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共25页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模型

首先看第一种行为——乙某主动向甲某要求 按时归还借款。乙某为了避免自身出现经济上的 损失,于是尽量的严格监督控制甲某,并对其按 时还款进行催促,以确保其经济不出现损失,这 种行为的出现明显说明乙某是一个经济人或说是 一个理性人。
再看第二种行为——乙某没有主动要求甲某 偿还债务。这种行为的作出可能有两种原因:其 一,乙某在考虑债务收回的成本时发现,其收回 的成本高于其可能得到的回报,于是乙某放弃主 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这一情形及前面第一点的 分析是直接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所证明了的。
分析: 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国企上 市以及国有股减持,实现国有股法人股的完 全流通才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最优”方案。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国没有照搬 捷克的模式,完全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实现国有股与法人股的完全流通是一种“次 优”的选择。 现实的环境与我国的市场条件决定了国 有企业改革只存在“次优”方案,不存在 “最优”方案。
2.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 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 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 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 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 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如果A是先于B提出来的,A 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 哪怕B比A更好。
其二,乙某可能不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的原因 可能会归结为乙某爱面子,可能是由于乙某的社会地 位比甲某高而甲某借的钱又不多,或者是乙某与甲某 是朋友或其他关系,无论是何种原因,乙某采取的现 实行动是没有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在前面假设情 形下(甲某是信用缺失者),乙某便会遭受到损失, 于是表面上看,乙某不是一个经济人,没有促使让自 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或努力让经济利益流出最小化。 然而事实上,只要将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运 用过来,便可以肯定的得出一个结论:乙某 依然是一个理性人。因为他在追求的是自己 心理感觉的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可以用金 钱直接衡量的利益流出可以衡量的。事实上, 个体的效用感觉仅仅与金钱有一部分联系, 即金钱可以在一方面增加或减少效用的享有。

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分析
从动态运行角度看,公共政策是一个从无到有再 到终结的动态运行过程。过程模型就是从政策过 程的各个环节出发,将公共政策看一个多环节相 互连接的动态运行系统,其分析内容是针对系统 整体、影响因素和各系统环节的功能的分析。
过程模型分析
这一模型的创始人是拉斯韦尔,经过琼斯、安德森、布鲁 尔和狄龙等人的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成熟起来。 二战结束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们将研究的出发点和 中心内容放到了包括选民、利益集团、政党组织、立法者、 法官、行政官僚、国家元首以及其他政治角色的行为过程 上来,力图寻找各种政治行为的确定模式,探索社会政治 的发展规律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途径。作为行为主义政 治学家的代表者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建立政策科学 的同时,也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公共政策 研究之中,较早的提出了政策过程分析理论。他在《决策 过程》(1956)这一论著中,将决策划分为七个阶段, 并概括了每一个阶段的分析内容。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1)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将涉 及众多因素和活动的政策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或环节,并 对每一阶段加以剖析,是了解政策过程实质的、必不可少 的一步。(2)它带来了众多的关于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 的成果,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3)它为了解现实政策 运行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概念框架。
过程模型分析
说明、衡量、分析
政策执行、检查、信息反馈
问题解决、 政策变更
产出变更政策
过程模型分析
詹姆斯•安德森对政策过程和功能的阐释更加明确,并提 出了政策议程和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安德 森在《公共决策》(1975、1979)中,提出了分析模式。
表3 序号 1 2 3 4 5
过程环节 政策议程 政策形成 政策通过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第二讲 公共政策理论模型框架

第二讲 公共政策理论模型框架

二、制度主义:政策是制度性的输出
这一模型是在传统政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来的。 这一模型研究政府( 大政府, 这一模型研究政府 ( 大政府 , 不单指行政 机关, 在美国, 包括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 机关 , 在美国 , 包括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 、 国 会及其下辖的委员会) 会及其下辖的委员会 ) 机构以及机构的相互关 系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 系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 、 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政府活动程序。 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政府活动程序。
附加的影响 利益 集团B 集团
利益 集团A 集团
公共政策
其他政策 立场 政策 变更
评 价: 1. 过分夸大了团体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过分夸大了团体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低估了政府官员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2. 忽视了政治过程的其它因素(如观念和 制度)等对政策的影响作用; 3、在现实中很多人和很多利益并没有或很 少能够通过团体间的冲突加以体现。
4.当所需制订的政策与决策参与者的利益 4.当所需制订的政策与决策参与者的利益 相关时,代表不同党派和利益群体的决策者不 是鲁莽的参与者,而是能够通过谈判、交易和 妥协等方式相互作出调整。 5.在大多数多元化的民主国家中,寻求一 5.在大多数多元化的民主国家中,寻求一 致意见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采取渐进主义的原因 (1)没有时间、信息和金钱来调查 (2)承认以往政策的合法化,因为全新的 或完全不同的政策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3)在现行的政策上可能有巨大的投入, 这也排除或阻碍任何彻底的改革 (4)在政治上也是权宜之计 (5)对社会目标或价值没有达成共识的情 况下,更容易延续现行政策。
五、渐进主义:政策是在过去政策基础上的修正 渐进主义: 林德布罗姆在批判完全理性主义是建立起 来的,认为公共政策应是政府过去行为活动 的延续,并伴随着逐步的调整与修正。

第5讲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5讲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2)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3)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到精英地位的过程 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4)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度不变等方 面意见一致,只是在很少一些问题上有分歧。
(5)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而只反映盛行于精英中的价 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2)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 远没有完结的过程。渐进主义模型源自渐进调适 政策以往政策 承诺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份
(四)混合扫描模型(Mixed-Scanning)
混合扫描模型运用两台摄像机:第一种是多 角度摄像机,它能观察全部空间,只是观察 不了细节;第二种摄像机对空间做深入、细 微的观察,“两种摄像机”结合起来使用。
集团理论模型(1)
利益团体A
利益团体B
均衡状态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压力 要求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压力
要求
决策或有利于A
决策或有利于B
集团理论模型(2)
外加影响
集团B的影响
备选 政策 位置
政策 变化
集团A的影响 公共政策
均衡
(三)精英模型(Elite Model)
(1)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马奇(James G. March) 的贡献
(三)渐进主义模型(incrementalism model)
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 提出。
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 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 际性的调适。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六章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第一节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一、模型的含义1.简单地讲,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2.模型有实物模型和理论模型之分。

3.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

所谓理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网络或框架。

二、模型的认识论意义第一,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

第二,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使人们从某一特定的视角窥视到万象纷繁的现实事物的奥秘并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使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得以凸显。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顺序。

三、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四、为什么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需要借助于模型呢?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同时整个研究过程又十分强调从中发现有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通过它就可以把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实施的决策流程图,即格式化、标准化、工程化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节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政策制定者是全智全能,还是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认识外部世界;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还是一个渐进的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围绕着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的,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分析的框架或者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6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6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Company Logo
分析与思考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想想我国政策过 程是怎样的模式?
Company Logo
我国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上下来去: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
Company Logo
第六章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模型:
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它 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根据相似性 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 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Company Logo
西方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Hale Waihona Puke 理性主义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 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 机构—制度模型 集团模型 精英模型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统治者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精英大多出自社会经济的上等阶层。 公共政策主要由占社会少数的精英制定。 公共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只反映盛行于 精英中的价值观。

2)精英模型的悖论
精英模型与现代民主国家 主权在民政治理念的矛盾。 顶层设计问题; 群众路线问题。

第二节 中国经验的理论模型


2、西方模型与中国模型的融合
1)纯粹理性和有限理性模型可 以整合到政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 中。 2)精英模型的科学决策,可以 整合到群众—领导模型中。
第三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决策过程的理性化 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权力机 构,合法的程序,获得合法的强制 力。 二、决策过程的专业化 三、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五、决策过程的法制化




决策者的价值观影响决策; 决策者对决策目标的认识程度影响决策; 决策者的知识、对决策信息了解的程度 影响决策。
因此决策都是在有限理性的状态下进行的。


2、渐进决策模型 1)理论要点


在批评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认为决策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 现存的分配模式容易延续下去,而不 是寻求激进的新方案。 墨守陈规是官僚行为的特性。 在多数领域,政策的一致性是难以 达成的。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要求: 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标; 穷尽的策略和方案; 对每种方案结果的准确预测; 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对理性模型的评价:
对决策者的理性作了过高的估计。 过分看重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 忽视了决策的社会性特质。 任何决策信息都是有限的。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
16
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调适 政策
以往政策 承诺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份
17
渐进模型的特点:
(1) 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 往政策的承诺
(2) 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3) 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
互调适
18
摸着石头过河

19
对渐进模型的评价
也称为政策生命周期理论,它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 述,对政策进行程式化的分析。
该模型将公共政策的过程划分为社会问题的出现、 社会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 策方案的执行、执行效果的评估、政策调整与改变、 政策终结等过程,一般又可分为广义决策和广义执 行两大部分。
34
动态过程模型
决策
意识 倾向
1、无懈可击的幻觉 2、对决策小组迷信
2、对目标缺少明确的 认识
寻求 一致
第二类:盲目性 3、群体的理性 4、对组织外的成见
3、忽视方案中存在 风险因素
4、不能重新开始时被 否定的方案
第三类:群体一致性 5、情报收集中的缺陷
的压力
5、自主意识的削弱 6、一致性的幻觉 7、对异议者的压力
6、对处理手头情报的 选择偏见
对我们的启示是,群体决策和群体凝聚力强不 一定有利于优质的决策。
21
小组意识模型的特点
(1)一致性思维 (2)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3)极端化的盲目情绪 (4)对群体的过分自信 (5)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6)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22
前提条件
小组意识模型
值得注意的结果
A(组织) 决策者形成一个凝聚力
在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中,决策者不需要穷 尽所有的选择方案,从而简化了决策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

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

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

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

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

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

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 [118] (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公共过程模型是指对公共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的模型。

一般而言,公共过程模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问题识别: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确定公共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阶段通常涉及问题的定义、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的分析等。

2. 制定:一旦问题被确定,制定阶段就会开始。

在这一阶段,领导决策机构会制定目标、采取手段、制定方案等。

3. 实施:实施阶段涉及将方案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资源调配、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

4. 评估:评估是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评估可以涉及目标的达成程度、措施的有效性、影响的评估等。

整个公共过程模型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并且不同的阶段可能会相互影响和交叉。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有其他特定的步骤和方法用于支持制定和实施,比如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影响评估等。

通过公共过程模型,可以帮助领导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制定的全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公共政策模型》课件

《公共政策模型》课件
的政策
国际化:加强 国际合作,借 鉴国际先进经 验,提高政策 制定的国际化
水平
混合公共政策模型的发展趋势
混合公共政策模型将逐渐成为主流 混合公共政策模型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混合公共政策模型将更加注重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 混合公共政策模型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型应用范围扩大:从单一领域到 多领域应用
模型与新技术结合: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模型准确性和 效率
创新公共政策模型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利用 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 提高政策制定 和实施的智能
化水平
民主化:加强 公众参与,提 高政策制定的 透明度和公正

精细化:针对 不同群体、地 区和问题,制 定更加精细化
应用领域:教育、 医疗、环保、交通 等
应用案例:美国教 育改革、英国医疗 改革、中国环保政 策等
应用效果:提高了 政策实施效果,增 强了政策灵活性和 适应性
传统公共政策模型的发展趋势源自模型逐渐复杂化:从简单的线性模 型到复杂的非线性模型
模型与实际结合更紧密:从理论模 型到实际应用模型的转变
添加标题
特点:灵活性、 适应性、综合性
应用领域:环境 保护、教育、医 疗等
优缺点:优点是适应 性强,缺点是实施难 度大,需要协调多个 部门和利益相关者
传统公共政策模型与现代公共政策模型的比较
传统公共 政策模型: 以政府为 主导,强 调政府干 预和计划 经济
现代公共 政策模型: 以市场为 主导,强 调市场机 制和自由 竞争
传统公共 政策模型: 注重政府 决策的权 威性和稳 定性
现代公共 政策模型: 注重政府 决策的灵 活性和创 新性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③为了保持稳定,非精英上升到精英地位是一 个缓慢而又不间断的过程(可以流动)
④精英们在保持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社 会制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
⑤国家政策不反映民众的要求,只反映精英的 价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 命性的(渐进的)
⑥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民众的影响,精英对 民众的影响远远超过民众对精英的影响(精英 容易受到精英的影响而非民众的影响。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精英还是民众?)
Schumpeter) 拉斯维尔
精英模型的基本命题:
①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国家政 策是由少数制定的(精英是少数、可以统治多 数。你知道少数何以能够统治多数的奥妙吗?)
②少数统治者不是群众的代表。精英大多出自 社会经济的上层(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出身 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权力和财富的世袭化)
传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科层结构、层级 节制、秩序井然的决策环境。但组织的情境往 往是混乱的,充满着多元利益和多个行动者。 偏好殊异的决策者的自利行为容易使组织的决 策环境处于“制度化失序状态”(organized anarchies有组织的无序)
组织决策通过类似“垃圾桶”的集合体 的决策机制来完成。
2.假定决策者公正客观,而在实践中决策 者的公正客观常常极为有限
3.假定决策者全知全能,但在实际中决策 者拥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4. 过高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 政策分析工具的作用
代表性的批评者是西蒙和林德布罗姆
西蒙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命题: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不可能达到最 佳程度,而只能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径, 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结果。
首先,将决策者假定为理性人:

5-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5-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三、“上下来去”---基于中国 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中国经验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 型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 “上下来去”开放性政策过程的容纳和开放 性
四、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属性与分类
•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 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类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提出
案例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 由谁提出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边界分析法 多角度分析 类别分析法 头脑风暴法 假设分析法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案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就 业问题。 政策议程的含义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 政策议程确立、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 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一般是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 为什么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需要借助于模 型?
四、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属性和公共政策 问题 •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 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童工的基本属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类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25页PPT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25页PPT
Nhomakorabea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பைடு நூலகம்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