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导言:一、内部审计组织的责任1.内部审计组织应对组织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和治理进行评估。
2.内部审计组织应通过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帮助管理层识别和应对风险。
4.内部审计组织应确保其资源和能力适应组织的需求。
二、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1.内部审计组织应独立于受审计对象的业务和运营管理。
2.内部审计组织应向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或监督机构直接汇报,免受不当压力或影响。
3.内部审计组织应制定和实施独立性保障措施,避免利益冲突。
三、内部审计组织的机构设置1.内部审计组织应由管理层或最高管理层设立,具有通过审核的职员。
2.内部审计组织应制定和实施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培训计划等政策和措施。
3.内部审计组织应建立适当的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审计活动的符合准则。
四、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流程1.内部审计组织应制定全面的内审计划,并确保内审计划与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目标一致。
2.内部审计组织应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确保审计活动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3.内部审计组织应开展内部控制评估,包括内部控制效益评估、流程审计和信息技术审计等。
4.内部审计组织应编制并及时提交审计报告,向管理层提供改进建议并跟踪执行情况。
5.内部审计组织应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措施,评估和提升审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内部审计组织的监管指南1.审计监督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2.审计监督部门应与内部审计组织开展有效的沟通,了解审计进展、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3.审计监督部门应及时披露审计结果和建议,促进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同和改进。
总结: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24版)为内部审计组织的运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它要求内部审计组织独立、客观地评估组织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和治理,并向管理层提供改进的建议。
它还强调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以及审计监督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管指南。
遵循这些准则,可以使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组织的风险控制和治理水平。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国内企业和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建立的一套标准和规范。
它旨在提高组织的内部控制效能、促进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 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并且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避免利益冲突。
2. 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高度的职业操守和机密性,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3. 组织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检查,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风险。
4. 内部控制和合规性:内部审计应评估和审查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流程、制度规范、制度执行情况等,以及企业是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5. 沟通和报告: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组织管理层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促进组织管理的改进和决策的优化。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在国内企业和组织中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它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提升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度。
总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推进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促进企业透明度和信誉度的提高。
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营。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自行进行的一项独立、客观的评价和咨询活动,旨在为组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在中国,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确保组织运行合规、效率和有效性。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活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得到了制定和执行。
1. 内部审计概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自行开展的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价和咨询活动。
其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对组织的运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并为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2.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重要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内部审计活动、提高审计效果、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准则的出台不仅可以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还可以提升内部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组织提供支持和保证。
3.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内容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内部审计结果的报告和沟通方式•内部审计结果的跟踪和反馈机制4. 内部审计的实践应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实践应用需要内部审计机构结合组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进行。
同时,内部审计应当注重与组织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5. 结语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内部审计活动、提高审计效果、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内部审计机构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
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差不多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差不多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进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操纵、改善风险治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畴(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对于财务管理体系而言,就像是一位严谨的“健康卫士”。
它通过对财务活动的全面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首先,内部审计有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大量的财务数据被生成和处理。
如果这些数据存在错误或虚假,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严重的误导。
内部审计人员会对财务报表、账目记录、凭证等进行细致的审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他们会检查会计核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企业的规定,确保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内部审计能够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比如,在资金管理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审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或资金短缺的情况;在成本控制方面,审计人员可以评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检查是否存在浪费或不必要的开支。
通过这样的审查,企业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再者,内部审计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检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关注企业的债务状况、投资决策等,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企业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此外,内部审计在促进财务管理的合规性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内部审计人员熟悉这些规定,能够审查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和方法。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doc 9页)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doc 9页)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3.征求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4.修改定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修订与解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发布、修订与解释。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IIA的职业实务框架(PPF)于1999年6月经IIA董事会正式批准。
PPF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和发展与实务支持。
1.强制性指南,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都必须使用的准则,它包括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
这是内部审计的职业基础。
2.实务咨询,是内部审计准则的第二个层次,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条款,目的是对新准则的解释和运用提供详细的建议;同时还包括一些新的信息,像IIA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公告(SIAS)和新近流行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关注项目、风险管理的细则、咨询性服务准则、信息的安全性服务准则等。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指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为执行其职能而制定的规章、文件和法规,它们规定了内部审计工作应遵循的准则。
根据《审计法》和各类行业准则,审计工作应遵循的准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尊重原始记录原则、责任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等。
独立性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受外部干扰,以便客观地评估有关审计对象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客观性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不受任何外部干扰,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尊重原始记录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尊重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更改、抹除或伪造原始记录,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责任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审计任务,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审计服务。
可行性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以及客户的审计要求,确定审计方案,使审计工作更加高效。
适当性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审计方案,以及确保审计方案的适用性。
及时性原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完成审计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客户提出审计意见。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犹如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轮船的核心引擎,其健康、高效的运转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康卫士”,通过对财务活动的监督、评估和建议,为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效益提升保驾护航。
一、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目标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简单来说,是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
其主要目标包括: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财务造假和错误;评估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漏洞;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提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二、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如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
内部审计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降低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提升财务效率通过对财务管理流程的审查,内部审计可以发现繁琐、低效的环节,提出优化建议,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浪费。
3、保障合规经营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企业必须遵守各项财务法规和税收政策。
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否合规,避免因违规行为而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害。
4、增强内部信任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向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传递企业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内部各方的信任,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三、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1、财务制度审计审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
包括财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
2、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核实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检查会计核算方法是否正确,财务数据是否存在虚报、漏报等情况。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具体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指中国国家审计署为规范内部审计活动而制定的官方准则和指导原则。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设立的一个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改进活动,旨在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有效性。
它主要关注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以保障组织的利益和财产安全。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内部审计职能”为核心,对内部审计的目标、实施方式、内容、职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具体的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内部审计目标准则:内部审计旨在提供独立和客观的评估结果,为组织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确保组织高效运作和有效控制。
二、内部审计实施准则:内部审计应遵循客观、独立、综合、透明、风险导向的原则,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评估内部控制等。
三、内部审计内容准则:内部审计应覆盖组织的治理、战略与目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运营业绩、合规与道德等方面,具体内容应根据不同组织和行业特点进行调整。
四、内部审计职责准则:内部审计应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依法、遵纪守法,保护审计过程的机密性,及时向组织管理层提供审计建议和评估结果。
五、内部审计报告准则:内部审计应及时向组织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清晰、准确、完整,并包含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此外,中国国家审计署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内部审计准则,例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准则》等,这些准则针对特定行业和组织类型的内部审计活动进行了具体规定和细化。
总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组织提供了基于规范和标准的内部审计指导,有助于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控制水平,保障组织的利益和财产安全。
这些准则的执行需要依赖相关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
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务管理体系的规范、健全和有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的含义与目标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
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财务记录、报表和相关数据的审计,核实其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评估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审查财务管理制度、流程和控制措施是否完善,能否有效防范风险和保障资产安全。
再者,促进财务管理的合规性。
检查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定。
最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1、财务制度审计审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包括财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
看这些制度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有效地规范财务行为。
2、财务流程审计对财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审查,如资金收付流程、费用报销流程、财务报表编制流程等。
检查流程是否简洁高效,是否存在漏洞和风险点。
3、财务风险审计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4、财务预算审计审查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情况。
看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严格,差异分析和调整是否及时有效。
5、资产审计对企业的各类资产进行清查和核实,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检查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情况。
6、成本费用审计审查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和控制情况,看是否存在浪费和不合理的支出,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7、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解释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解释一、概述内部审计是指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审计人员身份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治理流程和运营过程进行评估、监督和改进的一种活动。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的实施,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于2004年颁布实施,并在2024年进行修订。
本文将对准则内容进行解释。
二、内部审计的原则和目的准则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机密性原则和职业行为准则。
内部审计的目的主要包括:评估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供风险管理和治理建议、增加企业价值、防范和发现经济犯罪等。
三、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运作准则对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运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工作计划和执行、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传达等。
其中,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权利和责任进行审核、调查和报告事项。
四、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准则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审计对象的确定、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审计发现的记录和跟踪追踪等。
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评估、合规性评估、业务和运营过程的审计等。
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五、内部审计的报告和跟踪准则详细规定了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传达要求,包括报告内容、格式、时间和对象等。
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客观、公正、完整地记录审计发现和结论,并及时向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审计结果。
此外,准则还要求内部审计组织对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追踪,确保审计建议和发现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和改进。
六、内部审计的质量保证准则要求内部审计组织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独立性和有效性。
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的自评、外部评估和持续改进。
准则规定了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要求内部审计组织应当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并接受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估。
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制度
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严密财务会计核算手续;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制定本办法..一、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坚持节简办事的原则;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合理安排各项财务指标、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资金管理原则一公司资金的使用.调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权限范围以内;稽核财务部具体负责二遵守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规定;加速资金周转;确保公司资金安全..三、财务开支范围一人员经费支出:员工工资的发放按公司薪酬管理办法执行;其他人员经费由财务部门统一造册控制列支;保险及补贴每月有关规定比例提取..二办公费用支出:办公费、低值易耗品购置支出、电子设备运转费等公用经费支出;若属零星购买;须经行政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方可采购;若大宗购买;需报经总经理审核..三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采购应严格控制在总经理核批范围内;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做到账实相符..四业务招待费必须严格执行报批制度;由总经理掌握列支标准;财务人员应仔细核对相关单据;对单据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四其他支出:诉讼费、审计咨询费和公益性捐助账户的列支;必须按总经理核批的指标;严格控制;据实列支..四、财务列账具体规定一周转金限额规定:各部门负责人周转金均核定为5000元;经总经理签字审批后借用;会计挂账核算..其他人员因业务需要借款的;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总经理审批;并于业务工作完结后一周内日内报抵或归还借款;不得超过一周;否则不再办理新的借用手续..二出纳要定期核对业务周转金;不得坐支现金和白条抵库;对发生的现金收支和转账业务要逐笔详细记载现金流水账和银行存款账..三报账凭证要求:所有原始发票由经办人、审核人核实签字后;由会计将原始发票分科目、分账户整理;加盖附件章后;填制凭证并记账..对原始凭证的要求:1、凡是付款报销票据;必须是增值税发票或财政专用收据;并盖有对方发票专用章..2、各种凭证要素必须齐全;并且无涂改刮擦等..四对账要求:会计要与出纳定期核对账务;如发生余额不相符;要及时查找原因;调整账务..五监督管理:财务收支报表要按月据实上报董事会;董事会有权对公司财务支出进行检查与质询..四、现金、银行存款、支票的管理一公司各项业务收入的现金、支票、汇票、进账单或转账凭证等;必须立即送交财务部门;各项收入款项不得坐支..二银行支票由出纳员专管;支票的购入、领用要按号进行登记;出纳员不得保管银行印鉴;实行印鉴、支票分管..不得开具空白支票..三每月出纳员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银行账;会计要与出纳核对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表;并尽快查证未达账项;防止资金损失..四现金日记账要日结日清;账钞相符..出现差错要及时报告财务部门负责人..五、报账审批职责各经办、审批人员必须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做到不越权、不失职;保证对所经办审批发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负责..六、财务报告每季度财务部门除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有外;还需按度写出财务情况说明书;向总经理反映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年终撰写财务报告;正确进行财务评价..本管理办法由公司领导审议通过后遵照执行..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
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差不多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差不多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进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操纵、改善风险治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一)内部审计差不多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畴(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完整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目录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2)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5)第21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 (8)第21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通知书 (10)第21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 (12)第21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工作底稿 (14)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 (17)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 (18)第21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后续审计 (21)第21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 (22)第21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 (26)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 (30)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 (34)第22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 (38)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45)第23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49)第23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54)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57)第23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58)第23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 (61)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65)第23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67)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详解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详解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年度审计计划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负责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
第九条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内部审计年度工作目标;(二)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项目及其先后顺序;(三)各审计项目所分配的审计资源;(四)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
第十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以确定具体审计项目。
第十一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前,应了解以下情况,以评价各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一)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年度工作重点;(二)严重影响相关经营活动的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三)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四)相关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近期变化;(五)相关人员的能力、品质及其岗位的近期变动;(六)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重要情况。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规划审计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复杂性及时间限制,合理安排所需的审计资源。
第四章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第十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和时间安排,选派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第十五条在具体实施审计项目前,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以下情况,以制定项目审计计划:(一)经营活动概况;(二)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情况;(三)财务、会计资料;(四)重要的合同、协议及会议记录;(五)上次审计的结论、建议以及后续审计的执行情况;(六)上次外部审计的审计意见;(七)其他与项目审计计划有关的重要情况。
第十六条项目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审计目的和审计范围;(二)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三)审计小组构成和审计时间的分配;(四)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五)其他有关内容。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解读目录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解读目录
一、前言
1.1引言
1.2审计准则的背景和意义
1.3内部审计准则的普遍适用性
二、内部审计准则概述
2.1审计目标和范围
2.2审计对象和主体
2.3审计过程和方法
2.4审计成果和报告
三、内部审计的组织和管理
3.1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3.2内部审计的专业要求和能力素质
3.3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保密性
四、内部审计过程和方法
4.1内部审计计划和立项
4.2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4.3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和材料
4.4内部审计的证据收集和分析
4.5内部审计的问题识别和解决
五、内部审计成果和报告
5.1内部审计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5.2内部审计成果的评价和监督
5.3内部审计报告的传达和应对措施
六、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制度建设
6.1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
6.2内部审计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6.3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推进
七、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7.1内部审计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7.2内部审计的应对挑战和提升能力
7.3内部审计的创新和扩展领域
八、结论
8.1内部审计准则的重要性和价值
8.2内部审计准则的应用前景和影响力
这些目录列举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解读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章节。
在
每个章节中,可以进一步展开具体的解读和分析。
总字数将超过1200字,以便充分概括内部审计准则的原则和要点,从而提供读者全面理解和应用
这些准则的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
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一)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
协会下设准则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准则的起草、修改和论证工作。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l.选定项目。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审计准则备选项目,经专家咨询论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审批立项。
2.拟定初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确定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初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修订后提交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4.修改定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修订与解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发布、修订与解释。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IIA的职业实务框架(PPF)于1999年6月经IIA董事会正式批准。
PPF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和发展与实务支持。
1.强制性指南,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都必须使用的准则,它包括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
这是内部审计的职业基础。
2.实务咨询,是内部审计准则的第二个层次,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条款,目的是对新准则的解释和运用提供详细的建议;同时还包括一些新的信息,像IIA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公告(SIAS)和新近流行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关注项目、风险管理的细则、咨询性服务准则、信息的安全性服务准则等。
3.发展与实务支持,是指那些最近发展的实务,IIA往往以专题报告、研究报告、参考书籍、研讨会文集、教育培训项目等方式来推荐这些参考性意见。
在IIA所设计的PPF中,强制性指南属于第一层次,具有法定约束力。
而在这一层次中,职业道德规范又居于最高地位;实务咨询为第二层次,具有指导性作用;发展与实务支持则是第三层次,仅供参考。
内部审计准则之比较[1](一)结构比较我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分为六章共二十七条。
第一章为总则,主要说明制定基本准则的目的与依据、内部审计的含义及本准则的适用范围;第二章为一般准则,是关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任职资格和执业条件的一般要求,主要说明什么人可以担当内部审计的职责;第三章为作业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实地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如何做好审计工作;第四章为报告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出具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主要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审计结果如何出具审计报告;第五章是内部管理,主要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进行内部管理,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等;最后一章是附则,主要说明基本准则的发布与解释权及实施日期。
由IIA发布的最新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SPPIA)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提出内部审计的定义,该准则的适用范围,制订准则的目的,并简要介绍了准则的三个组成部分:1.属性准则,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征;2.工作准则,说明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确立了衡量内部审计业绩的质量标准;3.实施准则,是属性准则和工作准则在特定类型审计中的具体体现。
上述的属性准则和工作准则应用于一般的内部审计服务,而实施准则则是针对特殊的审计业务或项目。
此外,导言中还提到了准则的制订机构是IIA的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准则的简要过程及努力等。
第二部分是属性准则,确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所要具备的特征,覆盖了4个主题:1.目的,权力和责任;2.独立性与客观性;3.专业胜任能力与适当的职业关注;4.质量保证和改进。
第三部分是工作准则,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南,并提供衡量业绩的质量标准,可划分为7个主题:1.管理内部审计工作;2.工作的性质;3.业务计划;4.执行业务;5.交流结果;6.追踪过程;7.管理当局对风险的态度。
第四部分是执行准则,是为某项特定的属性准则或工作准则的应用提供具体指南,涵盖内部审计的鉴证与咨询服务。
第五部分为术语,对该准则中使用的若干词汇进行定义和说明。
从整体上比较我国的基本准则与SPPIA,可以认为SPPIA规定得更详细具体,而且充分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其内容十分丰富,实际上包括了我国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大部分内容。
(二)基本内容的比较1.内部审计的定义。
我国基本准则是这样定义内部审计的: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SPPIA规定: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
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比较上述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二者对内部审计的目标、基本职能、性质等方面的理解有较大差异,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外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和水平。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已完成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它们重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目标也从服务于管理当局发展为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而我国仍处于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过渡的阶段,所以内部审计的职能仍局限于监督和评价的传统职能,审计的重点是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审计目标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准则的适用范围。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
SPPIA导言中确定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各种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而不论该组织的目的、规模及结构如何;适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的审计人员。
显而易见,若从地域范围上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当然只适用于中国领土范围内的组织,不具有国际性;而SPPIA则具有国际性,适用于各种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
但若撇开地域因素,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SPPIA导言中还提到:适用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审计人员,这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内部审计的主体是谁?依据SPPIA的理解,组织外部的审计人员也可充当内部审计主体,即可由组织外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提供内部审计服务。
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并进而从理论上拓展内部审计主体范围的最好写照,而我国则仅仅是在近两年才开始探讨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并且仍只限于理论上的争论,尚未付诸实践。
3.目的、权力和责任。
我国基本准则中对于内部审计的目的,没有专门规定,只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提及。
关于责任,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
表明内部审计对于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负有责任。
SPPIA的属性准则中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规定内部审计的目的、权力和责任应正式写入IIA宪章,并与准则一道由董事会通过。
4.独立性与客观性。
我国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SPPIA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是独立的,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实施业务和提交结果方面不受任何干扰。
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即内部审计师应该有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并避免利害冲突。
不仅如此,SPPIA还规定,如果独立或客观性实质上受到损害或看起来受到了损害,应将损害的细节向有关方披露。
SPPIA认为,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或客观性的情形有:①内部审计师应该避免评价自己以前负责主持的特定的经营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为自己在以前年度负责的一项业务提供鉴证服务,那么便可以认为客观性受到了损害;②对由总审计师负责的职能进行鉴证时,应该由内部审计以外的另一方进行监督;③内部审计师可以为曾负责过的经营活动提供咨询服务;④如果内部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会对独立或客观性产生潜在损害的话,那么,内部审计在承接业务前应向客户说明。
很显然,我国的准则对独立与客观性的规定比较笼统和抽象,只是提到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独立性,什么是客观性,也没有对损害独立性或客观性的情形予以列举,更没有说明发生损害情形后应如何披露。
而SPPIA则从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含义出发,列举了损害独立性或客观性的几种可能情况并规定必须向有关方进行充分披露。
独立与客观性在SPPIA中不算什么新概念,但他们却提供了特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
该准则虽然试图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在所有鉴证业务上不受干扰,但是总审计师的报告责任却可以是十分灵活的,以适应组织的不同形式和规模。
5.专业胜任能力与应有的职业关注。
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我国的基本准则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必要学识。
包括必须具备会计、审计及其他有关专门知识,这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②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要圆满完成任务,必须具备必要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要通过审计工作的实践逐步提高的。
③熟悉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理应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熟悉本组织的情况也是内部审计人员优于外部审计人员的地方。
④专业训练。
由于审计理论日益更新,审计环境渐趋复杂,审计方法也不断进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实践,以保证其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⑤交际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国基本准则中也提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即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
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应有的职业关注是这样规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