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舟山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

【开题报告】舟山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

开题报告水产养殖舟山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东极即是舟山群岛东端岛屿,同时也是中国海洋最东端的边境岛屿,“东极”-名副其实。

东极岛位于122.4°E,30.1°N之间,东至两兄弟屿接东海(20n mile外为公海),南至黄大洋接洋鞍渔场,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

距沈家门约45.5㎞。

陆域面积为11.7㎞2。

共有28个大小岛屿,108块礁,其中,庙子湖、青浜、黄兴、东福山为4个住人岛。

在国内对于宁波地区的生态调查研究有不少,如蔡如星等的“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及其分布”、朱四喜等的“2005年夏季舟山群岛潮间带的生态学研究”、邵晓明等的“象山港_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_数量组成与分布”等。

但是作为舟山群岛的一部分,国内还没有对东极岛的一个系统的调查,所以我希望这次贝类生态调查可以做为以后的调查调研一份参考。

东极岛潮间带的贝类在水平分布上与地质、盐度、海洋开敞程度和海流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和海岸开敞程度有关。

本实验通过对东极岛不同季节和地区的贝类种类的采集,分析潮间带种类的组成及时空分布的规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的基本内容:1.优势种类组成;2.数量分布(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规律);2.拟解决的问题:1.合理选择采集地点;2.贝类种类的正确鉴定。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根据《海洋调查规范》在春、秋两季各个采集点采集不同种类的贝类,记录各种数据,在不同的采集地点采集贝类后,用塑料袋装好并且贴好标签;2.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初步处理,大致区分好种类;3.进行种类鉴定,分析优势种,计算数量;4.确定贝类的数量分布;[3]陈国通,杨晓兰,杨俊毅,等.南麂列岛环境质量调查与潮间带生态研究[J].东海海洋;1994,12(2): 1-15[4]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48-56[5]范振刚.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I.岩岸潮间带[J.生态学报,1981,1(2):117-125[6]范振刚.潮间生态学研究介绍[J].海洋科学,1978,(3):25-33[7]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6-2007 海洋生物调查.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PP1-159[8]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57-66[9]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II.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1,20(4):279-286[10]邵晓阳,蔡如星,王海明,等.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4):35-41[11]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112-119[12]王方平,黄一鸣.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81-9 1[13]谢进金.福建省崇武潮间带贝类的分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0,18(4):40-44[14]谢进金.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6):66-70[15]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67-77[16]尤仲杰.浙江沿海滨螺科的生态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0,25(4):1-6[17]杨万喜,陈永寿.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及深化研究的建议[J].东海海洋,1997,15 (1): 52 -58[18]严钦尚,项立嵩,张国栋,等.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带沉积[J].地质学报;1981,(3):205-214[19]朱振勤,堵南山,赖伟.杭州湾北岸及嵊泗列岛一带岩岸固着蔓足类的生态分布[J].东海海洋,198 7,(4):47-53[20]张雅芝.福建南部潮间带生态的调查研究I.岩石岸潮间带[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1990,12(2): 7-34[21]张永普,应雪萍,王一农,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 20 00,(4):26-33[22]张永普,应雪萍,黄象栋,等.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石鳖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动物学杂志,2 001,(3):5-9[23]Morton.B.S.(ED).The Marine flora and fauna of Hongkong and southern China,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92,187-260[24]Morton.B.S.(ED).The future of the Hongkong seash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9 9-150[25]Stephenson.T.A.,A. Stephenson.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zonation between tide-marks on rocky coasts.J.Ecol.,1949,37:289-305[26]Stephenson.T.A..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1943,(154), 219-232。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文献综述】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农业资源与环境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潮间带又称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

潮间带就是介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潮间带的幅度、随潮差的大小、地区及坡度而异,潮间带可以缓冲海浪直接冲击陆地的力量,如果潮间带太窄太小,大浪将对陆地造成大破坏。

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交错带,海边丰富的生物,也是自然教育最佳教室,但也是受人类干扰最为敏感的生态区域之一。

底栖生物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个大的生态类群,是栖息在海洋沉积物表层附近,及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它们几乎包括所有无脊椎动物。

底栖生物不仅组成复杂,而且生活性也多种多样,包括爬行、葡萄、附着、攀缘、穴居和暂时游动等各种生活方式。

这是底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及自游生物在某些情况下也难于划分清楚。

水底环境,特别是沿岸水域,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不仅有光线、温度、波浪、潮汐、水流、氧气状况和盐度等理化因素千差万别,也还有水底本身的性质,如岩石、石块、砾石、沙滩和滩涂的区别,这样就使水底环境及栖息者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复杂化了。

根据《普通动物学》一书,按空间分布将底栖生物划分为:潮间带底栖生物——这类生物主要栖息在潮间带,它们的特点是能够耐受较大的温度和盐度变化,有一定耐受干旱的能力。

潮下带生物——这类生物包括从潮下带生物边缘到水深200m之间的水域,这个区域大都是沿海地区,有机质丰富,环境相对稳定,这里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较潮间带丰富,它们主要是多毛类、双壳类,蛇尾类及一些底栖甲壳类。

深海底栖生物——生活在200m以上的底质中的底栖生活,这里环境黑暗、压力大,有机质少,底质多为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沉积软泥,较缺氧,所以这里种类和数量都远不及潮下带和潮间带。

潮间带底栖生物主要栖息在潮间带,它们的特点是能够耐受较大的温度和盐度变化,有一定耐受干旱的能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VAILLANT 及STEPHENSON研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领域以来,国内外已对潮间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相关的报道。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3 个采样断面生物量以大白礁最高, 1 06 为 6 0. 2
gm一 ・ ;小 澳 次 之 ,为 2 9 .gm~ 93 ・ ;大 沙 岙 里 生 物 4
量最 低 ,为 1 7 .g ~ 仅 为 大 白礁生 物量 的 51 ・ , 7 m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I -
施 慧雄 ,焦海峰 骆 其君 2 , ,尤仲杰 , 楼志军 ,黄 滨 ,黄呈炜
(. 1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 究院, 浙江 宁波 351;. 1022 宁波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5 1 121 ;
3 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 象 浙江 象 山 3 50 ) 17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 期
施慧雄, : 等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2 l
H = ∑Pl 2 一 gP o
生 物量 为 6 6.1 ・ ,平均 栖息 密度 为 2 5 . 02 m~ 7 g 03 7 6 id .生 物 量 和栖 息 密 度 均 为低 潮 区>中潮 区> n. m~ 高 潮 区 _ 潮 区平均 生物 量为 1 0 .gm~ 低 7 71 ・ ,栖息 5
摘要 :本 次调 查共 鉴定 出潮 间带 生物 16种,其 中环 节动物 3种,占总生物种 类的 26 1 . %:软体 动
物 4 种,占3 . 5 8 %;甲壳类 l 种,占 1. 棘皮动物 6 8 9 6 %; 4 种,占5 % . ;藻类 3 种,占3. 其 2 7 1 %; 9 他种类 6种,占 5 %. . 潮间带生物资源总平均生物量 6 6 . -~ 平均栖息密度为 2 5 . 2 0 1 m , 7 2g 06 7 3
第 2 卷第 4 3 期

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

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

种群结构、种类和数量组成及分布特点的研究
• 对潮间带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 括: 种群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 种群的生长 及密度; 死亡率; 年龄等。 • 除了对潮间带生物垂直及水平分布优势种 的研究外, 还进行了种类及数量组成与分布 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构。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 我国沿岸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 括: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分布; 群落优势种的 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群落空间结构及时 间结构; 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动态分析; 群 落演替; 不同海区群落类型及其比较研究等。
谢谢!
潮区、海域和生境的划分及区系分析研究
• 关于生境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底质, 将潮间带 分为四种生态类型: 岩相、砂相、泥沙相和 泥相。经过研究发现, 同一种生境, 潮间带生 物的分布往往有一定的规律, 即有一定的模 式。以岩相潮间带为例: 高潮区为滨螺分布 区; 中潮区为藤壶、牡蛎及藻类分布区; 低 潮区为藻类、腔肠动物及棘皮动物分布区。 这些分布模式是潮间带生物适应性的结果。
潮区、海域和生境的划分及区系分析研究
• 关于海藻区系研究,曾呈奎等曾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海域的藻 类区系,其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海及东海。80年代以来,学者们 对我国沿岸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大部分都 对海藻区系进行了分析。 • 关于动物区系,50年代至6பைடு நூலகம்年代初, 对我国海域的软体动物、 蟹类及底栖动物区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潮间带动 物区系的分析研究, 主要集中在80 年代以后。需要指出的 是,50 年代中期, 对浙江舟山蟹类、蔓足类、蛤类及潮间带 植被状况的研究,为尔后系统地研究东海沿岸特别是舟山沿 岸潮间带生态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其它海域潮间带生态研 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潮间带,是陆地与海洋相交的特殊生态环境,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带之一。

在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中,潮间带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加剧,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潮间带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提供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营养基础,还承载着许多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其次,潮间带生物在保持海岸线稳定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岸线的稳定性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和维持海洋与陆地生态平衡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有效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需要制定科学且可行的管理策略。

首先,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是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通过对潮间带生物的分布、种群数量、繁殖及生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潮间带生物的生态需求和生活习性,为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保护区和限制区是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保护区和限制区的设立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潮间带生物的干扰,保护其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也是非常必要的。

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需要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

因为潮间带生态系统是跨越陆地与海洋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潮间带生物具有一定的界限性和协同作用。

在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中,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可以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享资源和技术,合力保护和管理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推动国际间的监督和执法合作,打击潮间带生物非法捕捞和破坏行为,加强国际间的法律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策略的研究对于维护海洋与陆地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潮间带生态学绪论01

潮间带生态学绪论01

潮间带生态学
潮间带
生境类型: 岩基海岸:在各种类型海岸中,潮间带生态分化最完备的要数岩基海岸。岩
基海岸可按潮汐分区或按生物分区。 沙滩:由于海浪强力冲击的结果,海岸的大部分是软相底质的沙滩。除石砾
海滩外,暴浪所及的外海沙滩非常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泥滩: 红树林: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 珊瑚礁:一种热带浅水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群落所包含的动植物种类特别
广义潮间带还包括浪花水雾所及的潮上带及喜光藻类能生 长的潮下带,有人甚至将潮下带扩展到大陆架的外缘。
潮间带生态学
潮间带
潮间带,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 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 露出水面的范围。 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潮上带,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 潮下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公尺深的地带
全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
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 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潮间带生态学
潮间带
大潮:spring tides 在农历初一 (新月) 和 十五 (满月) 的潮汐
潮间带生态学
潮间带
最大潮差在海湾(bay)内。北美芬地湾大潮潮差达15m,钱塘江海宁潮 差达8m,仁川港最大9m。
原因:海湾潮汐两个来源:一是天体引潮力直接形成,称独立潮;二 是相邻海洋中传入。海湾面积小,独立潮不超过几厘米,主要是外海 传入与地形作用结果。
北美芬地湾的固有振动周期与半日潮相近,形成共振(resonance)。 杭州湾地形呈喇叭形,水域愈来愈小,潮能愈集中,使潮波增高。常

【开题报告】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

【开题报告】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

开题报告水产养殖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位于东经112°13′~ 122°19′,北纬29°46′~ 29°52′,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

桃花岛北距舟山市普陀区政府所在地沈家门11.6km,与普陀山、朱家尖隔海相望,而西与宁波市隔海相距12km,海岸线长约57.9km。

全岛面积为41.7km2,总人口2.15万人。

金庸笔下的桃花岛是一个文学地点出现的,而作为舟山群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还没有对桃花岛的潮间带贝类组成抑或潮间带生物种类进行过系统的调查。

而其他例如,王一农等的“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初步调查”,尤仲杰等的“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以及蔡如星等的“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数的水平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落数量的水平分布与底质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

在多位研究者的工作成果中显示了我国岩岸潮间带生物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完全符合Stephensen三分带的原则;软底相海岸,由于许多种类在潮间带的分布较广,且受底质成分的影响,因此不完全符合上述原则。

通过区域性的推断,桃花岛也应如此,希通过此次调查进行证明,也希望通过这次贝类生态调查可以为以后的调查调研提供帮助。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优势种类组成;2.数量分布(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规律);3.计算几项生态学指数。

拟解决的问题:1.合理选择采集地点;2.贝类种类的正确鉴定。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按照《海洋生态调查指南》规定分4季进行调查,通过桃花岛潮间带实地采样,采集贝类;2.带回实验室整理洗净后,称重,进行初步分类,区分大类;[3]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12-20[4]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Ⅲ,群落结构[J],东海海洋,1996,14(4):21-26[5]尤仲杰,王一农.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Ⅰ,岩相生态学的研究,海洋湖沼通报,1989,(3):38-45[6]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4):67-77[7]尤仲杰,徐善良,谢起浪.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其增养殖,东海海洋,2000,18(1):50-56[8]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57-66[9]刘录三,孟伟,田自强,等.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与历史演变[J],生态学报,2008,28(7):3028-3033[10]许木启,张知彬.我国水生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9-10[11]朱明远,张学雷,汤庭耀,等.应用生态模型研究近海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34-42[12]陈慕雁,杨红生.贝类生态免疫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集刊,2007,(48):141-152[13]杨万喜,陈永寿.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及深化研究的建议,东海海洋,1997,15(1):52-58[14]张永普,郑洁,王一农.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生态特点[J],海洋湖沼通报,2000,(3):24-28[15]张永普,应雪萍,吴海龙,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海洋湖沼通报,2000,(4):26-33[16]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18(2):112-132[17]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20(4):279-286[18]范明生,王海明,蔡如星,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2-11[19]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49-56[20]赵永强,曾江宁,陈全震,等.宁波大榭开发区北岸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动物学杂志,2009,44(2):78-83[21]段学花,王兆印,程东升.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J]. 生态学报,2007,27(4):1665-1672[22]蔡如星,卢建平,薛俊增.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东海海洋,1993,11(4):30-41[23]蔡如星,郑锋,王彝豪,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及其分布,东海海洋,1991,9(3):58-72[24]蔡如星,郑锋,陈永寿,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及分布,东海海洋,1990,8(1):51-60[25]Lni T H,Lee S Y,Sadovy Y.Macrobenthes of a tidal impoundment at the Maipo marshes naturereserve,HongKon.Hydrobiologia,2002,468:193-212[26]Yamochi S.Succession of macrobenthic fauna and nitrogen budget at two artificial tidal flats in OsakaBay,Japan.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8,57:137-141[27]ZHU Sx,YANG Hl,WANG Pu,etc.Studies on Intertidal Zone Ecology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During theSummer, 2005,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25(4):359-372。

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生态群落。

它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区,也是典型的浅海水生生态系统。

潮间带的范围往往随着潮汐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被称为“潮汐区”。

潮间带不仅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一、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对于了解沿海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研究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潮间带成为一个灵敏而有用的生态指标。

研究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组成,可以为生态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使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措施更加精准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2. 促进基础科学研究潮间带作为海洋和陆地自然界的过渡区域,生物多样性景观复杂,是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针对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将对生态系统如何功能,资源利用和调节机制等方面的基本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

3. 指导资源开发潮间带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又是很多生物的栖息地。

了解潮间带内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对于指导在这一区域的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地开发潮间带资源,可以起到工业发展和保护生态平衡的双重作用。

二、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监测和调查两类。

1. 监测法监测法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采样,记录潮间带动物的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对潮间带环境的变化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2. 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拟建模拟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交互作用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某个物种在某一生态环境下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其种群结构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影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底条件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底部是影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其物理和化学属性可影响着潮间带生物的生长、定位和繁殖等。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 绿侧花海葵(Anthopleura midori) 软体动物(Mollusca)
红条毛肤石鳖(Acantlwchiton rubrolineat) 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 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 嫁虫戚(Cellana toreuma) 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 单齿螺(Monodonta labio) 拟蜒单齿螺(Monodonta turbinata) 刺履螺(Crepidula gravispinosa) 瘤荔枝螺(T. bronni)
(1.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2.宁波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3.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浙江 象山 315700)
摘要: 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 116 种, 其中环节动物 3 种, 占总生物种类的 2.6%; 软体动
物 45 种, 占 38.8%; 甲壳类 19 种, 占 16.4%; 棘皮动物 6 种, 占 5.2%; 藻类 37 种, 占 31.9%; 其
以期为海洋特别是保护区内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2009 年 3 月分别在小澳、大岙和大白礁 3 地 布设断面(图 1), 将潮间带划分为高、中、低 3 个 潮区, 每个亚区定量取样 2 次、定性取样 1 次, 调 查方法按《海洋调查规范》进行. 采样面积为 25 cm×25 cm 的定量样框, 样品用 5%的甲醛固定 保存, 在实验室吸干样品表面水分后, 用灵敏度为 0.01 g 的电子天平称重、鉴定、分析.
调查发现, 生物种类数低潮区>中潮区>高潮 区. 高潮区生物种类以短滨螺、拟蜒短滨螺、单齿 螺、日本笠藤壶和龟足等居多; 中潮区和低潮区生 物种类差别不甚明显, 而低潮区藻类分布较为丰 富. 小澳和大岙的生物种类数明显多于大白礁的 生物种类. 2.2 数量组成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摘要】:长江河口湿地是全球50个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区域之一。

大型底栖动物在河口生态系统营养关系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其多样性与分布格局的改变会引起初级生产者以及高级消费者相应的种群及群落的变化。

此外,大型底栖动物还调节着河口生态系统的许多生态功能,其群落结构的改变影响河口沉积物稳定性及物质输送等重要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

因此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分布格局,不仅有助于了解底栖动物类群对潮间带的作用,而且可为了解河口潮间带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其它生物对河口潮间带的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是河口生态学的基础,但至今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

同时,近年来长江口受人类活动干扰频繁,迫切需要了解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以应对河口受损湿地、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料。

因此,本文从陆缘潮间带和岛屿潮间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并探讨了潮间带湿地修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的演替规律等。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本次调查的地域范围基本涵盖了长江口主要的陆缘和岛屿的潮间带。

包括崇明岛、北港北沙、九段沙及南汇陆缘滩涂四部分。

2006年6月和10月对崇明岛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设置了21个采样断面,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2种,隶属于5门、41科。

6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6.20ind/m2和99.28g/m2,10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6.81ind/m2和83.04g/m2,多样性指数H’、J和D的值分别为 1.851±0.528、0.306±0.098和0.622±0.141。

优势种有无齿相手蟹(Sesarmadehaani)、天津厚蟹(Helicetientsinensis)、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河蚬(Corbiculafluminea)、中国绿螂(Glauconomechinensis)、绯拟沼螺(Assiminealatericea)、拟沼螺(Assimineasp、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largillierli)等。

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

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

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潮间带是海洋与陆地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这个独特的地带,受到潮汐的影响,环境条件极为复杂多变。

潮间带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带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巨大的资源潜力。

对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还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首先,潮间带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物学系统。

潮汐的涨落使得潮间带环境发生了昼夜、潮汐和季节等多种变化,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在这个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潮水的涨落、水温的变化以及潮间带内外两个不同环境之间的过渡。

因此,潮间带生物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相对较强。

其次,潮间带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潮间带是陆地和海洋交汇的地带,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活着各类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滨海植被以及各类鱼类、贝类等动物。

这些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形成了潮间带特有的生物群落。

同时,潮间带内有丰富的底栖有机物,间歇性的氧气供应状况以及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使得潮间带成为许多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也赋予了它巨大的资源潜力。

沿海地区人口众多,潮间带的生物资源一直被人们利用。

有些生物被用作食物,如各类海产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同时,潮间带生物还包含许多医药和化妆品的原料,如海藻、贝壳和海洋生物中的活性成分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潮间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如潮间带水产养殖、海藻饲料的生产等。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首先,对于潮间带内的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手段相对滞后,限制了我们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

其次,由于潮间带是海洋与陆地交汇的地带,受到了人类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干扰。

沿海城市化建设、海岸工程、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不完善的环境管理给潮间带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潮间带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时空变化研究

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时空变化研究

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时空变化研究潮间带是海洋和陆地之间交接的活动带,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海洋区域之一。

它的涨落潮变化、水温盐度的波动以及植物和动物的交错分布造就了独特的生物群落。

而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地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主要受到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在物理环境方面,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潮高、水温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

高潮和低潮期的变化,使得潮间带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如大部分的紫菜、裙带菜等低潮生物在退潮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对干燥适应能力很强,而高潮生物则相反;水温和盐度的变化将导致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因素,如温暖的海水会促进海藻和某些海洋动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提高海藻的次生代谢产物活性,而高盐度的海水则对鱼虾等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影响。

在生物环境方面,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主要受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竞争关系的影响。

在潮间带,存在着生物之间生长和繁殖的竞争关系。

例如,紫菜、石莼等海藻为了生存所需要的光合作用会与其他植物竞争,而鱼虾等海洋生物则为了捕食与生存而进行竞争。

这些竞争关系会影响到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形成同质化、分化和混合化等不同的生物群落。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活动存在着造成海洋污染、潮间带开发建设等诸多不利影响的过程,其中延误势、硬化海岸线、填海造地、建设港口、煤气井、石油开采、河口排污等活动对潮间带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尤其显著。

当人类活动的干扰因素降低,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也会逐渐回归自然状态。

总之,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直接影响,而是一个具有较高时空动态性和多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对潮间带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它们的演化、功能以及影响因素,以期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维护人类福利和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

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进展

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进展

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进展摘要:潮间带区标志着由陆地向海洋的过渡,虽然它在世界海洋总面积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是,人类的海洋活动却首先从这里开始,而且,至今仍然是人类进行重要海洋生物养殖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近年来由于经济动物养殖、污水排放、旅游等人为干扰日益加剧,对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潮间带处在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受海洋和陆地因子如水温、光照、波浪、潮汐、盐度和人为活动干扰的直接影响,潮间带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世界湿地生态系统中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1]。

由于潮间带是陆上污染物排放入海的必经之路,大量废物的注入和滞留给潮间带底质环境及水环境带来明显的负作用,致使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严重时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2]。

底栖动物是指那些生活于水体沉积物底内、底表以及以水中物体(包括生物体、非生物体)为依托而栖息的动物类群。

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粒径较大的基底或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

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和沉积物摄食居多。

底栖动物生活在海洋环境的“底栖区”,上至湿地潮间带区域,即从潮间带到潮下带(近海)、下至深海处,其中又可分为河口潮间带、湿地潮间带、港湾、珊瑚礁、红树林、深海热液口、海草地等各种生境区域。

潮间带底栖动物不仅能作为各种河口生物的饵料来源,而且许多大型底栖动物可供人类使用,如:河蚬、缢蛏、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齿吻沙蚕(Nephtyidae.sp)等[3]。

近年来由于经济动物养殖、污水排放、旅游等人为干扰日益加剧,对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也越来越多[4],本文就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底栖动物生态类群的划分根据分选网筛孔径大小,底栖动物可分为3种类型:大型底栖动物(大于500μm)、小型底栖动物(42~500μm)、微型底栖动物(<42μm)[5]。

沿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研究

沿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研究

沿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研究沿海潮间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环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此处成为了许多物种的聚集地。

这个独特的生境是沿海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并且对海洋保护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潮间带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是海洋潮汐充分作用的地方。

潮汐的频繁变动使得这一生态环境充满了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里,生物们需要适应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如潮水的涨落和潮间带的干湿交替。

这种适应性使得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得以丰富而独特。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与进化机制。

由于潮间带的特殊环境,生物在这里可能有着独特的适应策略,这对于生物的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也可以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潮间带通常意味着海洋环境的相对稳定和良好。

在沿海潮间带的海洋保护研究中,探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保护对策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环境变化,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受到威胁。

沿海城市的建设、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问题都对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也是保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遏制污染,可以保护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生物群落的恢复。

为了更好地了解潮间带生态系统,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研究方法。

其中,传统的野外调查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科学家们会前往潮间带,观察和记录不同物种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此外,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可以观察到更大范围的潮间带,并快速了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

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从微观角度解析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适应性。

然而,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潮间带的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研究难度较大。

第五章 潮间带生物调查(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

第五章 潮间带生物调查(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

5.3 采样 5.3.1 采样设备 1 采样器和定量框
泥、沙等底质: 25cm×25cm×30cm。 包括框架和挡板 配套工具是平头铁锨。
岩岸:25cm×25cm的定量框。 计算覆盖面积 配套工具:小铁铲、刮刀和捞网。
2021/1/16
2 漩涡分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和过筛器 a) 漩涡分选装置 用于生物样品淘洗,配备抽水机; b) 过筛器 不宜漩涡分选,用过筛器。网目1.0mm。
5.3.2 样品采集 1 生物样品采集 a) 滩涂取样用定量框,每站4个8个。 观察表面生物及数量 视底质分层情况确定分层取样
2021/1/16
2021/1/16
b) 岩石岸:用定量框,每站取1个或2个。 可采用10cm×10cm的定量框。 先计数易碎生物, 优势种的覆盖面积。 将框内所有生物刮取净。
2021/1/16
分离、登记
a)按站进行标本分离,若有余渣带回,将标本拣出归入; b) 初步鉴定,以种为单位分装,加入固定液。 c) 按分类系统依次排列、编号,写好标签分投本瓶中; d) 按新编序号分别将定量和定性标本登记于表中。
2021/1/16
称重、计算 a) 定量标本须固定3d以上方可称重, b) 称重时,吸干体表水份。 c) 感量0.01g的电子天平等。计算各种生物的个体数; d) 将称重、计数结果填入表中,并注明湿重、干重; e) 依据取样面积,换算(ind/m2)和 (g/m2)。
2021/1/16
2. 2数量组成与分布 数量组成: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为1 365. 09g/m2,
其中藻类为21. 46g/rn2,多毛类3. 34g/m2, 软体动物645. 97g/m2,甲壳动物654. 45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3 l l0个/m2,

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1.岩石岸潮间带

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1.岩石岸潮间带

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1.岩石岸潮间带
范振刚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1981(000)002
【摘要】胶州湾是我国北方沿海自然环境条件比较良好的内湾。

湾内有十余条河流,大量的营养物质随河水携带进入滩涂和近岸浅海水域,为生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栖息的生物中有不少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

如:中国对虾、贻贝、鲍鱼、牡蛎、紫菜等等都是资源丰富可供捕捞或养殖,并为群众所喜食的水产品。

这就为发展滩涂和
【总页数】9页(P117-125)
【作者】范振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 [J], 张宝琳;王洪法;李宝泉;王永强;王金宝;李新正
2.胶州湾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王洪法;李宝泉;张宝琳;帅莲梅;李新正
3.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李宝泉;张宝琳;刘丹运;王少青;王洪法;李新正
4.嵊泗列岛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III.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分布 [J], 杨万喜;陈永寿
5.嵊泗列岛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Ⅱ.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J], 杨万喜;陈永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摘要:潮间带生态学是研究潮间带出现的生物种类、分布范围、群落结构、主要优势种或经济种的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调查前确定调查的站点以及内容对于生态调查的正确度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本文介绍了潮间带调查的研究的概述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潮间带;生态调查;优势种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为海涂。

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3个区:(1)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

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

(2)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

(3)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

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

潮间带的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的变化非常大,潮间带的生物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

而人们也充分的利用潮间带的现象,发展出了潮间带地区的有益生物的养殖,潮汐能发电等有利于人类的项目。

1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意义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有计划地滩涂围垦和发展有益生物的养殖,对有害生物的防除以及对分类学[20]、古生态学、地史学[11]和环境调查[7]的研究将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是发展海洋科学的方法。

2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方法2.1 确定调查的采样的站点海岛潮间带设立几个合理的断面,而断面的中站点的多少根据生物的变化和地质的变化而确定。

潮区划分参照《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规范》[18],高潮区分2个亚区,中潮区分3个亚区,低潮区分1个亚区。

[15]在站点确定后,要做一个明显的标记,使以后采样能够在同一个位置,从而保证数据的有效。

2.2 定性采样在各采样站点以及站点附近进行定性采样,可以对定量采样提供参考。

采样的时间有按各个月或者季度采样,一般调查都是由落潮时由高潮区向低潮区采样,这样采集样品的时间和种类都能多点,不会太过于匆忙。

在站点要采集样品的次数不少于两次。

在采集样品时要把身体柔软的种类比如说多毛类,寡毛类等和身体坚硬的种类如贝类,甲壳类分开在不同的样品袋或者瓶子里。

在样品袋或者瓶子外要贴上标签记录采集地点时间。

而一些藻类要进行活体观察,所以要在进行及时观察。

不进行活体观察的藻类要进行固定,并且记录地点时间。

2.3 定量采样在确定的站点进行采样。

采样的面积是根据生物个体大小、栖息密度以及底质情况确定的,岩石岸潮间带一般是10×10cm或者25×25cm。

将确定范围内岩石表面生活的全部生物取下。

沙或泥沙质潮间带取样面积一般为50×50cm,将确定范围内之沙或泥沙挖出用纲目为1mm的筛子加水淘洗,其后将留在筛内的全部生物取出。

取样挖掘深度为30×50cm,原则上以挖不到生物为止。

2.4 整理样品野外记录应有专人负责,绘制站位分布图,记录环境基本特征等情况,并负责贴好标签。

采集好样品,回到室内后,根据标签逐站点进行鉴定样品,出现数量大的优势种要鉴定到种,鉴定不出编sp1、sp2、……。

对样品进行定量鉴定,称量和长度,宽度测量,最后按照站点统计样品数据。

2.5 计算几项生态学指数2.5.1 绘制潮间带生物定性分析记录表将每次采到的所有种类按分类系统依次列出,各种物种表明中文名和拉丁名、采集时间、地点、断面、战号及分布潮区。

2.5.2 绘制潮间带生物定量分析表记录每个站点的种类及数量,以站点为单位统计每个种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2.3.3 绘制潮间带生物种类分布表为了便于分析各种类时空分布特点,以种为单位,统计在各断面、站位、各不同季节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2.5.4绘制潮间带生物主要种类垂直分布表为了便于分析各优势种的情况,以站点为单位,统计有代表性的,数量较大的种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3 分析整理各种数据通过各种图表的显示和采样时的情况登记,分析潮间带各个采样点的差异与联系,各种类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物种与季节的关系。

4 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的进展在国内对于生态的研究调查不少[4,5,8-10],一般是通过在一段持续或者间断的时间内对于某个需要调查的区域进行调查、采样[12-14]。

如王方平等的“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1]、尤仲杰等的“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2]、邵晓明等的“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3]。

有的是环境调查,通过调查从而对改善地区环境或者加深该区域生物的利用,如蛤、牡砺、贻贝、海藻等都是可供食用或养殖的种类。

这些调查对于我们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以及生活在我们附近海域的一些种类有不少的提高[16,19-26],而有的也帮助我们开发新的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如藤壶、船蛆、苔藓虫、石灰虫等除了在潮间带有分布外[6],它们尚能附着于舰船、浮标、码头以及水工建筑物水下部分的表面生活,这类生物能使航速降低,影响助航仪器的使用效果,使水工建筑物的浮力降低和促使钢铁表面加速腐蚀,缩短使用年限,因此,对海运交通、工业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很大,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们的特性来开发新产品,提高物品的使用寿命[17]。

5 对于潮间带生态调查的展望我们都知道随着全球的经济统一化,我们与他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我们在不断的生态调查中,有许多人都发现环境污染也变得越加严重,有许多在十来年前还很多的生物都几乎灭绝了。

通过生态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引起生物消亡的原因,一般是化学污染或者是过于滥捕获生物。

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关于污染的环境调查,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王方平,黄一鸣.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1-9 1[2]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67-77[3]尤仲杰.浙江沿海滨螺科的生态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0,25(4):1-6[4]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57-66[5]李荣冠.大亚湾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生态[C].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I)北京:海洋出版社,82-91.[6]朱振勤,堵南山,赖伟.杭州湾北岸及嵊泗列岛一带岩岸固着蔓足类的生态分布[J].东海海洋, 1987,(4):47-53[7]陈国通,杨晓兰,杨俊毅,等.南麂列岛环境质量调查与潮间带生态研究[J].东海海洋;1994,12(2): 1-15[8]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洋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II.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1,20(4):279-286[9]邵晓明,蔡如星,王海明,等.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 1996,(4):35-41[10]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112-119[11]严钦尚,项立嵩,张国栋,等.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带沉积[J].地质学报;1981,(3):205-214[12]张雅芝.福建南部潮间带生态的调查研究I.岩石岸潮间带[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1990,12(2): 7-34[13]张永普,应雪萍,王一农,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 20 00,(4):26-33[14]张永普,应雪萍,黄象栋,等.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石鳖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动物学杂志,2 001,(3):5-9[15]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48-56[16]范振刚.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I.岩岸潮间带[J.生态学报,1981,1(2):117-125[17]范振刚.潮间生态学研究介绍[J].海洋科学,1978,(3):25-33[18]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6-2007 海洋生物调查.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PP1-159[19]谢进金.福建省崇武潮间带贝类的分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0,18(4):40-44[20]谢进金.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6):66-70[21]蔡如星,卢建平,薛俊增.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东海海洋,1993,(4):30-41[22]蔡如星,陈永寿,王复振.浙江南部沿岸(岩相)潮间带生态初步研究[J].海洋通报,983,(1) 51-60[23] Morton,The Marine flora and fauna of Hongkong and southern China[M].,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2,187-260[24]Morton.B.S.(ED).The future of the Hongkong seashor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9 9-150[25] A. Stephenson.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zonation between tide-marks on rocky coasts[J].J.Ecol.,1949,37:289- 305 [20] ConejeroM J U and Hedrvda C T. PCR detection of hemolysin ( vhh) gene in Vibrio harvey i [ J ]. J Gen ApplMicrobiol, 2004, 50 (3) : 137~142.[21] Pang L, Zhang X H, Zhong Y, et al. Austin. Identification of Vibrio harveyi using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toxRgene[ J ]. The Society for Applied Microbiology,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6, 43 ( 3) :249~255.[22] Di Pinto A, Ciccarese G, FontanarosaM, et al.Detection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shellfish samples using collagenase-targeted multiplex-PCR [ J ]. Journal of Food Safety, 2006, 26 (2) : 150~159. [23] 蒋鲁岩,陈光哲,祝长青,等.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寡聚核酸探针检测副溶血弧菌[ J ]. 检验检疫科学,2002, 12 (4) :11~12.[24] 李宁求,白俊杰,吴淑勤,等. 斜带石斑鱼3种致病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J ]. 水产学报, 2005, 29(3) : 356~361.[25] 张伟妮,周丽,邢婧,等. 养殖大菱虾腹水症病原菌SR1的分离及鉴定[ J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13(4) : 603~609.[26] Kwok A Y, Wilson J T, Coulthart M, et al. Phylogenetic study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pathogenic Vibrio speciesbased on partial Hsp60 gene sequences[ J ]. Can J Microbiol, 2002 , 48 ( 10 ) : 903 ~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