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化理念的城市居住区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区化理念的城市居住区规划

作者:叶良渊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要】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明确社区化理念概念并深度剖析社区化理念,通过提出社区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进而提高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社区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应用可以从社会体系结构组织、社会交通组织、社会公共空间组织三个方面入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地产设计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社区化理念;城市居住区;城市规划

社区化是一个将社区规划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的科学理念,其宗旨为解决当前城市社会问题,提高居民幸福指数。通过将社区化理念引入到城市居住区规划当中,不仅能够让社区规划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当中有所体现,同时还能在城市规划当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社区化理念在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化理念

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并且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生活品味和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由此背景下,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弊端,城市社会分阶化严重,居住区隔离现象严重,并且社区设计缺乏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关怀,居住区内缺乏关于社交场所的设计等问题都是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1]。而应用社区化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存在于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种种问题,其在思维上,具有集经济、社会、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社区规划思维模式,因此,社区化规划更趋向于综合考虑规划不同阶级、不同类型的住户及其配套设备,并且社区化理念会将传统的用地规模概念和公共基础设施划分转变为对社区活动组织及服务范围划分。

二、社区化理念剖析

(一)社区阶层划分

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态学观点及社会区域空间范围理念中,具有行政意义的普查区是社区划分的最小单位,在进行社区阶级划分时,既需要将社区划分范围和居民心中认可的社区范围相统一,体现出人文思想,又需要将居民居住内容实体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作为划分依据。因此,在进行社区阶级划分时,应考虑到城市间干道的主次关系及自然地理位置,将其作为进行人口规模及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要融入对地域感的考虑,在符合当地

社区组织行政管辖范围的情况下,对城市居住区用地进行多阶层划分,明确社区之间的秩序及关系,构建出合理的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体系。

(二)社区资源划分

进行社区资源的划分时需要充分满足不同阶层居民对社会生活空间的需求,将城市的多功能符合理念体现在社区资源规划当中,其中不仅需要对多类型住宅及居民生活多样性有所体现,还应提供相应的居民创业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商业门市房,追求将工作和生活相平衡[2]。在进行基于社区化理念的城市资源划分时,要充分考虑要城市规划目标中的精神功能,在满足居民物质功能的前提下,还需要为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交往,让居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等,让城市居住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适宜居住单元。

(三)社区尺度划分

社区化理念为我国城市居住区尺度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社区规划尺度进行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基础,包括人口和收入等。当前我国的居住区规模规划参考还是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主的,在保证居民的最低生存空间容忍度的基础上,为居民营造出适宜“点头面交”尺度的社交空间场所,保证社区空间的舒适度及可行性,增进居民日常生活与城市之间的亲密度。

三、社区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一)社会体系结构组织

社会体系结构组织是显示不同阶级、不同类型社会群体居住空间的社区化规划方法,反应出城市整体生活质量水平[3]。随着社会构架的转型,小区域格局发展成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未来城市居民社会街道办事处将充分发挥出其行政功能及社区自治功能,结合居民心理认同社区范围、景观长廊、城市街道,形成不同阶级类型的社区结构体系,通过提高社区综合资源利用率,加强社区的网络通讯程度,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以合肥市大圩新市镇南区为例,该区域的传统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按照三级划分,分别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而在大圩新市镇南新区进行重新土地利用规划,在对山水格局、生态河流等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对城市总体结构及轮廓进行宏观组织,确定编制社区的空间范围及布局,按照街道社区等级和居民类型进行合理划分,保证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并将该区域划分为6个街区、95个街道,制定出街道的细则和地界分图,对各个块地的建筑特色、造型等进行了弹性控制。实行社区化理念规划后的镇安新社区体系结构组织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居民社区规划的可达性、避免居民区行政区域错乱、使社区组织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展开社区服务、便于社区管理。

(二)社会交通组织

伴随着城市机动化特点的日益体现,居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具有多种选择。居民社区应进行小尺度城市空间设计,形成社区空间自成一体但是又相互联系交换的交通方式,增设更多的公交站在城市主次干道,增加居民接近公交站的机会[4]。在城市支路主要以自行车及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进而串联起整个城市空间。与传统城市规划中,通过公交路线将城市分成环绕空间等手段实现人车分离,相比之下的社区化理念交通组织规划具有极强的容错率,能够更便捷地实现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了居民进行出行的频率和机会,体现出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公正性。

(三)社会公共空间组织

居民进行日常交往的主要手段就是公共空间,居住区公共空间需要综合考虑多层次要素,尽可能增加半公共空间的数量,完善整体公共空间的层次关系,利用城市道路将公共空间进行串联,提高居民社区公共空间之间的通达性。在传统居住区规划当中,居民小区采用封闭式围墙管理,削弱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使居民的交往活动受到限制[5]。而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民居住区规划能够激发人们参与社区交往活动的积极性,如跳广场舞、唱歌会、下象棋等。为居民提供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能够增添城市活力,有助于营造社区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可识别度。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满足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合理性的需要,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社区化剖析理念:社区阶层划分、社区资源划分、社区尺度划分。并且本文针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社区化理念应用:社会体系结构组织、社会交通组织、社会公共空间组织。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综合工程,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地产设计人员的配合,才能使社区化规划理念更好地体现在城市居民区规划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慧娟.高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05):114-116.

[2]李振宇,孙淼.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技术体系研究导论[J].建筑学报,2017,26(08):82-88.

[3]常建勇,李水金.城乡结合部“封闭式社区化管理”的困境及治理途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35(08):62-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