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合集下载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

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强化了抒情效果。

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

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

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

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1.《氓》选自《诗经。

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 (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 (4)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君子于役》一篇选自A.《鲁颂》B.《国风》C.《大雅》D.《小雅》【解析】:B 《君子于役》一篇选自《国风》。

2.《蒹葭》:“蒹葭凄凄”,其中“凄凄”的意思是A.清寒的样子B.孤独的样子C.枯萎的样子D.茂盛的样子【解析】:D 《蒹葭》中“蒹葭凄凄”的“凄”,通“萋”,这里的“凄”为草木茂盛的样子。

3.下列作品中,属于弃妇怨诗的是A.《氓》B.《涉江》C.《采薇》D.《七哀诗》【解析】:A 《氓》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弃妇诗。

它可能是春秋初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诗歌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妇女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抒发了她的悲愤与怨恨,客观上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因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4.《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解析】:B 《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

5.《论语》:“且知方也”,其中“方”的意思是A.道理B.方圆C.方向D.大方【解析】:A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何晏集解:“方,义方。

”对其中“方”这个词,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解释是“礼法,义理”,句中翻译为“大道理”。

6.成语“缘木求鱼”出自A.《论语》B.《庄子》C.《荀子》D.《孟子》【解析】:D 成语“缘木求鱼”出自《孟子》。

7.李斯《谏逐客书》中,下列文句中前后两部分属于重物与轻人进行对比的是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B.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C.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D.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解析】:B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属于重物与轻人进行对比。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蒹葭》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首爱情诗B.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C.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意思相同D.王国维称赞其最得“风人深致”2.《氓》“总角之宴,言笑晏”中,“宴”的意思是A.欢乐B.宴会C.财物D.回忆3.下列在写作手法上明显体现出“春秋笔法”的语句是A.郑伯克段于鄢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乐莫乐兮新相知D.学不可以已4.《秦晋崤之战》选自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论语》5.下列著作或篇目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庄子》B.《离骚》C.《左传》D.《论语》6.《论语》的《侍坐》篇中,表现出志向远大、直爽豪放性格特点的人物是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皙7. 成语“缘木求鱼”出自A.《论语·侍坐》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C.《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庄子·逍遥游》8.《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句中,“中”的意思是A.符合B.约束C.截断D.绑缚9.先秦诸子中,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0.班固《离骚赞序》将“离骚”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B.牢骚C.遭受忧患D.远离骚扰11.《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李斯B.贾谊C.司马迁D.班固12.《两都赋》的作者是A.贾谊B.司马迁C.班固D.李斯13.《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中,“脉脉”的意思是A.含情相视的样子B.沉默不语的样子C.怨恨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14.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总体格调特点是A.欢快明朗B.昂扬慷慨C.清婉秀丽D.华美秾艳15.下列篇目中,属于文学批评的文章是A.《陈情表》B.《典论·论文》C.《与陈伯之书》D.《北山移文》16.下列援引了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作品是A.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B.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C.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D.曹植《赠白马王彪》17.曹植《洛神赋》“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中,“抗”的意思是A.举起B.对抗C.抵御D.拒绝18.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中,“虚室”用来比喻A.心B.世俗杂事C.仕宦生活D.家庭19.从篇目分类来看,通行的《世说新语》一般被分为A.十二门B.二十四门C.三十六门D.六十四门20.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南冠”代指A.帽子B.囚犯C.家乡D.亲人21.被后世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竞为大家”的作品是A.《从军行》B.《长安古意》C.《登幽州台歌》D.《春江花月夜》22.王维诗《观猎》又名A.《猎骑》B.《狩猎》C.《田猎》D.《打猎》23.诗句“穷年忧黎元”中,“黎元”指的是A.天子B.百姓C.家人D.朋友24.岑参世称“岑嘉州”的原因是A.籍贯嘉州B.曾嘉州刺史C.自号嘉州山人D.在嘉州登进士第25.《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韦应物26.《送孟东野序》中,“孟东野”指的是A.孟浩然B.孟郊C.孟云卿D.孟昶2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2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是一首A.咏物诗B.爱情诗C.讽刺诗D.咏史诗29.诗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中的“贾生”是A.秦朝人B.汉朝人C.隋朝人D.唐朝人30.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李白D.李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7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7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诗歌中,出自《九章》的是()A.《湘夫人》B.《国殇》C.《哀郢》D.《离骚》2.《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比喻的是()A.美好的品德B.坚强的毅力C.正确的道路D.众多的贤臣3.下列文章中,以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为特色的是()A.《烛之武退秦师》B.《邵公谏厉王弭谤》C.《苏秦始将连横说秦》D.《难一》4.《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认为齐王有推行仁政之心的依据是()A.以羊易牛B.为长者折枝C.力足以举百钧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贯穿《逍遥游》全文的中心线索是()A.有无之辨B.虚实之辨C.小大之辨D.人我之辨6.下列成语中,出自《劝学篇》的是()A.缘木求鱼B.前倨后恭C.锲而不舍D.退避三舍7.《谏逐客书》通篇的着眼点是()A.客卿的去留B.秦国的存亡C.百姓的安危D.敌国的强弱8.《报任少卿书》中“报”的意思是()A.拜谢B.赠与1C.回答D.致意9.《苏武传》中,被苏武指责为“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的是()A.虞常B.张胜C.卫律D.李陵10,下列诗作中,属于骚体诗的是()A.《七哀诗》B.《西北有高楼》C.《四愁诗》D.《陌上桑》11.《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所借用的诗句所属的篇章是()A.《氓》B.《湘夫人》C.《离骚》D.《大东》12.被沈德潜评为“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有其声音面目”的诗作是()A.《迢迢牵牛星》B.《平陵东》C.《行行重行行》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3.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A.曹操《步出夏门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吁嗟篇》D.鲍照《代东武吟》14.《赠白马王彪》“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这里的“玄黄”指()A.马病B.人病C.天地D.颜色15.下列诗作中,写出了英雄末路的沉痛感叹的是()A.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B.陈琳《饮马长城窟行》C.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D.刘琨《重赠卢谌》1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两句出自()A.王粲《登楼赋》B.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C.丘迟《与陈伯之书》D.吴均《与宋元思书》17.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名句是()A.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B.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D.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1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出自()A.庾信《哀江南赋序》B.孔稚珪《北山移文》2C.吴均《与宋元思书》D.郦道元《三峡》19.下列江淹《别赋》文句中,描写从军者之别的是()A.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B.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C.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D.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20.下列《北山移文》文句中,写假隐士的是()A.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B.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C.闻风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D.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21.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一抔之士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六尺之孤”是指()A.作者自己 B.嗣位的中宗C.李敬业D.武则天22.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端居”意思是()A.隐居B.端坐C.苦读D.安居23.出自《辋川集》组诗的王维诗是()A.《渭川田家》B.《山居秋暝》C.《终南山》D.《鹿柴》24.下列诗句中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是()A.山回路转不见君B.砅崖转石万壑雷C.千岩万转路不定D.百步九折萦岩峦25.杜甫诗中以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的是()A.《望岳》B.《春望》C.《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D.《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6.下列《师说》句子中,前后存在对比关系的是()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7.《段太尉逸事状》中,痛斥焦令谌的人物是()3A.郭子仪B.郭晞C.白孝德D.尹少荣28.《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清脆高扬的诗句是()A.大珠小珠落玉盘B.间关莺语花底滑C.银瓶乍破水浆迸D.大弦嘈嘈如急雨29.下列诗句中,运用互文见义手法的是()A.芙蓉泣露香兰笑B.辛苦日多乐日少C.孤山寺北贾亭西D.烟笼寒水月笼沙30.下列别号中,属于杜荀鹤的是()A.九华山人B.江湖散人C.甫里先生D.莲峰居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

(1(2:(1(简)。

25篇。

、《九章》、(1(2)屈原写(简))第一段写激战。

①描写旌前段为后段的郢是楚国都城,在今湖北(1)王逸《楚(2)王夫之《楚直抒感情的句“当陵阳之焉。

“陵阳”在今安徽省。

“出何日夜而忘之”中的涕淫淫其若霰”中直抒胸臆,“外承欢之汋汋兮,谌好夫人之忼慨。

(1)君王痛恨忠贤之臣的(2)忠奸善恶,(1)(简(1(2)表现为:离开郢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象征由《诗“扈江离与辟芷表示高洁品性的诗句有:“贯”“制芰荷以为衣“余既滋兰之九畹“朝搴毗之。

、桀纣“捷径以窘步”,诗人为国效力是“奔走。

:“亦余心之所善”“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谷粱传》合称为“春秋三双方君主:(楚:楚军指楚(1)(1)本篇(2)作等。

晋文公谨“焉用亡郑《战国策》。

有其卓识,市,炫耀于人。

(2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

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

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

4.孔子说“吾与点也”的内涵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

5.世治国之道。

子路:“千乘之国……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甫,愿为小相焉。

”6.分析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泊。

(简)7.人物的特点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

(简)1.大力宣扬“人性善”秦思想家是孟子。

2.子》。

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

例采用比喻的手法。

2.别,反对霸道,仁政的内容。

3.鱼”。

语。

4.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5.限性:(1殖。

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

(2不可避免。

(3)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6.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的论辩的技巧。

(简)7.秋毫之末而不见典新”“挟泰山以超北海”求鱼”各自喻义和作用:“明察”仁政是不为:“挟泰山”不能,“缘木”生动形象,令人警醒。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王国维称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是A. 《氓》B. 《君子于役》C. 《蒹葭》D. 《采薇》2.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来比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缘木求鱼C. 为长者折枝D. 邹人与楚人战3. 《秦晋崤之战》中,作出“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判断的是A. 郑穆公B. 皇武子C. 弦高D. 王孙满4.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是A. 齐国人B. 魏国人C. 赵国人D. 燕国人5. 先秦散文中,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 《老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6. 《湘夫人》选自A. 《楚辞·九歌》B. 《楚辞·九章》C. 《楚辞·天问》D. 《楚辞·招魂》7. 《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平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秦国国君是A. 秦孝公B. 秦缪公C. 秦昭王D. 秦惠王8.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9. 下列语句中,出自《报任安书》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李陵降匈奴是在苏武出使匈奴的A. 第二年B. 第四年C. 第六年D. 第八年11. 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句中,“阿母”指刘兰芝母亲的是A.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__考试必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__考试必过

□ 《关雎》一诗出自《诗经》中的《周南》。

□ “秋水伊人”这一意象出自《诗经•蒹葭》。

□ 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方式的是《蒹葭》。

□ 《生民》出自《诗经》中的《大雅》□ 《诗经》中祭祀后稷事迹的作品是《生民》。

□ “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自《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是指秦穆公。

□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这句话中“服”的意思是制度。

□ 《郑子产相国》中,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乡校是乡人议政的地方。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思想产生于西周后期。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中“防”的含义是堵塞。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是禁止百姓发表意见比堵塞河川危害更大。

□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要求在薛地建立齐国宗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孟尝君的地位。

□ 《战国策》最终编订于西汉后期。

□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这句话出自《战国策》。

□ 《侍坐》一文中,“如会同,端章甫”中的“章甫”是指礼帽。

□ 《侍坐》中,“浴乎沂,风乎舞雩”中的“舞雩”是求雨的祭坛。

□ 《侍坐》中,孔子对弟子发言的态度是全都赞成。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这句话中“让”的意思是谦让。

□ 《公输》一文的主旨是非攻。

□ 《逍遥游》中的圣人是指许由。

□ 《逍遥游》中的鹪鹩用来比喻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而别无所求的人。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中与这两句话相对应的话是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这两句出自《劝学》。

□ “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最初用意是讽刺盲目复古效法先王的人。

□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一思想出自韩非。

□ 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两句中“兰”和“蕙”是指屈原培养的学生。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这句话中“偭”的意思是背离。

□ 《湘夫人》中的帝子是指娥皇女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与答案

由星火燎原星星博客4月 25日整理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1.《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D)A. 国君B.士大夫C.贤人 D.丈夫2.《论语·侍坐》中“浴乎沂 yi ,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表达的曾皙的志向是( B )A. 回归自然B.甘于淡泊C.制礼作乐 D.专心诗书3.下列《离骚》诗句中,以香草象征人才培养的是( C )A.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C.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D.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指的是(A)A. 士B.工C.农 D.商5.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C)A. 《齐桓晋文之事章》B.《逍遥游》C.《劝学篇》 D.《邵公谏厉王弭谤》6.在《难一·晋文公之赏》中,韩非认为( D )A. 一时之权和万世之利不可兼得B.一时之权重于万世之利C.万世之利重于一时之权 D.一时之权与万世之利是统一的7.贾谊《过秦论》 (上 )选自(C)A. 《新语》B.《新论》C.《新书》D.《新序》8.晁错《论贵粟疏》中说农夫“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这里“急政”的意思是(B)A. 紧急的政令B.紧急的征收C.紧急的征伐D.紧急的措施9.《项羽本纪》中说“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武信君”指的是(C)A. 刘邦B.项羽C.项梁D.章邯10. 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以夸饰服饰之美显示罗敷美貌的是(B)A.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D.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11.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人物,具有外柔内刚个性特征的是( C )A. 刘兄B.焦仲卿C.刘兰芝D.焦母12. 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是( A )A. 《平陵东》B.《四愁诗》C.《迢迢牵牛星》D.《西北有高楼》13.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用的修辞手法是(D)A. 拟人B.借代C.对偶D.比喻14.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A. 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15. 下列曹植的作品中,作于曹丕即位之前的是(B)A. 《赠白马王彪》B.《白马篇》C.《洛神赋》D.《吁嗟篇》16. 下列作品中,与诸葛亮《出师表》属于同一古代文体的是(A)A. 《谏逐客书》B.《北山移文》C.《过秦论》D.《段太尉逸事状》17. 李密《陈情表》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这里的“伪朝”指(C)A. 曹魏B.东吴C.蜀汉D.西晋18.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山水佳作的作者是( C )A. 谢灵运B.陶渊明C.曹操D.谢朓19.下列陶渊明《归园田居》,不含比喻意义的诗句是( C )A. 误落尘网中B.池鱼思故渊C.依依墟里烟D.久在樊笼里20.庾信《拟咏怀》“枯木期填海”的典故出自(A)A. 《山海经》B.《列子》C.《庄子》D.《水经注》21.下列诗句点明了杜少府赴任之处的是(B)A. 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C.海内存知己D.无为在歧路22. 下列诗作中,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给胡、汉百姓都带来深重灾难的一篇是(C)A. 杨炯《从军行》B.王昌龄《从军行》C.李颀《古从军行》D.高适《燕歌行》23. 下列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中直抒胸臆的是(B)A. 欲济无舟楫B.端居耻圣明C.坐观垂钓者D.徒有羡鱼情24. 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仕途艰难的诗句是( B )A. 停杯投箸不能食B.欲渡黄河冰塞川C.闲来垂钓碧溪上D.忽复乘舟梦日边25. 下列诗作中体裁为五言古诗的是(C)A. 《观猎》B.《望天门山》C.《望岳》D.《春望》2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矢射塔”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他( C )A. 从容镇定B.视死如归C.嫉恶如仇D.武艺高强27.《捕蛇者说》中最能体现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C )A.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B.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28. 刘禹锡《乌衣巷》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是指(D)A. 谢朓B.谢灵运C.谢玄D.谢安29. 《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滞涩幽冷的诗句是(B)A. 大珠小珠落玉盘B.幽咽泉流冰下难C.银瓶乍破水浆进D.四弦一声如裂帛30. 《阿房宫赋》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A. 描写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B.叙事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C.描写和叙事结合,兼寓抒情D.抒情和描写结合,兼寓议论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先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的课程内容,分为作家作品知识、泛读作品、精读作品三个部分。

以下出现“△”符号为精读作品,需重点掌握。

△一、《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弃妇的怨诗。

本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作者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为“信誓旦旦”与“至于暴矣”两种情状,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则以她被休弃为界,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等等。

二、《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

此诗言情写景,真实纯朴。

通过鸡栖于窠等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画出思者的家庭生活环境,同时起衬托比喻的作用,表达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

三、《将仲子》选自《诗经·郑风》。

这是一首爱情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四、《硕鼠》选自《诗经·魏风》。

此诗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

用借喻表现方法,用硕鼠直接喻指替代被责骂的对象。

△五、《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全诗共三章。

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述事抒情。

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

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志意。

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六、《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

表现了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情节。

这首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全国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真模拟试题(四)

全国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真模拟试题(四)

全国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真模拟试题(四)全国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真模拟试题(四)1.(单选题,1 分)被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词人是()A、温庭筠B、冯延已C、韦庄D、李煜2.(单选题,1 分)下列中,写有《宫词》一百首,在当时广泛流传的是()A、张籍B、王建C、韦应物D、元稹3.(单选题,1 分)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写段秀实自卖马匹帮农夫还谷,是为了表现他的()A、仁信爱民B、识见卓越C、高风亮节D、刚勇无畏4.(单选题,1 分)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其中王濬是()A、西晋时人B、东晋时人C、东汉时人D、西汉时人5.(单选题,1 分)李白《古风》(西上莲花山)的题材是()A、梦境B、史诗C、传说D、游仙6.(单选题,1 分)下列人物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意无关的是()A、燕昭王B、郭隗C、荆轲D、乐毅7.(单选题,1 分)下列《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文句中含有喻指朝廷词语的是()A、目吴会于云间B、怀帝阁而不见C、地势极而南溟深D、天柱高而北辰远8.(单选题,1 分)下列文章与孔稚珪《北山移文》文体相同的是()A、《过秦论》B、《长安古意》C、《送陈章甫》D、《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9.(单选题,1 分)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是()A、江淹B、庾信C、鲍照D、谢朓10.(单选题,1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大量山水诗打破东晋玄言诗的统治地位,扩大诗歌题材领域,推动文学发展的诗人是()A、谢灵运B、吴均C、陶渊明D、谢朓11.(单选题,1 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辞”意思是()A、词语B、《楚辞》C、辞官D、一种抒情赋体12.(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属于陶渊明豪放之作的是()A、《归园田居》(其一)B、《长安古意》C、《咏荆轲》D、《归去来兮辞》13.(单选题,1 分)《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年在桑榆间”指()A、人在壮年B、人在异乡C、人在老年D、人在郊野14.(单选题,1 分)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的押韵属于()A、隔句押韵B、三句押韵C、句句押韵D、不断换韵15.(单选题,1 分)王粲《登楼赋》中,写到虽遭因禁仍弹奏楚国乐调的古人是()A、庄舄B、钟仪C、孔子D、范蠡16.(单选题,1 分)从《登楼赋》所写的地理环境来看,此楼应为()A、当阳城楼B、荆州城楼C、安定城楼D、麦城城楼17.(单选题,1 分)下列曹操《短歌行》诗句中,未用《诗经》成句、为直接抒情的是()A、臂如朝露,去日苦多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8.(单选题,1 分)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暗示思妇对丈夫在外行为的挂念和猜疑的是()A、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19.(单选题,1 分)下列文献中,以“焦仲卿妻”为题收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是()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宋书》20.(单选题,1 分)《苏武传》中,为汉使设计求得苏武的是()A、於軒王B、李陵C、常惠D、守者21.(单选题,1 分)《项羽本纪》记述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是在()A、钜鹿之战中B、乌江自刎时C、垓下被围时D、西屠咸阳前22.(单选题,1 分)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始皇“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的“镝”指()A、刀剑B、长矛C、盾牌D、箭头23.(单选题,1 分)《谏逐客书》所写秦昭王重用的客卿是()A、百里奚B、商鞅C、范雎D、张仪24.(单选题,1 分)《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朕”是指()A、楚王B、秦始皇C、屈原D、父亲25.(单选题,1 分)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A、以武力手段去称霸B、以羊易牛表达自己的不忍之心C、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D、邹人与楚人战26.(单选题,1 分)《论语・侍坐》中,表达“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理想的是()A、子路B、曾晳C、冉有D、公西华27.(单选题,1 分)《秦晋崤之战》中认为秦国偷袭郑国必败,并两次哭师的是()A、弦高B、蹇叔C、孟明28.(单选题,1 分)下列《氓》的诗句中,描写恋爱阶段情景的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以尔车来,以我贿迁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9.(单选题,1 分)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赞《蒹葭》最得“风人深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国)考试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全国)考试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仲连形象:①特立独行、足智多谋、能言善辩;②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
文章详解
★ ★ ★ ★
不帝秦”;③品德局尚,决不求名逐利,功成不受赏;④有排难解纷之心,以
挽救天下为己任。
《侍坐》
文章内容
★ ★ ★
(2)文中众人(侍坐的人)理想:①子路理想:治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②⅛有理想:治方六七十之国,“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逍遥游》
文章内容
★ ★
(1)本文选自《庄子》,“若夫乘天地之正”,点明了文章主旨。第一段,用“
列子御风而行”说明犹有所待。第二段以许由不接收天下,说明“圣人无名
末段说到大树樗,也是为了说明,无用才是大用”。(2)文中寓言:鳗鹏变
化、尧与许由、藐姑射山的神人、宋人资章甫点,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2)进言方式:“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丑师箴,艘赋,朦诵”。
《战国策》简介
★ ★
本书为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曾加以整理,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
国策》,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注释

(1)题解:选自《战国策》。苏秦:战国纵横家。说:劝说,说服。
鬻矛与盾”故事,揭示儒家以德化人的“人治”本身的矛盾。其中,“鬻矛与盾”出
自《难一・舜之救败》,故《舜之救败》运用了寓言形式。
《离骚》(节选)
注释
★ ★ ★
(1)“怨灵修之浩荡兮'’中,"灵修”代指君王,此处指楚王。(2)“固众芳之所
在”中,“众芳,指众多香花美草,比喻众多贤臣。(3)“原依彭咸之遗则”中
《齐桓晋文之事》
文章内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过精炼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过精炼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闻第一节上古歌谣《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 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 乐, 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说明说明。

反映远古人类说明折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实力符合实际的说明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及传闻的区分:神话产生比传闻早,是传闻的故事原型,传闻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调,传闻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 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 羿, 鲧, 禹, 黄帝我国神话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 实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主动进取, 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显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 形象, 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 献诗, 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食货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国语周语上》)最早提出“孔子删诗”的说法是司马迁。

《诗经》分类:风, 雅, 颂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 雅, 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先秦部分《诗经》: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简或选)《君子于役》选自《诗经。

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言情写景,真实纯朴。

君子:这里指丈夫。

《将仲子》1.选自《诗经。

郑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硕鼠》1.选自《诗经。

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先秦部分《诗经》: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简或选)《君子于役》选自《诗经。

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言情写景,真实纯朴。

君子:这里指丈夫。

《将仲子》1.选自《诗经。

郑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硕鼠》1.选自《诗经。

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考试重点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考试重点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考试重点一先秦两汉部分先秦部分一、神话我国现存远古时期著名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是原始人以幻想的形式对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表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

二、《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诗经》中的作品,本是配乐的歌词,根据乐调分为《风》《雅》《颂》三类。

《诗经》中十五个地方的歌谣称作《风》,又称《国风》,共160篇。

《诗经》中周天子王城地区的乐歌称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诗经》中,用于王室诸侯宗庙祭祀的乐歌称作《颂》,共40篇;宋代以后通行的《诗经》注本是朱熹的《诗集传》。

2、诗经从各个方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1)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精神。

如《豳风·七月》以哀哀倾诉的语气叙写了农夫全家一年到头各种繁重的劳动和无衣无食的穷困生活,还会受到人身侵凌。

(2)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如《豳风·东山》、《魏风·伯兮》等。

(3)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秦风·蒹葭》、《卫风·氓》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4)此外,《周南·芣苢》等诗篇反映了劳动的情景。

3、《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和描写;比,即打比方,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况;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诗经》创始的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

(注意:兴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在《诗经》中除了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起发端作用外,还具有引起联想、比喻、寓意、象征、渲染、烘托等多种微妙的意味,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由于兴中往往具有比的意味,后世诗评家往往分不清《诗经》中哪一篇是比,哪一篇是兴,于是就往往将比兴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指的是一种字面或诗面的意义与作者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

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强化了抒情效果。

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

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

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

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1.《氓》选自《诗经。

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

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

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葭》被王国维称赞最得风人深致2. 诗的情感内容即对“伊人”追求的痴迷执着与追求未得的哀婉惆怅相互交织。

(1)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2)“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表示时间的推移。

主人公长时间的苦苦求索,徘徊瞻望,深情不已。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等句表示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简或选)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堪称名句。

伊人,指意中人。

4.“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示思念对象,求索艰难。

5.“蒹葭苍苍”等景物描写诗句对显示人物感情的作用:(1)渲染清秋凄清气氛。

(2)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被历代认为是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

(简)6.诗的起兴手法及作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借景物芦苇起兴,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简或选)7.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及艺术效果:(1)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淋漓尽致的表达情意,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的艺术效果。

②表示时间推移,表倒叙手法大概产生于西周末年周宣王时代。

诗中完整地反映了边防战士艰辛的生活、紧张的战斗和思念归的真实情况。

《采薇》末章好在哪里?答:末章好在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今与昔,来与往,雪花与杨柳,冬天与春天,构成鲜明的对照,点出时间的推移和出征时间的久长。

终于归来却莫知我哀,一是痛定思痛更加伤心,二是音问隔绝的情况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想让共叔段取代哥哥嫡长子的位置而继承群位,由于丈夫郑武公的反对,姜氏没能达成目的,郑武公去世后庄公继位,应母亲的请求将弟弟封在京邑,共叔段在京邑不断扩充势力,在姜氏的支持下对郑庄公形成巨大威胁。

郑庄公老谋深算,对共叔段采取纵容的态度,时机成熟后,派兵伐段,夺取了他的封地,迫使他流亡异国。

2.郑庄公形象答:郑庄公有计谋,城府深。

庄公对武姜和共叔段的野心与图谋了如指掌,但他采取了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则借以沽名钓誉,二是为了麻痹对方,争取人心。

最后,他还考虑到违背孝道对他不利,于是演出了隧而相见母子和好如初的闹剧。

首先,他对共叔段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充分暴露公叔段的不义,所以姜氏请京,太叔收二时,他都尽量满足并驳回大臣们的建议,其次对待母亲明显违反原则的请求,不加劝阻,对待弟弟的越轨行为不进行教育,有意养成共叔段的恶行。

3.说明“春秋笔法”的含义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有人也称春秋笔削,是我国古代的一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据说孔子修《春秋》只对史实进行叙述,不加任何评议,把自己的情感态度等寄托在他叙述的文学当中,通过微言大义体现自己的褒贬之情,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每用一字,必寓褒贬。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称为“春秋笔法”4.本文的主要思想内容通过对姜氏,郑庄公和共叔段母子兄弟之间争权斗争的描写,刻画了庄公的阴险狡诈,姜氏的偏心狠毒以及共叔段的骄纵贪婪,揭露了郑国统治者内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七、秦晋崤之战一、秦、晋两国本是同盟国,晋国战胜楚国,晋文公称霸天下,两国又联合对郑国作战,但裂痕旋生,这是秦亚崤之战的原因。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秦穆公为了取代晋国称霸中原。

晋国在崤之战中战胜了秦国,证明晋文公死后,晋国仍然保持了霸主地位。

在事件的记叙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很成功。

赛叔对战争洞若观火的分析与两次器师,表现他的远见卓识与爱国之心。

弦高犒师,成为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机智爱国的故事。

战争描写的特点及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左传》长于叙写战争,但不在于描写战争本身,而重战前情况的叙述,显示出胜负的必然趋势。

此篇即体现这一特点。

战前晋文公刚刚去世,但卜偃传达君命,证明对秦早有觉察,预作准备:临战前夜,君臣统一意见,同仇敌忾,与秦穆公,赛叔之间意见相左形成鲜明对照。

秦国方面,塞叔分析偷袭郑国必败,并两交哭师,但均被秦穆公拒绝;接着王孙满论秦师轻而无礼、弦高犒师,郑国赶走里应外合的秦将,事件的进展显示晋胜秦败已成定局。

本文在事件的记叙中,刻画人物形象,赛叔对战争洞若观火的分析与两次哭师,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与爱国之心。

秦穆公刚愎自用,利令智昏,但在失败后能够幡然悔悟,引咎自责,不失2.邵公的谏词运用了比喻手法。

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概括地揭示统治者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不同态度。

本文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人起义。

由于周厉王暴虐无道,拒绝忠谏,依靠神巫和屠刀来压制百姓的批评言论,使百姓忍无可忍,本文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艺术特色:整段谏辞逻辑严密,议论透辟,从正反两面反复陈说,深刻有力。

另外,多用比喻,1.选自《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史料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纵横家的活动与言辞,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

2.苏秦是战国人,著名的纵横家。

他游说秦惠王,主张连横,被秦惠王拒绝。

后来,游说赵肃侯,主张合纵,终于成功。

悬梁刺股苏秦形象:本篇成功地塑造了纵横家苏秦的形象。

他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合纵连横的游说,不过是获得“金玉锦犭,取聊相之尊”的一种手段,苏秦学识渊博,能言善辨,长于出谋划策,这是游说诸侯的本钱;同时他刻苦学习,反复揣摩,不仅通晓学问,还要把握游说技巧,苏秦的形象概括战国纵横家的共同特点。

3.成语“前倨后恭”出自《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家人的表现,“前倨而后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从侧面烘托苏秦形象,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使他不惜一切求取1.鲁仲连是如何批驳辛垣的投降主义主张的?鲁仲连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怕,然后用纣王烹鬼侯、鄂侯反衬秦帝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反受其害。

其中用邹、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

最后归结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破了“尊秦为帝”以保持自身荣耀富贵的美梦。

2.鲁仲连的性格特征(形象):鲁仲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有一般纵横家的共同点足智多谋,能言善辨,也有与他们截然相反的地方:一是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决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赏;三是有排难解纷之心,以挽救天下为已任。

鲁仲连是封建时代士人高风亮节的典范,为后人所仰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