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A.结构过程B.个体过程C.人际过程D.团体过程2.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A.麦独孤B.冯特C.弗洛伊德D.荣格3.“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的观点。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主义理论4.在理解行为的途径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强调【】A.心理状态B.人格特质C.行为预测D.社会变量5.强调个体的行为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理论是【】A.角色理论B.诱因理论C.生物理论D.认知理论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特点的是【】A.强调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B.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C.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D.强调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7.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C.整体印象D.第一印象8.“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A.自我图式B.自我概念C.自我觉知D.自我确认9.以下选项中关于“自我检控”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C.为自己预期的失败事先准备理由D.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10.我们常常认为毛泽东有魄力、有勇气、百折不挠,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A.个人图式B.团体图式C.角色图式D.自我图式11.根据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进行归因,则李四是【】A.内因B.刺激物C.行动者D.环境背景12.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B.环境提供发展空间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13.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A.服从——认同——内化B.认同——服从——内化C.内化——服从——认同D.服从——内化——认同14.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A.卷入程度B.吸引力C.可靠性D.分散注意15.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课程代码0026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3.同辈群体又称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A.4岁 B.5岁 C.6岁 D.7岁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知的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浙江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个体过程、团体过程和( )。
A.人际过程B.学习过程C.成长过程D.认知过程2.侵犯行为从效果上来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 )。
A.有益社会行为B.亲社会行为C.有害社会行为D.协同社会行为3.在Sternberg看来,一见钟情属于( )。
A.迷恋式爱情B.愚蠢式爱情C.浪漫式爱情D.空洞式爱情4.在团体决策过程中,( )的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A.团体极化B.团体极端C.团体思维D.团体思考5.Lukes认为个人主义的内涵不包括下面的( )。
A.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B.自主与个人隐私C.自我揭露水平高,对社会影响敏感D.强调个体是社会基础6.个人知觉的偏差包括正性偏差和( )。
A.负性偏差B.判断偏差C.认知偏差D.晕轮现象7.与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
A.助人者的文化水平B.助人者的年龄C.助人者的性别D.助人者的内疚感8.目前对态度的定义大家公认最好的解释是( )。
A.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B.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C.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D.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经验对事物、观念或他人产生的认知9.Simons认为,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说服者的因素B.说服信息的因素C.自我的因素D.说服情境的因素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吸引基本原则的是( )。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社会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环境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群体行为答案:C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的例子?A. 观众在场时,运动员的表现更好B. 人们在群体中工作时效率更高C. 群体中个体的责任感减弱D.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保守答案:D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什么来学习社会行为?A. 模仿B. 经验C. 遗传D. 先天倾向答案:A5. 归因理论中,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A. 根据情境B. 根据性格C. 根据情绪D. 根据能力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顺从、服从和认同。
顺从是指个体在没有内在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改变行为;服从是指个体在外部压力下改变行为;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欣赏或喜欢某个人或群体而模仿其行为。
7.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越可能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8. 解释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一致的群体中,成员为了保持一致而忽视了现实情况和理性判断的现象。
群体极化则是指群体讨论导致成员原有态度和信念的加强,使得群体决策倾向于更加极端。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由塔吉菲尔和特纳提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类别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并与所属群体的其他成员共享认同感。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最新4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A.团体过程B.心理发展的规律C.个体过程D.人际过程2.关于“归因问题”的研究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哪一个研究领域?( )A.团体过程B.心理发展的规律C.个体过程D.人际过程3.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 )A.1895年B.1908年C.1924年D.1935年4._______指的是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
(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实验法D.元分析方法5.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其中不正确...的是( )A.遗传本能B.联结C.强化D.模仿6.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理性决策论B.认知理论C.交换理论D.需求满足论7.人们在评定人或事物时有三个基本维度,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评价B.力量C.性质D.活动性8._______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 )A.自我确认B.自尊C.自我提升D.自证预言9.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现象是( )1A.基本归因错误B.他利偏差C.自利偏差D.非动机性偏差10.以下对侵犯行为的界定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B.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C.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是反社会行为D.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1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些因素会使人们愤怒,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B.归因的影响C.遭受挫折D.生理状况下降12.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侵犯行为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体愤怒程度 B.个体自身利益受损程度C.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D.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13.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体现的是态度的( )A.效用功能B.知识功能C.自我保护功能D.价值表达功能14.以下量表和方法中,属于态度的直接测量法的是( )A.利克特量表B.投射技术C.生理指标测量D.反应时测量15.在与情感有关的态度形成之中,_______是最有力的证据.( )A.计划行为理论B.曝光效应C.学习理论D.晕轮效应16.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好的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4.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的三成分模型是由()提出的。
A. 奥尔波特B. 凯尔曼C. 特里普利特D. 谢里夫5.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海德B. 凯利C. 阿施D. 费斯廷格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7. 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社会认同D. 群体压力8.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
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9.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塔菲尔B. 特纳C. 凯利D. 费斯廷格10. 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冷漠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热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群体行为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4.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2020年4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2020年4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课程代码:00266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过程的是( )A.态度改变B.侵犯行为C.组织行为D.种族偏见2.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A.阿德勒B.冯特C.弗洛伊德D.荣格3.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倾向于( )A.实验B.调查和参与观察C.文献研究D.历史比较4.“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这是________的观点。
( )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C.生物理论D.认知理论5.突出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流派B.行为主义流派C.精神分析学派D.结构主义流派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的是( )A.强化B.联结C.模仿D.聚焦7.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通常采取的最简单的模型是( )A.平均模型B.加权平均模型C.刻板印象模型D.图式化模型18.以下选项中属于个人知觉中的情绪线索的是( )A.距离B.身体姿势C.悲伤D.目光接触9.“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是指( )A.自我确认B.自我图式C.自我表演D.自我提升10.社会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图式和( )A.综合B.分类C.累加D.知觉11.最早提出通过内因和外因进行归因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A.HeiderB.WeinerC.BemD.Ross12.侵犯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武器效应”是指( )A.去个体化行为B.兴奋转移C.侵犯性线索D.环境背景13.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 )A.情感B.认知C.外显行为D.行为倾向14.Festinger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是( )A.标签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C.平衡理论D.越轨理论15.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者方面的因素的是( )A.心情B.吸引力C.人格D.卷入程度16.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江苏省自考2024年04月《社会心理学(一)00266》试卷【真题】
202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化自学考试0266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每1分,共10分)1、在特定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及文化的人格,驾驭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P422、鲍尔特温将父母对子女的教养看法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共四种类型。
P533、社会角色的学习,一是学习角色的责任及权力,一是学习角色的看法及情感。
P564、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生理的自我发展到社会的自我,最终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P855、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并作了国民性的分析。
勒温依据场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
P456、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推断称作自我评价。
P977、给人以一种胜利感,实质上也是一种激励。
工作胜利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激励,最高的奖赏,这称为“内滋激励”。
P1498、对于同一行为,行为者往往将自己失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他人则归因于该人的个人倾向。
P190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社会距离尺度法”,以衡量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看法。
P22410、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看法而实行及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称为从众。
P25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社会心理学最早采纳的探讨方法是()P14AA、试验室试验法B、现场试验法C、现场调查法D、模拟探讨法12、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塔尔特尝试用()来说明人类的行为和社会心理现象,并成为当时社会上很流行的一种理论。
P24DA、欢乐B、怜悯C、示意D、仿照13、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者是(),他的理论坚固地建立在弗洛伊德理论之上,他把弗洛伊德的著作称名“磐石”。
P64DA、皮亚杰B、华生C、班杜拉D、埃里克逊14、美国心理学家柯尔堡认为,道德发展有不同的水平和阶段。
其中,()阶段是指:推断是非能留意家庭及社会的期望。
浙江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其它学派相比,()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主义学派2.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从三个维度去获得他人的第一印象,其中()是最重要的维度,直接影响着第一印象的形成。
A.评价B.力量C.活动性D.人格3.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
A.服从——认同——内化B.联结——强化——模仿C.服从——认同——模仿D.联结——强化——内化4.文化心理学认为,东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种()。
A.独立型的自我B.封闭型的自我C.现实型的自我D.依赖型的自我5.相对而言,()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A.加权平均模型B.整体模型C.平均模型D.累加模型6.()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到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A.扫帚星效应B.慈悲效应C.晕轮效应D.正性偏差7.图式的类型不包括()。
A.剧本B.个人图式C.分类D.自我图式8.在态度改变的理论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Heider认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最少付出原则以维持态度平衡B.Festinger认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之一是改变认知的重要性C.Festinger认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因素D.Newcomb认为,如果是因为你不喜欢某个人而产生不平衡,则其压力较大1sswell,Robsenz认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属于()。
A.好朋友式的爱情B.实用式爱情C.游戏式爱情D.浪漫式爱情10.影响助人行为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他人的存在B.环境条件C.助人者D.时间压力11.Fiedler的权变模式理论认为,领导的效果取决于()。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权威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3. 社会认知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认知现象B. 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C. 社会行为的认知动因D.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答案:B4.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怎样变化?A. 变得更加独立B. 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C. 完全与群体行为相反D. 随机变化答案:B5. 下列哪个效应描述了人们在群体中减少个人责任感的现象?A. 社会促进效应B. 社会懈怠效应C. 社会认同效应D. 社会交换效应答案:B6. 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人们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说明了什么?A. 人们总是独立思考B. 人们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C. 人们总是反抗权威D. 人们只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答案:B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成功与失败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9.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的现象?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同类相吸D. 社会比较答案:C10. 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A. 限制个体行为B. 促进社会秩序C. 增强个体自由D. 减少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_,他的《群体心理学与我》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答案:古斯塔夫·勒庞2.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的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不同的现象。
心理咨询师考试之社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一)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答案】B2.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A.外显的B.内隐的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答案】B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
A.心理B.思维C.社会性D.语言【答案】C4.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描述阶段指的是()。
A.18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D.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答案】D5.在下列理论观点中,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影响最小的是()。
A.休谟的联想主义B.英国的本能心理学C.德国的民族心理学D.法国的群众心理学【答案】A6.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的观察法是()。
A.参与观察B.卷入观察C.自然观察D.定点观察【答案】C7.“杀一儆百”属于()。
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答案】A8.()认为,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
A.生物学B.行为主义C.社会交换论D.社会学习论【答案】C9.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现代观点强调()。
A.继续社会化B.毕生社会化C.早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答案】B10.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的时期是()。
A.青年期B.老年期C.童年期D.少年期【答案】C11.京剧《赤桑镇》中的包拯,作为法官他要执法如山,要斩包冕,而作为包冕的长者,他又要保持叔侄的亲情,赦免侄子,在激烈的思想冲突之后,包拯还是选择了前者。
请问这一故事主要体现下面了哪一种情况?()A.角色紧张B.角色错位C.角色内冲突D.角色间冲突【答案】D12.“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00266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真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填空题:1、社会心理学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或选择题)2、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社会化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内化的过程)4、勒温提出了场的概念。
5、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
6、勒温根据场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由环境和人组成。
7、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人和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8、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
9、儿童首先受到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及学校的影响。
10、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11、社会角色理论是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创立的。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3、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14、“我”这一概念可指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一是客观的“我”,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15、柯里把自我意识这一侧面称为“自我形象”。
16、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17、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18、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导人是班杜拉。
19、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以及亲长认同。
(或选择)20、社会认知的范围很广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或选择)21、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表情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或选择)22、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不具有社会意义,但人们也往往作拟人化的归因。
2018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B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C )。
A.思维B.感觉C.知觉。
D.想象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A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4.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5. 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D )。
A.登门槛放应B.留面子效应C.引诱法D.示范法6. 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A )。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
A.詹姆薪—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D.腾斯伯格理论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B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D.瑞文推理测验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A ) 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A )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1.知觉的特性不包括( D )。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B )。
A.日间嗜睡B.白日梦C.突发性睡眠D.睡眠窒息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B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4.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B )的限制。
A.对问题的认知方式B.功能固着C.知识经验D.思维定势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B )的影响所致。
江苏省自考1《社会心理学(一)00266》试卷【真题】
2006 年 4 月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266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自我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P73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P623. 最可能影响男女性别心理差异的是遗传基因、性激素和(大脑)。
P1154. 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以及(亲长认同)。
P1275. 彼得罗夫斯基在对动机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动机系统)理论。
P1526. 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表情可以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类型。
P1717. 领导人的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强制性的影响力和(自然性)的影响力。
P3778. 不服从在不同的场合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分别是抗拒、(消极抑制)和自由主义的态度。
P2729. 斯陶布提出了(动机)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
P28610. 从目的来分,侵犯可以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P301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1. 利用现存的团体,企图验证某项措施或检验某项改革管理办法所产生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称为()P15AA 现场实验B 现场调查C 模拟研究D 实验室实验2. 在同一文化圈内生活着的人们,往往具有共同的人格特点,即所谓()P51D A 同一人格 B 相似人格 C 人格认同 D 典型人格3.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堡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水平是指: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会团体的道德标准。
P69CA 前世俗B 世俗C 后世俗D 后现代世俗4. 自我意识中生理的自我,其发展的时间阶段是:婴儿从出生以后()P82A A第8个月到3岁B第8个月到4岁C第3个月到3岁D第3个月到4岁5. 决定男女性别差异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P139DA情感B 意志C 人际交往D成就动机6. 动机是由机体的()所激发。
00266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答案全面)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1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 1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A.报答规范B.模仿规范C.回报规范D.社会世界规范E.社会责任规范 14.通常群体对偏离者的反应有( )。
A.影响偏离者B.拒绝偏离者C.任由偏离者D.采纳偏离者的观点E.改变目标 15.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 )。
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6.角色冲突 17.态度 18.归因 19.群体目标 20.过程损失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比较水平与选择比较水平的异同。
22.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3.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24.詹姆士、沙赫特和辛格对情绪归因的观点有哪些?25.对拥挤解释的超载理论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27.习得的无望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应如何防治?28.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认知影响态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A.理论行为理论B.有计划行为理论C.认知失调理论D.认知行为理论2.人们遇到事情时,通常处于________时愿意和他人一起等待。
()A.低度焦虑B.中度焦虑C.高度焦虑D.没有焦虑3.人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的发展阶段分为四种,而亲密关系是在________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
()A.零接触B.知晓C.表面接触D.共同关系4.下面是对社会促进作用的理论解释,即在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激起,并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它属于()A.他人存在解释社会促进B.评价恐惧解释社会促进C.分心冲突解释社会促进D.心理冲突解释社会促进5. ________以不同文化下人们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
()A.文化人类学B.文化生态学C.文化心理学D.跨文化心理学6.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________的一系列行为。
()A.成功B.失败C.进步D.倒退7.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认知失调理论不适用,但符合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A.行为的结果受到的强化越大,人们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B.行为的结果受到的强化越小,人们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C.行为的结果受到的强化越大,人们对行为的态度越消极D.行为受到的强化越大,人们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18.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自我结构中,下列哪个国家的人的自我中包含了家庭?()A.美国人B.德国人C.日本人D.法国人9.随着选举制度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开始关注政治广告,这体现了影响人际吸引因素的()A.接近性B.相似性C.互补性D.熟悉性10.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中,团体规模一般以________为最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A.报答规范B.模仿规范C.回报规范D.社会世界规范E.社会责任规范4.通常群体对偏离者的反应有( )。
A.影响偏离者B.拒绝偏离者C.任由偏离者D.采纳偏离者的观点E.改变目标5.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 )。
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冲突2.态度3.归因4.群体目标5.过程损失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比较水平与选择比较水平的异同。
2.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4.詹姆士、沙赫特和辛格对情绪归因的观点有哪些?5.对拥挤解释的超载理论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2.习得的无望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应如何防治?3.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D4.A5.B6.B7.B8.C9.C10.B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ACE2.BC3.CE4.ABD5.ABCD 收藏心理咨询师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1)当一个人拥有好几个位置时,而这些位置又彼此不一致(重叠角色)时,或者当一个人只拥有一个位置,而角色期望又互相矛盾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2)一个人不能同时满足由两个角色产生的期望,这便是由重叠角色引起冲突的一例。
这种冲突叫角色间冲突。
(3)一个人在同一位置上由于不同期望而引起的冲突,称角色内冲突。
2.(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2)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份组成的,(3)心理倾向。
3.(1)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2)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
(3)推论过程。
4.(1)群体目标指的是群体成员共同努力(2)追求所要完成或希望达到的结果。
5.(1)过程损失是群体潜在绩效同实际绩效的差距。
(2)过程损失是由于群体成员之间交互作用的缺乏效用引起的。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到的所有结果的影响,与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有关。
(2)在决定个体是否继续交往时,个体的选择比较水平也是重要的。
选择比较水平的值依赖于他认为他能从目前可供选择的最佳交往关系中所获得的结果。
选择比较水平决定了这个个体是否继续交往。
(3)比较水平和选择比较水平,对于我们分析群体中的成员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一位成员对目前的群体关系不满意,他还是继续呆在该群体里,留在这种交往关系中,因为交往的结果低于比较水平但高于选择比较水平。
2.(1)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要产生最大程度的态度改变,某种程度的恐惧(消极情感)是必需的,恐惧和态度改变之间的真实关系是倒置的U型关系。
(2)当恐惧从低程度向中等程度加剧时,态度改变增加了。
但太大的恐惧也可能适得其反。
因为太大的恐惧会对人们采取行动的能力起着干扰作用,并引起个体的自我防卫。
(3)说服性的沟通还须指出一种应付的方法,它能减少恐惧,只有这时,态度改变才会增加。
3.我们从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下列两点结论:(1)第一,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一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
(2)第二,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
当诱因增加时,态度改变减少了。
或者说,当完成一个行为的正当理由或诱因减少时,态度改变的程度增加了。
4.(1)詹姆士他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识的。
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是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
然后,这个人用获得的认知或者信息去加以解释。
(2)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有两个因素组成:①生理上的激起;②认知标签。
他俩与詹姆士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标签并不必然来自于我们的行为,它们也可以来自情景中其他人所提供的线索,情绪状态的归因与加在激起上的认知标签有密切关系。
5.(1)奥尔特曼根据超载理论发展了一个详细的拥挤模型。
(2)他注重了人们独处的规范。
他认为当独处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以及个体被迫进行不希望的大量社交时,拥挤就发生了。
(3)如果个体认为所获得的独处程度与希望的程度不一致,他就会利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行为来获得恰当的平衡。
如果这些方式不能获得所希望的独处,那末,个体就会产生心理紧张,从而体验到拥挤。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1)类似性导致吸引。
这是建筑在对称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就是说,人们与我们相似,我们为了保持一种对称的关系,就会喜欢他们。
类似性对友好关系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且意义重大。
人们都强烈倾向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
(2)互补性。
这是由于双方在气质上,性格上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
由此可见,互补性也是形成人们之间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物理距离的接近。
两人间物理距离的增加,必然增加他们可能偶然接触的数量,当这些接触增加时,他们彼此认识,了解以及最终互相喜欢的概率增加了。
(4)交往的频率交往的频率会影响人际关系。
因为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态度。
(5)外貌吸引力在有关外貌引力问题上,我们并不总是以理性的,不管对方的年龄或性别,我们倾向于更喜欢外貌有吸引力的人,不仅我们更喜欢他们,而且,我们对于他们行为的评定也不同。
2.(1)习得的无望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动机上的,无望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第二个问题是认知上的,无望的人不再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第三个情绪上的,习得的无望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
(2)三个归因维度是重要的,即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普遍—不普遍。
内在的归因会导致自尊的更大伤害,普遍的归因会产生更广泛的抑郁,稳定的归因会产生更长期的抑郁。
这样,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相结合会产生最深远的抑郁症。
(3)归因治疗法。
利用认知重新评价策略进行干预。
第一,可引导他改变对结果的估价。
第二,改变认知指向性。
第三,能改变一个人的期望,使之从不可控的期望,改变为对可控的期望。
第四,能改变一个人对失败作的归因,将对内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对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因素的归因。
3.(1)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主要有:(2)规模。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的话,较小规模的群体与较大规模群体相比,前者更容易形成较高程度的内聚力。
(3)外界环境:A.外界对群体具有威胁,或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会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B.孤立。
当一个群体脱离了其他群体,在地理环境上处于孤立状况,那么,群体内聚力就会得到加强。
(4)同质性。
群体成员在某些心理维度上具有类似性会有助于内聚力。
价值观的类似性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5)成员依赖模式。
当成员为了达到某些重要的结果而互相依赖时,群体会具有较高的内聚力。
(6)领导方式。
群体的领导方式对群体的内聚力有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民主”的领导方式下的群体要比其他两个组的群体更具有内聚力。
(7)成功。
群体在达到它的重要目标方面是否取得了成功,同样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
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群体,要比在达到目标方面连续失败的群体更具有内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