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 课件
![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6bbfa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8.png)
课后探究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装 有液体的透明饮料瓶,这是为什么呢?你能通过 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
下课
*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主轴)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方向不变。
光心
主光轴
O
C1
C2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主轴) 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光心
主光轴
测凸透镜焦距
【合作探究】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A.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B.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 侧,来回
f
移动,使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
C.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
离就是该透镜的焦距。
测凸透镜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 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课堂小结
1.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几个基本概念: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叫发散透镜。 能力要求: 1、会从外形和聚散光特点区分两种不同的透镜;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会画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路图.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ab6d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d.png)
3-2.[中考·内江] 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 4 眼镜的度数
知4-讲
1.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用Φ 表示, 即Φ =1f,透镜焦度的单位是m-1。
知4-讲
2. 眼镜的度数 (1)眼镜的度数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课时讲解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2 课时流程 眼镜的度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眼睛
知1-讲
1. 眼球的主要结构 角膜、睫状体、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等, 如图1 所示。
3. 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判断眼疾类型和矫正 所用透镜。 解析:由题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知3-练
方法技巧:利用补偿法记忆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矫正。
3-1. 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 A )
知3-练
A. 远视眼 B. 青光眼 C. 近视眼 D. 白内障
③ 明视距离: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 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 作明视距离。
知1-讲
深度理解 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光路图的对比:如图3 所示。
知1-讲
方法技巧 通过逆向思维推测出眼睛的调节方式: (1)首先,分析物距变化导致的像距变化。 (2)然后,结合实际像距不变的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最后,推测出晶状体厚薄的变化。
知4-练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71140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7.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的时候,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5cm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缩小的D.虚像2.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当纸上的光斑并非最小的时候,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10cmB.一定小于10cmC.一定等于10cmD.可能大于10cm,也可能小于10cm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放大镜成像①电影屏幕上的像①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B.属于虚像的是①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①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①①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B.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5.新冠疫情严重时期,每个同学都有过“停课不停学”的网课经历,网课中张涛同学上传的作业照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B.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像,小的一头是缩小的像C.拍照时,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D.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各处就一定一样亮6.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同侧的离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A.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与蜡烛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所示为激光投影虚拟键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顶部的激光投影出键盘图,当手指触碰到桌面时,底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就会感应到信号的阻断,并由中间的传感器捕捉到具体的坐标从而推算出用户是在按哪一个按键,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投影出的键盘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激光投影器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桌面上的虚拟键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8.小明在暗室中将印有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观察墙上清晰正立放大的世博会会徽图案像,如图所示.小明应该把A.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B.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C.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9.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拿走近视眼镜,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10.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867e84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9.png)
第1节透镜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在思维方面,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对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原理。
教学过程续表探究活动1:教师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的这两个透镜各有什么特点?1.定义(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作凸透镜。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作凹透镜。
并思考。
一个中间厚个两边厚。
探究活动2:鉴别桌上的近视镜、老花镜各是什么镜。
2.基本概念(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光心。
注意:①每个透镜有且只有一个主光轴。
②光心一定在主光轴上。
③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
④通过光心的光线并不会发生偏折,即它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例1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1)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2)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并思考、回答:近视镜是凹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主光轴、光心的概念,牢记注意事项。
学生练习,并回答。
使学生加深对主光轴和光心的理解。
及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4a8a936edb6f1aff001ffc.png)
4.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 请在长方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图片欣赏
想拍张照 留念吗?
思考:我们知道这些照片都是照相机拍摄的, 那么你们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
一 照相机 1.照相机的结构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像
凸透镜
物
凹面镜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
2.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 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凹面镜的作用:光源位于凹面镜焦点, 光线经凹面镜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 的光增强。 螺纹透镜的作用:聚光。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 凸透镜的作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 珠产生了_放__大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虚___像,这是由于 光的__折____射现象的结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么 不同呢?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 的关系。(重难点)
5.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cm时,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 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凸透镜 的焦距范围为多少?
解:因为是光屏上的像,故像是实像,又是放 大的,所以必须满足:2f > u > f, 即:
2f >10(cm)>f 由于2f >10(cm) 得: f >5(cm), 综合10(cm)>f 得:10cm >f >5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388c0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3.png)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学习能⼒,为⼤家准备了⼈教版⼋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5—1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
2、过程和⽅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玻璃 ⽔空⽓ ⼆、导学达标: 引⼊课题:我们经常⽤到⼀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 进⾏新课: 1、透镜:⼀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的直线 光⼼:透镜的中⼼光⼼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个? 焦距:焦点到光⼼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常⽣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主光轴的知识进⾏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5—2⽣活中的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常⽣活中的应⽤。
2、过程和⽅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0b89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c.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第1节透镜一、透镜1. 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 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3. 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
如图的点划线C1C2。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叫做透镜的光心,用O表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透镜。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所示。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有个焦点,并且关于对称。
(4)凸透镜焦距的意义: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对光的会聚作用越(选填“强”或“弱”)。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最,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2. 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
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7def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7.png)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像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3161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b.png)
12
靠
8. (抚顺中考)在“天宫课堂”的水球实验中,小玉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倒立、缩小
的像,如图甲所示.于是她利用实验室的光学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玉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
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
是
10.0 cm.
同一高度 .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活中的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一
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
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实像.
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固定凸透镜位置,他将蜡烛移到15 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
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
2
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考点2
透镜作图
5. (扬州中考)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装置创新】另一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
屏,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对该小组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评价: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a6357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1.png)
(2)简述操作方法、现象: 将眼镜正对太阳光放在太阳 底下,移动眼镜,观察在地面上能否出现一个明亮的 小光斑 。
(3)实验结论: 若能出现明亮的小光斑,则是凸透镜; 否则,是凹透镜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3)在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
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 光有 发散 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判断甲处透镜为 凹透镜 ,乙处透 镜为 凸透镜 ,丙处透镜为 凸透镜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朔州期末]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解: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 cm 和5 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C. 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 D.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元认知·规律总结】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折 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会聚了是 凸 透镜,折射光线比入 射光线更发散了是 凹 透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图所示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 的A部分相当于 凸透镜 ,对灯丝射出的光具 有 会聚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要想使灯 丝射出的光变为平行光,这种小灯泡的灯丝应位于A 的 焦点 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640c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知4-练
例 4 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 投影仪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射成像的是② B. 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C. 成实像的是①③④ D.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仪器的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知4-练
解析:小孔、照相机、投影仪成的是实像,放大镜 成的是虚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小孔成像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知1-练
1.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将凸透镜对 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 上可以得到景物_倒__立___(填“ 倒立”或“ 正立”)的 _缩__小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 2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简单结构:如图2 所示。 (1)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
知1-练
(1)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大__于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解析:照相机底片离镜头的距离较小,而拍照时被照的 对象离照相机较远,远远超过照相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知1-练
(2)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 __小___。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人离照相机越远,成的像越小。
答案:C
教你一招:常见光现象图解:
知4-练
实 图示
像
小孔成像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原理 光的直线传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图示
虚
像
平面镜成像 看到的鱼变浅 放大镜成像
原理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4-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 B ) A.照相机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https://img.taocdn.com/s3/m/2b9edf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0.png)
第4节眼睛和眼镜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应用部分,它不仅涉及前面三节中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体现了学科渗透。
眼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节课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了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核心素养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模拟实验,尝试运用控制变量、观察讨论、类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一些物理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
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
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
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凸透镜位置不变的
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凸透镜
B.靠近凸透镜
C.靠近凸透镜和远离凸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续表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c71d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4.png)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 作会聚透镜。
光心 O
主光轴
会聚作用:跟入射光线方向相 比,折射光线偏向主轴
折射光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 叫作发散透镜。
发散作用:跟入射光线方向相 比,折射光线远离主轴
知识点三 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O
焦点
F
主光轴
f 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 F
焦点 F
f
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光路可逆
主光轴
F
主光轴
F
主光轴
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
F f
F
f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2.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凹透镜有焦点吗? 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看一看。
C2
主光轴
光心
C1
O
C2
主光轴
通过透镜光心的光
知识点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 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呢?把放大镜换成凹透镜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点击 画面 播放
想一想:如果 光不透过光心, 传播方向是否
改变?
演示
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3.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会__聚___作用,凹透 镜对光有发__散_____作用。
4.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_会__聚___在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焦点到光__心_____的距离叫焦距,凸
透镜有_2_____个焦点。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3c76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2.png)
物理·新课标(RJ)
[解析] (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移动凸透镜的方法找到最小、最亮的会聚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为了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处,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能够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显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10.图5-10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5-11所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2题针对训练
1.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总是倒立的,实像总是正立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6题针对训练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1
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知识拓展 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可以采用题目中借助太阳光的方法测量,还可以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在二倍焦距处,能够成等大实像来测量,当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为焦距的二倍,算出即可。
01
0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基本概念1、透镜的概念:(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2)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3)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
(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符号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符号)表示。
2、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过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的光线方向不变。
(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3)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透镜。
3、认识专业术语«Skip Record If...»(1)如图5.1-1,图中甲是透镜。
它们的特点是;图中是凹透镜的是图。
它们的特点是。
(2)如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二、例题精讲题型一、光学器具及对光线的作用辨识例1、如图所示的6块光学元件。
要使下面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是图5.1—1 凸透镜和凹透镜图5.1—2 主光轴和光心是研究透( )A1或3 B2或4 C1或2 D5或6例2、观察右图,其中_____________是凸透镜,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凹透镜,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图(6)中,哪是凸透镜,哪是是凹透镜?(注意抓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题型二、光学器具对光线的作用辨识例4:画出下列图(7)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例5:在图(8)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判别是什么透镜时,必须比较光线:先将入射光线用虚线延长,若折射后 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就是凸透镜;若向主光轴外偏折就是凹透镜。
)知识归纳:1、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注意:不要管它的形状,只要抓住它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即可。
F F图图(7)图(8)(1)特点:对光有会聚作用。
(2)记住右图中三条特殊的光线的画法。
(3)焦点: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4)凸透镜的作用:放大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的镜头、显微镜的镜头、老花镜镜片。
凹透镜:(1)特点:对光有发散作用。
(2)记住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图(5)(3)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4)凹透镜的作用:近视眼镜片3、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注意: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必须记熟:知道入射光线会画折射光线,知道折射光线会画入射光线。
题型三、粗侧凸透镜的焦距例6:粗侧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
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的点,用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题型四、凸透镜的焦距与会聚能力的关系例7:.如图A、B是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 cm和5 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Skip Record If...»结论:图偏折得厉害,图偏折得不厉害.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的凸透镜会聚作用越.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题型五、如何利用凸透镜得到平行光例8: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方法(1):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以外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会、不会)变为平行光.方法(2):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以内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会、不会)变为平行光.方法(3):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不会)变为平行光.结论:经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利用前面学过的光路是可逆的知识,光通过凸透镜两侧表面发生折射。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要会聚到焦点处,那么,焦点处射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就会平行于主光轴出来.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基本概念1、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能/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
(2)虚像:不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能/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
(3)实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异)侧;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异)侧2、照相机普通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作用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实/虚)像。
根据原理,所成的像是立的。
由于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所以像是(放大/缩小)的。
3、投影仪、幻灯机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来自于投影片的光,通过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实/虚)像。
因此,投影仪会在光路上设置一块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悬挂在墙壁上的屏幕上。
根据原理,所成的像是立的。
由于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所以像是(放大/缩小)的。
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一样。
4、放大镜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离物体要比较(近/远),所看到的是、的像。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根据图(10)中的成像规律可知:(1)、物体在2F以外,成、的像,像成在之间;(2)、物体在两倍的焦点上,成、的像,像也在上;(3)、物体在一倍和两倍的焦距之间,成、的像,像在以外;(4)、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成、的像,像和物在(同/异)侧。
归纳:A、物体靠近透镜,像就透镜。
B、像大,像距。
C、物体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就在之外。
物体在两倍的焦距以外,像就在之间。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1)仪器:、、、(2)步骤:①估计好透镜的;②从左向右依次放好:蜡烛、、;③调节好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目的:使像成在上);④将点燃的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以外,前后移动,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好物距和像距。
⑤再移动蜡烛,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成一清晰的像。
(重复以上实验,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例题精讲题型一、凸透镜成像及应用:(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的。
题型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条件例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 、 、 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正立,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4)成实像时,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成虚像时,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题型三、 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及应用例1、晓羽用焦距为8cm 的放大镜观察蝴蝶标本,他想看清楚标本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蝴蝶间的距离应为( )A 、等于8cmB 、小于8cmC 、大于8cmD 、在8cm 与16cm 之间例2、有一次小明参加集体照,但奇怪的是,他明明参加了,结果却小明不在集体照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拍照时照相的人忘记了( ) 物距减像变大物距减像变小A、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拉长暗箱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拉长暗箱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缩短暗箱D、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缩短暗箱例3、一物体AB经过透镜成的像为A,B,,3-15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情况的是()例4、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成像于光屏上,若用一小圆纸片遮住该凸透镜的中心部分,结果应是 ( )A像的中心部分消失,其余部分则保存B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变暗了C与原来的像完全一样,无任何变化D中心部分变暗,其余部分无任何变化例5、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4—20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A.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细B.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细C.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细D.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细例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例7.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6 cmB. 7cmC. 10 cmD. 20 cm过关练习: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的条件是( ) A.u>4f. B.2f>u>f. C.u<f。
D.u=4f.2.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厘米,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厘米时,屏幕上将(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3.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4.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C.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5.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先要调节照相机,再()A.增大物距,使照相机后移B.减小像距,可缩短暗箱长度C.增大进光量,开大光圈D.将快门数字调大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7.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8.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 cmB.10 cmC.30 cmD.15 cm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A.焦距大于30 cm的B.焦距小于30 cm的C.焦距等于30 cm的D.焦距等于15 cm的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13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中的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14.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O处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O处的光学元件()A.只能是平面镜 B.只能是凸透镜C.只能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1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得到以下一组数据.当物体距透镜30 cm时,可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的性质光屏到蜡烛间的距离(cm)倒立、等大的像40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6.利用凸透镜不能得到:()A.放大实像 B.放大虚像C.缩小实像D.缩小虚像17.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1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9.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40厘米B 3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