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

合集下载

刘祖洞_《遗传学》_课后习题答案

刘祖洞_《遗传学》_课后习题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解: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1 RR×rr Rr 红果色2 Rr×rr 1/2Rr,1/2rr 1/2红果色,1/2黄果色3 Rr×Rr 1/4RR,2/4Rr,1/4rr 3/4红果色,1/4黄果色4 Rr×RR 1/2RR,1/2Rr 红果色5 rr×rr rr 黄果色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2)rr × Rr(3)Rr × Rr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解:序号杂交配子类型基因型表现型1 Rr × RR R,r;R 1/2RR,1/2Rr 1/2红色,1/2粉红2 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红,1/2白色3 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红色,2/4粉色,1/4白色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2)XwDd×wwdd(3)Wwdd×wwDd(4)Wwdd×WwDd解: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1 WWDD×wwdd WwDd 白色、盘状果实2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2 wwDd×wwdd 1/2wwDd,1/2wwdd 1/2黄色、盘状,1/2黄色、球状3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别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主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别纪律是生物界广泛消失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示是相对的.有前提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别和重组,才干表示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别现象的消失,也就无显性现象的产生.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示型,它们的比例若何(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3.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如何?(1)Rr×RR(2)rr×Rr(3)Rr×Rr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4.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若何?(1)WWDD×wwdd(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 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如今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若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掌握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掌握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别比.假如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若何?解:题中F2分别比提醒:番茄叶形和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剖析:(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2) 绿茎缺刻叶对F1的回交:(3)双隐性植株对F l测交:AaCc × aaccAaCc Aacc aaCc aacc1紫缺:1紫马:1绿缺:1绿马(即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形成的4种类型呈1:1:1:1.)7.鄙人列表中,是番茄的五组不合交配的成果,写出每一交配中亲本植株的最可能的基因型.(这些数据不是实验材料,是为了解释便利而假设的.)序号亲本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示型1 AaCc ×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1/8AaCC,2/8AaCc,1/8Aacc1/8aaCC,2/8aaCc,1/8aacc3/8紫缺,1/8紫马3/8绿缺,1/8绿马2 AaCc × Aacc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1/8AACc,1/8AAcc,2/8AaCc2/8Aacc,1/8aaCc,1/8aacc3/8紫缺,3/8紫马1/8绿缺,1/8绿马3 AACc ×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1/4AaCC,2/4AaCc,1/4Aacc 3/4紫缺,1/4紫马4 AaCC ×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1/2AaCc,1/2aaCc 1/2紫缺,1/2绿缺5 Aacc × aaCc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1/4AaCc,1/4Aacc1/4aaCc,1/4aacc1/4紫缺,1/4紫马1/4绿缺,1/4绿马11与绿茎植株回交时,后代有482株是紫茎的,526株是绿茎的.问上述成果是否相符1:1的回交比例.用2磨练.解:依据题意,该回交子代个别的分别比数是:紫茎绿茎不雅测值(O)482 526猜测值(e)504 504代入公式求2:这里,自由度df = 1.查表得概率值(P ):<P <.依据概率水准,以为差别不明显.是以,可以结论:上述回交子代分别比相符理论分别比1:1.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 )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F2成果如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247908334(1)在总共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不雅测值(O ) 247908334猜测值(e ) (四舍五入)255 85 85 29当df = 3时,查表求得:0.50<P <81.7205.0.3=χ比较.可见该杂交成果相符F 2的预期分别比,是以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0.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 和A'及B 和B',在它的发展时代(1)你预感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AA'BB ?AABB'?AA'BB'?AABB ?A'A'B'B'?照样尚有其他组合.(2)假如这个别成熟了,你预期在配子中会得到下列哪些染色体组合:(a )AA',AA,A'A',BB',BB,B'B'?(b )AA',BB',(c )A,A',B,B',(d )AB,AB',A'B,A'B'?(e )AA',AB',A'B,BB'?解:(1)在体细胞中是AA'BB';(2)在配子中会得到(d )AB,AB',A'B,A'B' 11.假如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有响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互相杂交,问F2中:(1)基因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怙恃本的各有若干?解:(1) 上述杂交成果,F 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于是,F2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2) 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3/4,象隐性亲本的占1/4.所以,当4对基因杂合的F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3/4)4,象隐性亲本的为(1/4)4 = 1/28.12.假如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自力分派的,并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1)从AaBb个别中得到AB配子的概率是若干?(2)AaBb与AaBb杂交,得到AABB合子的概率是若干?(3)AaBb与AaBb杂交,得到AB表型的概率是若干?解:因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别,所以,任何一个基因在个别配子中消失的概率是:(1) 因这两对基因是自力分派的,也就是说,自由组合之二非等位基因同时出如今统一配子中之频率是二者概率之积,即:(2) 在受精的进程中,两性之各类型配子的联合是随机的,是以某类型合子的概率是构成该合子的两性配子的概率的积.于是,AABB合子的概率是:(3) 在AaBb AaBb交配中,就各对基因而言,子代中有如下关系:但是,现实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进入配子的;而配子的联合又是随机的.是以同时斟酌这两对基因时,子代之基因型及其频率是:于是求得表型为AB的合子之概率为9/16.13.遗传性共济掉调(hereditary ataxia)的临床表型是四肢活动掉调,呐呆,眼球震颤.本病有以显性方法遗传的,也有以隐性方法遗传的.下面是本病患者的一个家系.你看哪一种遗传方法更可能?请注明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如这病是由显性基因引起,用符号A;如由隐性基因引起,用符号a.解:在这个家系中,遗传性共济掉调更可能是隐性遗传的.14.下面的家系的个别成员患有极为罕有的病,已知这病是以隐性方法遗传的,所以患病个别的基因型是aa.(1)注明Ⅰ-1,Ⅰ-2,Ⅱ-4,Ⅲ-2,Ⅳ-1和Ⅴ-1的基因型.这儿Ⅰ-1暗示第一代第一人,余类推.(2)Ⅴ-1个别的弟弟是杂合体的概率是若干?(3)Ⅴ-1个别两个妹妹满是杂合体的概率是若干?(4)假如Ⅴ-1与Ⅴ-5娶亲,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若干?(5)假如他们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并且已知有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若干? 解:(1) 因为,已知该病为隐性遗传.从家系剖析可知,II-4的双亲定为杂合子.是以,可写出各个别的基因型如下:(2) 因为V-1的双亲为杂合子,是以V-1,2,3,4任一个别为杂合子的概率皆为1/2,那么V-1的弟弟为杂合体的概率也就是1/2.(3)V-1个别的两个妹妹(V-2和V-3)为杂合体的概率各为1/2,因为二者自力,于是,她们满是杂合体的概率为:1/2 1/2 =1/4. (4) 从家系剖析可知,因为V-5个别的父亲为患病者,可以确定V-5个别定为杂合子(Aa).是以,当V-1与V-5娶亲,他们第一个孩子AA aa AaAaAaAa aaaaAa aa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患病的概率是1/2. (5) 当V-1与V-5的第一个孩子确为患者时,因第二个孩子的消失与前者自力,所以,其为患病者的概率仍为1/2.15.假设地球上每对伉俪在第一胎生了儿子后,就停滞生孩子,性比将会有什么变更?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所以可以或许取得成果的原因是什么?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有丝决裂和减数决裂的差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决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产生分别吗?试加解释.答:有丝决裂和减数决裂的差别列于下表:,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构成上与母细胞完整一样供给了基本.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矩而平均地分派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减数决裂的遗传学意义起首,减数决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联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包管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量标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供给了物资基本,包管了物种相对的稳固性.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南北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别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别不产生联系关系,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法.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别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构成大将可能消失多种多样的组合.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消失各类方法的交流,这就更增长了这种差别的庞杂性.为生物的变异供给了主要的物资基本.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量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量是若干?(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若何?4.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是中央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法画出:(1)第一次减数决裂的中期图.(2)第二次减数决裂的中期图5.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决裂时,只有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整来自父本或母本,你以为他的答复对吗?答:不合错误.因为在减数决裂时,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某一条染色体进入某个配子的概率是1/2,则6个完整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2*1/2)6 = 1/32.6.在玉米中:(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若干配子?(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若干配子?(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若干配子?(4)5个胚囊能产生若干配子?答:(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20个配子;(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4)5个胚囊能产生5个配子;7.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若干?(2)假如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决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解释马-驴杂种是可育照样不育?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63.(2)假如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决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则马-驴杂种是不育的.8.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个中三对是A—a,I—i,和Pr—pr.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消失外,还必须有A基因消失,并且不克不及有Ⅰ基因消失.若有Pr消失,糊粉层紫色.假如基因型是prpr,糊粉层是红色.借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实验区中,基因型 AaprprII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来时,许可自然授粉,问在偶数行发展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色彩如何?在奇数行上又如何?(糊粉层是胚乳一部分,所所以3n).9.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由刺激,发育成兔子.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个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你如何解释?(提醒:极体受精.)答:动物孤雌生殖的类型有一种是:雌性二倍体经由过程减数决裂产生单倍体卵和极核,卵和极核融会形成二倍体卵,再发育成二倍体个别.例如,AaBb 经由过程减数决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卵和极核,AB卵和AB极核来自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二者融会形成AABB卵,这是纯合的.假如是AB卵和aB极核融会,则个别对A位点是杂合的.假如是AB卵和Ab极核融会,则个别对B位点是杂合的.假如是Ab卵和aB极核融会,则个别对A位点和B位点都是杂合的.可能是第二极体与卵细胞联合,有些基因才有可能是杂合的.第四章基因的感化及其与情况的关系1.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如何精确懂得遗传学上内因与外因的关系?2.(1)(2)(3)解: ABO血型为孟德尔式遗传的复等位基因系列,以上述各类婚配方法之后代的血型是:(1)(2)(3)3.假如父亲的血型是B型,母亲是O型,有一个孩子是O型,问第二个孩子是O 型的机遇是若干?是B A型或AB型的机遇是若干?解:依据题意,其后代的基因型为:第二个孩子是O型的机遇是0.5,是B型的机遇也是0.5,是A型或AB型的机遇是0.4.剖析图4-15的家系,请依据剖析成果注明家系中各成员的有关基因型.解:5.当母亲的表型是ORh-MN,后代的表型是ORh+MN时,问鄙人列组合中,哪一个或哪几个组合不成能是后代的父亲的表型,可以被清除?ABRh+M, ARh+MN,BRh-MN, ORh-N.解:ABO.MN和Rh为平行的血型体系,皆遵守孟德尔遗传轨则;ABO血型是复等位基因系列,MN血型是并显性,Rh血型显性完整.可见,,应予清除.6.某个女人和某个汉子娶亲,生了四个孩子,有下列的基因型:iiRRL M L N ,I A iRrL N L N ,iiRRL N L N ,I B irrL M L M ,他们怙恃亲的基因型是什么解:他们怙恃亲的基因型是:I A iRrL M L N ,I B iRrL M L N7.兔子有一种病,叫做Pelger 平常(白血细胞核平常).有这种病的兔子,并没有什么轻微的症伏,就是某些白细胞的核不分叶.假如把患有典范Pelger 平常的兔子与纯质正常的兔子杂交,下代有217只显示Pelger 平常,237只是正常的.你看Pelger 平常的遗传基本如何? 解:从271:237数据剖析,近似1:1.作2磨练:当df = 1时,查表:0.10<p <0.50.依据0.05的概率水准,以为差别不明显.可见,相符理论的1:1.如今,某类型与纯质合子杂交得1:1的子代分别比,判断该未知类型为一对基因差别的杂合子.8.当有Pelger 平常的兔子互订交配时,得到的下一代中,223只正常,439只显示 Pelger 平常,39只极端病变.极端病变的个别除了有不正常的白细胞外,还显示骨骼体系畸形,几乎生后不久就全体逝世亡.这些极端病变的个别的基因型应当如何?为什么只有39只,你如何解释?解:依据上题剖析,pelger 平常为杂合子.这里,正常:平常=223:439 1:2.依此,极端病变类型(39)应属于病变纯合子:Pp ⨯ Pp↓PP 41正常Pp 21平常pp 41极端病变又,因39只极端病变类型生后不久逝世亡,可以揣摸,病变基因为隐性致逝世基因,但有显性效应.假如如许,不但39只的生后逝世亡不必费解,并且,病变纯合子比数如许低也是可以懂得的.原因是部分逝世于胚胎发育进程中.9.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个中三个基因列鄙人面:A Y= 黄色,纯质致逝世;A = 鼠色,野生型;a = 非鼠色(黑色).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各位于常染色体上,列在前面的基因对列在后面的基因是显性.A Y A Y个别在胚胎期逝世亡. 如今有下列5个杂交组合,问它们子代的表型若何?a.A Y a (黄)×A Y a (黄)b.A Y a (黄)×A YA (黄)c.A Y a (黄)×aa (黑)d.A Ya (黄)×AA (鼠色)e.A Ya (黄)×Aa (鼠色)10.假定进行很多A Ya×Aa 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问在同样前提下,进行很多 A Y a×A Ya 杂交,你预期每窝平均生几只小鼠?Aa a A Y ⨯↓A A Y 41a A Y 41Aa 41aa 412黄 : 1灰 : 1黑a A a A Y Y ⨯↓Y Y A A 41a A Y 21aa 41(逝世亡) 2黄 : 1黑可见,11.一只黄色雄鼠(A Y_)跟几只非鼠色雌鼠(aa )杂交,你能不克不及在子代中同时得到鼠色和非鼠色小鼠?为什么?12.鸡冠的种类很多,我们在图4-13中介绍过4种.假定你最初用的是纯种豌豆冠和纯种玫瑰冠,问从什么样的交配中可以获得单冠?解:知鸡冠外形是基因互作的遗传情势.各基因型及其响应表型是:基因型 表示型 R_P_ 胡桃冠 R_pp 玫瑰冠 rr P_豌豆冠 rrpp单片冠是以,RRpp rrPP ⨯↓RrPp↓⊗__169P R ,pp R _163,_163rrP ,rrpp 161胡桃冠 : 玫瑰冠 :豌豆冠 :单片冠13.Nilsson -Ehle 用两种燕麦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两者杂交,F1是黑颖.F2(F1×F1)共得560株,个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1)解释颖壳色彩的遗传方法.(2)写出F2中白颖和灰颖植株的基因型.(3)进行2磨练.实得成果相符你的理论假定吗?解:(1)从标题给定的数据来看,F 2分别为3种类型,其比例为: 黑颖:灰颖:白颖=418:106:3612:3:1.即9:3:3:1的变形.可见,色彩是两对基因掌握的,在表型关系上,呈显性上位.(2)假定BP bbgg BBGG ⨯ 黑颖 白颖 ↓F 1BbGg 黑颖 ↓⊗F 2__169G B gg B _163_163bbG bbgg 16112黑颖 :3灰颖 :1白颖(3) 2当df =2时,查表:<p <.以为差别不明显,即相符理论比率.是以,上述假定是精确的.14.在家蚕中,一个结白茧的个别与另一结白茧的个别杂交,子代中结白茧的个别与结黄茧的个别的比率是3:1,问两个亲体的基因型如何?解:在家蚕中,黄茧与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掌握,Y —黄色,y —白色,Y 对y 显性.但是,有一与其不等位的克制基因I,当I 消失时,基因型Y_表示白茧.依据标题所示,白:黄 = 3:1,标明在子代中,呈3:1分别.于是推论,就I —i 而言,二亲本皆为杂合子Ii;就Y —y 而言,则皆表示黄色的遗传基本只是3/4被克制.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交配类型)应当是:IiYY IiYY IiYY IiYy IiYY Iiyy IiYy iiyy15.在小鼠中,我们已知道黄鼠基因A Y对正常的野生型基因 A 是显性,别的还有一短尾基因T,对正常野生型基因t 也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在纯合态时都是胚胎期致逝世,它们互相之间是自力地分派的.(1)问两个黄色短尾个别互订交配,下代的表型比率如何?(2)假定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窝有8只小鼠.问如许一个交配中,你预期平均每窝有几只小鼠?解:依据题意,此黄色短尾鼠为杂合子A yATt,其子代情况可图示如下: (1)ATt A ATt A Y Y ⨯↓致死⎪⎪⎪⎪⎪⎪⎭⎪⎪⎪⎪⎪⎪⎬⎫AATT ATT A tt A A TtA A TT A A Y Y Y Y Y Y Y 161161161162161ATt A Y 164Att A Y 162AATt 162AAtt 161黄短 黄常 灰短 灰常可见,1灰色常态尾.(2) 在上述交配中,成活率只占受孕率的9/16.所以,假定正常交配每窝生8只小鼠时,如许交配平均每窝生4—5只.16.两个绿色种子的植物品系,定为X,Y.各自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个杂交组合中,F1都是黄色,再自花授粉产生F2代,每个组合的F2代分别如下: X :产生的F2代 27黄:37绿 Y :产生的F2代,27黄:21绿请写出每一交配中二个绿色亲本和黄色植株的基因型.解:F1的表型解释,决议黄色的等位基因对决议绿色的等位基因呈显性.F2的成果相符有若干对自由组合的基因的假设,当这些基因中有任何一对是纯合隐性时,产生绿色表型.黄色和绿色的频率盘算如下:1品系X :aabbcc,黄色品系AABBCC,F1为AaBbCc假如在一个杂交中仅有一对基因分别(如Aa Aa ),;另一些影响黄色的基因对都是纯合的(AaBBCC AaBBCC ).这一杂交产生黄色子代的比率是 绿色比率是假如这个杂交有两对基因分别(如AaBbCC AaBbCC ),那么黄色子代的比率是:绿色比率是三对基因分别(AaBbCc AaBbCc )时,黄色子代的比率是:绿色比率是A 位点B 位点C 位点 F2基因型F2表示型 AA 41BB 41CC 41 AABBCC6411黄 Cc 42 AABBCc6422黄cc 41 AABBcc6411绿 Bb 42CC 41 AABbCC6422黄Cc 42 AABbCc6444黄cc 41 AABbcc6422绿 bb 41CC 41 AAbbCC 6411绿Cc 42 AAbbCc6422绿cc 41AAbbcc6411绿 A 位点 B 位点 C 位点F2基因型F2表示型 Aa 42BB 41CC 41 AaBBCC 6422黄Cc 42 AaBBCc6444黄cc 41 AaBBcc6422绿 Bb 42CC 41 AaBbCC6444黄Cc 42 AaBbCc6488黄cc 41 AaBbcc6444绿 bb 41CC 41 AabbCC 6422绿Cc 42 AabbCc6444绿cc 41 Aabbcc6422绿 A 位点 B 位点 C 位点F2基因型F2表示型 aa 41BB 41CC 41 aaBBCC 6411绿 Cc 42 aaBBCc 6422绿cc 41aaBBcc 6411绿Bb 42CC 41 aaBbCC 6422绿 Cc 42 aaBbCc 6444绿cc 41 aaBbcc 6422绿 bb 41CC 41 aabbCC 6411绿 Cc 42 aabbCc 6422绿 cc 41aabbcc 6411绿 汇总黄: 绿=27:37(2) 品系Y :aabbCC,黄色品系AABBCC,F1为AaBbCC,这个杂交有两对基因分别(如AaBbCC AaBbCC ),是以黄色子代的比率是:16/9)4/3(2=绿色比率是16/7)4/3(12=-27黄:21绿 = 黄9:绿7. 第五章性别决议与伴性遗传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如何解释?解: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 和Y 染色体的两类数量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 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联合后产生含XY 和XX 两类比例雷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是以,男女性比近于1 :1.2.你如何差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照样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解释.3.在果蝇中,长翅(Vg )对残翅(vg )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 )对白眼(w )是显性,这基因在X 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议是XY 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若何? (l )WwVgvg×wvgvg (2)wwVgvg×WVgvgWw ⨯ wY↓ Vgvg ⨯ vgvg↓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红长 ♀ 1/2 vgvg = 1/8 Wwvgvg 红残 ♀ 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白长 ♀ 1/2 vgvg = 1/8 wwvgvg 白残 ♀ 1/4 WY 1/2 Vgvg = 1/8 WYVgvg 红长 ♂ 1/2 vgvg = 1/8 WYvgvg 红残 ♂ 1/4 wY1/2 Vgvg = 1/8 wYVgvg 白长 ♂ 1/2 vgvg= 1/8 wYvgvg 白残 ♂即基因型:等wYVgvg, wYvgvg.表示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ww ⨯ WY↓Vgvg ⨯ Vgvg↓即,基因型::2wYVgvg :1wYvgvg.表示型: 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别互订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此外关系若何?解:家鸡性决议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可见,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须要显性基因 C的消失,基因型 cc的鸡老是白色.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掌握的,并且雌鸡是异配性别.一只基因型是ccZ b 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斑纹,假如这些子代个别互订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别比是如何的?注:基因型 C—Z b Z b和 C—Z b W鸡的羽毛长短芦花斑纹.B B是以,:非芦花 = 9/16 :7/16.若按性别统计,则在雄性个别中芦花:非芦花 = 6/16 :2/16;在雌性个别中芦花:非芦花 = 3/16 :5/16;6.在火鸡的一个优秀品系中,消失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养禽工作者把5只有关的雄禽进行磨练,发明个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禽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禽交配时,得到 229只幼禽,个中45只是白化的,并且满是雌的.育种场中可以进行一雄多雌交配,但在表型正常的184只幼禽中,育种工作者除了为清除白化基因外,想尽量多保管其他个别.你看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法如何?哪些个别应当镌汰,哪些个别可以宁神地保管?你如何做?解:229只幼禽是3只雄禽的子代个别的统计数字.因而,依据题意,这3只雄禽基因型雷同,所以,可视为统一亲本.因为雌禽为异配性别,又表示正常,于是揣摸,其基因型为ZW.雄禽为同配性别,又在子代中消失白化个别,并且满是雌的,所以这3只雄禽确定是白化基因杂合子,即ZZ a.于是,上述交配可图示如下:。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

作业——绪论1,名词解释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

或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及遗传信息表达和进化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

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2,拉马克的两个重要法则(1)用进废退: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于不用,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进化,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每一世代中由于用于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即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能遗传。

3,遗传学诞生于那一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4,遗传学发展过程是如何概括的?(1)两个阶段:遗传学分为孟德尔以前(1900年以前)和孟德尔以后(1900以后)(2)三个水平:遗传学分为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3)四个时期:遗传学诞生前期;细胞遗传学时期;微生物与生化遗传学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

作业——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异固缩: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质着色不均匀,深浅不同的现象2、二价体:由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这种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3、端粒:染色体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分。

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组成。

4、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行分析的过程。

5、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二、唾线染色体的特点?1、巨大性和伸展性;2、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3、有横纹结构:深色部位一带纹区,浅色部分一间带区。

4、多线性5、染色中心和5条臂三、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两者都不发生?有丝分裂: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减数分裂:3、染色体联会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两者都有:2、染色体复制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7、着丝点分裂四、某植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2n=4),其中一对为中间着丝点,另一对为近端着丝点,是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部分答案(4_8章)_

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部分答案(4_8章)_

3
0
2
2
90
0
180 180(0)
4
2
2
0
5
10
10
0(20)
5
2
0
2
90
180
0
180(0)
6
2
4
2
1
2
4
2 (4)
7
2
2
2
5
10
10
10(10)
202  c 44
a+ c
5
并发系数 = 0.9%/(10%×18%)= 0.5
+ b+
4
(1)a 与 b,b 与 c 之间的重组率是多少?
(2)并发系数是多少?
第五章 连锁遗传分析
12. Abc/aBC与abc/abc杂交,后代基因型如何? 双交换ABc/abC = 20%×30%=6% 单交换ABC/abc = 20%-6%=14% 单交换AbC/aBc = 30%-6%=24% 亲本型Abc/aBC = 1-24%-14%-6%
AA_aRR_r
AA_arrrr
A_rr
A_R_
aaR_
aarr
第四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第二个独立的显性 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 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AAXpXp AaXPXp
白色
AaBb
表明遗传很有可能涉及有两对 基因之差。 假设: 1. 基因 A 控制白色,即基因型
118
F2 12白色 :
A_B_ A_bb

遗传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4、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6、(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7、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 BC或A B’C’ 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 或AB C’或和A’B’C 。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3)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 氢键(hydrogen bond)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相互层叠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互 补碱基对 A 与 T 之间形成两对氢键,而 C 与 G 之间形成三对氢键。上下碱基对之间的距 离为 3.4Å。
(4)每个螺旋为 34Å(3.4nm)长,刚好含有 10 个碱基对,其直径约为 20Å。
4
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练习)
一、 解释下列名词: 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 转录 翻译 小核RNA 不均一RNA 遗传密码 简并 多聚合糖体 中心法则
二、 如何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三、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四、 比较A-DNA, B-DNA和Z-DNA的主要异同。 五、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现有的假说是怎样解释染色质螺旋化为染色体的? 六、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七、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何不同?
T2 噬菌体的 DNA 在大肠杆菌内,不仅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合成 DNA 的材料来复制自己的 DNA,而且能够利用大肠肝菌合成蛋白质的材料,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和尾部,因而形 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的 DNA 与蛋白质。因为 P 是 DNA 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 而 S 是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 DNA。然后用标记的 T2 噬菌体(32P 或 35S)分别感染大肠 杆菌,经 10 分钟后,用搅拌器甩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发现在第一种情况 下,基本上全部放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并可传递给子代。在第二种情况下,放 射性活性大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且不能传递给子 代。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汇编]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汇编]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 )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F2结果如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247 90 8334(1)在总共454株F2中,计算4种表型的预期数。

(2)进行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观测值(O )247908334预测值(e )(四舍五入)255858529454.129)2934(85)85583(85)8590(255)255247()(222222ee o 当df = 3时,查表求得:0.50<P <0.95。

这里也可以将 1.454与临界值81.7205.0.3比较。

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 2的预期分离比,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1、如果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

另一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1)基因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解:(1) 上述杂交结果,F 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

于是,F2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

(2) 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3/4,象隐性亲本的占1/4。

所以,当4对基因杂合的F 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3/4)4,象隐性亲本的为(1/4)4= 1/28。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答:雌配子极核雄配子Ab a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遗传学》朱军主编_课后答案

《遗传学》朱军主编_课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解:哺乳动物是XY型性别决定,雄性的染色体为XY,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

雄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雌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

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数目相等的合子,因此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

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

答: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样,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结果不一样(又不是表现为母本遗传),那属伴性遗传。

举例略。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

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如何?(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1) WwVgvg ⨯ wvgvg: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wwVgvg,wwvgvg,WYVgvg,WYvgvg,wYVgvg,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 ⨯ WVgvg:基因型: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

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

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鸡总是白色。

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

2020刘庆昌《遗传学(第三版)》第1-7章部分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2020刘庆昌《遗传学(第三版)》第1-7章部分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2020刘庆昌《遗传学(第三版)》第1-7章部分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第⼀章第⼆章第三章孟德尔遗传4.⼤⾖的紫花基因P对⽩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花413株,试⽤基因型说明这⼀试验结果。

紫花×⽩花→紫花→紫花(1240株):⽩花(413株)PP ×pp→Pp→3P_:1pp10.光颖、抗锈、⽆芒(ppRRAA)⼩麦和⽑颖、感锈、有芒(PPrraa)⼩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颖、抗锈、⽆芒(PPRRAA)的⼩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少应选择表现型为⽑颖、抗锈、⽆芒(P_R_A_)的⼩麦若⼲株?由于F3表现型为⽑颖抗锈⽆芒(P_R_A_)中PPRRAA的⽐例仅为1/27,因此,要获得10株基因型为PPRRAA,则F3⾄少需270株表现型为⽑颖抗锈⽆芒(P_R_A_)。

14.设⽟⽶籽粒有⾊是独⽴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

有⾊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籽粒;(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籽粒;(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籽粒。

试问这些有⾊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15.假定某个⼆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试决定在下列这三种情况可能有⼏种基因组合?(1)⼀条染⾊体;(2)⼀个个体;(3)⼀个群体。

(1)四种可能,但⼀个特定染⾊体上只有其中⼀种,即a1或a2或a3或a4。

(2)⼗种可能,但⼀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种,即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32-33)4.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答案]:(1)48;(2)24;(3)24;(4)12。

[提示]: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出,通常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都应该指单个细胞或细胞核内的数目;为了“保险”(4)也可答:每个四分体细胞中有12条,共48 条。

具有独立着丝点的染色体才称为一条染色体,由复合着丝点联结的两个染色体单体只能算一条染色体。

5.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分开,则产生的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用n 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答案]:(1)两个细胞分别为6 条和10 条染色单体。

(2)四个配子分别为3条、3 条、5条、5 条染色体。

(3)n=4 为完整、正常单倍染色体组;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3;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5。

[提示]:正常情况下,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配到两个二分体细胞。

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异常分配,也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6.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2n=46,那么,(1)人类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答案]:(1)人类受精卵中有46 条染色体。

(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分别有46 条、46 条、23 条、23条染色体。

7.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

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答案]:理论上,小稻、小麦、黄瓜各能产生=4096、=2097152、=128 种不同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精品】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答案(1~8章)

【精品】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答案(1~8章)

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答案(1~8章)------------------------------------------作者------------------------------------------日期幻灯片1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第五章幻灯片2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2. 在小鼠中,等位基因 A 引起黄色皮毛,纯合时不致死。

等位基因 R 可以单独引起黑色皮毛。

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灰色皮毛;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白色皮毛。

一个灰色的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F1 表型如下:3/8 黄色小鼠, 3/8 灰色小鼠, 1/8 黑色小鼠, 1/8 白色小鼠。

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A_R_A_rrAaRrAarraaR_aarrA_rrA_R_幻灯片3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

第二个独立的显性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

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AXP AXp aXP aXp AXp AAXPXp 紫AAXpXp 红AaXPXp 紫AaXpXp 红AY AAXPY 紫AAXpY 红AaXPY 紫AaXpY 红aXp AaXPXp 紫AaXpXp 红aaXPXp 白aaXpXp 白aY AaXPY 紫AaXpY 红aaXPY 白aaXpY 白 AaXPXp AaXpY解释它的遗传模式,并写出亲本、F1 和 F2 的基因型。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P/p 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 aa 的个体眼睛呈白色,基因型 A_XP_ 的个体眼睛呈紫色,基因型 A_XpXp、 A_XpY 的个体眼睛呈红色。

幻灯片4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4. 一条真实遗传的棕色狗和一条真实遗传的白色狗交配,所有F1 的表型都是白色的。

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有 118 条白色狗、32 条黑色狗和 10 条棕色狗。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gareirbeingareg间的交换值,你预期s种表型的比例如何?h i n gs i n t、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

现有一交配如下:)独立分配时,p=?llthingsin)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αβγ/+++×αβγ/αβγan r be i n g 解:分析表列子囊得知:后面4类型子囊是由于突变基因与其等位的野生型基因色单体间,机会相等,请画出四种可能的双交换,并分别写出子囊的基因型。

imeandA202+208≠372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

经杂交后,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

请写出这些r e g o o d f o r s o 8.为了能在接合后检出重组子,必须要有一个可供选择用的供体标记基因,这样可以认出重组子。

另一方面,在选择重组子的时候,为了不选择供体细胞本身,必须防止供体菌株的继续存在,换句话说,供体菌株也应带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能使它自己不被选择。

例如供体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这样当结合体(conjugants )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株就被杀死了。

现在要问:如果一个Hfr 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你认为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那一端为好,是在起始端还是在末端?解:在末端为好,这样能保证重组子不会被淘汰。

9.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T 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 )吸附到寄主细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

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 )。

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型(C +)。

有趣的是,当用C 和C +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酸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C 。

你如何解释这个发现?解:首先,这不可能是回复突变,因为这里的频率是1/2。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进行的是C 和C +对寄主的混合感染。

当两种类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同一寄主细胞时,两者在同一寄主细胞中增殖,同时,各自按照本身的遗传组成指导合成其外壳蛋白质,以便组装成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Aa
A
a
AAa a
Aa
Chapter 3 Mendelian Genetics
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 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2)马-驴杂种高度不育。因为减数分裂形成具有完整染色体组的配子的几率很小。 具体说,杂种形成正常马配子的概率是:(1/2)32,形成正常驴配子的概率是(1/2)31,而 这两种配子受精形成合子的概率是(1/2)32×(1/2)31=(1/2)63。 注:马-驴杂合杂种形成正常精细胞的概率应是(1/2)31 和(1/2)30。
答:
5×4=20 个 5×1=5 个 5×1=5 个 5×1=5 个
7. 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 (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 不育? 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 32+31=63。
性。现有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
配子
3/4 G
1/4 g
1/2 T 1/2 t
3/8 TGr 3/8 tGr
1/8 Tgr r
1/8 tgr
解:
配子
1/2 R
3/4 G 3/8 TGR
1/4 g 1/8 TgR T
1/2 r 3/8 TGr 1/8 Tgr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C 控制缺刻叶,基因型 cc 是马 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A 控制紫茎,基因型 aa 的植株是绿茎。把 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 F2 中得到 9:3:3:1 的 分离比。如果把 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 (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如何?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s(一) 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二)选择题: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 1900 (4) 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 2 Mitosis and Meiosis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章————————————————————————————————作者:————————————————————————————————日期: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解: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1 RR×rr Rr 红果色2 Rr×rr 1/2Rr,1/2rr 1/2红果色,1/2黄果色3 Rr×Rr 1/4RR,2/4Rr,1/4rr 3/4红果色,1/4黄果色4 Rr×RR 1/2RR,1/2Rr 红果色5 rr×rr rr 黄果色3、解:序号杂交配子类型基因型表现型1 Rr × RR R,r;R 1/2RR,1/2Rr 1/2红色,1/2粉红2 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红,1/2白色3 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红色,2/4粉色,1/4白色4、解: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1 WWDD×wwdd WwDd 白色、盘状果实2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2 wwDd×wwdd 1/2wwDd,1/2wwdd 1/2黄色、盘状,1/2黄色、球状3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5.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和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

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2) 绿茎缺刻叶对F1的回交:AaCc×aaC C→AaCC、AaCc、aaCC、aaCc 表型二种,比例为1:1(3)双隐性植株对Fl测交:AaCc×aaccAaCc Aacc aaCc aacc1紫缺:1紫马:1绿缺:1绿马(即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形成的4种类型呈1:1:1:1。

)7.解:序号亲本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1 AaCc×aaCc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8AaCC,2/8AaCc,1/8Aacc1/8aaCC,2/8aaCc,1/8aacc 3/8紫缺,1/8紫马3/8绿缺,1/8绿马2 AaCc×Aacc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1/8AACc,1/8AAcc,2/8AaCc2/8Aacc,1/8aaCc,1/8aacc 3/8紫缺,3/8紫马1/8绿缺,1/8绿马3 AACc×aaCc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4AaCC,2/4AaCc,1/4Aacc 3/4紫缺,1/4紫马4 AaCC×aacc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2AaCc,1/2aaCc 1/2紫缺,1/2绿缺5 Aacc×aaCc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1/4AaCc,1/4Aacc1/4aaCc,1/4aacc 1/4紫缺,1/4紫马1/4绿缺,1/4绿马8、解:根据题意,该回交子代个体的分离比数是:紫茎绿茎观测值(O)482 526预测值(e)504 504代入公式求c2:这里,自由度df = 1。

查表得概率值(P):0.10<P<0.50。

所以P>0.05,差异不显著。

因此,可以结论:上述回交子代分离比符合理论分离比1:1。

9、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观测值(O)247 90 83 34预测值(e)(四舍五入) 255 85 85 29当df = 3时,查表求得:0.50<P<0.95。

这里也可以将1.454与临界值比较。

所以P>0.05,差异不显著,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2的预期分离比,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0、解:(1)在体细胞中是AA'BB';(2)在配子中会得到(d)AB,AB',A'B,A'B'11、解:(1) 上述杂交结果,F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

于是,F2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

(2) 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3/4,象隐性亲本的占1/4。

所以,当4对基因杂合的F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3/4)4,象隐性亲本的为(1/4)4 = 1/28。

12、解:因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以,任何一个基因在个别配子中出现的概率是:(1) 因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也就是说,自由组合之二非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同一配子中之频率是二者概率之积,即:(2) 在受精的过程中,两性之各类型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某类型合子的概率是构成该合子的两性配子的概率的积。

于是,AABB合子的概率是:(3) 在AaBb ´ AaBb交配中,就各对基因而言,子代中有如下关系:但是,实际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进入配子的;而配子的结合又是随机的。

因此同时考虑这两对基因时,子代之基因型及其频率是:于是求得表型为AB的合子之概率为9/16。

13、解:在这个家系中,遗传性共济失调更可能是隐性遗传的。

14、解:(1) 因为,已知该病为隐性遗传。

从家系分析可知,II-4的双亲定为杂合子。

因此,可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如下:(2) 由于V-1的双亲为杂合子,由家系图知道V-1的弟弟没患病,所以基因型为AA或Aa,那么V-1的弟弟为杂合体的概率也就是2/3。

(3) V-1个体的两个妹妹(V-2和V-3)为杂合体的概率各为2/3,由于二者独立,于是,她们全是杂合体的概率为:2/3×2/3 =4/9。

(4) 从家系分析可知,由于V-5个体的父亲为患病者,可以肯定V-5个体定为杂合子(Aa)。

因此,当V-1与V-5结婚,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

(5) 当V-1与V-5的第一个孩子确为患者时,因第二个孩子的出现与前者独立,所以,其为患病者的概率仍为1/2。

15、答:性比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生女孩后再生孩子男女比例仍为1:1。

16、答:一.是因为他选择了豌豆作试验材料: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真实遗传),并且是自花授粉,且闭花授粉;还有成熟后的籽粒均留在豆荚里,便于统计。

二.是他克服了前人的弱点,利用了统计学方法,遵从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3、答:AAABBb 、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

5、答:不对。

因为在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某一条染色体进入某个配子的概率是1/2,则6个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1/2)6 = 1/64。

6、答:(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20个配子;(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4)5个胚囊能产生5个配子;7、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63。

(2)因为骡为马和驴远缘杂种,构成骡的细胞中两个染色体组(n驴=31,n马=32)对应各成员之间没有同源关系。

因此骡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很少或没有配对,所以马-驴杂种是高度不育的。

但有一定的可育概率,可育配子的概率为P=2× 1/2638、偶数行:糊粉层无色。

奇数行:糊粉层无色。

9、答:动物孤雌生殖的类型有一种是:雌性二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和极核,卵和极核融合形成二倍体卵,再发育成二倍体个体。

例如,AaBb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卵和极核,AB卵和AB极核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二者融合形成AABB 卵,这是纯合的。

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A位点是杂合的。

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B位点是杂合的。

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A位点和B位点都是杂合的。

可能是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结合,有些基因才有可能是杂合的。

第四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见77—79页上:环境与基因作用的关系2、解:ABO血型为孟德尔式遗传的复等位基因系列,以上述各种婚配方式之子女的血型是:(基因型自己写)(1)1AB型:1A型:1B型:1O型(2)1AB型:1A型:2B型(3)3B型:1O型3、第二个孩子是O型的机会是0.5,是B型的机会也是0.5,是A型或AB型的机会是0。

4、解:见101—102页5、解:ABO、MN和Rh为平行的血型系统,皆遵循孟德尔遗传法则;ABO血型是复等位基因系列,MN血型是并显性,Rh血型显性完全。

现对上述四类血型男人进行分析如下:各男人可能提供的基因母亲(ORh-MN)可能提供的基因生ORh+MN子女的可否ABO系统MN系统Rh系统ABRh+M ,R,-ARh+MN ,(),R,+BRh-MN ,(),-ORh-N -可见,血型为ABRh+M,BRh-MN和ORh-N者不可能是ORh+MN血型孩子的父亲,应予排除。

6、IAiRrLMLN,IBiRrLMLN7.解:从271:237数据分析,近似1:1。

作c2检验:当df = 1时,查表:0.10<p<0.50。

根据0.05的概率水准,差异不显著。

可见,符合理论的1:1。

现在,某类型与纯质合子杂交得1:1的子代分离比,断定该未知类型为一对基因差异的杂合子。

8、解:根据上题分析,pelger异常为杂合子。

这里,正常:异常=223:439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