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内部对腾讯公司的深度解析演讲稿20101115
腾讯英文介绍作文
腾讯:连接世界的数字巨擘Tencent, a global technology giant,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people live, work, and communicate. Founded in 1998,the company has grown from a small startup to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and influential brands in the world, with a presence in almost every aspect of digital life.At the heart of Tencent's success lies its diverserang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each designed to cater to the unique needs of its users. Whether it's WeChat, theall-in-one communication app that has revolutionized social networking, or QQ, the instant messaging platform that has been a fixture of Chinese digital life for decades,Tencent's products have become integral parts of daily life for b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But Tencent's reach extends far beyond social media.The company is also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gaming industry, with popular franchises like "Honor of Kings" and "Leagueof Legends" attracting millions of players worldwide. Tencent's gaming platforms provide a rich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 for gamers, while also fostering a vibrant and competitive esports community.Beyond its consumer-facing products, Tencent also has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enterprise market, offering a rangeof cloud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that help businesses streamline operation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Tencent's innovation and commitment to user experience have been key to its success. The company's commitment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has allowed it tostay ahead of the curve in the rapidly-evolving digital landscape. Tencent's products are not just tools; they are platforms for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that help people stay connected to the world and each other. The company's global reach is also impressive. With a presence in over 2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Tencent has become a truly global brand, connecting people from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This diversity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mpany's products and services but also helps foster a more inclusive and connected world.In addition to its business success, Tencent is also committed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company has invested significant resources in areas such as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blic welfare, demonstrating its commitment to societal well-be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 the digital age continues to evolve, Tencent remains at the forefro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leading the way in connecting people, businesses, and ideas. With its diverse rang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strong global presence, and commitment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encent is poised to continue its legacy of connecting the world in the digital age.**腾讯:数字世界的连接巨头**腾讯,这家全球科技巨头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
腾讯的企业文化全解析
腾讯的企业文化全解析谈起腾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为什么腾讯那么成功呢?这估计与腾讯的企业文化是离不开的。
下面为大家了腾讯的企业文化全解析,欢迎阅读参考!我在xx年加入腾讯,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一直负责腾讯内部的企业文化。
这是大家普遍对于腾讯文化的印象,有点我们主观的感觉,公司办公环境很好,办公桌椅2千块钱一把,业余生活很丰富。
每年的年会都会搞很多噱头,大家说这个公司很吸引人等。
我们总是不断想做一些创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更好玩,也让做这块工作的同事更有成就感。
腾讯内部每年都会做满意度调研,文化一直是所有指标当中最核心的,而且能得到80多分,是最高分,比其他平均分60分高很多。
大家对于腾讯文化的认同度,以及腾讯文化在所有员工和管理干部身上体现程度的认同都非常高。
在外部,腾讯有很多前员工,我们在内部有很深的感觉,离开腾讯的人非常少会说这家公司的坏话。
腾讯会做一些离职员工的调研,很多人谈到腾讯之所以成功,除了对用户的关注,对内部管理的方式很好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腾讯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以及文化建设。
腾讯是一家非常包容的公司,像我的装束特别像搞艺术的,其实我是做HR的,做企业文化,负责包括敬业度、员工行为的管理和一些偏劳动关系的部分。
在腾讯大家不会觉得你穿着打扮有什么奇怪,你的装束并不代表和你这个人有必然的联系。
有人说腾讯很低调,这跟老板有关,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化腾,他不爱出来说话。
低调有低调的好处,大家很务实,活干好了就行,不用夸夸其谈,不好的一点是像文化是做喉舌工作,一定要发声,找老板出来说话就很难。
腾讯文化形成了一种时刻面对“在老板不喜欢出来说话的情况下,怎么做好工作”的命题和挑战。
现在来介绍腾讯人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工作,为什么打造了这样的文化。
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共识:文化到底是什么?借用乔布斯的表达:文化不是纸面上怎么宣传,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
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企业里面一群什么人,用什么方式,什么样的思想做什么事情,决定这家企业文化的特质。
腾讯与新浪
用知名策划人叶茂中先生的话就是:微博的一个重要特质是信息的传递,它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递,最终形成裂变反应。但是这种信息传递模式,需要依靠用户的转发和评论;而推动这一裂变反应的导火线就是微博所传递的内容本身。在微博营销过程中,首先要避免像新闻发言人那样说官话,枯燥无味的新闻稿在这里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才能被消费者持续关注。
并且,新浪网作为媒体起家,较之腾讯的即时通讯起家,思想上更为深度,人群更为成熟化。
因此:
新浪微博:人群偏中青年,职业多为,办公室一族。思想更为深度,活跃。以军事、财经、旅游、国内新闻、社会动向等主要关注点。
腾讯微博:人群偏学生化,青年化。职位多为,学生一族、以15-25为多。活跃人群为:15-20左右。以游戏、生活、娱乐为主要关注点。
对于微博营销的作用,微博已经成为营销战争游戏中不可忽视的一件利器。微博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这里会聚了互联网内最活跃的1亿多用户,他们大部分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群体,引导着当前的社会舆论导向,更是未来商业市场最具购买力的主流消费群。但如何使品牌通过微博与他们建立沟通的渠道,架设传递品牌价值的平台,还需要企业多费些脑筋。
网上有太多,关于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区别、差异等的文章,我想这篇文章大概可以算作是盖棺定论的一篇文章,总结性的一篇文章了。
用户属性:
新浪网与腾讯网虽然都创办于1998年下半年,但是新浪的早期发展实力、人气积聚度均高于腾讯,积累了早期一批中青年忠实用户,如今都已经向中老年转化。加之,新浪的服务除了新闻以外,以邮箱、论坛、博客为主,犀利的评论也曾经是新浪的风格,这些服务功能也为新浪微博积累下了一批中老年特色的用户。而腾讯的服务则以即时通讯QQ、腾讯空间、游戏、同学录等为特色,风格上较新浪更为时尚、更“炫”、更符合青少年心理,这些服务和风格为腾讯微博积累了一批远比新浪微博更年轻的用户。 (摘自:微博有性别吗—— 谈新浪与腾讯微博的差异 )
2019腾讯优秀员工发言稿范文_会议发言稿_
2019腾讯优秀员工发言稿范文腾讯是一间伟大的公司,如今它公司的产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羡慕能在腾讯获得优秀员工称号的大佬,在羡慕的同时,小编也在此奉上几篇优秀员工范文供大佬们参看。
范文(一)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大家好!请见谅我用这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大家进行汇报。
很荣幸能得到这么好的机会站在这个讲台上代表深水部进行发言,简单的谈谈自己在xx公司的点点滴滴。
我的发言主要分了三个部分:回忆自己在历程,分享自己在收获,及感谢让我成长。
第一部分,回忆在历程。
刚踏入时,我才工作了两年,对海工这个行业什么也不太懂什么也不知道,这时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不定期的举行培训,学习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自身素质,我们才能够不断的成长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公司,很高兴也很幸运能加入这个年轻的大家庭中,伴随着它的成长,并见证着我的成长。
来这公司已经快三年了,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已经经历20来个了,有些做得很好,有些做得很一般。
但是在每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通过领导的指点、同事的分享,总能收获到自己想要提高的经验或者知识,对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分享自己在收获。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信息的更新传递越来越快了,特别是我们这些依靠着技术吃饭的工程师来说,挑战也就更大了。
每天对着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过虑,在最短时间内吸取自己的需要,以保证顺利的完成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以上的种种都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找一条自己合适的路来走。
在三年工作中,通过各类型的项目锤炼,渐渐的总结出了一个体会,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进行概括: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思考是行动的先导。
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知识、思考、行动的相互作用,其中思考是最为关键的。
今天,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
以上我说的这段话,在无数的场合中我们也曾听领导说过,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营销策略比较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营销策略比较摘要:2011年,中国微博市场基本已经成为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之间的对决。
本文基于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营销大环境的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四个方面对两者具体的营销策略做横向比较,并从用户注册数、用户活跃数、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三个方面对两者的营销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营销策略;营销效果谷歌前副总裁李开复曾说“微博,将改变一切”,预言微博将成为互联网上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中国微博的现实发展状况也确实印证了李开复的预言。
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进行内测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其他互联网公司进行尝试。
然而当新浪微博用户成爆炸式增长直达千万时,同业们开始将目光瞄向微博这块蛋糕,纷纷加入微博阵营。
2009年11月,百度I贴吧正式推出;2009年12月,搜狐微博正式上线,采用Facebook模式;2010年1月,网易微博正式上线内测;2010年3月,腾讯微博也开始对外小规模测试,借助于QQ庞大的用户群,其微博开始面世不久就宣布用户量超过一亿人。
可以说,一时间微博江湖,风起云涌。
尽管目前四大门户之间的微博之战竞争激烈,但是从目前的微博用户数、用户活跃数等多方面的指标上来看,其竞争格局基本已锁定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两大微博势力之间的竞争。
两家公司的较量从拉拢名人,争夺焦点事件刊发权,再到抢占细分的用户群体,而微博品牌营销更是一直持续在两家公司的竞争之中。
目前学界关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研究较多,对如何利用微博开展营销的研究也不少,但是立足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本身研究这两者是如何营销其微博产品的则相对较少。
仅有的几篇相关文章中研究者多为从其营销的某一方面进行介绍,少有运用营销传播的相关理论对其如何营销微博产品进行系统研究。
而目前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营销策略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还没有出现。
本文试图以市场营销学的4P策略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新浪和腾讯的微博营销策略和营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门户网站如何开展微博营销提出一些建议。
Tencent案例分析(核心竞争力)
Tencent案例分析(核心竞争力)腾讯竞争力分析2013301200023雷靖靖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兴起,日益庞大的上网群体让人们嗅到了其中潜在的巨大商机,免费的.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股市高潮,中国第一批网络英雄们风起云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于1998年11月11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马化腾在大学主修的是计算机及其应用,93年毕业后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
可以猜测实用软件概念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在1999-2000年左右,他仿照ICQ开了OICQ,吸引力相当数量的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个名称。
随着OICQ的用户数的几何级增长,每月以几何级增长的服务器托管费用也让腾讯不堪承受,但却苦于找不到盈利模式。
腾讯探寻OICQ的盈利模式从网络广告开始,在2000年7月25日的新一版软件中,一个BANNER 广告条被塞在消息接收端中。
相对于每天新增注册用户几十万(最高时每天新增用户曾达80万)、一个月就要新加两台服务器的投入而言,网络广告有点杯水车薪。
整个2000年,腾讯都在两个传言中度过:传言之一是腾讯将要全面收费;传言之二是腾讯要被卖掉,收购方是TOM或脉搏网。
这两个传言都和腾讯“快没钱了”有关,并且,对“快没钱了”的佐证是,OICQ软件停止了免费的新用户注册。
幸运的是,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梦网”。
当时,腾讯的情况是,拥有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而且这些用户中是含有大量的消费诉求的,但是,腾讯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
然而,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犹如一道闪电,惊醒蛰伏的腾讯。
微博研究资料新浪与腾讯
1、未来资产:《新浪微博研究报告》此篇报告由未来资产互联网分析师Eric Wen与Vincen Sun合作完成。
前言:这份报告是对新浪微博的全方位解读。
新浪目前已经在微博领域赢得先发优势,在用户数量上正试图与腾讯相抗衡,不过在公司营收上,其最大竞争对手是百度。
我们给予新浪微博20亿美元估值,并认为其将挑战腾讯在社交应用领域的霸权。
腾讯在规模上有优势,但是新浪在影响力上占了上风。
与此同时,我们维持新浪“持有”评级,但是将其目标价上调最高至80美元。
在中国新一轮SNS爆发期,我们认为腾讯将在营收上领先于新浪。
摘要: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14%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微博,其中新浪的市场份额接近87%,腾讯接近8%(附1);新浪目前正遭到腾讯全产品线的围攻,在综合六类互联网社交沟通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对比中,腾讯占有88%份额,但新浪只有2%;我们对新浪微博估值为20亿美元。
估值的一半依据来自广告收入,另一半依据增加用户活跃程度所带来的营收;但是这样一来会造成对新浪自身其他板块的营收总体照成20%的减额。
如果以40x2011PE(36x ex-cash)衡量,新浪已经很贵;但以28x2012PE(24x ex-cash)估算,新浪股价将是合理的。
全文共分为九大部分:1.按浏览时间衡量新浪微博占87%市场份额2.新浪微博与腾讯的整体数据对比3.腾讯全社交产品围攻新浪微博4.移动互联网对微博竞争格局的影响5.新浪微博移动互联网平台地位尚未奠定6.新浪微博能够盈利的三大原因7.新浪微博估价20亿美元每ADS 30美元8.投资中国SNS市场选腾讯而非新浪微博9.微博如何应对其他社交应用产品的挑战研究正文1.按浏览时间衡量新浪微博占87%市场份额自新浪推出微博产品一年后,中国已有14%的互联网用户使用微博服务,在中国最常用网络应用程序中排名第16位。
2010年中国微博用户增加5倍,总浏览时间增加11倍。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微博的上述市场份额更高。
2011高考语文 2010年11月热点话题作文素材
语文:2011高考作文素材:11月热点话题一3Q大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0年11月3日傍晚,腾讯做出“艰难的决定〞,让用户必须在QQ和360之间做出选择。
其间两家公司多次弹窗,发表公开信,互相指责。
11月22日,工信部对360和腾讯进行公开通报批评,责令两家公司5日内公开道歉。
次日两家公司均公开道歉,并恢复兼容。
虽然纷争在表面上已结束,但这场纷争引发的关于隐私、创新、垄断、合作、竞争等话题的讨论仍在继续。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企业竞争不能坏了规矩李强奇虎360和腾讯QQ的互联网战争不断升级,硝烟弥漫;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巨头,利用网络黑公关互相造谣抹黑;燕京与雪花展开啤酒大战,不惜在销售终端采用彼此封杀的手段,甚至大打出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针对国内一些企业之间的激烈恶性竞争,人们这样感叹。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进行竞争本来天经地义,但有个前提,得遵守游戏规那么,不能脱离法律和道德的轨道恣意妄为。
都说商场如战场,可一旦坏了规矩,某某缺德,不择手段,企业间的竞争难免沦为“不义之战〞“流氓打群架〞。
记得三年前,三名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窃取了本公司包括新开发饮料样品在内的商业某某,企图卖给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以牟取利益。
然而,百事可乐公司却并不领情,而是主动向可口可乐公司告发了此事,最终这三人被绳之以法。
百事可乐公司这么做,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有悖常理,其实却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如果百事可乐公司接受了这一商业某某,即便在商业上占据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必须承担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一旦东窗事发,企业积百年之力建立的信誉和形象将毁于一旦。
而且此例一开,行业和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势必遭到破坏,因为对手同样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这就启示我们,规那么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一利百利,一损俱损,企业无序竞争,得到的是一时蝇头小利,失去的却是整个市场和长远发展。
腾讯公司SWOT分析教案资料
腾讯公司SWOT分析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的增值产品。
本文将针对腾讯公司的总体战略以及商业模式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腾讯公司的总体战略是: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基于此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QQ、腾讯网、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网络平台,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
腾讯采取的是平台级公司的商业模式。
优势和竞争能力:1.庞大的用户网络以及超强的用户关系链是腾讯公司最大的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
腾讯在成立初期的主要产品OICQ(早期的QQ)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平台。
据统计,目前QQ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超过6亿。
2.基于庞大的用户关系网络,腾讯能够实时直接触达最大范围用户,使得平台上的应用产品对于用户的可发现能力直接增强,从而使得用户对新产品有快速的认知。
这样当腾讯想要开发一个新产品时,会有现成的接收群,从而在短时间内赶上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
3.同样也是基于IM平台,使得腾讯在接受用户反馈时独具优势。
这样腾讯推出的新产品在迭代的过程中,会不断改良。
这种公司与海量用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4.产品多,涉及面广,广告吸引力大,财力雄厚。
腾讯拥有门户网站腾讯网、QQ即时通讯工具、 QQ邮箱以及SOSO搜索;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腾讯推出的QQ空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空间,并与我们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需求方面,QQ宠物、QQ游戏和音乐、电台、电视直播等产品,同时,还为手机用户提供了多种无线增值业务;在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c2c电子商务平台。
所以成为了众多广告商的目标,加之增值产品多且销量好,利润丰厚。
深度剖析
深度剖析——奇虎360公司360的战略短板有三:其一,是装机量与用户实际的使用时长极不匹配,与用户的有效接触时间短;其二,缺乏二级业务,无法与用户建立需求细分的、深入持续的联系;其三,缺少身份认证体系,其安全业务的基本模式天生是匿名的。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看空这两支股票(苹果和奇虎 360,编辑注)。
关于苹果,前前后后写过不少帖子,基本上也阐明了理由。
而对 360 的相关阐述比较少,对于看空的理由,一直缺少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和说明。
这次,我想把功课补上。
首先对自己的过往做一点简单的说明。
开始关注 QQ 是在 1999 年,从此一直密切关注这家公司和这款产品的一举一动。
2000 年给电脑报写稿,曾经发表过国内最早的 OICQ2000 的功能介绍文章(非软文),后来兼职帮朋友公关公司做软文,写过上百篇关于 QQ 无线产品的枪稿。
2003 年进入网络游戏业,恰逢腾讯进军网游,阴差阳错之下,算是《凯旋》项目的半个亲历者。
2004 年进盛大,给老板做的第一篇分析报告,就是关于 QQ 的竞争优势及应对策略方面。
客观来说,到 2006年创业之前,我应该是国内比较少的长期关注并研究腾讯发展史的第三方研究者。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是说 360 么?扯 QQ 做什么?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现在买 360 的朋友,我是指国内的美股投资客,不知道有多少是当年错过了腾讯控股的。
2004 年腾讯以3 块 7 港币 IPO,十年不到,不算中间所有的分红,股价已经是在 250 块钱往上了,不复权就已经是将近 70 倍的涨幅,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据我所知,不少人买 360,多多少少是受到了腾讯控股的影响,希望前者可以复制后者一路的走势,成为第二个 QQ ——当然,也许有些投资者有更深远的想法,我所指的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
360 与 QQ ,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很多人都有论述,简单来说三个字:装机量。
而两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的人比较少,能说出个所以然的更不多。
腾讯的企业文化范文
腾讯的企业文化范文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
下面是为你的腾讯的企业文化,希望对你有帮助。
品牌标识1999年,QQ升级为Beta3版本,开始设计品牌Logo。
之后从公司美工设计的鸽子、企鹅等几种小动物的形象中选定了企鹅这个形象。
第一次设计的企鹅是黑白写实的。
10月,腾讯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QQ做成了稍微有点胖的样子,还增加了一条围巾。
之后腾讯找来专业设计公司在基础上再设计,脖子上围的黑围巾改成了一条鲜艳的红围巾,一只眼睛圆圆的,另一只眼睛眨巴着。
而Q妹妹之后也正式亮相。
xx年12月30日,腾讯更换了新的品牌标识,由绿、黄、红三色轨迹线环绕的小企鹅标识构成了品牌标识的主体,也是品牌标识中最为醒目的部分,将腾讯网“以用户价值和需求为核心”的品牌内涵体现无余。
球形标识以QQ为中心,向外扩散成不断运转的世界,喻示腾讯从最大的即时通讯社区起步,随着用户需求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业务范围和运营领域不断拓展;围绕主球体发散的彩色轨迹线,强调不断流转、延伸的意义,喻示腾讯网以用户价值和需求为核心的不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在线生活的多种需求。
腾讯QQ小企鹅的标志不会退出互联网的舞台,将作为互联网即时通讯的代表继续承担起满足用户信息传递、共享和沟通的职责,也将传递互联网娱乐的精彩气息,继续为广大网民带来欢乐。
愿景最受欢迎的互联网企业: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引导并超越用户需求,赢得用户尊敬;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使员工具有高度企业荣誉感,赢得员工尊敬;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合作伙伴共成长,赢得行业尊敬;注重企业责任,用心服务、关爱社会、回馈社会,赢得社会尊敬。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关注不同地域、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关于腾讯公司管理模式分析演讲
企业文化
• 愿景 • 使命 • 价值观 • 经营理念 • 管理理念 • 人才发展
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 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 ICQ!“
发展历程
1999年2月,腾讯在互联网上推出OICQ的第一个测试 版本包含的功能十分简单,仅仅只包括简单的在线即时通 讯功能,但其界面设计令人称赞不已,事实上,尽管到现 在为止,腾讯已经先推出十来个版本以上的QQ软件,但 其界面仍然没有任何改变,这表明,从一开始,腾讯 OICQ软件的界面设计是十分合理的。
管理团队
• 许晨晔:主要创办人,首席信息官 • 许晨晔,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信息官,全面负
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 展工作。1998年创立本集团之前,许先生在深圳数据通信 局任职,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 销售管理经验。 • 刘炽平:总裁 • 刘炽平,腾讯公司总裁。2005年加盟腾讯,出任本公司首 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 于2006年升任总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营。 2007年, 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 注重长远发展,不因商业利益伤害用户价 值;
• 关注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 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 重视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尊重用户感受, 与用户共成长。
管理理念:关心员工成长
新浪内部对腾讯公司的深度解析ZZ.
↑ 16.1%
↑ 13.2%
4.28亿
QQ空间活跃帐户
QQ Online Users: 6.08M Growth:9.7 %
覆盖
90%以上中国网民
↑ 10.4%
680万
QQ游戏同时在线用户
2330万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包月用户
Telecom Value Added Services Package User: 23.3M Growth: 14.8% 来源 : 腾讯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
Revenue (2010 Q1)
Internet Advertising
Telecom Value Added Services
单位:亿元人民币
100M RMB
Internet Value Added Services
数据来源 : 腾讯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
SINA 新浪 Copyright 1996-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缓。另一方面,用户平均在线时间不断增加表明
慢;我们将持续对未来的
马化腾201005
SINA 新浪 Copyright 1996-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3
导读
腾讯的三大主营业务 Tencent’s Core Business
Telecom Value Added Services
1999年开始免费注册,全部由数
Tencent’ Tencent ’s “Cyber Living” Living” Strategy
User Account System
QQ 群号
QQ群是QQ的一种附加服务,是一 个聚集一定数量QQ用户的长期而稳定 的公共聊天室。 QQ群的号码也是系统随机生成。 QQ群分为普通群、高级群和超级 群,不同等级的群,服务权限不同。 2009年11月11日,QQ群等级正式 推出,采用金色皇冠和数字作为标识。 群积分由人气值、贡献值和参与值 组成。
腾讯的企业文化全面解析
腾讯企业文化全面解读2010-09-08 14:38 作者:juice阅读:525 热1举报 | 分享腾讯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如此稳健、快速的发展更让人对腾讯企业文化好奇。
下面是小编在官网收集到的腾讯企业文化以供参考。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自成立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
愿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将以长远的眼光、诚信负责的操守、共同成长的理念,发展公司的事业。
与公司相关利益共同体和谐发展,以受到用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的尊敬为自身的自豪和追求;坚持“用户第一”理念,从创造用户价值、社会价值开始,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同时促进社会文明的繁荣;重视员工利益,激发员工潜能,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员工价值的最大实现;通过成熟有效的营销、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的利益增长,给予股东合理的回报;与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成长,分享成长的价值;不忘关爱社会、回馈社会,以身作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不分国界,在全球互联网行业、全球华人社区不断强化腾讯的影响力,保持综合实力在全球前三名。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腾讯以高品质的内容、人性化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可靠、丰富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腾讯的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持续关注并积极探索新的用户需求、提供创新的业务来持续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腾讯通过互联网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价值观:正直,尽责,合作,创新正直:做人德为先,正直是根本;保持公正、正义、诚实、坦诚、守信;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公司制度,从而自爱自强。
尽责:负责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求;不断追求专业的工作风格,不断强化职业化的工作素质;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有杰出的肩负责任的能力,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
“3Q”之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3Q”之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作者:李凯丁玉平来源:《现代企业》2011年第05期2010年11月3日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360随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又立即关闭WebQQ服务,使该客户端失效,至此360和QQ之间的战争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事后虽然在政府各部门的调节下最终QQ与360能够相互兼容,但是腾讯QQ与360还是受到了网民的一片唾骂。
目前为止,这场争战已基本结束,可以断定的是这场争战最终的受害者是广大消费者。
这场商战看似仅与法律相关,但是其中也隐含着众多的经济学原理,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个人对这场商战背后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一、腾讯QQ与360所处市场的分析首先,腾讯QQ目前是中国市场上起步最早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国内拥有着强大的客户群和市场,目前在国内的即时通讯软件中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就中国目前通讯软件的发展情况应该可以看出它并不符合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中要求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但是就腾讯QQ而言,在国内市场上确实存在其相近的替代品,例如MSN、飞信、阿里旺旺等,因此,在此并不能将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定位为完全垄断市场,将其界定为寡頭垄断市场可能更加合理。
其次,360仅为一种普通的杀毒软件,目前的杀毒软件众多,而360在技术上并无优势可言,其在杀毒软件市场上具有很多替代品,但是由于其可以永久性免费使用,在此条件下,使其可替代性减弱,垄断性增强,主要表现在360在国内市场上拥有几亿用户。
因此,360凭借其免费性在中国的市场占据了半边天,在此同样将其在中国所处的市场环境界定为寡头垄断市场。
二、商战中各自行为的经济学原理确定了腾讯QQ与360所处的市场环境之后,接下来将分析在这场战争中QQ与360之所以这样做的经济学意义。
首先,为什么腾讯敢于发出公告让客户在QQ与360之间二选一。
虽然在腾讯发出公告后,受到一片骂声,近6成的用户也表示如果不能兼容将会卸载QQ,支持360,但是最终真正将制裁QQ付诸行动的人却很少有(至少笔者身边愤怒的QQ用户很少有卸载QQ的),这也是腾讯敢对广大消费者做出这种公告的原因。
腾讯五虎曾李青互联网企业家年会励志演讲稿
腾讯五虎曾李青互联网企业家年会励志演讲稿大家好:我从腾讯出来五年了,大概投了2-3亿在天使投资,投资了大约50家公司,去年有一家公司上市(淘米),还有一家公司卖了1亿美金(第七大道卖给了搜狐畅游)。
在这家企业中(第七大道),我们是200万投资,2年变1亿人民币,交了2千万的个人所得税(笑)。
过去5年内,我们碰到过很多企业家、很多工程,有一些成功的,也有一些失败的。
我发现成功总是有共性的,失败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们自己也在总结,什么样的企业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
我重点分享一下在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第一,不投跨行业创业。
比方原来做游戏的人要做电商,原来做互联网社区的要做游戏。
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这种跨行业创业失败概率都会比拟高。
可能有人会问,“曾总这个不对了,当年你们腾讯创业的时候也跨行业了。
〞对,我们创业的时候互联网行业刚刚开始,不要忘记腾讯最早也是参与深圳电信互联网建设的,马化腾在润迅是做寻呼台,Call机和IM都很相近的,我们都是搞通讯出身的。
在这个行业比拟成熟的时候,如果你进行跨行业创业往往专业经验不够,所以很容易导致失败。
第二,不投综合素质不高或者核心能力不强的公司。
例如,投资游戏公司,你的核心研发能力,有一项不行,这种工程根本上成功的概率就不高。
还有一类是综合素质不高,可是有人问:“你们为什么会投综合素质不高的工程?〞有时候在泡沫的情况下,我们脑袋发热就投了,随后会发现投完3个月,就懊悔了,当时怎么会投这个工程呢?去年在投资环境泡沫的情况下我们投了假设干工程,导致今年上半年关公司的数量比去年多了很多。
最近我发现办公室的同志们怎么都换电脑了,换大屏幕的电脑了,我一问,他们的答复是,“老板,上面的两个公司关门了,只剩下电脑,那个电脑是做美术的,屏幕都很大,就搬回来我们自己用了。
〞第三,创始人不和睦的公司容易分裂。
2、3个人合作,产品还没有出来团队就闹矛盾了。
曾经有一句话,“创业的伙伴关系是比婚姻关系更难维持的关系〞。
演讲稿--关于腾讯的企业战略管理
关于腾讯的企业战略管理—演讲稿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企业,如您所见,就是这只企鹅—腾讯。
这个在即时通讯领域里当之无愧的霸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腾讯全称……是……是……我们来看看腾讯是如何一步步到达今天的霸主地位的。
腾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期。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民营互联网企业。
在成立之初,受到ICQ启发的腾讯,专注于建立开发面向企业的网路寻呼系统的软件;仅仅在成立几个月后,腾讯拓展了该项服务,开通即时通信。
2000年5月QQ用户注册数达500万。
然而数以万计的网络用户让腾讯处于尴尬的局面,毋庸置疑,QQ的迅猛发展及强大的吸引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而公司为了养活QQ,每天都必须花费一笔巨额费用,这是一个处于初创期的小型互联网企业所无法承担的。
QQ 用户群的快速扩张并没有给腾讯公司带来销售收入,不仅如此,公司还需要承接其他小型的项目以获得资金,投入到产品的市场推广与维护中,企业在财政压力下几乎要将QQ的所有权出售。
2000年8月,新浪从广告业务上的获利给了腾讯公司新的启示,OICQ的信息窗口上出现了Banner广告。
此前并不熟悉广告业务的腾讯开始尝试在广告上获取收益。
由于QQ庞大的用户群,Banner广告带来了惊人的曝光率,广告收入占到了当时公司总收入的70%多。
但是随后的网络泡沫给腾讯公司浇了一盆冷水,广告业务的收入在2001年2月锐减了一半。
除了在广告业务上做文章以外,腾讯公司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2000年11月,腾讯推出了会员服务,向付费的用户提供免费用户享受不到的服务,会费为每年120~200元不等。
然而,由于不成熟的电子商务市场以及高额的会员费,最终付费的会员只有3000多名,公司远远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随着2000年互联网寒冬的到来,腾讯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资金困难,若想继续发展,公司必须另辟蹊径。
腾讯公司与联通与移动通信推出“移动OICQ”服务,随着移动梦网的发展,腾讯的移动OICQ业务蒸蒸日上从而使腾讯扭亏为盈,实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
2023腾讯优秀员工发言稿范文(通用3篇)
2023腾讯优秀员工发言稿范文(通用3篇)2023腾讯优秀员工范文篇1重各位领导们,嘉宾们,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国内营销市场部,运营科科长,黄。
在此我谨代表贝尔莱德20xx年度30位优秀员工,上台发言!谢谢大家!在发言之前,请允许我把这个《感恩有您》的视频作为我发言的背景音乐,谨此表达我对公司领导说不尽的谢意与感恩!这次,能被评为公司20xx年度优秀员工,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感谢公司对我们的厚爱与信任,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爱,感谢同事们对我们的认可。
我们可能从不同的时间加入到公司,但我们都是从一名普通的员工,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一步一脚印的走到今天这个舞台上,在这过程,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认真教导和资深同事们的热心帮助,是他们培养了我们,给予我们机会和自我发挥的空间!与贝尔莱德一起走过了几年的风风雨雨,品尝到了工作的艰辛与快乐,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提升,我们对现有的工作充满了自信!在工作当中,我们都把贝尔莱德当作自己的家,把贝尔莱德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与贝尔莱德同甘共苦!看到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被评为优秀员工,更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维护好优秀员工的形象。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要想赶上经济大发展的潮流,迎头博击,我们就要赶上公司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就要紧密地团结在公司领导层的周围, 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每一项工作,为贝尔莱德的事业做大做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此,请容许我分享一个视频,是我们公司总经理梁永健先生在今年一次营销会议中的发言,他明确了贝尔莱德的梦想和方向,并表达了他对贝尔莱德全体员工的寄望的。
请大家细细倾听!其实很多关注梁总微博的同事都知道,我们的梁总几乎每天都比乔布斯睡得晚,每天都比乔布斯起得早,在这样的一位领导带领下,大家说,贝尔莱德的离苹果还会远吗?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给与我们贝尔莱德总经理梁永健先生,请让我自作主张,代表全体同事,对您说声:“老板,你幸苦了!”最后,我分享一下本人待人处事态度,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启发吧!1、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