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合集下载

中国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三部曲读后感《中国三部曲》是XX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维为。

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三部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三部曲读后感《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张维为教授历经30多年的时光岁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80年第一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中国热”;从作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张教授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尖锐问题。

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三部书籍呈现给国人和世界的是一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全新展示,用详实的数据、著名学者的见解和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的新思路。

让读者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有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张维为教授曾任前中国改革设计师邓小平资深翻译,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春秋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主席推荐世行行长阅读图书,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推荐阅读图书。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以其大国的韬略与智慧、以其超大型的体量和超丰富的传统,其崛起不可阻挡,其道路注定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将给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原创性的贡献。

《中国触动》由序言、引言和环球视野下的中国崛起、最不坏的模式?、西方“民主”遇上中国“实事求是”、应该失语的不是我们、中国:不要自己打败自己、软实力,更触动世界六个章节及原版、后记组成。

张教授从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站在中国式发展的高度,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难点和尖锐问题。

一个只会使用别人话语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话语来解读中国和世界,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中国话语崛起的过程。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

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

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

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

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

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表示“中国模式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上的一件大事情。

《中国震撼三部曲 中国震撼 中国触动 中国超越》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国震撼三部曲 中国震撼 中国触动 中国超越》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此长彼消
01
一、皇帝 的新装?
02
二、“美 国梦”出 了什么问 题?
03
三、“市 场原教旨 主义”行 不通
04
四、西方 开始了制 度反思
06
六、三个 “基因缺 陷”
05
五、也给 西方制度 把把脉
一、感念邓小平: 中国模式的意义
二、中国模式有 自己的逻辑
三、制度超越: 三种力量的关系
四、一个“文明 型国家”的制度 安排
二、印度为什么 落后于中国?
一、贫民窟带来 的震撼与思考
三、印度民主综 合征:“散、软、 短、泛、粹...
一、二十年前的 东欧
二、东欧今天怎 么样?
三、重返匈牙利
四、东欧的“两 个激进”
二、民主品质为 何不佳?
一、三大困境
三、民主建设不 能靠“换血”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 与思考
01
序言
一、建构强势的 中国话语
二、在牛津大学 谈中国模式
三、“普世价值” 的普遍困境
四、与福山的辩 论:历史终结论 的终结
一、从“埃及之 春”说起
二、“颜色革命” 的结局
三、台湾民主: 从希望到失望
四、“颜色革命” 为什么失败?
一、光荣:昨天 与今天
二、放飞梦想: 三种情怀
三、放飞梦想: 三个维度
四、超越:思路 与经验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国震撼三部曲 中国震撼 中国触动
中国超越》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中国震撼:一个“文 明型国家”的崛起 中国超越:一个“文
03 明型国家”的光荣与 梦想
02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 下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 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 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西方、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13-2-1-张维为最经典的十句话

13-2-1-张维为最经典的十句话

张维为最经典的十句话
以下是为你生成的内容:
1. “中国人,你要自信!”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比如当我们面对外界的质疑时,这句话能让我们挺直腰板,坚定地相信自己和我们的国家。

2. “一出国,就爱国。

”哎呀,这不是很常见嘛!就像有些人出去旅游一圈回来,就越发觉得还是自己的家乡好呀。

3. “美国模式不是唯一模式。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世界这么大,怎么可能只有一种模式是最好的呢,就如同有各种不同口味的美食,不能说只有一种最好吃呀。

4.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

”这就好比一只温和的大象,在前进的道路上与其他动物和谐共处,而不是横冲直撞。

5. “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

”这不是一目了然嘛!看看西方那些乱象,再看看我们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这差距多大呀。

6. “中国的发展成就是老百姓干出来的。

”这多实在呀!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不都是工人们辛苦垒起来的嘛。

7. “中国话语要自信。

”可不是嘛!我们有这么优秀的文化和成就,为啥不能自信地表达我们的话语呢,就像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应该大胆展示呀。

8.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这就如同一个贴心的家长,一心为孩子的幸福努力,我们不都感受得到嘛。

9. “中国为世界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这难道不是事实嘛!就好像一个聪明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好方法给大家。

10.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不是显而易见嘛!就如同一条宽阔的大道在我们面前不断延伸,通向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张维为教授的这些话真的太经典了,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意味着以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为基础,将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路径和思维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让人民从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在发展中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

中国是一个多元社会,社会公平和公正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社会公平的实现,强调包容性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机会和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在发展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文明的实现,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在发展中注重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

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传承和发展国家文化。

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将能够走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梦”之深度解析

“中国梦”之深度解析

“中国梦”之深度解析作者:周瑶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4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摘要】“中国梦”之所以如此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是因为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本质内涵,既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无数人的奋斗,也包含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追求。

多角度思考和研究中国梦具有极大的价值。

主要从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作了更清晰的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以下主要从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重大意义(一)中国梦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中国梦”既从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描绘了美好的愿景,又和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

在当代中国,它比其他任何一个梦想更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它仿佛一盏明灯,为每一个中国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亿万中华儿女围绕着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强调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它的提出,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有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国民心态,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梦对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作用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西方的文化价值观输出到中国,很容易被中国人认同。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生机勃勃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生机勃勃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生机勃勃的古老文明——“中国个性”的多维解读【坛主小传】张维为,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中国领导人英文翻译。

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中国震撼》等。

【核心提示】●一个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首先要心怀敬意。

●作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虽然古老,但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先进”和“落后”、“民主”和“专制”、“高人权”和“低人权”这些过分简约甚至简陋的概念可以概括的。

●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颇有争议也很有影响的书,名字叫《当中国统治世界》。

他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世界上有许多种文明,比如西方文明,但中国是惟一的文明国家。

中国人视国家为监护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职责是保护统一。

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

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国家。

”他关于中国是“文明国家”的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崛起以及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所裨益,也启发了我对“文明型国家”的部分论述。

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接受了现代国家主权和人权的主要观念。

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

依个人之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主要有八个特征,这八个特征又可以概括为“四超”、“四特”。

超大的人口规模:中国只要改变自己,往往就能改变世界我们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疆土上的占世界1/5的人口。

和欧洲相比,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也就是1400万左右,所以中国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之和。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今天的人口规模也是在自己漫长历史中“百国之和”逐步整合而形成的。

张维为的观点

张维为的观点

张维为的观点
张维为是一位知名的中国学者和政治评论家,他的观点通常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深度。

以下是一些他的观点:
1. 中国应该采取开放和透明的政策,尤其是在经济和贸易领域。

这样做将有助于增加国际信任和合作,同时也可以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

2. 中国应该加强民主和法治,以确保公正和透明的社会。

这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中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减少污染和保护生态系统。

4. 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以促进跨国合作和共同发展。

这样做不仅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机遇,还可以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5. 中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互相理解。

这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同时也可以促进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 1 -。

著名学者张维为思想理论论述

著名学者张维为思想理论论述

著名学者张维为观点下载2“中国最大的挑战,是要防止自己打败自己”——著名学者张维为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崛起“过去20年中,西方主流学者对中国做了无数悲观的预测,今天这种西方的“中国崩溃论”已经崩溃。

现在国内还有一些人只认同西方模式,他们认为只要你跟西方不一样,未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甚至是死路一条,我把这种观点称为中国国内的‘中国崩溃论’,我想这种观点也将崩溃,而且不需要20年”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现任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张维为,曾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担任邓小平的翻译。

他说,那是他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现在忆起小平,脑海中浮现最多的形象,“就是他坐着,静静地抽着烟思考问题,目光注视着前方,一句话都不说”。

20多年之后、行走过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张维为进一步体会到,邓小平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就是“头脑清醒”---“他了解百姓的愿望,了解中外不同体制的长处和弱点,坚持一切外国的思想和做法都要先经过中国的实践来检验,再确定是否在中国推广,绝不能盲从”。

张维为认为,这一点对于今天认识中国崛起和中国未来同样重要。

首先,“不管中国还存有多少问题,中国过去30来年所取得的成绩除以2、除以4、甚至除以6,都比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要出色”,要自信地“沿着成功的道路继续往前走”。

其次,中国面对的所有问题,历史上所有崛起的国家都遇到过,“中国的问题都有解,天塌不下来”。

更重要的是,美国绝对不是中国的样板---“我们今天的眼光一定要超越西方这种全面走下坡的制度,要探索的是下一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

而在他眼中,中国最大的挑战和风险,并不是常常被提及的贫富差距、腐败、环境等等问题,而是中国人“自己打败自己”。

我潜移默化受到“小平精神”影响《瞭望东方周刊》:你曾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担任邓小平的翻译。

这段经历对于你认识中国崛起和发展有何影响?张维为: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对我后来许多观点的形成影响很大。

张维为、福山激辩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

张维为、福山激辩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

张维为、福山激辩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原载2011年7月8日《文汇报》)6月27日下午,由文汇报和春秋综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42期文汇讲堂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和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张维为就中国模式等问题展开热烈辩论和对话,在场观众也提出尖锐问题。

两位学者的严谨思维和表述博得阵阵掌声。

为了便于读者更清晰了解双方观点,经嘉宾同意,本期整理依据速记对对话顺序作了调整和整合。

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影响福山:中国模式已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它具备诸多优势张维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改革的实验室福山:通常美国学者来中国都是作讲座,传授美国的成功经验;而我今天是来学习的,因为中国模式已经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模式有很多优势,其政治制度的特性使它拥有高效决策功能。

与印度这样的东方国家相比,中国高铁已经开通,机场、桥梁等现代化基础建设也日新月异,而印度著名的塔塔公司想在某地建厂,谋划多年最终却因政治反对力量强大而流产。

与英、美、法、意等西方国家相比也是如此。

以美国为例,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互相制衡,金融危机时问责制难以良好运作,不仅没能阻止危机发生,连政治体系也险些因此瘫痪;同时,美国利益集团非常强大,一个从长远来看非常合理的决策,在实际运行中通常被迫向部分利益集团低头;此外,美国的经济制度也很教条,以致于民众至今还在赤字海洋中挣扎。

今后几年能否改变上述现状,这也是对美国制度长效与否的考验。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已拥有了较自由的意识形态,政府也进行了很多创新摸索,正确的就坚持,错误的就修正。

我不知道这样的有效改革多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历史的影响。

但反观美国,虽然号称务实,却很少愿意进行新尝试。

不过,长远来看,我还是更赞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度。

所以,今天很愿意和张教授探讨。

张维为:谢谢您对中国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也谢谢您开放的思维。

您的话使我想起2月份我在德国和《时代周刊》主编对谈中国模式。

张维为:中国崛起和中国话语

张维为:中国崛起和中国话语

张维为:中国崛起和中国话语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13期最近,张维为的名字随着其新著《中国震撼>成为一线畅销书后,变得家喻户晓,这位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央领导人英文翻译的学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对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进行了思考。

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对来沪演讲的张维为先生做了独家采访。

检察风云:张教授,您好!目前《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的书籍在市场上热销,政界、学界与普通老百姓都有热议,为什么书名叫《中国震撼》?张维为:因为中国的崛起确实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震撼。

中国大力消除贫困、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中国崛起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有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有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和独特的经济,它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这一切都给世界带来了震撼。

检察风云:大家对您的阅历和经历都非常惊奇,您曾经担任过邓小平、李鹏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又走访过许多国家,现在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担任教授,为什么您会研究“中国模式”?张维为:我在复旦大学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后到外交部给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做了五年翻译,后到瑞士攻读政治学,并留在瑞士任教。

过去二十来年内,我有机会走访了一百多个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些了解,特别是我发现非西方国家照搬西方政治模式都不成功,引起我对“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兴趣。

我先后写了《中国触动全球》和《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两本书,阐述了我对中国崛起的历史性传承以及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看法。

检察风云:张教授,我注意到,您没有用“中国模式’’这个词作为演讲的题目,是否用“中国模式’’来定义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仍有争≮义?张维为:“中国模式”是有争议的,不过这和我今天的选题没有什么关系。

张维为-复旦教授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 【中华讲师网】

张维为-复旦教授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 【中华讲师网】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第二,这本书是构建中国话语的一种尝试。我一 直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中国话语的崛起,否则这 种崛起是靠不住的,甚至会前功尽弃。没有话语自信, 自己做对的事情也会被看作是做错了,或者只被看作是 过渡阶段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放弃的,但我从中国“文 明型国家”的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制度安排,解释中国自 己的一整套做法,论证了这些安排和做法的深层合理性, 并强调这些安排和做法还可以改进,但他们已经构成了 中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自己长期 研究中国模式的心得,也是自己实地走访百国比较之后 得出的慎重结论。这些心得和结论大都涉及中国发展的 大思路,中国是个大国,大国崛起需要大思路,这可能 也是此书引起反响的原因之一。此外,我也尝试了话语 风格的创新,不说套话,我确实也不会说套话。不少人 说读这本书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我所期待的。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我一直很担心西方对中国的话语忽悠。苏联解体前 我去过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前我也去过那里,这两个国 家解体的过程我了解。这个过程大致上可以这样概括, 先是知识精英被西方话语忽悠,接着是政治精英被西方 话语忽悠,然后就是经济崩溃和国家解体,最终一失足 成千古恨。西方不少人也希望这种局面在中国出现,但 他们会失望的。其实西方自己现在危机重重,哪有资格 来教训中国。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 在中国人的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时候, 在中国已经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是 被浅薄的西方话语所忽悠,那也会功亏一篑,最终酿成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那就太可悲了。我们不能允许 西方和亲西方的势力来主导13亿中国人的命运。这本书 出版后的强烈反响大概也印证了很多国人与我有相同的 感受和思考。中国和世界都处在大变革之中,在大变革 的时代里,一本书可以影响那么多人,鼓舞那么多人, 作为作者的我,深感荣幸,某种历史参与感也油然而生, 我很珍视这种感觉。

2023年《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3篇)

2023年《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3篇)

2023年《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3篇)《中国超越》读后感1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

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

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

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

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

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

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

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

张维为言论说明高层的风向

张维为言论说明高层的风向

张维为言论说明高层的风向引言张维为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他的言论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有着独特的见解。

通过分析张维为的言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高层领导对于国内外形势、政策走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1. 国内外形势张维为在其演讲和文章中经常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国际上,他指出全球化正在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给中国带来了不确定性。

而在国内方面,他认为高房价、债务问题、环境污染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经济发展张维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他认为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他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认为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3. 政策走向张维为对于中国的政策走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

他还主张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和法治化进程。

此外,他也关注农村问题和城乡差距,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4. 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张维为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层领导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繁荣的社会。

结论通过分析张维为言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层领导对于国内外形势、经济发展、政策走向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通过深入了解高层的风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注:由于无法获取具体的张维为言论内容,以上内容仅为示例,不代表事实真实情况。

闪耀东方张维为中国模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闪耀东方张维为中国模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闪耀东方张维为中国模式观后感心得体会20xx年6月27日下午,由文汇报和春秋综合研究院主办的文汇讲堂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和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张维为,就中西方模式展开激烈的辩论。

这是中西方学者之间少有的针锋相对的直接辩论,从福山的主题演讲“变动秩序中的中国与世界”到张维为的批评和对答,两人大战四个回合,记录下的文字超过两万。

在读过两位学者辩论的文稿之后,虽然并不完全赞同,但扔被两位犀利的见解所折服,也对他们对中西方模式的积极探索所钦佩。

观全文,双方辩论分为八个回合,分别对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影响、问责制在中美的不同效果、如何解决“坏皇帝问题”、民主制度能否解决腐败、中国中层结构的现代化态度、解人类困境需要东方智慧、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和尊重个人价值与参与决策等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探讨,对于中西方之间制度、发展模式、改革以及利益分配各抒己见。

在他们的辩论中,我了解到更多关于中西方的差异,中西方模式的优劣点,正如张维为所言,“?这种努力并不是为了简单地辩论东西方孰优孰劣,孰是孰非。

我们的目的是寻求更大的智慧、更好的办法来应对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西方智慧确实不够用了,东方智慧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中西方模式确实是各有优劣。

中国模式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以及难度都是非常之巨大的,其生机也是显而易见的。

很难说中国模式优于西方模式,但中国模式有很多
优势,
其政治制度的特性使它拥有高效决策功能。

但在腐败、问责、法治等方面仍有一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模式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认为,坚持中国模式同样有必要借鉴西方可用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中国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维为: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关键字>> 中国模式中国话语中国道路中国崛起百国之和文明型国家民主金融危机中国模式总体的成功毋庸置疑过去30年间,我走访了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名理论研究者,我从亲历百国的观察和全球视野的比较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发展成就也是最大的。

自1979年开始的30年中,中国的GDP增加了18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09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西方有学者预测,这场危机将导致中国大乱;但是在2010年世界银行资产排名的前五席中,有3个是中国的银行。

事实证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现在,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的,它给世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撼。

2009年年末,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媒体检测机构“全球语言观察”对全世界的纸媒、电子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检索发现,“中国崛起”竟是10年来全球最热门的新闻主题,被关注度超过了美国的“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

对于中国崛起这个事实,西方的有识之士似乎比很多中国人看得更清楚。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评论,标题是《低调的超级大国》。

文章说:10年后,让历史学家感兴趣的将是此次行程的实质内容,而非基调。

奥巴马实际上是邀请中国政府成立一个两国委员会,借此推动双方在应对全球最重大问题方面形成共同立场。

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接到过这种邀请,在北京,奥巴马公开承认,在当今世界,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能办到的事情相当有限。

美国人今天谈论G2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捧杀”中国,而是大势所趋,他不得不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

他对俄罗斯没有这么说,对印度没有这么说,甚至对欧洲盟友也没有这么说,但对中国却说了这样的话,因为没有中国的合作,美国面临的难题一个也解决不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千万不要再以“大国小民”的心态来窥视这个世界,甚至连抬起头来正视西方的勇气都没有。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前途感到悲观的。

中国的崛起已造成震撼,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成绩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中国的成绩远远大于问题,也为解决问题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纵向看,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付出的代价远比我们高:它们当时的腐败比我们今天严重得多,它们当时的贫富差距比我们今天大得多,它们当时的环境污染也比我们今天更严重,更不要说它们在崛起过程中发生了多少战争、掠夺和杀戮。

横向看,今天与我们可比的国家,比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发展成绩远不如我们,各种问题往往比我们更严重。

所以,首先应该充分肯定我们的成绩,再来自信地解决我们的问题。

中国所有的问题都说得清,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有解,中国模式还可以继续改进和完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不必否认中国模式有它的问题,但中国模式有一个关键好处,就是经得起国际比较,而且能在这种比较中明显胜出。

有些人试图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否定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把局部的问题无限夸大,进而否定中国的发展模式,这是不明智的。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如果你认为美国是个正常国家,那么中国的问题即使比美国多4倍,恐怕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美国的问题并不比中国少,美国监狱里的人数比中国还多。

应该把中国崛起的事实如实告诉我们的人民。

我们完全可以在一种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凝聚全社会对中国道路的共识。

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崛起的大国都曾遇到过。

迄今为止,我们处理得比他们当时好得多;许多方面,我们干得也不比他们差。

中国模式虽有缺陷,但可以完善,中国模式总体的成功毋庸置疑。

评价中国模式不能套用西方标准现在有一种说法,中国经济在10-20年之内可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在软实力上,中国不可能赶上美国。

其实,这要看你怎么比。

软实力比较的关键是标准,如果你只认同西方制定的标准和西方采用的形式,那中国永远也赶不上美国。

但问题是,西方的标准存有太多问题。

今天,我们在许多方面的眼光和实践,早已超越了西方标准。

有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无非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改革,由此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中产阶层人口的扩大。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它将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的各种理念和制度安排,最终被接纳为西方社会的成员。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在世界上古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这一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我称之为“文明型国家”。

中国的崛起是以一种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即中国模式进行的,今后也会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西方必然走向冲突和对抗。

恰恰相反,中国“文明型国家”的特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寻求对抗的国家,而是一个寻求不同体制和平共处、互相学习、互利共赢的国家。

事实上,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

回顾西方崛起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

我们今天一些地方矿难频发,令人悲痛,有些人把这种情况描绘成“带血的GDP”。

如果可以这样类比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整个西方崛起时期的GDP是“血流成河的GDP”。

有些人总认为,西方模式代表了人类最高理想,中国要做的无非是全面复制西方模式。

而我认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如果这样做,只会走向混乱和分裂。

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中国当初若是没有自己的坚持,而是亦步亦趋跟随西方,那它的命运不会比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好,大概早就解体了。

今天,西方模式不但在非西方国家没有成功,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国家,比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也很不成功。

在西方国家内部,也遇到了严重危机,比如希腊、意大利。

英国是现代议会民主的发源地,现在却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公共债务占GDP的90%。

美国是在全球推销西方民主最起劲的“典范”,现在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

如果没有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实际上已破产。

把美国国债平摊一下,每个美国人平均借贷5万多美元,这还不算私人债务。

中国人如果也可以这样借债,那我们也是发达国家了。

所以,在西方制度明显走下坡路的时候,你要说服我信奉西方,总得拿出个像样的例子来,证明这个制度在非西方国家做得确实比中国好。

但事实是,这样的例子找不出来。

中国的崛起既没有复制西方模式,更没有重演西方崛起的血腥历史。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所遇到的问题,西方历史上都曾遇到过。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贫富差距之大、社会公正之少、贪污腐败之严重、侵略掠夺之血腥,令人发指,但这些国家主要通过大规模海外扩张和残酷奴役他国人民,“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而中国今天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化解所有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难题,不但没有发动战争,没有对外扩张和掠夺,而且给大多数国人和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还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成功以及中国模式的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形态也是独特的。

因为治理这样的“文明型国家”,只能以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为主。

中国今天的执政党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党。

中国的执政党本质上延续了历史上统一的儒家执政集团的传统,而不是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相互竞争的西方政党。

“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特点是“百国之和”,这种国家如果采用西方多党竞争制度,极易陷入党争而四分五裂。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但整个国家迅速四分五裂,天下大乱,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永远记取。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来说,改旗易帜是一条邪路。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大致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

这个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

很多西方人以及很多中国人,不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看问题,尤其是政治制度问题。

他们认为,没有多党竞争选举,就没有政权的合法性。

这是十分浅薄的。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美国学者质疑中国政权的合法性,我反问他,为什么不首先质疑一下你自己国家的合法性?你们占了别人的土地,通过殖民、移民,甚至灭绝印第安人,才建成了今天的美国,这样的国家合法性和正当性在哪里?按照中国人的政治理念,按照国际法,侵略和种族灭绝是根本没有合法性的。

他无言以对,最后归结说,这是历史。

可见,即使从这位美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国家合法性也只是一种非常牵强的历史合法性——历史就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虽然古老,但至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这样一个古老文明今天以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态迅速崛起,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8、19世纪,英、法、德等国崛起,其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崛起的美、日等国,其人口是上亿级的;而在今天,21世纪中国的崛起,其人口是十亿级的,比此前崛起的大国人口总和还要多。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人口增加,而是一个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崛起。

这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民的崛起,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是一种独立的政治话语体系的崛起;这种崛起给世界带来的,可能是新一轮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构建“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国内外有很多人探讨前苏联垮台的原因,以作为中国的镜鉴。

前苏联垮台的原因很多,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上的,但其中,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话语体系,无疑是个主要原因。

我曾读过前苏联资深外交官阿达米辛的回忆录。

阿达米辛在冷战后期负责苏美之间的人权对话,但他一边和美国人对话,一边从心里感到美国人言之有理。

他向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发现戈尔巴乔夫的观点与他高度一致,也认为苏联可以通过美国的帮助改善人权,并较快融入西方主流文明。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却是阿达米辛和戈尔巴乔夫都没有预料到的:苏联国家解体,经济崩溃。

戈尔巴乔夫当时曾呼吁美国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苏联渡过难关,但被拒绝,随后便是苏联社会主义大厦的轰然坍塌。

但接下来的俄罗斯领导人还是迷信西方,并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推行“休克疗法”,结果是世界现代史上一场罕见的经济社会浩劫,俄罗斯的腐败之风也因此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精英就像20年前的戈尔巴乔夫和阿达米辛,一味执迷于西方的政治话语,以为西方标准真的代表了历史的终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