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第三版)第五章答案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1_7章部分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1 解题思路:(1)可直接由式(1.7)求得其反应的选择性(2)设进入反应器的原料量为100 ,并利用进入原料气比例,求出反应器的进料组成(甲醇、空气、水),如下表:组分摩尔分率摩尔数根据式(1.3)和式(1.5)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和。
并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求出水、氧及氮的摩尔数,即可计算出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习题答案:(1) 反应选择性(2) 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习题2.1 解题思路: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的浓度变化数据,先作出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反应时间下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切线的斜率α。
再由求得水解速率。
习题答案:水解速率习题2.3 解题思路利用式(2.10)及式(2.27)可求得问题的解。
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应换算成。
利用下列各式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值。
习题答案:(1)反应体积为基准(2)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3)分压表示物系组成(4)摩尔浓度表示物系组成习题2.9 解题思路:是个平行反应,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为两反应速率之和,即利用式(2.6)积分就可求出反应时间。
习题答案:反应时间习题2.11 解题思路:(1)恒容过程,将反应式简化为:用下式描述其反应速率方程:设为理想气体,首先求出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然后再计算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亚硝酸乙酯的分解速率即是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利用化学计量式即可求得乙醇的生成速率。
(2)恒压过程,由于反应前后摩尔数有变化,是个变容过程,由式(2.49)可求得总摩尔数的变化。
这里反应物是纯A,故有:由式(2.52)可求得反应物A的瞬时浓度,进一步可求得反应物的消耗速率由化学计量关系求出乙醇的生成速率。
习题答案:(1)亚硝酸乙酯的分解速率乙醇的生成速率(2)乙醇的生成速率第三章釜式反应器习题3.1 解题思路:(1)首先要确定1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式,然后利用式(3.8)即可求得反应时间。
(2)理解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取决于反应状态,即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转化率,与反应器的体积大小无关习题答案:(1)反应时间t=169.6min.(2)因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体积无关,故反应时间仍为169.6min.习题3.5 解题思路:(1)因为B过量,与速率常数k 合并成,故速率式变为对于恒容过程,反应物A和产物C的速率式可用式(2.6)的形式表示。
反应工程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常简称为反应工程。
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2、传递现象包括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再加上化学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传一反。
3、反应组分的反应量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的值为定值,ξ叫做反应进度且恒为正值。
、本书规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一律取负值,而反应产物则取正值。
8、工业反应器有三种操作方式: ① 间歇操作;② 连续操作;③ 半间歇(或半连续)操作 9、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选择合适的反应型式 ;2)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3)根据操作负荷和规定的转化程度,确定反应器的体积和尺寸 。
10.反应器按结构原理的特点可分的类型: 管式,釜式 ,塔式,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滴流床反应器。
第二章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果反应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r=f1 (T)f2(c ),f1(T)是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其值一定。
通常用阿累尼乌斯方程(Arrhenius ‘ law )表示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即, 为指前因子,其因次与k 相同;E 为反应的活化能;R 为气体常数。
两边取对数,则有 : lnk=lnA0-E/RT ,lnk 对 1/T 作图,可得-直线,直线的斜率=-E/RT 。
注意:不是在所有的温度范围内上面均为直线关系,不能外推。
其原因包括:(1)速率方程不合适; (2)反应过程中反应机理发生变化;(3)传质的影响;(4)指前因子A0与温度有关。
速率极大点处有: 对应于极大点的温度叫做最佳温度Top 。
速率为零点处有: rA=0 6、多相催化与吸附 1)、催化剂的用途:①加快反应速度②定向作用(提高选择性)-化学吸附作用结果 2)、催化剂的组成:主催化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用于提供反应所需的活性中心。
助催化剂-提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助催化剂可以是 ①结构性的;② 调变性的。
载体-用于 ① 增大接触表面积;②改善物理性能。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贾士儒)
简答题1、说明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中流体剪切力的主要来源?P210主要来源为:机械剪切力、气体搅拌剪切力2、说明固定化酶反应的Φ模数的物理意义,它与那些变量与参数有关? P103Φ = 表面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 内扩散速率= 最大反应速率的特征值 / 最大内扩散速率的特征值 一级反应:e1V P P1D k S V =Φ Φ1 = Φ1 (V P ,S P ,k V1,D e ) Φ与内扩散速率、反应速率、内扩散阻力、对反应速率的限制程度、有效因子η等有关,而内扩散的有效因子又和颗粒粒度、颗粒活性、孔隙率、孔径、反应温度等有关3、哪些传递过程特性与流体流动的微观效应有关?P223,P298 7-30,PPT P1图4、从反应器内物料混合的角度说明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传递过程特性的变化? P235有流体流变特性、流体剪切作用、传质特性、氧的传递、质量传递5、说明生物反应器中对流体剪切力的估计参数有哪些?P210通过混合,可使反应器中物料组成与温度、pH 分布更趋于均匀,可强化反应体系的传质与传热,使细胞或颗粒保持悬浮状态(1) 宏观混合:机械搅拌反应物流发生设备尺寸环流,物料在设备尺度上得到混合,对连续流动反应器即为返混(2) 微观混合:物料微团尺度上的混合,反映了反应器内物料的聚集状态6、生物反应器操作选择补料分批培养的理由有哪些?P131,P177(1) 积分剪切因子 I .SF = ΔμL / Δx = 2πNd / (D -d)(2) 时均切变率 γave(3) 最小湍流漩涡长度λ7、说明临界溶氧浓度的生理学意义?P62,P219补料分批操作的特点是:可调节细胞反应过程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一方面可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初始浓度过高而出现底物抑制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可防止某些限制性营养成分在反应过程中被耗尽而影响细胞生长及产物形成。
同时还可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及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等。
故在细胞反应过程中,实施流加操作可有效对反应过程加以控制,以提高反应过程的水平。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习题】> 2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 345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c a+c? d (2)a+2b?c b+c?d c+d→e (3)2a+2b?ca+c?d10mkmols。
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a)=kppapb,求kp=?(假定气体为抱负气体)4 6-2-12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若将反应速率写成?ra??dcadt,有什么条件?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试验测定采纳间歇反应器? 78反应a(g) +b(l)→c(l)气相反应物a被b的水溶液汲取,汲取后a与b生成c。
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kcacb。
由于反应物b在水中的浓度远大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反应2h2?2no?n2?2h2o,在恒容下用等摩尔h2,no进行试验,测得以下数据总压/mpa 半衰期/s10 考虑反应a?3p,其动力学方程为?ra??容下以总压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11 a和b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在25℃下测得下列数据,试确定该反应反应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
116.8 319.8 490.2 913.8 1188 时间/s-312 丁烷在700℃,总压为0.3mpa的条件下热分解反应:c4h10→2c2h4+h2 (a) (r)(s)起始时丁烷为116kg,当转化率为50%时?dprdnsdya,?。
dtdtdtdpadt ?0.24mpa?s?13-1-1-3-33-10.0272265 0.0326 186 0.0381 135 0.0435 104 0.0543 67求此反应的级数。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1.阶跃示踪法
阶跃讯号响应曲线
待测定系统稳定后,将 原来反应器中流动的流休切 换为另一种含有示踪剂的流 体。一直保侍到实验结束, 并保诗切换而后流体流量不 变。
开始时,出口流体中有示踪剂流体的分率很小,随着时间的推延, 有示踪剂流体在出口流体中的分率不断增加,当t→∞时,分率趋于1。
,以C t v0
Q
对τ作图即可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
数曲线。
▪ 脉冲示踪法要求进料瞬间完成,技术要求较高,可在生产中在线测定。
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
由于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对单个流体微元来讲, 就是随机变量——停留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因此也可用 这些函数的特征值作为随机变量的比较基准来进行定量比 铰,而无需对分布曲线本身进行比较。
0
t
2
1
t
dt
2
0
2 2 2
2
无因次方差:
2
2
1
2
流动模型
理想混合流的E(t)和F(t)曲线图
t=0时,F(t)=0,E(t)= 1 ;此时E(t)取得极大值。
t=τ时,F(τ)=1-e-1 = 0.623
流动模型
非理想流动模型
1.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把实际反应器中无序的返混程度等效于N个等体积的理想混合流反
反应器内流体的返混 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和容积效率相关的因素: 1. 反应器的类型
对于同一简单反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平 推流反应器所需体积最小,理想混合流所需的反应器体积最大。
2. 化学反应的级数及化学反应控制的转化率 如实际反应器都选用理想混合反应器,不同反应级数的容积效率:
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文档
注意结合对实际工业反应器的观察,加深对课程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另外,由于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对大量数学模型的求解基础上,所以必须要在课下多做习题,以加强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各章节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学时要求
主要内容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义,研究目的和内容,明确化学反应工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5反应器类型与操作方法的评选:【掌握】单一、复合反应的反应器的评选方法。
3.6全混流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掌握】全混流反应器热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能选择适宜的操作点。
※【了解】3.6搅拌釜中的流动与传热
备注
前面有※者对专科不做要求
第四章非理想流动
学时要求
主要内容
一、核心知识点
E、F函数的测定方法和计算
5.3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重点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掌握】根据L-H机理和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掌握】内、外扩散的排除方法。【掌握】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等温、非等温条件下催化剂有效系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催化剂失活动力学的表示方法。※【了解】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的几种模型。
2.2.等温恒容过程:【掌握】单一反应积分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均相催化反应和自催化反应速率方程的表示方法;复习高等数学中有关微积分方面的内容,能够熟练地将零级、一级、二级可逆与不可逆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微分表达式转换成积分式。【掌握】微分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复合反应所包括的反应的种类;【掌握】收率、得率和选择性的概念;【掌握】平行反应的速率方程表示方法、产物分布的特点、及影响产物分布的因素;【掌握】串联反应的速率方程的表示方法、产物分布的特点、及影响产物分布的因素,【掌握】一级不可逆两产物串联反应中间产物为理想产物时理想产物的最大收率和达到最大收率所需要的时间;【了解】平行-串联反应的处理方法。
反应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1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2CH 3OH + O 2^2HCHO + 2H 3O 2CH 3OH + 3O :^2CO 2+4H 2O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 =2: 4: 1.3 (摩尔比),反应 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 ( 1) 反应的选择性;(2) ( 2) 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s= Y = W9 = 09611=96 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 =2: 4: 1.3 (摩尔比), 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A Y p 1.3 1.5 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 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n P =n A0Y p =18.96 mol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 为:n W =n W0+n p +2 n c =38.30 moln o =n 。
0-1/2 n p -3/2 n c =0.8788 mol n N =n N0=43.28 mol2反应动力学基础2.4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 -C+D,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若将A和B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min时A的转化率。
解:由题中条件知是个等容反应过程,且A和B的初始浓度均相等,即为1.5mol/l,故可把反应速率式简化,得由(2.6)式可知二-叭二町5(1_兀)]呜A a at皿砒代入速率方程式5才曲(1一窃化简整理得积分得解得 X A=82.76%。
2.6下面是两个反应的T-X图,图中AB是平衡曲线,NP是最佳温度曲线, AM是等温线,HB是等转化率线。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第五章-1
c0
P N,
F (t)
cN
(t)
1 e
t
N
c0
P1
t P1
p 1!
非理想流动模型和非理想反应器的计算
3. 多釜串联模型
数学模型:
F (
)
1
e N
N
P1
N P1 p 1!
E( )
dF( ) d( )
NN
N 1!
N 1eN
E( )d
N N N eN
N 1!
d
1
0
0
2
0
测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求出
2
根据
2
2 Pe
2 Pe2
1 ePe
,求出模型参数
Pe
解反应模型求转化率。
反应模型方程 (关键组分A)
Da
d 2cA dZ 2
u
dc dZ
RA
0
c t
Da
2c Z 2
u
c Z
若轴向扩散项 为零,则化简 为活塞流模型
非理想流动模型和非理想反应器的计算
3. 轴向扩散模型
小结:用轴向扩散模型进行反应器计算步骤
测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求出
2
根据
2
2 Pe
2 Pe2
1 ePe
,求出模型参数
Pe
解反应模型求转化率。
反应模型方程求解方法
若:r kcA
Z
0, ucA0
ucA
Da
dcA dZ
0
Z
Lr
,
dcA dZ
Lr
0
适用:微观流体
cA
4
cA0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答案【篇一:反应工程第五章习题答案】xt>5.1乙炔与氯化氢在hgcl2-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氯乙烯的反应c2h2?hcl?c2h3cl (a)(b) (c)其动力学方程式可有如下种种形式:(1) r??(papb?pc/k)/(1?kapa?kbpb?kcpc) (2)r??kakbpapb/(1?kbpb?kcpc)(1?kapa) (3)r??kapapb/(1?kapa?kbpb)(4) r??kbpapb/(1?kbpb?kcpc)2试说明各式所代表的反应机理和控制步骤。
解:(1) a???a?b???b?a??b??c??? (控制步骤) c??c??(2) a??1?a?1b??2?b?2a?1?b?2?c?2??1(控制步骤) c?1?c??1(3)a???a?b???b?a??b?c?? (控制步骤)(4) b???b?a?b??c? (控制步骤) c??c??5.2 在pd-al2o3催化剂上用乙烯合成醋酸乙烯的反应为c2h4?ch3cooh?12实验测得的初速率数据如下[功刀等,化工志,71,2007(1968).] 115℃, pacoh?200mmhg,po?92mmhg。
2pc2h4(mmhg)r0?10(mol/hr?g催化剂)570 100 195 247 315 4653.94.4 6.0 6.6 7.255.4注:1mmhg=133.322pa如反应机理设想为acoh???acoh?c2h4???c2h4?acoh?c2h4?hc2h4oac???o2?2??2o?hc2h4oac??o??c2h3oac??h2o? (控制步骤)c2h3oac??c2h3oac??h2o? ?h2o+?试写出反应速率并检验上述部分数据能与之符合否。
解:c2h4?ch3cooh?12o2?ch2cooc2h3?h2o(a)(b)(c)(e)(f) ?a?kapa?v?b?kbpb?v?c?v?f?kfpf?v ?d?ks1kakbpapb?v ?e?kep?ev?v??k2?k3par?ks2?d?c??k1pa(k2?k3pa)2r0??pa(k2?k3pa)2pc2h4(mmhg)70 100 195 247 315 465r0?10(mol/hr?g催化剂)53.94.4 6.0 6.6 7.255.41.3410?31.51 1.80 1.932.08 2.93pa作图,基本上为一直线。
反应工程课后答案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1、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 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 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2A A min 18A0min 8A0AA A0d d 219.019.0181)(218.018.081)(11kc tc kc kc x x c kt =-=-⋅==-⋅=-⋅=为假设正确,动力学方程3、 在间歇反应器中有一级液相可逆反应P A ⇔,初始反应时C A0=0.5mol/L ,C P0=0反应8min 后,A 的转化率为1/3,而平衡转化率是2/3,求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p A AC k C k dtdC 21-=-21002122)1(k k x C x C C C K k k Ae A Ae A Ae Pe ==-===即根据一级可逆反应积分式1212121min 08664.082ln 3132ln 18ln1-==+∴+=-+=k k k k x x x k k t AAe Ae1211m in 02888.0m in 05776.0--==∴k kP A p A AC C C k C k dtdC 02888.005776.021-=-=-5、恒温恒容的气相反应A →3P ,其动力学方程为Vn k dt dn V r A AA =-=-1)(,在反应过程中系统总压p t 及组分A 的分压均为变量,试推导)(A tp f dtdp =的表达式。
解:AtAA AtA A A A AAA A t A A t A A A t kp dtdp RT pk kc V n k dt dp RT dt dp RT dt dp RT dt dc r V n k dt dn v r dtdpdt dp p p p p p p p 221211(1)(22)(3)00======-=-=-=-=--=--=-+=得即8、纯气相组分A 在一等温等容间歇反应器中按计量式P A 5.2⇔进行反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 分压p A /MPa0.10.08 0.0625 0.051 0.042 0.036 0.0320.028 0.020用积分法求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2-4三级气相反应2NO+O22NO2,在30℃及1kgf/cm2下反应,已知反应速率常数2kC=2.65×104L2/(mol2 s),若以rA=kppApB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p应为何值?解:原速率方程rA=dcA2cB=2.65×104cAdt由气体状态方程有cA=代入式(1)2-5考虑反应A课所以kp=2.65×104×(0.08477×303) 3=1.564后当压力单位为kgf/cm2时,R=0.08477,T=303K。
答p p 2rA=2.65×10 A B =2.65×104(RT) 3pApBRT RTp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解:.因,wwnAp=A,微分得RTVdaw案24网pAp,cB=BRTRT3P,其动力学方程为( rA)=dnAn=kA。
试推导:在恒容下以总压VdtVδA=3 1=21dnA1dpA=VdtRTdt代入原动力学方程整理得wdpA=kpAdt设初始原料为纯A,yA0=1,总量为n0=nA0。
反应过程中总摩尔数根据膨胀因子定义δA=n n0nA0 nA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co(1)mol/[L s (kgf/cm2) 3]m(1)则nA=nA01(n n0)δA1(P P0)δA(2)恒容下上式可转换为pA=P0所以将式(2)和式(3)代入式(1)整理得2-6在700℃及3kgf/cm2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C4H10发生变化,试求下列各项的变化速率。
(1)乙烯分压;(2)H2的物质的量,mol;(3)丁烷的摩尔分数。
解:P=3kgf/cm2,(1)课MC4H10=58,(2)w.krC2H4=2( rC4H10)=2×2.4=4.8kgf/(cm2 s)PC4H10=PyC4H101 dpC4H10= P dt2.4-1==0.8 s 3w(3)nC4H10=n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yC4H10dnH2dtdnH2dt=hdaw后n0=nC4H10,0=δC4H10rC4H10=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kg,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4kgf/(cm2 s)的速率dyC4H10dt答1rCH=2.4224wdnC4H10dt案116×1000=2000mol582+1 1==21网d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 dt=2000×(1+2×1×0.5)×0.8=3200 mol/s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o2C2H4+H2,dP=k[(δA+1)P0 P]=k(3P0 P)dtm(3)dpA1dP= dtδAdt2-9反应APS,( r1)=k1cA , ( r2)=k2cp,已知t=0时,cA=cA0 ,cp0=cS0=0, k1/k2=0.2。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流动模型(化学反应工程))
第五章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流动模型重点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
∙理想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返混的概念。
∙非理想流动模型(离析流模型、多釜串联模型和扩散模型)的模型假定与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模型参数的确定。
∙利用扩散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的反应器计算。
深入理解:∙停留时间分布的概念和数学描述方法。
∙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和物理意义。
广泛了解:∙流动反应器中的微观混合与宏观混合及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停留时间分布与流动模型对于连续操作的反应器,组成流体的各粒子微团在其中的停留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流体微团停留时间很长,有的则瞬间离去,从而形成了停留时间的分布。
正如前面针对理想流动反应器的分析,停留时间分布的差异对反应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全混流和活塞流模型对应着不同的停留时间分布,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反应器中的流动状况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本章将针对一般情况讨论停留时间分布及其应用问题,对于实际反应器的设计与分析非常必要。
具体内容包括:停留时间分布的概念与数学描述停留时间分布的统计分析理想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非理想流动现象分析发几种常见的非理想流动模型非理想反应器设计与分析流动反应器中流体的混合及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一节停留时间分布一、举例说明停留时间及其分布∙间歇系统:不存在RTD;∙流动系统:存在RTD问题。
可能的原因有:∙不均匀的流速(或流速分布)∙强制对流∙非正常流动-死区、沟流和短路等流动状况对反应的影响釜式和管式反应器中流体的流动状况明显不同,通过前面对釜式和管式反应器的学习,可以发现:∙对于单一反应,反应器出口的转化率与器内的流动状况有关;∙对于复合反应,反应器出口目的产物的分布与流动状况有关。
二、寿命分布和年龄分布区别在于:前者指反应器出口流出流体的年龄分布,而后者是反应器中流体的年龄分布。
三、系统分类系统有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之分。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1)
35
F (35) 0 E(t)dt
右边的积分值应等于图中带斜线的面积,其值为 0.523,此即t=35s时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值。
阶跃输入法
阶跃法的实质是将在系统中作定常流动的流体 切换 为流量相同的含有示踪剂的流体,或者相反。
前一种做法称为升阶法 (或称正阶跃法),后一种则叫 降阶法 (或称负阶跃法)。
返混对自催化反应等的影响
对于自催化反应,由于反应系统中需要一 定的产物浓度,因此一定程度的返混对反 应是有利的。有时候需要采用全混流反应 器 串联 活塞流反应器使用,就是出于此 目的。
返混的影响--对于某些复杂反应
对于某些复杂反应系统,如果反应组分在主 反应中的浓度级数低于其在副反应中的浓度 级数,降低反应物浓度,即存在一定的返混 则有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停留时间分布是指流体粒子的寿命 分布
停留时间分布所适应的系统---------
闭式系统
一般所讨论的停留时间分布只 限于仅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的闭式系统。
所谓闭式系统,其基本假定是 流体粒子一旦进入系统再也不 返回到输入流体的导管中,而 由输出管流出的流体粒子也再 不返回到系统中。
流体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
对流体不能对单个分子考察其停留时间,而是对 一堆分子进行研究。这一堆分子所组成的流体, 称之为流体粒子或微团(微元)。
流体微元(物料粒子) :研究流体流动的最小单 元。
流体粒子的体积比起系统的体积小到可以忽略不 计,但其所包含的分子又足够多,具有确切的统 计平均性质。
流动体系的停留时间分布
流动系统 , 连续 流入 流出,-----比较复杂。 通常所说的停留时间---- 是指流体以进入系统时起,
到其离开系统时为止,在系统内总共经历的时间, 即流体从系统的进口至出口所耗费的时间。 同时进入系统的流体,是否也同时离开系统? 由于流体是连续的,而流体分子的运动又是无序的, 所有分子都遵循同一的途径向前移动是不可能的, 因此,流体微元的停留时间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
天津大学复试反应工程习题答案5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
=150
(4)
(4)
由于返混很小,故可用
σ
2 θ
≈
2/
Pe ,所以:
(3)由(5.20)式可得模型参数 N 为: N = 1/ σθ2 = 1/ 0.01333 = 75
0
σ
2 θ
=
∞
θ
E(θ )dθ
−θ
=
1.2 2.5θ 2 dθ −1 = 0.01333
0.8 ∫ ∫
2
2
由式(5.23)可得方差:
E(θ )dϑ θ E(θ )dϑ
(f) 0 ∫ ∫
∞
∞
(3) 若该反应器为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
(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 (a)F(1)(b)E(1)(c)F(0.8)(d)E(0.8)(e)E(1.2)
(a) (a) F(1)(b)E(1)(c)F(0.8)(d)E(0.8)(e)E(1.2)
(f) 0
θ E(θ )dϑ
=1 ∫
∞
( a ) F( ∞ )=1 (b)F(0)=0 (c)E( ∞ )=0 (d)E(0)>1 (e) 0
(3) 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
(5.33-5.36)式可得: ( a ) F(1)=1-e-1=0.6321 (b)E(1)=e-1=0.3679 (c)F(0.8)=1- -0. e 8=0.5507 (d)E(0.8)= e-0.8=0.4493 (e)=E(1.2)=0.3012
(2)
(2)
数学期望 θ
及方差
σ
2 θ
。
(1) (1) 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θ)及分布密度函数 E(θ)。
试求: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 第三版 课后答案 (贾士儒)
简答题1、说明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中流体剪切力的主要来源P210主要来源为:机械剪切力、气体搅拌剪切力2、说明固定化酶反应的Φ模数的物理意义,它与那些变量与参数有关 P103Φ = 表面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 内扩散速率= 最大反应速率的特征值 / 最大内扩散速率的特征值 一级反应:e1V P P1D k S V =Φ Φ1 = Φ1 (V P ,S P ,k V1,D e ) Φ与内扩散速率、反应速率、内扩散阻力、对反应速率的限制程度、有效因子η等有关,而内扩散的有效因子又和颗粒粒度、颗粒活性、孔隙率、孔径、反应温度等有关3、哪些传递过程特性与流体流动的微观效应有关P223,P298 7-30,PPT P1图4、从反应器内物料混合的角度说明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传递过程特性的变化 P235有流体流变特性、流体剪切作用、传质特性、氧的传递、质量传递5、说明生物反应器中对流体剪切力的估计参数有哪些P210通过混合,可使反应器中物料组成与温度、pH 分布更趋于均匀,可强化反应体系的传质与传热,使细胞或颗粒保持悬浮状态(1) 宏观混合:机械搅拌反应物流发生设备尺寸环流,物料在设备尺度上得到混合,对连续流动反应器即为返混(2) 微观混合:物料微团尺度上的混合,反映了反应器内物料的聚集状态6、生物反应器操作选择补料分批培养的理由有哪些P131,P177(1) 积分剪切因子 I .SF = ΔμL / Δx = 2πNd / (D -d)(2) 时均切变率 γave(3) 最小湍流漩涡长度λ7、说明临界溶氧浓度的生理学意义P62,P219补料分批操作的特点是:可调节细胞反应过程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一方面可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初始浓度过高而出现底物抑制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可防止某些限制性营养成分在反应过程中被耗尽而影响细胞生长及产物形成。
同时还可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及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等。
故在细胞反应过程中,实施流加操作可有效对反应过程加以控制,以提高反应过程的水平。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反应的选择性;(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2y x +=72%; 4.27x=69.2% 解得x=18.96; y=0.77 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 CH 3OH:%100221004.27⨯++--y x yx =6.983%空气:%1002210023279.54⨯++--y x y x =40.19% 水: %10022100281.17⨯++++y x y x =34.87%HCHO: %10022100⨯++y x x=17.26%CO 2: %10022100⨯++y x y=0.6983%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242CO 3H CH H O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
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放空气体 Akmol/h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1.460.82CH40.55 3.62N2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反应工程
反应工程第一章:1: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为负值,反映产物则为正值。
2:任何反应组分和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反映进度ξ(永远为正值)。
3:转化率X 对应反应物,收率Y 对应反应产物。
4:选择性S :Y=SX 。
5:化学反应器的类型: 管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 塔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移动床反应器 滴流床反应器 6: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 连续操作半间歇(半连续)操作 7: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描述浓度变化的物料衡算式(连续方程) 描述温度变化的能量衡算式(能量方程) 描述压力变化的动量衡算式 描述器内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 计算某些参数(参数计算式) 8:守恒定律:输入=输出+消耗+积累ξνννννν=-=-=-=---RR R B B B A A A R B A R R B B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000000::)(:)(:)(即:ξνi i i n n =-0普遍化:∑==-Mj jij i i n n 10ξν对多个反应:该反应物的起始量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X 0i i n X ξν-=关键组分的起始量反应产物的生成量R A R Y νν=已转化的关键组分量关键组分量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S 关键组分的起始量关键组分量生成某一产物所消耗的或:=Y第二章:1:反应速率恒为正值 2:恒容过程:3:流动体系:4:多相反应系统反应速率表示形式:以相界面积定义反应速率: 以催化剂重量定义反应速率:对于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反应:5:反应速率方程: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机理未知:幂函数形速率方程:可逆反应:6: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关系:r Rr r r RBBAA常数==-=-νννdtdc r A A -=rA A dV dF r -=dtdn V r i i ν1=dtd V r ξ1=dadF r A A-='dWdF r A A -=''Ab A V A r r a r '''ρ==BA BA A c kc r νν=7: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8:复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并列反应平行反应浓度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大的反应连串反应9: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积分、第三章:1:釜式反应器特征:反应器内各处温度和浓度均一且与出口一致2:物料衡算式:1:连续釜式反应器:2:间歇釜式反应器:3: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单一反应):1:反应时间:2:反应体积:3:反应器体积:4: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复合反应):1:平行反应:解:2:连串反应:以目的产物P 的收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可得最佳反应时间:5: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6:空时与空速的概念:1:空时:(因次:时间) 2:空速:空速的意义: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所处理的物料量。
反应工程(第三)第五章答案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
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5.1设F(θ)及E(θ)分别为闭式流动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θ为对比时间.(1)(1)若该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试求(a)(a)F(1)(b)E(1)(c)F(0.8)(d)E(0.8)(e)E(1.2)(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a)F(1)(b)E(1)(c)F(0.8)(d)E(0.8)(e)E(1.2)(3) 若该反应器为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a)F(∞)(b)F(0)(c)E(∞)(d)E(0)(e)(f)解:(1)因是活塞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活塞流模型地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F(1)=1.0(b)E(1)=∝(c)F(0.8)=0(d)E(0.8)=0(e)E(1.2)=0(2)(2)因是全混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全混流模型地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F(1)=1-e-1=0.6321 (b)E(1)=e-1=0.3679 (c)F(0.8)=1- e-0.8=0.5507(d)E(0.8)= e-0.8=0.4493 (e)=E(1.2)=0.3012(3)(3)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a)F(∞)=1 (b)F(0)=0 (c)E(∞)=0 (d)1>E(0)>0 (e)=1 (f) =5.2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地示踪剂与时间地关系如下:试求:(1)(1)该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θ)及分布密度函数E(θ). (2)(2)数学期望及方差.(3)(3)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4)(4)若用轴相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min-1,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C(∝)=1.0,而F(θ)=F(t)=C(t)/ C(∝),所以:解:(1)由图可知C如下图所示:由(5.20)式可得平均停留时间:即为上图中阴影面积.由(5.5)式得:所以:如右图所示:(2)由于是闭式系统,故,所以由式(5.23)可得方差:(3)由(5.20)式可得模型参数N为:(4)(4)由于返混很小,故可用,所以:(5)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前已求得N=75,应用式(3.50)即可计算转化率:同理,亦可用扩散模型即(5.69)式得X=0.9146.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当吻合.A5.3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地示(1)(2)若在该反应器内地物料为微观流体,且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0.05s-1,预计反应器出口处地转化率.(3)若反应器内地物料为宏观流体,其它条件均不变,试问反应器出口处地转化率又是多少?解:(1)由式(5.17)计算出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即:F(t)=C(t)/ C(∝)=C(t)/7.7根据由右图可知,可用试差法得到,使两块阴影面积相等.由图试差得.(2)因进行地是一级反应,故可采用离析流模型预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由式(3.12)可得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转化率与反应时间地关系:代入离析流模型可得反应器出口处平均转化率:(A)采用图解积分法对(A)式进行积分,其中不同时间t下地F(t)如上表所示, 地(3)(3)由于是一级反应,所以混合态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与微观流体时相同,即.5.4为了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得反试计算:(1)(1)反应物料在该反应器中地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2)(2)停留时间小于4.0min地物料所占地分率.解:(1)根据题给数据用(5.13)式即可求出E(t),其中m可由(5.14)式求得.本题可用差分法.然后按照(5.20)和(5.21)式算出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此处用差分法,即:(A)(B)为了计算和,将不同时间下地几个函数值列与下表中:(2)以E(t)~t作图(略),用图解积分法地:所以,停留时间小于4.0min地物料占地分率为36.2%.5.5已知一等温闭式液相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16texp(-4t),min-1,试求:(1)(1)平均停留时间;(2)(2)空时;(3)(3)空速;(4)(4)停留时间小于1min地物料所占地分率;(5)(5)停留时间大于1min地物料所占地分率;(6)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拟合,该反应器相当于几个等体积地全混釜串联?(7)若用轴向扩散模型拟合,则模型参数Pe为多少?(8)若反应物料为微观流体,且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min-1,C=1mol/l,试分别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计算反应器出口转A0化率,并加以比较;(9)若反应物料为宏观流体,其它条件与上述相同,试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并与微观流体地结果加以比较?解:(1)由(5.20)式得:(2)因是闭式系统,所以:(3)(3)空速为空时地倒数,所以:(4)所以,停留时间小于1min地物料所占地分率为90.84%.(5).停留时间大于1min地物料占9.16%.(6)先计算方差:根据多釜串联模型参数与方差地关系得:(7)因,所以返混程度较大,故扩散模型参数Pe与方差关系应用:采用试差法得:Pe=2.56.(8)因是一级不可逆反应,所以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既可用扩散模型,也可用多釜串联模型或离析流模型,其结果应近似.采用多釜串联模型,由(3.50)式得:所以有:采用扩散模型,前已得到Pe=2.56,所以:代入(5.69)式得:所以有:(9)用离析流模型,因一级不可逆反应,故间歇反应器地,所以: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XA=0.84,计算结果同前题用多釜串联模型与扩散模型结果相近.5.6微观流体在全长为10m地等温管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二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为0.266l/mol.s,进料浓度CA0为1.6mol/l,物料在反应器内地线速度为0.25m/s,实验测定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80%,为了减小返混地影响,现将反应器长度改为40m,其它条件不变,试估计延长后地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将为多少?解:当反应器长度L=10m时,其空时为已知有XA =0.80 所以:1- XA=0.20.由上述与1- XA值,利用图5.23可查得:Da/UL=4.所以轴向有效扩散系数:当反应器长度改为40m,其空时应为所以,而反应器长度改变,轴向有效扩散系数Da值不变,所以:再利用图5.23,由与值查得:1-XA=0.060.所以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应为:XA=1-0.060=0.94.显然是由于反应器长度加大后,轴向返混减小,致使出口转化率提高.5.7在一个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等温进行零级反应A→B,反应速率rA =9mol/min.l,进料浓度CA0为10mol/l,流体在反应器内地平均停留时间为1min,请按下述情况分别计算反应器出口转化率:(1)(1)若反应物料为微观流体;(2)(2)若反应物料为宏观流体.并将上述计算结果加以比较,结合题5.5进行讨论.解:(1)因是微观流体,故可用全混流反应器地物料衡算式(5.24),且又是闭式系统,,所以:解得:(2)宏观流体且是零级反应,故只能用离析流模型(5.38)式,先确定式中CA(t)与t地关系.在间歇反应器中:积分上式得:上式中t=10/9min为完全反应时间.而全混流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为:代入(5.38)式中得:所以出口转化率由此可见,对于零级反应,其他条件相同,仅混合态不同,则出口转化率是不同地.且宏观流体地出口转化率为0.604,低于同情况下微观流体地出口转化率.但习题5.5是一级反应,所以混合态对出口转化率没有影响.5.8在具有如下停留时间分布地反应器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A→P,其反应速率常数为2min-1.试分别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及离析流模型计算该反应器出口地转化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解:(1)用轴向扩散模型,故先确定模型参数Pe.为此需确定该反应器地停留时间分布特征--与.而迭代解得:Pe=6.8.代入(5.69)式中,得:所以有: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X=1-0.0542=0.9458A(2)用离析流模型,对于一级反应:所以: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X=1-0.04511=0.9549A上述两种计算方法极为近似,这是由于在反应器中进行地是一级不可逆反应,混合态对其无影响.。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 第三版 课后答案
简答题1、说明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中流体剪切力的主要来源?P210主要来源为:机械剪切力、气体搅拌剪切力2、说明固定化酶反应的Φ模数的物理意义,它与那些变量与参数有关? P103Φ = 表面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 内扩散速率= 最大反应速率的特征值 / 最大内扩散速率的特征值 一级反应:e1V P P1D k S V =Φ Φ1 = Φ1 (V P ,S P ,k V1,D e ) Φ与内扩散速率、反应速率、内扩散阻力、对反应速率的限制程度、有效因子η等有关,而内扩散的有效因子又和颗粒粒度、颗粒活性、孔隙率、孔径、反应温度等有关3、哪些传递过程特性与流体流动的微观效应有关?P223,P298 7-30,PPT P1图4、从反应器内物料混合的角度说明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传递过程特性的变化? P235有流体流变特性、流体剪切作用、传质特性、氧的传递、质量传递5、说明生物反应器中对流体剪切力的估计参数有哪些?P210通过混合,可使反应器中物料组成与温度、pH 分布更趋于均匀,可强化反应体系的传质与传热,使细胞或颗粒保持悬浮状态(1) 宏观混合:机械搅拌反应物流发生设备尺寸环流,物料在设备尺度上得到混合,对连续流动反应器即为返混(2) 微观混合:物料微团尺度上的混合,反映了反应器内物料的聚集状态6、生物反应器操作选择补料分批培养的理由有哪些?P131,P177(1) 积分剪切因子 I .SF = ΔμL / Δx = 2πNd / (D -d) (2) 时均切变率 γave(3) 最小湍流漩涡长度λ7、说明临界溶氧浓度的生理学意义?P62,P219补料分批操作的特点是:可调节细胞反应过程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一方面可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初始浓度过高而出现底物抑制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可防止某些限制性营养成分在反应过程中被耗尽而影响细胞生长及产物形成。
同时还可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及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等。
故在细胞反应过程中,实施流加操作可有效对反应过程加以控制,以提高反应过程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5.1设F(θ)及E(θ)分别为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θ为对比时间。
(1) (1) 若该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试求(a ) (a ) F(1)(b)E(1)(c)F(0.8)(d)E(0.8)(e)E(1.2) (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a )F(1)(b)E(1)(c)F(0.8)(d)E(0.8)(e)E(1.2) (3) 若该反应器为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a )F(∞)(b)F(0)(c)E(∞)(d)E(0)(e)0∞⎰()E d θϑ(f)0∞⎰()E d θθϑ解:(1)因是活塞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活塞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F(1)=1.0(b)E(1)=∝(c)F(0.8)=0(d)E(0.8)=0(e)E(1.2)=0(2) (2) 因是全混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 )F(1)=1-e -1=0.6321 (b)E(1)=e -1=0.3679 (c)F(0.8)=1- e -0.8=0.5507 (d)E(0.8)= e -0.8=0.4493 (e)=E(1.2)=0.3012 (3) (3) 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a )F(∞)=1 (b)F(0)=0 (c)E(∞)=0 (d)1>E(0)>0 (e)0∞⎰()E d θϑ=1(f) 0∞⎰()E d θθϑ=θ5.2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踪剂与时间的关系如下:0222313≤⎧⎪=-≤≤⎨⎪≥⎩()t c t t t t试求:(1) (1) 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θ)及分布密度函数E(θ)。
(2) (2) 数学期望θ及方差2θσ。
(3) (3) 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4) (4) 若用轴相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min -1,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
解:(1)由图可知C 0=C(∝)=1.0,而F(θ)=F(t)=C(t)/ C(∝),所以:020822308121312≤≤⎧⎪==-≤≤≤≤⎨⎪≥≥⎩,.()(),..,.t F F t t t t ϑθθθ如下图所示:由(5.20)式可得平均停留时间:[]11225∞===+=⎰⎰⎰()()()().mint tE t dt tdF t F t dF t即为上图中阴影面积。
由(5.5)式得:21233⎧⎪==≤≤⎨⎪⎩()()t dF t E t t dt t所以:008250812012⎧⎪==≤≤⎨⎪⎩.()()....E tE t ϑθθθ如右图所示:(2)由于是闭式系统,故==/r t V Q τ,所以1=θ 由式(5.23)可得方差:122222008251001333∞=-=-=⎰⎰..()..E d d θσθθθθθθ(3)由(5.20)式可得模型参数N 为:21100133375===//.N θσ(4) (4) 由于返混很小,故可用22≈/Pe θσ,所以:222001333150≈==//.Pe θσ (5)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前已求得N=75,应用式(3.50)即可计算转化率:751251111110914575⨯=-+=-+=./()/().N A X kNτ同理,亦可用扩散模型即(5.69)式得X A =0.9146。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当吻合。
5.3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1) (2)若在该反应器内的物料为微观流体,且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0.05s -1,预计反应器出口处的转化率。
(3)若反应器内的物料为宏观流体,其它条件均不变,试问反应器出口处的转化率又是多少?解:(1)由式(5.17)计算出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即: F(t)=C(t)/ C(∝)=C(t)/7.7根据11==⨯⎰()t tdF t t由右图可知,可用试差法得到t ,使两块阴影面积相等。
由图试差得46=t s 。
(2)因进行的是一级反应,故可采用离析流模型预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
由式(3.12)可得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11005=--=-exp(exp(.)A X ktt ) 代入离析流模型可得反应器出口处平均转化率:[]111005∞===--⎰⎰⎰()()exp(.)()A A A X X E t dt X dF t t dF t (A )采用图解积分法对(A )式进行积分,其中不同时间t 下的F(t)如上表所示,[]1005--exp(.)t845=.%A X(3) (3) 由于是一级反应,所以混合态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与微观流体时相同,即845=='.%A A X X 。
5.4为了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得反试计算:(1) (1) 反应物料在该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 和方差2θσ。
(2) (2) 停留时间小于4.0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
解:(1)根据题给数据用(5.13)式即可求出E(t),其中m 可由(5.14)式求得。
本题可用差分法。
3566453213566453211305305305==+++++++=+++++++⨯⨯====∑()(.)(.).()()()()..m QC t t Q t Q Q QC t QC t C t E t m Q ∆∆然后按照(5.20)和(5.21)式算出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
此处用差分法,即:=∑∑()()tE t tt E t t ∆∆ (A ) 222=-∑()t t E t t t σ∆ (B)为了计算t 和2θσ,将不同时间下的几个函数值列与下表中:222222485209998848532692485333723372485301432===-====./..min...min /./..t t t t θσσσ(2)以E(t)~t 作图(略),用图解积分法的:40400362==⎰.(.)().F E t dt所以,停留时间小于4.0min 的物料占的分率为36.2%。
5.5已知一等温闭式液相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16texp(-4t),min -1,试求: (1) (1) 平均停留时间; (2) (2) 空时;(3) (3) 空速;(4) (4) 停留时间小于1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 (5) (5) 停留时间大于1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6)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拟合,该反应器相当于几个等体积的全混釜串联? (7)若用轴向扩散模型拟合,则模型参数Pe 为多少?(8)若反应物料为微观流体,且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min -1,C A0=1mol/l,试分别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计算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并加以比较;(9)若反应物料为宏观流体,其它条件与上述相同,试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并与微观流体的结果加以比较?解:(1)由(5.20)式得:401605∞∞-===⎰⎰().mint t tE t dt t te dt(2)因是闭式系统,所以:05==.min t τ(3) (3) 空速为空时的倒数,所以:111205-===min .S ντ(4)11144400111644090840---===-+=⎰⎰⎰()().ttt F E t dt te dt tee dt所以,停留时间小于1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为90.84%。
(5)1110908400916-=-=()..F 。
停留时间大于1min 的物料占9.16%。
(6)先计算方差:2222220241310520∞∞∞--=-=-=-∞ =--=⎰⎰⎰()()().E d E d e d e θθθσϑθθθϑθθθθθθ根据多釜串联模型参数与方差的关系得:211205===.N θσ(7)因205=.θσ,所以返混程度较大,故扩散模型参数Pe 与方差关系应用:22221-=--()Pe e Pe Pe θσ采用试差法得:Pe=2.56。
(8)因是一级不可逆反应,所以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既可用扩散模型,也可用多釜串联模型或离析流模型,其结果应近似。
采用多釜串联模型,由(3.50)式得:20111016116052-====++⨯.(/)(./)A Af N A C X C k N τ所以有:1016084=-=..Af X采用扩散模型,前已得到Pe=2.56,所以: 050514146052562385=+=+⨯⨯=..(/)(./.).k Pe ατ代入(5.69)式得:22022114112225612385256123854238512385123852201415⎧⎫-+⎡⎤⎡⎤=+----⎨⎬⎢⎥⎢⎥⎣⎦⎣⎦⎩⎭⎧⎫-+⎡⎤⎡⎤=⨯+----⎨⎬⎢⎥⎢⎥⎣⎦⎣⎦⎩⎭=()()/()exp ()exp .(.).(.)./(.)exp (.)exp .A A C Pe Pe C ααααα所以有:0110141508585=-=-=..A Af A CX C(9)用离析流模型,因一级不可逆反应,故间歇反应器的60-=()tA A C t C e ,所以:6410000001616016∞∞∞---==∙==⎰⎰⎰()().t t t A AA A C C t E t dt e e dt te dt C C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X A =0.84,计算结果同前题用多釜串联模型与扩散模型结果相近。
5.6微观流体在全长为10m 的等温管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二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 为0.266l/mol.s ,进料浓度C A0为1.6mol/l,物料在反应器内的线速度为0.25m/s,实验测定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80%,为了减小返混的影响,现将反应器长度改为40m ,其它条件不变,试估计延长后的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将为多少?解:当反应器长度L=10m 时,其空时为010400250266160401702=====⨯⨯=....r A V L s Q U kC ττ已知有X A =0.80 所以:1- X A =0.20。
由上述0A kC τ与1- X A 值,利用图5.23可查得:Da/UL=4。
所以轴向有效扩散系数:2440251010==⨯⨯=./Da UL m s当反应器长度改为40m ,其空时应为40160025===''.L sU τ所以,002661601606810=⨯⨯='...A kC τ而反应器长度改变,轴向有效扩散系数Da 值不变,所以:10025401==/'/./Da UL再利用图5.23,由0'A kC τ与/'Da UL 值查得:1-X A =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