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与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 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粉碎进攻等。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有全面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复习抗日战争的起因:分享PPT,讲解中日矛盾激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导致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2. 复习抗日战争的过程:通过视频资料或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主要事件,如南京大屠杀、烽火台会战等。

3. 讨论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影响:分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4. 知识点巩固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或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1. 口头答辩:安排学生进行口头答辩,检测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文章谈论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1. PPT资料: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 视频资料: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

3. 图文资料:抗日战争的影响和胜利意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教案,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能力。

下节课可通过讲解详细事件案例,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印象和理解。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发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案例,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2. 学生分析英雄人物的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提醒学生珍惜和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抗日战 争》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抗日战 争》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主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

(2)掌握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和最终胜利的原因。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历史影像、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历史。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增强维护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态度和行动。

(2)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史料分析法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片段,如《南京!南京!》中的部分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抗日战争。

2、知识讲解(1)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包括经济危机、军国主义思想等。

同时,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国内形势。

(2)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①局部抗战阶段:讲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

②全面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开始,讲解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3)主要战役①平型关大捷:介绍战役的经过和意义,强调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②台儿庄战役:分析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突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表现。

中考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复习目标[识记]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日本无条件投降。

[理解]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来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运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并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复习时数:一课时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1、爆发: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

2、结果: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二、西安事变1、背景:(1)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4)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红军。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4、经过:张、杨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5、解决: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6、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全民族的抗战1、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

(2)概况:日军突袭卢沟桥与宛平守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3)影响: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2、平型关大捷:1937年9 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入侵的日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3、南京大屠杀:(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多万人。

(2)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

4、台儿庄战役:(1)时间: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事件和人物的基本信息。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对英雄和先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动荡局势和列强侵略。

- 掌握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等抗日战争起始事件。

2. 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 分析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如一二九运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等。

- 了解中国和盟国的主要战场,如淞沪、武汉、长沙、平型关等。

3. 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事件,如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黄桥战役等。

4.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分析抗日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 了解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国际影响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通过寻找历史资料、讨论和研究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合作探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 多媒体辅助: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讲解,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近代中国的动荡局势和列强侵略,引起学生思考。

2. 了解九一八事变:介绍事变的经过和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 探究活动:学生小组分析抗日战争起因及国内外的反应,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结:总结抗日战争背景和起因,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

第二课时: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1. 导入:回顾九一八事变,让学生复抗日战争的背景。

2. 探究活动:学生小组分析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进行讨论和展示。

3. 多媒体讲解:通过幻灯片和视频介绍一二九运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等阶段和淞沪、武汉、长沙等战场。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付庭磊教学目标:知识传授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发展史,掌握中考有关考点。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复习抗日战争史,使学生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归纳综合等,提高学生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考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难点是把屋好抗日战争历史的发展线索。

教法:讲练结合,精讲巧练宏观把握,了解线索纵横联系,提高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复习内容:直接导入抗日战争史专题复习。

二、复习以下内容1、宏观上把握抗日战争史,用“一、二、三”来概括:一指一种矛盾,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指两条战线、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三指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2、微观上把握中考知识点: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间是:标志是: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①“八一三”事变时间:地点:②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是: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指挥者:④1937年日本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达万人以上。

⑶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⑴在日本的诱降下,伪国民政府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日本“部队”在中国制造和投放细菌武器。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②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③中国派遣军人缅作战,与军配合,痛击了侵缅日军。

⑶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⑴分析: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间:地点: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②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1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①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1940年,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3)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如何看待:他们这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2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战争起止时间、参战国家和地区、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如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

3.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1)时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2)参战国家和地区: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26个国家。

(3)战争性质: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战争特点:持久战、消耗战、游击战、战略反攻。

3.讲解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在南京犯下大屠杀,杀害30万中国人。

(3)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对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

(4)红色娘子军: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海南岛的一支主要由妇女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

4.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1)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振奋了民族精神。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5.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如何珍惜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弘扬民族精神。

四、课后作业1.列举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并简要描述其背景和影响。

2.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谈谈如何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使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及中国的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七七事变的史实,熟练掌握抗战中重大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南京大屠杀等史实,各社会阶层、派别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投身抗日以及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例如侯德榜、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建构单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得出结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构建论据,运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

合作探究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军事领域的抗战如东北人民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难点:各个领域是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的,如文艺领域、科技领域、经济领域等。

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研讨法,讨论法,讲述法,讲解法教学用具:教材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看一段视频(放《国歌》视频)。

教师:“请结合视频的内容和创作背景,预测本节复习课的内容”。

学生踊跃发言,就势导入本节课复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本节课复习的抗日战争指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共十四年的时间。

【知识回顾】1.教师:‘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中国军民是甘心接受了沦为殖民地的现实,还是奋起抵抗,为国家、民族大义英勇献身?(1):“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奋起抵抗日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导入:最近,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定名了两个纪念日,一个是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一个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定这两个纪念日是让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这段历史。

(板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出示目标: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影响。

首先让学生按照大纲内容,叙述九一八事变。

教师点评,并给出复习要点:㈠、识记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国际背景。

㈡、认识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生看书总结,教师点评。

二、西安事变出示目标:㈠、识记时间、发动者、发动事变的目的。

㈡、知道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后,重点强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三、七七事变复习要点:㈠、掌握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

㈡、从两方面认识七七事变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出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对于日本: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对于中国则揭开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1)1924-1927国民大革命时期(2)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提问:历史上的国共分裂有几次?原因是什么?历史评述:展望未来,结合所学,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学生结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四、全民族抗战出示目标: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军。

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共产党敌后战场则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2017年中考历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2017年中考历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本单元中考出现频率相对来说适中,间歇性的出考题;特别是对“抗日战争”的名称,6年考了3年,单元复习时应注重整体性。
教学反思
6、识记: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延安)
(2)内容:①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②经过: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③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意义: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日军全面侵华和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T)
4.国共关系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关系。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识记: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最新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最新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专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总体概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丧,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在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经过;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了解中国军民抵抗侵略的英勇事迹。

(3)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七大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分析总结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

(2)比较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的异同;(3)通过探究、讨论,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东北人民的抗日事迹,感受他们不畏强敌,顽强斗争的精神。

(2)讲述中国军民的抗日故事,体会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信念;认识到发展与强大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通过学习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目标。

三、中考热点链接:1、抗日战争的内容在近几年历史中考中多少都有所涉及。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教版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教版
其次,我注意到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问题的设计不够吸引他们的兴趣。为此,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尝试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融入问题中,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提高课堂参与度。
此外,在新课呈现环节,我发现自己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语速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注意放慢语速,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特别是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框架和知识点,是学习的基础。
2. 辅助材料:
- 图片:准备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包括战争场面、英雄人物、重要事件等,以便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 图表:准备抗日战争时间线图表、重要战役地理位置图、兵力对比图等,帮助学生通过图表信息更好地理解战争过程和关键点。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原因、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对民族矛盾和抗争精神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加深对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的认识,同时为中考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
4.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需要教师关注并找出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国共两党第二次 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 英勇杀敌。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 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 贡献。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 同存异,共同抗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 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 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 最后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 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 大意义。
续表
2011版课标(课程内容)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 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 意义。
三、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1.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1)从文献、图像、实物等资料中了解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事迹,提 高史料实证意识。 (2)结合地图,列举十四年抗战大事记,把握抗战发展的时空变化,理 解抗战的阶段特征。
5.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1)通过分析图像和文字资料,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内容。 (2)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的重大意义。 6.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联系自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抗战在中华民族由 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初中历史》 P117—11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4---16 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1')1、知识与能力:(1)掌握日本制造的三次侵华事变时间、经过、结果和日本制造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事 例; (2)掌握西安事变的目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 (4)通过对日本在近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比较,培养整合比较历史知识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表格等形式整合历史知识(2)通过讨论日本罪行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和歪曲历史本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2)、通过日本制造的旅顺、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激发学生仇狠法西斯的情感, 珍惜和平,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中共七大召开。

三、〔课前导学〕:请看课本自学,将下列“知识提炼”中要求的知识点提炼出并填写在空白处。

(10')① 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时间: 地点: ②经过: (借口)有预谋制造 事件,炮轰沈阳城。

③结果:国民党反应:由于蒋介石政策 ,。

共产党反应: 东北军民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ft 队,开展游ft 战争④ 影响:日本侵华开始,中国抗战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① 根本原因 :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② 时间 。

(又名 事变) 地点:③目的: ④发起人及其主张: 主张:⑤中共主张及代表:以民族利益为重,派等到西安调停。

⑥结果:西安事变得到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东光二中宫红新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作用和地位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魔爪伸向了我国东北、华北,亡我之心昭然若揭。

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边缘,在这危机的关头,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逐步走上合作,共赴国难成为两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血洒卢沟桥,坚守台儿庄,震惊日寇的百团大战,整个中华民族投入到艰难而惨烈的抗战中。

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课标和本册课本中的重要内容。

2、重难点分析复习重点:七七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日本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壮举。

复习难点:正确认识当今日本右翼分子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对中日关系做出瞻望。

二、学生分析复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已有一些认识,通过本课知识的全面复习,再次体味那段难忘的历史,理性而深刻地认识这场战争的本质。

虽能够准确记忆问题,但具体史实的深层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

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本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歌曲创作于什么时期?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如何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又是怎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根据本单元内容,层层深入,形成一定知识体系。

根据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记忆、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及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所表现出来的团结、爱国、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发奋图强,为建设强国而努力奋斗。

四、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和基本情况。

2.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和基本情况。

2. 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和战斗。

2.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抗日战争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二、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15分钟)1. 利用教材或历史资料,向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2. 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三、讲解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20分钟)1. 利用教学卡片或黑板,向学生讲解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2. 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和战斗。

四、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10分钟)1. 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2.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短文。

2.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命题规律
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2009年、2012年未涉及;2008年以选择题、材料题出现,2010年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13年、2014年都是以材料题形式出现。2015年以判断和材料题形式出现。2016年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2、考察分值及考点
2008年2+1分,考察百团大战、近代台湾回归。
(1)请举一例史实说明国共两党之间“分则两伤”。(2分)
(2)国共之间“合则两利”,请问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2分)
5、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还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2分)
6.“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本单元中考出现频率相对来说适中,间歇性的出考题;特别是对“抗日战争”的名称,6年考了3年,单元复习时应注重整体性。
教学反思
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屠杀的多达30多万人,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认识:反映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十分野蛮、灭绝人性。
5、(1)台儿庄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T)
4.国共关系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关系。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②经过: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③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意义: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日军全面侵华和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7、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2)意义:①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3分,考察抗日战争的名称。
2011年2+2+2分,考察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名称。
2013年2+2分,考察抗日战争的名称、日本侵华。
2014年2分, 考察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2015年4分,考察九一八和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2016年5分,考察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意义
3、2017命题趋势
6、识记: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延安)
(2)内容:①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1、识记: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以此为借口,占领沈阳城,历史上称为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沈阳城,东北三省沦陷。
2、理解: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①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抗日浪潮感召、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3)取胜原因: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战争;②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根本)③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海外华侨的支援等。
二、中考真题
1.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长沙战役D.百团大战
2.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境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科目Leabharlann 历史年级初三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识记: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3、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理解:1、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2、南京大屠杀
3、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运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