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寨子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安庄镇寨子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和泰安市、肥城市及安庄镇《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意见》精神,着力构建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切实落实办学规范、全面实施课程方案、全面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师生健康幸福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一)中长期发展目标: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实现“四有”“三会”“一发展”。
“四有”即学校有特色、学科有亮点、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
“三会”即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
“一发展”即可持续性自主发展。
(二)近期目标1.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2.打造生命化的幸福课堂;3.开展生活化的幸福活动;4.创建生态化的幸福校园;5.培养专业化的幸福教师。
三、主要任务:(一)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1.主要任务:开设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本社区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生本化幸福课程2.重点工作:⑴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在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⑵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从学科课程的延伸、体育艺术特色、社区资源、德育几方面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制度,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走班制”下的课程管理系统;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估系统。
⑷教师通过对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把国家课程转化为适应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的具有现实性、可行性的有效课程。
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希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拥有幸福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因此,学校开展幸福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幸福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学校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幸福感。
其次,我们将注重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养成诚实守信、友善乐观、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提升幸福感。
另外,学校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能力,使他们在奉献中获得幸福。
最后,学校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幸福,共同制定学生的成长规划和幸福教育方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实施方案将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品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以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快乐、健康、幸福的环境中成长,成为有情感、有担当、有幸福的人。
小学开学幸福生活教育方案

小学开学幸福生活教育方案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们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而这正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与他们的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据此制定幸福生活教育方案。
二、培养积极的学习环境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创造这样的环境,学校应该提供有趣的课程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激励作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学生们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和社区服务,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和分享。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班会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基石。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健康的食品和充足的休息时间。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
五、提供综合素质教育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开设兴趣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目标的榜样。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学生们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教育课程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争取机会参与创新项目,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幸福生活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关爱。
八、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让学生们真正领悟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场地,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经验的积累,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幸福学生实施方案

幸福学生实施方案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我们制定了一套幸福学生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多方面的举措,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将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挫折能力。
此外,学校还将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
其次,我们将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校将加强体育锻炼,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此外,学校还将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
同时,我们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长。
学校将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此外,学校还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将开展各类团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我们将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树立学习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举措,我们相信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收获幸福,收获成长,收获美好的未来。
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摘要:当今社会,实施幸福教育已被视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正在被国家政策纳入到学生的学习课程体系中。
小学是做好幸福教育的重要基地。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实现幸福教育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努力培养人才。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幸福教育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小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实施幸福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被国家政策纳入到学生的学习课程体系中。
为着落实国家要求,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努力培养人才,小学要落实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小学应构建以“幸福”为主题的教育体系。
小学教育要围绕幸福教育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以幸福之心,做幸福教育”作为教育主题,以此教育学生,让他们在学校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小游戏,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小幸福;安排一些有关乡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体验乡村风情;开展一些关于友谊的活动,让学生懂得友谊的价值。
第二,小学应注重强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新知识、体验新事物,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设计各种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以便增进他们的幸福感。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在学校里进行,也可以进行社区环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社会更紧密地联系。
此外,小学还应注重开展一些艺术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增进他们的幸福感。
可以让学生参加音乐节、绘画比赛、舞蹈节等各种艺术活动,帮助孩子被动地接触新鲜的艺术形式,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可以分为三点:构建以“幸福”为主题的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活动;开展艺术活动。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实现培养幸福的教育目标。
小学幸福课堂实施方案

小学幸福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而教育是培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幸福感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制定小学幸福课堂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幸福教育。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2.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4.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使他们具备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设立幸福课堂。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幸福教育内容,开设幸福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3. 进行情感管理培训。
开展情感管理课程,教授学生情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应对挫折和困难,提高幸福感。
4. 开展生活技能培训。
组织生活技能培训班,教授学生生活技能,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使他们具备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四、实施效果评估。
1. 定期开展幸福感调查,了解学生的幸福感变化情况。
2. 组织学生参与幸福感评价活动,收集学生对幸福课堂的反馈意见。
3. 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如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等,评估实施效果。
五、实施保障。
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幸福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
2.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学校幸福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3. 加强学校管理,为幸福教育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和资源支持。
六、总结。
小学幸福课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的幸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增强情感管理能力,培养生活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希望全体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幸福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共同努力。
学校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幸福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学生学到知识,更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综合素质。
因此,学校幸福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幸福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2.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
三、实施方案。
1. 开设幸福教育课程,学校将开设幸福教育课程,内容涵盖情感管理、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3. 建立学生幸福档案,学校将建立学生幸福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幸福感体验、成就感和困惑感等。
通过对学生幸福档案的管理和分析,学校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幸福教育服务。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实施保障。
1. 完善幸福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将建立幸福教育管理小组,负责幸福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评估。
同时,学校将建立幸福教育督导机制,定期对幸福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实施效果。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幸福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幸福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将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幸福教育工作,引导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
幸福学校实施方案

幸福学校实施方案
幸福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理想校园。
为了实现幸福学校的
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实施方案:
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
理调适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2. 建立和谐校园氛围。
学校应该倡导和谐、友善、互助的校园文化,禁止欺凌行为的发生,建立学生
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活动的决策,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 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个性化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5.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活动,让
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6. 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校园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幸福学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幸福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幸福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幸福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我们制定了幸福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1. 提升学生的幸福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馨与快乐。
2. 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3. 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阳光、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积极情感。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如“感恩节”、“运动嘉年华”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2. 校园文化周,组织校园文化周活动,包括文艺表演、手工制作、校园摄影展等,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造力。
3. 志愿者活动,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社区环保、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家校互动,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校园环境美化,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活动,如植树、清洁校园、美化校园墙壁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活动实施。
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2. 组织活动策划小组,成立活动策划小组,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商讨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细节。
3. 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园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参与。
4. 落实活动细节,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确保活动场地、器材、人员配备等工作到位。
5. 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估总结,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五、活动效果。
通过幸福校园活动的实施,学校的校园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将得到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将更加融洽,校园的积极向上氛围将得到进一步塑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幸福课程实施方案

幸福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
然而,幸福感并非来自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提高幸福感,我们制定了幸福课程实施方案。
二、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认识到幸福感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
2. 提高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
(1)幸福观念教育。
通过心理学、哲学等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认识到幸福感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
(2)情感管理课程。
开设情感管理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人际交往课程。
开设人际交往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情感。
(4)自我认知课程。
开设自我认知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感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幸福感受和情感管理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幸福的意义。
3. 评估方式。
(1)课堂表现。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作业考核。
布置相关作业,考核学生对幸福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实践成果。
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成果。
四、预期效果。
经过幸福课程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幸福观念得到树立和提升,认识到幸福感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
2. 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情感。
小学幸福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幸福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社会对于小学生幸福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幸福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幸福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幸福课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课程内容。
1. 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沟通、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2. 成就感培养。
通过设立小目标、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自我认知。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和自爱的心态。
4. 社交技能。
教授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提高心理韧性,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式。
1.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幸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校园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幸福主题的活动,如幸福马拉松、幸福摄影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的力量。
3. 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幸福课程的实施,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五、课程评估。
1. 学生评估。
定期对学生进行幸福感调查,了解学生的幸福感受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式。
2. 教师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3. 家长评估。
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幸福教育工程应运而生。
幸福教育工程旨在通过全面的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健康、快乐、有责任心的品格,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幸福感。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合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幸福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公益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建立创客实验室,在学校内建立创客实验室,提供创客教育课程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开展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学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3. 加强资源投入,增加对幸福教育工程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对幸福教育工程的宣传推广,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氛围。
小学生幸福课堂活动方案

小学生幸福课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小学生的幸福则是他们人生道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幸福成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幸福课堂活动方案。
这些活动将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愉悦、充实和满足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幸福感。
二、身心健康关注活动1. 健康饮食日:组织专家为小学生进行讲座,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组织小学生参与制作健康午餐,增强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2. 形体训练日:安排体育课上进行一些轻松的形体训练,通过舞蹈、瑜伽等方式让小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三、情感交流活动1. 亲子日:邀请小学生的父母参与校园活动,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增强亲子关系,让小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同伴关爱日:组织小学生进行班级内的情感交流活动,比如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听同学的困惑和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和信任。
四、劳动体验活动1. 农田劳作日:组织小学生到农田中参与劳动,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家务劳作日: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五、创造力培养活动1. 绘画比赛:举办主题绘画比赛,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剧本创作日:组织小学生合作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社会观察活动1. 社区参观日:带领小学生走进社区,参观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机构,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2. 环保行动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教育小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生活技能培养活动1. 厨艺大赛:组织小学生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并进行厨艺比赛,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
2. 急救知识普及日: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急救知识授课,让小学生了解基本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幸福教育活动方案

幸福教育活动方案目标本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幸福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1. 幸福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将引入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和重要性。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 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潜能。
- 人际关系:教授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沟通、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 情感教育:提供情感支持和情感管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2. 亲子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亲子教育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增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 亲子互动游戏:通过游戏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 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给家长们提供有关幸福教育的知识和技巧。
- 家访交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3.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校文化:- 培养积极乐观的学校氛围:组织阳光向上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关心和帮助。
- 创设积极幸福的研究环境:提供舒适的研究环境和资源,让学生享受研究的乐趣。
- 融入幸福教育元素:将幸福教育融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校训、标语、课堂教学等。
实施计划本活动的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定活动计划、征求相关人员和家长的意见、确定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等。
-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开展幸福教育课程、亲子教育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
- 第三阶段:评估阶段。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预期效果通过此次幸福教育活动,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幸福的含义,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提高幸福感。
- 家庭关系改善:通过亲子教育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改善家庭关系。
- 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和成长环境。
小学幸福校园实施方案

小学幸福校园实施方案一、背景。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设幸福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目标。
我们制定小学幸福校园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确保校园安全。
同时,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学生的安全。
3. 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包括文艺、体育、科技、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4. 加强师生关系建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倡导和谐校园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组建幸福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实。
2. 加强对幸福校园实施方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3. 加强对实施方案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小学幸福校园实施方案,预期可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六、总结。
小学幸福校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检验。
希望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加。
现代社会中,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难题。
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成长发育等因素,使得心理问题愈发突出。
因此,幸福教育工程作为一项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方案将重点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设计和实施一套全面的幸福教育工程,以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进行有效的提升。
二、项目目标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3.加强学校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信任感。
4.通过幸福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施方案1. 教师培训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需要全面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因此,我们将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疾病预防、心理辅导技巧等,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设置,学校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和引导。
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沟通、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3. 校园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将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获得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将注重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艺术、助人活动等,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 家长参与学校将邀请家长参与到幸福教育工程中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幸福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快乐、自信、幸福。
为了实施幸福教育,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幸福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幸福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幸福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幸福教育理念和实施能力。
其次,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将幸福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通过制定相关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情感体验、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幸福教育中来。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讲解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孩子的情
感需求,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幸福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幸福感调查、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幸福感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幸福教育的实施方案,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幸福教育实施方案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幸福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幸福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小学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幸福感的重要性。
幸福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的重要机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其幸福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实施小学幸福教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小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方案。
一、小学幸福教育工程的意义和目标1. 意义小学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构建和谐、幸福的学校文化。
2. 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2)促进学生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
(4)提高学生对于幸福的认知水平,培养其幸福感。
二、小学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策略1. 教育理念方面(1)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2. 课程设置方面(1)建立幸福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学科课程,让学生在各种课程中感受到幸福的力量。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3)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3. 教学方法方面(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4. 教师角色方面(1)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2)教师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
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幸福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和情感发展的
重要时期。
因此,制定一套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对于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健康人格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幸福教育应以培养积极心态为核心。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以激励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
其次,小学幸福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健康人格。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
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小学幸福教育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
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实施小学幸福教育方案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教
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幸福教育水平。
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的新一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个学校能够重视幸福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快乐中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庄镇寨子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和泰安市、肥城市及安庄镇《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意见》精神,着力构建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切实落实办学规范、全面实施课程方案、全面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师生健康幸福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一)中长期发展目标: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实现“四有”“三会”“一发展”。
“四有”即学校有特色、学科有亮点、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
“三会”即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
“一发展”即可持续性自主发展。
(二)近期目标1.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2.打造生命化的幸福课堂;3.开展生活化的幸福活动;4.创建生态化的幸福校园;5.培养专业化的幸福教师。
三、主要任务:(一)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1.主要任务:开设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本社区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生本化幸福课程2.重点工作:⑴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在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⑵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从学科课程的延伸、体育艺术特色、社区资源、德育几方面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制度,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走班制”下的课程管理系统;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估系统。
⑷教师通过对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把国家课程转化为适应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的具有现实性、可行性的有效课程。
实现四个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达到四步创新:学习教材、内化教材、开发教材、重建教材(教学智慧)。
⑸成立课程改革小组,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到先进地区学校参观学习,学校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材打印和相关费用。
2.优先发展项目:建立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制度,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走班制”下的课程管理系统。
3.预期效果:课程体系比较完善,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学生爱学、善学。
(二)打造生命化的幸福课堂1.主要任务:}打造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生命化幸福课堂。
2.重点工作:⑴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入落实“三环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的教学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
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努力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⑵抓住创新支点,即设计一个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打开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情境和关键环节。
落实“三维目标”,学会、会学与乐学的统一。
尤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活力。
⑶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扩充学科教学容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并指导教师聚焦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
⑷做好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困难的帮扶工作,让“四跟踪”(即:每位教师至少跟踪2——3名学困生,每周跟踪学生辅导至少2次,每周至少跟踪谈话1次,每月根据跟踪情况至少完成1篇学困生成长记录,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活动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
⑸抓好薄弱学科,开展英语口语大赛活动。
⑹建立新的课堂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察体系,使课堂教学评价由“师本”向“生本”转变。
注重关注课堂的有效度、开放度、幸福度。
3.优先发展项目:落实完善“三环节”教学模式。
[4.预期效果:打造学生学会、会学与乐学的生命化的幸福课堂,90%以上的课堂达到县级优质课标准,40%以上的课堂达到市级优质课标准。
(三)培养专业化的幸福教师1.主要任务:⑴按照择优引进、重在培养的原则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管理和岗位培养,以教研组、备课组团队建设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理论素养,强烈的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较强的科研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⑵坚持科研兴校,基本形成和谐有序、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特色。
教师人人有课题,学校教研活动课题化,有5——6项学校课题能成为省、市重点课题。
2.重点工作:⑴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学习、研讨等活动为载体,以考核、评比为驱动机制,大力推动学校师德建设,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和敬业、勤业、创业以及献身教育的精神。
⑵开展好“六个一”评选活动及基本功训练等各种业务评比,通过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案例等评选活动,以各种评选活动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
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
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小学名师,教师,需要真才实学,需要职业精神。
弘扬伏山中心小学教师精神,增强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名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开展学科教学人才的培养,评选校级名师,探索建立具有中心小学特色的教师的“工作室”,建立校本教学研修模式,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⑶开展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要建立自己的读书计划,每学期要读一本文学名著和理论书本,读一本童书,和书为伍,让读书成为人生的一种行走方式。
—⑷开展网络教研,提高教学能力。
要求每个教师精通本学科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教研动态,熟悉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加强集体备课,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每位教师都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多反思,多学习,多写作。
通过定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经验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⑸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问题即课题、参与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开发确立草根式小课题,组织教师以自身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着眼于课堂改革中的“小现象”、“小问题”进行研究,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⑹通过各层面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第一梯队教师的突破培养:注重多种培训模式的结合,强化针对性。
通过“研究式”、“学术沙龙式”、“反思式”、“课题研究式”等形式开展动态培养。
第二梯队教师的后备培养:实施以职业道德、教学理论、教学技能、课堂评价等为内容的培训。
采取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努力培养他们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第三梯队教师的普及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加强校本教研,使教师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3.优先发展项目: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多读书,多反思,多写作。
4.预期效果:名师工程有突破,培养3名泰山新星、泰山英才,3名教师获市教学能手。
(四)开展生活化的幸福活动1.主要任务: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幸福成长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重点工作:·⑴开展德育主题活动:①家校联合。
学校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②定期召开每学月的班主任例会,及时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方法交流,加强对班主任的理论学习情况的检查和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
至2013年,80%的班主任接受轮训。
③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十个好”的活动为依托,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学生行为规范得到深化和内化;通过双争活动的开展,逐步使学生形成自我要求、自我行动的“自主管理”模式。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
力争使60%的班级成为优秀班集体。
④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资源,开展好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抓好时机,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实现活动育人,并在活动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形成少先队工作特色。
⑵开展体育卫生艺术活动:①加强对体卫艺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②完善艺体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修订艺体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③开展学生体质调研工作。
④建立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档案,跟踪学生发展并通过教师培训让学生初步掌握二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⑤做好学校传染病和学校常见病的防控工作,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广大师生员工的危害。
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定期检测,掌握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和变化趋势,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并做好效果评价。
积极开展常见病的群防群治。
⑥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管工作。
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和《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的要求,配合卫生部门严格食品卫生许可条件,全面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营养膳食知识指导,保证学生用餐、饮水卫生安全。
⑦继续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努力降低学生近视患病率。
落实好新版眼睛保健操,确保当年测试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不高于35%。
⑶开展课外实践六项活动:①读书成长行动:让阅读滋养生命。
②感悟自然行动:亲近自然,启迪智慧。
③生活科技行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
④走向社会行动:关注社会,成熟自我。
⑤人生设计行动:把握今天,畅想未来。
⑥我爱我家行动:体验亲情,励志成长。
…3.优先发展项目:⑴安全教育。
⑵“十个好”活动开展。
4.预期效果:达到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新道德教育示范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