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述1.1 材料发展概述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使用天然纤维(如草、木)与土壤、石灰等天然材料混合制作简单的复合材料,例如草绳、土木结构等。

然而,现代复合材料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因航空工业的需求,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

此后,复合材料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的研制和应用。

70年代,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复合材料的发展。

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够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形成了各种具有特色的复合材料。

1.2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特点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重量轻: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比传统材料轻,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仅为钢材的1/5左右。

- 强度高:复合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3500MPa以上。

- 加工成型方便: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如缠绕、喷射、模压等。

这些工艺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

- 弹性优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吸收能量并减少损伤。

例如,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能够吸收大量能量。

- 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复合材料对酸碱、盐雾、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例如,聚酯基复合材料在户外长期暴露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1.3 复合材料应用由于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它们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航空航天:飞机、卫星、火箭等结构部件。

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轻质特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复合材料ppt

复合材料ppt

建筑领域
建筑领域需要使用大量的结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 、木材等,复合材料可以替代这些传统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物的结构框架、墙体、 屋顶等部件,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桥梁、高速公路等大型 基础设施项目。
其他应用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许多 领域。
汽车制造领域
1
汽车制造是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2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外壳、车轮、座 椅、内饰等部件。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质量和成本, 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
航空航天领域
01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极高,因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 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02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机翼、机身、起落架等重要部件,提高
生产成本的挑战
复合材料的制备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环 境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环保措施。
应用领域的挑战
复合材料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性能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材料 的组成和结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试验工作。
复合材料面临的机遇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复合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具有优于单一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等。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制备性、高强度和刚度、耐腐蚀和高温等特性,可满 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02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类型
热压罐成型工艺
使用热压罐将预浸料在高温高压下 固化成型的工艺。

第一章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成分构成的材料体系。

它以其各成分的优点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达到材料性能的综合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复合材料的分类主要依据是其增强相的特征,一般可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结构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将颗粒状的增强相与基体相结合而形成的材料。

增强相可以是金属颗粒、陶瓷颗粒、碳纳米管等。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高硬度等特点,常用于制造耐磨材料、陶瓷刀具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纤维为增强相的复合材料。

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腈纶纤维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层状结构复合材料是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叠加起来形成的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复合材料具有多种性能,如强度、刚度、导热性、耐磨性等,常用于制造电路板、涂层等。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发展始于20世纪。

20世纪50年代,随着塑料和树脂材料的应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60年代,纤维增强塑料的出现推动了复合材料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各个行业。

复合材料的发展主要受到科学技术的推动。

随着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预计未来的复合材料将更加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可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成分构成的材料体系,根据增强相的特征可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结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起源于古代,但真正的发展始于20世纪,受到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

未来的复合材料将更加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谷风教育)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谷风教育)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
4
材料分类: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各有千秋 扬长避短
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没有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
复合材料
参考资料#
5
参考资料#
6
10000BC
3
1、复合材料的定义
什么是复合材料 (Composition Materials , Composite) ? 要给复合材料下一个严格精确而又统一的定义是很困难 的。概括前人的观点,有关复合材料的定义或偏重于考虑复 合后材料的性能,或偏重于考虑复合材料的结构
复合材料
参考资料#
1
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复合材料----陈华辉 邓海金 李 明 (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2、复合材料概论----王荣国 武卫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复合材料--------吴人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倪礼忠,陈麒(科学出版社,2002) 5、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尹洪峰,任耘(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高性能复合材料学---郝元恺,肖加余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新材料概论--- 谭毅, 李敬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8、先进复合材料----鲁 云 朱世杰 马鸣图 (机械工业已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18
《材料大辞典》中关于复合材料的定义为:
复合材料是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设计,把两种以上的有机 聚合物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 使之互补性能优势,从而制成的一类新型材料。一般由基 体组元与增强材料或功能体组元所组成,因此亦属于多相 材料范畴。
参考资料#
19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的发展阶段
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 玻璃纤维和有机树脂制造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被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20世纪中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 碳纤维、硼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制造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耐高 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复合材料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运动 器材,如碳纤维自行车、高尔夫 球杆等,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表
现。
轻量化体育器材
复合材料能够实现体育器材的轻 量化,如羽毛球拍、网球拍等, 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安全防护器材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和抗 碰撞性能,能够提供安全防护器 材,如头盔、护具等,保护运动
员的安全。
用等方面。
提高性能与功能
未来复合材料将朝着更高性能、更多功能 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更加严苛的工程要求。
智能化与多功能化
随着智能化和多功能化需求的增加,复合 材料将进一步融合传感器、功能器件等, 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疲劳性能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 能够承受反复的载荷变化,适用于 飞机和航天器的关键结构部件。
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
汽车轻量化
定制化设计
复合材料能够显著减轻汽车重量,提 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降低排放。
复合材料具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好的可塑性和可设计 性,能够实现汽车定制化设计和制造。
安全性能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和抗碰撞 性能,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1、航空航天、武器方面的应用
波音787“梦幻客 机”半成机身材料 为轻型复合材料, 而波音777型客 机机身轻型复合 材料比例仅为12 %。由此,“梦幻 客机”更轻更省油。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2、信息电子、生物方面的应用
光导纤维,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磁带磁 盘,机壳和屏蔽
1.4
1.4
0.8
1.0
57
SiC纤维 -环氧
2.2
1.09
1.02
0.5
46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硼纤维-铝 2.65
1.0
2.0
0.38
75
复合材料和金属的疲劳破坏性能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六、复合材料的命名
复合材料在世界各国还没有统一的名称和 命名方法,比较共同的趋势是根据增强体和基 体的名称来命名,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1) 基体材料名称与增强体材料并用。这种命 名方法常用来表示某一种具体的复合材料,习惯 上把增强体材料的名称放在前面,基体材料的名 称放在后面,最后加上“复合材料”
(2)强调增强体时以增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 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概论
2011.Hale Waihona Puke 2.11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注意事项
迟到5次或旷课3次、早退3次及以上,平时成 绩为0分;
勤作笔记,课后做作业,常思考,多查资料 考核办法:平时(出勤率,课堂提问)20%,
期终考查,闭卷 80%。 联系方式:Emai:
Tel:
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复合材料绪论

第一章 复合材料绪论

第一章绪论1.1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一、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综观人类发展和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

一万年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战争也进入了冷兵器时代。

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制品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同时火药的发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

5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

十九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铁路交通的发展。

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之核材料的发现,又将人类引入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核军备竞赛,同时核材料的和平利用,又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材1料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新的阶段。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二、复合材料的提出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同时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在现代高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领域的发展,使材料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因而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另外对材料的质轻、高强、高韧、耐热、抗疲劳、抗氧化及抗腐蚀等特性也日益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如现代武器系统的发展对新材料提出了高比强高比模;吸波、隐身;抗穿甲性;减振、降噪,抗激光等。

很显然,传统的单一材料无法满足以上综合要求,当前作为单一的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虽然仍在不断发展,但是以上这些材料由于其各自固有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3
1-1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 是由界面分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组 分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构成的 性能优越的多相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 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 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 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4
相(Phase)
23
24
细观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连续相分类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25
细观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分散相分类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复合材料
晶须增强 复合材料
26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增强
短纤维增强
纺织复合材料
纤维的两端达到制成的 复合材料构件的边界
复合材料导论
Introduction to Composite Materials
轻型产业学院 吴玲
1
第一章 绪论 0 1 2 3 4 材料科学简介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的发展简史 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类 复合材料的性能
2
复合材料导论
第一章 绪论
1-1 1-2 1-3 1-4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复合材料的发展简史 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类 复合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命名
•强调基体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 •强调增强体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基体与增强体材料共用:玻璃纤维增强 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37
复合材料的命名
• • • • • • MMC (metal matrix composite) FRP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GF/Epoxy SiCf /Al SiCp /Al SiCw/Al

【材料课件】第一章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pptx

【材料课件】第一章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pptx
7
偏重于考虑复合后材料的性能 诸如(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的组分材料结合在 一起,复合后的整体性能应超过组分材料,保留了所期 望的性能(高强度、刚度、轻的重量),抑制了所不期望 的特性(低延性)。
8
(2) 复合材料是多功能的材料系统,它们可提供任何 单一材料所无法获得的特性;它们是由两种或多种成分 不同,性质不同,有时形状也不同的相容性材料,以物 理形式结合而成的。
9
偏重于考虑复合材料的结构,诸如: (1)复合材料是两种或多种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组合而成的
一种有用的材料。 (2)复合材料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性质或不同
组织相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3)复合材料是不同于合金的一种材料,在合金中,每一
种组分都保留着它们独立的特性,而构成复合材料时,仅取它 们的优点而避开其缺点,从而获得一种改善了的材料。
16
吴人洁教授“在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一文中指出:复 合材料将由宏观复合形式向微观(细观)复合形式发展。微观 复合材料包括:均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内部析出的增强相和 剩余的基体相构成的原位复合材料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 包括用纳米级增强体的复合材料以及刚强棒状分子增强的分 子复合材料等。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定义所阐述的主要有两点,即组成规 律和性能持征。
12
从广义上讲,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性质 的组分组合而成的材料。但在现代材料学界中,复合材料专指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相态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 三维结合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17
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不同的物质组 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关于复合材料的定义如下: 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 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原组成材料 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 而获得更优越的性能,与一般材料的简便混合有本质区别。

《复合材料概论》课件

《复合材料概论》课件
这些制备方法的选择取决 于所需的复合材料的性能 和用途。
化学反应法:通过化学反 应将增强材料与聚合物结 合,形成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这些制备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金属 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喷射沉积法:将增强材料与金属熔体一 起喷射并沉积在基体上,形成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概论》课件
•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 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结词
复合材料的定义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材料,各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界 面。
详细描述
复合材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 材料。这些原始组分在复合材料中保持相对独立,并能够共同发挥作用,以满足特定的
智能复合材料是指具有感知、响应和 自适应能力的复合材料,是未来复合 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复合材料的发展带 来了新的机遇,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 材料性能、增强材料功能等方面具有 显著优势。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复合材料的推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复合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 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推广绿色复合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善界面性能是提高复合材料 性能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通 过表面处理、偶联剂等方法来
实现。
03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主要包括
聚合物溶液法:将增强材 料浸渍在聚合物溶液中, 然后去除溶剂,形成复合 材料。

第一章_复合材料绪论资料.

第一章_复合材料绪论资料.
(2)复合材料的性能显著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 (3)通过各种方法混合而成。
第一章
1-2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复合材料的定义:
在“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和“材料大辞典”中将复合 材料定义如下:
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 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与一般材料的简单 混合有本质区别,既保留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 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原组分 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越的性能。
良好的功能性能
第一章
1-3 复合材料的特性
各种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材料
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玻璃钢 碳纤维/环氧 有机纤维/环氧 硼纤维/环氧 硼纤维/铝
密度 g/cm3
7.8 2.8 4.5 2.0 1.45 1.4 2.1 2.65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103MPa 105MPa
1.03
2.1
0.47
高性能增强剂(碳、硼、Kevlar、氧化铝、SiC纤 维及晶须等)增强高温聚合物、金属、陶瓷和碳(石墨) 等复合材料。
第一章
1-2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结构复合材料:用作承力和次承力结构。要求具有质量 轻、高强度、高刚度、耐高温以及其它性能。 功能复合材料(单一):电、热、声、摩擦、阻尼等。 包括机敏和智能复合材料。
0.75
0.96
1.14
1.06
问题讨论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世界 是由物质组成的。材料则是人类用来制造 产品的物质,显然,材料是有了人类之后 才产生的。
这句话所论述的哲学观点是否正确。
第一章
1-2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普通复合材料: 普通玻璃、合成或天然纤维增强普通聚合物复合材料, 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 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课件

复合材料 课件

02
手糊成型是一种手工操作工艺,将增 强材料浸渍在树脂中,然后将其铺放 在模具上,通过刮刀或刷子去除多余 的树脂,最后进行固化。该工艺简单 易行,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但生产效 率较低。
03
喷射成型是一种半机械化或全自动化 工艺,将树脂和增强材料通过混合器 混合后,通过喷嘴喷涂在模具或制品 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层,然后进行 固化。该工艺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 型制品的生产。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
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盐等化学 物质的侵蚀。
环境适应性
某些复合材料能够适应极端环境,如高湿度、紫外线暴露等。
阻燃性
一些复合材料具有阻燃性,能够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
03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0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基体和 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制备工 艺主要包括手糊成型、喷射成型、模 压成型和树脂传递模塑等。这些工艺 通常需要使用树脂、填料、增强材料 和其他添加剂,通过混合、涂布、浸 渍和固化等步骤来制备聚合物基复合 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模压成型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工艺,将预浸料或干纤维 增强材料放在模具中,加热加压固化后得到制品。该工艺生 产效率高,制品尺寸精度高,适用于中小型制品的生产。
树脂传递模塑是一种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工艺,将预浸料 或干纤维增强材料放在模具中,通过注射器将树脂注入模具 中,浸渍纤维后进行固化。该工艺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型 制品的生产。
建筑领域
桥梁和高层建筑
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桥梁和高层建筑的 承重结构,以减轻重量并提高结构的 稳定性。
建筑材料
复合材料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如钢筋 混凝土的替代品,以提高建筑物的耐 久性和性能。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克服“热障”
不锈钢:米格—25战斗机 钛合金:SR—71高空侦察机 复合材料:航天飞机、不重复使用的卫星 返回舱表面
降低飞机结构质量
为了减轻飞机结构 质量,20世纪七八 十年代,有时宁可 提高成本,并牺牲 某些技术保障性 (如检测性和修复 性)也要采用复合 材料结构。
X-29
降低飞机结构质量
现在的干线客机、小型公务机和运动飞机上大量 使用复合材料,有的复合材料用量占结构质量的 70%—80%
金属基复合物: 比强度、比模量大,高温下仍具有 很好的强度 较好的耐高温性、韧性、导热性
性能和应用
性能和应用
陶瓷基复合物: 耐高温、磨损腐蚀,抗氧化,硬度大 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 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 增强材料(俗称玻璃钢), 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 称。复合材料的早期发展是 伴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 而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和铝合 金、钛合金、钢并驾齐驱的 飞机结构材料。并且以其明 显独特的优势在其他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基体材料: 金属及金属合金、聚合物、陶瓷材料等
分类
按增强材料分: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硼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复合材料 混合纤维复合材料
分类
按基体材料分: 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性能和应用
聚合物基复合物: 比强度、比模量大 耐疲劳性能好 减震性好 性能可设计性 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复合材的定义及组成分类
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复合材料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
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用 适
当的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 材料性能优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第二章 复合材料基本特性、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第五章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子及界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复合材料的定义
什么是复合材料 (Composition Materials , Composite) ? 要给复合材料下一个严格精确而又统一的定义是很困难 的。概括前人的观点,有关复合材料的定义或偏重于考虑复 合后材料的性能,或偏重于考虑复合材料的结构
第七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第八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九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章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第一章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 Matthews和R.D.Rawlings认为,复合材料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元或相组成的混合物,并应满足下面 三个条件:
(1)组元含量大于5%; (2)复合材料的性能显著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 (3)通过各种方法混合而成。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重于考虑复合材料的结构,诸如:
(1)复合材料是两种或多种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组合而成的 一种有用的材料。
(2)复合材料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性质或不同 组织相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3)复合材料是不同于合金的一种材料,在合金中,每一 种组分都保留着它们独立的特性,而构成复合材料时,仅取它 们的优点而避开其缺点,从而获得一种改善了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复合材料的定义较易被普遍接受,它不仅明确指 出复合材料是“通过人工复合的”和“有特殊性能的”材 料,而且还指明了复合材料的组分、结构特点及与其他种 材料(如简单混合物、化合物、合金)的特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合材料是多功能的材料系统,它们可提供任何 单一材料所无法获得的特性;它们是由两种或多种成分 不同,性质不同,有时形状也不同的相容性材料,以物 理形式结合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这Matthews和Rawlings给出的定义,钢铁及其合 金不应属于复合材料,如Co—Cr—Mo—Si合金不属于 复合材料,因为这种合金经过熔化和凝固过程;而仅有 像SiC颗粒强化的Al合金这种混合而成的材料才属于复合 材料。因此有人认为可将复合材料划分为广义复合材料 和狭义复合材料。
材料分类: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各有千秋 扬长避短
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没有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
复合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0000BC
复合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复合材料----陈华辉 邓海金 李 明 (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2、复合材料概论----王荣国 武卫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复合材料--------吴人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倪礼忠,陈麒(科学出版社,2002) 5、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尹洪峰,任耘(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高性能复合材料学---郝元恺,肖加余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新材料概论--- 谭毅, 李敬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8、先进复合材料----鲁 云 朱世杰 马鸣图 (机械工业已出版社,2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重于考虑复合后材料的性能
诸如(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的组分材料结合在 一起,复合后的整体性能应超过组分材料,保留了所期 望的性能(高强度、刚度、轻的重量),抑制了所不期望 的特性(低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复合材料的某些组分在复合后仍然保持其固有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区别于化合物和合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广义上讲,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性质 的组分组合而成的材料。但在现代材料学界中,复合材料专指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相态的组分所组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可定义为: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 三维结合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根据上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应不包括自然形 成的具有某些复合材料形态的物质、化合物、单相合金和 多相合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面五点概括了复合材料的特点: 1、复合材料的组分和相对含量是由人工选择和设计的; 2、复合材料是以人工制造而非天然形成的(区别于具有 某些复合材料形态特征的天然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