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ppt完美版1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4e53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5.png)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学会用“家”来形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家庭环境。
2.理解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家庭温暖和和谐。
3.培养孩子们感恩家庭的情感,增强孩子们热爱家的意识。
4.学会用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来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们树立合作、理解、体谅的观念。
二、教学环节1. 情境热身说“我的家在这里”,引导孩子们以图片、声音、五官、语言等多项方式表述自己家的位置和特点,感受家的温馨和幸福。
2. 观看视频观看《家在哪里》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中的场景,体会到人与家的情感联系。
3. 听故事让孩子们聆听《互帮互助的家》,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关系,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4. 分组互动让孩子们按照小组,互相分享自己家庭的特点、互帮互助的场景等,感受到家庭美满和温馨。
5. 合唱歌曲教唱《家的温暖》,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三、教学方式情境热身、观看视频、听故事、分组互动、合唱歌曲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亲子互动、语言表述、课外阅读等方面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家的概念,能否用词语来表达家的位置和特点;检查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理解情况,是否掌握了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的内涵。
五、延伸拓展1.家庭共建:开展“我的家庭”主题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在家庭微信群中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规划家庭目标和家庭责任。
2.家教启蒙:指导家长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言辞,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3.探究家庭文化:鼓励学生通过采访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辈,探究家庭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做为课外阅读,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更广泛人文历史文化的窗口。
《我在这里长大》完美版(共19张PPT)
![《我在这里长大》完美版(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b74fd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8.png)
故本题选C。
【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漫画反映的内容不是美国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美国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
回忆邻居带给自己的温暖 性,①不符合题意。 6 我家的好邻 ⑥《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邻里间的温暖 回忆自己带给邻居的温暖 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人借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 居 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解读
《5 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课名 5 我的家在这里
话题
内容
了解居住地的空间环境特征
体会居住地里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带给自 热爱这里的一 己的快乐和温暖
《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材解读
《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材解读
课名
话题
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①说法错误,全国各地农村共同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不是“联系的普遍性”,而且“人居环境差是全国
了解与自己家乡相关的信息 各地农村共同存在的问题”这一判断不符合事实;②符合题意,浙江经验是个性,却包含着共性,能为其他地方提供基本遵循;③符合题意,同一性具有条件性,矛盾双方在一定 我的家乡在哪里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推广浙江经验作为条件,可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④错误,浙江经验寓于浙江各地的具体经验之中,而且题干强调用浙江经验去指导我国农村人居环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52eab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对自己家庭成员、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的认知和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培养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庭,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
2.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相处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方式,分享自己的感悟。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6.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家庭树,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增进亲情意识。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61dc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9.png)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我是谁、我的家在哪里、我爱我家。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观念,他们对家庭有深厚的感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认识较为片面,只关注家庭的物质生活,忽视家庭的精神生活。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的分工和责任不够了解,缺乏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
3.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以及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情感。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
2.准备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庭?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https://img.taocdn.com/s3/m/38c704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2.png)
分担家务
邻里之间应该分担家务,共同 维护居住环境卫生和整洁。
邻里活动
01
02
03
组织聚会
邻里之间可以组织聚会,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 谊,增强社区凝聚力。
参加社区义工
邻里之间可以参加社区义 工,为社区提供服务和支 持,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邻里之间应该共同维护社 区公共设施,如电梯、公 共照明等,以确保大家的 生活便利和安全。
家乡发展
经济状况
简要介绍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主要产业、GDP等。
教育事业
介绍家乡的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 ,如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
医疗卫生
介绍家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疗资 源,以及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方面取 得的成就。
家乡骄傲
历史名人
介绍家乡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以及他们对家乡和全国的影响
。
自然景观
让学生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父母要照顾孩子、做家务等。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介绍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 关系等。
亲子沟通
教育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并能够主动与 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介绍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观察社区、了解社区,增强学生对社 区的感性认识。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 能力。
02
家庭篇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介绍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中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成员, 并能够简单介绍他们的职业、爱好等特点。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https://img.taocdn.com/s3/m/a4a011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是否学会了如何与邻居友好相 处并互相关心?
是否更加懂得尊重和关心家庭 成员,承担自己的责任?
是否更加珍惜学校和班级的集 体生活,并乐于参与其中?
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思考与建议
对家庭
建议家长加强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关心,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幸福感。同时,孩子也应 该主动承担家务和学习的责任。
对学校
建议学校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之间 的友谊。同时,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进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 径之一。家长通过言传身教, 向孩子传授家庭观念、价值观
和文化传统。
社会活动
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社区庆典 、传统节庆等,可以让人们更好 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对 家的认同感。
媒体传播
媒体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书籍、影视作品、网络等渠 道,可以传播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 观,影响更多人。
他们通常负责照顾家庭中的下一代 ,提供经验和智慧。
其他亲戚
如叔叔、阿姨、堂兄弟姐妹等,他 们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为家庭带来 更多的欢乐和支持。
家庭关系的特点
亲密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亲情关系,他们 相互关心、尊重和支持。
责任共担
家庭成员之间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 的幸福和繁荣贡献力量。
长期相伴
慰藉和庇护。
社会基础
家是社会的基础单元,家庭和 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至关重要。家的文化传 承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强
社区凝聚力。
文化认同
家的文化传承有助于人们对自 己文化的认同和自尊心。在这 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不仅继承 了传统文化,还将其传递给下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7311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png)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的家在这里(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社区生活是培养儿童公民意识的重要领域。
关注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是儿童形成公民意识的重要实践。
三年级的儿童已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识,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并不清楚社区生活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不太了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区生活意识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淡薄。
因此,本册书根据“社区与家乡”这个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主要包括从地理位置,从空间中的人、物、事的角度了解社区和家乡,引导学生为社区和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的家在这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我能做点什么”。
前者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后者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者有先后逻辑关系。
本节课我围绕后者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公民的责任意识。
由于此课是为微课推送,师生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我把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学习形式转化为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学习,主要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发现居住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能想办法解决,让居住地更美好。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并且能用的自己方式,参与当下社区的防疫工作,为社区安全出一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有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求改进方法。
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难点:增强责任感,做社区小主人。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2课时)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56611b9ed630b1c58eeb524.png)
3、请你找出你的小区里需要改进的地方,说说会如何去做。
(板书:找问题、说点子)
预设:
(1)小区垃圾没人管,我会这样做……
(2)水渠遭到破坏,我会这样做……
(3)生活区道路被占,我会这样做……
(4)小区绿地被占,我会这样做……
2、学生交流自己居住地有哪些需要改进地方,提出建议并进行分类。
2、讨论交流,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讨论交流,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问题探究,增进对居住地的了解,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找改进的方法。
课前准备:了解社区开展的活动,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为社区公共事务的改进和完善提建议,寻找解决方法。
2、展示课前“居住地考察任务单”,看到听到介绍自己的小区就起立,跟自己的邻居打个招呼!
要求:通过访谈家人、小区业主、保安等人,搜集小区的基本信息,填写小区考察任务单。
小区名称
小区概况
小区优点
小区不足
小区考察印象:
3、小结: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不但说清楚了小区的名字和位置,还介绍了小区内部环境甚至还介绍了小区周边的建筑,从大家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一、作业交流“小区夸赞卡”
1、同学们,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小区夸赞卡”。(出示文字1-3)
2、交流,点评。
3、小结:我们回顾、总结小区的优点或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家”的喜爱,“小区夸赞卡”这份作业完成得很不错,老师为你们点赞。
二、活动一:我能做点什么
(一)社区在我心
1、假如开展一个社区评选大赛,你被邀请当评委,你觉得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够参选魅力社区呢?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bb96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b.png)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感悟家乡的美好,认识家乡的人,认知家乡的文化;2.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环境、特色及自己在家的所见所闻;3.能够体验乡村的美好, 对乡村家庭的生活有自己的感悟;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们所居住的地方。
紧接着介绍、播放宣传片、画册、照片等展现学生们的家乡,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美丽以及文化特色。
2. 主体活动1.阅读课文《我的家在这里》。
教师可以做一些预读的导入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和陌生的词语,如土楼、茶叶、宣传画册、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居等。
然后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填写相应的阅读策略表格,并在读完后注重对课文中的陌生单词和词语进行解释,鼓励学生尝试记忆和使用这些陌生单词和词语。
2.听录音。
学习过后,播放录音并让学生们跟读,认真听第五遍的录音,帮助学生们吸收和理解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加强记忆课文。
3.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整理课文。
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并归纳答案,每组确定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后教师把所有内容归纳成一张课堂要点,对于其中重要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4.写作活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情况、文化特色、环境和自己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 总结教师再次对所有的课堂要点进行概括,让学生全面理解本节课讲的内容。
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针对本课的目标进行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反思为使本课的教学过程更有效,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本科目内容。
首先,通过导入,使学生更好地将课文和现实联系起来,其次,在阅读时鼓励学生记忆生词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接下来,通过小组、同桌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深入交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课文。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cf70a15022aaea998f0ff9.png)
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内容: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花亭湖》视频及相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图片。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儿歌: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2、我们的家在哪里呢?大家都知道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学习:我的家在这里3、齐读课题:我的家在这里二、自主探索,说说《我的家在这里》1、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28页,结合课本插图自由地读一读。
2、大家也学着课本中的小朋友一样说说:我的家在这里3、(指名回答)请在太湖县地图中找出自家的大致位置,(课件)我们都知道了我家在哪里,那你们想从哪些方面再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旅游景点、家乡的人、家乡的民风民俗、家乡的美食)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家乡的景,家乡的人,你知道家乡太湖有哪些景点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亭湖,请欣赏:(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花亭湖》的视频。
(背景音乐《美美花亭湖》)(2)大家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3)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点?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一)、家乡景色美如画1.、启发谈话:随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太湖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想到我们的家乡太湖来游玩。
今天我们就当当小导游,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介绍给他们好吗?2、活动: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17811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b.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风趣的地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及生活的地方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观察生活的地方(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便当的生活设施)。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出示课件:人们喜悦生活的图片)说一说自己看见图片的感受。
活动一:我的家乡喜悦多1.出示田园风光、袅袅炊烟农村图片。
(XXX家)我的家,在乡下,荷塘里,养鱼虾。
前庭白鹅叫嘎嘎,后院搭棚种丝瓜。
2.出示高楼耸立、灯火光辉城市图片。
(XXX家)小区里,高楼多;高楼旁,绿树多;绿树上,鸟儿多;鸟儿乐,歌声多;歌声里,美满多。
问:说一说你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的家,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更喜欢XXX的家,有些同学更愿意去XXX家做客,他们的家乡虽然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虽然地方例外。
4.但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喜悦。
二、合作研究,体验生活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教师:(出示课件XXX和XXX的家)看呀,XXX和XXX 他们来欢迎你们了。
你们要仔细听,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家哦。
XXX:我的家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刘村,欢送你们来我家做客!XXX:我家住在荣博佳苑小区,请到我家来玩吧。
2.教师: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家吗?(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们能找到XXX的家,却找不到XXX的家?(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XXX在说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对,他说清晰了自己住的哪个市、哪个区以及哪个村。
(出示课件)你们邀请别人到你家时也要从大到小的说出自己住的地方,这样别人才会很快找到。
4.教师:请同学们替XXX想想应该怎样描述,才能说让别人找到他的家?(指名回答)说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别人更便当的找到自己家的位置?5.(课件展示多见的标志性修建图:如广场、学校、书店、农贸市场、医院……)你家邻近有这些标志性修建物吗?它们分别在你家的哪个偏向?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标志性建筑物的特征。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9ad8e107dd88d0d233d46ac3.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学生所在学校地处政府所在地附近,城市化进程较快,所有学生均在学校周边小区居住。
据课前了解,学生对自己居住小区具体位置、规模、所属街道社区等基本情况了解较少,对小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基本一无所知。
与之相比,对自己小区中的物、人的直观印象感知却比较丰富。
本班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热情较高,但因为年龄原因,资料收集、整理和表述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师: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生1:我家住在明月花园。
生2:我家住在天景山小区。
师:(出示小区大门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顾老师的家。
大家看顾老师的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江宁东山上元大街,坐落在河定桥头,财政局大楼旁边。
二十一世纪花园归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管辖。
小区一共有三十多栋楼。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出示小区内部照片)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我了解到老师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东山上元大街。
师:对,这是小区的名字和地址。
生:我了解到小区位于河定桥和财政局旁边。
师:是的,这是小区周边主要的建筑或是场所。
有的时候我们说地址,比如哪条路、多少号,别人还是不清楚位置在哪里。
这时,我们就可以再说说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或是场所,这样,别人就能更好地明白具体的位置。
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了解到老师住的小区有三十多栋楼,小区挺漂亮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师住的小区挺漂亮的。
生:我看了您拍的照片,觉得挺漂亮的。
师:是啊,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大致了解小区的规模。
最新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件
![最新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7d79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2.png)
16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 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 在班里模拟表演。
➢ 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
活动园
17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井深情更深
我们村里有一口古老的八角形古井,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 澈见底。尽管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淘 米、洗菜、洗衣服。
晚饭过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井台四周,倚栏而坐,交 流一天的新闻。小孩们则以井台为集合场地,一起玩耍嬉戏。如果 碰到节假日,井边更是热闹,人们来到井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 一边快乐地聊天。如果谁家需要帮手,到井边招呼一声,就有村民 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这口井,成了全村人的“大客厅”。
记得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井沿已经破损,井台也坑坑洼洼的 。村民们自发买来水泥、沙石修补水井,很快让水井的面貌焕然一 新,不仅添做了井盖,还在井口四周砌起了水泥护栏。
小小的水井,能聚集全村人的心。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 间亲切的情意。
阅读角
18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为什么喜欢到井边
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 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 呢?
19
02 我能做点什么
20
我能做点什么
我能做点什么
我们生长在这里,我们 热爱这里!作为这里生长 起来的孩子,我们熟悉这 里,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 了如指掌。
21
我能做点什么
小河边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 河游泳会很危险。
小区里的健身器械坏了……
22
我能做点什么
你们那里有哪 些地方需要改 进?你能做点
什么呢?
唉!这片草坪被小区里的人种上 菜了。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4d286f6edb6f1aff001ff9.png)
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材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
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社区,熟悉社区加深对社区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社区调查的方法加深对社区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喜爱感。
教学重点: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难点: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调查问卷。
2.学生准备:完成问卷调查(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欣赏小红的家,朗读儿歌。
2.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乡村中,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 我的家在这里(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 我的家在这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54c88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f.png)
5 我的家在这里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1
2 看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
4
热
爱
这
里
的
一
草 一
家外的草坪
木
小区的活动天地
返 回
1
2
3
4
热
爱
这
里
的
一 草
你的家住在哪里?
一
木
那里都有什么?
返
回
1
说一说
2
3
4
热
爱 这
我的家住在_____。
里
的 一
那里都有___________。
草
一
6.居委会的职责不包括( B )。
A.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B.提供幼儿早教服务
C.宣传法律知识
D.调解邻里纠纷
7.下列关于小区物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配专职护卫人员24小时值勤,承担盘查外来人员及通行车辆等任务。 ②制订对小区内所有公共设施和设备的维修计划,并定期维修养护。 ③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代收代缴等,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 管理的相关工作。 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的有偿服务,努力为业主排忧解难。
保洁人 电工师 物业
五、简答题。 1.你熟悉你居住地方的人吗?都有哪些工作人员为了给你提供良好的 居住环境付出了劳动?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我熟悉我居住地方的人。保安努力做好小区的治安管理,为保证居民 的安全付出了劳动。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社区里工作 的人占整个小区的比例很小,但是却必不可少。他们为社区的建设投 入了巨大的精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可以说,没有他们的 无私奉献,就没有生活在社区里的人的舒适、便利。(答案不唯一, 合理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 在图上 表示各 建筑物 的位置 关系。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辨 认方向 的活动 中,进 一步感 受数学 与生活 的密切 联系。
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到了傍 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你的家住在哪里?那 里都有什么?
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 居住地名称 位置 门牌单元号 空间环境及明显设施……
分享展示课前收集任务单
我的社区----我的家 制作人:
社区名称 社区类型 社区概况 社区特色 社区优点 社区不足
村委会和居委会
➢ 居委会和村委会是为居民服务的组织, 只要和居民生活有关的,就属于居委会 的工作范围。
➢ 居委会经常会组织居民开展一些有益的 活动,如居民运动会,开办健康讲座, 书法班,宣传安全居家生活注意事项等 。到了寒暑假,还会专门组织我们小学 生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
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你居住的村庄或社 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 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我们为什么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 ——村庄的起源
在人类早期,人们的防御、生产能力比较低,大家发现,如 果很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助合 作,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所以 ,大家就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村落。 一开始,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可以随时变更的。后来,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逐渐在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固定的村 落。慢慢地,随着城市发展起来,就出现了社区的概念。
…… 社区考察印象:
活动二:我的快乐基地
我最喜欢村后的小竹林,我常 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 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 哪里?说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 的传说。
我知道电工师傅会更 换掉小区里不亮的灯泡。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我的家在这里》p pt完美 版1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5《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我的家在这里》p pt完美 版1
嗨,大家好我叫巧巧
巧巧刚搬了新家,我 们就跟随她来个“居住 地大探秘”看她家住哪 里,那里都有什么?
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 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 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6.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 向,并 能用这 些词语 描述物 体所在 方向。
看
实践小体验:
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以小队活动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一项活动并记录在“社区服 务卡上
( 日期
) 社区体验卡 姓名
所体验的角色:
自己的感受 :
向社区的服务员表达谢意:方式自选(小诗、说一句感谢的话、 送一张感谢卡等)
活动四:我的探秘发布会
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发现一些令人 困惑的问题。
1、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2、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我们村庄的名字有何来历? 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大家利 益的事情,怎么办呢? 4、……
我常看到保洁阿姨,无 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 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 ……
我为他们来点赞:
VS 小区还有哪些人和事让你印象深刻?
巧巧发布会
➢ 我居住的村庄叫王家村,全村总户数47户 ,总人口122人,耕地实有面积28公顷。 是长乐镇最小的一个村子。 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村子之所以叫 王家村,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咸丰四年 (1854年),村子的始祖王国松由沙棘子 王家,迁到这里来,兴家立业。后来渐成 发展成村落,并取名为王家村。
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 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 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夸夸我的居住地
儿歌创编,拍照,点赞卡……
谢谢 看
收
谢
谢
1.利用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践中 找到数 学知识 及用转 移的思 维方式 来初步 认识负 数、理 解负数 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