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完整版
(完整版)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在的设计选型时, 一般先选用一个经验的传热系数, 然后再
校验换热面积能否达到
下面列表常用的经验传热系数
1.管壳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2. 螺旋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Array
3. 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在有关传热手册和专著中载有
某些情况下 K 的经验数值,可
供设计参考。
注意应选用工艺
条件接近、传热设备类似的较
为成熟的经验 K 值作为设计依据。
流体种类总传热系数K W/(m2•K)
水—气体 12~60
水—水 800~1800
水—煤油 350左右
水—有机溶剂 280~850
气体—气体 12~35
饱和水蒸气—水 1400~4700
饱和水蒸气—气体 30~300
饱和水蒸气—油 60~350
饱和水蒸气—沸腾油 290~870。
(完整word版)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围。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围。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围。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一样我们公司的经历是:1、汽水换热:过热局部为800~1000W/m2.℃饱和局部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围。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围。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围。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以下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干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干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到达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流速与总传热系数经验值表格
水
冷水
冷水
冷水
盐水
有机溶剂
轻有机物μ<0.5mPa·s
中有机物μ=0.5~1mPa·s
重有机物μ>1mPa·s
水(流速为1m/s)
水
水溶液μ<2mPa·s
水溶液μ>2mPa·s
有机物μ<0.5mPa·s
有机物μ=0.5~1mPa·s
有机物μ>1mPa·s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污垢热阻Rd的大致范围
流体
污垢热阻Rd/(m²·℃·kw-1)
流体
污垢热阻Rd/(m²·℃·kw-1)
水(u<1m/s,t<47℃)
蒸馏水
海水
清洁的水
未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已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已处理的锅炉用水
硬水、井水
水蒸汽
优质-不含油
劣质-不含油
0.09
0.09
0.21
0.58
0.26
0.26
0.58
0.052
233~582
198~233
233~465
116~349
58~233
2326~4652
1745~3489
1163~1071
582~2908
582~1193
291~582
114~349
582~1163
116~349
58~174
582~1163
174~349
814~1163
698~930
756
Pa.s=1000cP=1000mPa.s=10P=10dPa.s
水蒸气(常压或负压)冷凝
水蒸气冷凝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最新整理)
WORD 完美资料编辑
h ----折流板间距,m; uo----按壳程流通截面积 Ao 计算的流速,而 。 一般来说,液体流经换热器的压强降为 0.1~1atm,气体的为 0.01~0.1atm。设计时,换热器的工艺尺寸应在压强降与传热面积之 间予以权衡,使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经济合理。 三、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步骤 1. 试算并初选设备规格 (1)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途径。 (2) 根据传热任务计算热负荷 Q。 (3)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 计算定性温度,并确定在定性 温度下流体的性质。 (4) 计算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度校正系数不应小于 0.8 的原则, 决定壳程数。 (5) 依据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范围,或按生产实际情况,选定总 传热系数 K 选值。 (6) 由总传热速率方程 Q=KSΔtm,初步算出传热面积 S,并确定 换热器的基本尺寸(如 d、L、n 及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等),或按系列 标准选择设备规格。 2. 计算管、壳程压强降 根据初定的设备规格,计算管、壳程 流体的流速和压强降。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或满足工 艺要求。若 压强降不符合要求,要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板间距,或选 择另一规格的设备,重新计算压强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专业整理分享
WORD 完美资料编辑
取为 1.4,对φ19×2mm 的管子,取为 1.5; Np-----管程数; Ns-----串联的壳程数。 上式中直管压强降Δp1 可按第一章中介绍的公式计算;回弯管的压 强降Δp2 由下面的经验公式估算,即: (4-126) (2) 壳程流体阻力 现已提出的壳程流体阻力的计算公式虽然较 多,但是由于流体的流动状况比较复杂,使所得的结果相差很多。
专业整理分享
常用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选择
常用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选择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经验是:
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
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 850~1700
水气体 17~280
水有机溶剂 280~850
水轻油 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
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
℃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
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完整版)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常用换热系数
某工厂有一台列管式换热器,每小时将一定量的气体从80℃冷到60℃,冷却水温度由20℃升到30℃,气体在管内流过,冷却水在管外与气体成逆流。
经核算,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402C m w K ︒⋅=,现生产需要气体出口温度更低,有人提出将一结构及大小与已用一台完全一样的换热器并联使用,气体量与原一台时相同,只是分成相等的两股送入,冷却水进出每个换热器的温度仍与原来的一样。
试计算:(1)此时气体的出口温度为多少?(2)两台换热器应如何安排才能把气体冷却到更低的温度?设:气体处理量与冷却水进出口温度都不变,忽略管壁与冷却水热阻,气体温度改变引起的物性改变也忽略不计。
解:一台换热器情况:452)2060()3080(2)()(1221=-+-=---=∆t T t T t m所以 S S t KS Q m 18004540=⨯⨯=∆=又因 pg g pg g pg g C W C W T T C W 20)6080()(21=-=- 气体放出的热量与冷却水得到的热量相等,所以: pg g C W S 201800= 即901=pg g C W S (1)(1)两台相同换热器并联使用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g g W W 5.0='由于管间为水,管内为气体, g w αα〉〉 故有 g K α= 气膜控制 又408.0===K AW g g αK W A g g '=='8.0)2/(α 所以 K W A AW K K g g '==='40)5.0(1)2/(8.08.08.0 故 23)5.0(408.0=⨯='K)80()30(23230223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238022T T C W Spg g '+'-=(2) 联立(1)式和(2)式解得: C T ︒='6.572 (2)两台相同换热器串联使用时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 40==''K K)80()30(40230240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408022T T C W Spg g ''+''-=(3) 联立(1)式和(3)式解得: C T ︒=''15.462 因此两台串联使用可使气体出口温度降低到更低。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汇总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850~1700水气体17~280水有机溶剂280~850水轻油340~910水重油 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 115~340水水蒸气冷凝 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 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 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 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常用换热系数
某工厂有一台列管式换热器,每小时将一定量的气体从80℃冷到60℃,冷却水温度由20℃升到30℃,气体在管内流过,冷却水在管外与气体成逆流。
经核算,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402C m w K ︒⋅=,现生产需要气体出口温度更低,有人提出将一结构及大小与已用一台完全一样的换热器并联使用,气体量与原一台时相同,只是分成相等的两股送入,冷却水进出每个换热器的温度仍与原来的一样。
试计算:(1)此时气体的出口温度为多少?(2)两台换热器应如何安排才能把气体冷却到更低的温度?设:气体处理量与冷却水进出口温度都不变,忽略管壁与冷却水热阻,气体温度改变引起的物性改变也忽略不计。
解:一台换热器情况:452)2060()3080(2)()(1221=-+-=---=∆t T t T t m所以 S S t KS Q m 18004540=⨯⨯=∆=又因 pg g pg g pg g C W C W T T C W 20)6080()(21=-=- 气体放出的热量与冷却水得到的热量相等,所以: pg g C W S 201800= 即901=pg g C W S (1)(1)两台相同换热器并联使用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g g W W 5.0='由于管间为水,管内为气体, g w αα〉〉 故有 g K α= 气膜控制 又408.0===K AW g g αK W A g g '=='8.0)2/(α 所以 K W A AW K K g g '==='40)5.0(1)2/(8.08.08.0 故 23)5.0(408.0=⨯='K)80()30(23230223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238022T T C W Spg g '+'-=(2) 联立(1)式和(2)式解得: C T ︒='6.572 (2)两台相同换热器串联使用时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 40==''K K)80()30(40230240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408022T T C W Spg g ''+''-=(3) 联立(1)式和(3)式解得: C T ︒=''15.462 因此两台串联使用可使气体出口温度降低到更低。
P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某工厂有一台列管式换热器,每小时将一定量的气体从80℃冷到60℃,冷却水温度由20℃升到30℃,气体在管内流过,冷却水在管外与气体成逆流。
经核算,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402C m w K ︒⋅=,现生产需要气体出口温度更低,有人提出将一结构及大小与已用一台完全一样的换热器并联使用,气体量与原一台时相同,只是分成相等的两股送入,冷却水进出每个换热器的温度仍与原来的一样。
试计算:(1)此时气体的出口温度为多少?(2)两台换热器应如何安排才能把气体冷却到更低的温度?设:气体处理量与冷却水进出口温度都不变,忽略管壁与冷却水热阻,气体温度改变引起的物性改变也忽略不计。
解:一台换热器情况:452)2060()3080(2)()(1221=-+-=---=∆t T t T t m所以 S S t KS Q m 18004540=⨯⨯=∆=又因 pg g pg g pg g C W C W T T C W 20)6080()(21=-=- 气体放出的热量与冷却水得到的热量相等,所以: pg g C W S 201800= 即901=pg g C W S (1)(1)两台相同换热器并联使用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g g W W 5.0='由于管间为水,管内为气体, g w αα〉〉 故有 g K α= 气膜控制 又408.0===K AW g g αK W A g g '=='8.0)2/(α 所以 K W A AW K K g g '==='40)5.0(1)2/(8.08.08.0 故 23)5.0(408.0=⨯='K)80()30(23230223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238022T T C W Spg g '+'-=(2) 联立(1)式和(2)式解得: C T ︒='6.572 (2)两台相同换热器串联使用时2302)20()3080(2)()(221221T T t T t T t m''+=-''+-=-''--=''∆ 40==''K K)80()30(40230240222T C W T S T S t S K Q pg g m''-=''+=''+⨯⨯=''∆''''='')30(408022T T C W Spg g ''+''-=(3) 联立(1)式和(3)式解得: C T ︒=''15.462 因此两台串联使用可使气体出口温度降低到更低。
流速与总传热系数经验值表格
流体
污垢热阻Rd/(m²·℃·kw—1)
流体
污垢热阻Rd/(m²·℃·kw—1)
水(u〈1m/s,t〈47℃)
蒸馏水
海水
清洁的水
未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已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已处理的锅炉用水
硬水、井水
水蒸汽
优质-不含油
劣质-不含油
0。09
0。09
0。21
0.58
0。26
0。26
0。58
0.052
233~582
198~233
233~465
116~349
58~233
2326~4652
1745~3489
1163~1071
582~2908
582~1193
291~582
114~349
582~1163
116~349
58~174
582~1163
174~349
814~1163
698~930
756
Pa.s=1000cP=1000mPa。s=10P=10dPa。s
水
水(流速为0。9~1.5m/s)
水流速较高时)
轻有机物μ<0.5mPa·s
中有机物μ=0.5~1mPa·s
重有机物μ>1mPa·s
轻有机物μ<0.5mPa·s
有机溶剂μ=0。3~0。55mPa·s
轻有机物μ<0。5mPa·s
中有机物μ=0。5~1mPa·s
重有机物μ>1mPa·s
水蒸气(有压力)冷凝
0。09
水蒸汽
优质-不含油
劣质-不含油
往复机排出液体
处理过的盐水
有机物
燃料油
焦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在的设计选型时, 一般先选用一个经验的传热系数, 然后再
校验换热面积能否达到
下面列表常用的经验传热系数
1.管壳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2. 螺旋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Array
3. 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在有关传热手册和专
着中载有某些情况下
K 的经验数值,可供
设计参考。
注意应选
用工艺条件接近、传
热设备类似的较为成
熟的经验 K 值作为设
计依据。
流体种类
总传热系数K W/(m2K)水—气体 12~60水—水 800~1800水—煤油 350左右水—有机溶剂
280~850气体—气体 12~35饱和水蒸气—水 1400~4700饱和水蒸气—气体
30~300饱和水蒸气—油 60~350饱和水蒸气—沸腾油 29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