3)公平公正,关注弱者 ➢ (4)生产自救,多样补偿 ➢ (5)防灾减灾,寻求发展
第三节 恢复的分类与维度
一、恢复的分类
➢ 1.短期恢复
• (1)时间:危机发生后 很快展开,常与应急响应 重合。(有的活动可能持 续数周)
短期恢复主要工作
➢ 2.长期恢复
• (1)时间:持续数月 或数年
• (2)项目:道路、桥 梁、商店、住宅等设 施
• 要求:提高建筑标准 、改变土地用途、改 善交通设施。
长期恢复重建的主要工作
➢ 3.恢复重建具有促进灾区经济发展的 功能
✓ (1)社会公众及政府决策者通过危机的教训对防灾,减 灾问题上更加重视。
第四节 恢复的过程与管理
一、恢复过程
➢ 1.准备阶段 ➢ 2.计划阶段 ➢ 3.实施阶段 ➢ 4.验收阶段 ➢ 5.反思阶段
汶川重建档案
2008年6月1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正式颁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 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成就了体现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 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 (2)脆弱性理论
✓ 风险不是均匀分配的。它重点关注的是脆弱群体。他们的 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面临着最高的风险挑战。因而风险 对不同的人群而言存在着差异。
恢复:人们要关注因收入、发展阶段、性别、种族等因素 所导致的差异性风险。
➢ (3)社会政治生态理论
✓ 灾害扰动了社会互动,人类系统内部的互动影响着人们恢 复的方式;人们需要资源恢复,但资源是有限的,恢复阶 段会产生对恢复资源的竞争与冲突,强势团体可能会阻止 对弱势群体的必要救助。
第二节 危机恢复
1.恢复的含义 ➢ (1)恢复:复旧、复兴、复建、复原 ✓ 复旧:回复到灾前水平 ✓ 复兴:突出“改进”的含义 ✓ 复建:物理环境与建筑物 ✓ 复原:突出“法律”意义 ➢ (2)危机“恢复”:既具有恢复原状的意思,也
有加强改进的含义;既包括物理上的重建,也包 括经济、环境、社会、心理影响的消除;即关照 法律责任与义务,也包括社会道德的约束。
1.选址策略: ➢ (1)原地原址重建 ➢ (2)原地异址重建 ➢ (3)异地重建
人们倾向于原地原址重建
2.原因
➢ (1)政治原因 ➢ (2)文化原因 ➢ (3)经济原因 ➢ (4)心理原因
二、住房恢复重建
➢ 1.美国学者认为,住房的恢复重建要经历四个阶段: ✓ (1)应急避难所 ✓ (2)临时安置所 ✓ (3)临时居所 ✓ (4)永久住房
控制与危机问题相关的、可能导致危机再度发生 的各种问题,巩固危机管理的成果。 ✓ 从危机中获益,通过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危机处 理过程的细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在技术 、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进 而进行必要的机构改革。 稳定人心、稳定社会,使社会正常生活尽快恢复 。
2.善后处理的内容 ➢ (1)恢复机构正常运作 ➢ (2)资料记录与保存 ➢ (3)事故调查 ➢ (4)清算损失 ➢ (5)补偿损失 ➢ (6)稳定人心
✓ (3)政府,实行宏观性财政政策
➢ 4.心理影响与恢复
案例:“9·11”事件对志愿者的影响
“9·11”事件发生后,大批 的自愿者参与了应急 救援活动,惨烈的场面对许多人的心理和行为产 生了影响。美国学者对其中163名自愿者进行了 调查,发现:57%的人开始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上 花费更多的时间,30%的人开始或加强体育锻炼 ,33%的人吃的更多或更少,29%的人开始或强 化宗教活动,14%的人开始或加强瑜伽或放松活 动,12%的人开始饮酒或更多的饮酒,10%的人 开始或更多的吸烟,4%人开始或更多的开始处方 药。
✓ (2)危机摧毁了不安全的建筑和设施 ✓ (3)灾区可以此为契机,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进
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 (4)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社会、经济及
环境对各种风险的弹性。
• 第四章 恢复重建规划
• 第二十七条
•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
三、公共危机后的重建机制 四、公共危机后社会心态恢复机制 五、公共危机后的社会调整机制
第七节 加强公共危机后的反馈调整机制
一、建立危机后的调查反馈机制
➢ 调查主体:独立的第三方 ➢ 调查内容:危机发生的原因、危机管理的过程、危机管理
的能力等等。
蓝田四学生窒息死亡事故
案例:12月13日下午5时40分,家住蓝田县焦岱镇焦岱 街村的蓝田县焦岱镇初级中学及焦岱中心小学柳帅等6名 学生在焦岱街村一处废弃的水塔内玩火,造成缺氧窒息, 4名学生死亡,2名学生目前已脱离危险。
➢ 2.住房恢复重建的形式
依靠自己的力量 依靠亲情关系 依靠救灾制度 依靠保险赔付
三、经济恢复重建
1.恢复关键性的基础设施运行
2.对于工农业受到严重影响的灾区,政府要及时出台减免 税收、提供低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和扶植政策,帮助灾区 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实现产业升级。
四、心理干预
思考:蓝田四学生窒息死亡事故有哪些警示?
水塔内壁已经被熏黑 出事的废弃水塔位于镇南土坡上一片麦地边。这是一个直
径约为5米的水泥浇筑成的圆柱体,高约2.2米,四周并无 任何可供攀援的附着物,塔顶东侧的边缘处有一块很小的 缺角。在几名村民的帮助下,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 此处爬到塔上。塔上有一个40厘米见方的四方口,两边有 两只固定在上面的铁环。透过这个口记者看到,在约3米 深的塔底,铺着几层玉米秆,上面还残留着一些燃烧后的 灰烬,一件蓝色的衣服还在玉米秆上,水塔内壁也已经被 熏黑。 “真不明白这些娃是怎么爬上去的?”水塔周围陆续有 村民前来。“以前塔顶上那个小口有盖子盖着,不知道啥 时候被人砸掉了,村里的娃经常三五成群到这里来耍。”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娃们在这里都玩了有几年了 ,周末或寒暑假,他们成天钻上钻下,这里都快成游乐场 了……”
➢ (3)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在《风险应急运行规划 指南》中定义:恢复就是指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和 社会、经济生活恢复到正常的活动,但他应当将 减缓作为一个目标。在短期内,恢复意味着将重 要的生命系统恢复到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满足人 的基本需要,确保人和社区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 。
➢ (4)恢复中的两对关系 ✓ 恢复与重建。“恢复”中包含着“重建” ✓ 复原与发展。恢复重建不仅意味着补救,而且意
• 来源:凤凰网
二、恢复的维度
➢ 1.社会影响与恢复 ✓ 注意问题: ① 严防次生灾害 ② 保障灾后需求膨胀的
物资供应 ③ 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 2.环境影响与恢 复
✓ 人工环境 ✓ 自然环境
➢ 3.经济环境与恢复
✓ (1)个人在恢复中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以维持生计。如 确保就业安全等。
✓ (2)在恢复重建中,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中间 或重建生产设施。
五、救灾捐赠管理
1.捐赠:救灾属于公益捐赠,是一种慈善事业,指自然人 、法人或其它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向灾区捐款捐物。
➢ (1)捐赠所涉及的人:捐赠者、受赠者、受益人。
➢ (2)捐赠的形式 :
✓ 捐赠者直接向受益者 捐赠
✓ 捐赠者通过受赠者向 受益者捐赠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第二章 组织捐赠与募捐
二、恢复的主要措施
➢ 1.做好灾民安置
据统计,“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共造成成都市一百多万 受灾群众无家可归,全市城镇和农村共有一百零九万人、 二十八万户需过渡安置。
➢ 2.实现心理干预的长效化
➢ 3.加强未来的风险防范花 ➢ 4.以恢复重建促进区域发展
第五节 危机恢复中的重要问题
一、恢复重建的选址
2.我国救灾捐款 存在的问题
➢ (1)信任缺失
➢ ()政府与公益组 织的关系需要理顺
第六节 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
一、公共危机后的安抚机制
1.建立健全受害人的援助机制 2.区分危机相关者 3.恰当处理危机参与者
二、公共危机的转变机制
突发事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 (1)突发事件对人的心理存在负面影响,也存在 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