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范文汇编
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1cabecaef8941ea76e052a.png)
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分析学生:张妍,江汉大学法学院指导老师:黄璐,江汉大学法学院摘要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对乡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然而,深入分析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现状可以看出,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大,行政法制不健全导致监管缺失,对待改革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障碍。
同时,还在部门之间的关系、人员分流安置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机构改革不能如愿进行。
因此,本文就当前乡镇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的改革策略,提出转变特权思维,增强市场经济平等竞争观念,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其权利、规模、行为等正确定位,同时完善立法制度,保障乡镇机构改革长远发展,合理解决改革中人员分流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促使地方政府从“瘦身”到“健身”的完美转变。
关键字乡镇政府;机构改革ABSTRACTThe reform of township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our country. For many years,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n the reform to the villages and town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has obtained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Howeve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form of township government agencies can be seen, this reform is not enough, Lack of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its treatment of the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ence of errors and barri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artments, personnel placem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led to the reform of institutions can not be carried out.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reform of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trategy, To change the privilege of thinking,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market economy equal competition,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clear their rights, size, behavior and other correct positioning, while improving the legislative system, Guarante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institutions reform, reasonable solution to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diversion and other issues to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the local government from the "downsizing" to the "fitness" of the perfect transformati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st basic level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can only play a norm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Township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form;引言 (1)ABSTRACT (1)一、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1)(一)基本概念 (1)(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本质与特点 (2)二、乡镇政府机构的现状 (3)(一)编制人员多,财政负担重 (3)(二)财政供养人员多,分流难度大 (3)(三)机构庞杂,撤并难度大 (3)(四)职能不明,转变难度大 (3)三、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4)(一)改革思想有误区,改变思想有障碍 (4)(二)自身定位不准确,职能转换不到位 (5)(三)行政法制不健全,监管保障有缺失 (6)(四)人员分流渠道窄,人员安置难度大 (6)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应对策略 (6)(一)转变特权思维,注重平等竞争 (6)(二)明确政府定位,实现职能转换 (7)(三)完备立法制度,保障长远发展 (7)(四)解决人员分流,提高行政效率 (8)结语 (9)致谢 (9)参考文献 (10)从建国初到现在,乡镇机构已经进行了若干次大的改革。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34d94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d.png)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我国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城镇化相关政策,并提出了加快推进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细致而周全的措施来取得实质性成效。
首先,要着力完善镇级机构设置,保证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要加强镇级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其次,要加强镇级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镇级财政收支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要切实加强镇级财政监管,防止财务风险的出现,保障镇级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改善。
要加强镇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动镇级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创新镇级社会管理方式,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实现镇级社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
最后,要注重引导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强镇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级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镇民生幸福指数,增强镇级发展后劲和活力。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二)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形势的变化,镇机构改革成为必然之举。
通过改革,可以适应时代的变革,提高镇机构的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本方案旨在规划和实施一系列镇机构改革举措,促进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提升镇的发展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改革原则1. 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2. 经济可行性。
改革举措应建立在可行的经济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投入产出的效益,确保改革方案的可持续性。
3. 依法合规。
改革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依法合规,注重程序的公正和合法性,保障改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4. 创新先导。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提升发展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发展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改革内容1. 组织结构优化。
在现有的镇机构基础上,通过梳理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减少冗余机构和岗位,实现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职能明确。
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
![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0947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d.png)
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现,加强基层治理,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为此,本文拟
就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机构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
的乡镇机构存在着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群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进行乡镇机构改革。
二、三定方案的内容
三定方案是指定职责、定编制、定编配。
具体来说,三定方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职责
定职责是指对乡镇机构的职能进行详细划分,减少重复和交叉。
在定职责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
职责,形成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提高乡镇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将乡镇机构的职责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
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安全稳定等六个方面。
其中:
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包括路网、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建
设与维护。
乡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乡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4138de94afe04a1b071de60.png)
xx市乡镇管理体制分析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xx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达到了整合机构、压缩编制、精减人员、提高效能的目的,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改革后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定位乡镇职能,切实理顺县乡关系,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是大家共同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对此,xx市编办开展乡镇机构运行情况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当前乡镇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确保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一、基本情况2010年6月,xx市编办对全市8县1区7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发放调查问卷84 份(每个县区1份,每个乡镇及街道各1份),对乡镇机关目前机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机关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4 份。
目前,xx市乡镇(街道)机关普遍设置综合性机构1—2个,主要为党政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
乡镇(街道)设置事业单位1024个,其中:上划管理事业机构275个,双重管理事业机构119个,乡镇(街道)管理事业机构630个。
主要设立的机构为财政所、国土所、劳保所、新农合办、统计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站、农业农机工作站、林业工作站、畜牧兽医站、计生服务所、环境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管理站、会计站、路政管理工作站、交通管理所、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党职技校等。
从总体上看,我市在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机构运行平稳。
一是对乡镇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突出强化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职能,相对弱化了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职能。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18ebb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d.png)
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还涉及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
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组织结构问题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乡镇机构出现了过度简化的问题。
即仅仅为了实现机构调整和减轻基层负担,就将原有的机构进行整合。
这样的结果是在某些方面,会造成职能分化不明、管理混乱等问题,给组织的有效运作带来了困难。
二、资金缺口问题乡镇机构改革的进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建设基础设施、保障群众生计等方面。
然而,许多乡镇机构在改革后的资金支持还没有到位,也就无法按照当初的预期进行下去。
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改革的效果,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形象,给人们留下负面印象。
三、人才流失问题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涉及到职务调整、部门合并等问题,这就会造成许多政府官员的岗位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才难免会流失。
这也就意味着在新的乡镇机构中,可能会出现干部短缺、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这将会对整个乡镇机构运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四、沟通不畅问题在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许多不同的部门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因此,在科学的规划和分配预算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对不同的部门实行多方交流和沟通。
不管是在计划的初期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都必须有效。
以上,我们总结了一些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的进程,进一步提高其效率以及人民的满意度。
因此,我们要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忘初衷,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推动乡镇机构改革在更加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深入。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9f49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8.png)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实施方案的标题: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乡镇治理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乡镇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取得预期效果。
二、改革目标1.适应新形势下乡镇发展需求,优化乡镇机构设置,提高乡镇治理效能。
2.强化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增强乡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3.提升乡镇政府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改革内容与措施1.优化乡镇机构设置(1)巩固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原则上不增加乡镇政府组织层级。
但对于功能冗余、重复办事的部门,应予以合并或撤销。
(2)合理布局乡镇机构,充分发挥各机构的职能作用。
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机构,确保服务覆盖到每个乡镇。
(3)建立多级沟通协调机制,推动乡镇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强化乡镇领导班子建设(1)加强领导干部选拔培训工作,建立科学、公正的选拔机制,确保选人用人公正透明。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鼓励干部学历提高,提升服务能力。
(3)加强乡镇领导班子的学习培训,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3.提升乡镇政府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1)明确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2)加强乡镇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3)重视基层民众的意见和诉求,建立信访制度,及时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提高基层民众的满意度。
四、改革实施步骤1.制定改革方案:在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坐镇下,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
由专业部门牵头,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初稿。
经过论证,形成稳妥可行的改革方案。
2.组织改革宣传:以乡镇政府为主体,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向全乡镇广泛宣传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意义,协调各方资源,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2019年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2019年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ec1805290c69ec3d5bb75d6.png)
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汇报继18年行政区划调整、18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镇自18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
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18年进入**市工业十强。
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一)、机关干部基本情况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
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
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
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
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
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19bfb3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5.png)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第一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要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是非常关键的。
而乡镇站所的改革是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人员身份置换和安置又是这次改革成败的关键。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人员的身份置换,而人员身份置换的核心问题是两点: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
在改革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没有固定模式可引用情况下,必须积极探索乡镇站所改革的方式方法,把改革和发展同步考虑,通过改革促进发展,通过发展实施改革,从而全面实现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
在统一政策、明确责任、强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采取多种形式破解“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的难题。
1、在现有资产上做文章,把人员分流同盘活国有资产结合起来,通过资产盘活带走一批人。
如果借此次改革的良机,引入民营、股份等方式,为国有集体资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既解决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盘活问题,又为人员分流置换身份解决部分资金来源问题,必将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抢住先机,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变“财政养人”为“财政养事”,把人员分流同推动基层工作结合起来,通过项目招标带走一批人。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养人”变为“养事”是这次改革的预期目标之一。
通过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吸纳部分站所和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使他们找到用武之地和个人发展的新领域,从而实现人员分流身份置换的目的。
3、创造就业环境,把分流同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再就业结合起来,通过自谋职业带走一批人。
分流人员自谋职业的,统一纳入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范围,享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积极引导、鼓励分流人员到各类企业尤其是招商引资的新企业找工作。
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分流人员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再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4、积极招商引资,把分流同激活民间资本结合起来,通过资本向生产流动带走一批人。
把分流同招商引资和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结合起来,鼓励分流人员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资金,鼓励分流人员自主投资、合伙投资,创办各种实体、实业,尤其是各类生产型企业。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2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9436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0.png)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2篇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1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的职能应由行政命令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主要面对着广大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民,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乡镇的主要工作应放在搞好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一是要围绕农民增收,搞好服务。
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向农民推广农技、农机等技术服务,传授科学的田间管理知识。
二是要加强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农民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信息,科学种田,农业就会增产,农民就能增收,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每个乡镇地域都比较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管理不便,为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要经常深入到乡镇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四是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
提高人口素质,少生优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因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工的增多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再上传统的人口观念“儿孙满堂”、“养儿留根” 的落后思想,扭转这一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保护好农村这块政治阵地和文化阵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养,杜绝邪恶,自觉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使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乡镇要经常深入基层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六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民还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遇到天灾人祸,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防灾救灾应急体系。
如我县的“110”地震。
六是加强卫生防预体系建设。
乡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乡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2428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3.png)
乡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乡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机构改革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旨在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政府服务效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本报告旨在调查研究乡机构改革的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背景乡机构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建设一支高效专业化的基层政府服务队伍,提升农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9份,调研范围包括多个省份的不同乡镇。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乡机构改革进展较慢。
据调查结果显示,乡机构改革进展缓慢,仅有15%的乡镇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和人员配备,以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这导致了改革工作的推进困难。
2. 机构改革效果不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部分乡镇完成了机构改革,但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改革效果不明显。
缺乏人员培训、组织架构不合理以及多项工作职责交叉等问题,都导致了改革效果的不理想。
3. 机构改革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
虽然改革进展缓慢,但调查结果也显示,部分乡镇在机构改革之后取得了一些积极变化。
例如,乡镇居民享受到了更便捷的政府服务,基层政府工作效率有所提高等。
五、问题分析与对策1. 乡机构改革进展缓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加大对乡机构改革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人员配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简化审批流程等。
2. 机构改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减少交叉等。
3. 应进一步发挥乡机构改革的积极变化,提高基层政府工作效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六、结论本次调研表明,乡机构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效果不明显。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人员素质等。
只有改善乡机构改革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151bfb89eb172ded63b779.png)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中共乌敦套海镇委员会一、基本概况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
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
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
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
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
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
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
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60f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4.png)
5.全面推进阶段: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6.监督评估阶段:对改革效果进行监督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措施,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工作。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第1篇
乡镇事业单快速发展,乡镇事业单位作为服务基层、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亟需通过改革进一步提升其服务效能与效率。本方案旨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系统改革,实现以下目标:
1.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将工作实绩与人员晋升、薪酬待遇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
3.人员制度改革
(1)实行公开透明的招聘制度,确保人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3)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资源配置优化
(1)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确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投入。
第2篇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一、引言
乡镇事业单位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亟需通过深化改革来提升服务效能与效率。本方案旨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全方位改革,以实现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模式创新、人员队伍精简高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
二、改革原则
1.合法性原则:确保改革措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3)加强与其他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共享资源,实现共赢。
三、实施步骤
最新-2019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精品
![最新-2019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491673f6edb6f1aff001fd5.png)
2019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根据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天党发[2019]8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我镇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深化机构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推动我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原则。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公开,创新公益性事业服务运行机制,搞活经营性服务。
二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坚持以职能设置机构、以职责核定编制,以编制确定岗位,按岗位配备人员,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原则。
逐步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规范政府事权,进一步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机构改革措施和办法,确保我镇行政事业机构职能转变、编制精简、财政保障、人员分流“四到位”。
五是坚持积极、稳妥原则。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注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一)**镇党政办事机构根据**党办发[2019]19号和**党办发(2019)57号文件关于“原则上乡镇党政办事机构不超过5个,县级党委、政府所在地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镇党政办事机构不超过6个”的规定。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258f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乡镇发展的新需求和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这个方案旨在实现乡镇机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村治理效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乡镇机构的功能和职责。
传统的乡镇机构职能单一,往往只专注于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忽略了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
因此,在改革方案中,需要明确规定乡镇机构的职责,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服务农民等多个方面。
这样可以推动乡镇机构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其次,还需要注重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过去的乡镇机构设置往往比较复杂,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方案应该通过梳理和整合功能类似的机构,减少机构数量,实现职能的专业化分工和合理分配。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乡镇机构的改革提供更好的基础。
第三,还应注重权责清晰。
在多层级的乡镇组织架构中,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常常模糊不清,导致问题难以解决和责任推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方案应该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建立起权责对应的机制。
这样可以提高政务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监管和问责的力度,推动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最后,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建立。
乡镇机构是为服务农村发展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和乡镇机构的地域性,导致乡镇机构中人才结构单一,专业素质不高。
改革方案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乡镇机构,提高乡镇机构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推动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旨在适应乡镇发展的新需求和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改革方案需要关注乡镇机构的功能和职责,注重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强调权责的清晰,并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镇机构的优化调整和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乡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乡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4138de94afe04a1b071de60.png)
xx市乡镇管理体制分析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xx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达到了整合机构、压缩编制、精减人员、提高效能的目的,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改革后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定位乡镇职能,切实理顺县乡关系,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是大家共同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对此,xx市编办开展乡镇机构运行情况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当前乡镇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确保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一、基本情况2010年6月,xx市编办对全市8县1区7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发放调查问卷84 份(每个县区1份,每个乡镇及街道各1份),对乡镇机关目前机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乡镇机关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4 份。
目前,xx市乡镇(街道)机关普遍设置综合性机构1—2个,主要为党政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
乡镇(街道)设置事业单位1024个,其中:上划管理事业机构275个,双重管理事业机构119个,乡镇(街道)管理事业机构630个。
主要设立的机构为财政所、国土所、劳保所、新农合办、统计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站、农业农机工作站、林业工作站、畜牧兽医站、计生服务所、环境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管理站、会计站、路政管理工作站、交通管理所、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党职技校等。
从总体上看,我市在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机构运行平稳。
一是对乡镇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突出强化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职能,相对弱化了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职能。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a569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8.png)
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而乡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乡镇机构的能力和效能,确保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1. 调整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实现机构简化、职能优化、效能提升。
2. 加强乡镇机构内部建设和能力提升,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保障基层治理的公平、公正、高效。
三、具体措施1. 调整乡镇机构设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乡镇机构设置,简化层级,优化职能。
具体措施如下:(1)取消乡级行政区划,设立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政策。
(2)合并邻近乡镇,设立更大范围的集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乡村振兴规划和项目审批等事务。
(4)设立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加强对社区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2. 强化乡镇机构内部建设为提高乡镇机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的建设和能力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机构人员编制,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2)建立健全机构内部工作流程和制度,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乡镇干部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4)创新工作方式,推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3. 加强乡镇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和协作为促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和协作。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及时反馈乡镇工作情况和需求。
(2)积极响应上级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主动配合工作。
(3)加强与上级政府的培训交流,提高乡镇干部的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
4. 加强乡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为提升乡镇社会治理水平,需要加强乡镇机构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乡镇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范文汇编摘要:到目前为止多次以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和人员膨胀等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忽视了通过竞争推动乡镇政府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在精简编外人员的同时忽视了精简在编人员;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忽视了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调整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忽视了“上改下也改”的配套改革。
鉴于此,今后要以竞争为重点,精简乡镇党政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从撤消事业站所、置换职工身份和建立“以钱养事”的新的为农服务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改革中的难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改革;配套措施乡镇机构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改革主体与客体合一,是自己为自己动手术,所以直接导致了改革受阻。
以往多次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不仅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反而产生了机构越简越大、人员越简越多的现象。
在现阶段或近一个时期内,要以竞争为重点,对乡镇政府机构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乡镇基层政权。
一、以竞争为重点,改革乡镇政府管理体制1.加强新农村**政治建设,改革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两票”直选初步候选人。
我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予以改革。
具体的改革办法有二:一是实行自荐报名,让人才充分涌现。
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乡镇机关干部和上届班子成员,只要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均可自荐报名。
自荐报名结束后,由乡镇党委进行资格审查,报市县委组织部审核确定并公布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名单及其简历,接受群众公开监督。
二是以“海选”方式推荐候选人,充分尊重民意。
各乡镇分别以政府机关、直属部门、所属村、企业为单位召开会议,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
根据市县委的决定,每个参加推荐的党员、群众代表限推荐9名党委班子成员为初步候选人。
推荐结束后,由市县委常委会按照推荐票数,综合乡镇换届考核情况确定12名乡镇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
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乡官”竞选。
在直选乡镇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时,要严格遵守法律和党章规定的程序和议程,实行竞职演讲。
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进行竞职演讲完毕后,由全体党员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9—11名党委班子成员。
党委委员选举产生后,由市县委确定两名党委书记兼镇长候选人分别进行竞职演讲并接受代表们的现场提问。
全体党员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后,由全体党代表从落选的党委书记候选人和3名副书记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产生3名副书记。
在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按照规定的议程,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委书记作为候选人等额选举产生乡镇长,从党代会选举中未选上书记的副书记中选举产生一名常务副乡镇长,从其他党委委员及群众推荐的非党副乡镇长中差额选举产生3名副乡镇长。
3.改革乡镇行政体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和竞争上岗。
一是设立“三办”。
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二是规范编制管理。
所有人员按核定编制竞争上岗,实行一人一编一卡管理。
落岗的人员下岗分流,出现空编时优先从原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中录用。
三是实行四大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要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人数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公开竞争将乡镇主副职调整到位,分别为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4名。
政府班子成员全部由党委委员兼任,其中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长;3名党委副书记中1名兼任人大主席,1名兼任纪委书记,1名兼任常务副镇长;其他党委委员兼任副乡镇长、人民武装部部长、组织宣传员等职务。
中层干部竞争到位,担任“三办”主任;一般干部按编制竞争上岗,担任乡镇工作人员。
落选下来的干部一律进入“三办”,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由“三办”主任按各办的岗位设置“点兵”,或按量化评分的办法确定上岗人员,落岗人员自动分流。
4.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不搞一乡镇一站。
农村税费改革后,撤并乡镇和行政村的工作正在全国展开,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一乡镇一站的设置,已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整体需要。
归并乡镇行政站所、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精简人员、压缩编制,已成为乡镇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市县可根据实际,以3—4个乡镇为一个区域,按区域设置行政站所和派出机构。
对税务所、工商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按区域设置;根据各乡镇实际和优势设置2—3个公安派出所和市县垂直部门管理的站所;其他机构不延伸或派驻乡镇。
这些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按有关规定征得乡镇党委同意,经费按谁设立谁负担的原则由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不增加所在乡镇政府和群众的负担。
对这些单位的编制要实行严格管理,分流超编人员,清退无编制人员和临时工。
5.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
目前,乡镇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无章无序,导致多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极易造成乡镇领导干部权力膨胀,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各种收费项目泛滥。
为了有效控制乡镇的各类支出,确保乡镇干部职务消费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要重点抓好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严格核定补贴标准,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从票据报销方式逐步统一到货币支付上来。
目前改革的重点是招待费、通讯费和交通费三个职务消费项目。
通讯费分单位公共通讯费和领导干部个人公务通讯费两部分。
公共通讯费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实行限额控制、节约滚存并按比例奖励责任人的办法,主要用来维持乡镇机关的正常工作,保障上下畅通。
领导干部个人通讯费补贴主要用于与其职务和分管工作相关的公务通讯活动,可按照职务、分工、工作量的大小,因人因事核定标准,按月随工资发放,超支自付,节约归己。
关于移动电话费补贴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乡镇党委书记、常务副乡镇长、党委副书记兼人大主席、政协主任、纪委书记以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确定每人每月的具体补助金额。
各乡镇只保留一部公务用车,乡镇办其余车辆一律封存。
对公务用车采用承包、租赁的经营方式,由单位与司机签订协议,司机的工资及补助、车辆折旧等费用从小车营运收入中解决。
公务用车交通费的总额控制在55—65万元以内,包括公共交通费和个人交通费。
公共交通费由单位承担,主要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开展防汛、抗旱、防火、救灾工作、到市县外招商引资等公务行为而发生的交通费用。
公共交通费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限额控制。
个人交通费主要用于在市县内开会、办理日常公务、到基层开展工作、对口接待、迎接检查等所发生的交通费用,以及公共交通费中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
个人交通费依据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和工作量的大小核定到人、包干使用,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公务接待费包括公共接待费和领导干部个人接待费。
公共接待费包括因招商引资、乡镇党委或政府组织召开会议、市县级以上组织在乡镇召开会议、外地领导或兄弟单位来学习视察、协助市县级以上新闻单位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等发生的招待费。
这部分费用由乡镇党政办公室集中使用,限额控制。
领导干部个人接待费按照其职务、分工和工作需要核定标准,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二、撤消或转制事业站所,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一般将重点集中在清退和分流超编人员上,而忽视了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转变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和调整县乡两级政府行政执法职能。
我们认为:只有转变政府职能,从撤消事业站所、置换职工身份和建立“以钱养事”的新的为农服务机制入手,调整县乡两级政府的行政权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
1.撤消“七站八所”,置换职工身份。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乡镇事业站所人员占乡镇机构人员的80%。
为了确保乡镇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必须对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农经站、文化站、广播站、城建所、房管所、土地所、计划生育服务站等事业站所或综合设置的服务中心进行“收章、摘牌、改制、人员整体分流”改革。
一是市县编制办对财政供养人员进行“锁定”,对事业站所的总资产、债务、净资产等家底进行清理,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财政筹资等途径组建新的经营实体,在乡镇政府委托下承担相关的农业公益服务项目。
二是引导和鼓励原站所人员自愿转换身份,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人事关系,退出财政供养序列,参与市场竞争。
三是对转制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册人员实行全员保险,对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实行全员保险后由社保机构发放其退休养老金。
2.重构乡镇财政所,实行人员竞岗分流。
为了确保乡镇政府资金的科学管理,各乡镇政府应设立财政所作为乡镇直属事业单位,承担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农村经营管理、土地承包管理等职能。
乡镇财政所人员从原财政所和农经站人员中竞争产生,竞争上岗考试分别由市县财政局和农经站组织,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高分向低分择优录用,在市县范围内统一调配、定编管理。
对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全部实行内退;对落岗的人员实行分流。
分流人员领取生活费,退出编制管理,进入各乡镇成立的中介性质的财政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中介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
3.保留个别重点站所,充分发挥乡镇“龙头”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各乡镇应在坚持整体转制的前提下,保留一个发展较好的支柱产业、重点宜林山区等特别行业和有区域优势的乡镇站所。
各乡镇只准转制、保留一个集体性质的企业。
可将重点站所的正式员工整体转入社会服务部,该服务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
同时,按照执法主体在市县、服务工作在乡镇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由市县局委和乡镇政府共同从有资质的乡镇人员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防疫、检疫、护林、防火等为农服务工作,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
4.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
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将乡镇原事业站所的行政执法职能收归县直主管部门,将其行政管理和公益性服务职能分别向乡镇“三办”转移。
乡镇政府应本着在改革中绝对减人、相对减支、减人不减政府责任、减支不减政府公益性支出的原则,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落实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
5.改革干部职工养老办法,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了确保乡镇置换身份人员和乡镇干部无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应该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
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应积极补交保险费,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