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同步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20课六国论教案(系列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20课六国论教案(系列一)

《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2、诵读法;3、质疑与讨论安排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

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读课题、作者及有关背景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

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简介时代背景: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

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

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

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本课严密的行文结构,从中获得对议论文写作层次布局的启发;理解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学习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学习本文的论证语言。

过程和方法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层次推理;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学生小组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重点难点熟悉全文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和评价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一﹑一段佳话一种文体1.导入新课: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它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六国”为东坡解围了,考中进士后,苏轼挥笔作史论文《六国论》。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写了《六国论》,苏辙和苏洵也分别写了《六国论》。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和评述历史有关,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案例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案例

《六国论》教学案例【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属模块:选修【学情分析】本文选自《嘉佑集笺注·权书》,语言浅显,文意理解难度不大。

因此,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疏通文意以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3、结合写作指导,学习本文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秦国灭亡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知识对比阅读:对比贾谊《过秦论》方孝儒《深虑论》【教学重点】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的气脉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3、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写作,指导写作【教学难点】七、写作特色(结构上是典范的议论文形式,情感上气脉中贯)1.总纲:弊在赂秦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3.不赂者以赂者丧4.议论兼有抒情5.谈古论今情感特色:文中的气,愤郁激切,感慨至深八、课文中的一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加以整理归类.1.古今异义:其实(那实际数目.今常用义为:实际上)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然则(虽然这样,那么.今义为转折意思)至于(发展到……的结局.今常用作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智力(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理解事物的能力)故事(先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2.词类活用:①名词用作状语:日削月割(时间名词"日","月"分别用作"削","割"的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义不赂秦(名词用如动词作状语,坚持正义)②名词用作动词,以地事秦(侍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③形容词用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④动词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击退)3.一词多义: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诚不得已(能,能够,动词)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恩;动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是故燕国虽小而后亡(灭亡,动词)生时有度,而用时亡度(通"无",没有;动词)4.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③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⑤举以予人——"举"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反思:本文的写作特色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学习典范议论文,这可以作为本课的一个突破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六国论》导学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主备人彭然使用班级学生姓名年级初审(签字有效)学校终审(签字有效)编号 yw022 复印 921份课题名称:苏洵《六国论》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文言句式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师生互动完成基础教学(计划2个课时)导入:“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知识点一: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

学成后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的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二、写作背景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

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

我最讨厌的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laoshi ”这句话,按照这个逻辑,“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不会管的校长,只有不会管的局长”------如此推下去,你觉得怎么样?“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学生现在都惯成什么样了?你知道吗?老师们什么都不能做,只空口白牙的用话就能调教出家长和社会眼中的好孩子来?你自己试一试?有些孩子连家长的话都不听,甚至顶撞,甚至和家长都敢动手,这样的孩子你光用嘴教育试试?再者说,各方面都好好的,老师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体罚他们阿?国家性质还民主和专政共存呢?不走正道的也一直和他民主着?那还民什么主啊?现在的教育都成什么了?都成服务行业了。

也不知道谁说“学生就是老师的上帝”,没智商的话。

上帝可以背负天下人的苦难,你行吗?扯淡!动不动就对老师们横挑鼻子竖挑眼,整个大方向都有问题,几十年了,中国出了多少个大师级的人物?让一帮不懂教育的人瞎掺乎?还时常提什么意见,还采纳,长此以往“教育将不教育”。

往小里说,那些还敢体罚学生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老师,大环境都对“体罚”否定的情况下,这些老师不去“明哲保身”,他们真不懂吗?是真心实意地想把孩子教出来,“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我的学生”。

这样的老师最可敬!醒醒吧,社会的人们。

通过学习,我发现我确实是老了,岁月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马不停蹄才有可能完成。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此言不谬啊。

不过,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啊,学习毕竟是好事,可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中楼阁垮下来是迟早的事。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特意抄过来与大家分享:“美国人先进在天上,照样7人集体坐烟花;日本人先进在地上,只可惜丰田刹车基本靠树;中国人先进在地下,陕西河南的老农一锄头下去整个瓶啊罐啊的出来就是几百万,整破了它也是几百万,因为它记载着曾经的辉煌。

”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

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

这篇文章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行者苏洵与学者苏洵我们今天读苏洵的文章,特别是他的论说性散文,如身凌绝顶,有一种俯瞰古今的壮阔之美;如驰目旷野,有一种丰俭适度的自然之美;如观山川布列,有一种刚柔相济的谐和之美;如俯仰宇宙之间,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平衡之美。

这与苏洵从小就亲近大自然,眷恋大自然,阅读大自然不无关系。

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苏洵才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磨砺了意志,烹炼了思想,才锻造出了一支能够摹山范水排山走浪的如椽之笔。

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广涉各地的风土民情,才有可能激发出苏洵对世界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在其文章中才有了对治国安邦的严肃思考和设想。

正因为绝望于功名,才有了豹变似的大转身;正因为有了“行者”经历所开拓的宏大视野、所激发出的巨大生命能量,才成就了他的一代鸿儒的美名。

因此,苏洵的“行者”生涯,不仅不是光阴浪掷、韶华虚度,而且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命体验,是他成才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铺垫,是他终成为一代名家巨儒不可或缺的器识蓄养和精神储备。

知友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赏读: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是能够活下来、生命力强的;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是最后凋谢的。

这是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赏读: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晋·陈寿赏读:应该记住别人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这样才能广交朋友。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等,皆不中。

人教版-语文-高二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胜负之数shù当与秦相较táng或未易量liáng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

《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对比论证证明中心论点的写法;2.认识作者运用讽谏的方法反对宋王朝屈服于外侮的妥协政策。

[导入新课]引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与述〔评〕历史有关。

如:《荆轲刺秦王》《过秦论》《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这样的好文章。

出示课题:《六国论》课题解释: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新授课阶段一、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宋朝眉山人,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集》。

本文选自《嘉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二、写作目的: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三、新授〔一〕学生读课文,教师强调1、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朗读节奏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2、注意以下字词的正确读音赂秦〔lù〕暴霜露〔 pù〕与嬴〔yíng 〕洎〔 jì〕燕国〔 yān 〕下咽〔 yàn 〕草芥〔 jiè〕互丧〔 sàng 〕胜负之数〔shù〕(二)课文解读1、注意词语的意义赂lù:贿赂。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第1课 《六国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第1课 《六国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六国论教案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案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案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案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b5E2RGbCAP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p1EanqFDPw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DXDiTa9E3d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2.导语设计:“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六国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六国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

六国论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部分文言词的意义。

2.理解课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分析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文言字词和理解作者的结构。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

教学课件:二课时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关于文体。

〔比较〕本文与《过秦论》一样,都是史论。

〔猜题〕《六国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但两文论古都是为了讽今,本文的目的在于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要一味苟安,而要奋起抗御外侮。

借古讽今,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当政者进谏的常用方法。

2.关于作者〔教参〕相传年27时发奋读书。

应进士等皆不中,欧阳修得其文22篇,荐于宰相,受秘书省校书郎。

二、整体感知听朗读,校正字词,找出疑难字、词、句三、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1.学生默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归纳知识,再集体提出疑问,归纳整理:〔课件展示〕①古今异义其实它的实际数目: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今义:实际上祖父祖辈父辈,祖先。

如:思厥先祖父..。

今义,父之父智力智谋和势力。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到了……的地步。

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今:表示另提某事。

故事旧事,前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今:一种适于讲述的富于吸引力的事体。

②词类活用: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③重点字词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始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似“不速之客〞之“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跟随〕④“以〞的用法: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秦以.攻取之外〔用,凭,介词〕以.地事秦〔用,凭,介词〕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至丹以.荆卿为计〔因为,介词〕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凭,介词〕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用,凭,介词〕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相当于“而〞,连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相当于“而〞,连词〕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把,介词〕⑤特殊句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洎牧以谗诛..〔被动〕赵尝五战于秦..〔倒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倒装〕较秦〔以贿赂〕之所得〔城邑〕,与战胜而得者,其实〔是后者之〕百倍。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

第20课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行者苏洵与学者苏洵我们今天读苏洵的文章,特别是他的论说性散文,如身凌绝顶,有一种俯瞰古今的壮阔之美;如驰目旷野,有一种丰俭适度的自然之美;如观山川布列,有一种刚柔相济的谐和之美;如俯仰宇宙之间,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平衡之美。

这与苏洵从小就亲近大自然,眷恋大自然,阅读大自然不无关系。

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苏洵才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磨砺了意志,烹炼了思想,才锻造出了一支能够摹山范水排山走浪的如椽之笔。

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广涉各地的风土民情,才有可能激发出苏洵对世界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在其文章中才有了对治国安邦的严肃思考和设想。

正因为绝望于功名,才有了豹变似的大转身;正因为有了“行者”经历所开拓的宏大视野、所激发出的巨大生命能量,才成就了他的一代鸿儒的美名。

因此,苏洵的“行者”生涯,不仅不是光阴浪掷、韶华虚度,而且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命体验,是他成才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铺垫,是他终成为一代名家巨儒不可或缺的器识蓄养和精神储备。

知友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赏读: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是能够活下来、生命力强的;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是最后凋谢的。

这是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赏读: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晋·陈寿赏读:应该记住别人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这样才能广交朋友。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等,皆不中。

人教新课标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同步学案

人教新课标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同步学案
三、释题:
六国论:六国破灭之论,这是一篇史论。叙述评价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四、读课文,并给下列字注音:
赂()邑()厥()暴()露芥()嬴()洎()
殆()胜负之数()下咽()为()国者洵()诛()
五、本文是史论(议论文),再读课文,找出论点及分论点;并分析本文结构:
1、论点:
2、分论点:
二、介绍背景:
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不赂者以赂者丧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⑧.至于颠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七、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八、说出下列“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5、至丹以荆卿为计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介绍背景:
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3、结构:可分为____部分,第一部分为第____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____段,围绕中心论点,论证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部分为____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
六、学习第一段:解释划线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四、小结课文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九、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
三、学习课文第五段,解释划线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2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胜负之数(shù)思厥(jué)先祖父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其势弱于秦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理、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当窗理云鬓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翻译下列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习第二段:解释划线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人教新课标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同步学案
第一课时学案
一、介绍作者:
苏洵,字________,号老泉,四川眉山人,________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带领儿子________、________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________”,均列入“________”。著有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
三、释题:
六国论:六国破灭之论,这是一篇史论。叙述评价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四、读课文,并给下列字注音:
赂()邑()厥()暴()露芥()嬴()洎()
殆()胜负之数()下咽()为()国者洵()诛()
五、本文是史论(议论文),再读课文,找出论点及分论点;并分析本文结构:
1、论点:
2、分论点: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课时学案: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解释划线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1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可谓智力孤危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义不赂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李牧连却之理固宜然小则获邑,大者得城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五、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或曰:六国互丧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当与秦相较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6.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8.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第三课时学案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非兵不利,弊在赂秦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秦以攻取之外秦之所大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此言得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斯用兵之效也,始速祸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