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_设计心理学1_3重点总结分享

合集下载

广东2017年1月自考04026设计美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2017年1月自考04026设计美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402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著有《威尼斯之石》、《现代画家》和《建筑的七盏明灯》的作者是(B)A、莫里斯B、拉斯金C、琼斯D、韦伯2、中山陵的设计者是(A)A、吕彦直B、贝聿铭C、梁思成D、杨廷宝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D)A、安全需求B、审美需求C、求知需求D、自我实现需求4、我国近代男装“中山装”的设计者是(D)A、蔡元培B、黄炎培C、蒋介石D、孙中山5、我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B)A、俞建华B、陈之佛C、蔡元培D、刘敦桢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6、构成主义答: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在俄国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和设计流源。

(1分)他们赞美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现代工业材料,主张以结构为设计的出发点,用形式的功能作用和结构的合理性来代替艺术的形象性。

(2分)和风格派一样,构成主义设计师用最抽象的几何形式来进行设计,方块、直线、原色、最合理的结构成为其主要设计语言。

(1分)构成主义设计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设计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

(1分)7、高技派风格答:是把当代科技特色当作设计元素并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

(1分)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把科技中的技术结构成分提炼出来,追求工业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运用,用夸张的手法形成种视觉冲击效果。

(1分)高技派风格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在工业产品设计上强调新材料的运用,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政合金材料。

他们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建筑与产品形象,常常将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和“精确美”。

ps理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ps理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ps理论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定义2、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心理学的分支学科5、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二、认知心理学1、认知心理学的概念2、认知心理学的基本问题3、知觉的基本过程4、注意的基本过程5、记忆的类型和过程6、运动的控制和协调7、思维的特点和过程8、语言的认知过程9、问题解决的过程10、决策和判断的过程11、情绪和情感的认知过程12、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三、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2、社会认知理论3、儿童心理的基本理论4、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5、儿童心理的认知发展6、儿童心理的情感发展7、儿童心理的社交发展8、儿童心理的性别发展9、青少年心理的理论和研究四、心理测量与测验1、心理测量与测验的概念2、心理测验的分类3、心理测验的设计原则4、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5、心理测验的标准化6、心理测验的应用五、人格心理学1、人格心理学的概念2、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流派4、人格心理学的评估工具5、人格心理学的应用六、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1、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概念2、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影响因素3、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评估方法4、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预防5、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干预与治疗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评估与治疗效果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应用八、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4、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5、社会认知与社会冲突6、社会认知与社交行为7、社会认知与社会关系8、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九、跨文化心理学1、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2、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关系4、文化和认知的关系5、文化和情感的关系6、文化和人格的关系7、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8、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十、心理学的伦理道德1、心理学的伦理道德的概念2、心理学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3、心理学的伦理道德的天成和管理4、心理学的伦理道德的应用十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概念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3、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和分析4、心理学的调查设计和分析5、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法6、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以上为PS理论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04462设计心理学考试大纲和练习带答案

04462设计心理学考试大纲和练习带答案

种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
选择”。
第 6 页 共 24 页
20、可用性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公认的,衡量产品在使用方面所能满足用户身心需要的量
度,是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可用性包括效率.容错性.

21、消费心理学中的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典型模式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决策信息收集
决策实施。
22、艺术设计中的叙事要素包括:

A、政治性
B、适用性
C、文化性
D、公益性
8、( )在设计上首先表现为设计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
A、真
B、善
C、美
D、聪颖
9、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形式是(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A、感性形象
B、理性形象
C、思维形象
D、理念
10、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 的新款产品。( )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第 1 页 共 24 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次重点) 第二节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次重点) 第三节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
4、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
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5、我们应当注意到美术史学史上 19 世纪的两个巨人——森珀和
。正是这两
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做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给 20 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是从美术
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6、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02111《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问: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名词解释)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2、问:(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

1913年,《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中,初创时期指(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过渡时期指(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发展时期指(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6、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7、加涅是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8、奥苏贝尔的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9、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10、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11、(名词解释):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观察法不同。

教育经验总结法:它不只是调查法利用现存的经验总结材料,而是有目的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期末心理章节总结

期末心理章节总结

期末心理章节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从而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绪、动机、人格、发展、社会等领域。

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在18世纪,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并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等不同的学派逐渐发展完善。

20世纪产生了心态学派、存在主义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科学等多个新的心理学流派。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和案例研究等。

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环境的控制来观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得出结论;问卷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获取信息;案例研究通过个别案例的观察和描述来进行深入分析。

四、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神经系统是指人体的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组合。

生理心理学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揭示了神经递质和神经网络对人类情绪、记忆、学习等心理活动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脑成像技术和神经记录技术等。

五、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知觉则是基于感知数据对刺激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感知与知觉研究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其对行为的影响。

感知与知觉的研究方法包括阈值实验、视觉错觉实验和感知心理物理学等。

六、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形成新的行为方式或知识过程,记忆是指保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方法包括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和记忆干预实验等。

七、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人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动机是指推动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情绪与动机研究了人类情感和欲望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情绪与动机的研究方法包括情绪诱发实验、动机问卷和情绪自述方法等。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在大三这个阶段,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大三学生需要了解的几个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学习理论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大三学生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刺激和强化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思考、注意力、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学习过程中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十分重要。

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不仅通过自身经验,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模仿、观察者的反馈和激励都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知识点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大三学生需要了解几个阶段的发展特点。

1.婴儿期(出生至两岁):婴儿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快速的阶段,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发展,理解力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社会化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开始学会语言、控制情绪,发展社交技能。

3.儿童期(7岁至11岁):儿童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青少年期是身心发展最为剧烈的阶段,青少年在社会和学业方面面临许多挑战,自我认同和生涯规划成为重要任务。

知识点三:智力和学业成就智力和学业成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了解智力和学业成就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可能的问题。

1.智力:智力是个体在认知、问题解决和学习方面的能力,通过智力测试可以对个体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估。

2.学业成就:学业成就指个体在学校中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学业成就受到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多个因素影响。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_3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_3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记是()A.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B.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心理学实验室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D.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2.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力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不雅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属于()A.横断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相关研究设计D.聚合式交叉设计3.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形成守恒性的阶段是()A.前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5.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A.图式B.平衡C.印刻D.发展6.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示的现象,称为()A.成熟B.遗传C.发育D.发展7.婴幼儿的主导活动是()A.饮食B.睡眠C.游戏D.学习8.发展幼儿身体技能的游戏称为()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技能性游戏9.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0.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A.家庭教育方式B.学校教育环境C.同伴关系D.大众传媒11.儿童的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的阶段是()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2.身体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是在()A.8、9岁—11、12岁B.11、12岁—14、15岁C.14、15岁—17、18岁D.17、18岁—19、20岁13.在现实生活中,忽视初中生的自尊心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抗。

特岗设计师考试《设计综合知识》必背考点集锦

特岗设计师考试《设计综合知识》必背考点集锦

特岗设计师考试《设计综合知识》必背考
点集锦
本文档提供了特岗设计师考试《设计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集锦,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1. 设计理论
- 设计的定义
- 设计的要素
- 设计的原则
- 设计思维和创新
2. 设计方法与流程
- 设计方法的分类与应用
- 设计流程的步骤与策略
- 创意的发现与发展方法
3. 设计史与设计流派
- 主要设计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 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4. 视觉元素与设计语言- 线条
- 形状
- 色彩
- 纹理
- 空间
- 点、面、体的表达方式
- 图形与符号的应用
5. 设计图形与表达
- 手绘与绘画技巧
- 设计图的种类与应用
- 设计图的规范与标准
6. 设计传达与表达
- 设计布局与排版
- 图像与文字的结合
- 图像的创造与处理
- 设计的多媒体表达
7. 人机交互设计
- 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 用户体验设计
- 网页与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8. 设计与技术
- 设计与材料的选择
- 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关系
- 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9. 设计伦理与法律
- 设计伦理的原则
- 与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
10. 设计与社会
- 设计的社会责任与影响
-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
以上是特岗设计师考试《设计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集锦,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一、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主动获取和获取新知识、技能、概念或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个体通过感知和思维来保持和重建先前学到的信息的过程。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密不可分。

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和检索信息。

在获取信息阶段,个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这个过程称为感知。

在存储信息阶段,个体将获取的信息加工、编码并储存在记忆系统中。

在检索信息阶段,个体通过思维活动来检索并重建存储的信息。

二、认知与智力认知与智力是高等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关键概念。

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加工、储存、检索和运用的过程。

智力是个体进行认知活动时所显示出的能力和水平。

智力测试是评估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常用手段。

智力发展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内尔斯等学者提出的理论。

他们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具体而言,个体在认知上经历了传感期、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形式操作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情绪与动机情绪与动机也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考点。

情绪是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情感体验。

动机是个体追求目标时的内部驱动力。

情绪和动机对学习和记忆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动机能够促进学习和记忆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和低下的动机则会对学习和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情绪与动机可以相互影响。

例如,当个体对学习任务持有积极的情绪时,会增加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和投入程度,从而促进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相反,如果个体对学习任务持有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学习困难和记忆失效。

四、教育与发展教育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持续变化。

教育与发展研究关注如何通过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研究表明,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五、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1.再认法:把已学习过的项目与未学习过的项目,按随机方式混合起来,逐个呈现给被试,或整个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指出哪些是已经学习过的。

2.知觉恒常性: 当观察条件变化时,对该物体的知觉倾向保持不变,以同样的知觉经验感知这个物体。

3.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是环境特点自变量。

4.主试:主持实验的人,向被试发出刺激,通过实验收集被试的反应。

六、设计题 (13分)1.设计一项实验,证明准备时间对反应时的影响。

准备时间为1秒;1.5秒;2秒。

七、图表题 (12分)图中实线与虚线对比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八、简答题 (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加工层次记忆理论的两个要点。

(1)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2)记忆依赖于提取(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

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举一例说明。

3.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击中和虚报的含义是怎样的?4.什么是避免失败的动机?2006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选(1*10)1、在记忆实验中时间作为自变量,是属于(B)A刺激特别自变量 B环境特点自变量C被试特点自变量 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2、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是相近的,它测量的是因变量的(A)A信度 B效度 C敏感性 D高限效应3、斯蒂文斯在制定比例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B)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最小变化法 D恒定刺激法4、邓德斯C反应时又叫(D)A基础反应时B简单反应时C选择反应时D辨别反应时5、在做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时,选择反应的数目要和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的关系是(C)A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比辨别刺激的数目多B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少于辨别刺激的数目C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等于辨别刺激的数目D选择反应时数目要和辨别刺激的数目每次实验时都不一样6、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刺激的(D)A空间辨别特性B适应特性C颜色辨别特性D时间辨别特性7、吉布森在用视崖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时,他选择的婴儿具有深度知觉的指标是(B)A婴儿向视崖深的一边爬B婴儿向视崖浅的一边爬C婴儿向妈妈站的那边爬D婴儿向妈妈相反的方向爬8、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被试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限。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大一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第三单元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会介绍和讨论这些知识点,并试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知识点一:感知和知觉感知和知觉是大脑如何接收、处理和解释外部信息的过程。

感知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来捕捉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而知觉则是大脑对这些感官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感知和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最终形成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感觉阈、注意力、知觉机制等。

知识点二: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学到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和认知学习等。

学习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情境、动机、注意力等。

记忆则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和过程进行。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对于大一学生很重要,因为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知识点三: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情绪体验的核心组成部分。

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常伴随着生理和心理反应。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机制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点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人格研究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而社会心理学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对个人的行为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规律。

了解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总结:大一心理学的第三单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自学考试专题: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

自学考试专题: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员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认知人、评价人。

2.素质心理学含义:生理素质;先天素质;个人素质。

3.马克思说: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素质:是指个体在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5.素质的特征:素质的基础性;素质的稳定性;素质的可朔性;素质的内在性;素质的表出性;素质的差异性;素质的综合性;素质的可分解性;素质的层次性与相对性:核心素质是基本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又是生成素质的基础。

6.素质构成: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个体素质一般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总和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等。

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7.素质测评: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评鉴。

物质测量用直接的测量方法,人员素质测量用间接的办法。

8.素质测评的功能:甄别和评定功能,这是素质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诊断和反反馈功能;预测和激励功能。

9.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

10.绩效的表现形式:工作效率;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工作效益。

11.绩效的特征:客观性;效果性;效率性;效益性。

12.绩效评估:是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

对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本职工作或履行职务的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人事活动。

包括考核和评价两个环节。

绩效评估的目的:(1)确认员工个体的绩效品质(2)确认相同岗位或同一能级的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异(3)试图找出影响员工业绩的因素和提高业绩的方法,从而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帮助。

13、绩效评估的作用:(1)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供依据;(2)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3)为人员培训提供方向;(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

实验⼼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第⼀章引论1、1879年,冯特在莱⽐锡⼤学建⽴了第⼀个正式的⼼理实验室,标志着实验⼼理学的建⽴。

2、实验⼼理学的重要性:是各门⼼理学的基础3、观察法与实验法:观察法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观察,实验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实验法的特点:①可控性②可重复性(结果可检验)③可以进⾏因果的推理(实验法最重要的特点)4、实验范式:以范式是指按照某⼀⽐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向或研究步骤【例】①斯楚普实验②加⼯⽔平效应③补笔④记忆研究中对偶联合范式(已经停⽤)5、⼼理学规律的性质定量研究:将数据定量表⽰,并将结果从样本推⼴到所研究的总体定性研究:依据⼀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6、实验⼼理学研究的⼀般伦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作作风7、研究⼈类被试的伦理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保障被试退出的⾃由③保护被试免遭伤害④保密原则8、实验⼼理学研究的⼀般程序(每个标题后⾯要再写⼀句话解释)(1)确定课题、形成假设(怎么来确定课题,课题的来源:有些实际需要、⽂献综述、理论综述)(2)选择被试:选择有代表性的被试,采⽤随机化原则,再写⼏条随机化的⽅法(3)实验实施:确定实验控制,⾃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都要进⾏控制,对随机变量尤其是额外变量进⾏控制(4)数据处理: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应不同的实验处理⽅式,把对应的实验处理⽅式写⼀下(5)报告撰写:⾃由发挥第⼆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试和被试(对结果产⽣影响的情况:①主试对被试的影响②主试的态度③被试的态度)(⼀)主试对被试的影响1、主试通过指导语对被试产⽣影响2、实验者效应(1)定义: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式有意⽆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2)包括:①罗森塔尔效应②实验者的性别、种族、肤⾊等(3)实验者效应的消除:①双盲:实验者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处理类型和实验预期结果②实验的⾃动化:被试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做实验(⼆)被试的动机和态度对实验的影响1、要求特征(需要特征):(1)定义:被试会⾃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的产⽣⼀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种⾃以为能满⾜这⼀假想的实验⽬的的⽅式进⾏反应(2)包括:①霍桑效应:因为被试知道⾃⼰处于实验中,是被观察者,所以他们会尽⼒去做,提⾼效率②安慰剂效应:指病⼈虽然获得⽆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3)要求特征的消除①单盲:被试不知道⾃⼰正在参与实验或不知道⾃⼰所处的实验处理组②掩饰情节:不告诉被试真正实验的假设(掩饰情节并不常⽤)⼆、变量(⼀)⾃变量1、⾃变量的分类:①刺激特点⾃变量②环境特点⾃变量③被试特点⾃变量④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由于不同的指导语/实验任务造成的差别)被试特点有⼀些可以操纵,有些则不能操纵2、操作定义(1)定义:⽤可以感知到的事件、现象或指标来对研究变量进⾏数量化或定性的界定和说明【例】挫折感抽象定义:当达到⽬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的情绪感觉或反应。

设计原理(09235)-考试大纲

设计原理(09235)-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设计含义第2章设计元素第3章设计原则第4章设计思维与方法第5章设计程序第6章设计师第7章设计的技术特征第8章设计的艺术特征第9章设计的经济特征第10章设计的文化特征第11章工业产品设计第12章环境艺术设计第13章视觉传达设计第14章染织服装设计第15章非物质设计第16章现代设计史略第17章设计心理学第18章设计美学第19章设计教育学第20章设计批评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设计原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对现代设计实践活动和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论述,内容包括设计内涵:设计涵义、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设计特征:设计的技术、艺术、经济、文化特征;设计形态: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染织服装设计、非物质设计;设计史论:现代设计史略、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教育学、设计批评。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全面认识和了解现代设计,把握现代设计的实质和规律,为未来专业设计的学习、训练、实践和创意奠定基础,并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本课程第一部分具体分析和论述了现代设计的涵义、元素、原则、程序、思维方法、设计师等,让学生对设计实践有清晰、深刻的认识;第二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对设计的技术、艺术、经济和文化特征进行了论述,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提高和加深学生对设计多种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介绍和论述了现代设计在现实社会中呈现的多种具体形态,让学生对具体设计形态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第四部分从历史和跨学科理论的层面,对设计史进行简略回顾,对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史论知识和水平。

三、教材重点是第2、3、4、5、6章,次重点是1、7、8、9、10、11、12、13、14、15章,其余为一般章节。

设计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及设计特征和设计形态是设计概论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20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20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20篇)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1评语1:你性格开朗乐观,思维开阔,在学习上常有独到的见解。

待人真诚热情,尊敬老师,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对课代表工作认真负责。

老师们都认为你是很有潜力的同学。

如果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更加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学习上更加努力,坚持下去,你的成绩一定会更好。

老师们期待你更加精彩的表现!要得到社会承认就必须先为社会奉献;要在芸芸众生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先克服掉自己哪怕是弱小的弱点一一不是名言,是我的切身体会。

评语2:在我所接触到的运动员子弟中,你有明显的优点:对老师彬彬有礼,积极参加学校活动,集体荣誉感强,与同学友好相处等等。

你也有他们的共性:纪律上下不拘小节,学习上不够投入。

希望你能利用寒期,把这一学期的知识认真地回顾,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不论在体育上、还是在品德和学习上,我真心希望你能成为运动健将中最优秀的一个!评语3:你的淳朴和无私赢得了同学们的拥戴;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用辛勤的努力来换自己的成功,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对老师布置的工作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得到老师的信任。

老师特别希望你能保持这一切,相信你一定会在语言表达和书写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敢于在更多的方面与其他同学试。

比高,创造人生更多的辉煌。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2一、时间与地点—年某月某日一某日我参加了—省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第29期)o培训班由—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

理论课主讲教师是华中师范大学汪—教授,团体辅导是理工大学梁副教授等。

二、培训内容某日上午:开班仪式;汪教授讲授团体辅导基本理论;某日下午:团体活动(热身活动:接龙、刮大风、松鼠与大树、握手)某日上午:组成小组:定组名、画组徽、拟组规、选组长;团体活动(建立信任:棒打薄情郎、同舟共济、信任背摔、信任之旅、小组宣言)某日下午:团体活动(增进了解:成长三步曲、解开千千结、小小动物园、走出圈外、家庭金鱼缸、我的生命线、小组宣言)某日上午:汪教授讲授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某日下午:梁副教授讲解具体的主题班会设计实例;团体活动:(依依惜别:拍打空位、齐唱组歌、临别赠言、小组宣言)三、心得体会做学生管理工作两年多,曾做辅导员三年多,在学生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此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学会了更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接触了很多团体活动形式,掌握了部分主题班会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专升本心理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心理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心理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人类的认知、情感、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内在世界。

心理学知识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管理、法律等领域,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典心理学阶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提出的关于心灵和心理活动的观点,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实验心理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威廉·旧金、美国的威廉·詹姆斯等心理学家提出实验心理学的观点,系统地开展了实验研究,促进了心理学的科学发展。

3.行为主义阶段: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华生、斯金纳等提出了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4.认知心理学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内在规律。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情绪等来获取信息。

2.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条件来观察变量间的关系,验证假设。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人们的想法、情感等。

4.临床方法:通过临床案例或治疗过程来研究心理问题。

四、感知与觉醒1.感知:感知是指人们对外界环境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处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觉醒:觉醒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包括注意力、饱觉与睡眠等方面。

3.感知与觉醒的关系:感知与觉醒是密切相关的。

正常的觉醒状态有利于感知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而感知的质量又会影响觉醒的体验。

五、认知与学习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包括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理解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2.学习:学习是指人通过积极经验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使行为产生变化的过程。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精心整理)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精心整理)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精心整理)
教育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研究理论
-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通过激励和奖惩来改变行为,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 认知研究理论:强调研究者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发展心理学
- 儿童发展:描述和理解儿童在身体、认知、情绪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如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青少年发展:研究青少年的身份认同、自我概念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如埃里克森的青少年身份危机理论。

研究与记忆
- 研究策略: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主动研究、归纳
法和演绎法。

- 记忆与遗忘:探讨记忆的过程和遗忘的原因,如艾宾浩斯遗
忘曲线和记忆增强策略。

教育评估与测量
- 教育评估:研究评估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工具,如考试、问卷和观察。

- 测量原理:介绍测量学和测试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可信度和
效度。

以上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对你的
研究和研究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性介绍,具体细节和更深入的理论
需要参考相关教材和研究文献。

自考-设计心理学1-3重点总结分享

自考-设计心理学1-3重点总结分享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1【设计心理学定义】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1【心理美学】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02111《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问: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名词解释)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2、问:(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

1913年,《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中,初创时期指(1903年-20世纪20年代 ),过渡时期指(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发展时期指(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6、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7、加涅是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8、奥苏贝尔的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9、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10、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11、(名词解释):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观察法不同.教育经验总结法:它不只是调查法利用现存的经验总结材料,而是有目的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1【设计心理学定义】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1【心理美学】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3、集体无意识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心理:1、代表人物:惠特海姆(Wertheimer)、考夫卡(Kurt Koffka)、和苛勒(Wolfgang Kohler)、阿恩海姆2、主要理论:心理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人本主义心理美学1、代表人物:马斯洛2、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高峰体验”•认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信息输入——加工——输出代表人物和艺术史论家的研究:1、里格尔《风格问题》2、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建筑心理学导论》3、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式和矫正” 《秩序感》⑵工业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研究1.【工业心理学以及人机工程学发展概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将相关的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运用于设计中以优化人与系统表现的学科⑶职业设计师的经验知识•格雷夫斯(Henry 你Drefuss):1951年出版《为人民设计》主要介绍《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识记】1.4现代设计心理学1.4.1 可用性工程【可用性工程】是一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着重于评估现有设计、原型和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可用性”原则指导设计,便称为“可用性设计”(Usability design)可用性: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诺曼在《日用品的设计》一书中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原则明确归纳为7条: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结构3.重视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标准化【对于用户类别和特征的定义要考虑】:1.用户的生理特征2.职业3.知识和经验4.用户的心理1.4.2 感性工学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另外一门新型学科,称为感性工学( Kansei Engineering),即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长町三生:1995年)。

【感性工学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设计实践方面2、设计评价方面研究领域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生理学;感性信息学;感性创造工学1.4.3 基于仪器的设计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仪器包括:眼动仪、脑电图、虚拟现实设备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以“视觉生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领会】2.1 感觉•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2.2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领会】2.2.1 感觉的多通道1、“通道”(Modality)是指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不同感觉方式。

2、感觉通道对应各种感觉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3、多“通道”协同【领会】2.2.2 阈限【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绝对阈限】: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差别阈限(J. N. 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韦伯定律】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公式写为ΔI/I=K 【遮蔽效应】人们在感受到巨大变化时会忽略掉那些较微妙的变化。

【阈下知觉】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识记】2.3 视觉视觉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识记】2.3.1 颜色视觉【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获得白光。

【拮抗加工理论】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成分,红绿、黄蓝、黑白,也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当一个成分疲劳或过度刺激,就会增加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

【识记】2.3.2 明度视觉•明度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眼睛的适应状态,二是光的强度。

•锥体细胞(cones)和杆体细胞(rods)•光适应和暗适应•【眩光”(glare)】:当人的视野中物体与背景间的亮度对比过大时,就会造成视觉不适或能见度(visibility)下降,这也是人机工程学常谈到的“眩光”。

【识记】 2.3.3 运动视觉•运动视觉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视觉。

•人们对物体空间移动的信息有两种不同的视觉途径:网膜-映象系统和头眼系统。

【视觉暂留】视觉暂留是指人的视觉存在一定惰性,不能立即根据外在刺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闪烁率大于每秒50次的光就感觉是稳定的光源了。

2.4 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识记】 2.4.1 知觉【知觉的定义】1、知觉(perception)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辨别与识别客体。

【识记】 2.4.2 知觉组织【知觉组织】一切知觉经验,都必定是某种分门别类的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这种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将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人们能形成连续知觉的过程。

知觉组织一般规律包括:简洁律、恒常律、图与底、错觉轮廓、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深度知觉【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其给人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人对它的知觉不变。

【图与底】•“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是被看成用来衬托图的背景。

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浅;此外,更重要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感觉为图。

【错觉轮廓(Illusory Figures)】也被称为主观轮廓,是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原因:1画面内存在有规则的空白,人们试图赋予它意义; 2人的知觉系统倾向于将事物组合成简单、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

【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接近律、相似律的本质上都是简化和整体化知觉对象的组织原则,即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知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

【深度知觉】•人们的视觉所观测到的外界世界是二维的,但所感知到的世界是三维的,这是因为人的感知能通过一定的关于深度的信息确定深度。

•深度知觉产生包括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原因,1、主体:人双眼提供的视差和视轴辐合是产生深度知觉的重要生理机制。

2、客体:所观测对象的图形为感知提供了深度线索。

【主要深度知觉线索包括】1、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显得更近;2、质地:组成质地的单元大的比小的显得近,例如建筑效果图中运用地板砖来表现室内空间纵深;3、插入:阻挡其他物体的不透明物体显得更近;4、焦距:细节清晰的物体比模糊的物体显得近;5、饱和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比低饱和度的颜色显得近。

2.5 错觉:被愚弄的知觉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下体验刺激。

•幻觉和欺骗:1、幻觉:例如透视、恒常性、整体性等;2、欺骗:来自信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即人记忆中存储的概念,如对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期待、动机、文化等方面的对人知觉产生的影响。

【识记】 2.5.1 有效错觉OP艺术的代表画家:维克托·瓦萨雷利,《 Alom》以及莱利,《流》。

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所谓OP(Optical Art))风格,也称为“光效应艺术”,就是一种利用视错觉的艺术。

这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目的就是利用光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通过几何图形元素的并置、叠加、错位等方式愚弄人们的视觉。

这些图形没有什么明显的主题思想,它只是使人感觉闪烁、流动、模糊等,让平面、静态的画面出现奇异的动态效果。

【识记】 2.5.2 错觉矫正调整轮廓线条和比例矫正形态错觉,避免错觉的交通标识,设计师有意识地拉长标识使标志显得比例正常、易于识别【帕提农神庙时期校正视错觉的设计主要包括:】1)正面的8个柱子,只有中央二柱完全垂直,其他六柱都向内倾斜(34英尺的柱子向内倾斜约3英寸),这样可以避免柱子全部垂直,在高处两侧石柱会被沉重的石楣压得显得向外分开;2)神庙基石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上略凸形成弧线,这样能弥补在上方的石楣和石柱的压迫下略显凹入的错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