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合集下载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2.房屋建筑景观
展示福建土楼
老师讲解:客家人原居住在中原一代,因战乱、饥荒等原因南迁,为了躲避乱军流寇和原住民的袭扰,定居在偏僻的山区中。在离乡背井的过程中,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来解决。因此,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土楼内以血缘姓氏为纽带聚群的特点。
而山林中野兽与强盗的出没,则让客家人把“防御性”的设计融入其中:楼中不仅可以堆积粮食,饲养牲畜;还有水井提供水源,大门一关,土楼就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3.空间格局
展示明清时期北京城区的空间分布图
学生通过景观展示以及老师讲解,加强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利于本节知识的巩固。
学生结合初中区域地理的知识和生活知识分析江西婺源和福建土楼的形成原因,锻炼学生的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
1.房屋建筑
展示粉墙黛瓦和彩色建筑的图片
老师介绍背景
2.建筑构造
展示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图
老师讲解: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南侧的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宅院中部的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作、休闲的场所,大多种植观赏性花木。依据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3.运用观察分析城镇等相关人文地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通了解乡村和城镇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 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 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
威尼斯依赖当地发达的商贸海运 业兴起,市区建在118 个小岛上, 桥梁将各岛连为一体,以舟代车, 有“水上城市”之称。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 统建筑,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 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山腰 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 便于管理。
案例2 江西婺源月亮湾
思考:上面为江西婺源月亮湾景观视频及规划示意图,右图中绿色为山体,黄色为住 宅用地,浅绿色为农林用地,请思考民居和农田分布特点。 民居多分布在山麓台地或高地上,农田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 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清,并延续至今。
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功能分区明确,道路规划为棋盘 ②在表达地域文化时,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现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法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且山腰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2017年2月,《航拍中国》 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该地区海拔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 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学习本节内容具有理论联系生活的作用。

教材重点关注了物质文化方面最易于观察和感受的城乡景观,通过大量景观图片的展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城乡景观的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此同时,感受地域文化的美,学会欣赏城乡景观的美,对学生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弘扬历史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对城镇和乡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城乡空间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已具备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政治课及媒体报刊等多渠道学习,对“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对地域文化现象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地域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有难度,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生产、生活实例,理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

2.结合乡村和城镇景观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

3.结合乡村和城镇景观特点认识景观能够体现人地和谐理念及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1.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2.结合实例,对地域文化进行感知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形成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板书设计】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自然环境形成地域影响城乡传承文化体现景观发展人类活动。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涉及“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两个核心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城乡景观是在城镇和乡村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

由于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时间形成的,其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景观上,城乡景观也更容易观察。

因此,本条要求实质是从城乡景观上感悟地域文化的影响。

城市景观可从城市建筑的高度、代表建筑、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环境风格等方面观察。

乡村景观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影响,形成渔村、牧区、农村等差异显著的特色景观。

本条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案例,也可搜集学生身边生活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城乡景观案例。

行为动词是“说明”,处于知识理解水平,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条内容后,能够解释城乡景观差异,结合具体案例证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具体表现。

三、教材分析1.宏观结构分析在《地理1》(人教版)中,该内容位于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本章第一节为“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

本节旨在落实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本节是在“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以及“城镇化”学习基础上的提升,对必修1教材第二章内容的整合与提升,也为后面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相关内容的学习提供基础。

2.图文结构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包括“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三个教学因子,可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个教学因子由3段正文、7幅图、1个活动组成,重点是理解人文景观是感受地域文化的主要切入点。

第二个教学因子由2段正文、5幅图、1个案例组成,教学重点应放在乡村景观所体现出的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也就是文化内涵。

第三个教学因子由4段正文、3幅图片1个案例及1个活动组成,教学重点是城镇景观所蕴含的、更为突出的人文底蕴。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如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并分析这些影响背后的原因。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工具,结合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和模拟。他们能够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在规划中的融入,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规划方案。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他们能够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提出针对地域文化保护和弘扬的可行性建议。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城乡景观图片、规划案例册。
软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教学课件、专题研究资料。
2.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教室互动白板。
3. 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在线地图服务、数字化教学视频。
4. 教学手段:
b. 对于短文和规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规划能力。
(2)实践作业:
c. 对学生的考察报告进行批改,关注学生对实地景观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准确、深入,以及报告的结构和文字表达能力。
d. 针对学生的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通过深入探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旨在使学生能够:一是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理解地域文化对城乡环境塑造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城乡建设的和谐共生;二是发展综合思维能力,能够综合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因素对城乡景观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三是提升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模拟规划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素养目标的实现,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实际行动力。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1. 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2. 掌握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3.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城乡景观的变化;4. 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任务:以某城市为例,调查该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分析这些因素对该城市城乡景观的影响。

2. 个人任务: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并总结这些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三、作业要求1. 小组任务:每个小组需选择一个城市进行实地调查,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城乡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报告字数不少于200字。

2. 个人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献阅读,梳理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并总结这些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注意文献阅读要有针对性,不能随意选择,可参考课本和网络资源。

3. 作业提交:小组任务需以PPT的形式提交,每个小组提交一份报告;个人任务需提交一篇总结论文。

提交截止日期为课后一周内。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团队合作情况和个人学习态度等。

具体标准如下:a. 作业完成质量:是否准确地分析了所选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对城乡景观的影响;是否掌握了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的特点和规律;是否运用了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是否真实准确地记录了调查结果等。

b. 团队合作情况:小组任务中是否积极配合,分工明确,合作融洽;是否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是否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等。

c. 个人学习态度:是否认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是否能按时提交作业;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总体评价,同时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互评。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特点;2.掌握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3.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教学内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不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师生活动安排1.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

2. 师生活动安排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特点;2.教师讲授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文化要素、文化景观等;3.指导学生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联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4.学生自主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围绕某一特定地域文化,研究其与当地城乡景观之间的关系;5.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就研究内容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特点。

2. 教师讲授讲解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文化要素、文化景观等。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联系1.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地域文化如何影响城乡景观;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某一地域文化对当地城乡景观的影响。

4. 小组探究学生自主完成小组探究任务,选择某一特定地域文化,研究其与当地城乡景观之间的关系。

5. 学生小组展示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就研究内容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解、互动、探究、展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部分学生在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联系时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2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2张ppt)

防震、隔热保暖;土楼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了解敌情。
土楼选址原因:客家人为躲避战乱,选择在闽西山区定居,受
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只能选择在山区小平地建屋。
土楼选材原因:山区取土、石,伐林、竹,就地取材,方便且
造价低。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风俗民情;追求居住安全、家族兴旺
团结,御外凝内的客家文化特色。
一、地域文化
4.景观:
(1)概念: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 。
城乡景观
(2)分类:自然景观(自然山水)和人文景
观,城乡景观属于人文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
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环境
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
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
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我们生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 建筑。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
乡村景观体现:社会组织形态、精
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 体精神。
神追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圆形、方形的夯土群居建筑。高三、四
层,一、二层无窗,仅有一个大门等→防御盗匪、猛兽袭击;
1.城镇景观与色彩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城市的色彩、色调、城市建筑 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 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 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 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 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 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 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 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人教版 必修2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高一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高一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知识归纳】
含义
地域文化
物质方面
区非域物质方面
几何属性
地域文化与 城区乡域景性观质不同
地域文化与 乡村景观
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体现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地域文化与 城镇景观
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反应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反应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反应价值追求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会福利、 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活动
人家尽枕河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大运河沿岸的商
贸重镇,素有“水城在”的双棋盘格“东方 威尼斯”。两千余年来,苏州基本保持着 “河街相邻、水陆并行”双棋格局。城内有 “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传 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层的砖木结构楼 房,有些会修建阁楼。沿河房屋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色,屋顶用青灰小瓦, 木质柱廊漆以黑、褐色,淡雅朴素。纵横交 错的水道既是交 通通道,也是商贸通道。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
3.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 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 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 现森林是涌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间规定特定苑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 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 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 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必修其次册教案其次章乡村和城镇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知能素养对标【必备学问一:地域文化】地理事实文化犹如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外表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意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制造的结果。

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制造的文化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共性。

核心概念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根底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制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景观: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

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指较少受到人类直接影响或未受到人类影响的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外表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意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制造的结果。

【必备学问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理事实1.乡村景观能够表达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才智。

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浇灌。

2.乡村景观能够表达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例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以圆楼和方楼为主的大型民居建筑,这表达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核心概念乡村景观: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

【必备学问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地理事实(1)城镇的色调、颜色表达当地文化底蕴,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

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城镇建筑
表现
原因
建 筑
美国 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 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 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 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 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 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 展 历
布 局
欧洲 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 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 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 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中西方 统治权 力不同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跟踪训练
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
此回答1~2题。
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
数量 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 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 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史 不 同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
建 中国 筑 建筑 结 构 美国
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 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 曲,忌宽求窄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 中西方
小桥、流水、人家 进取、创新文化
上海外滩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拓荒牛》雕塑
中西文化交融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人地和谐 理念 御外凝内的 集体 精神
乡村景观 我国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PPT课件

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PPT课件

B 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 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 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①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D 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①外向性②开放性③内向性④封闭性
谢谢!
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 瓦尔帕莱索 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
江南城镇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
城镇景观提现地域文化
①城镇中的各种建筑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 北京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商遵循严格的礼制,在全国 各地的矩形院落中独树一帜。 ②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 求。例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 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目录
目录
01 地域文化
0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目录
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2.结合地理资料,说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关系。
3.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 的影响。
4.结合区域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地域文化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及其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 (1)定义:人教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北京四合院 城市有高楼、工厂、学校、商店等景观。
②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故宫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资源耗竭、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 人口迁移。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概念及其关系;2.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3.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城乡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1.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2.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城乡景观特点。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对经济、环保、社会发展等的影响;2.如何整体把握我国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地貌图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在视觉上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讲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地域文化:指某个地区特殊的文化现象和特点;•城乡景观:指城市与乡村地域特有的景观变化。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讲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3.讲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城乡景观特点•北方地区:地域文化特点:黄河文化、战国文化、辽西文化等;城乡景观特点:多为平原,以煤炭矿业为主要产业,富有民俗特色。

•南方地区:地域文化特点:江南水乡、客家文化、闽南风情等;城乡景观特点:多为丘陵山地和盆地,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独特。

•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特点:川渝文化、滇黔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等;城乡景观特点:山地和高原地区多,以景区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

•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特点:陕北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草原文化等;城乡景观特点:以荒漠、戈壁和高原为主,以矿业和农牧业为主要产业,具有浓厚的游牧风情。

4.情境模拟老师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对不同地域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进行储备性练习。

5.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某个地域的文化和城乡景观对经济、环保、社会发展等的影响。

五、教学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应该明确地知道:1.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城乡景观特点;3.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对于经济、环保、社会发展等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方法突破
一、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二、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三、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应用体验
明初,驻军在贵州、云南一带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屯军据点——屯堡村落,建筑材 料以石材为主,其中贵州安顺一带较密集,现已成为安顺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下图 示意安顺屯堡村落景观。据此回答1~2题。
(√)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体现理念
__ 我国人多地少
害___的生活智慧
的丘陵地区
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 以福建永定土
态、__精__神__追__求__等
楼最为典型
意义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 水、低田便于灌溉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1. 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D )
①坚固防火 ②冬暖夏凉 ③美观大方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屯堡作为军事据点,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石头坚固防火,可以抵御敌人的
撞击与火烧,①正确;石头建筑比热容小,夏季容易升温,冬季容易降温,并不能起
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并且门窗开口较小,夏季不易通风,反而会更热,②错误;美观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 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某地城乡景观的图文材料,说出城乡景观特点,说 明反映出的地域文化(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 议(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人教版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实用课件1

人教版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实用课件1

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
传 统 建 筑 结 构
中国 建筑
美国 建筑
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
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
中西传
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 窄
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统地域 文化的 美国建
缺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 件:第 二章第 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17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 件:第 二章第 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17张PPT)
2.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以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镇建筑的布局、 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成(1)—(2)题。 (1)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 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地区特征的是( B) A. 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 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 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 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D. 皇家园林讲究人与自然协调,江南私家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 件:第 二章第 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17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 件:第 二章第 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17张PPT)
下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据此完成7— 8 题。
5.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中的 (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 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 在自家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 房屋的侵蚀。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相比很多现代城镇 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 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 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浙江乌镇粉墙黛瓦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意大利威尼 Nhomakorabea水城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后罩房
北房(正房)
西厢房
西厢房
(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
它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倒情座趣房。
大门
释疑
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东岸智利的瓦尔帕莱索,该城市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 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体现耕读文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 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 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说明了地 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活动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福建永定土楼
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 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云南 十八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这说明了什么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 有没有关系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
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 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这说明文 化具有地域性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 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 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课讲授
地域文化——城乡景观
上海外滩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深圳拓荒牛
周庄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地域文化体现在乡村景观中 (如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