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而制定的。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生物灭活处理方法等。

2. 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等不同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方式。

3. 培训周期: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培训周期,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4.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培训考核结果要进行记录和归档。

5. 考核结果反馈: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对人员进行评估和反馈。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可以进行补充培训,直至合格。

6. 更新培训内容:根据实验室发展和生物安全工作的变化,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适应。

7. 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对每次培训进行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培训课程、培训人员名单、培训考核结果等。

通过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二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二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Ⅰ. 前言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与控制生物风险的关键。

为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并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

Ⅱ. 培训制度1. 培训对象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和技术服务人员。

他们需要接受定期培训,以提高对生物安全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2. 培训内容(1)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等,以及有关生物危害物品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要求。

(2)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包括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危害物品的分类与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规范等。

(3)生物安全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佩戴与使用、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等。

3. 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管理知识的传授。

(2)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加强人员对生物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培训周期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培训周期为每年一次,培训时间为不少于8小时。

5. 培训考核(1)培训考核内容培训考核主要包括培训课程的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环节。

(2)培训考核标准培训考核标准由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3)培训考核结果合格人员可以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不合格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并参加再次考核。

Ⅲ. 考核制度1. 考核对象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的考核,旨在评估其生物安全工作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

2. 考核内容(1)生物安全知识考核:包括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生物危害物品的分类与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规范等。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1. 引言2. 培训计划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是确保实验室人员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培训的关键步骤。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等。

2.1 培训内容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范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熟练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实验室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2.2 培训方式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方式可以包括下列几种:内部培训:由实验室内部的专业人员进行对内培训,如实验室负责人、高级技术人员等。

外部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如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大学教授等。

在职培训:通过参加相关研讨会、研讨班或学习课程,提升实验室人员的专业能力。

2.3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应根据实验室人员的需求和工作安排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培训的顺利开展。

培训可以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长期培训可针对新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可针对特定实验项目或新技术的应用进行。

3. 资质管理资质管理是指对实验室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和经验等进行评估和认证的管理措施。

3.1 资质评估学历和学术背景评估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评估培训和教育情况记录职称和资格认证现场演练和技能测试3.2 资质认证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认证是对其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认可和证明。

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可以进行相应的资质认证工作,如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或职称评定等。

4. 实施和监控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控对于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4.1 实施实验室管理部门应明确责任,制定培训计划和资质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2 监控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5. 结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和实施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实验能力和竞争力。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1. 前言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能够适应实验室工作的需求,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系统的培训和评估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2. 培训方案2.1 培训需求分析针对实验室工作中的关键技能和知识进行调查和评估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人员进行访谈和讨论分析实验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发现培训需求2.2 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的目标是什么,培训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方法和教材:确定培训的方法和教材,如课堂培训、在线培训、实践培训等。

培训时间和地点: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以方便实验室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人员和资源:确定培训的人员和资源,包括培训讲师和培训设备等。

2.3 培训执行和评估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执行和评估的主要步骤如下:培训组织:根据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工作,包括通知培训人员、安排培训场地、准备教材等。

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培训讲师根据培训内容进行教学,培训人员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培训评估:通过考试、实践操作、观察等方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评估,评估培训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3. 技能评估管理3.1 技能评估标准制定具体明确:技能评估标准应能够准确描述实验室人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

可量化:技能评估标准应能够量化评估结果,以便进行评估分级和排名。

状态更新:技能评估标准应考虑到技能的发展和更新,随着实验室工作的不断变化,评估标准也需要相应更新。

3.2 技能评估方法考试评估:通过考试对实验室人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估,考察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评估实验室人员的技能水平,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效率和安全性等。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估。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人员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两个阶段。

第四条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培训形式包括理论讲座、实践操作、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训实习等。

第二章培训管理第六条实验室人员培训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安排和组织,实验室管理员协助实施。

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培训按照年度计划进行安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对象等。

第九条培训对象分为新进人员、在职人员和高级人员三类,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进行针对性培训。

第十条培训成果以考核方式进行评价,考核合格的人员视为完成培训。

第十一条培训成果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作为晋升和评奖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培训结果公示,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学习参考和借鉴。

第三章基础培训第十三条新进人员入职前需要参加基础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功能、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

第十四条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规范、工作纪律、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十五条基础培训采取理论讲座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第十六条基础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达到考核要求的人员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七条基础培训合格的新进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进行一次岗前辅导,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第四章专业培训第十八条在职人员每年需要参加一次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方法和技巧、数据处理和统计等。

第二十条专业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和发展方向进行安排,时间不少于2天。

第二十一条专业培训采取理论讲座、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注重实际应用。

第二十二条专业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达到考核要求的人员方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质。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实验室在科研、教学和技术服务方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培训内容1.专业知识培训:包括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室技术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内容应与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方向密切相关。

2.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等内容,培训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安全。

3.仪器设备培训:包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等内容,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

4.团队合作培训:包括沟通、协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培训方式1.系统培训:由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专家进行组织和讲解,通过讲座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

2.实践培训:由实验室负责人或有经验的实验室人员进行指导,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进行技能培训。

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培训,包括视频教学、在线答疑和实验室操作模拟等方式。

四、考核形式1.理论考核:通过笔试或在线考试等方式测试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2.操作考核: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实验或技能竞赛等方式测试人员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

3.综合考核: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估人员的实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随机考核:定期随机抽查实验室人员的实际操作和安全意识。

五、考核标准1.知识掌握:理论考核的合格标准是根据相关学科标准规定的知识点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及格线为60分。

2.操作技能:操作考核的合格标准是根据实验室安全规范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及格线为60分。

3.实际能力:综合考核的评估标准根据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技术服务的满意度等来评估,评估结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等级划分。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版(2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版(2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版1.目的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持续保持工作人员的能力,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

保证本实验室的质量和技术活动要求。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人员教育、质量体系培训和检测技能培训等活动。

3.职责3.1各岗位人员必须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影响3.2总监负责执行本程序,负责实验室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批。

3.3实验室按“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进行招聘人员。

3.4培训负责人负责组织确定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需求和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组织检测技术的培训及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4.程序4.1实验室负责人和生产技术负责人分别收集实验室人员在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交领导审核,领导根据提出的培训需求、对照实验室当前及将来业务开展的需要对培训计划进行补充,“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经审批后开始实施。

4.2确定培训内容时应从工作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关检测技术、产品标准、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方面的内容;(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方面的内容;(3)工作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内容。

(4)消防知识、机械操作安全、用电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等方面的内容;(5)计算机应用、专业外语等方面的培训内容4.3培训方式应根据内容、人数、效果、培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实验室自行组织培训班或研讨会、参加外单位培训班或研讨会、参观考察、个别辅导操作技能等。

培训后将培训考核结果记录于“培训考核登记表”中。

4.4开展新的检测项目或由于标准修订增加新内容时,应及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从事该检测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4.5新进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按要求进行,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5.1对于公正行为的培训,实验室经理要不定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公正行为的详细规定如下:4.5.1.1有关上级部门不得对实验室施加行政压力,总监严加审核后方可发结果报告。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3、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记录。

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4、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6、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一、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一)培训目标1.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2.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品;3.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培训内容1.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实验室物品的分类和存放、实验室进出的标准流程、实验室的安全应急措施等。

2.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品的使用:包括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和工作原理、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正确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3.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解释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标定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等。

(三)培训方式1.新人培训: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接受一周的集中培训,由具备相关实验经验丰富的老师或技术员负责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

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实验技能培训,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或授课。

二、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一)层级管理2.技术员和助理: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协助负责人完成实验室的各项工作。

3.实验人员:按照负责人和技术员的指导进行实验工作,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二)安全管理1.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显眼位置张贴,确保每位实验人员都能够看到和理解。

2.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实验室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实验室的安全巡查,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同时记录并报告上级。

(三)实验室物品管理1.试剂品管理:建立试剂品的库存清单和使用记录,对试剂品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避免混用和过期使用。

2.实验器材管理:制定器材的领用和归还制度,对常用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校准。

(四)实验数据管理1.实验数据记录:规范实验数据的记录,包括实验记录的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2.实验数据保存:定期备份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3、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记录。

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4、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6、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一、培训目的与背景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高效与质量,制定本培训制度。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1. 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常规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流程等内容。

形式:集中培训、安全教育讲座、实践操作等。

2. 仪器操作与维护培训:包括各类仪器的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日常维护等。

形式: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视频演示等。

3. 实验规范培训: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

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等。

4. 科研方法与文献查阅培训:包括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引用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等。

形式: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三、培训对象与周期1. 新进实验室人员:对新进实验室人员进行入职培训,包括实验室介绍、培训内容的概述等。

周期:1周。

2. 岗位培训:根据实验室人员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周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2个月。

3.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培训。

周期:每年至少1次。

四、培训评估与记录1. 培训评估: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培训效果及改善措施。

2. 培训记录:对进行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式等。

3. 培训证书:对完成培训的人员进行发放培训证书。

五、培训负责人与责任1. 培训负责人:由实验室主任或指定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培训。

2. 培训责任:参与培训的人员有义务全程参与,并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和考核。

六、培训问题反馈与改进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参与培训的人员有权提出反馈意见与建议,培训负责人应及时汇总和处理,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本制度由实验室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执行与监督,发现制度执行不到位或存在问题时,将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以上为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的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培训: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法规、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等;2.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等;3.生物安全操作培训: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物质储存和处理、实验室消毒和废弃物处理等;4.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应急预案、事故处理步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第三章培训对象1.所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必须接受培训;2.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条件参加培训。

第四章培训方法和形式1.培训方法:采用理论培训、案例分析、操作演练等方式;2.培训形式:包括课堂培训、实验室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

第五章培训评估和考核1.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包括知识学习情况、操作能力等;2.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应急处理能力考核等;3.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模拟应急演练等形式进行;4.考核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考核标准,达到标准者合格,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

第六章培训记录和证书发放1.培训记录:对每一次培训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培训人员等;2.证书发放:合格考核的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证明。

第七章培训周期和定期复习1.培训周期:对于生物安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周期,一般为每年进行一次;2.定期复习:对已经完成培训的人员进行定期复习,包括回顾知识、巩固技能和更新规定。

第八章培训督导和检查1.培训督导:由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部门进行培训督导,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进行审核和指导;2.培训检查: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培训进行整改。

第九章法律责任对于不按照本制度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1.1.目的:保证实验室具备足够数量的称职的工作人员目的:保证实验室具备足够数量的称职的工作人员目的:保证实验室具备足够数量的称职的工作人员. .2.2.范围:实验室组织结构、档案、人员配置、培训、考核及管理。

范围:实验室组织结构、档案、人员配置、培训、考核及管理。

范围:实验室组织结构、档案、人员配置、培训、考核及管理。

3.3.职责:本程序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职责:本程序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职责:本程序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4.4.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工作流程:4.1 4.1 人员要求:实验室人员需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及应用能力(实验人员要求:实验室人员需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及应用能力(实验技能、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并需要与临床充分沟通。

沟通。

4.2 4.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实验室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

目前,实验室由实验室主任、资深研究检验技师及青年技师组成,其中:青年技师组成,其中:4.2.1 4.2.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管理、开展科研、技术指导、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管理、开展科研、技术指导、解决与临床沟通及技术疑难问题。

解决与临床沟通及技术疑难问题。

4.2.2 4.2.2 资深检验技师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资深检验技师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资深检验技师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实验室技术管理、实验室技术管理、临床标本的检验、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主动与临床取得联系。

系。

4.2.3 4.2.3 青年技师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在资深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实青年技师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在资深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实验室日常检验及科研工作。

验室日常检验及科研工作。

4.3 4.3 人员培训:人员培训:人员培训:4.3.1 4.3.1 实验室主任每年必须至少参加实验室主任每年必须至少参加1-2次国家级的管理或学术会议。

术会议。

4.3.2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资深技术人员每年1-2次参加有关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的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确保实验室提供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计划1.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各种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安排。

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方法、操作规范、试剂用量、安全管理、检测文档的编写和报告等。

2.对新进实验室人员,应在入职后进行入职培训,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标准操作规范和安全规定的培训。

3.定期举办内部技能培训,使实验室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于更新、完善的状态。

其中,应包括常规检测技术的培训、新检测技术的培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培训等。

4.参加外部培训。

如果实验室无法对某些技术提供培训,实验室应授权实验人员前往将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实验室应支付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

实验人员应在培训期结束后的半年内,在实验中应用所学的技术,并将应用成果与实验室分享。

三、进修与学习1.进修和学习是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实验人员应积极申请进修、学习。

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要,指定负责人审核申请,如果实验室有计划培训或内部培训与此冲突,应另行安排。

2.实验人员的进修、学习必须符合实验室的业务需求,应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并事先向已经获得进修学习经费的实验室职工做好工作交接。

3. 职工进修、学习结束后,应经对应专业学科的专业考核合格并通过考核,才能回实验室工作。

四、能力评估1.评估团队由实验室主任和性格喜爱主要工作的高级实验师或实验室负责人组成,以实验室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为主线,进行面试、现场演示、问答等多环节,全方位地评估实验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思想品质,为培训提供针对性建议。

差距较大的实验职工应参加为期一定时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考核。

2.实验人员在每一次能力评估中必须符合各项评估指标,若有落后要求的情况,将要求参加相应的培训并重新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继续工作。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能力评估管理制度

1.目的(Purpose)规范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保证中心人员技能满足病人质量服务要求和中心学科发展的需要。

2.范围(Scope)本文件所发放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等。

3.培训方法(Training methods)A.阅读相关文件。

B.由合格人员进行示范或演示。

C.在合格的带教人员监督下执行操作。

D.其他:包括自学、讨论、上课等。

4.考评方法(Evaluation methods)A.评估试验操作:对盲样、已知结果的样本、或室间质评样品进行操作检测。

试验结果备存一份。

B.理论考核: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试卷一同备存。

C.直接观察病人标本操作:常规操作是否满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检测过程分析,及结果报告,仪器维护操作等。

D.评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口头提出的相关的问题的反应等。

E.回顾关键要素的记录:如质控记录、室间质评记录、仪器维护记录等。

F.直接观察仪器维护与功能检查情况。

G.监测试验结果报告与记录。

5.培训与考评时机(Opportunity for training and evaluation)A.新员工入职后一般三个月内需进行培训和考评,详见“培训/考评内容及目标”章节。

B.老员工轮岗到新科室后一般六个月内需进行培训和考评,详见“培训/考评内容及目标”章节。

C.新员工正式录用后第一年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能力评估,老员工工作一年内至少进行一次工作能力评估,对每个员工的能力评估必须包括详见《实验室人员工作能力评估表》。

D.当发现员工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出现对检测或服务质量有影响时,则必须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考评。

E.若员工考评结论为不合格时,实验室应制定计划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能力再评估,并保留再培训和再评估的记录。

6.培训/考评内容及目标(Contents and objectives of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6.1新员工●生物安全知识: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文件,能正确识别本实验室的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气体等物质,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所有生物安全内容,能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三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三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1. 培训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2. 培训内容2.1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危险品管理、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2.2 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等内容。

2.3 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实验室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定制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计划。

2.4 其他相关培训: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培训,如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

3. 培训方式3.1 内部培训:由实验室的资深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现场演示、讲解、练习等方式进行。

3.2 外部培训: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或机构进行培训,或派遣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

3.3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培训,通过在线课程、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

4. 培训计划和记录4.1 培训计划:根据实验室人员的需求和实验室的工作安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方式等。

4.2 培训记录:对参加培训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记录,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考核成绩等。

5. 培训考核为确保培训效果,并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学习成果,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等。

6. 培训成果认定通过培训考核,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和标准,对合格的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成果认定,可以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证明。

7. 培训持续改进随着实验室工作的变化和发展,培训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培训计划和制度。

8. 制度宣贯实验室应对培训制度进行宣贯,包括向新进人员介绍培训制度、定期向实验室人员宣传培训计划和安排等,确保制度的全面贯彻。

以上制度仅作为范本,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二)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实验室的生物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安全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实验室的生物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四条培训、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实验操作规范、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等。

第五条培训、考核的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模拟演练等。

第六条培训、考核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安排。

第七条通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合格证书,具备从事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资格。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八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生物实验物质的种类、危害性以及安全操作规范;(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三)生物实验中的常见事故和应急处理措施;(四)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五)实验室卫生与生物废弃物的管理规范。

第九条培训内容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三章考核内容第十条实验室生物安全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理论考核: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考核,包括生物实验物质的种类、危害性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等;(二)技能考核: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考核,包括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三)应急演练考核: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进行考核。

第四章培训、考核的程序第十一条培训、考核应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安排。

第十二条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进行制定。

第十三条考核应在培训结束后进行。

第十四条考核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进行评定,成绩合格的人员颁发合格证书。

第十五条不合格的人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进行评定。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办法1. 引言2. 培训管理2.1 培训需求分析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应当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实验室人员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培训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岗位分析等。

2.2 培训计划制定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方式等。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3 培训实施和评估培训计划实施时,应明确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例如课堂培训、实践操作、研讨会等。

同时,为了评价培训效果,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评估方法,例如考试、实操操作、观察评估等。

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3. 技能评估管理3.1 技能评估标准制定为了衡量实验室人员的技能水平,需要制定明确的技能评估标准。

技能评估标准应具备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可以参考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3.2 技能评估方法选择根据技能评估标准,选择适当的技能评估方法。

技能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考试、实操操作、项目评估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技能评估实施和结果反馈根据选定的技能评估方法,进行技能评估实施。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受评估人员,包括评估成绩和个人技能水平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技能提升计划,指导受评估人员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4. 管理体制和责任4.1 管理体制建立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可以设立实验室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具体的培训和评估工作。

4.2 管理责任落实在实施人员培训和技能评估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应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

管理人员应关注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监督培训的实施和评估的结果。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五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五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时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为了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水平,应具有良好的协作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

二、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在完成本室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在职在岗的学习的方式为主,通过参加短期进修班和在职进修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历培养为辅,少部分可以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

四、通过培训,应掌握本实验室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熟悉一般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提高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使用能力。

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单位负责,充分发挥各单位高,中级相关技术人员的优势,请他们承担主要培训任务。

有关培训内容,成绩和结果,如是记载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六、公司对实验室人员的实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法研究,设计的新实验,研制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支持并____鉴定,肯定劳动成果。

七、培训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事项,按人事处有关规定办理。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二)1. 培训目的:实验室人员培训旨在提高实验室员工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安全地进行实验室工作,并确保实验室的运行符合法规要求和公司的质量标准。

2. 培训内容:2.1 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2.2 实验技术培训:包括仪器操作、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2.3 质量管理培训: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管理等内容;2.4 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实验室具体需要,包括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等内容;2.5 其他培训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Purpose)
规范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保证中心人员技能满足病人质量服务要求和中心学科发展
的J需八<。

2. 范围(Scope)
本文件所发放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等。

3. 培训方法(Training methods)
A. 阅读相尖文件。

B. 由合格人员进行示范或演示。

C. 在合格的带教人员监督下执行操作。

D. 其他:包括自学、讨论、上课等。

4. 考评方法(Evaluation methods)
A. 评估试验操作:对盲样、已知结果的样本、或室间质评样品进行操作检测。

试验结果备
存一份。

B. 理论考核:对相尖知识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试卷一同备存。

C. 直接观察病人标本操作:常规操作是否满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检测过程分析,及结果报告,仪器维护操作等。

D. 评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口头提出的相尖的问题的反应等。

E. 回顾尖键要素的记录:如质控记录、室间质评记录、仪器维护记录等。

F. 直接观察仪器维护与功能检查情况。

G监测试验结果报告与记录。

5. 培训与考评时机(Opport un ity for training and evaluati on)
A. 新员工入职后一般三个月内需进行培训和考评,详见“培训/考评内容及目标”章节。

B. 老员工轮岗到新科室后一般六个月内需进行培训和考评,详见“培训/考评内容及目标”
早节。

C. 新员工正式录用后第一年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能力评估,老员工工作一年内至少进
行一次工作能力评估‘对每个员工的能力评估必须包括详见
《实验室人员工作能力评估表》
D. 当发现员工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出现对检测或服务质量有影响时,则必须
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考评。

E. 若员工考评结论为不合格时,实验室应制定计划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能力再评估,并保留再培训和再评估的记录。

6 ・培训 / 考评内容及目标(Contents and objectives of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6 - 1新员工
生物安全知识: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文件,能正确识别本实验室的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气体等物质,掌握与本岗位相尖的所有生物安全内容,能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掌握后在相应生物安全文件上签名确认。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在新员工进入实验室的第一个月内完成。

文件体系构架与内容:学习和掌握公司的质量手册、实验诊断部临床实验室质量文件和管理文件、科室程序文件、与工作岗位相尖的作业指导书内容,确保所有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遵照执行,满足认可/认证组织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掌握相尖内容后在相应的文件上签名确认。

检验信息系统(LIS )操作:了解LIR的各项功能操作,熟练掌握从项目设置、标本接收、资料与结果录入、审核、批准、结果报告、查询等操作,满足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

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仔细阅读仪器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确保能正确进行与本岗位工作相尖的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每台仪器设备的培训与考评情况记录在《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上。

标本采集要求与标本状态的识别:掌握本岗位所有检测项目标本采集要求,能识别标本的异常状态并正确处理,确保满足检测质量的要求。

检测结果报告:掌握检测结果打印、审核、发放的整个流程,掌握本岗位的危急值报告与急诊结果报告内容与方式,确保正确发出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的操作:学习每个项目的操作过程,确保能正确完成本岗位所有检测项目的操作,并对质控结果能进行正确分析与处理,每个项目的培训与考评情况记录在《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上。

理论考核:新员工在转为正式员工前需有一次理论考核过程,考核的目标是让员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相应科室应建立一个供考核使用的题库,题库的题量应不少于五套试题,每套试题的题量应覆盖考核内容的70%以上。

每次考核的试题可以从题库中成套选取,题
库应及时补充和更新。

培训与考评情况应有记录,生物安全知识及文件体系构架与内容的培训在相应文件上签名确认,其他培训与考评均需在
《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上记录。

6・2轮岗员工
员工轮岗至新的科室,其个人培训与考评记录也随之移至新的科室。

培训人员根据轮岗员工过去的培训与考评情况,安排新的培训与考评内容,如新岗位的生物安全,新岗位的仪器操作与维护,新岗位检测项目的操作等,培训与考评目标与新员工相同。

轮岗员工需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评,目的是让员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考评达到70分(总分100分)后方可独立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的操作。

6・3外来员工(实习、进修人员等)
外来员工按其所在单位的培训与考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评。

生物安全知识:所有外来员工均需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与考评,确保他们的生物安全。

要求能正确识别本实验室的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气体等物质,能采取正确的生物安全预防和处理措施。

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文件,并在《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详细记录每个生物安全文件的培训与考评情况。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与考评在外来员工进入实验室的头一个月内完成。

外来员工轮岗时,《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也随之移至新的科室,由新岗位培训人员继续其生物安全培训与考评,直至完成所有生物安全文件的培训与考评。

完成后的《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交实验室助理存档。

6・4授权签字人
完成新员工所有的培训内容。

问题解决能力:在授权签字人指导下学会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异常情况,目标是使其能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批准报告单:掌握所授权领域项目结果的解释,能结合临床知识对结果进行正确判断与处理。

在授权签字人指导下进行半个月以上的批准报告单培训,直至最后一周内批准的报告单全部合格,以确保其批准的报告单满足客户的要求。

综合理论知识考核:进行综合理论知识考核,目标是使其掌握本岗位检测领域及项目相尖理论知识。

质量体系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达到70分(总分100分),各个科室需准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考核与质量体系考核的题库。

以上培训与考评情况记录在《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上。

6・5助理
完成授权签字人所有的培训内容。

综合事务处理能力:在原有主任助理或学科主任指导下进行至少一个月的综合事务处理能力锻炼,目标是使其全面掌握本科室各种事务的处理,能协调内外尖系,培训与考评情况记录在《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上。

7 •培训计划(Training plans)
当员工轮换到新科室、新员工入职、外来员工进入科室时,主任助理或其指定的人员需制定此类员工的培训计划,参见《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

科室可根据此程序制定本室详细培训与考评作业指导书,规范本室员工培训计划内容。

8 ・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
A. 员工考评后,被考评人和考评人均应双方签字确认5一表明双方均同意考评结果。

若任何
方不同意时,由上一级负责人仲裁决定。

B. 员工的培训与考评记录应定期放入员工个人档案里。

集中式的培训与考评记录则由相应
科室建立公共的培训与考评档案归档。

C. 由上一级员工对下一级员工进行培训和能力考评,员工在接受相尖内容培训之后一定要
进行能力考评,并且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培训或考评人决定
最合适的培训与考评方式。

D. 培训与考评的内容并不限于以上列出的内容,各科室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

E. 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员工必须没有色盲症,在职员工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的色盲评估。

评估记录应定期归入员工个人档案中。

F. 本文件对各个岗位制定了一般的培训原则与要求,但每个科室各个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更多精品文档
不尽相同,各科室可针对每个岗位设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

G. 其他岗位如质量监督员、生物安全员等的培训内容由相应负责人另外确定。

9 •记录与表格(Document and form)
9・1实验室岗位培训计划与记录表
9・2实验室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表
9・参考文献(References)
9 ・ 1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Manual of CAP.
9・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IEC17025 : 2005)。

9・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89 )
,NCCLS-GP21-Ao 9 • 4 Training Verification for Laboratory Personn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