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教学教学课件
三.语言学理论,它以人类所有的语 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 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 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包括语言学概论。研究语言的一般 理论问题。
应用语言学学科内涵
简而言之,它是一门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理论和实践为主
要对象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分广义、狭义两种。狭义的应用
学什么?达到么样的
标准?建立怎样的考核测评体系?等等等等,这是需要应用语言学
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二。
▲ 信息时代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社会语言生活。
信息时代的人才市场把从业者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视为第一形象能力。 在计算机进机关、进车间、进农家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熟练掌握语言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储存、分类、统计、检索、转换、传输、控制、 模拟等等,以便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现代语言信息系统,实现这样两个目 的:
“应”是“答应”“回应”,指 引起的活动、变化、意见等,如 “引起反应,反应很大”。还有, “反应”不及物。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O
N
E
04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分狭义和广 义的两种,狭义的应用 语言学特指第二语言教 学。广义指研究语言本 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 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产 生历史
概念的提出: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 恩·德·库尔特内就已经提出要区分“纯粹语言 学”和“应用语言学”。 形成标志:应用语言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事 件是1964年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 言学大会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该 会议每三年一次。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
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製作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
语 触会 (1)词 词 会 间 数 (2)语 语 共
种 态: :语 触 见 词 。 触, 会 词语 。 种语 词。 : 果两个 迁 军 个 会共 ,这两个 个 可 ,它们 语 会 种
语 。 (3)语 触 会产 “ 泾 ”、“ 语” 语 现 , 会 们 国际辅 语 这 语 随 会 发 产 现
研究
发 。
项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
、结构规则
(阅读) 阅读)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
、语
概 触 语 称“语 种语 两种 况。 产 为 ” 。
语 : 随 种语 现 , 种语 挤 共 交际工具。语 “语 换 ”。 语 过 , 语 统 为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
、发 语
条件(语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
、 泾 泾 : 清晨见面谷猫迎, ( good morning ) 好度由途叙别情。 (how do you do ) 若不从中肆鬼肆, ( squeeze ) 如何密斯叫先生。 ( mister ) 滑丁何物由王支, (what thing you want ) 哀诺王之不要斯。 ( I no want ) 气煞外边穷苦力, ( coolie , 源于印地语 )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
)
, 种语 触, 种语 经济 、 处 领 。语 过 ,究竟哪 种语 够 它语 为胜 , 为 会 交际工具, 这 会历 条件决 , 经济、 高 挤 经济、 , 处 统 并 决 。 这样语 。 居 间, , 优势 。 ,各 具 条件 区 须 触进 现 区, 杂居 局 , 现 客观条件。语 区 较长时 杂居 区 独 。 个 口 数
第八章-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八章学习目标: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3、语言的替换4、通用语、共同语5、洋泾浜、混合语第一节社会和语言的接触贸易和文化交流、人口迁移、战争征服、海外殖民等都会带来社会的接触,社会的接触也为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创造了条件。
社会的接触和语言的接触也存在不同的程度,有的社会接触程度较深,那么语言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相互影响也较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和系统感染3、语言替换和底层残留4、通用语对方言、民族语的影响5、洋泾浜、混合语第二节词的借用一、借词借词也叫做外来词,它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例如“吉普”、“沙发”、“卡通”、“麦当劳”、“阿富汗”,等等。
借词不同于意译词和仿译词,它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意义移植进来。
借从结构看,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构成的,借词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是外来词,意译词的构成材料和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吸收了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故不是外来词。
借词是外来词,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汉语借词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半意译、字母词等等。
音译词如“咖啡”、“喇嘛”、“喀秋莎”等。
音译兼意译的词如“奔驰”(Bonze)、“可口可乐”(Coca-Cola)等。
半音译半意译如“分贝”(decibel)、“马克思主义”(Marxism)等。
仿译词,如“足球”(football)、“鸡尾酒”(cocktail)等。
字母词如AA制、MTV、VIP等等。
汉语中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借词:西域:葡萄、石榴、菠萝、狮子、玻璃、苜蓿印度: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蒙古:站、胡同、蘑菇、(馒头)日本:写真、经济、思想、资本、政治、劳动、侵略、想象、垄断、悲观、乐观、学士、硕士、博士二、结构规则的借用1234567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疑难问题解析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疑难问题解析中央电大胡吉成安徽电大王德寿一、什么是借词?汉语借词常见的有哪些形式?借词也称外来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佛、菩萨、罗汉、和尚、巧克力、沙发、芭蕾、咖啡、卡片、卡车”等就都是借词。
借词是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动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触,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在相互接触之中,必然要从对方语言中吸收一些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语汇,满足交际的需要,这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现象,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
如上举的汉语中的那些借词。
英语中更有大量的词语是从法语中借用的,如“state(国家)、enemy(敌人)、fine(好的)、honour(荣誉)、peace(和平)”等。
汉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同其他民族交往的悠久历史,汉语中有不少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来的借词,但有些借词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觉察不到它们是借词了。
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琵琶、箜篌”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各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而“佛、菩萨、罗汉、和尚、塔、袈裟、涅槃”等就是汉代以后随佛教传入我国而从梵语中过来的。
汉语中借词较多的几个时期是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时期,我国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反映西方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词语随之大量汉语渗透到汉语词汇中,如“麦克风、德律风、赛因斯、德谟克拉西、三明治、咖啡、巧克力、沙发、高尔夫、可口可乐”等。
汉语中虽有许多借词,但借词在汉语词汇中的总比重是不大的,而且从现有材料来看,汉语中的借词主要是名词,只有少数来自日语的借词是动词、形容词。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译:即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
如“沙发(sofa)、芭蕾(ballet)、坦克(tank)、麦克风(microphone)、加拿大(canada)、高尔夫(golf)”等。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8
不过,中国文人历来十分关注语音。早在南北 朝开始,学士骚人就开始关注音韵问题。首先是周 隅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又将这些 研究成果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提出“四声八病” 之说,开永明体之先,声韵之道大行。“声病”之 兴,固然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当时的文章体格,对 后来律诗发展的影响却也不可低估。
28
他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认为那些既 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 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 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 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后来的“变则派”斯多葛 学派(The Stoic School)又在亚里士多德的词类 三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词分为冠词、名词、动词 和连词。后来又把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他们还对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 的研究,认为名词有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 呼格之分。
语言学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性学科 。它和文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等自然科学都有着紧密的联 系。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语言学在整个信息 处理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学问题已成为当 代哲学、心理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计算 机科学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语言学的进展已成 为心理学、人工智能、编译理论等取得突破的关 键。
20
第二节
语言学和哲学
语言和哲学的联系也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的 哲学典籍中,不乏关于语言的讨论。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始就采取蔑视和放弃语言的态度 ,具有明显的反语言学倾向。邓晓芒.论中国哲学 中的反语言学倾向[J].中州学刊,1992(2).比如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而忘言。”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是A.壮语B.苗语C.拉丁语D.傣语【解析】C本题考查汉藏语系的相关知识。
拉丁语来自原始印欧语,不属于汉藏语系。
2.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解析】A 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
3.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A.语系B.语支C.语群D.语族【解析】C 本题考查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母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
其中语系是语言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语群是最小的类。
4.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A.音译词B.仿译词C.意译词D.借词【解析】B 本题考查仿译词的概念。
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5.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转用的相关知识。
语言转用虽然同民族的融合关系密切,但由于语言并不是民族的唯一特征,因而语言转用了,并不等于不同的民族也融合了。
比如我国的回族很早就转用了汉语,但至今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
6.洋径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A.语言的借用B.语言的转用C.语言的混合D.双语现象【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混合的相关知识,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的现象。
语言学又把语言混合的交际形式分为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两种类型。
7.语言转用必然要经历A.洋泾浜语阶段B.克里奥耳语阶段C.失语阶段D.双语阶段【解析】D 本题考查语言的转用。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名词解释。
1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叫做共同语。
在没有方言分歧的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共同语。
2.方言:3.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它是最为常见的语言分化现象。
4.社会方言:由于社会中的人们所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文化高低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使人们在运用语言方面形成某些个性化或类型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社会方言,各种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等,都属于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也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5.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6.标准语:7.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是指在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一种包含不同语言成分混合自然语言。
8.底层: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胜利的语言也必将从失败的语言中吸收一些成分来丰富自己。
或者说,被同化的语言不会马上彻底消失,还会有一些成分遗留在同化的语言中,这种现象就是底层现象。
复习思考题。
1.谈一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语言发展的原因: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语言要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词语以适应交际的需要。
②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当社会走向分化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交际就会逐渐减少,各个部分成员使用的语言就会产生差异,逐渐形成不同的方言或语言。
另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社会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集团,各个集团在语言使用上会形成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社会方言。
反之,如果已经分化的社会各个部分或不同社会之间逐渐走向统一,语言或方言之间的影响加强,促使语言逐渐趋向统一。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笔记
Chapter 8 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1.What is socio-linguistics? 什么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ub-discipline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language in social contexts.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语言。
nguage variation 语言变异a)Speech community 言语社区In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speakers are treated as members of social groups. The social group isolated for any given study is called speech community. A speech community thus defined as a group of people who form a community (which may have as few members as a family or as many member as a country), and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or a particular variety of languag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peech community is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must, in some reasonable way, interact linguistically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They may sh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varieties, as well as attitudes toward linguistic norms.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说话者被当作是社会群体的成员。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语言学和文学
语言学和文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虽然研究对 象和研究方法各异,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2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线条里追 溯得到。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现代普通语言学 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前都曾经历过语文学的发展 阶段,那时候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对语 言发生兴趣并对之进行研究的主要是哲学家、经学 家或其他什么“家”,研究的对象是记载典籍的书 面语,任务主要是解释典籍的确切含义。
第八章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语言学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性学科 。它和文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等自然科学都有着紧密的联 系。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语言学在整个信息 处理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学问题已成为当 代哲学、心理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计算 机科学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语言学的进展已成 为心理学、人工智能、编译理论等取得突破的关 键。
4
文学典籍虽然曾经是语文学的研究对象,为现 代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但长期以来西方 教育对文学的偏向导致了语言研究长期处于被统治 的地位。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近半个世 纪以来自然科学在教育体系中崛起,语言的研究和 教学都是出于对文学的考虑。
5
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作为保存西方古代文学的主 要文字在语言教学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在文学的统 辖内即使存在部分语言研究,也仅限于文字。很多 没有文字记载的民间故事、诗歌、民谣、叙事诗、 神话等长期被排斥在文学范畴之外。
13
欧洲文学中诗歌和演讲散文就比叙事散文和记 史散文更依赖于语言本身;在诗歌里面,抒情诗对 语言本身的依赖性又比叙事诗和戏剧作品中的诗歌 更强。相对于语言外的因素,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质 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材料本身,从作品的翻译 难度中可窥见一二。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八章语言和心理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是一种直观思维。
广义的感性思维还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者统称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直观思维:是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
表象思维:是指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语言思维:是指必须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即抽象思维。
非语言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活动。
失语症:因大脑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
“模仿说”:是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模仿来掌握语言的。
模仿说不无道理,但过于强调外部条件。
“强化说”:是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跟模仿说有联系,但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
其理论来源是“条件反射”理论以及“刺激反应”理论。
然而事实上有目的的强化刺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天赋说”:是建立在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释。
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只是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
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补充的知识两方面中,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
“认知说”:认为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的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
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
语言学概论(8)
例如: 例如: 食物 蔬菜 白菜…… 油菜 白菜 肉食 水果 ……
羊肉… 苹果 香蕉 橘子 橘子.. 猪肉 牛肉 羊肉
(2)组成关系 组成关系是指: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 组成关系是指: 事物由所有被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事物组 例如: 成。 例如: 房子 房顶 门 窗 墙 地板 ………
世界 ………
亚洲
反义关系( 二、相反关系/反义关系(antonymy) 相反关系 反义关系 ) 两个词分别指称两个不同的事物, 两个词分别指称两个不同的事物,而这两 个不同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基本特征刚好是相 反的,这两个词的词义就有相反关系。 反的,这两个词的词义就有相反关系。这两个 词就是反义词。例如: 词就是反义词。例如: 轻--------重 重 夫--------妻 妻 早--------晚 晚 支持---------反对 支持 反对 朋友-------敌人 朋友 敌人
(3)义丛 义丛是由不成句的自由短语表示的 语义单位,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 语义单位,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如: 学习文件”有两种意思, “学习文件”有两种意思,这两种意义 就是两个义丛。 就是两个义丛。 (4)表述 表述是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 表述是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一 个句子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个句子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有些句子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意义, 有些句子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意义,每 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三、语义学(semantics) 语义学(semantics)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语义的各种性质、类型、 它主要研究语义的各种性质、类型、语 义关系、语义的结构和功能, 义关系、语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语义 的形成和演变等等。 的形成和演变等等。 Seman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 or the study of meaning of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法
第八章语法第一节语法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
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也就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法则的整体。
语法的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语法具有哪些特点?) 抽象性:概括了次的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即语法规则是词和句子在言语活动的运用中所归纳出来的共同点。
每条语法规则都支配着一大群的词和句子。
) 稳固性:每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大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变化得很慢,就保证了语言为各时代的人服务。
) 民族性:各个民族语言的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什么叫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
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简称句型。
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词组有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两种。
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如成语是固定词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它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所谓独立运用,就是它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所谓最小,就是说不能分割和扩展,也就是说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做词法。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依据是否可单独成词,语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是指可由单一个语素来构成词的语素,因此其构成汉字也是词的一种,称为单纯词。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精选文档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语言替换的最终结果常常是弱势语言社会换用强势语言,但由于长期 的接触和弱势语言母语习惯的干扰,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 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1)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2)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
语言联盟和语言替换的关系 1.相同点:都是社会或民族密切接触的结果,都是原来不同的语言因 后起的密切接触而趋同,都要经历漫长的双语或多语并存的阶段。 2.不同点:社会条件的不同在于密切接触的各方力量是否相对均衡。 各方力量相对均衡则密切接触的结果只是语言在结构类型上趋同,并 不统一为同一个语言;各方力量失衡则力量强的一方的语言会替换其 他语言而成为唯一的胜利者,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至多使同一 种语言带有不同底层的地域变体——方言。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
1.我国自古从其他民族借入词语: 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 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 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 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 胡同、站、蘑菇 2.汉语借词的形式 直接音译:沙发,扑克,可可,雷达,坦克等。 音译加意译:啤酒,卡车,卡片,法兰绒,拖拉机等。 音译兼意译:酷cool,秀show 3. 借词的用字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
1.通用书面语:具有高于地方语的地位,也造成了书面语和地方语 的分工,二者同时存在于同一社会中,通用书面语主要用于正式 的社交场合等,而地方语则用于比较非正式的私下交谈等。二者 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具有了分工协作的关系。 2.通用书面语通过地方语使用者与地方语发生接触,这种接触方式 不同于零星借词、系统感染和语言替换,它不要求地域的相连, 只通过书面文字就可以传递,造成与地方语的接触。一般将这种
【免费下载】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1.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语言发展的外因: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之间的互相接触影响并推动着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变动影响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们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影响了语言的发展。
语言内部矛盾是引起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成分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如果其中某一要素或某一成分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破坏,那么系统内部有关的要素或成分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于是它们内部就出现了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2.语言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语言发展演变有渐变性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对语言提出的新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
但是语言的发展变化又不像一般的变革那样可以突变,不是废除现存语言而创造出崭新的语言,而是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旧的要素逐渐消亡来实现。
语言发展之所以具有渐变性特点,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本质决定的。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时刻被人们使用。
因此,语言的发展演变以实现交际功能为前提,是渐进式的,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是约定俗成的,而不能是突变的。
也就是说,语言发展中这种稳固和变化的对立就导致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而不能是突变的方式。
比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都是逐渐实现的。
语言发展演变有不平衡性规律:语言内部各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有发展速度快的,有发展速度慢的,呈现出不平衡性。
词汇能够随时随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且非常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的细微变化,所以它发展速度最快,而且主要表现在一般词汇上。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24
4.洋泾浜的特点 1)从语言功能上看
只用于口头交际;使用范围狭窄。
2)从语言系统上看
*语音结构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改造。 *词汇成分数量有限,基本来自外语。
25
*语法是不同语言的混合,语法规则减少到
3.语言的混合
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产 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 具。
17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
一、洋泾浜( 皮钦语) 1.什么是“洋泾浜” 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
口岸的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 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 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6
3.借词的特点
1)不同的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不同 2)不同语言借词的方式不同
英语—音译 汉语—意译、仿译 3)具有历史层次性
7
二 、结构规则的借用
民家语:主语——宾语——谓语 主语——谓语——宾语
壮语:受定成分+限定成分 限定成分+受定成分
8
*结构规则的仿造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 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
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4
2.语言转用 (语言替换)
1)什么是“语言转用” 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
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15
2)条件 *民族(部族、部落)的融合 *杂居局面的形成 *语言使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6
3)发展趋势
*完成语言的融合。 *各个民族语言继续保持独立。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方式的接触称之为非自然接触,或者非相邻接触。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
文白异读:指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有两个或 者多个有文雅/俗白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成系统的层次。从语 言历时变化的角度看,这是通用书面语或外来的强势方言对当地方言 影响的结果。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
1.我国自古从其他民族借入词语: 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 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 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 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 胡同、站、蘑菇 2.汉语借词的形式 直接音译:沙发,扑克,可可,雷达,坦克等。 音译加意译:啤酒,卡车,卡片,法兰绒,拖拉机等。 音译兼意译:酷cool,秀show 3. 借词的用字
不同时代的通用书面语就有可能在方言中造成不同的“文读”。这 样就会在一个方言中形成“新文读”“旧文读”等多种系统叠置的状
况,这种现象也叫“层次”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外族书面语的层次
外族书面语的情况: (1) 统一国家下,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作为通用书面语; (2) 借用其他国家的书面语作为通用书面语; (3) 由于一国侵占另一国,而强制被占领国家使用战胜国书面语。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洋泾浜
1. 在语音上往往为了适应当地语言的语音系统而有较大的改动 2. 词汇成分比较贫乏,主要来自外来语言,有时也夹杂一些当地语 言的词汇成分 3. 结构简单,语法则是不同语言的混合,且尽可能简化,形态变化 基本消失 4. 洋泾浜语一般只用于口头交际,所以只有口语形式而没有书面语 形式 洋泾浜语的前途: 随着社会条件和交际环境的变迁而消亡; 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用的交际工具,即克里奥尔 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借词是没有限度的
三、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 语言联盟与社会
1. 语言联盟是语言接触造成的一种状态 2. 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的、相对平衡的接触的结果。 3. 如何确定语言联盟还没有很确定的标准。 4. 语言联盟的价值
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 我国南部的侗台、苗瑶语族诸语言,藏缅语族的部分语言和境外东南 亚地区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属于侗台语族的老挝语、泰语等等, 在语音、语法的结构类型方面十分类似,据研究这也是语言接触造成 的语言联盟
三、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 系统感染
1. 系统感染 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
❖ 借词
1. 借词:即外来词,指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满语)sacima→(汉语)萨其马
2.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去翻译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而形成
语种
原语
借词
意译词英 microphone 麦克风扩音器英 cement
士敏土 水泥、洋灰
英 piano
皮亚诺 钢琴
英 violin
梵婀玲 小提琴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 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
1.通用书面语:具有高于地方语的地位,也造成了书面语和地方语 的分工,二者同时存在于同一社会中,通用书面语主要用于正式 的社交场合等,而地方语则用于比较非正式的私下交谈等。二者 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具有了分工协作的关系。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语言替换的过程
双语是语言替换中强势语言替代弱势语言的桥梁。语言替换从强 势语言的角度来看,就是语言扩展使用人群的过程,而从被替换语言 的角度来看,就是濒危的过程,濒危的过程就是语言替换的逆向发展。
语言濒危的7个等级: (1)安全的语言 (2)稳定但受到威胁的语言 (3)受到侵蚀的语言 (4)濒临危险的语言 (5)严重危险的语言 (6)濒临灭绝的语言 (7)灭绝的语言
❖ 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
自愿替换: 被替换的语言社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掌握强势语言,放弃自己的 母语
被迫替换: 在主观意愿上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母语,但由于强势语言背后强大的
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因素的强大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母语,换 用强势语言
我国历史上的语言替换: 隋唐以前,以自愿替换占优势,而在隋唐以后,被迫替换的比例大一 些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 外族书面语的层次
外族书面语的情况: (1) 统一国家下,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作为通用书面语; (2) 借用其他国家的书面语作为通用书面语; (3) 由于一国侵占另一国,而强制被占领国家使用战胜国书面语。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语言替换的最终结果常常是弱势语言社会换用强势语言,但由于长期 的接触和弱势语言母语习惯的干扰,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 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1)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2)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
语言联盟和语言替换的关系 1.相同点:都是社会或民族密切接触的结果,都是原来不同的语言因 后起的密切接触而趋同,都要经历漫长的双语或多语并存的阶段。 2.不同点:社会条件的不同在于密切接触的各方力量是否相对均衡。 各方力量相对均衡则密切接触的结果只是语言在结构类型上趋同,并 不统一为同一个语言;各方力量失衡则力量强的一方的语言会替换其 他语言而成为唯一的胜利者,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至多使同一 种语言带有不同底层的地域变体——方言。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 洋泾浜
1. 在语音上往往为了适应当地语言的语音系统而有较大的改动 2. 词汇成分比较贫乏,主要来自外来语言,有时也夹杂一些当地语
言的词汇成分 3. 结构简单,语法则是不同语言的混合,且尽可能简化,形态变化
基本消失 4. 洋泾浜语一般只用于口头交际,所以只有口语形式而没有书面语
2.汉语借词的形式 直接音译:沙发,扑克,可可,雷达,坦克等。
音译加意译:啤酒,卡车,卡片,法兰绒,拖拉机等。 音译兼意译:酷cool,秀show 3. 借词的用字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借词与社会
1.语言社会在接触中的文化状况决定了借词的方向与内容 2.社会接触的强度决定了借词的限度
有的是日语赋予了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而汉语又从日语借了回来 选举、劳动、助教、讲师、教授、封建、反对、博士、学士
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 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2. 双语 双语或多语 地区双语或多语 互协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语言替换
语言替换是指一个社会集团不再使用原来的语言,而换用其他的 语言,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语言替换一方面促进了社会融合,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与发展,与语言替换密切相连。另一方面语言替换客观上减 少了语言文化多样性,很多独特的文化随着其载体的消失而退出历史 舞台。
形式
洋泾浜语的前途: 随着社会条件和交际环境的变迁而消亡; 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用的交际工具,即克里奥尔 语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 混合语
A.克里奥耳(Creole)又称混合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 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B.克里奥耳语也是一种洋泾浜语。不同的是:洋泾浜语是一定场合下 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克里奥 耳语是某一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可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来学习和 使用
C.洋泾浜语一旦在某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头中扎下了根,转变为克里 奥耳语,就会扩大词汇量,完善语法规则,并迅速发展丰富起来, 最后可能变得同其他语言一样完备。它还会有自己的文字系统,有 自己的书面语言,并形成自己的文学传统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 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
在川、滇、藏等藏缅语分布区,尤其是在茶马古道网络的主干道上, 各地人民为了通话,基于自己的母语状况,以及交际对象的变化,发 展出了不少土汉语的各种程度的变体
文白异读:指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有两个或 者多个有文雅/俗白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成系统的层次。从语 言历时变化的角度看,这是通用书面语或外来的强势方言对当地方言 影响的结果。
不同时代的通用书面语就有可能在方言中造成不同的“文读”。这 样就会在一个方言中形成“新文读”“旧文读”等多种系统叠置的状 况,这种现象也叫“层次”
❖ 世界语
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世界语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1.当两个民族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逐步发生融合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 平比较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学习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文化 比较发达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 不是决定的因素。
2.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
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3.仿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把外语词的意义
和内部结构形式都转植过来
黑板→blackboard
足球→football
鸡尾(酒)→ cocktail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借词
1.我国自古从其他民族借入词语: 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 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 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 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 胡同、站、蘑菇
❖ 共同语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 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1. 民族共同语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原因,使得某个方言超越其他方言而成为共同的标准
2.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 工具,这就是国家共同语
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一、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 语言接触的类型
1.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2. 语言(区域)联盟和系统感染 3. 语言替换和底层残留 4. 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5. 洋泾浜和混合语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2.通用书面语通过地方语使用者与地方语发生接触,这种接触方式 不同于零星借词、系统感染和语言替换,它不要求地域的相连, 只通过书面文字就可以传递,造成与地方语的接触。一般将这种 方式的接触称之为非自然接触,或者非相邻接触。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