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茶树形态特征 ppt课件

茶树形态特征 ppt课件

2021/3/30
16
高产优质树型模式
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达到1:2或1:1.6,树冠间距 20-30cm, 树冠有效覆盖度达到90%的水平
2021/3/30
17
定型修剪
修剪可以加速主茎的优势转 移,以达树冠开展状态。
第二次,树高达40cm,在原来剪口基础上, 提高10-15cm,或者距地25-30cm处修剪。
大叶种茶树主根明显,呈典型的直根 系类型,其分布较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深 广。
2021/3/30
8
茶树根系
形态:与其它木本植物类似
过渡型 分生根系
丛生根系
图2021/3不/30 同生育时期茶树的根系形态
1 一年生根系 2 二年生根系 3 半年期根系 4 衰老期根系
9
茶树根系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层次。 最上层根群着生角度较大,分根性强,
直径 粒重g
mm
大粒 15 2
中粒 12 1
小粒 10 0.5
2021/3/30
43
第五章 茶树生物学特性
5.1 茶树的生育特点
5.1.1茶树的个体生育周期 5.1.2茶树的年生育周期
5.2 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 5.3 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2021/3/30
44
5.1.1茶树的个体周期
茶树一生的生命周期又称为总生育周期,其 个体的发育是在总生育周期之中。
2021/3/30
23
茶芽
多数品种的幼嫩芽叶色泽嫩黄,具油光, 满披茸毛,随着叶片老化,色泽由黄转绿,茸 毛脱落。芽叶大小以同类芽叶或混合芽的鲜重 (单芽或百芽重)表示。
大叶种
小叶种和中 叶种
百芽重(g) 百芽重(g)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2 茶园规划
掌握茶园布局和种植密度的原则,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了解茶园必备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遮阳棚。
茶树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
1
萌芽期
详细了解茶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阶段。
2
盛花期
掌握茶树开花和授粉的过程,了解茶花的特点。
3
果实期
学习茶树结果和果实成熟的过程,掌握采摘的时机。
茶树施肥技术
3
茶叶采摘和加工
了解优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树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了解茶树对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要求。
土壤要求
掌握茶树对土壤pH值、肥力和排水性的要求。
日照和海拔
理解茶树生长的最适宜的日照和海拔条件。
茶园地块选择与建设
1 土地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茶园地块的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和水源。
有机肥 化学肥 微量元素
了解有机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 学习茶树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茶叶贮藏和运输
贮藏技巧
掌握茶叶贮藏的技巧,保持茶叶的新鲜和优质。
运输技术
了解茶叶运输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茶叶的完 整和品质。
茶联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源自茶叶消费市场分析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茶 树种植者提供市场参考。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到茶树种 植的各个方面,从茶叶栽培基础到茶叶质量评定方法,全面了解茶树的生长 和管理。
茶树种植管理
1
茶树栽培技术
掌握茶树的基本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育苗和移栽。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育种学(全套课件551P)

茶树育种学(全套课件551P)
Fra bibliotek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四)生理、生化等特性变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异。
化学成分的变异:多酚类从不到20%到超过45%; 水浸出物多数在30~50%之间;氨基酸在1~6%之 间;咖啡碱从低于1%到超过5%。 营养元素和其它一些营养成分含量也有很大差
异 。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鐘鳴谷應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2)果形:形状随果实内种子数目而异。 球形1,肾形2,三角形3,四方形4,梅花 形5。 (3)果室数:以3室为多。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4)种子形状:可分球形、半球形、肾形、 锥形和不规则形。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5)花粉:花粉粒的 表面分为外壁和内壁2 层。花粉表面纹饰基本 上属于网状或拟网状, 网由网脊和网眼构成,
安吉白茶: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至
夏才呈全绿色。春季白色新梢的叶绿素含
量低、氨基酸含量高,是一个温度敏感的
自然突变体。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二) 生殖器官变异
(1)花: 花冠(大、中和小花); 萼片数(4~7);花瓣数(5~ 16);雄蕊数(70~320);花
色(乳白、淡黄、白带微绿和
粉红);柱头数(2~7、个别 不分裂);柱头分裂部位(上、 中和基部);子房(有毛和无 毛)等。
体细胞中为30条,性细胞中为15条。
鐘鳴谷應
第一节 茶树的染色体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茶树群体品种中存在 整倍性变异的个体。 用秋水仙素、γ射线获得人工三倍体、四倍 体植株。 只开花不结实或极少结实的通常称为不孕 种。
鐘鳴谷應
第一节 茶树的染色体
核型分析: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 数目及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 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臂 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1) 2

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1) 2

课后训练




思考与训练: 1. 茶树的根尖分几部分?根系是如何分布的?根系分布受 那些因素影响? 2、茶树枝梢生育有哪些规律? 3、和其它植物叶片相比,茶树叶片有哪些不同之处? 4、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哪些特点? 栽培上要做哪些工作? 5、了解茶树年生育规律,对茶树栽培有哪些重要意义? 6、茶籽萌发过程内含物质有哪些变化?种子萌发过程要注 意哪些条件的掌控? 7、造成茶树结实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三、茶树的开花结实


(一)花芽发育成花蕾的过程: (二)茶树的开花: (三)双受精: (四)茶树开花结实率低的原因是: 1、自花授粉不育 2、花粉有缺陷 3、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影响 (五)茶籽萌发: 水分 温度 氧气
讨论

茶树枝梢分几种类型?其生育有何规律?
参与性讨论:

你认为茶树出现合轴分枝方式的可能性 是什么?
第二章 茶树生物 学基础
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2、掌握茶树的一生及茶树年生育 3、了解茶树原产地及变种分类 4、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树立爱农 的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
1、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 2、茶树一生四期特点

教学难点:

茶树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参与性讨论:

茶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有何关系? 如何协调二者关系?
一、茶树的根系


根包括:主根、侧根、不定根。
(一)根的外部形态
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茶树基本知识PPT课件

茶树基本知识PPT课件

最新课件
17
茶树适生条件
• 水分
a 在茶树的生长期中,一般夏季需水量最多,春秋两季次之,冬 季最少.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水量需求规律,不仅茶树的生长 将受到限制,而且还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b 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时最适宜茶树生长,在空气和土 壤中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茶树的芽叶和枝条的生长停滞,叶 片易硬化粗老.空气温度高时不仅新梢叶片大`节间长`产量 较高,而且新梢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叶质柔软,因些茶叶品 质也好.
最新课件
5
茶树的品种
• 茶树品种分类也无统一方法,普遍采用的是 将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 等级.
• 树型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 叶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
类四类. • 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三种.
最新课件
6
茶树的国家品种
1 国家茶树良种审定30个品种为国家品种: 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铁观音`福建水仙 `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凰水仙`黄山茶` 勐库大叶茶`毛蟹`本山`梅占`祁门茶等.
20
茶树的栽培
• 1 茶树育苗 茶树作为异交作物,其遗传物质极其复杂,利用有性
繁殖的后代无法保存品种原有特性.因些,目前均采 用无性的方式------扦插育苗法. a 扦插是剪取茶树植株的某一营养器官,如枝`叶`根 的一部分,按一定方法栽培于苗床上,使其成活为茶 树幼苗.扦插育苗法取材方便,成本低,成活率高,繁 殖周期短 b 在选取母树时应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 害的品种,且其枝条`叶芽应无外力损伤.剪枝前要 多施有机肥料,停止采叶,促进茶芽生长,以利于发 育成健壮枝条.
最新课件
14
茶树的生长环境与栽培

茶树品种ppt课件

茶树品种ppt课件

05
茶树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茶树品种的选育
茶树品种的选育是茶树育种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茶树个体进行繁 殖,以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后代。
选育过程中,需要考虑茶叶品质、产量、适应性、抗逆性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 育的茶树品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
选育方法包括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群体改良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茶树品 种和育种目标。
欧洲地区的茶叶种植规模较小,主要在葡 萄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有少量种植。
04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茶树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茶树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和适应性,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都会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因 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茶树品种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
茶树品种ppt课件
• 茶树品种概述 • 中国茶树品种 • 世界茶树品种 •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 茶树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01
茶树品种概述
茶树品种的分类
按照形态特征
根据茶树的树形、叶片形态、芽 头等特征,可以将茶树品种分为 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等。
按照生化成分
根据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 咖啡碱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和 比例,可以将茶树品种分为高酚 类、高氨类和酚氨类等。
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叶品质特点
红茶
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具有 香甜、醇厚、回甘的特点。
白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具有清 香、滋味鲜爽、回甘强的特点 。
绿茶
龙井、碧螺春、毛峰等,具有 清香、鲜爽、滋味醇和的特点 。
乌龙茶
铁观音、大红袍等,具有香气 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强等特 点。

茶树基本知识

茶树基本知识

2、日照 日照时间长、光度强,茶树生长迅速,发 育健全,不易罹患病虫害。 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 气有一定影响。 3、土壤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上层深厚、排水、透 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 4.5~5.5为最佳。
三、茶叶的命名与分类
我国的茶类品种繁多,大同小异的数百种茶 叶,为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一种茶叶必须有 一个名称为标志。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 序之一。 那么根据什么来给茶叶命名呢?
半乔木型乔木型来自灌木型乔木型灌木型
小乔木型
茶树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 等,构成茶树树型
注意:通过茶叶的叶 片来区别茶类和非茶 类
三、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 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既受环境制约,又影 响周围环境。 1、气候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与北纬 38°间都可以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 25℃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且分布 均匀,早晚有雾,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的 地区,较有利于茶芽发育及茶青品质。
茶树的原产地在那?
茶树原产于我国的西南部。
野生 乔木型树种
大叶种乔木型 小乔木型茶树
中叶种 和小叶种 灌木型茶树
小乔木型 和灌木型茶树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者……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 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栏,茎如丁香,根 如胡桃。”
中国古代的一些关于茶树的记载缺 乏近代植物学性状的描述。
茶树的外形 (1)乔木型茶树 有明显的主干,分枝 部位高,通常树高3-5m。 (2)灌木型茶树 没有明显主干,分枝 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矮小,通常为 1.5-3m。 (3)半乔木型茶树 在树高和分枝上都 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

第三章-茶树的适生环境PPT课件

第三章-茶树的适生环境PPT课件
夏秋季在行间铺草或灌溉—降低地温 秋季施有机肥、茶园四周种防护林等—提高地温
(三)积温与茶树生育
●积温:指累计温度的总和,分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指植物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期中高 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子的温度总和。 ●有效积温:指植物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期中有效 温度之总和。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
● 据测定坡度在20°的新垦茶园,第一年的土壤冲刷量 每亩达到16.7吨,比坡度5°的茶园(每亩冲刷量4.95吨) 多两倍多 ●选择新茶园时,坡度不超过30°。(补充闽南茶区的一 些情况)
2、地形
●起伏不同的地形影响茶树冻害。 ● 山谷低洼地茶园:“霜打洼地” ●坡顶茶园:“风打山梁” ●水域对邻近水气候有影响
二、海拔高度 1、对气象因子的影响
●影响气压、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日光辐射量、光 质等 ●浙江: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活动积温减少 180℃,但漫射光与直射光比值递增
2、对春茶开采期、采摘期及生长量的影响 3、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4、“高山出好茶”的机理 5、对海拔高度的要求 ●根据纬度和其它因子确定 ●据黄寿波研究:中国茶区茶树的合理分布高度与 纬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上部生物
(一)地上动物 1、捕食动物 2、食虫或食茶园植物的动物 (二)地上植物 1、杂草 2、低等植物 3、林、果等植物
二、地下部生物
(一)土壤动物 (二)土壤微生物
第四节 海拔地形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一、地理纬度
●影响日照强度、时间、气温、地温及降水量等 ●影响茶树年生长期的长短、代谢强度和方向
pH>5.5时:代换性Al3+的含量很低以致不存在。 ◈茶树是嫌钙植物 土壤pH越高,活性钙含量越高。

茶树栽培PPT

茶树栽培PPT
“多喷”:即在茶树生长季节,用化肥作根外喷肥, 常用的有1%硫酸铵、0.5%尿素溶液进行喷施,一 定要喷湿叶面和叶背,喷施时间以茶树一芽一叶初 展效果最好。
合理采摘茶树鲜叶
采摘中必须处理好采、养关系,做到分批、及时、 合理留叶采。
根据所加工的茶类和品类的鲜叶标准要求进行采摘, 一般采制针型茶(含针螺)采摘单芽,采制螺型茶 (如碧螺春)和扁型茶(如瑞云金芽)采摘一芽一 叶初展,采制毛峰茶为1芽1、2叶,而采制乌龙茶 则以采摘小开面至中开面二、三叶为宜。采制绿茶 当10%-20%芽梢已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同 时要根据不同的树龄、树势制定相应的留养标准。
⑵及时中耕除草,茶园土壤耕作,除去杂草, 疏松土壤。
幼龄茶园的合理施肥
幼龄茶园追肥时间与用肥量依苗龄而定, 一般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肥5kg左右于 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入;二龄茶树全年施 标准氮肥10kg左右,春茶前施60%,春茶后 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15kg 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 50%、30%、20%;五、六龄茶树则以开采 后产量每生产干茶100kg则施用纯氮20kg左 右。
1.3 我国茶树栽培简史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量约 10万吨。
( 4 ) 明 代 : 茶 树 栽 培 面 积 继 续 扩 大 。 公 元 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国 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莱阳。
(1) 隋唐:隋统一全国并修凿了南沟通南北的运 河,对促进唐代的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作用。饮茶之风盛行。如 《封氏闻见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 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 流于塞外”。 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建立了首座“贡 茶院”。 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 世。

茶树种植PPT课件

茶树种植PPT课件
• 有益微生物繁荣。
(五)地形地势与茶树生育
海拔:一般适宜高度 在1000m以下,海拔 400-800m最适宜。
坡向:偏南坡地(包 括南坡、东南坡、西 南坡)获得的太阳辐 射总量多,温度高; 而偏北坡地的太阳辐 射总量较少,温度就 低。
【思考题】
• 简述茶树的形态特征? • 茶树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 茶树生长有“四喜四怕”的特性,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为什么“高山出好茶”?
从生化成分含量看,如云南大叶种,儿茶 素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品种,制成的红茶品 质特优,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等。
(三)增强抗性
茶树品种抗性的强弱主要决定于茶树的遗 传特性。在同一条件下,有的品种抗性很 弱,有的则抗性很强。
可以根据各地的条件,选用推广抗性强的 茶树良种,来减轻或避免各种不良环境或 病虫害对茶树的影响,发挥良种的积极作 用。
1950年由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依国际命
名确定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茶树学名
• Camellia sinensis
茶树定名者的姓名
(L.) O.kuntze
德国植物学家孔采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种名:中国种
属名:山茶属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 常绿植物
• 加强土壤管理:要求土壤 深厚、疏松,形成较为深 广的根系;增施磷、钾肥。
• 以养树为主,防止强采多 收。
(四)成年期
• 成年期:亦称青、壮 年时期,指从茶树第 一次开花结实到第一 次自然更新为止。
• 历时30~40年左右, 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 济价值的时期,茶树
形生态平长衡最层旺盛,生产量 达到最高水平。
(二)幼苗期

专题一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专题一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含量:20~30%。 绿茶>乌龙茶>红茶; 夏秋茶>春茶。
完整版ppt课件
31
生物碱种类: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药理作用:①兴奋神经中枢;②利尿;③平喘、止咳;④消除 体内有毒物质。
含量:嫩芽叶>粗老叶。
茶叶中含有40余种矿质元素

含量
分 (mg/kg干物质)

90~300
预防蛀牙
药理作用

30~75
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用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 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 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 春”。此茶冲泡后在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
完整版ppt课件
六安瓜片
➢ 产于安徽六安市。
➢ 属于半烘炒片形绿茶,其所用原料和采制工艺独具一格。
完整版ppt课件
茶道与茶文化 1
第一专题 茶叶基础知识
第一节 茶树基本知识
一、茶树学名与原产地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被
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
种。目前国际间通用的茶树学名为 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中心在云贵川交界的云贵高原地带,其 依据如下:
茶树是一种适宜于温暖、湿润的
气候条件和土质疏松深厚而偏酸性的
完整版ppt课件
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因此它的适
宜种植范围集中在北纬38°与南纬
45°之间。在我国,有21个省、市、
自治区的900多个县(市)产茶。茶
学界根据我国产茶区的自然经济社会
条件,划分了四大茶区。
8

第三章第一节(4) 神奇的东方树叶-茶树的生长环境-《中华茶文化》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4)  神奇的东方树叶-茶树的生长环境-《中华茶文化》课件
7
茶树新梢的生长
茶树新梢在年内的生育过程为:休眠状态→物质的水解与积累 →鳞片展开→鱼叶展开→真叶展开(2-7片)→驻芽。
我国大部分茶区,自然生长茶树新梢生长和休止一年有三次, 即越冬芽萌发→第一次生长休止→第二次生长休止→第三次生长→ 冬眠。第一次生长的新梢称为春梢。第二次生长的新梢称为夏梢, 第三次生长的梢称为秋梢。采摘条件下,可缩短每一轮的生长周期, 增加轮次,一年一般为4~5轮。
系生长,并将部分养料贮存于茎干和粗根中。 春季,茶芽开始萌动,茶树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向腋芽部位,
同时根茎中的贮藏物质也迅速向地上部芽梢运转,以供新梢生长需 要;地上部花蕾盛发时,树体内的养料部分运向芽梢,部分运向花 蕾,以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展的需要;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 养分运转的方向是不同的,而运转的重点都是茶树各时期中生长最 活跃的器官。
第三章 茶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神奇的东方树叶 (四)
(二)茶树的生育 1、茶树的生育环境
喜光怕晒 喜温怕寒
喜湿怕涝 喜酸怕碱
2
喜光怕晒:耐荫,忌强光直射:饱和点,3~5万 lx;光补偿
点,低于00lx。
喜温怕寒:生长适宜温度为20℃至30℃。开始生长的温度:日
平均气温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年活动积温至少需要≥10℃
➢ 坡向:偏南坡地(包括南坡、东南坡、 西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温 度高;而偏北坡地的太阳辐射总最较 少,温度就低。
4
2、茶树的年生育
年发育周期:是指茶树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总发育 周期的一部分。
5
茶树年生长顺序性: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
(1)年初气候寒冷,当地上部生长休止时,根系生长却处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茶树的品种
• 茶树品种分类也无统一方法,普遍采用的是 将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 等级.
• 树型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 叶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
类四类. • 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三种.
6
茶树的国家品种
1 国家茶树良种审定30个品种为国家品种: 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铁观音`福建水仙 `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凰水仙`黄山茶` 勐库大叶茶`毛蟹`本山`梅占`祁门茶等.
植株形态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3种. a 乔木型
乔木型茶树树势高大,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分枝部 位高,分枝较稀疏,枝条大多直接由主干分枝而出. 中国西南分布较多,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发现的 野生大茶树,一般树高10m以上,主干直径需二人合 抱,即属此类.
8
茎(枝干)
b 半乔木型(小乔木型) 半乔木型茶树有较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 容易区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植株高度 中等,如云南大叶种茶树.
a 是以品种产地命名.如产于江苏省宜兴县的宜兴 种`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山种.
b 是以品种象形命名.如叶小如瓜子的瓜子种`叶似 柳叶的柳叶种`叶形如槠树叶的槠叶种.
c 是以叶片大小命名.如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 d 是以发芽迟早命名.如早生种`晚生种`清明早`不
知春和瞌睡茶.
4
茶树的品种
e 是以芽叶或叶片色泽和茸毛多少来命名.如紫芽 茶`白茶`和白毛茶等. f 是根据产地并结合芽叶性状来命名.如产于云南 勐海的勐海大叶种,产于福建省福鼎县芽叶茸毛特 多`芽色银白的福鼎大白茶等. g 是按品种特点来命名.如叶片如槠树之叶`发芽整 齐的槠叶齐,芽叶黄绿色`发芽早的菊花春等. h 是冠以地名或单位并加以编号的新品种.如龙井 43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成的适制的龙 井的新品种.浙农25和浙农113等为浙江农业大学 育成的新品种,台湾1号至台湾15号等由台湾省茶 叶试验场育成.
1
茶树的原产地
•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茶"字字形`字音和字义 的国家,现今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均起 源于中国.
• 2 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多的茶文物和茶的 典籍,有世界是第一本茶书.
• 3 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既是 世界是最早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 些野生大茶树又具有最原始的特征特性.
• 4 茶树的分布`地质的变迁`气侯的变化等方面的大 量资料,也证实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结论.
2
茶树的品种
1 茶树品种资源 包括:野生大茶树 ` 农家品种` 育成品种` 品系` 名丛 ` 珍稀材料` 引入品种`近源植物 等资源.
从广义是讲,两株不同基因型的茶树就应视 为两分种质.
3
茶树的品种
• 2 茶树品种的命名与分类 茶树品种命名没有统一规定,归纳而言,大体有八种 情况:
12
果实和种子
• 从花芽形成到种子成熟,在中部茶区需一年半左右 的时间,而且在6~12月份,一方面当年的茶花孕蕾 开花,另一方面上年的种子开始成熟,此时在同一株 茶树上两年的花与果实并存,这是茶树的特征之一.
• 茶树的果实这蒴果,外表光滑.果实通常有三宝果` 双室果和单室果等.一般一果一粒的略呈圆形,一果 两粒的近长椭圆形,一果三粒的近三角形,一果四粒 的近方形,一果五粒的近梅花形.
2 1987年认定了22个无性系品种: 福云6号`7号`10号,安徽1 号`3号`7号,翠峰, 菊花春等
由此国家品种共有77个,其中无性系品种60个, 有性群体种17个.
7
茶树的特征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属于山茶科,茶属.茶树 由茎`芽`叶`花`果实和种子`根等几个部分组成.
一 茎(枝干) 茶树的茎部,即茶树的地上部分,因分枝性状的差异,
茶树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识
一 茶树的起源和演变 茶树的原产地 根据植物学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起源
于距今约1亿年以前的晚白垩纪,而其中的山茶目植 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
关于茶树的原产地,近代一些学者有不同意见,有 人认为在印度,有人认为在包括缅甸`泰国`越南`印度 `中国西南的整个地带.但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调查, 多数学者已经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 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四川是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其 依据如下:
c 灌木型 灌木型茶树树冠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根颈部 分枝,各枝条粗细大体相同.顶端优势弱,分枝 能力强,枝条稠密.幼年虽有主干,但随年龄增 长,分枝不断增多`加粗,主干与分枝差别不明 显.生产上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9

• 1 茶树上的芽依性质可分为营养芽和花芽.营养芽 是枝叶的原始体,发育即成枝叶,是茶树生长发育的 基础,花芽发育成花.
• 营养芽依其生长部位的不同,分定芽和不定芽两种. 定芽生于枝顶(顶芽)及叶腋处(腋芽),顶芽较腋芽粗 大,活动能力强.不定芽生于枝的节间或根茎处,当 枝干遭受机械损伤时,不定芽能萌发成新枝.
• 由于萌发时间不同,茶芽又可分为冬芽`春芽和夏芽. 冬芽较粗大,在秋冬季形成,次年春季生长发育;春 芽在春季形成,夏季发育生长;夏芽在夏季形成,秋 季发育生长.
• 茶树上同一时期内有老叶和新叶之分,新生的嫩叶是制茶 的原料,栽培茶树的目的是采收其幼嫩的芽叶.一般嫩叶叶 面有光泽,叶色浅绿,叶质较柔软.芽及嫩叶的背面密生茸毛, 随着叶的成熟茸毛逐渐减少.
11

• 茶树的花是有性繁殖器官,由花芽发育而成. 因一朵茶花内具备雌蕊和雄蕊,所以是两性 花,它主要靠昆虫授粉,故又是虫媒花.花芽约 于6月中旬开始形成,花芽外形较叶芽粗短, 茶树的盛花期在每年的秋季.花一般为白色, 少数呈淡红色,微有芳香.
10

• 茶树的叶子属不完全叶,只有叶柄和叶片,没有托叶,为单叶 互生.叶形一般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面积大小因品种`季 节`树龄`地区及栽培技术措施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 茶叶为网状脉,有明显的主脉,沿脉分出侧脉,侧脉数多为 10~15对,侧脉伸展至叶缘2/3的部位向上方弯曲呈弧形,与 上方侧脉相连接,这是茶树叶片的特征之一.侧脉分出细脉, 构成网状脉.茶叶的边缘有锯齿.锯齿数一般在16~32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