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四章、中药药性理论.ppt

合集下载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一、概念:
是药物作用旳定位概念,即表达药物作用部位, 指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旳选择性作用,是主要性能 旳主要内容。
二、拟定根据:
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物疗效,药物特征。
三、对临床旳指导意义:
有利于临床辨证用药、有利于区别功能相同旳药 物,有利于组方配伍,指导合理用药,提升用药旳 精确性。还要注意结合其他药性。
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 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旳成果。苦味药经过泻火消除 了灼伤阴液旳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 “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5.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旳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旳作用。便秘。
*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旳作 用。水湿内停所致旳水肿、小便不利等。
咸味药
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份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 升降浮沉旳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旳概念: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概念: 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升
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外 行,沉(向内)是收敛、固藏。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对人体作用旳趋向性, 是阐明药物性质旳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旳 定向概念。 二、阴阳属性 升、浮——阳 降、沉——阴
“毒药”
广义:西汉此前,全部能治疗疾病旳药物均称为 “毒药”
狭义:当代旳毒药即为此义,指具有一定毒性旳药 物。这些药物用旳不当,就可能造成中毒。
二、中药毒性旳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
三、中毒常见旳临床体现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份有生物碱类、毒青类、毒性 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旳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旳 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旳症状。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一、 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 和循行部位。
二、归经的确定 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1、辛:能散、能行
发散(含透疹等) 行气 行血
辛能散
生姜 辛辣 芳香
胡椒
紫苏
桂枝
羌活
防风
麻黄:辛 苦
辛能行(行气、行血)
行气药: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壳、沉香、木香、乌药 活血药:郁金、姜黄、川芎 化湿药:藿香、砂仁、豆蔻 开窍药:冰片、苏合香 温里药: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
燥 ➢ 苦寒燥湿 黄连 黄芩 ➢ 苦温燥湿 橘皮 厚朴
坚阴 –阴虚火旺 - 知母 黄柏
4、酸和涩: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
乌梅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5、咸:能软、能下
作用:⑴软坚散结 牡蛎 ⑵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芒硝


降 沉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
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
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风热目疾——菊花——清肝明目
项背痛——太阳膀胱经——羌活 藁本

中药药性理论45页PPT共47页

中药药性理论45页PPT共47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药药性理论45页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中药学--中药的性能--PPT课件

中药学--中药的性能--PPT课件
医学课件 40
第六章 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概念:
为确保疗效,或避免出现毒副作用以保 证用药安全,临床上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 某些药,或不能将特定的两种药一起使用。
医学课件
41
一.配伍禁忌 概念:两种特定的药不能配伍同用。实即相
反或相恶,以前者为主。前人总结为十八反 和十九畏。 1、十八反: 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医学课件
44
禁用——毒性强烈、药性峻猛之品,凡孕
妇均不得使用。如巴豆、牵牛、水蛭、斑 蝥等。 慎用——可能对胎儿或母体形成伤害,如 特殊需要,可视孕妇体质、病情酌情谨慎 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多为活血通经、 行气破滞、攻下、大寒大热、辛热走窜、 药性滑利之品。桃、红、牛膝等。
医学课件
45
附:《医学心悟》妊娠禁忌歌 乌头附子与天雄 芒硝大黄牡丹桂 槐角红花与皂角 干漆卢茹瞿麦穗 干姜大蒜马刀豆 此系妇人胎前忌 牛黄巴豆与桃仁 牛膝藜芦茅茜根 三棱莪术薏苡仁 半夏南星通草同 延胡常山麝莫闻 常须记念在心胸
医学课件
17
性能的五味和性状的五味
山楂、山药、麻黄
医学课件
18
第三节
一、归经的含义
归经
重要内容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 归有归属的意思;经是人体脏腑经络及所属 部位的概称。 所谓某药归某经或某几经,则表明该药 的有关功效对这一(或这些)脏腑或经络具有 明显作用,而对其余部位的作用则不明显, 或者没有作用。
医学课件 5
中药的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性能。 《本草经集注》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 知,惟冷热须明
明 李中梓 “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中药学ppt课件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学ppt课件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等作用。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
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 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 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 根,对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 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类药物属于 寒性药。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对腹中冷痛,四肢厥逆,脉沉无力 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 类药物属于热性药。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药物之所以能针对病情,发挥上述 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具有若干特性 和作用,前人称之“偏性”。意思是 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 偏盛和偏衰。

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0
❖ 故《帝王世纪》有“伏羲氏……画八 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
❖ 《淮南子·休务训》有“神农乃教民播种五 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 芽的实践过程。
整理版课件
21
❖ 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 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 同源”之说。
整理版课件
22
二、中药学的发展
❖ (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 ❖ (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 ❖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 ❖ (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六)明代 ❖ (七)清代 ❖ (八)民国时期
❖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5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①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 产于中国。
❖ ②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 ③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的药物。 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 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整理版课件
6
❖ 2.草药的概念:
❖ ②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 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
❖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 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 ③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 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
整理版课件
11
2.学习方法:
❖ (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 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整理版课件
9

《中药药性理论》PPT课件

《中药药性理论》PPT课件

7.相反
-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
精选ppt
17
(二)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 乌头、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 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党参、细
精选ppt
6
(3)酸
-能收,能涩(收敛、固涩)
如五味子治疗出虚汗(敛汗) 山茱萸、金樱子治疗遗精(涩精、固精) 乌梅、五倍子治疗泄泻(止泻)
精选ppt
7
(4)苦
1)能泄
-如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
杏仁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降肺气止 咳平喘);
黄连治疗热盛心烦(清热泄火)
2)能燥-如苍术治疗湿证(燥湿)
1.单行-用单味药治病 清金散(黄芩)、地锦草止痢
精选ppt
14
2.相须 -两种以上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增强疗效
如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大黄+芒硝,攻下泻热
3.相使
- 以一种药物为主,一种药物为辅,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利水健脾的茯苓
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精选ppt
15
4.相畏
3)能坚阴-如黄柏、知母清湿热、泻火存 阴(坚阴)
精选ppt
8
(5)咸
1)软坚散结-如瓦楞子、牡蛎治疗瘰疬痰 核(淋巴结结核、皮下脂肪瘤) 、痞块(泛
指腹内肿块)
2)泻下-如芒硝治疗便秘(泻下通便)
精选ppt
9
(二)归经
-药物对于机体各部位治疗作用的选择性
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 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 或没有作用。

最新【PPT】第四章药性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幻灯片课件

最新【PPT】第四章药性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幻灯片课件
【PPT】第四章药性理论【目 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
的概念及中
中药的性能(药性)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 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内容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l 药物的偏性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用其来纠
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来解释药物作 用的基本原理,即以偏纠偏)
l甘味——能补益,能和中,能缓急,多用于治疗虚 证、调和药性和缓和拘急疼痛证,如补气药(党 参、白术、黄清);补血药(当归、何首乌、熟 地)补阴药(麦冬,沙参)补阳药(杜仲、肉苁 蓉)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改善或消除各种虚 弱证候。及饴糖、甘草等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 性。均含有“甘味”
l酸、涩味——能收敛、固涩,多用于治疗各 种滑脱病症(自汗、盗汗、久咳、久痢、 脱肛、遗尿、崩、漏)。如五味子(敛肺 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山茱萸 (滋补肝肾,涩精敛汗)含有“酸味”而 “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涩肠 止泻。
l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多用于治 疗瘰疬、瘿瘤、痰核、痞块、热结便秘,如海藻、 昆布消瘰疬;牡蛎治痰核、芒硝泻下通便。
l 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 利,如茯苓、猪苓、薏苡仁、通草。
同性药物
——由于五味的差异,作用因而不同。如同 一温性药,有辛温(苏叶、生姜)、酸温 (五味子、山茱萸)、甘温(党参、白 术)、苦温(苍术、厚仆)、梧温(蛤蚧、 肉苁蓉)的不同,功效不同,甘温能补阳, 苦温能燥湿,酸温能固涩。
药物归经
l 指药物对人体特定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主 要指导思想是以其功效为依据,凡能治疗某脏腑, 某经的药就归某经。
l 单纯归经,如肺之主病证是:咳嗽、喘。凡能止 咳、平喘之药如杏仁,苏子归肺经。心之主病证 是:心悸,失眠,凡能定悸安神之药如朱砂、茯 神归心经--------以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
肺。
最新.课件
19
2、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 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 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最新.课件
1
中药的性能
序—三个概念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 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 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 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 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 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最新.课件
20
3.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 收敛固涩作用。
最新.课件
3
第一节 四气
一、四气的概念及起源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又称“四性”。 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
酸 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的论述。
最新.课件
4
二、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
大寒—寒—微寒—凉—平 阴
温热药、 助阳药
滋阴药
+
T3、HCA注射→大鼠阴虚→脑、肾β-R 最大结合点位数↑;M-R ↓
甲硫氧嘧啶po→小鼠“甲减”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
统↑
+
温热药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功能的亢进
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 M受体-cGMP系统功能的亢进
最新.课件
14
3. 内分泌系统功能
最新.课件
8
五、四气的意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 《神农本草经》“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阳热证——用寒凉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 寒热错杂证——寒热药并用
最新.课件
9
六、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药 效 学 研 究
对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的影响
对植物神经

系统的影响




对内分泌系
最新.课件
18
二 五味的作用
1、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 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最用新.课(件活动量↑等)
11
2.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热证 寒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寒凉药
改善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温热药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
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
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 最新.课件
12
动物实验:

统的影响
础?
最新.对课件 基础代谢的影响 10
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 热证 寒证
中枢兴奋症状(表现)
寒凉药
改善
中枢受抑状态(表现)
温热药
动物实验:
单胺类神经递质
兴奋
抑制
NA DA 5-HT
温热药 热证模型
大鼠痛阈值 大鼠脑内 和惊厥阈值 TH活性
寒凉药 寒证模型
寒凉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抗惊厥、解热、镇痛等)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 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最新.课件
2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
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 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 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 温性药物。
最新.课件
6
四、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1、温热性的作用
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 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 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 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 副作用:伤阴液。
最新.课件
7
2、寒凉性的作用 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 养阴:治疗阴虚内热证。 凉血:治疗血热证。 副作用:伤阳气
大热—热—温—微温—平 阳
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 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 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 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 仍属于四气范畴。
最新.课件
5
三、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以药物所治疾病为依据;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 凉性药物。
心率
尿中儿茶酚 胺排出量
DβH
耗氧量
体温
寒凉药 寒证模型
甲状腺 阳虚证模型
切除
温热药
寒凉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
温热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
最新.课件
13
临床:
热证、阴虚 寒证、阳虚 动物实验:
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
寒凉药、 滋阴药
改善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
血清T3、T4 ↓ 血清T3、T4 ↓ ↓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动物实验:
寒凉药、温热药
“甲亢”阴虚或“甲低”阳虚动物
模型
最新.课件
16
临床: 寒证、阳虚 动物实验:
温热药 寒凉药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改善
ATP ↓ 温热药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寒凉药降低基础代谢率
温热药提高基础代谢率
最新.课件
17
第二节 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及起源
1、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 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 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
2、确定依据:口尝实践和药效归纳。
3、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 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血清激素水平、 代谢产物排泄或激素生成的反应 速度、
受体水平及亲和力、
基础体温等
寒凉药、温热药
不同动物模型
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温热药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最新.课件
15
4. 基础代谢 临床: 热证、阴虚 基础代谢率偏高 寒证、阳虚 基础代谢率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