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侨乡建筑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邑侨乡建筑文化

165 120603班 3212001766 廖美梅

在江门生活将近两年,五邑侨乡地区的建筑和村镇,使我对侨乡建筑文化的特色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其中,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从村庄中拔地而起的碉楼和绵延数百米的骑楼街市,。它们在五邑侨乡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展示土洋两种文化在当地的融合过程、性质、特点,而且它们的文化风格、历史影响,对认识华侨文化地位和作用、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也将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

位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的五邑侨乡虽然也有一定山地丘陵, 但潭江流量大, 水网稠密, 常罹水患,淹没田园庐舍, 居民不得不上高地躲避。这个地区开发较早, 唐代以来相继置恩平、新会等县, 宋代以后, 大量岭外人口迁来, 并采取聚族而居方式。姓氏、宗族之间往往为争夺山林、水源或风水问题等发生矛盾和争夺。清咸同年间(1855 - 1867 年) ,粤西含五邑地区持续10 多年土客械斗。大量人口外逃, 导致百业凋零, 盗匪乘机而起, 弄得五邑地区鸡犬不宁。各村自保联防, 成为预防匪患一种有效手段, 碉楼也由此应运而生。骑楼首先是受楼, 女儿墙上开个圆洞, 减少台风压力, 又适应广东炎热气候, 使建筑显得通透, 也是一种独创。这种建筑既有西方敞廊式商业建筑特点, 又结合广东三间两廊民居传统格式组合而成, 因而普遍被认为是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其优点在于作为一个开放空间, 既能直接面对顾客, 做活生意, 又适应岭南炎热多雨气候, 故产生以后迅速获得推广, 在侨乡尤甚。20世纪20 - 30 年代, 骑楼在五邑地区接踵而起, 成为新建城镇最主要建筑景观。清末民初, 直到建国前夕, 为适应五邑历史地理环境的需要, 一种兼具防卫、避灾和居住功能的碉楼建筑与骑楼差不多同时兴起, 成为五邑侨乡中西建筑文化珠联璧合另一大景观。

五邑碉楼建筑年代不同, 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 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 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整合历史过程和特质。然基于广东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 内地骑楼数量少, 类型单调, 规模小, 体量轻, 多采取中国宫殿或民居式屋顶, 即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上占优势, 如粤北、西江地区, 甚至惠州一些城镇骑楼即属其列。但五邑地区一是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引进建筑形式多样; 二是侨资雄厚, 加上20 世纪20 - 30 年代, 地方政府鼓励华侨回乡投资, 开展大规模建设, 故所建骑楼风格多样, 规模大、体量重。开平赤坎、台山台城骑楼街, 即为侨资所建,或沿河、或沿路摆布, 纵深大, 其平面类型既有单开间式, 也有双开间式和多开间式, 如台城即有不少骑楼是双开间并联组合型的, 江门长堤路中华酒店则是三开间型, 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但五邑绝大多数骑楼又为单家独户式, 突出楼主财大、尊贵气派; 开平赤坎镇即有不少骑楼采取单间式, 蔚为壮观, 多保持至今, 成为城市文化遗产。

出于防卫需要, 碉楼顶设悬挑的“燕子窝”, 可以居高临下, 凭借广阔视野, 构成交叉火力网, 射击匪盗, 乃五邑人独创。碉楼无论外观还是内部陈设, 都反映中西两种文化融合和共存共荣、协调统一。碉楼大门对联所书内容完全为中国文化, 如开平百合区均和村一座碉楼联曰: “蛟腾凤起, 桂馥兰芳”, 又一座碉楼联曰: “行道有福, 与德为邻”。楼外部灰雕多饰以石榴、佛手、喜鹊、麒麟、梅花鹿、鳌鱼、蔬菜、许桂灵等图形:;琴、荷花、中国结、金钱、龙凤等图案, 喜、福、寿等字形, 以及壁画、山水画、历史人物、中国古诗词等。如开平塘口新开里一座碉楼, 即在门楣上书写王羲之《兰亭序》部分文字, 它们充满了岭南

建筑风情。这些雕饰与西式草、缨络、涡卷、走兽和几何图形, 特别是山花、三角形、曲线形等充分体现浓厚巴洛克建筑风格相匹配, 达到两种文化完美结合。

我认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应该有自身的特色, 五邑侨乡地区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有它自身的历史演化过程和人文背景, 因而它自然而然会形成其自身的特色。首先,五邑侨乡建筑文化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杂交最终达到融合的结果。侨乡在我国旧民主革命时期最先接受了西方的文化, 许多先进的革命者最早在这一地区活动, 向中国介绍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界想, 包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资产阶级革命理论, 当然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侨民在海外生活多年, 有了积蓄就回到家乡, 大兴土木建房造屋, 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也就介绍了进来。但是中国固有的本土文化也是十分强大的, 并有着很强的兼收并蓄的力量。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 杂交的结果,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当时“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是相一致的。不少建筑总体布局上采用的是中式布局, 外部装饰则采用西洋柱式和细部处理。虽然有不少拼凑之作, 但却是中西结合, 相互交融的杰作。许多建筑实际上都包含了许多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因素。其次,五邑侨乡建筑文化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结果。侨乡炎热多雨, 地少人多。因此形成了高度密集组合的“梳式”布局的村落, 这种大进深、小天井的层进式院落住宅, 通风凉爽, 就象阿拉伯建筑一样适合炎热的气候。也因此形成了城镇中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竹筒式骑楼市街, 这种竹筒骑楼建筑既通风凉爽, 又遮风蔽雨, 是多雨的我国亚热带南方城市最佳的市街形式。

五邑侨乡建筑文化, 不仅在当时称盛一时, 至今日其意义也未泯灭, 值得借鉴、传承和开发的价值颇大。这种历史文化景观是广东,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一个文化景观见证。不但展现了广东华侨文化开放、自信、包容、创新的文化风格, 而且也代表了岭南文化在这方面的特质。这些建筑文化景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立面和内部豪华陈设的最大特色是张扬、炫耀, 突出个性, 风格各异, 充满了建筑美学的魅力, 因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正作为一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广东骑楼已被历史和实践验证是一种适岭南的地理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 在近年旧城改造中被大量破坏后, 人们重新审视和发现它的价值, 正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恢复或新建(如在广州) , 显示骑楼价值在岭南的回归; 而五邑庞大的碉楼群, 为全国独有, 备受各方关注, 已被列入中国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的名单中, 恰是它历史价值之所在。

广东五邑侨乡, 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过程和文化景观反映在多个文化层面上, 最直观的是城镇规划布局、骑楼与碉楼建筑等。它们充分展示五邑华侨在吸收西方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上表现的大胆的文化创新, 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的智慧。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经受了时间考验, 现已被认为是适应历史地理环境, 调适人地关系达到和谐共存一种良好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侨文化也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尤其是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中, 应予继承和发扬, 达到历史为现实服务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