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Pathology)第一节细胞与组织适应
病理学 第一章 绪论,细胞组织的适应、损失与修复 ppt课件
35
1. 细胞水肿
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胞质中充满淡红色 细小颗粒。
36
2. 脂肪变性
指除脂肪细胞以外的细 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 滴增。多发生于,如心、 肝、肾的实质细胞,以肝 细胞最多见。 (1)肝脂肪变性 (2)心肌脂肪变性
37
突击小测
1.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31
一、变性
指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
常见的变性有: 1. 细胞水肿 2. 脂肪变性 3. 玻璃样变性
3. 黏液样变(自学) 4. 病理性色素沉积(自学) 5. 病理性钙化(自学)
32
1. 细胞水肿
指细胞内水和钠的过多积聚,称为细胞水肿。好发于 心、肝、肾等。
• 病因:感染、缺氧、中毒及高热等。 • 机制: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Na+-
织中。
55
二、坏死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而累及细胞核时,呈现代谢停止、结 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叫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
坏死 凋亡(自然死亡)
56
二、坏死
活体局部细胞、组织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病因与发病机制:
强烈致病因素
组织细胞可逆性损伤
溶酶体破坏
溶酶体酶释放
细胞崩解
坏死
特点:酶溶性坏死
57
12
突击小测
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A.神经性萎缩 B.失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
13
一、萎缩
病理变化 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色泽变
病理学课件: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脑液化性坏死(肉眼观)
脑液化性坏死(镜下观)
94
[特殊类型]
脂肪坏死——
创伤性 酶解性
见于: 形态:
大体:
95
脂肪坏死
96
3)纤维素样坏死
[概念] 发生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病变
呈小灶状,局部组织结构消失,呈细丝、 颗粒状红染的纤维素样物质。
97
98
(4)坏 疽
特点:组织坏死+腐败菌感染 黑— FeS 臭— H2S, 吲哚,粪臭素等
[特殊类型]干酪样坏死
特点:坏死彻底,含脂质多 大体—淡黄、松软、细腻, 似奶酪 镜下—不见原组织残影, 无定形颗粒状
87
肺干酪样坏死
88
89
(2)液化性坏死
[概念] 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
态。
90
[形态特征]
组织坏死+溶解液化
91
[机制]
与组织结构有关 与病因有关
92
[举例]
脑,脊髓的液化性坏死(脑软化) 脓肿
41
[机制]
缺氧 线粒体能量代谢
ATP
细胞膜
Na-K泵 细胞内Na+
水
42
[病变]
大体—浑浊肿胀 光镜—颗粒变性、气球样变 电镜— 线粒体、内质网肿胀
43
44
45
46
[后果]
可复性
47
2.脂肪变 fatty change, fatty degeneration
[概念] 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
[概念] 组织间质内出现黏多糖(葡萄糖胺聚
糖、透明质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病变 处的细胞及纤维成分排列疏松,细胞常 呈星状、多角形或梭形,有突起相互连 接。
病理学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PPT课件
化生的类型
上皮组织的化生 鳞状上皮的化生 柱状上皮的化生
间叶组织的化生: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
36
化生通常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 细胞之间或间叶细胞之间。 由一种上皮细胞转化为另一种上皮细胞(如 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一种间叶细胞 转化为另一种间叶细胞(如纤维组织转化为 软骨组织或骨组织)。
9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
10
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缺血性萎缩
11
2、压迫性萎缩
12
3、废用性萎缩
13
去神经性萎缩 ——脊髓灰质炎
14
萎缩的发生机制
蛋白合成减少,蛋白降解增加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皮质激素,甲状腺素,TNF
自我吞噬(autophage)
15
萎缩的病理变化
大体:萎缩的器官体 积缩小,重量减轻, 色泽变深(褐色萎 缩):被膜皱缩,边 缘变锐。
16
心肌褐色萎缩
17
镜下观:
光镜:实质细胞体积变小,可伴细胞数目的减少。 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等萎缩细胞胞质内可出现脂褐素颗粒 (lipofuscin)。
电镜:线粒体、内质网等减少,自噬泡(vacuoles) 显著增多,自噬泡内的细胞碎片不能被消化而以膜包绕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即脂褐素。
18
缺氧 hypoxia,缺血 ischemia 化学因子 Chemical agents 感染 Infection agents 免疫反应 Immunologic reaction 基因缺陷 Genetic defects 营养失衡 Nutritional imbalance 物理因子 Physical agents 老化 Ageing
37
鳞状上皮化生
38
病理学笔记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病理学笔记第⼀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病理学(pathology):是⼀门研究疾病发⽣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第⼀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节适应※适应的概念:(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产⽣的⾮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适应的分类:萎缩、肥⼤、增⽣、化⽣。
⼀、萎缩(atrophy):※(⼀)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或数量减少⽽致的器官或组织缩⼩称萎缩)(⼆)分类1、⽣理性萎缩:⼈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然地发⽣⽣理性萎缩。
如⽼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肌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例如:尿路结⽯时,由于尿液排泄不畅,⼤量尿液蓄积在肾盂,引起肾积⽔,肾实质发⽣压迫性萎缩。
(3)失⽤性萎缩:例如:如肢体⾻折⽯膏固定后,由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局部⾎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肢体变细。
(4)神经性萎缩:例如:脊髓前⾓灰质炎病⼈,由于脊髓前⾓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发⽣萎缩。
同时,⽪下脂肪、肌腱及⾻骼也萎缩,整个肢体变细。
(5)内分泌性萎缩:例如:下丘脑-腺垂体缺⾎坏死等,可引起促肾上腺⽪质激素释放减少,导致肾上腺⽪质萎缩;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都可萎缩。
(6)⽼化与损伤性萎缩:例如:慢性胃炎时胃黏膜萎缩和慢性肠炎时⼩肠粘膜绒⽑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萎缩。
(三)病理改变:1、⾁眼—⼩、轻;2、镜下—实质细胞缩⼩、减少;间质增⽣举例:1、肾压迫性萎缩(⼤体)(⾄少⼀幅图⽚,圈出病变典型部位,并加以⽂字说明)注:双侧肾脏,肾脏体积增⼤,肾盂积⽔,形成多个囊腔,肾实质被压明显变薄。
2、肝细胞压迫性萎缩(镜下)(⾄少⼀幅图⽚,圈出病变典型部位,并加以⽂字说明)注: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交界处分明,交界处肝细胞细胞形态改变,核形状呈长条状改变,细胞间质界限不清。
病理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课程复习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知识框架重点内容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萎缩的类型。
熟悉肥大、增生、化生的分类。
了解生理性的萎缩、肥大、增生。
1.萎缩(atrophy)1.1概念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1.2萎缩的原因和分类2.肥大(hypertrophy)2.1概念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2.2肥大分类2.2.1生理性肥大2.2.2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
3.增生(hyperplasia)3.1概念组织或器官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3.2增生的分类4.化生(metaplasia)4.1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
4.2化生的类型4.2.2间叶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如成纤维细胞损伤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
链接(1)具有较强的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器官组织(如子宫、乳腺),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
(3)同胚层上皮化生较多见,跨胚层化生少见。
化生改变了原有细胞的功能,甚至导致恶变。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掌握(1)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2)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3)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类型和结局。
熟悉病理性色素沉着,营养不良性钙化。
了解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1.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细胞膜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血缺氧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遗传性变异。
2.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2.1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 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并伴功能低下,代谢紊乱。
病因消除后多可恢复正常,因此是非致死性、可逆性损伤。
2.1.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1)概念:因线粒体受损,ATP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细胞内Na+、O积聚。
(完整版)病理学笔记(全面、重点)
病理生理学笔记(重点)绪论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改变:肉眼—小、轻;镜下—实质细胞缩小、减少;间质增生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如老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不是数目的增多)。
1、代偿性肥大:细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偿的意义。
2、内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发的肥大称为内分泌性肥大。
3、生理性肥大:妊娠期妇女子宫增大。
4、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心肌肥厚—晚期心力衰竭。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1、生理性增生:生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女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2、病理性增生: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雌激素异常增高,导致乳腺的增生EF:肥大和增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常常同时发生,并且可因同一机制而触发。
例如,妊娠期子宫既有平滑肌细胞数目的增多,又有单个平滑肌的肥大。
对于不能分裂的细胞(如心肌细胞),则只会出现肥大而不能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是由于组织内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细胞分化的结果,通过改变类型来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
病理课件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整理
现在是38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现在是39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脾脏白髓中央动脉玻变
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1)部位:瘢痕、纤维化的肾小球、A粥样 硬化斑块等。
(2)肉眼:灰白、半透明、坚韧、无弹性→毛 玻璃状。
细胞内的变性是可逆的,细胞 间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现在是26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细胞水肿 (cellular swelling)
(一)概念:指水、钠在细胞内过多积聚所致 的细胞肿胀。
(二)好发部位:心、肝、肾等器官实质细胞
现在是27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三)病因与机制
缺氧、感染、中毒等因素使线粒体受损,生物氧化 功能降低,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钠泵障碍,使水 和钠在细胞内过多积聚。
(二)好发部位:心、肝、肾等器官实质细胞,其 中以肝脏为最多见。
现在是34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三)病变 1.肉眼:肝体积均匀性肿大,边缘钝,包膜紧张 ,色淡黄,质软,比重减轻。切面有油腻感,正常 肝纹理消失,实质隆起,间质下陷。 2.镜下: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空泡。 (四)结局: 可逆。
现在是30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现在是31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肝细胞水肿
现在是32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二、脂肪变性
(一)概念:正常不含脂滴的细胞出现了脂滴, 或正常含有少量脂滴的细胞(饱食后的肝细胞) 脂滴增多,称为脂肪变性。
现在是33页\一共有80页\编辑于星期四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究
C(cytology)细胞学检查—针吸病变组织或采集
方
病变处脱落细胞涂片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 肿瘤普
法
查、筛选;需活检证实。
动物实验
实验病理学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尸体剖检 (18世纪中 ,Morgagni)
颅底骨折 伴出血
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内镜标本、粗针穿刺 石蜡切片(slide,5μm)
平衡 homeostasis
正常人体组织、细胞等受到神经、内分 泌和基因调控 ,保持相对稳定。
基因调控
体内环境
体外环境
正常细胞和组织可以对不断变化的体内、 外环境作出不同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的反应性 调整,保持细胞生命活动。
生理性负荷过多或 过少或轻度持续的 病理性刺激
↓ 适应性 变化
致病因子 刺激增强 应答 加强
病理学的概念
--—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 (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 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 包括代谢、机能和 形态结构的改变)、结局和发展演进及转归的 医学基础学科。 (重点)
病
(本质)
理 变
化
形态变化 代谢变化 机能变化
临 床 (表象) 表 现
超微结构观察— 观察病变组织的亚细胞结构。
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细胞内DNA、测定DNA倍体类型及 肿瘤细胞的生长分数(S+G2/M的比例),用于淋巴细胞的分 型。
图像分析技术—属于定量病理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病变 组织和细胞进行客观的精确的定量,以弥补形态学观察(定性) 的不足。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杂交、PCR、DNA 重组、测序等。
(一)最基本的形态学观察方法 大体观察,肉眼观察 主要是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尺、秤等 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性状进行观察 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 病变组织制成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细胞涂片、HE染色或巴氏染色、光镜观察
病理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5
一、萎缩 atrophy
定义: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 变小,或数目减少称为萎缩。
48
眼观器官肿大,包膜紧张、色灰黄。边缘圆钝,切
面油腻感
49
细胞体积轻度增大,胞浆内出现大量脂滴。
50
大小不等球形脂滴,大者将核挤到细胞一侧。
51
脂肪肝(SudanⅢ染色)
苏丹Ⅲ 桔红色,苏丹Ⅳ猩红色,锇酸 黑色,油红O 红色52
(2) 心肌脂肪变性
灶性:多见左心室心内膜下和乳头肌 弥慢性:两侧心室心肌弥漫淡黄
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可以增生, 甚至使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即假性肥大。
对机体的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轻 度萎缩则有可能恢复,重度则最终导致细胞 的死亡。
8
睾丸萎缩
9
10
11
心肌萎缩
正常心肌
12
二、肥大 hypertrophy
定义: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本章节主要讲授的内容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细胞凋亡 细胞老化
2
正常细胞和组织——反应性调整 生理负荷变化,轻度刺激——适应性变化 超出耐受——损伤性变化:轻度,可逆
严重,不可逆,死亡 3
状纤维细胞散在于灰蓝色的粘液基质中。 举例:胶原病---如风湿病,甲低---粘液性
病理学(Pathology)
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炎症性萎缩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 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
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 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
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 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 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 2化学物质和药物 3物理因素 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 6内分泌因素 7免疫反应 8遗传变异 9衰老 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 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损伤的形式:可逆性损伤(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坏死) 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病理生理学》课件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ppt
妊娠期孕激素↑ ↓
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 ↓
病理性肥大
子宫肥大
细胞肥大的机制和形态学改变:
原癌基因↑→DNA和RNA含量↑ ↓
细胞器数量增多,结构蛋白合成活跃 ↓
功能增强
细胞可不可以无限肥大以适应环境压力
正常心肌细胞血供
合成幼稚收缩蛋白 凋亡
心力衰竭
肥大心肌细胞血供
三、增生(hyperplasia)
钙皂
乳房创伤→脂肪细胞破裂
钙离子
Liquefact坏死 钙皂
(3)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
光镜: 胶原纤维崩解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 物质,嗜酸性,与纤维蛋白染色性质相似,故名。
病理性萎缩:(按原因分类) 1、营养不良性萎缩:蛋白质缺乏、血供不足、消耗过多。 2、压迫性萎缩:如尿路梗阻致肾盂积水→肾萎缩 3、失用性萎缩:久卧床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4、去神经性萎缩:脑或脊髓神经元受伤致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脑垂体缺血→ACTH↓ →肾上腺萎缩
蛋白质缺乏
血供不足 消耗过多
乳酸堆积←缺氧 ↓
氧化障碍
高脂饮食
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
营养不良→体内脂肪分解↑
饮酒→线粒体 功能改变 滑面内网
甘油三酯合成增多
脂蛋白、载脂蛋白合成减少
CCl4中毒→内质网结构破坏、酶抑制
(三)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在HE 切片上,细胞内或间质中均质红染蛋白质蓄积。 1.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病理性或生理性胶原老化。 光镜:成片均质红染物质(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
增生与肥大常伴随存在。
子宫内膜增生 乳腺增生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1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虎斑心
答案:C
3.玻璃样变
定义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集
分类
细胞内玻璃样变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细小动脉壁玻璃样变
发生部位 细胞质内
细胞间质(纤维组织) 细胞间质(动脉壁)
沉积物质 各种蛋白
胶原蛋白
血浆蛋白
举例
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小滴(溶 酶体与尿中蛋白质融合); 浆细胞粗面内质网—Russell 小体 (免疫球蛋白); 酒精性肝病肝细胞—Mallory 小体 (中间丝前角蛋白)
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5
2005‐138‐X.符合变性的改变有
A.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B.细胞内的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C、细胞核固缩
D.为可逆性损伤
答案:ABD
1.细胞水肿
机制
缺血、缺氧、中毒,ATP↓,细胞膜 Na+‐K+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离子积聚,大 量水分子进入细胞
常见部位
肝、心、肾细胞
中心类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绕有淋 风湿病 巴细胞、浆细胞和风湿细胞
Negri 小体
病毒包涵体
狂犬病
狼疮(LE)小体
抗核抗体攻击胞核,核呈均质状一 SLE 片,并被挤出胞体
(2)各种细胞可能出现的可逆性损伤
细胞
可逆性损伤类型
12
肝细胞
细胞水肿、脂肪变、淀粉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玻璃样变
心肌细胞
细胞水肿、脂肪变、淀粉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
1.肝细胞脂肪变:慢性肝淤血(小叶中央);磷中毒(小叶周边);严重中 毒和传染病(全部小叶) 2.心肌细胞脂肪变(虎斑心):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 3.肾近曲小管基底部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附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Atrophy(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包括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Hypertrophy(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包括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常伴数量增加*pseudo hypertrophy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细胞增生,以维持器官的体积,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的体积增大*hyperplasia (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体积增大*metaplasia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不可能发生于神经纤维组织*squamous metaplasia (鳞状上皮化生) 慢支时,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的过程*intestinal metaplasia (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转化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degeneration (变性) 又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cellular swelling (细胞水肿) 又称水变性,是细胞损伤时最早出现的改变。
系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K过多。
无机盐、乳酸等蓄积,导致渗透压升高,加重水肿*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 (脂肪变性) 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中*tigroid heart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脂肪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心肌脂肪浸润)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深入心肌细胞间*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 又称玻璃样变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HE染色呈嗜依红均质状;Rusell小体由于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而形成。
《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2.病理变化 共同特点:①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色泽变深,细胞器大量退化。 ②萎缩细胞胞质内可出现脂褐 素。③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可 以增生(若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称为假性肥大)。 以心肌褐色萎缩为例
病因:营养不良性萎缩。
病变:
LM:心肌细胞变细,纹理不清,间质增宽,心肌细胞核两端 有脂褐素沉积。
冠状动脉弯曲。
心肌萎缩
心肌萎缩,脂褐素
LM:心肌细胞变细,纹理不清,间质增宽,心肌
细胞核两端有脂褐素沉积。
脂褐素脂褐素
脑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变深变宽。病变可呈 弥漫性或局限性。
压迫性萎缩
Here is a kidney with much more advanced hydronephrosis in which there is only a thin rim of remaining renal cortex. Such a kidney is nonfunctional.
(二)、肥大
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 细胞、组 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hypertrophy)。 肥大的组织、器官常伴发细胞数量的增多(增 生),即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1. 分类: ⑴.以原因分类:
工作负荷↑- 代偿性肥大;
激素刺激-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
⑵.以生理病理分类: ①.生理性肥大(physiological hypertrophy): 妊娠期子宫和哺乳期乳腺肥大,常兼有增 生,属于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
肉眼: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心脏呈褐色,心尖变锐, 包膜皱缩,冠状动脉弯曲。
3.后果 ①萎缩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和/或分解增加,②大多功能下降, ③去除病因后,轻度病理性萎缩的细胞有可能恢复常态(可 逆性病变),但持续性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病理学的概念
--—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 (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 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 包括代谢、机能和 形态结构的改变)、结局和发展演进及转归的 医学基础学科。 (重点)
发病机制:病毒→肝细胞病变 (研究疾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影响因素,即发病学
pathogenesis)
病变:肝脏形态、代谢、功能的变化
结局和转归:病变肝细胞的进一步演变规律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损伤的修复
病
普通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为各种不同疾病
机能变化 — 脏器功能检查(心、肺、肝、肾功能)
代谢变化 — 相关酶学及代谢物检查
(血糖、转氨酶、 尿酸)
形态变化 — 超声及影像学检查(X片,CT)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以病毒性肝炎为例
病因:肝炎病毒(研究疾病的始动因子即 病因学etiology);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颅底骨折 伴出血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内镜标本、粗针穿刺 石蜡切片(slide,5μm)
HE染色 (常规染色) (Hematoxylin-Eosin Stain) 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
理
炎症
共同病变基础,是
学
பைடு நூலகம்肿瘤
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
内
容 系统病理学 —在总论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器官
系统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基础课 ➢ 桥梁课 ➢ 直接服务于临床(病理科工作)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杂交、PCR、DNA 重组、测序等。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二、为什么要学习病理学?(Why?)
因为您想成为一名救 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 Because you want be Medical Doctor!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What 's meaning of the learning?
a.认识疾病本质的理论基础 The found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ractice b. 临床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Golden standards for clinic diagnoses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因为病理学是桥梁课程、主干课程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医学名家怎么看?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检测组织中未知的抗原或抗体。其实用范围包括病因诊断、 免疫疾病诊断、肿瘤诊断。
超微结构观察— 观察病变组织的亚细胞结构。
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细胞内DNA、测定DNA倍体类型及 肿瘤细胞的生长分数(S+G2/M的比例),用于淋巴细胞的分 型。
图像分析技术—属于定量病理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病变 组织和细胞进行客观的精确的定量,以弥补形态学观察(定性) 的不足。
(一)最基本的形态学观察方法 大体观察,肉眼观察 主要是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尺、秤等 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性状进行观察 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 病变组织制成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细胞涂片、HE染色或巴氏染色、光镜观察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二)病理学的其它研究方法及新技术
意义:明确诊断,评价疗效,展示预后,指导治疗
究
C(cytology)细胞学检查—针吸病变组织或采集
方
病变处脱落细胞涂片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 肿瘤普
法
查、筛选;需活检证实。
动物实验
实验病理学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尸体剖检 (18世纪中 ,Morgagni)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病
(本质)
理 变
化
形态变化 代谢变化 机能变化
临 床 (表象) 表 现
病理变化 :同义语 — 形态变化、形态改变、病变 概 念 — 肉眼及光镜下的形态变化
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诊断疾病的过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殊检查
病理诊断
(有创性 、 “金标准” 、最常用)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细胞学检查: 痰,尿,分泌物,渗出物,针吸物 涂片(smear)、染色
显微镜观察
细胞学诊断(定性、佐证)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三)病理学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 三 ) 人体病理学 病 (外科病理
A(autopsy)尸体剖检 —尸检:对死亡 者的遗体
进行病理剖检 意义:临床判明死因、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积累资料、收集病理标本。
理 学、诊断病 B(biopsy)活体组织检查 —活检:用局部切取、钳
学 的 研
理学)ABC
取、细针穿刺、搔刮、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 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病 理 学基础 (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绪论
病理学绪论
(Pathology Introduction)
what?
why? How?
病理学基础(Pathology) 第一节细胞和 组织的适应
一、什么是病理学 ?( W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