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地层水分析方法演变及分析数据对比研究—张宝收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分布
2008年4月地 质 科 学CH I N ESE JOURNAL OF GE OLOGY 43(2):228—237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分布朱 蓉1 楼章华1 云 露2 李 梅1 金爱民1 张慧婷1(1.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28;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 根据地层水赋存状态,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中区分出3种不同的类型: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和储层下部层间水,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水体的化学—动力学特征。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十分复杂。
背景储层缝洞发育程度不同,油气驱替程度不同,储集空间大小不同,其相应的油水分布规律、油藏开发动态及含水动态都不尽相同。
本文总结了这些不同点并探讨了其油气勘探意义。
关键词 地层水 油气驱替 油水分布 奥陶系油藏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P6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08)02-228-10 朱 蓉,女,1974年9月生,讲师,水文水资源专业。
e 2mail:zhur ong@zju .edu .cn2007-01-09收稿,2007-07-02改回。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南侧阿克库勒凸起的西南斜坡(罗静兰等,2006),发现于1990年,目前井控含油气面积约10800k m 2,已探明储量表明它是我国海相烃源超亿吨级的大油田,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康玉柱,2004)。
然而自2002年开始,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见水井增多,地层水产出量(或含水率)升高加快,老井产量大幅度递减,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成为目前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难题。
据初步统计,塔河油田现有生产井中,产水井占7614%,单井平均日产水量近44m 3。
由于目前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流体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层水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仍未获得清晰的认识,对不同类型的油井见水特征和含水上升规律缺乏系统的研究,直接影响了油井动态研究、井位部署、产能建设和开发方案编制等生产工作,成为油田开发生产与研究的瓶颈之一。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质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始终以高水平、高效益为目标;以解决“层间、层内、平面”问题为核心,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完善的油田开采理论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开采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储采严重失衡,剩余油严重分散,液油比迅速上升,挖潜难度极大。
因此,应以“控含水、控递减、提高采收率、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程度”作为精细管理的最终目标。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对最终的油田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上世纪末,喇萨杏油田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采用垂直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的方式,构建了大庆长远油田的砂体沉积模式,并创立了“模式绘图法”,得到了大范围的实践应用。
步入21世纪后,无论是三次采油力度还是综合调整的力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调整对象也从层间逐渐转向了层内,厚油层底部的低效、无效循环和顶部的剩余油共存[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认识到河道砂体的非均质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因此开始倾向于河道类型划分、层次划分等河道砂体的非均质性描述的研究。
比如,关于曲流河型砂体的研究,分别从复合河道砂体识别、单一河道的识别、单一点坝、点坝内侧积体与侧积夹层识别、内部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曲流河型砂体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特点的认知。
当油田的采收进入中后期,油水比会越来越高,粘结度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给注水开采带来困难。
该时期的油藏特点决定了无水采油的时间非常短,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是成片的油藏。
见水之后,油藏的含水率会迅速上升,然后便会呈现高含水、特高含水现象。
为了提高有产量,往往会采用强注强采的方法,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采收率,而且并不会立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是,地下油水的分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油比越来越大,给后期开发、开采造成很大阻碍。
如果仍然用早期的油藏来描述这一阶段的油藏特点,显然无法达到开采要求,所以要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具体特征来构建剩余油的预测模型,利用精细化系统模型分析剩0 引言我国的油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阎存章、杜志敏、张朝琛等学者先后在江苏、胜利、中原等老油田进行了实践调查与研究。
塔里木油田深井开采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_宋中华
前期生产数据
井号 LN422 3 29. 2 14. 3 3. 88 2. 01 21 40 023 5 180. 00 5 475. 3 LN4 —2C 4 26. 8 2. 6 5 0. 67 18 38 041 5 652. 74
[1 —4 ]
, 针对不同的油井
生产情况, 提出了不同的水合物防治技术, 通过对 水合物生成机理进行研究, 针对井下节流技术展开 分析。井下节流技术已经在新疆、 四川、 长庆等多 个气田应用, 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合塔里木轮 南油田生产的实际, 开展井下节流技术的研究与应 用, 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作用。
-4
1
1
T1 γ g
)
1 4
(
k k -1
)
-4
1
[(
)
2 k -1
-
(
2 k +1
) ]
k +1 k -1
( 8)
4
4. 1
节流器投放深度设计和气嘴直径设计
井下节流下入深度设计 为了保证井下节流技术的有效性, 必须使得节
另外, 水合物的形成主要与压力、 温度有关, 而 温度又和气嘴下深有关。 从防止水合物角度出发, 由式( 6 ) 可得到井下节流器在井筒中的上限位置; 从井下节流器工作寿命考虑, 投放位置越深, 其工 作环境温度越高, 承受的压力也增大, 对井下节流 器工作寿命影响较大。 根据实际工艺需要, 并考虑 井下节流器的适用条件在 1 800 2 500 m。
H H
学抑制剂和安装井下节流器等方法来抑制天然气 水合物的生成
[8 ]
。
除水法即除去天然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合物生 成; 加热法就是通过加热使天然气温度升高 , 高于 水合物生成的临界温度, 从而抑制水合物生成; 降 压控制法与加热法类似, 通过降压, 能够降低水合 物的生成温度, 当水合物的生成温度低于气流的温 度后, 就不能形成水合物。 加注化学抑制剂即向井 筒中注入甲醇、 乙二醇等能够抑制水合物生成的化 学药剂防止水合物生成。 井下节流方法是在井下 适当位置安装节流气嘴防止水合物生成 。 对于塔里木油田而言, 大多都是深井、 超深井, 除水、 加热、 降压均难以做到, 由于甲醇等化学抑制 剂价格昂贵, 且井越深, 所需注入的化学抑制剂越 多, 因此, 单独使用注入化学抑制剂方法也不具有 工业价值, 井下节流技术工艺简单、 易于实施, 能够 有效抑制水合物生成, 并提高气井携液能力, 可以 很好地用于超深井, 同时可辅以注入化学抑制剂, 效果更好。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中晚期海相性南北分异研究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中晚期海相性南北分异研究郭宪璞;丁孝忠;赵子然;李建锋【摘要】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白垩世中期(巴列姆期)至晚白垩世早期(赛诺曼—土伦期)的海相性以东西分异为主导,西强东弱,表现为特提斯海水经西部阿莱依海向东扩展,东部处于海侵末端.笔者最近在该盆地南部的皮山地区钻井地层和阿克彻依剖面发现的有孔虫化石,揭示了晚白垩世中—晚期(赛诺—马斯特里赫特期)海水展布及海相性呈现了南北分异的格局,即南部昆仑山前的海相性强于北部天山前,南强北弱.在原来认为处于海水分布几近末端的皮山地区此时出现了以Dentalina、Dentalinoides、Lagena等钙质微孔壳类型为主的有孔虫化石,代表了有一定深度的正常浅海;在阿克彻依剖面则出现包括Hadbergella、Heterohelix、Guembelitria、Conoglobigerina等4属4种浮游有孔虫在内的以钙质微孔壳类型为主有孔虫化石,表明了正常浅海环境.上述化石属种丰富、保存良好,这些证据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和揭示塔西南盆地这一时期的海相性、海水展布、海流通道等古地理、古构造格局乃至油气资源评价均提供了新材料.【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18(064)005【总页数】9页(P1078-1086)【关键词】海相性;南北分异;赛诺—马斯特里赫特期;有孔虫;塔西南盆地【作者】郭宪璞;丁孝忠;赵子然;李建锋【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6【正文语种】中文自晚二叠世结束海侵以来,经过近150 Ma陆相沉积漫长演化阶段之后,白垩纪特提斯海侵和海相沉积揭开了新的地质演化阶段,这是塔里木盆地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与全球地史上海侵最大高潮期和大西洋再次裂解密切相关(Watts and Steckler, 1979;Hancock and Kauffman, 1979;Seymour,1986;Barrera,1994;Barrera and Johnson,1999)。
塔里木油田录井历史数据治理技术
1塔里木油田录井数据治理工作的价值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需要高质量、全方位的数据支撑,数据治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其中录井专业历史数据对于油田各应用都是十分关键的数据。
其重要意义体现在:①有效的录井数据治理可以很好地支撑各应用项目的运行。
录井历史数据对于判断井下地质及含油气情况,分析判断井下钻探工程概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绝大多数应用获取地下地质油气等信息都需要借助录井数据。
②有效的录井数据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高质量的数据环境和高效的数据服务让各油田应用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到所需的录井数据,并迅速展开工作,而无须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汇报等,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③有效的数据治理能够降低企业IT 和业务运营成本。
一致性的数据环境让系统应用集成、数据清理变得更加自动化,减少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标准化的数据定义让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保持顺畅,降低由于数据不标准、定义不明确引发的各种沟通成本。
2数据治理原则2.1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应是来源业务单位的真实信息,因此,在数据治理中应考虑到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全面考虑其对社会利益、国家安全影响。
收集开通数据库权限,要征求相关部门同意,获取非结构化文档要告知目的和用途,同时要避免误导一些行为。
对于收集数据后的储存、流通,也要采取相对严格的保护措施。
2.2数据治理应该由业务主导组织中的数据是由业务人员创建的,由业务人员管理,而糟糕的数据也主要影响业务人员。
数据支持业务决策。
如果这些决策出了问题,其影响将是企业,而不是IT 。
因此,业务应该领导数据治理,虽然IT 确实应该参与其中,但它们不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2.3编写操作清单,记录过程记录数据间存在关联,把数据间的关联关系陈列清楚、注意事项标注清楚,操作前一一核对,小数据量验证无错后,大数据量执行。
2.4可持续发展治理程序不是一个项目作为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把它作为整个组织的责任。
数据治理必须改变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方式,但也不代表着组织要作巨大的更新和颠覆。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3刘辰生,郭建华,张琳婷(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摘 要:通过钻井、测井以及野外剖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巴楚及塔中地区二叠系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
除B4为Ⅱ型层序边界外,其他各层序边界均为Ⅰ型层序边界,并以侵蚀下切为特征。
根据6个层序边界可将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均符合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模式。
SQ4层序可识别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1、SQ2、SQ3、SQ5层序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为河流相性质的侵蚀沟谷充填沉积,海(湖)侵体系域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为半深湖-滨浅湖以及三角洲沉积,另外,SQ3层序高位体系域上部还发育火山岩。
河流相侵蚀沟谷充填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塔东隆起西部斜坡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侵蚀沟谷充填;三角洲沉积中图分类号:P534.46;TE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9)0420028206 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由海相转变为陆相的重要时期,早二叠世早期盆地西部及西南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早二叠世晚期以后盆地发生由东向西的海退[1],盆地开始进入克拉通内坳陷陆相沉积期。
中二叠世由于南天山洋的关闭以及甜水海地块(羌塘地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作用,盆地内发育大量的火山岩。
晚二叠世盆地大部分地区隆升为陆地[2],仅在塔中和塔西南为弧后前陆盆地,发育河流-湖泊相沉积。
详细研究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有助于认识储层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1 沉积特征和层序边界识别塔里木盆地可划分为塔西南、柯坪、塔克拉玛干和南天山4个区域[3],巴楚及塔中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分区,该区二叠系包括南闸组、下碎屑岩段、火山岩段和上碎屑岩段(图1)。
南闸组仅分布在巴楚及塔西南地区,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的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4],厚度由塔西南向巴楚逐渐减薄,塔中地区无此层分布[5]。
叶城凹陷柯东1井凝析油及柯克亚原油的油源分析
WANG Qiang et al.: Oil source of condensates and crude oil from Yecheng depression
470
2014 年
why there is a 2‰–3‰ difference in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between condensates from Well Kedong 1 and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from Pusige formation 2-3 section’s underpart source rocks. Key words: condensate; biomarkers; stable carbon isotope; oil-source correlation; Tarim Basin
2.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arim Oilfied Company, Korla 841000, China
Abstract: Yecheng depression in Tarim Basin developed several layers of source rocks, including Carboniferous Kalawuyi formation, Permian Qipan formation and Pusige formation 2-3 parts, Jurassic Yarkant formation and coal measure strata. These source rocks may be the origin of condensates from Well Kedong 1 and crude oil from Kekeya Tertiary strata. The origin of crude oil in this area has been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time. We selected 2 condensate samples from Well Kedong 1,7 Tertiary crude oil samples from Keliyang tectonic belt of Yecheng depression, 17 representative source rock samples, and finished a series of measuring-analysis work on geochemistry parameters of these samples, such as biomarkers and individual hydro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ratio. Oil-oil correlation shows that condensates from Well Kedong 1 and Kekeya Tertiary strata have much in common in n-alkanes component, maturity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indicating their same-origin characteristics. Oil-source correlation shows that source rocks from underpart of 2-3 sections of Pusige formation may be origin of crude oil in the research area. Pusige formation source rock strata and crude oil from Kekeya area have the same maturity and similar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that is high content of C30 rearrangement hopane, Ts, C27–C29 diasteranes, etc, while other source rocks strata don’t have this feature. The crude oil’s high maturity may explain
注水压降试井结合吸水剖面测井精准识别大孔道
胡登强!等:注水压降试井结合吸水剖面测井精准识别大孔道
・25・
、
图对比
、
、油藏工
、水
等,并在国内各油
田实际
[18-9-。各
都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综合分析提升准确性。传统
通过渗
透率变化识别大孔道,
[20-等 出了
评价标准:
道形成后
率
加6倍以上,大孔
道厚度很小,占吸水层厚度的1%〜8% %
理明确可定量评价,但
率为储层厚度的
率, 表 际吸水厚度的 率,成功率低%吸水剖
61.7 mD,与2012年4月的12.8 mD相比增大5倍左右,与该区块平均水相渗透率30 mD相比大1倍,
随着储层物性变好表皮系数也逐渐 ,显示高渗、高 特征,综合
发育 道。
2・3 吸水剖面测井结果
示从2014年5月已经显现大孔道特征,但同期未测吸水剖面。该井投注后于2012年2
月$2015年11月测了两次吸水剖面(见图5 )。
ISSN 1008-446 CN13-1265/TE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第23卷第3期,2021年6月 Vol. 23 ,No.3 , Jun. 2021
注水压降试井结合吸水剖面测井 精准识别大孔道
胡登强,周碧辉,张 博,黄时祯,陈元勇
从图5中看出,2012年吸水剖面测井显示实际吸水厚度7 m,单层相对吸水率100%,容易误判大孑L
浅谈石油地质录井与测井在塔里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目录第1章现场资料采集 (1)1.1 钻前准备 (1)1.1.1 井位的确定 (1)1.1.2 钻井地质设计 (1)1.1.3 钻井工程设计 (1)1.1.4 录井准备 (2)1.2 地质录井 (2)1.2.1 岩屑 (2)1.2.2 岩心 (4)1.2.3 井壁取心 (8)1.3 气测录井 (9)1.3.1 资料录取要求 (9)1.3.2 仪器精度要求 (10)1.3.3 测量项目、密度(间距)及要求 (10)1.3.4 标准气样的要求 (11)1.3.5 资料录取要求 (11)1.4 工程录井 (11)1.4.1 钻井液 (12)1.4.2 钻井工程参数 (13)1.5 压力录井 (13)1.5.1 目的和内容 (13)1.5.2 压力预测方法 (14)1.6 其它录井 (14)1.6.1 地化录井 (14)1.6.2 定量荧光录井 (15)1.6.3 特殊条件下的地质录井 (16)1.6.4 录井图 (17)第2章井资料整理 (17)2.1 岩心、岩屑描述 (18)2.1.1 岩心描述的要求 (18)2.1.2 岩屑描述的要求 (18)2.2 碎屑岩地层录井资料的整理 (19)2.2.1 砂岩 (19)2.2.2 含油、气、水描述: (19)2.2.3 现场岩性鉴定的内容与要求 (19)2.2.4 现场碳酸盐岩分类及命名原则 (20)第3章石油录井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21)3.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22)3.2 计算机病毒在石油行业中产生的威胁 (22)3.3 石油行业中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威胁 (23)3.4 石油行业中网络运行故障和维护的安全风险 (23)3.5 石油行业中无线局域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23)3.6 未安装防火墙或防火墙安装不准确 (24)3.7 石油行业中其他网络管理安全风险和隐患 (24)3.8 结论 (24)参考文献 (25)浅谈石油地质录井与测井在塔里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前言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科技研发等业务为一体。
石油储量计算介绍
石油储量介绍1. 概述与适用范围1.1介绍了石油储量及远景资源量的分级和分类、储量计算和储量评价的方法。
1.2适用于天然石油及其溶解气储量的计算、评价与管理工作(海上石油储量计算另有补充规定)。
2. 术语2.1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的总量。
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
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变为表内储量。
2.2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
2.3剩余可采储量: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2.4远景资源量:是依据一定的地质资料对尚未发现资源的估算值。
2.5总资源量:是地质储量和远景资源量之总和。
2.6评价井:对一个已证实有工业性发现的油(气)田,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新油(气)田的规模、生产能力(产能)及经济价值,最终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2.7滚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田,是有多层系含油、多种圈闭类型叠合连片,富集程度不均匀,油气水纵向、横向关系复杂特点。
由于这种复杂的油气聚集带或油气藏不可能在短期内认识清楚,为提高经济效益,对不同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有整体认识后,可不失时机地先开发高产层系或高产含油气圈闭。
在进入开发阶段以后,还要对整个油气聚集带不断扩边、连片、加深勘探,逐步将新的含油气层系和新的含油气圈闭分期投入开发。
这种勘探与开发滚动式前进的做法,称为滚动勘探开发。
3. 储量计算工作的一般要求3.1应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技术,认识和改造油层,取全取准基础资料,在认真研究地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方法的选用和参数的确定,既要有理论根据,又要有本油田实际资料的验证。
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方法探讨
() 3油质类 型 丰富 : 天然气 、 轻质 油 、 中质油 、 重质 油 并存 ;
风暴岩特征
沉物征 积特
海底地形 起伏较大
曩
相对平 坦
备注 : 良里塔格组 ( 、 Os) 一间房组 ( zj 、 山组 ( ) z 0 y )鹰 O 。
() 4储层类型多: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储层并存 , 裂缝 型 、 隙型 、 洞型储 层并 存 ; 孔 孔 () 5岩性 复杂 : 碎屑 岩 、 碳酸 盐岩 ; ( )目的 层 埋 藏 深 : 探 目 的 层 埋 深 从 4 0 6 勘 5 0~ 60 m, 50 纵向跨距大 ; () 7井身结构复杂 : 有三开三完 、 四开 四完、 五开五 完等类型。
’
沉积水 体盐 度、 能量变化较大
身特点,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有原 岩岩性 、 裂缝发育强 度、 古气候、 古地貌 、 古水 系及时间等, 但最主要的控制 因素是 古地貌 和裂缝 发育 强度 。 2 塔 河油 田综合 录井条 件 2 1 地质条 件 .
() 1 目的层 多 : 中生界 白垩 系 、 罗系 、 叠系 , 侏 三 古生 界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在塔河油 田均作为勘 探 目的层 ; () 2含油层 系多 : 中生界 K、、 至 古 生界 C、 从 JT D、
岩溶发育的有利地区;
() 2沿加里 东 中期 所形 成 的断裂是 有利 的储 层 发育 带, 也是 地球 物理预 测储层发 育地 区 。根据塔 河油 田 自
层 位沉积特征
良里塔格 组
一间房组一鹰山组
水深 体度
沉 积水体物理
化学 性 质
志
碳酸盐陆棚面临 广海 , 体循环 水 良好 , 盐度正常
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 :0253 - 9985 (2004) 03 - 0300 - 04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及其分布特征徐向华1 ,2 ,周庆凡2 ,张玲2(1.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100083 ;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摘要 :油气储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成果之一 。
油气储量的增长 、变化和分布规律是对一个盆地勘探历程和未来油气勘探 潜力的综合反映 。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油气储量持续不断地增长 。
截止到 2001 年底 ,塔里木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 38 ×108 t ,天然气地质储量6 131. 95 ×108 m 3 。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探 明程度分别为 4. 65 %及 5. 39 % ,探明程度较低 ,依然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
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 ,以中型油田 和大型气田为主 ,油田的储量丰度为低 - 中丰度 ,气田的储量丰度以中 - 高丰度为主 。
塔里木盆地已获油气地质储量在构造单元和层位上呈明显的不均一性 。
已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沙雅隆起和卡塔克隆起 ,分布层位主要为奥陶 系 、石炭系 、三叠系和第三系 ;已获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库车凹陷 ,分布层位主要为白垩系和第三系 。
关键词 :油气储量 ;分布特征 ;储量规模 ;储量丰度 中图分类号 : T E15文献标识码 :AOil and ga s reserv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 arim b a s inXu Xianghua1 ,2Zhou Qingfan2Zhang Ling2(1. C hina University o f Mining and Te chnology , Beijing ; 2.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S I NO P EC , Beijing )Abstract :Oil/ gas reserves is one of the im portant achievem ents got in petroleum ex pl orati on. G rowth , change and distributi on pattern of reserves com 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ex pl orati on history and future ex pl orati on potential of a basin. Ex pl orati on in T arim basin has entered into a new devel opment stage since the middle of 1980’s ,and oil and gas reserves have been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By the end of 2001 ,cumulative proved oil and gas reserves in place had reached 538 milli on tons and 6131195 billi on m 3,respectively ,in T arim basin. Ex pl orati on degree of both oil and gas are l ow (4165 % and 5139 % ,respectively ) ,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still large petroleum ex pl orati on potentials. The discoveries in T arim basin are m ainly of m edium oil fields and large gas fields , and the abundance of oil fiel ds ranges from l ow to m edium ,while that of the gasfields ranges from m edium to high. Distributi on of reserv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iscovered is signi ficantly uneven in vari ous structural units and horiz ons. The proved oil reserves in place are m 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Ordovician ,C arboni ferous ,Triassic and T ertiary in Shaya and K atake upli fts ,while the proved gas reserves in place are m 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 retaceous and T ertiary in K uqa depressi on.K ey w ords :oil and g as reserves ; d istribu tion characteristics ; r eserves scale ;abund ance of reserves克拉构造的沙参 2 井于井深 5 391m 钻获奥陶系高 产油气流后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才逐步走上 不断扩大新领域 、新层系的历程 。
塔河地层特征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单元主要在阿克库勒凸起,并包括顺托果勒隆起的北部、哈拉哈塘凹陷东部及草湖凹陷西部。
塔河地区为一以大型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的复合型油田。
主要目的层系为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
阿克库勒凸起为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发育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古凸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
目前钻探揭示凸起主体部位自下而上发育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统、塔河地区主要目的层系为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其地质特征、岩性特征及电性特征简述如下:1.三叠系1.1地质特征塔河地区三叠系的顶界深度为4100—4290米,底界深度为4650—4830米,属陆相沉积,从北向南、从西向东具有加厚的趋势,与下伏古生代地层不整合接触。
下三叠统主要为灰绿、深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砂岩,含孢粉、大孢子和轮藻化石及凝源类化石,厚度由北向南增加。
中、上三叠统包括三套由粗至细的旋回式沉积,每一旋回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砂砾岩相,上部为浅-半深湖暗色泥岩相,部分地区为滨湖沼泽杂色泥岩相。
下旋回砂体以辫状河及三角洲平原相为主,中、上旋回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砂体较为发育。
该层系是阿克库勒凸起主力油气产层之一。
1.2岩性及电性特征三叠系泥岩标志层自然伽玛值约为160API,地层电阻率值低于0.3Ω·m,该系自上而下分三个组段:哈拉哈塘组、阿克库勒组、柯吐尔组。
(1)哈拉哈塘组(T3h)该组上部为一厚层深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标志层夹在泥岩当中,下部为灰色细、中砂岩、杂色砾岩夹灰色泥岩。
下部砂岩体即为三叠系“上油组”,其砂岩层曲线特征为:三条电阻率曲线呈高侵特征,深感应电阻率值在0.2-1.5Ω·m之间,中感应电阻率值在0.5-4.3Ω·m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呈负异常,其数值在60-110mV之间,自然伽玛值相对于泥岩略低,数值约为50-75API,井眼较规则。
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储集层测井曲线变化特征_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1_2小层为例
第 28 卷
第 1期
OI L & GA S GEOLOGY
2007 年 2 月
文章编号 : 0253- 9985( 2007) 01- 0077- 06
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储集层测井曲线变化特征
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 1 小层为例
赵红兵
( 中国石油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胜利采油厂 , 山东 东营 257051) 摘要 : 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 12 小层油藏经历了近 42 年的高效注水开发 , 造成对反映和记录地下储层真实性变化特征的测 井曲线发生相应的变化 。 根据对子井原理 , 采用了新 、 老井叠合对比法和岩心刻度测井方 法 。通过 研究认为 , 沙二 12 小层 油藏经历较长时间的开采后 , 电阻率测井曲线变化有随注入水 的注入 呈持续 下降和 先降后 升两种类 型 , 声波时 差测井曲 线呈现一直增大的趋势 , 自 然电位曲线随着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出现基线漂移 、 幅 度差变小 , 微电极 测井曲线幅 度和幅度差 相对变小 。 关键词 : 叠合对比 ; 声波时差测井 ; 电 法测井 ; 地层水 ; 油田开发 ; 胜坨油田 中图分类号 : T E341 文献标识码 : A 2
2 2
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3 1 电阻率 按注入水与地层水含盐量或电阻率的相对大 小 , 可将 注入水 分为 淡水 ( R w j /R w # 10) 、 地 层水 ( 1∃ R w j /R w < 5 ) 和 污水 ( 1 < R w j /R w < 10 ), 其中 Rw j和 R w 分别为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电阻率。含盐 量和电阻率不同的注入水 , 在不同的注水期产生 的水淹层电阻率变化是不同的。现在用 Archie 公 式来讨论水淹层电阻率 R t 的变化: Rt = 式中 : S w 和 度; R wz abR w z m n Sw ( 1)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吴懿
【期刊名称】《沉积学报》
【年(卷),期】2004(022)B06
【摘要】塔东2井原油为高密度、粘度大,δ13C相对较重的稠油。
原油中轻烃、环状萜类、甾烷及芳香甾烷组成与分布均具有海相原油的特点。
具有时代意义生物标志物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原油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特点。
高反射率热解沥青的存在、芳烃馏分中高含量的多元稠环芳烃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相对较重的特点,表明原油在成藏后经历了短期高温热事件的影响。
【总页数】7页(P66-72)
【作者】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吴懿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10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
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11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与油源分析 [J], 唐友军;王铁冠
2.塔里木盆地塔东1井奥陶纪几丁虫组合划分及地层对比 [J], 薛云飞;李倜;万传彪;张君龙;金玉东
3.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 [J], 张水昌;
王招明;王飞宇;梁狄刚;肖中尧;黄海平
4.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 [J], 唐友军
5.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J], 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吴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岩储层特征与物性控制因素_钟大康
第 1 期 钟 大 康 , 等: 塔里木盆地塔河 油 田 石 炭 系 卡拉沙 依 组砂 岩 储 层特征与 物 性 控制因 素
4 9
, r e s t r a i n e d t h e c o m a c t i o n a n d t h e l a t e r d i s s o l u t i o n o f c a r b o n a t e c e m e n t s u l i e d a l o t o f r e s e r v o i r p p p ; , d i a e n e s i s r o c e s s w a s t h e k e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h s i c s r o e r t d i s s o l u t i o n w a s s a c e g p y p y p p y p ,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e d i m e n t a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w a s f o u n d a t i o n. p y : ; ; ; ; ; K e w o r d s r e s e r v o i r c o n t r o l l i n f a c t o r s a n d s t o n e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K a l a s h a i h s i c a l r o e r t g y p y p p y y ; ; F o r m a t i o n T a h e o i l f i e l d T a r i m B a s i n 通过对 3 卡拉沙依组储层以中砂 0 口井岩芯的观察 , 岩、 粗砂岩 、 细砂岩 及 粉 砂 岩 为 主 , 另外还存在一定 而砾岩 的含砾砂岩及细 砾 岩 。 砂 岩 一 般 分 选 较 好 , 在上 部 Ⅰ 砂 组 成 分 较 杂 , 分 选 差—中、 磨圆次棱角 状, 向下 ( 泥砾逐渐增多 。 纵向上 , Ⅱ~Ⅳ 砂组 ) Ⅰ砂 组砂 质 较 粗 , 尤 其 是 其 顶 部; 平 面 上, 北 部 较 粗, 如 S 9 2、 S 7 5、 S 1 0 1、 T 9 0 2、 T 9 0 1 等井 。 从工区整个卡拉沙依组砂岩分类 三 角 图 ( 图 2) 可以看出 , 4 个砂组储层总体上都 以 石 英 砂 岩 为 主 , 包括岩屑质石英砂岩 、 长石质石英砂岩 、 长石岩屑质 并含有 少 量 岩 屑 质 长 石 砂 岩 、 长 石 砂 岩。 石英砂岩 , 其中 : 岩屑砂 Ⅰ、 Ⅱ 砂组的 岩 屑 含 量 大 于 长 石 含 量 , 岩较多 ; 长石砂岩含量 Ⅲ、 Ⅳ 砂组 岩 屑 质 长 石 砂 岩 、 比Ⅰ、 Ⅱ 砂 组 含 量 稍 高 一 些; Ⅳ砂组长石含量比 Ⅰ~Ⅲ 砂组含量稍高 。 卡拉沙依组砂岩填隙物含量( 质 量 分 数, 后文 为 8% ~1 平 均 9. 包 括 杂 基 和 胶 结 物。 同) 5% , 6% , 泥质杂基含量一般小于 5% , 多为 1% ~3% , 主要为 少 高岭石和伊 -蒙混层 矿 物 。 胶 结 物 主 要 为 方 解 石 , 量白云石 、 高岭石及绿泥石等 。 方解石含量为 0 %~ 平均 7 2 5 %, . 2 3% 。 卡拉沙 依 组 砂 岩 以 孔 隙 式 胶 结 为主 , 颗粒之间以点 -线接触 、 线接触为主 , 少部分凹 凸接触 ; 分选差 — 中等 , 磨圆次棱角 — 次圆状 。 粒径 一般为 0. 部分粒径小于 0 1 5~0. 5mm, . 1 2mm。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超深断控油藏关键成藏期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超深断控油藏关键成藏期杨率;邬光辉;朱永峰;张银涛;赵星星;鲁子野;张宝收【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22(49)2【摘要】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现了埋深大于6000 m的断控型特大油田,关键成藏期厘定对油气成藏研究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相学精细分析基础上,开展12口井断裂充填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测试分析,并结合烃源岩及其生油期、断裂与圈闭形成期研究断控油藏成藏期。
结果表明,①FIA 类型多样,主要存在坳陷区黄色荧光与隆起区黄绿色荧光2类不同成熟度油包裹体,指示2期石油充注;②FIA中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遭受升温作用的影响,与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最小温度值更接近成藏期温度;③黄色荧光的FIA都检测到低于50℃的均一温度,黄绿色荧光的FIA均检测到70~90℃的温度数据,揭示中晚加里东期与晚海西期的2期石油成藏期;④中晚奥陶世为走滑断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体储集层与圈闭的关键形成期;⑤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的生油高峰期为晚奥陶世,坳陷区以晚奥陶世成藏为主,隆起区以早二叠世成藏为主。
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超深断控油藏关键成藏期为加里东晚期,坳陷区保存了加里东期的原生古油藏,隆起区发育晚海西期从坳陷区调整过来的次生油藏;保存条件是该区走滑断裂带石油富集的关键,阿满过渡带坳陷区油气更富集、勘探开发潜力更大。
【总页数】13页(P249-261)【作者】杨率;邬光辉;朱永峰;张银涛;赵星星;鲁子野;张宝收【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断溶体油藏特征与启示2.塔里木盆地满深1井奥陶系超深断控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3.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断溶体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探索4.超深断溶体油藏油井见水特征及生产制度优化——以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Z井为例5.塔里木盆地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一个海西期充注并降解的稠油油藏成藏实例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基底碎屑锆石定年的证据
塔里木盆地基底碎屑锆石定年的证据郭东升;邬光辉;张承泽;张宝收【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0)005【摘要】应用碎屑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物源,测年结果表明志留系物源年龄有4期:700~900Ma、400~500Ma、1450~1650Ma、2000~2200Ma,志留系都具有新元古界物源,塔中具有古元古界物源,塔北、塔东具有奥陶纪与中元古界早期物源,不同地区物源时代具有明显差异.塔中与塔北、塔东地区志留系具有不同的物源区,塔东地区志留系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地区奥陶系火成岩,库车一温宿前寒武系基底是塔北志留系的主要源区,塔中志留系物源来自塔南隆起前寒武系基底.来自盆地内部碎屑锆石年代学数据表明塔里木板块早中元古代没有形成统一基底,南北塔里木块体演化各异,塔北微块体可能存在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间一致的构造事件.南北塔里木在新元古界早期才发生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基底与演化进程,盆地内部碰撞拼合的时间可能始于前900Ma,大规模裂解期发生在前760Ma,并形成盆地碎屑岩最广泛的蚀源区,塔里木板块在新元古界与Rodinia超大陆具有相似的聚合与裂解演化史.【总页数】5页(P6-10)【作者】郭东升;邬光辉;张承泽;张宝收【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38;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佳木斯地块角闪黑云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定年及其地质学意义: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的证据 [J], 吕长禄;冯俊岭;郑卫政;任凤和;王强茂2.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热液碎屑岩储层:证据、矿物组合及油气地质意义 [J], 时志强;王毅;金鑫;肖凯3.塔里木盆地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对前寒武纪基底的指示 [J], 邬光辉;孙建华;郭群英;唐涛;陈志勇;冯晓军4.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二叠纪玄武岩喷发时限:来自碎屑锆石的证据 [J], 李锦轶;刘建峰;郑荣国;冯乾文;郑培玺;朱志新;王励嘉;张晓卫;宋彪5.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 [J], 李晓剑;王毅;李慧莉;高山林;张仲培;岳勇;闫全人;江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油田深井开采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
塔里木油田深井开采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宋中华;张劲;沈建新;段玉明;刘兰英【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3(013)034【摘要】油气开采中,水合物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塔里木油田在深井油气开采过程中就出现水合物堵塞现象.对水合物生成机理进行研究,基于热力学方法建立了水合物生成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各种防治技术的适应性,结合塔里木油田的实际情况,筛选出较好的井下节流技术.根据井筒温度、压力的变化可以对气井井筒中水合物的形成位置进行准确的预测.给出了井下节流技术工艺参数设计模型和方法,可设计出井下节流器位置深度及尺寸,防止水合物的产生.该技术已在塔里木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总页数】4页(P10300-10303)【作者】宋中华;张劲;沈建新;段玉明;刘兰英【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5【相关文献】1.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技术 [J], 宋中华;张士诚;王腾飞;沈建新;段玉明;刘兰英2.塔里木油田英买天然气处理站节能技术研究 [J], 唐建;吴俊霖;郝攀程;王同;王举松3.塔里木油田超深井超小井眼定向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J], 章景城; 马立君; 刘勇; 文亮; 张绪亮; 严运康; 全健4.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砾石层提速技术研究 [J], 李宁;周波;文亮;韩雨恬;王天博;卢宗武5.塔里木油田HLHT区块优快钻井技术研究 [J], 张喆;闫楚旋;冯震;脱直霖;石朝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收率预测调研
目录1. 岩心分析法 (3)2. 相关经验公式法 (5)2.1 Guthrie和Greenberger法(1955) (5)2.2 美国石油学会(API)的相关经验公式(1967) (5)2.3 前苏联全苏石油天然气科学研究所(ВНИГНИ)的相关经验公式 (9)2.4 胜利油区及我国储量委员会的相关经验公式 (10)2.5 “克式”经验公式 (14)2.6 smz回归式 (14)2.7 其它相关经验公式 (14)3. 水驱特征曲线法 (16)3.1 水驱特征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6)3.1.1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 (16)3.1.2 乙型水驱特征曲线 (17)3.1.3 丙型水驱特征曲线 (18)3.2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可采储量和采收率 (18)4. 产量递减法 (21)4.1 指数递减的应用 (21)4.2 双曲递减的应用 (22)4.3 广义递减类型的应用 (23)5.结论 (25)参考文献 (26)确定采收率的方法很多,例如岩心分析法、水动力学概算法、油藏数值模拟法、相关经验公式法和开发动态法。
所有这些方法,又可根据方法的特点和所用资料的来源,划分为微观分析法和宏观分析法两类。
就目前情况来说,国内外多普遍采用宏观分析法进行采收率的概算。
根据采收率的定义,对油、气田的采收率可分别写为[1]:一次采油:1or oi R oi oaS B E S B =-(1)1gr gi R gi gaS B E S B =-(2)式中 R E ——油田或气田的采收率,小数;oi S ——油田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gi S ——气田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 or S ——油田的平均残余油饱和度,小数;gr S ——气田的平均残余油饱和度,小数; oi B ——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gi B ——原始的天然气体积系数; oa B ——废气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ga B ——废气压力下的天然气体积系数。
在式(1)、(2)中的原油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应由油、气的PVT 取样分析资料确定;而油、气的饱和度,可由取心分析、测井解释和矿场开发实验结果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锶钡离子含量变化
CBa2+(Ba2++Sr2+)(mmol/L)= C(Ba2++Sr2++Mg2++Ca2+)-C(Mg2++Ca2+) ρBa2+(mg/L)=CBa2+(mmol/L)×137.34
“后”阶段:
CBa2+(mmol/L)和CSr2+(mmol/L)单独测定
对比: 由于钡离子的分子量(137.34)比锶(87.62)离子的大, 因此,用络合滴定法计算锶+钡离子合量(以钡离子计)的质量 浓度偏大。 统计表明,塔里木台盆区计算的锶+钡离子合量(以钡离子 计)是单独测定的锶、钡离子含量之和的1.26~1.57倍,平均 1.50倍(质量浓度)。
钾)离子含量普遍比单独测定的钠、钾离子含量之和低,前 者是后者的0.61~1.44倍,平均0.93倍(摩尔含量)。 高矿化度的影响。 由于钠离子的分子量(22.9869)比钾(39.098)离子的 小,因此,在用计算法计算钠+钾离子合量(以钠离子计)
时,势必使计算的质量浓度偏小。
由于塔里木台盆区地层水中钠离子含量普遍高于钾离子 (钠/钾摩尔浓度比在6.94~166.44,平均63.13),因此偏
第八届全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学术交流会●江苏无锡
塔里木油田地层水
分析方法演变与数据对比研究
汇报人:张宝收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2012年4月18日
汇报提纲
一、塔里木油田地层水分析方法演变历史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三、相关建议
一、分析方法演变历史
塔里木油田地层水分析阶段划分及对比
阶段 时间 分析项及分析方法 Mg、Ca Sr、Ba Ba(Ba+Sr) 络合滴定法 K、Na Na(Na+K) 计算法 依据 SY 5523-92 SY/T 5523-2000
“后”阶段:
Na+(mmol/L)和K+(mmol/L)单独测定
对比: 从理论上分析,计算法测定的钠(钠+钾)离子含量应该 比发射声谱法单独测定钠、钾离子之和高,因为计算出的
钠(钠+钾)离子含量实际上还包括了锂、铵等许多未被测
定的阳离子。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2.钾钠离子含量变化
对比: 但统计表明,塔里木台盆区地层水计算法测定的钠(钠+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4. γNa/γCl变化
γNa/γCl是地层水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钠、钾离子单独测定后,由于地层水高矿化度的影响,钠 离子含量测定值普遍偏高,相应的,γNa/γCl数值随之变大。 在和以前用计算法测定钠离子含量的地层水分析数据进行对 比时应加以注意。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Na -Cl )/2SO4 <0 <0 >1 <1
+
-
2-
(Cl -Na )/2Mg >1 <1 <0 <0
-
+
2+
请指正
小量不大。
偏小+偏小=偏小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对比(“前/后”阶段): 钡+锶离子偏大 钠+钾离子偏小 钡+锶离子含量远小于钠+钾离子 总矿化度总体偏小
3.总矿化度变化
计算法测定总矿化度-单独测定法总矿化度 -------------------×100% 单独测定法总矿化度
=(-28.5~+11.0/-3.4)%
前 后
2009-7-1前 络合滴定法
2009-7-1后 发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Y/T 5523-2006 计算法
锶、钡、钠、钾离子单独测定后,为这四种离子在地层 水中的真实含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也为前后数据的对比分 析带来了一些问题。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前”阶段:——据SY/T 5523-2000
5.水型变化
油田水水型(苏林分类)与原生水型特性系数关系表
水型苏林分类 氯化钙 氯化镁 碳酸氢钠 硫酸钠 原生水型特性系数 Na /Cl <1 <1 >1 >1
+ -
(Na -Cl )/2SO4 <0 <0 >1 <1
+
-
2-
(Cl -Na )/2Mg >1 <1 <0 <0
-
+
2+
之前,塔里木台盆区地层水均为氯化钙型 钠、钾离子单独测定后,由于高矿化度的影响,钠离子含量测 定值偏高,有3个水样由氯化钙型变为氯化镁型
非真实地层水样品的水型变化
三、相关建议
分地区对前后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地层水数据关键参数的 计算及对比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对 地层水分析数据的历史对比和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苏林分类水型计算参数的选择。
原生水型特性系数 Na /Cl <1 <1 >1 >1
+ -
水型苏林分类 氯化钙 氯化镁 碳酸氢钠 硫酸钠
二、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的数据对比
“前”阶段:——据SY/T 5523-2000
2.钾钠离子含量变化
Na+(Na++K+)(mmol/L)= (Cl-+2SO42-+HCO3-+2CO32-)(mmol/L) -2(Mg2++Ca2++Ba2+)(mmol/L) Na+(mg/L)=Na+(mmol/L)×22.9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