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2018.3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产量、需求及市场格局分析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产量、需求及市场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7119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9.png)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产量、需求及市场格局分析提示:三元材料已成为正极材料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
据统计,2017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3成三元材料已成为正极材料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
据统计,2017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3成,其中三元材料8.6万吨、磷酸铁锂5.8万吨、钴酸锂4.5万吨、锰酸锂2.1万吨,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铁锂成为2017年增速最高的正极材料,受益乘用车接替客车成为新能源车重要增量。
参考发布《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图:我国正极材料产量(吨)图:2017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结构新能源乘用车趋势成长打开三元正极五百亿市场空间。
考虑积分制的实施,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可达80万辆、124万辆和194万辆,相应拉动三元电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经折算未来三年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分别为5.2万吨、8.2万吨和13.7万吨,则对应电动车用三元正极市场规模分别为114亿元、163亿元、245亿元,CAGR 超过6成,合计市场空间超五百亿元。
表:动力用三元材料市场空间测算目前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可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独立的正极企业,包括从钴酸锂起步发展起来的传统正极企业杉杉股份、当升科技等,以及跟随动力电池成长进入正极领域的新兴正极企业湖南升华、贝特瑞等;第二类是上游资源企业,掌握矿产资源或拥有回收资源,例如华友钴业、格林美、金川科技等,向下游延伸进入正极领域;第三类是下游电池企业,包括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全国前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以参股或内部化方式布局正极材料。
图:主要正极材料企业1电池企业:布局三元正极着力降本提效进入2017年,金属钴价格暴涨,二季度开始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上行,三元正极材料应声上涨,面对迅速攀升的成本压力,电池厂商利用正极材料技术协同纷纷向三元正极材料布局,缓冲原材料涨价冲击,并且掌握上游资源。
2018年锂电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锂电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eabe6c02768e9950e73802.png)
2018年锂电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锂离子电池异军突起 (5)1、电压高 (6)2、能量密度高 (7)二、正极材料:电池中的关键材料 (7)1、钴酸锂(LCO):适合小型电池,实际容量不高 (8)2、磷酸铁锂(LFP):能量密度低,安全性突出 (9)3、三元材料(NCM、NCA):性能可调控 (10)三、三元材料生产流程及关键设备 (12)1、煅烧前工序 (13)(1)锂源的选择 (14)(2)混合设备 (14)(3)装卸料过程 (16)2、煅烧工序 (17)(1)煅烧工序设备 (17)(2)烧结工艺参数 (18)3、煅烧后工序 (19)(1)粉碎与分级 (19)(2)合批 (22)(3)除铁 (22)4、工序总结 (23)(1)三元材料制备工序总结 (23)(2)高镍三元材料制备中的特殊要求 (23)四、三元材料成本拆分 (25)1、三元材料成本构成 (25)2、三元材料成本测算:以优美科长信为例 (25)(1)优美科长信正极材料生产工艺 (26)①前驱体生产具体工艺 (26)②三元材料生产具体工艺 (28)(2)三元材料成本测算 (29)3、三元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32)4、三元材料成本主要影响因素:过渡金属盐与锂盐价格 (33)五、当升科技:专注正极材料,引领发展趋势 (37)1、正极放量带动公司业绩大增,产能将持续释放,未来盈利可期 (37)2、深耕三元材料,龙头地位凸显 (37)3、高镍三元正当时,助推公司毛利率水平快速回升 (38)4、立足研发,技术领先,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 (38)三元材料核心优势:性能可调控。
生产流程:煅烧是核心步骤。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容量高而备受重视,但其容量高是以牺牲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加工难度和成本为代价的。
三元材料生产流程中核心步骤是烧结工序,烧结温度、时间等对三元材料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三元材料生产流程分为烧结前工序,烧结工序和烧结后工序,并对每个流程中所涉及关键设备和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
三元材料市场分析报告
![三元材料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5246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4.png)
三元材料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三元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储能设备、特种合金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电动汽车的兴起,三元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报告旨在对三元材料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市场的现状、需求和供给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三元材料市场进行概述,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并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主要分析三元材料市场的概况、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三元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种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分析三元材料市场,并为读者提供深入的市场分析报告。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三元材料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市场的概况、需求和供给情况,以及相关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全面、客观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三元材料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其在该领域的投资决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对三元材料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4 总结总结:本报告通过对三元材料市场的全面分析,得出了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等重要信息。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元材料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需求量大,供给不足,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三元材料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的竞争者,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基于此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希望此报告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正文2.1 三元材料市场概况三元材料市场概况三元材料是指由镍、钴、锂等三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三元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8年原料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原料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efcd250912a216147929a3.png)
正文目录
1 环保趋严,产能逐步集中 .......................................................................................... 4 1.1 环保政策趋严.............................................................................................. 4 1.2 环保压力下药企数量增长放缓,部分产能退出 .......................................... 5 1.3 环保以及价格因素带来产能集中度提升 ..................................................... 5 多重因素促进我国原料药国际竞争力提升 ................................................................ 7 2.1 我国已经成为主要原料药出口国 ................................................................ 7 2.2 货币贬值带来的潜在出口量增加 ................................................................ 9 2.3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以及海外出口或成原料药企趋势 ................................. 10 2.4 高毛利 CMO 业务国际合作逐步增加........................................................ 12 2.5 原料药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 14 原料药行情梳理 ...................................................................................................... 15 3.1 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调整 ......................................................................... 15 3.2 原料药出口企业汇兑收益预增 .................................................................. 20 原料药行业重点公司推荐 ........................................................................................ 21 4.1 东北制药: Vc 行业龙头企业 .................................................................. 21 4.2 普洛药业: CMO 业务稳健增长,原料药业务逐步好转.......................... 22 4.3 华海药业:仿制药龙头,国外国内业务齐头并进 ..................................... 23 4.4 联邦制药: 6-APA 涨价利好原料药业务,三代胰岛素值得期待 ............. 23 4.5 新华制药:亚洲最大解热镇痛药物生产基地 ............................................ 24 风险提示 ..............................................................................................................
2018年新能源汽车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ec40016bd97f192279e9fa.png)
2018年新能源汽车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新能源乘用车趋势成长,高镍三元方向明朗 (4)1、正极材料是锂电成本最大构成 (4)2、积分制开启乘用车新时代,高镍趋势确立 (6)二、三方势力角逐动力三元材料 (9)1、电池企业:布局三元正极着力降本提效 (11)2、资源企业:中游延伸拓展市场渠道 (16)3、第三方企业:上游合作维持盈利,下游绑定拓展份额 (18)三、高镍抢跑,进军龙头 (21)1、扩产提速,优质产能结构性短缺 (21)2、高镍卡位高端客户,保障产销上量 (23)四、钴锂争夺,胜者为王 (25)1、历史复盘:原料涨价推动盈利能力改善 (29)2、钴:嘉能可的阳谋 (34)(1)铁矿石的寡头垄断 (34)(2)类比铟锌历史价格关系,铜价上涨无碍钴价上行 (36)3、锂:盐湖提锂的危与机 (38)五、看好资源-正极一体化模式,关注高镍化进程 (42)积分制开启乘用车时代,三元路线凝聚共识。
双积分制加速新能源乘用车趋势成长,三元电池路线以高能量密度优势成为乘用车配套共识,直接受益乘用车上量。
考虑积分制实施,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可达80万辆、124万辆和194万辆,相应拉动三元电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经折算未来三年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分别为5.2万吨、8.2万吨和13.7万吨,则对应电动车用三元正极市场规模为114亿元、163亿元、245亿元,合计市场空间超五百亿元。
行业玩家:电池厂商、资源企业、第三方。
目前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可主要分为三类:①下游电池企业以参股或内部化方式布局,利用研发协同性降本增效;②上游资源企业,掌握矿产或回收资源,进军正极新兴产业;③独立正极企业,包括从钴酸锂起步发展起来的传统企业以及跟随动力电池成长的新兴企业,上下游合纵连横。
长期市场地位演变:高镍进展决定下限,资源掌控决定上限。
据高工锂电数据,相比2016年钴酸锂成熟市场CR4为68%,三元材料行业2015年和2016年CR4仅为42%和53%,三元产能正在加速投放,竞争不断激化,企业可通过推出高镍产品获取客户粘性,从而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目前宁波金和、贝特瑞、天津巴莫已经率先量产NCM811/NCA有望跻身第一梯队。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1487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9.png)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和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三元材料作为重要材料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在这里,我们将对三元材料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定义三元材料是指由锂、镍、钴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宝贵金属材料,是目前制造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具有高倍率性能、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长寿命等特点,是应用广泛的新材料。
二、分类特点根据使用场景和电池化学性质,可以将三元材料分为以下几种:常温下工作的三元材料(如:NCM),高钴三元材料(如:NCA),高镍三元材料(如:NMC)。
其中,NCM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三元材料,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NCA则被用于高性能电动汽车。
高镍三元材料(NMC)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产业链三元材料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电池生产、应用行业。
原材料采集:锂、镍、钴等材料的采集和提炼。
材料加工:对三元材料进行喷涂、沉积、成型等加工处理。
电池生产:三元材料与电极、隔膜、电解质等元素组成电池。
应用行业: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移动终端等领域的生产和应用。
四、发展历程2008年,宁德时代成立,三元材料首次应用于动力电池中。
2010年,三元材料迅速发展,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热门选择。
2013年,LG化学、三星SDI等大厂开始大规模地生产三元材料电池。
2014年,中国三元材料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纷纷加入其中。
2016年,三元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行业整合格局初步形成。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2015年,工信部发布《绿色制造评价标准主要反映三元材料制造企业的EICC条款》。
2016年,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加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目标要求。
2017年,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三元材料行业定义及三元材料产业链图2018.4
![三元材料行业定义及三元材料产业链图2018.4](https://img.taocdn.com/s3/m/cd90931179563c1ec5da7143.png)
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
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其一般均指的是化学组成为LiNixXyCozO2的材料。
其中X为Mn(锰)时就是NCM(俗称镍钴锰酸锂),而X为Al(铝)时指的就是NCA(俗称镍钴铝酸锂)。
一、行业总述1、三元材料行业定义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
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其一般均指的是化学组成为LiNixXyCozO2的材料。
其中X为Mn(锰)时就是NCM(俗称镍钴锰酸锂),而X为Al(铝)时指的就是NCA(俗称镍钴铝酸锂)。
而所谓111、532、622和811等型号则均指的是NCM材料中x、y、z三个数字的比例,比如622中的x:y:z就等于6:2:2,其化学组成就是LiNi0.6Mn0.2Co0.2O2。
材料的微观结构来看,NCA和NCM非常类似,但是由于其中真正走向产业化规模制造的目前只有松下为首在使用的LiNi0.8 Al0.05Co0.15O2,因而最后NCA就演变成了对它的特指。
图:典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NCM 和 NCA 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钴酸锂(LiCoO2)或镍酸锂(LiNiO2)层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锰元素和铝元素在其中均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其中锰的掺入可以引导锂和镍层间混合,因此改善材料的高温性能;铝的掺入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材料的晶格结构,减少塌陷,进而改善其循环稳定性。
两条技术路线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甚至NCM由于Mn的稳定性更好还可能有着安全性上的优势,未来谁是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关键还是得看产业化应用后谁的Ni含量更高。
正极三元材料与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性能比较:2、三元材料产业链图以三元电池NCM为例,产业链上游包括三元前驱体和相应的矿产资源(锂矿、钴矿、锰矿和镍矿),中游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及其他,下游主要应用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蓄电池【1】。
中国三元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中国三元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ee513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3.png)
中国三元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1.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高镍三元电池成为潮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根据数据,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带动着动力电池行业的增长。
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4年的4.4GWh,占锂离子电池市场的比重为14.86%,2018年迅速增长至65GWh,占比上升至63.73%。
中国从产能、产量、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
预计至2022年动力电池占锂电池市场的比重比将达到80%左右,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过325GWh,2022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215GWh,约为2018年的3倍左右。
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指标限制的出台,对于高端产能的需求极为强劲。
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6.4Gwh,其中三元34.25Gwh,占60%-70%的市场份额。
磷酸铁锂材料虽然具备稳定性高、价格便宜等特点,但是理论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高镍三元成为主流。
2.高镍三元电池占比逐渐提升三元电池是新能源车核心构建,前驱体制造工艺难度高,高镍化是发展方向。
正极材料对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指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影响正极材料性能的关键便是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
正极材料中镍钴锰元素比例按照镍元素占比从低到高可以分为NCM111、NCM442、NCM532、NCM622、NCM811等。
当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和前驱体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且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内目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是以大规模低镍三元电池的生产为主。
但是随着高镍三元材料趋势水涨船高,同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不断突破高镍三元材料的生成技术壁垒并规模化生产,高镍三元材料产量及市场在不断增长扩大。
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三元材料以5:2:3的镍钴锰配比居多,6:2:2的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更高配比的8:1:1和NCA却显得十分稀少。
2018年中国材料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8年中国材料行业年度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44a2006bd97f192279e96c.png)
中国材料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版)報告吧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状况1重点材料价格变动幅度2CONTENTS目录重点材料的储量情况5重点材料产品的产销量3重点材料产品的进出口情况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245831820182983502684987021207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万人)480.5947.38333.66577.23325.68195.4436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万人)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数量(个)2272468903874582021188750100150200250上市企业总数2017年上市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亿元)88690.78158.632068.961939.770243.357051.137632.713.714.97.59.42215.86.9510152025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87109.37905.831656.961525.567429.655142.437097.713.915.77.39.322.415.76.7510152025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6045.6444.918524446.63419.42023.92005.940.938.33.720.5177.828.65.4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亿元)75160.47269.127716.952381.963007.152850.43294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亿元)737587037.32735952060.360437.450999.832478.113.215.27.78.419.815.47510152025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速(%)報告吧重点材料价格变动幅度2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状况1CONTENTS目录重点材料的储量情况5重点材料产品的产销量3重点材料产品的进出口情况4199.00%124.70%94.80%82.40%79.80%77.80%76.10%73.30%70.00%66.10%一年变动-73.30%-70.00%-46.30%-41.80%-35.90%-34.80%-34.40%-29.50%-25.90%-24.40%一年变动48.40%43.60%36.40%35.50%33.50%32.70%31.80%30.80%29.50%29.10%一年变动-57.50%-42.80%-35.10%-28.40%-27.40%-25.40%-22.00%-20.20%-17.10%-16.20%一年变动重点覆盖化工产品价格---能源石化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WTI原油WTI 60.42 12.47% BRENT原油BRENT 66.87 17.69% 汽油中石化92# 6700 5.51%柴油北京中石化京标10# 5340 -23.39% 液化气上海石化4500 20.00% 天然气纽约现货价 2.5 -29.38% 无烟煤阳泉地区1320 32.00% 石脑油新海石化5950 32.22% 石脑油国际阿拉伯湾589.64 24.78%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磷矿石30%含税350 9.38% 黄磷宜昌楚原16300 13.99% 磷酸兴发工业4350 0.00% 三聚磷酸钠兴发集团5900 3.51% 硫磺(固体)上海石化1350 101.49% 硫酸98% 江苏索普470 27.03% 萤石粉华东地区2575 66.13% 氢氟酸浙江凯圣13500 92.86% 硝酸联合化工1990 37.24% 硝酸铵华北地区1700 21.43% 炭黑江西黑豹N330 8500 70.00% 钛白粉金红石型17300 9.49% 二氯甲烷华东地区3800 55.10% 三氯乙烯华东地区4550 -3.19% R22 华东地区16000 77.78% R134a 华东地区27000 39.90% 氟化铝河南地区12500 76.06% 冰晶石河南地区6800 19.30%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甲醇华东高端3320 7.10% 二甲醚山东久泰2830 0.00% 甲醛临沂金秋1550 15.67% 纯苯华东地区6900 -3.50% 甲苯华东地区5700 3.64% 二甲苯华东地区5930 8.81% 苯酚华东地区10500 48.94% 丙酮华东地区6800 -5.56% 醋酸华东高端4400 54.39% 醋酸丁酯江阴百川6500 8.33% 醋酐江苏丹化5100 0.00% DOP 华东地区8850 5.99% 苯乙烯华东地区10480 5.86% 乙烯国际CFR东南亚1270 29.59% 丙烯国际CFR东南亚845 5.49% 丁二烯国际CFR东南亚1100 -43.30% 三聚氰胺川化清华8400 7.69%重点覆盖化工产品价格---氯碱PVC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烧碱(32%)华东高端1350 3.85% 纯碱(轻质)华东高端1950 -3.70% 纯碱(重质)华东高端2225 5.95% 原盐华东地区270 22.73%盐酸华东高纯250 -28.57%液氯华东低端40 -73.33%电石华东地区3360 6.16% PVC电石法华东地区6505 3.67% PVC乙烯法华东地区6850 -6.48% 水合肼天原集团26500 65.63% 氯化苯祥龙电业5600 -22.22% 氯化聚乙烯亚星化学9000 8.43% ADC 江苏索普18000 11.80%重点覆盖化工产品价格---塑料橡胶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聚乙烯北京5000S 10800 3.85%聚丙烯北京T30S 9000 -1.10%ABS 华东地区16600 3.75%PS 华东GPPS 12000 3.90% 天然橡胶上海12100 -25.31% 丁苯橡胶华东1502 12850 -35.43% 顺丁橡胶华东地区11850 -42.20%重点覆盖化工产品价格---聚氨酯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纯MDI 华东地区30250 28.72% 聚合MDI 万华化学27300 24.37%TDI 华东地区40250 51.03% 软泡聚醚华东地区14350 33.49% 硬泡聚醚华东地区12400 22.17%苯胺华东地区11650 29.44% BDO 华东桶装11500 -1.50% DMF 华东国产6225 15.28% PTMEG 华东地区19650 28.01% 己二酸华东地区10850 -0.91% 环氧丙烷华东地区13700 29.25% 环氧氯丙烷华东地区16950 97.09% 丁酮华东地区12450 83.09% 环氧乙烷燕山石化10550 16.57% 环己酮华东地区13050 16.00%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PTA 中纤网5760 9.51% 乙二醇中纤网7708 -4.40% 长丝切片中纤网8000 0.00% 瓶级切片中纤网7850 2.61% 涤纶短纤中纤网8800 5.07% 涤纶POY 中纤网8800 0.57% 涤纶DTY 中纤网10400 5.05% 涤纶FDY 中纤网9120 -3.49% 工业长丝中纤道13900 39.00% 丙烯腈中纤网13275 28.88% 腈纶短纤中纤网15375 21.06% 腈纶毛条中纤网16450 29.53% 己内酰胺中纤网16500 -2.94% 锦纶切片中纤网18075 -3.08% 锦纶POY 中纤网20750 1.22% 锦纶FDY 中纤网22250 3.49% 锦纶DTY 中纤网23750 3.71%产品名称产品规格2017年12月31日价格一年涨幅棉短绒中纤网4100 -37.40% 棉浆粕中纤网7300 -6.41% 木浆粕中纤网920 0.00% 粘胶短纤中纤网14350 -10.87% 粘胶长丝中纤网37800 -2.20% PTMEG 华东地区19650 28.01% 纯MDI 华东地区30250 31.52% 氨纶40D 中纤网38000 26.67% PVA 皖维高新13600 8.80%基金属品种2017年12月31日价格年初至今涨跌幅(%) SHFE 铜55,58022.15 SHFE 铝15,22518.99 SHFE 锌25,72522.24 SHFE 铅19,1708.52 SHFE 镍96,87013.22 SHFE 锡144,840-1.35LME 铜7,251.531.46LME 铝2,28035.07LME 锌3,31629.13LME 铅2,49824.00LME 镍12,64525.76LME 锡19,995-4.67贵金属品种2017年12月31日价格年初至今涨跌幅(%) SHFE 黄金277.8 2.38 SHFE 白银3,883-5.59 COMEX 黄金1,305.113.29 COMEX 白银16.99 6.42美元指数92.26-9.89稀有金属与小金属稀有金属与小金属品种2017年12月31日价格年初至今涨跌幅(%) 氧化镨钕32.525.48氧化铈 1.47543.90氧化镝1145-6.53氧化铽2800-4.27电池级碳酸锂17000029.28氢氧化锂153000-3.16电解钴55.25100.91四氧化三钴41138.37钨精矿11150054.86镁锭15200-9.25海绵钛 5.67.69锆英砂1010042.25報告吧重点材料产品的产销量3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状况1CONTENTS目录重点材料的储量情况5重点材料的价格变动幅度2重点材料产品的进出口情况4矿物产量12313.246266.62231624.88122937.340.63.8-0.27.1-1012345678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磷矿石原盐水泥铁矿石原矿产量(万吨)增长率(%)79023.533.51234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平板玻璃产量(万重量箱)增长率(%)53633.19696.911453.23.810.39.424681012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71075.9283172.8104818.319997.712973.43277.313779.65317.13288.71.85.70.83.6-1.7-2.2 5.4-1.90.5-3-2-101234567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生铁粗钢钢材钢筋线材(盘条)冷轧薄板中厚宽钢带焊接钢管铁合金产量(万吨)增长率5377.816901.67888.9471.662279220005832.3937.97.79.7-0.710.77.4-2024681012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产量(万吨)增长率2711.60.20.40.60.811.21.41.61.8050100150200250300原铝(电解铝)产量(吨)增长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产量8694.233365.232677.111821.846065.22294.098377.811265.11.75.452.4-2.6-8.74.512.4-10-505101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产量(万吨)增长率化学纤维、塑料及橡胶产量4919.554480.77515.54553.412345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塑料制品产量(万吨)增长率92617.55.4123456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万条)增长率其他重要材料应用制品产量---交通运输设备2994.191198.9571.6344.0655.062267.663.19-0.7851.119.66-6.648.17-1001020304050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产量(万辆)增长率(%)43770412.39.505100200000004000000060000000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吨位)增长率(%)15001732.2-25.2-40-20020400500100015002000铁路机车产量动车组产量产量(辆)增长率(%)其他重要材料应用制品产量---通信设备36376.430678.371240.81228.28199207.5376.8-17.8301.6-30-20-1001020304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产量(万)增长率15649499.118.251015200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集成电路产量(万块)增长率11770700016.95101520050000000100000000150000000光电子器件6074.685615.433042.912572.822012.91446.72144.19原盐硫酸(折100%)烧碱(折100%)销纯碱销电石乙烯销合成氨销销量(万吨)25919.496720.3413755.4103106.375255.266793.633136.18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铁矿石原矿生铁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氧化铝原铝(电解铝)销量(万吨)重点产品销量---高分子材料1929.238243.92572.9612564810.327330.71涂料初级形态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化学纤维塑料制品销量(万吨)92463.17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橡胶轮胎外胎销量(万条)重点产品产销率---化学原料及制品100.299.497.399.910010097.699.6100.210099.410098.4100.195.59696.59797.59898.59999.5100100.5产销率(%)重点产品产销率---金属矿石及制品99.499.699.599.710099.799.8101.198.59999.5100100.5101101.5铁矿石原矿生铁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氧化铝原铝(电解铝)金属切削机床产销率(%)重点产品产销率---材料应用产品98.89997.698.397.9100.798.4101.299100.299.398.99596979899100101102产销率(%)報告吧重点材料产品的进出口情况4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状况1CONTENTS目录重点材料的储量情况5重点材料的价格变动幅度2重点材料产品的产销量3486.15216.0410511168.114319754181.647924154.4出口量(万吨)2782185244693451210878151802822891204351.18集成电路出口量(百万个)45598827803178846582881155430161147109212068222943491.4619366884.323567382554471753148736723.712266575610214961045832729904937.441209396975出口额(千美元)重点产品进口数量---化学原料及制品41956.912963.571.642867.7627935.0475.51 3.934364047.2320.0224.63进口数量(万吨)重点产品进口数量---金属矿及制品107473.691734.96469491106.1558.28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钢坯及粗锻件板材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数量(万吨)重点产品进口数量---材料应用产品8865662294945323880进口数量(台)14266飞机进口数量(架)124.147.34汽车(含底盘)小轿车(含整套散件)重点产品进口金额---化学原料及制品762778021517011031258383.7426385710.585638911034614.128683442960998进口金额(千美元)重点产品进口金额---金属矿及制品162328434.114485624.92875948505883491701915300251383566354807847274289145750472599316432960998505705.5进口金额(千美元)重点产品进口数量---材料应用产品59584122618682449325848150658222.0623053141进口金额(千美元)報告吧重点材料的储量情况5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状况1CONTENTS目录重点材料产品的进出口情况4重点材料的价格变动幅度2重点材料产品的产销量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材料已成为正极材料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
据高工锂电统计,2017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3成,其中三元材料8.6万吨、磷酸铁锂5.8万吨、钴酸锂4.5万吨、锰酸锂2.1万吨,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铁锂成为2017年增速最高的正极材料,受益乘用车接替客车成为新能源车重要增量。
我国正极材料产量(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新能源乘用车趋势成长打开三元正极五百亿市场空间。
考虑积分制的实施, 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可达80万辆、124万辆和194万辆,相应拉动三元电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经折算未来三年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分别为5.2 万吨、8.2万吨和13.7万吨,则对应电动车用三元正极市场规模分别为114亿元、163 亿元、245亿元,CAGR超过6成,合计市场空间超五百亿元。
动力用三元材料市场空间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可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独立的正极企业,包括从钴酸锂起步发展起来的传统正极企业杉杉股份、当升科技等,以及跟随动力电池成长进入正极领域的新兴正极企业湖南升华、贝特瑞等;第二类是上游资源企业,掌握矿产资源或拥有回收资源,例如华友钴业、格林美、金川科技等,向下游延伸进入正极领域;第三类是下游电池企业,包括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全国前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以参股或内部化方式布局正极材料。
进入2017年,金属钴价格暴涨,二季度开始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上行,三元正极材料应声上涨,面对迅速攀升的成本压力,电池厂商利用正极材料技术协同纷纷向三元正极材料布局,缓冲原材料涨价冲击,并且掌握上游资源。
1、原材料涨价趋势不减,电池企业向上游延伸控制成本。
2016年末开始,金属钴价格迅速攀升,碳酸锂也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三元材料NCM523 型从2017年初15万元/吨上涨至7月18.75万元/吨,涨幅约为25%,目前已达22万元/ 吨。
电池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巨大。
MB自由市场钴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碳酸锂价格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正极材料的成本控制加强电池企业成本优势。
正极材料是电芯成本最大来源,布局正极材料降本效果显著。
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大幅退坡,由于终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补贴退坡的部分需要由购车人、电池厂以及
上游材料企业共同承担,于是动力电池普遍降价近30%,巨大的降价压力加速电池企业向正极材料延伸控制成本。
2、钴矿资源供应稀缺性、不稳定性高,前端前驱体到正极材料是电池闭路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电池回收利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钴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澳大利亚、古巴等地区,钴矿的供应商分布非常集中,嘉能可、自由港和欧亚资源是全球主要的钴矿生产商,占全球钴矿供应50%以上,巨头拥有极强的定价权。
为保障规模扩张的原材料供应,电池厂商开始切入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打造动力电池闭路循环系统,利用回收资源解决钴矿资源难题。
世界钴储量主要国家分布(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全球钴矿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形成技术协同性,正极材料与电池研发共同升级。
正极材料的性能对于电池品质有重要影响,电芯参数如电压、型号等一旦改变,正极材料需要重新寻找并选择。
电池技术和电池材料选择有互通之处,理解电池能更好研发正极材料,理解正极材料也能有助于研发电池。
正极材料进入电池厂商存在一定的壁垒,对于国外客户一般有1-2年认证期,而对国内客户也有0.5-1年认证期。
电池厂发展自己的正极材料能够紧密配合电池研发节奏,加快电池产品升级。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处于洗牌期,龙头企业市场地位开始逐步形成,而三元正极行业目前仍然比较分散,仍然处于扩产期。
预计2018年三元正极行业将进入洗牌期,而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电池厂商实现三元正极内部化将获得更大规模效应。
2016年国内正极材料主流企业产量(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磷酸铁锂经过2014-2015年高速增长,贝特瑞、湖南升华等新兴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而由于2017年以后客车行业增速放缓,市场开始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015年和2016年CR4产量分别达到54%、46%,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磷酸铁锂毛利较高,2016年约在30%-40%,进入者仍在不断增加。
钴酸锂产品一般采用公式定价,公式价格为“MB金属钴报价
*2.20462*0.6+加工费”(2.20462为磅与公斤之间的转换系数,0.6为钴酸锂中钴金属的含量)。
三元材料定价公式类似,即“金属钴报价*三元材料中钴金属含量+加工费”。
钴酸锂中的钴含量约为60.2%,NCM111/523/622/811中钴含量分别为21.3%、12.2%、12%、 6%。
正极材料含钴量及其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正极材料定价与钴价挂钩,原材料涨价顺利传导。
2017年一季度钴价暴涨,钴酸锂因为钴含量占比最高达6成以上,因此涨价幅度最高,由20万元/吨快速上涨至 40万元/吨,而三元材料价格增幅明显,从2016年四季度的14.8万元/吨增长至20万元/吨。
我国正极材料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6年我国正极材料生产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5-2012年,在3C产品的带动下钴酸锂正极迎来高速增长。
钴酸锂电池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的优势,并且有能量密度高、轻便等优点,性能优越。
钴酸锂正极广泛应用于3C类小型消费电池。
2006 年开始,消费电池需求井喷拉动钴价格大幅上涨,MB钴(低级)报价从2006年初的 12.6美元/磅一路上升至2008年3月的48.63美元/磅,随后钴价迅速下跌,于2008年底下降至13美元/磅,随后又迎来小幅上涨,2010年4月上升至21.75美元/磅。
之后直到2016年钴价进入缓慢的下行通道,直至2017年初钴价重新上扬。
MB 钴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4年随着进入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钴价下行致使正极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幅缩水。
钴酸锂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手机市场由于受到苹果等智能手机热门品牌的冲击,而新的竞争对手也在加大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力度,钴酸锂产量大于需求量,导致毛利进一步下降。
2012年全国共有正极材料企业200余家,其中上规模的近50家,竞争者众多。
2011年以来全球钴酸锂产量大于需求(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