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统计图表部分4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统计图表部分4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统计图表部分4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统计图表部分4

一、选择题

1.某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统计了某以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6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A.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

B.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

C.暗箱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任取一球是黄球

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点数是4

【答案】D

2.某学校教研组对八年级360名学生就“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支持程度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制作统计图.据此统计图估计该校八年级支持“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数约为()(含非常喜欢和喜欢两种情况)

A.216 B.252 C.288 D.324

第7题图

【答案】B

3. 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道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

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

A.9 B.10 C.12 D.15

【答案】C

4. 某棉纺织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

分布如下表,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A. 0.8

B. 0.7

C. 0.4

D. 0.2

【答案】A

二、填空题

1.“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自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学校师生的锻炼意识都增强了,某校有学生8200人,为了解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学校体育组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表格中,m=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该校每天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的约有人.

【答案】30;29分钟及以下;820.

2.某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A”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

【答案】108.

3. 某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师生总人数为1500人,结合图中信息,可得该校教师人数为________人.

【答案】120

4.某校根据去年初三学生参加中考的数学成绩的等级,绘制成如图的扇形统计图,则图中表示A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108°

5.七年(1)班同学为了了解2013年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

0<x≤5 5<x≤10 10<x≤15 15<x≤20 x>20

月均用水量

x/m3

频数/户12 20 3

频率0.12 0.07

【答案】560

6.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出水果口味雪糕的数量是支.

【答案】150

三、解答题

1. 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每个学生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1和图2是该小组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错误的是C(填A、B、C、D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那么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A、B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学生人数,并判断出条形统计图A、B长方形是正确的;

(2)根据(1)的计算判断出C的条形高度错误,用调查的学生人数乘以C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3)求出D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4)用总人数乘以A、B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40÷20%=200,

80÷40%=200,

∴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

(2)由(1)可知C条形高度错误,

应为:200×(1﹣20%﹣40%﹣15%)=200×25%=50,

即C的条形高度改为50;

故答案为:200;C;

(3)D的人数为:200×15%=30;

(4)600×(20%+40%)=360(人),

(第15题图)

答:该校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有360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设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成绩为x分,满分为100分.规定:85≤x≤100为A级,75≤x<85为B级,60≤x<75为C级,x<60为D级.现随机抽取福海中学部分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________名学生,a=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中C级对应的圆心角为______度;

(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D级学生有多少名?

【答案】解:

(1)∵2448%=50

÷

12

=100%=24%

50

a?

∴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50名学生,a=24%;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

(3)∵

10

360(100%)72

50

???=?

扇形统计图中C级对应的圆心角为72度;

10

(4)∵

4

2000(100%)160

50

??=

∴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该校D级学生有160名.

3.我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体操,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四项活动.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人;

(2)请将统计图2补充完整;

(3)统计图1中B项目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度;

(4)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6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喜欢健美操的学生人数.

【答案】(1)∵140÷28%=500(人),∴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500人.

(2)500-75-140-245=40(人),补全统计图如下:

(3) B项目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75

360=54 500

???.

(4)该校喜欢健美操的学生人数是

245

3600=1764500

?(人). 4.巴中市对初三年级学生的体育、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成绩进行抽样调查,成绩评定为A 、B 、C 、D 四个等级,现抽取这三种成绩共1000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A 、B 、C 、D 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相关数据统计如表1、图8所示.

①请将表1补充完整(直接填数据,不写解答过程).(3分)

②巴中市共有40000名学生参加测试,试估计该市初三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合格及合格以上大约有多少人?(2分)

③在这40000名学生中,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大约有多少人?(2分)

化学实验操作

物理实验操作体育8

【答案】解:(1)如下表:

(2)

40000=36800250?

答:巴中市4000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合格及合格以上大约有36800人; (3)

27

40000=2400450

? 答:在这40000名学生中,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大约有2400人 5. 我市启动了第二届“美丽港城·美在阅读

”全民阅读活动.为了解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市

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下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1) 补全表格;

(2) 将每天阅读时间不低于60min 的市民称为“阅读爱好者”,若我市约有500万人,请估计我市能称为“阅

读爱好者”的市民约有多少万人?

【答案】(1)

频数450 400 100 50 1000

频率0.45 0.4 0.1 0.05 1

答:估计我市能称为“阅读爱好者”的市民约有275万人

6. 为了解某校七、八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七,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已知抽取的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同,利用抽样所得的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

睡眠情况分组表(单位:时)

组别睡眠时间

A x<7.5

B 7.5≤x<8.5

C 8.5≤x<9.5

D 9.5≤x<10.5

E x≥10.5

35%

25%

25%

10%

a

第19题图2

A

B

D

C

E

八年级学生睡眠情况统计图

根据图表提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统计图中的a .

(2)抽取的样本中,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 组的有多少人?

(3)已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755人,八年级学生有785人.如果睡眠时间x (时)满足7.5≤x

<9.5,称睡眠时间合格.试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合格的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1)a =1―35%―25%―25%―10%=5%;

(2)依题意,得八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6+19+17+10+8=60(人), 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 组的有60×35%=21(人).

7.八(1)班五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数学素养竞赛.试卷中共有20道题,规定每题答对得5分,答错扣2分,

未答得0分.赛后A ,B ,C ,D ,E 五位同学对照评分标准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的答题情况(E 同学只记得有7道题未答)

(1)根据以上信息,求A ,B ,,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

(2)最后获知A ,B ,C ,D ,E 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95分,81分,64分,83分,58分. ①求E 同学的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

②经计算,A ,B ,C ,D 思维同学实际成绩的平均分是80.75分,与(1)中算得的平均分不相符,发现是其中一位同学记错了自己的答题情况.请指出哪位同学记错了,并写出他的实际答题情况(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答案】解:

(1)A 同学的成绩为:519200195?-?+?=,B 同学的成绩为:517220181?-?+?=,C 同学的成绩为:515220371?-?+?=,D 同学的成绩为:517210283?-?+?=.

A ,

B ,

C ,

D 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95817183

82.54

+++=

=.

答:A ,B ,C ,D 四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为82.5分. (2)

①设E 同学答对x 道题,则答错题数为20713x x --=-. 由题意可得52(13)0758x x --+?=,解得12x =. 答:E 同学答对题数为12,答错题数为1. ②C 同学的成绩记错了.

设C 同学答对a 道题,答错b 道题. 则5264a b -=,即有6425

b

a +=

. ∵20a b +,且a 、b 为整数,故可行解只有14

3a b =??

=?

,203a b --=.

答:C 同学答对14道题,答错3道题,未答3道题.

8. 某教研机构为了解在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随机抽取某校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相关数据绘制成以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样本容量及表格中a ,b ,c 的值,并补全统计图;

(2)若该校共有初中生2300名,请估计该校“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初中生人数; (3)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谈谈你对该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的看法及建议; ②如果要了解全省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抽样? 【答案】解:(1)由统计表可知,样本容量为57÷0.38=150. ∴a =150×0.3=45,

c =1-0.3-0.38-0.06=0.26, b =150×0.26=39. 补全统计图如图4所示.

(2)2300×0.26=598,

∴可估计该校“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初中生人数约为598人.

(3)①从该校初中生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人数比例来看,该校初中生对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数学教师在课内外加强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重视数学教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②考虑到样本具有的随机性、代表性和广泛性,要了解全省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情况,抽样时要选择城市、乡镇不同层次的学校.

(只要给出合理建议即可给分)

9. 网瘾低龄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对12~35岁的网瘾人群进行了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了如图(十三)所示的两个不完全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求条形统计图中a 的值;

(2)求扇形统计图中18~23岁部分的圆心角;

(3)据报道,目前我国12~35岁网瘾人数约为2000万,请估计其中12~23岁的人数

.

图4

某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情况统计图表

重视 一般 不重视 说不清楚

a 57

b 9

0.3 0.38 c 0.06

类别 人数

占总人

数比例

【答案】解:(1)330÷22%=1500人,a =1500-450-420-330=300人; (2)

450

1500

×100%=30%,360°×30%=108°. ∴18~23岁部分的圆心角为108°. (3)

300

1500

×100%=20%,20%+30%=50%,2000万×50%=1000万. 答:估计其中12~23岁的人数为1000万

10.为了解某市初三年级学生体育成绩(成绩均为整数),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并分段(A:20.5~22.5;

B:22.5~24.5;C:24.5~26.5;D:26.5~28.5;E:28.5~30.5)统计如下: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统计表中,a = ,b = ,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小明收:“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在C 中.”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填“正确”或“错误”); (3)若成绩在27分以上(含27分)定为优秀,则该市今年48000名初三年级学生中体育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约有多少?

【答案】解:(1)0.15,60;

(2)错误;

(3)48000×(0.25+0.2)=21600.

11.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知晓情况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A 、B 、C 、D 四类.其中,A 类表示“非常了解”,B 类表示“比较了解”,C 类表示“基本了解”,D 类表示“不太了解”,划分类别后的数据整理如下表: 类别 A B

C D 频数 30 40 24 b 频率 a 0.4 0.24 0.06

(1)表中的a = ▲ ,b = ▲ ;

(2)根据表中数据,求扇形统计图中类别为B 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有学生1000名,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类别为C 的人数约为多少? 【答案】解:(1)样本容量=24÷0.24=100.

体育成绩统计表

分数段 频数/人 频率 A 12 0.05 B 36 a C 84 0.35 D b 0.25 E

48

0.2

频数/人

12 24 36 48 60 72 84 E 体育成绩统计图

分数段

第21题图 A B C D

24%

∴a=30÷100=0.3,b=100×0.06=6.

(2)360°×0.4=144°;

(3)1000×0.4=400.

12.作为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某部门对今年4月份中的7天进行了公共自行车租车量的统计,结果如下:

(1)求着7天日租车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用(1)中平均数估计4月份(30天)共租车多少万量次;

(3)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中共投入9600万元,估计2014年共租车3200万车次,每车次平均收入租车费0.1元,求2014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白费率(精确到0.1%).

【答案】解:(1)8,8,8.5;

(2)30×8.5=255(万车次);

.(3)3200×0.1÷9600=3.3%.

13为了解我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某环保兴趣小组从环境监测网随机抽取了我市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作为样本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

请你根据图中的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优”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请估计该市这一年(365天)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

【答案】解:(1)12=60天

轻微污染60-12-36-3-2-2=5天

图略

(2)360

(3)

14了50户家庭5月份的用水量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620

12

75

/t

户数

25

20

15

10

5

(1)试估计该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不高于12 t的户数占小区总户数的百分比;

(2)把图中每组用水量的值用该组的中间值(如0~6的中间值为3)来代替,估计该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答案】解:

(1)50家庭中,5月份的用水量不高于12 t的户数有6+20=26户,占样本的26

100%52%

50

?=,故该小区5

月份的用水量不高于12 t的户数占小区总户数的百分比约为52%;

(2)369201512217275

13.2

50

?+?+?+?+?

=,50户家庭平均每户用水13.2t,13.23003960

?=,故该

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约为3960 t.

15. 已知2014年3月份在某医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8 3.4 2.8 3.3 4.0 4.5

3.6

4.8 4.3 3.6 3.4 3.5 3.6 3.5 3.7 3.7

(1)求这组数据的极差;

(2)若以0.4kg为组距,对这组数据进行分组,制作了如下的“某医院2014年3月份20名新生婴儿体重的频数分布表”(部分空格未填),请在频数分布表的空花繁叶茂中填写相关的量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卷的对应位置填写,填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经检测,这20名婴儿的血型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不完整).

求:

(1)这20名婴儿中是A型血的人数;

(2)表示O型血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答案】解:(1)极差=4.8-2.8=2(kg).

(2) 答案见下表.

(3)①A型血的人数是:20×45%=9(人).

②∵(45%+30%)×360°=270°,

360°-270°-36°=54°.

∴表示O型血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

16. 为了了解某地初中三年级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成绩(均为整数),从中抽取了1%的同学的竞赛成绩,整理

后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结合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

(2)求竞赛成绩在84.5~89.5这一小组的频率;

(3)如果竞赛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请估计该地初三年级约有多少人获得奖励.

第17题图

【答案】解:(1)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的成绩为总体;

(2)由图得:样本容量为50,竞赛成绩在84.5~89.5这一小组的频数为16,所以这一小组的频率为:16÷50=0.32;

(3)2000

+

1

÷

(=

)7

13

%

所以该地初三年级约有2000人获得奖励.

17.为了估计鱼塘中成品鱼(个体(3)根据图中数据分组,估计鱼塘里质量中等的成品鱼,其质量落在哪一组内?在0.5kg及以上,下同〉的总质量,先从鱼塘中捕捞50条成品鱼.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表∶质量/kg 0.5 0.6 0.7 1.0 1.2 1.6 1.9

数量/条 1 8 15 18 5 1 2

然后做上记号再放回水库中,过几天又捕捞了100条成品鱼,发现其中2条带有记号.

(1)请根据表中数据补全下面的直方图(各组中数据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

(2)根据图中数据分组.估计从鱼塘中随机捕一条成品鱼,其质量落在哪一组的可能性最大? (3)根据图中数据分组,估计鱼塘里质量中等的成品鱼,其质量落在哪一组内? (4)请你用适当的方法估计鱼塘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精确到1kg ). 【答案】解:(1)图略

(2)其质量落在0.5kg~0.8kg 范围内的可能性最大 (3)质量落在0.8~1.1kg 范围内 (4)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估计 方法一:用去尾平均数估计: 去尾平局数0.680.715 1.018 1.25 1.61

47x ?+?+?+?+?=

≈0.87kg

50×50×0.87=2175(kg ).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175kg. 方法二:平均数0.510.680.715 1.018 1.25 1.61 1.92

50

x ?+?+?+?+?+?+?=

=0.904(kg )

50×50×0.904=2260(kg ).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260kg 方法三:利用组中值计算平均数:

0.65240.9518 1.255 1.551 1.855

50

x ?+?+?+?+?=

=0.884

50×50×0.884=2210(kg ).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210kg

方法四:用众数(中位数)估计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

50×50×1.0=2500(kg ).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500kg.

本小题主要考核学生是否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方法,只要学生统计量计算方法正确,能用样本估计总体方法计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也不扣分.

18.为了了解某市120000名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收集有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1)小明在眼镜店调查了1000名初中学生的视力,小刚在邻居中调查了20名初中学生的视力.他们的抽

样是否合理? (2)该校学生兴趣小组从该市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他们的视力情况数

据.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某市七、八、九年级各抽取的1000名学生

视力不良率的折线统计图

质量/kg

请你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该市120 0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良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解:(1)他们的抽样都不合理.

因为如果1000名初中学生全部在眼睛店抽取,那么该市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机会不相等,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如果只抽取20名初中学生,那么样本的容量过小,样本不具有广泛性.

(2)100049%100063%100068%100010001000

?+?+?++×120000=72000(名).

答:估计该市1200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良的人数是72000名.

19. 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

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图6),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解:(1)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220%60÷=(人);

(2)如图

图6

4 8

类别

文学

科普

其他

最喜爱的各类图书的人数

最喜爱的各类图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视力不良率

100%75%50%25%0%

(2)如图

(3)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约有24

120048060

?

=(人) 20.为了解“数学思想作文对学习数学帮助有多大?”

一研究员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高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下面的扇形图和表 1来表示(图、表都没制作完成).

帮助

根据上面图、表提供的信息,

(1)请问:这次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2)算出“表1”中a 、b 的值.

(注:计算中涉及到的“人数”均精确到1) 【答案】解:(1)543÷43.65%≈1244 答:共有1244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2)a =1244×25.40%≈316 b =1244-316-543-269=116

21. 某学校为了解2013年八年级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 40名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将统计结果列出如下的表格,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 计图,其中科普类册数占这40名学生借阅总册数的40%.

类别

科普类 教辅类 文艺类 其他

册数(本) 128 80 m 48 第17题解图

4 8 类别

科普

其他

表1

(1)求表格中字母m 的值及扇形统计图中“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α的度数;

(2)该校2013年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多少本? 【答案】解:(1) ∵128÷40%=320,

∴ m=320-128-80-48=64, ∴ α=

320

80

×360°=90°. 答:表格中字母m 的值是64,“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α的度数是90°. (2)40

80×500=1000.

答: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1000本.

初中数学找规律试题

初中数学找规律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找规律试题练习 1.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剩下的,如此截下去,第N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m。 2.如图,按一定的规律用牙签搭图形: ①②③ (1)按图示的规律填表: 图形标号①②③……⑩ 牙签根数…… (2)搭第n个图形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牙签。 3.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 (31) 93+32-96+33-99的值。 4.如图,在的内部从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___个角;如果引出5条射线,有___个角;如果引出条射线,有__个角。 5.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6.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 求+…+的值。 7.在一单位为1cm的方格纸上,依右图所示的规律,设定点A 1 、 A 2 、A 3 、A 4 …、A n ,连结点A 1 、A 2 、A 3 组成三角形,记为,连结点 A 2 、A 3 、A 4 组成三角形,记为…,连结点A n 、A n+1 、A n+2 组成三角形,记为(n为正整数).请你推断,当的面积为100cm2时, n=. 8.请观察下列算式:(8分) ,,, 则第10个算为=,第n个算式为=

请计算+++…+ 9、x,-3x2,5x3,-7x4,9x5…… 10、如图:数出第n个图形的点数和线数。 ∣∣∣ —·——·—·— ∣∣∣…… —·—·— ∣∣ 1个“·”,4条“—”4个“·”,12条“—”……个“·”,条“—” 11、数出第n个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一个三角形在里面内切倒三角形再切…… (1个)(5个)(9个)……() 12、N=2时,S=5;N=3时,S=9;N=4时,S=13……N与S之间什么关系 13.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1)请用含有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 10的长;(3)求出的值.14.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小三角形“△”拼成的: …… ⑴⑵⑶⑷ 观察发现,第10个图形中需要个小三角形,第n个图形需要个小三角形。 15.有趣的平方和立方: 观察下列算式:23 4 5 1= + ?,24 4 6 2= + ?,25 4 7 3= + ?…请你在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502,第n个式子呢我们还发现1=12,1+3=22,1+3+5=32,1+3+5+7=42…我能运用这个规律算出3+5+7+…+33+35=。 135721 ++++++= ……() n______。而=n2

【最新2018】初中数学题目之统计表和统计图-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初中数学题目之统计表和统计图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解答题) 解答题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2.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3.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答案: 1.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填空题) 填空题 1.已知9x2-6xy+k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2.9a2+(________)+25b2=(3a-5b)2 3.-4x2+4xy+(_______)=-(_______). 4.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 1.y2 2.-30ab 3.-y2;2x-y 4.-2或-12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选择题) 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A.1+4x2=(1+2x)2 B.6a-9-a2=-(a-3)2 C.1+4m-4m2=(1-2m)2 D.x2+xy+y2=(x+y)2 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 2 答案: 1.C 2.D 3.B 4.D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4分)(1)当x _________ 时,(x﹣4)0=1;(2)(2/3)201X×(1.5)201X÷(﹣1)201X= _________ 2.(4分)分解因式:a2﹣1+b2﹣2ab= _________ . 3.(4分)(201X万州区)如图,要给这个长、宽、高分别为x、y、z的箱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图所示,则打包带的长至少要 _________ .(单位:mm)(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4.(4分)(201X郑州)如果(2a+2b+1)(2a+2b﹣1)=63,那么a+b的值为 _________ . 5.(4分)(201X长沙)如图为杨辉三角表,它可以帮助我们按规律写出(a+b)n(其中n为正整数)展开式的系数,请仔细观察表中规律,填出(a+b)4的展开式中所缺的系数. (a+b)1=a+b;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中考数学要点难点分析整理复习总结

初一上册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 (1)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 考察内容:复数以及混合运算(期中、期末必考计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选择、填空)。 (2)整式的加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内容: 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 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③利用提公因式发和公式法分解因式。 (3)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学习重点内容,主要学习内容有(归纳、总结、延伸)应用题思维、步骤、文字题,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中考分值约为1-3分,题型主要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极少出现简答题,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方程及方程解的概念 ②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题型:追击、相遇、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打折销售、利润公式。 (4)几何:角和线段,为下册学三角形打基础 初一下册

相交线和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和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历年中考中常见的考点。通常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为3-4分,难易度为易。 考察内容: ①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②平行线的判别方法 ③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4分,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难易度属于易。 考察主要内容: ①考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球函数的值 ③考察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分值约为3-6分,题型主要以选择,解答为主,难易度为中。 考察内容:①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②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经济问题。 (4)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8分,选择,填空,解答题为主。 主要考察内容: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 ②列不等式(组)解决经济问题,调配问题等,主要以解答题为主。 ③留意不等式(组)和函数图像的结合问题。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初中数学数据的整理.docx

5.2 数据的整理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说出数据整理描述的方法. 2.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取恰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掌握的数据收集和小学对统计图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整理的方法,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数据整理”的理解;并使学生会用恰当的统计图表来描述数据,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又体现知识的应用性,通过对数据整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是数据的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下面记录了某班级男同学一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单位:米) 1.25 1.40 1.29 1.41 1.27 1.08 1.21 1.15 1.43 1.32 1.30 1.12 1.43 1.50 1.36 1.47 1.22 1.24 1.24 1.52 1.39 1.45 1.31 1.32 1.19 1.35 1.44 1.29 1.27 1.41 (1)根据以上成绩制作统计表;(2)参加立定跳远的男同学一共有

人;(3)成绩超过 1.29米的男同学一共有人,占男同学总数的 %;(4)成绩在段的男同学人数最多,是人;(5)这次立定跳远最差成绩是,最好成绩是,它们相差 .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小学我们学过几种统计图?如图,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数据整理的描述方法.归纳出三种统计图,并总结出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征.情境1中(1) (2)30(3)17;56.7(4)1.20~1.29米;9(5)1.08米;1.52米; 0.44米.情境2中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D项. 【教学说明】通过知识的回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同时让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重难点完整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重难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七年级下册重难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共6课时) 课题:相交线垂线 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垂线的画法。 课题: 5.2平行线直线平行的条件 2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直线平行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课题:平移 1 [教学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 27、【104199】(计算题)某班级30名学生统计学成绩被分为四个等级:A .优;B .良;C .中;D .差。结果如下: B C B A B D B C C B C D B C A B B C B A B A B B D C C B C A B D A A C D C A B D (1)根据数据,计算分类频数,编制频数分布表; (2)按ABCD 顺序计算累积频数,编制向上累积频数分布表和向下累计频数分布表。 【答案】 28、【104202】(计算题)某企业某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案】(1)该数列是等距式变量数列。 (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100,下限是,、、、、9080706050上限是,、、、、10090807060次数是111625199、、、、; (3)组距是10,组中值分别是 9585756555、、、、 ,频率分别是13.75%31.25%.20%23.75%11.25% 、、。 29、【104203】(计算题) 甲乙两班各有3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甲乙两班考试成绩分类的对比条形图; (2)比较两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答案】 乙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优和良的比重均比甲班学生高,而甲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中和差的比重比乙班学生高。因此乙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比乙班好。两个班学生都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考试成绩为良和中的占多数,而考试成绩为优和差的占少数。 30、【104205】(计算题)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下面一组体重身高数据绘制散点图,说明这种关系的特征。 体重(Kg ) 50 53 57 60 66 70 76 75 80 85 身高(cm ) 150 155 160 165 168 172 178 180 182 185 【答案】散点图: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适当练习大家都知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练习,平时多做一些基础题可以锻炼解题熟练度,多做一些中档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过于困难的题目不建议大家多做,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数学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怎么学才能学好? 1、上课以及课前课后 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时间是在课上,但是大家要树立一个意识:课前课后也很重要。利用好这些时间,在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 课前:课前预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先了解上课知识,课上能跟上老师思路,另一方面标记出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侧重去听。 课上:课上45分钟,大多数同学都很难保证整节课集中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课前一定要预习,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课上尽量理解吸收。还是希望大家课上尽量集中精神,跟随老师的进度了解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复习。 课后:课后的时间一般用来复习,大家可以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复习一下,也可以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巩固。如果课后复习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找老师和同学去问清楚。 有了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相信大家数学基础基本差不多了,

也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个习惯。 2、提高作业效率 很多同学都跟学大君反映家庭作业太多,很多家长也觉得自己孩子压力很大。孩子作业都没时间完成,复习什么的更无从谈起,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家长和同学们有没有想一想,每个人的课后时间都是一样多的,为什么其他同学都可以完成,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报兴趣班呢? 有可能是我们的效率不够高。我可以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做作业的同时有没有集中精力?有没有玩手机或者吃零食?是不是中间还会休息一下,经常走神?如果有这些情况,同学们还觉得是作业多吗?是不是自己效率不够高呢? 可能是同学们没有进行上边三步,导致自己做作业效率不高,最后怪罪到作业多上来。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做作业效率不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呢? 几个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端正态度 估计同学们都被老师说过:想要学习好,首先要摆出一个学习的态度来。这句话没有错,对待作业,首先思想上要重视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是坚持一个好习惯是非常困难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还会产生负面情绪,但是大家要知道,一个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养成好习惯,问题越来越少,成绩自然提高。

初中数学规律题总结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一)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 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初中数学教程统计图

5.2 统计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三种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使学生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看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根据数据统计表,我们可以比较方便地绘制各种形式的统计图,把数据和数据的变化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常用的统计图. 【教学说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三、1.下图是2010年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统计图.

2010年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石油消费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 (1)这6个国家中,201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的国家是,最多的国家是; (2)2010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百万吨,约是日本的倍,约是中国的 倍. 2.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事物的数量大小并进行比较. 3.你能总结出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吗? 【归纳结论】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1)写出统计图名称; (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 (3)确定长方形的宽度和间隔; (4)确定长度单位和数量; (5)制成长方形并在长方形上方写上数据. 【教学说明】注意: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确定纵向数轴上的单位;画统计图时要写上统计图的名称以及横、纵数轴分别所表达的意义. 4.下面两个图分别是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和2009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5.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折线统计图表示事物随时间、地域或其他因素而变化的情况或趋势. 6.你能总结出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吗? 【归纳结论】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分析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重难点分析 (名师总结教材重点,绝对精品,建议大家下载打印学习)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 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

解,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最新初中数学找规律习题大全

找规律专项训练 一:数式问题 1.(湛江)已知22223322333388 + =?+=?,, 244441515+=?,……,若2 88a a b b +=?(a 、b 为正整数)则a b += . 2.(贵阳)有一列数a 1,a 2,a 3,a 4,a 5,…,a n ,其中a 1=5×2+1,a 2=5×3+2,a 3=5×4+3,a 4=5×5+4,a 5=5×6+5,…,当a n =2009时,n 的值等于( ) A .2010 B .2009 C .401 D .334 3.(沈阳)有一组单项式:a 2 ,- a 3 2, a 4 3,- a 5 4 ,….观察它们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10个单 项式为 . 4.(牡丹江)有一列数1234251017 --,, ,,…,那么第7个数是 . 5.(南充)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 b +,2 3 a b -,3 5 a b +,4 7 a b -,……,其中第10个式子是( ) A .10 19 a b + B .1019 a b - C .1017 a b - D .1021 a b - 6.(安徽)观察下列等式:111122? =-,222233?=-,33 3344 ?=-,…… (1)猜想并写出第n 个等式;(2)证明你写出的等式的正确性. 7.(绵阳)将正整数依次按下表规律排成四列,则根据表中的排列规律,数2009应排的位置是第 行第 列. 8.(台州)将正整数1,2,3,…从小到大按下面规律排列.若第4行第2列的数为32,则①n = ▲ ;②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 ▲ (用i ,j 表示).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 第n 列 第1行 1 2 3 … n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初中数学统计表教案

初中数学统计表教案 初中数学统计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统计表教案,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过,把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请看下面表格(下表),你能说出每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吗?

2、计算。 教师提问:表格中“合计”的数据怎样算? 3、引新。 统计表不仅反映某一类事物的具体数据,而且还能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表中合计的数据表示了三年同类项目收入的总和,现在的表格,还能反映出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的总收入的百分比吗?(不能) 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下面是1998~20xx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入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如果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三个年度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白分之几,应该怎样做? 教师提问:例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增加栏目,扩展统计表含量。 教师提问: (1)计算每个年度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比比较容易,计算出的三个百分数写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表格右侧旁边) (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侧扩充一下,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也纳入表中?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 表和统计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图题 [ 初一数学] 题型:解答题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中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利用乘法计算 求老师解答 ? [ 初三数学] ?题型:其它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难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1)用总人数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圆心角就是用圆周角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 (2)(2)用总人数乘以持感恩观点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感恩观点的学生数; (3)(3)列出统计图或树状图将所有可能结果列举出来即可求的概率. 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所属知识点: [数据与图表] 包含次级知识点: 统计表 知识点总结 一、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北师版初中数学重难点分析

北师版初中数学重难点 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差异 初中三年的学习将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中式的基本运算,掌握一些基本运算方法、基本运算技巧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从知识结构上看,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已学知识基础之上,是小学知识的开拓和扩展,初中数学内容有着两大体系:代数、几何;四大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以及几何初步认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或多或少都有过简单的渗透,因此对步入初中后的学习并不陌生。 小学: 知识:简单的、直观的,单纯研究算术数,着重数的运算 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用较多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索,练习机会多,对教师依赖性较强。 初中: 知识:抽象性、严密性,内容更加丰富、抽象,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记忆、理解应用、推理归纳的要求更高。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课堂没有多少复习时间,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 小升初的准备:知识的衔接 1、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衔接环节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即非负有理数→初步认识负数→有理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算术的四则运算,再弄懂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即可轻而易举过关。 2、由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衔接环节是用字母表示数。即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式的运算。小学里学生已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如简易方程中的未知数X,一些定律和公式也用字母表示,初步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所以初中教学中应揭示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数可以看成是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可以看成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有标准答案)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有答案)

————————————————————————————————作者:————————————————————————————————日期: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有答案)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45343538251515=?+?+?+?==∑∑f xf X (件) 986.8)(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6 .9== = X V σ 甲 305.05 .29986.8===X V σ乙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2)以95%的概率(z=1.96)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3)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该厂工人总产量的区间。 解: (1) 重复抽样: 59.450 45.32== = n x σ μ 不重复抽样:=-=-=)1500 50 1(5045..32)1(22 N n n x σμ (2)抽样极限误差x x z μ=? = 1.96×4.59 =9件 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x △x =560-9=551件 上限:+x △x =560+9=569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