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案新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这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过程。
3.宽领域:由经济到科教多方面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 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人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人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显著增加。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三节: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一、教学简况
(一)教材逻辑结构
在认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了解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了解如何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强国之梦。
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我们现在形成了什么样的开放格局—今后将如何继续对外开放。
一个不开放的系统是要走向毁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980年,在中央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汪仲洋(清末钱塘知县)
这两段话描写的对象是外国人。在清末,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尚且如此对外国人有这样荒唐的看法,平民百姓更是如此。民间流传:洋人身上有一个羊骚味,因此洋人是羊变成的;英军军营里的灯泡是中国小孩的眼睛做成的。
可见当时人们是以看待《山海经》里面怪力乱神的那种视角是看待外界的事物。我们的先辈已经被世界发展的潮流远远的抛在身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单是强国与强国之间,弱国与弱国之间,即便是强国与弱国之间,只要找到合适的契合点,通过相互交换合作都能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会越来越多,并且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浪潮推动下形成经济全球化。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刚从十年浩劫中清醒过来的中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了后面。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可以和我们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
2.多层次:向内有全国范围开放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没能从新中国一建立就实行开放政策呢?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以及一些片面理论的影响,比如当时建立在两大阵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再加上我们自己“左”的错误认识,因此,拒绝向西方学习,也不敢 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形成了事实上的闭关自守状态。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我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几乎全部中断。
(二)教学目的
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知晓对外开放格局以及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2.教学难点:
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水平。
(四)授课对象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11级学生。
(五)学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猜一猜,以下两段话描写的是什么?
白者乃真鬼,语音类禽鸟,胫长面多毛,眼绿疾顾。
(皮肤白得像鬼一样,发出的声音像鸟叫,腿长,脸上长很多毛,眼睛蓝绿色,转得很快)
——陆嵩材(清末浙江诗人)
腿极长,青布缠裹,直立,不能超越腾跑。睛色碧,畏日光,卓午不敢睁视。
(腿很长,用青布带缠住,直立,不能灵活跑动,眼睛蓝绿色,怕见到阳光,一到中午就睁不开眼睛)
在闭关锁国的时间里,我们中国错过了很多发展潮流: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7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假如说中国是一艘船,那么当时的中国就是一艘行驶在历史三峡中的古船,这艘船何时才能驶入过激流险 滩,驶向蔚蓝的大洋?
这就鸦片战争之后近两百年以来中国人面临的问题,即中国的对外开放问题,也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 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要对外开放?2.我国已经形成怎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3.今后如何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约10分钟)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978年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扩大,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三个维度的对外开放格局。
1.全来自百度文库位:向外对所有国家开放
从中国历史沉痛的经验教训中,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中,从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中,邓小平看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①中国要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所以,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种种对开放的疑虑,邓小平仍然果断地决定抓住这一历史性转折的机遇,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从此以后,中国走上日益开放的道路。
(约8分钟)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历史的角度:对外开放则强,闭关锁国则弱。
现实的角度: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无法脱离世界自行发展。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所谓“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就是说世界各国不论地处何方,也不论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怎样,都需要与别的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开放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